《权力的转移》读后感
权力转移
权力转移,权力分散与“去西方化”不久前,在朋友处看到了新加坡著名外交家兼国际政治学者马凯硕大使(Ambassador Kishore Mahbubani)的新作《新亚洲半球:不可阻挡的全球权力东移》,很想先“读”为快。
朋友说:可以,但你得写个书评。
对我来说,马凯硕大使已不陌生,几年前就曾拜读过他的大作《超越天真时代:建立美国与世界的信任》(Beyond the Age of Innocence: Building Trust Between America and the World)。
能与当今世界前沿政治思想家对话,不啻一大快事。
我便应承了。
很快我便发现,这个任务超出了我能力。
该书所探讨的是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把握难度极大,以我半路出家的英语水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恐未必能深入理解他的思想。
我写的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读后的一点感想、体会、疑惑和思考。
推荐阅读专家合成最可信男人面孔实验发现,女性更愿相信长相偏女性化的男士,长相男子气的男人反倒不被相信。
居民购房意愿降至历史新低[资讯] 华夏证券破产欠债66亿[资讯] 周妻:林业局安排拍虎照[财经] 揭秘:买车养车省钱的五大妙计[财经] 图集:牛萌萌与香车的华丽爱情[健康] 什么样的坏女人令男人着迷[健康] 十大容易失眠职业排行榜弟强奸被判哥复仇劫奸受害人母亲[旅游] 揭开全球十大远古谜团(图) [旅游] 世上最热门的五种裸体运动[读书] 令人困惑的“办公室恋情” [读书] 毛泽东批潘汉年:此人不能信用[读书] 惊动了慈禧太后的清末奇案一马大使(他其实不姓“马”,但我还是喜欢按中文的习惯这样称呼他)此书所论证的中心命题,就是书名所表达的:在21世纪中叶,世界将发生重要的“西方——→亚洲”权力转移。
围绕着这一中心命题,马大使展开了他的论证。
他认为,过去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主导着世界事务,决定着世界其他地方人民的命运。
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世界权力所以发生由西向东的转移,是因为亚洲的崛起。
权力的转移经典语录
权力的转移经典语录
权力的转移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许多历史上的名人都
曾留下了关于权力转移的经典语录。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权力转移相
关的语录:
1. “权力不是被授予的,而是被夺取的。
” 弗朗索瓦·孟德
斯鸠。
这句话强调了权力的本质是通过争夺和竞争而来的,而不是
通过公平的分配。
2.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 约翰·埃默里·爱德华兹·达尔伯格。
这句话警示人们权力的滥用会导致腐败,特别是绝对的权力
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腐败现象。
3. “权力不是被传递的,而是被借用的。
” 弗兰西斯·培根。
这句话暗示了权力的实质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任何人都
不能永久地拥有权力。
4. “权力的真正测试是在权力的转移时。
” 乔治·华盛顿。
这句话强调了权力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如何在交接和转移中被处理。
5. “权力是一种孤独的力量,因为它总是在转移中。
” 约瑟夫·索伯尔。
这句话强调了权力的孤独和不稳定性,因为它总是在不断地转移和变化中。
这些经典语录反映了权力转移的复杂性和权力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权力的流动和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后感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后感《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读后感要进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厘清几个基本的概念:什么是交换?交换的主体是什么?什么又叫权利?彼得·M。
布劳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康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先不论彼得·布劳在学术界的成就有多非凡,单从他的学术影响就可以看出他对整个社会学尤其是他所研究的领域作出的贡献,他的著作广泛而深刻,所以在理解中需要多费脑筋。
在笔者看来,社会学与哲学一样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力。
不仅如此,布劳还是是交换关系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的创始人,并且在阶层分析理论、组织社会学等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著作有《官僚组织动力学》、《不平等和异质性》和《机会的结构脉络》等。
整本书的内容中彼得·布劳都在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社会生活是如何被组织成由人类交往构成的日益复杂的结构的?人们为何愿意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换?一个个在思考中循序渐进的问题开始使这本书闪耀着睿智、深刻的人文见地。
本书已成为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文献,包含着丰富的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宝贵思想。
现在我们先就前面提到的交换的定义来作初步的分析。
两种期望,两种吸引,交往是一种内在性的报酬体验。
交换的前提是交换物质的存在,没有交换物质存在就谈不上交换。
当然交换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单方面是不能完成交换的,交换是交换双方在某个时间内进行的活动。
布劳试图从社会交换关系的理论视角来解答这一问题,既通过对人们之间交换关系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为发展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交换的.主体是什么呢?既然是在整个社会进行的交换其交换的主体必然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自然人。
只有人有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社会生活总进行自愿自主的交换。
因为人是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他具有社会判断力也才能作出正确的交换。
现在我们才来探讨这本书的另一大重要的概念:权利。
权力的转移读后感精选多篇
权力的转移读后感精选多篇《权力的转移》读后感(一):暴力、财富与知识在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社会,朝廷上有征战沙场功勋赫赫的大将军,比方程咬金岳飞王保保戚继光吴三桂等;也有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比方吕不韦范睢沈万三;也有经世济国的文人,比方长房谋杜断王安石张居正等等。
按照书上的讲解,这三个群体,分别代表的是三种力量来源,即暴力、财富与知识。
暴力很好理解,手下有人有武器,就可以成为暴力集团,不过你这个暴力是正规的还是不正规,合法不合法而已。
像东南亚的泰国,不时搞个政变,这些政变的头头都是带兵的将军。
在文明社会,能合法使用暴力的只能是军队和警察,其他都是非法的。
但不可否认,那些非法的地痞流氓黑社会,对于普通人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财富更好理解了。
古人都说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中国人办事有中国人的方式,比方用钱打通各种关节。
在世界的一些贫穷国家,看到中国人过安检,有时就会百般刁难,因为中国人喜欢用钱解决问题,把他们都教坏了,看到中国人就像看到了一个移动的钱包,能不眼红?!这个虽然是一个财富工具的副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有了钱,很多事情可以搞定。
知识。
相对于暴力和财富,这个更好达到,并且没有年龄性别或者地域的分别,只要你愿意,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就能掌握了,掌握了就能变现,转换为财富。
如果你做猎头,可以发现那些理科方面的高级工程师的年薪都是非常可观的,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广州恒大去年不招了一经济学院的头头,年薪就是上千万了。
在农村的时候,那些没什么学历的人,经常调侃说你们上大学有什么用,出来不还是打工赚不到什么钱,看我开场包工,一年也能赚个几十万或者上百万。
但是他们的那点儿成就,跟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财富,真是差的十万八千里,甩他们十几条街。
在城市打工的人,大多走的是第三条路,也就是知识之路。
大多人不具备暴力这个力量,也不是富二代出身,未有靠自己,靠知识去改变命运。
有时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么有学到家,没有学精,学的还不够专业。
权利接受论,读后感
权利接受论,读后感《权利接受论读后感》读了权利接受论相关的书籍或者理念之后,真的是收获颇丰同时也伴随着不少疑惑。
读到介绍权利接受论概念的部分,我感觉特别新奇。
传统上我们对权利的认知可能更多地聚焦在其合法性给予这一方面,比如说,法律赋予了我们各种权利,像是言论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
但是权利接受论提出权利需要被接受才真正具有意义,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大门。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些社会现象。
在某些社区里,居民们有着合法的选举权,但参与投票选举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从权利接受论的角度看,虽然选举权是法律给予公民的权利,但如果公民本身不接受这个权利,不把它当作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去行使的东西,那这个权利在这个社区的实际效用就大打折扣了。
特别触动我的是,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权利从纸面上的存在到真正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中间还有很多细微的因素在起作用。
然而,我也有疑惑的地方。
怎样才算真正接受了一个权利呢?是主观上意识到有这个权利就是接受了吗?比如说,儿童可能知道大人告诉他有得到礼物或者零花钱的权利,但他们真的从权利接受论的意义上去接受这个权利了吗?后来我明白了,仅知道有这个权利是不够的。
儿童只是知晓了对象本身,而接受一个权利更多的是对其背后的价值、责任以及这种权利与社会关系整体性的认知和认同。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权利本身的一种重新审视,更是在探讨一种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
就是社会制度构建起来的权利体系,如果不被大众从心底里接受,那么这个体系虽然看似完整,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处处遇阻。
对了还想说,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接受属于自己的权利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每一个被接受的权利都是我们和社会互动的工具。
比如作为职工,我们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权利并且合理利用,那么一方面我们保障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更好地遵守劳动法规。
权利接受论让我在看待权利问题的时候,不再单纯地从法律等单一维度出发,而是更多地去思考我们作为权利主体的主观态度以及社会环境对权利运转的影响,这在未来也必定会影响我对更多社会现象和自身权益关系的思考。
权力的转移powershift读后感
《权力的转移》(Power shift)读后感阿尔温・托夫勒作为西方的一个未来学家,他的前两本畅销书《未来的冲突》与《第三次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本书作为这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想要阐述“什么力量促使变革以及怎样促使变革”。
他认为,在当今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权力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场革命性的转移,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识,于是作者集中探讨了与权力密切相关的知识的作用,并认为知识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权力理论。
(见《序》)作者在谈到权力的改变与转移时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开始的:权力并非仅在公司上层生活中发生转移。
部门经理和车间监工发现,工人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听喝了,他们向你提问,并要求予以解答。
军官们也在部队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警长与警察、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进而言之,当商界和日常生活小的旧式权威和权力时刻加速变化时,全球权力结构也在发生着解体。
如在各国内部,随着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由于官僚主义和腐败低效,正失去往日的权威,权力正向低层次扩散。
在经济领域,权力的转移更为明显。
曾随着工业化浪潮建立起来的那些大工业正日益衰落,而依靠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却日益发达起来,其权力也日益增长。
总之,权力的转移随处可见。
这里结合书中内容,谈点自己的肤浅看法。
权力是什么?权力,这看似平常其实细想却是很难界定的一个词,许多学者都尝试着给出自己有关权力的定义,但总难达成一致。
如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 )定义权力为“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 ) 把权力看作是是“预期效果的产生”。
丹尼斯・朗的定义是:“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本书作者把权力定义为“有目的性的支配他人的力量。
这个定义排除了抗击自然或事物的力量。
权力的最赤裸裸的表现形式是:用暴力、财富和(最广泛意义上的)知识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
大学读书笔记要求(南财)
读书笔记排版格式课参考如下:《孙子兵法》读后感→(三号黑体)会计1004班学号姓名正文(字体统一为小四号仿宋体;页边距统一设置为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m;行距统一设置为固定值28磅。
)本科生按照南京财经大学《关于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假期可在学校指定的经典著作书目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部精读,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交本科生导师。
由本科生导师通过召集读书心得交流会的形式进行现场考核,每次考核合格者记0.3学分。
请同学们在暑期认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读书活动,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撰写读书笔记。
坚决杜绝走过场、在网上当实践报告、读书笔记的情形。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版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36、《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37、《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38、《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9、《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40、《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41、《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43、《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44、《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45、《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46、《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47、《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48、《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49、《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50、《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51、《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5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53、《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54、《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55、《长生殿》洪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56、《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57、《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58、《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59、《野草》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60、《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61、《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2、《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63、《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64、《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65、《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66、《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67、《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68、《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6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70、《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1、《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72、《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73、《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74、《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75、《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76、《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77、《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7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9、《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80、《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81、《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82、《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83、《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84、《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8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8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87、《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88、《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89、《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90、《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9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92、《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9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9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95、《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96、《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97、《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98、《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版99、《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版100、《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新世纪教育文库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1、《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2、《史记注译》,王利器,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3、《唐宋词选》,夏承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4、《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安秋平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张慧剑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6、《雷雨》,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7、《边城》,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六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8、《平凡的世界》,路遥,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9、《尘埃落定》,阿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10、《余秋雨简要读本》,余秋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11、《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2、《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3、《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丁著,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14、《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15、《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版;16、《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7、《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18、《忏悔录》,(法)卢梭著,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蒙田散文集》,(法)蒙田著,黄建华、黄迅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20、《德伯家的苔丝》,(美)托马斯·哈代,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21、《草叶集》,(美)惠特曼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22、《白鲸》,(美)麦尔维尔著,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23、《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戴侃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2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25、《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著,杨恝等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26、《雪国》,(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27、《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28、《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29、《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高长荣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3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米兰·昆德拉著,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3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2、《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33、《老子新译》(修订本),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34、《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版;35、《孟子选译》,杨伯峻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36、《荀子选》,[战国]荀况著,张觉撰方孝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37、《韩非子选注》,沈玉成、郭咏志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38、《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9、《理想国》,(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40、《形而上学》,(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41、《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42、《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43、《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44、《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德)尼采著,周国平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5、《存在与虚无》,(法)让保尔·特著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46、《精神分析引论》,(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47、《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48、《伦理学》,(荷)斯宾诺莎,商务印书馆;49、《人性论》,(英)休谟,商务印书馆;50、《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51、《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小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52、《情爱论》,(保)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版;53、《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4、《科学与人类行为》,(美)斯金纳著,谭力海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55、《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56、《在市场里交谈》,汪丁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7、《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盖山林、盖志毅,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8、《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5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0、《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61、《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2、《人生五大问题》,(法)莫罗阿著,傅雷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63、《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6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65、《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66、《权力的转移》,(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红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67、《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6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9、《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1、《守望的距离》,周国平,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72、《完全成长手册》,(美)爱德华·赖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73、《乡土中国》,费孝通,三联书店1985年版;74、《中国人》,林语堂,学林出版社;75、《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岳麓书社1986年版;76、《与鲁迅相遇》,钱理群,三联书店2003年版;77、《六大师》,(奥)斯蒂芬·茨威格著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78、《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79、《大学人文读本》(3卷),夏中义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80、《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1、《春华秋实》上册,李曙明等编,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82、《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英)丹皮尔著,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83、《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4、《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5、《技术发展简史》,(美)乔治·巴萨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86、《科学革命的结构》,(美)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87、《科学的社会功能》,(英)J·D贝尔纳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88、《院士思维》,卢嘉锡等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9、《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美)托马斯·A巴斯著,李尧、张志峰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90、《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上海科教出版社2002版;91、《科学研究的艺术》,(英)贝弗里奇著,陈捷著,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92、《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宋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93、《高科技·高思维》,(美)约翰·奈斯比特等著,尹萍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94、《卡文迪什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阎康年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5、《生机勃勃的尘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比)克里斯蒂安·德迪夫著,王玉山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6、《生命的线索》,(英)约翰·苏尔斯顿、乔治娜·费著,杨焕明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97、《中国创造学概论》,刘仲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98、《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柯欣瑞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9、《世界的终极镜像:反物质》,(英)戈登·弗雷著江向东等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0、《野兽之美》,(美)纳塔莉·安吉尔著,李斯、胡冬霞译,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3、人民大学推荐书目(34种)1 、《资本论》马克思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3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诺思4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诺思5 、《增长与发展》斯尔瓦尔6 、《伟人与大国》施密特7 、《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美国)9、《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或通论)》姚裕群10、《图解组织行为管理》李健锋11、《现在,发现你的优势》马库斯·白金汉12、《社会问题经济学》夏普(美国)郭庆旺译13、《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法兰克尔等(美国)徐卫宇等译14、《现代政治学原理》修订本石永义、刘玉萼15、《西方政治制度》石永义、刘玉萼16、《行政管理学》王乐夫、许文惠17、《公关第一、广告第二》阿尔里斯(美国)18、《成功的哲学》19、《品牌的故事(上、下)》20、《诡辩逻辑学》21、《孙子兵法》孙武22、《鬼谷子》23、《成功学》拿破仑·希尔24、《圣书的子民》,谢大卫著、李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宇文所安著、王柏华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6、《詹姆逊文集》(1-4卷),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孙亦平主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8、《关键词:文化与社会词汇》,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329、《欧洲思想史》,弗里德里希·希尔著、赵复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30、《欧洲文化史》,彼得·李伯赓著、赵复三译,香港:明报出版社,200331、《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爱德华·塞尔编、衣俊卿译,台北:桂冠图书,199532、《西方心灵的激情》,理查·塔那斯著、王又如译,台北:正中书局,199333、《世界宗教理念史》(1-3卷),埃里亚德著、吴静宜等译,台北:商周出版社,1998-2003(此书已有中国大陆的译本,译者为晏可佳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34、大学生文化读本丛书,整套丛书共分八卷,即《人生天地间》(人生卷)、《事业是一种境界》(事业卷)、《情感的故事》(情感卷)、《爱国的理由》(爱国卷)、《文化的血脉》(传统文化卷)、《阅读的欣悦》(读书卷)、《认识科学》(科学文化卷)、《享受健康》(生活方式卷)4、北京大学推荐书目(52种)1、周易2、诗经3、老子/老子4、论语5、孙子兵法/孙子6、孟子/孟子7、庄子/庄子8、史记/司马迁9、坛经/惠能10、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11、唐诗三百首/孙洙12、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13、红楼梦/曹雪芹1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15、鲁迅选集/鲁迅1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17、理想国/柏拉图著;吴献书译18、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著19、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20、思想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21、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22、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译23、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24、科学史/丹皮尔著,李衍译25、礼记/戴圣26、]荀子/荀子27、左传/左丘明28、韩非子/韩非29、论衡/王充30、三国志/陈寿31、世说新语/刘义庆32、文心雕龙/刘勰33、李太白集/李白34、资治通鉴/司马光35、明夷待访录/黄宗羲36、儒林外史/吴敬梓37、人间词话/王国维38、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39、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40、国史大纲/钱穆41、圣经42、国富论/亚当·斯密43、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44、复活/列夫·托尔斯泰45、物种起源/达尔文46、城堡/卡夫卡47、飞鸟集/泰戈尔4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49、西方哲学史/罗素50、历史研究/汤因比5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5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哲学笔记/列宁5、清华大学推荐书目(81种)1、《诗经选》(毛舜钦注)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3、《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4、《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5、《唐诗三百首》(朱洙)6、《宋诗选注》(钱钟书)7、《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编)8、《唐宋词选释》(俞平伯)9、《唐宋词选》(人民出版社)10、《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11、《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12、《鲁迅全集》13、《女神》(郭沫若)14、《子夜》(茅盾)15、《家》(巴金)16、《骆驼祥子》(老舍)17、《围城》(钱钟书)18、《曹禺选集》19、《青春之歌》(杨沫)20、《红岩》(罗广斌、杨益言)21、《艾青诗选》22、《论语》23、《墨子》24、《孙子兵法》25、《孟子》26、《老子》27、《庄子》28、《荀子》29、《论衡》(王充)30、《不真空论》(僧肇)31、《物不迁论》(僧肇)32、《神灭论》(范缜)33、《坛经》(慧能)34、《张载集》35、《四书集注》(朱熹)36、《传习录》(王阳明)37、《明夷待访录》(黄宗羲)38、《读通鉴论》(王夫之)39、《严复集》40、《仁学》(谭嗣同)41、《孙中山选集》42、《伊利亚特》(荷马)43、《奥德修记》(荷马)44、《神曲》(但丁)45、《堂·吉诃德》(塞万提斯)46、《哈姆雷特》(莎士比亚)47、《浮士德》(歌德)48、《简·爱》(夏洛蒂·勃朗特)49、《红与黑》(司汤达)50、《悲惨世界》(雨果)51、《高老头》(巴尔扎克)52、《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5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54、《玩偶之家》(易卜生)55、《母亲》(高尔基)56、《卡夫卡短篇小说选》57、《泰戈尔诗选》5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59、《雪国》(川端康成)60、《老人与海》(海明威)61、《百年孤独》(加西亚)62、《理想国》(柏拉图)63、《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64、《忏悔录》(圣·奥古斯汀)65、《思想录》(帕斯卡)66、《新工具》(培根)67、《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68、《社会契约论》(卢梭)69、《伦理学》(斯宾诺莎)70、《西方哲学史》(罗素)71、《科学史》(丹皮尔)72、《哲学史讲演录·导言》(黑格尔)73、《西方的没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74、《悲剧的诞生》(尼采)75、《精神分析引论》(佛洛伊德)76、《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李凯尔特)77、《人论》(卡西尔)7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79、《中国科学思想史》(李约瑟)80、《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81、《从混沌到有序》(普里戈金)6、复旦大学推荐书目(1)文学作品,1、《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2、《史记注译》,王利器,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3、《唐宋词选》,夏承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4、《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安秋平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延边人民出版社6、《雷雨》,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7、《平凡的世界》,路遥,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8、《尘埃落定》,阿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9、《余秋雨简要读本》,余秋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10、《奥德赛》,荷马著,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11、《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12、《傲慢与偏见》,奥斯丁(Austen,J.)著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3、《悲惨世界》,雨果著阿奕, 广希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14、《包法利夫人》,福楼拜,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版15、《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6、《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17、《忏悔录》,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黎星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18、《蒙田散文集》,蒙田著,黄建华,黄迅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9、《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原著 ( )Richard Sellwood改写王珏注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草叶集》,惠特曼著李野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21、《白鲸》,麦尔维尔著,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22、《喧哗与骚动》,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23、《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著,杨恝等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24、《雪国》,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25、《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Толстой,Л.Н.)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26、《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27、《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著,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29、《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中信出版社30、《边城》,沈从文,北岳文艺出版社31、《红楼梦》,曹雪芹,长江文艺出版社32、《知识经济》,达尔·尼夫著樊春良冷民译,珠海出版(2)社科作品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2、《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3、《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4、《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版5、《孟子选译》,杨伯峻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6、《荀子选》,荀况著,张觉撰方孝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7、《韩非子选注》,沈玉成,郭咏志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8、《西方文明史》,罗伯特 E 勒纳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9、《理想国》,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0、《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1、《实践理性批判》,康德(Immanuel Kant)著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2、《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13、《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尼采著,周国平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4、《存在与虚无》,让保尔特著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15、《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16、《小逻辑》,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7、《伦理学》,斯宾诺莎,商务印书馆18、《人性论》,休谟(David Hume)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社会契约论》,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0、《情爱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版。
水-R传读后感200字6篇
水?R传读后感200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工作方案、合同文本、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tex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R传读后感200字6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学技巧和写作风格,写读后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水?R传读后感2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权力的揭示》读后感
《权力的揭示》读后感《权力的揭示》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权力的探讨和揭示,让读者对人类社会中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权力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对权力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权力的定义、来源、运作方式,到权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权力机构的分析和比较,作者揭示了权力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的产生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的作用更加显著和复杂。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权力,这些权力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网络。
在这个权力网络中,个体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受到权力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了解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对于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权力的揭示》,我对权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权力不是一种纯粹的压迫和剥削,它也可以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权力也容易被滥用和扭曲,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权力的滥用,保障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反思了权力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虽然无法改变整个权力体系,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尽可能地减少权力对我的影响,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读完《权力的揭示》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权力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认识它,才能更好地应对权力对我们的影响,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后感
《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后感《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后感1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至今都是一位让全世界的人们所敬仰的人物。
不仅仅因其带领美国走向独立,领导其摆脱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的`卓越政绩。
更因其在显赫的权力面前选择了视若鸿毛的豁达。
久居高位的人往往习惯了居高临下的视角和对权力在手的一种习以为常,但华盛顿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高度,都心怀一种质朴谦逊的心态。
不被利益与权力所诱惑,他的心中始终向往着朴素的生活。
远离战争远离复杂的外交和政坛,管理庄园,用闲适下的时间去好好地享受生活,这样的一种生活心态,与中国人所谓的“道”颇为相似,但与之不同的在于华盛顿先达成了对一个国家的责任,引领新生的美国走上了积极发展的道路。
于是当国家开始其稳步发展之后,华盛顿选择了放弃至高无上的地位,选择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我想正是这样一种时刻了解自身所需和自身理想的生活态度,才影响了一代的美国人,也使其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帝国,而这仅用了200多年,与其它国家如英法相比已让人望尘莫及。
整篇__中对华盛顿本人的言语并未有过多的着墨,但通过在华盛顿作离职演说时周围人的神态与晚宴上的安静衬出了人们对于华盛顿总统的爱戴。
也让我们了解到华盛顿总统秉承着淡泊名利的执政态度,相比较如今的一些政客所为实在让人唏嘘。
《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后感2读完这篇课文,让我影响最深的就是“瞬间”这一词。
在告别权利的那瞬间,李辉将一代伟人描写成了一个普通的慈祥的老人,他白发苍苍,映衬着疲乏的倦容,他对安逸的家庭生活侃侃而谈,向往着安逸宁静。
他没有将华盛顿这一形象神化,不会时刻精力充沛,不是随时禁绝戒备,更不对权势趋之若鹜。
李辉更倾向于描写一个真实的华盛顿—久经风雨也会感到疲倦的平凡人。
从字里行间中读到的华盛顿似乎对自己的崇高荣誉不在意,甚至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他像全天下的迟暮之人一般只想远离世俗的喧嚣回到自己的居所,喝杯茶后便美美的睡上一觉。
但即便是对华盛顿一无所知的人在读完这篇__后仍会对这位伟大的人有一些认识与倾佩。
读后感当权力统治成为一切
读后感当权力统治成为一切阅读《当权力统治成为一切》后的感想在当今社会,权力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而《当权力统治成为一切》这本书,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对权力的本质和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权力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并且对社会中的权力现象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首先,书中提到的权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远。
权力不仅可以带来个人的满足感和声望,还可以塑造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方式。
权力可以激发人们的野心和欲望,使得一些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这种情况下,权力成为了导致人性堕落的因素之一。
其次,书中还论述了权力对社会的操控和影响。
权力的问题常常伴随着资源分配的不公和社会等级的形成,并导致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的底层,受到剥削和压迫。
这种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阅读这本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对权力的看法。
以前,我更加追求权力的存在,认为它可以给我带来利益和地位。
然而,通过这本书的分析,我逐渐认识到权力并非唯一的追求方向,它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幸福。
相反,过度追求权力可能让我迷失自我,损害我的个性和人格。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一种替代权力的观点,那就是通过个人的能力和改变来追求幸福和成功。
这种观点对于我来说真正颠覆了以往的思维方式。
我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才能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依靠权力的施舍。
总结来说,《当权力统治成为一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权力的本质和对个人、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追求权力不能成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来追求幸福和成功。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权力的分析,更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启迪之书。
通过阅读此书,并深入思考其中的观点,我相信我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和对我个人的影响。
《再造新文明》--读后感
《第三次浪潮》是托夫勒于1980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其影响力很巨大,它引起全世界学者们的广泛注意和研究,虽然托夫勒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观点在今天已经基本实现了,我们不得为他的卓越预测能力鼓掌!《再造新文明》是托夫勒的第二部作品,它的第一部作品《未来的冲击》奠定了他在未来学上的地位,而《第三次浪潮》更是他成为当今最具有思想力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巨擘!托夫勒前后创作了《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再造新文明》、《未来的战争》、《财富的革命》等。
可以说《再造新文明》是《第三次浪潮》的续篇。
从社会和国家诞生起,人类经历了3次浪潮的冲击,其中的趋势是:每次经历的时间比上次更为短暂,科技水平更为发达,变化更加迅速,要求更高等特点,那么,从浪潮爆发的时间出发区别:1,第一次变迁的浪潮——农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完成,总体上是从公元前约800年——1650-1750年前后,也就是在17世纪后期基本完成。
2,第二次浪潮源于工业文明的兴起,从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前后只用300年时间完成。
3,第三次浪潮,就是由工业文明转向新兴文明,从量子跃进开始或者说从1955年开始,新兴文明的星期要求人类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坚持不懈,不断创新。
即便社会发展进程如此快速,然而其矛盾和冲突并不可少,矛盾或冲突也在某一方面阻碍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矛盾和冲突也会使人类去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冲突,适当的冲突总是有宜的。
那么,这三次的浪潮间的矛盾是什么?1,第一次浪潮一直与土地紧密联结,也就是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冲突是地主与教会的冲突。
2,第二次浪潮发生在蒸汽机时代,产业革命以及大胆创新的理念的时代(进步的观念、个人权利理论、社会契约论、世俗主义)。
政教分离以及君权民授而非神授的胜利,在大众工业化社会,工商势力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工业时代并非是独立的社会片段,其中包括一些王启的社会残余,一边是第二次浪潮的文明的兴起,另一边则是第一次浪潮的殖民地势力残余。
《权利与相互依赖》读后感
《权利与相互依赖》读后感第一篇:《权利与相互依赖》读后感《国家与市场》读书笔记战后,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变得越来越密切。
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政治和经济仍然彼此分离,各自孤立,难以充分阐明和解释许多重要的问题。
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有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开始对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和世界经济中的政治因素给以越来越多的注意,并且努力把国际政治学和世界经济学结合起来,加强对国际关系的综合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得到引人注目的发展。
在这批开创先河的学者中。
著名的英国国际关系专家苏珊·斯特兰奇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在《国家与市场》中,斯特兰奇深入浅出的评价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理论基础和主要流派的观点,特别是指出了联系性权利和结构性权利的区别,用四个基本结构——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以及四个从属结构——运输、贸易、能源和福利这种新的模式综合分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剖析国际上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比罗伯特·吉尔平等人的代表作更具理论概括功夫。
开场白中荒岛的故事所阐明的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人类设法通过社会组织提供的基本价值观念,即财富、安全、自由和正义。
接着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时期相同的社会)在产生这每一种基本价值观念的同时,总是对四种价值观念作出不同的先后安排顺序。
所有社会都需要生产食物、建筑住房和制造其它物质产品,但是有的社会最优先安排物质财富的生产。
所有社会都需要很好的加以组织,以便使个人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免受来自本国或国外其他人的暴力伤害和凌辱。
但是有的国家把秩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事实上,社会有组织的生活比个人孤立地生活更具有这两大优点,正是在于与其他人的联系可能增加财富和个人安全。
不管怎样,社会组织的确带来了对自由的若干选择,即带来了个人的选择权;因此一旦有了社会,就要作出安排,为个人或集团提供一些财富,一些安全,一些选择的自由和一些公正。
《权力的转移》(powershift)读后感
《权力的转移》(Power shift)读后感阿尔温·托夫勒作为西方的一个未来学家,他的前两本畅销书《未来的冲突》与《第三次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本书作为这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想要阐述“什么力量促使变革以及怎样促使变革”。
他认为,在当今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权力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场革命性的转移,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识,于是作者集中探讨了与权力密切相关的知识的作用,并认为知识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权力理论。
(见《序》)作者在谈到权力的改变与转移时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开始的:权力并非仅在公司上层生活中发生转移。
部门经理和车间监工发现,工人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听喝了,他们向你提问,并要求予以解答。
军官们也在部队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警长与警察、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进而言之,当商界和日常生活小的旧式权威和权力时刻加速变化时,全球权力结构也在发生着解体。
如在各国内部,随着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由于官僚主义和腐败低效,正失去往日的权威,权力正向低层次扩散。
在经济领域,权力的转移更为明显。
曾随着工业化浪潮建立起来的那些大工业正日益衰落,而依靠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却日益发达起来,其权力也日益增长。
总之,权力的转移随处可见。
这里结合书中内容,谈点自己的肤浅看法。
权力是什么?权力,这看似平常其实细想却是很难界定的一个词,许多学者都尝试着给出自己有关权力的定义,但总难达成一致。
如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定义权力为“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把权力看作是是“预期效果的产生”。
丹尼斯·朗的定义是:“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本书作者把权力定义为“有目的性的支配他人的力量。
这个定义排除了抗击自然或事物的力量。
权力的最赤裸裸的表现形式是:用暴力、财富和(最广泛意义上的)知识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
论新阶段世界权力转移
论新阶段世界权力转移美国的未来学大师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定义,“权力”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甚至整个世界赖以发展的诸种基本力量的总和。
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
托夫勒说道:“我们生活在赖以将世界拴在一起的每一个层次都在发生这种情况”[1]。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度过,“9·11”恐怖袭击、SARS的肆虐到至今还未消除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十年。
世界范围内的权力转移根据国家的力量变化也无时无刻地在转变,各国在国家利益的维护中不仅局限在经济、军事上,范围已经扩展到文化、科学等方面。
标签:权力转移;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多极化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衰弱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国际权力转移的话题由来已久,在金融危机之前或者说进入21世纪伊始这种论调就已经出现,这种论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复兴;二是美国在遭受到“9·11”恐怖袭击后其世界领导力的下降。
1.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在1991—2000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 3.4%,2000年达到 4.1%。
但是2001—2008年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2.2%。
2008年第四季度甚至出现了3.8%的负增长。
美国经济占世界比重不断下降,2001年当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同样缓慢使美国的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32.1%,但之后一路下降,2008年美国GDP 为14.33万亿美元,世界经济总量为62.25万亿美元,美国的比重降到了23.0%。
2008年美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比2001年减少了28.3%。
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尤其是自从2008年8月,美元反弹,标准普尔GSCI大宗商品指数下泻21%,技术上正式步入熊市。
这次危机的危害和影响尚在裂变中,还远不见谷底,但是有事实已经非常清楚,即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下降使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到了改变的危急关口。
《蜕变的权力》观后感
《蜕变的权力》观后感《<蜕变的权力>观后感》近期观看了《蜕变的权力》这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它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权力在不受约束时可能产生的扭曲与恶变,也让我对权力的本质、运用以及监督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影片中,那些曾经手握权力的人物,起初或许都怀揣着为民众谋福祉、为社会做贡献的美好初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权力逐渐成为他们满足私欲的工具。
他们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初心,将公权变为私权,为个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蜕变令人痛心,也让人警醒。
权力的蜕变往往源于对权力本质的误解。
权力并非是个人用来炫耀和谋取私利的资本,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为公众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当掌权者将权力视为个人的私有财产,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时,他们就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毫无抵抗力,轻易地陷入腐败的泥潭。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权力蜕变的重要原因。
如果对权力的行使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约束,就如同让猛兽脱离了牢笼,必然会带来危害。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一些制度的漏洞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监督的缺失让腐败行为得以滋生和蔓延。
这提醒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审视。
同时,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在权力的运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即使身处权力的高位,也能坚守底线,不为利益所动。
相反,那些道德败坏、价值观扭曲的人,一旦掌握权力,就极易被权力所腐蚀,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
因此,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是预防权力蜕变的重要举措。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
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普通的公民,在面对权力时都应当谨慎对待,不滥用、不亵渎。
对于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国王的权利到国家的权利读后感
从国王的权利到国家的权利读后感《从国王的权利到国家的权利》读后感1. 国王的权利国王的权利,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古代,国王几乎拥有无限的权力,可以任意制定法律,调集军队,甚至可以对臣民进行生杀予夺。
这种权力体现了专制统治的本质,臣民们生活在国王的阴影下,没有自由和尊严。
2. 民权的觉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觉醒,人们开始质疑国王的权利,提出了新的政治理念。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要求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国王的权利逐渐被削弱,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3. 国家的权利当国王的权利被限制之后,国家的权利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实体,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国家发展。
但国家的权利也需要受到约束,不能成为滥用权力的借口。
人们开始探讨国家的权利应当如何平衡,以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4. 读后感通过阅读《从国王的权利到国家的权利》,让我对权力和政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国王的权利和人民的权利、国家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追求自由和公正,努力寻求权力的合理运用。
这种思考和探索,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民主治理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5. 结语国王的权利到国家的权利,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辩证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改革。
对于我们来说,应当不断学习历史的教训,珍惜民主和法治,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当谈到国王权利和国家权利时,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权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权利是来源于何处?又应该如何合理运用?这些问题围绕着权力的运行和政治的发展,成为了人们长期以来思考和讨论的焦点。
我们需要理解权力的本质。
权力并非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具有的一种特定地位。
权力依托于法律和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资源和工具,用来实现特定的目标和利益。
《中国的两条权力线》读后感
《中国的两条权力线》读后感
《中国的两条权力线》是茅于轼先生的一篇文章,讨论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两条权力线问题。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对茅于轼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深感敬佩。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中两条权力线的观察,揭示了社会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权力运行的不平衡。
他指出,一条权力线是传统的官方权力体系,另一条则是民间的社会权力体系。
这种观点引发了我对中国社会关系和权力分布的深入思考。
其次,茅于轼先生提出的“建设一条新的民间权力线”的观点给我带来了启示。
他认为,民间社会的力量可以成为制约官方权力的重要力量,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改革进程。
这让我明白了民间力量的重要性和潜力,促使我思考如何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
此外,文章中还提到了社会信任和公民社会的重要性。
茅于轼先生认为,社会信任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而公民社会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这让我反思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和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
总的来说,茅于轼先生的《中国的两条权力线》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
通过对权力线的观察和思考,他提出了关于社会关系、权力分布和民间力量的重要观点。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启发了我对社会变革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2024年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2篇)
2024年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2023年读书心得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读了许多书籍,涉及各个领域和主题。
这其中有小说、传记、哲学、历史、科学等等,每本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下面是我对其中几本书的读书心得。
首先是《1984》,这是乔治·奥威尔所著的一本政治小说。
这本书以虚构的超级国家“大洋国”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
通过一个普通人温斯顿的视角,揭示了国家对个人思想和自由的极端压制。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极权主义的认识还相对模糊,而《1984》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可贵之处。
它让我反思当代社会中权力滥用、监控等问题,引发了我对公民权利和民主制度的思考。
另一本引起我强烈共鸣的书是《活着》,这是余华的长篇小说。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描述了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的巨大变革。
小说之所以让我深感震撼,是因为它把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现代历史和人民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也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思考自己对社会发展和改变的责任。
除了小说,我也读了一些哲学和科学类的书籍。
其中一本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黑天鹅》,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著。
这本书讨论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和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塔勒布认为,我们常常低估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过分依赖于预测和规划。
这本书让我明白到世界的本质就是不确定的,我们应该尽量适应不确定性,并从中寻找机会。
这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和生活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中读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通过阅读,我不仅加深了对文学和人类文化的理解,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读书,不断探索和学习。
通过阅读,我相信我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素养。
2024年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2)2024年读书心得202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成长的一年。
读《放下权力的瞬间》读后感500字
读《放下权力的瞬间》读后感5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读《放下权力的瞬间》读后感500字不慕名利的人——读《放下权力的瞬间》读后感500字:权力,是近乎所有人用尽一生力气去追求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力的转移》读后感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勒可以说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出生于纽约并且毕业于纽约大学,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都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而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也对当世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果。
本书的主旨也是讲述给我们带来无尽纷扰的变动,尤其是知识在权力转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提出“社会权力”的新观念,并探索了未来企业、经济、政治和世界局势的改变。
本书所说的权力按作者的定义,是对别人有特殊企图的控制,而财富、暴力和知识构成了权力框架的三角基石。
而从这三种权力形式出发,托夫勒探讨了以下内容:权力本质的改变,改造了企业界的社会关系;从资本的转换到“知识密集业”与“低知识产业”的冲突,从超市的电子化到家族企业的兴起乃至全新组织形态的出现,我们会从中理出权力新的架构;产业与经济的深层改变也带动政治、媒体和全球间谍战的巨大改变;今日庞大、扭曲的权力斗争对贫穷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未来的美国、日本和欧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权力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场革命性的转移,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识,于是作者集中探讨了与权力密切相关的知识的作用,并认为知识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权力理论。
权力的转移随处可见。
至此结合书中内容,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权力是什么?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它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大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
这似乎是一个比较肯定的解释,也较众人接受,然而权力是什么?这仍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其定义之关键,在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语境中,权力是不同的。
而我比较倾向与从社会学方面对权力的文化批判、论述研究等领域的“宰制关系”
托夫勒认为:暴力、财富和知识是社会权力的基本源泉。
进而他认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的权力,是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构成的。
最简单地体现权力的方式就是行使暴力。
但他认为这是一种低质量的权力形式,因为,它缺少灵活性,只能用于惩罚,并且风险很大。
相比之下,财富则是远甚于暴力的权力工具。
财富不仅仅只能用于威胁或惩罚,还可以提供奖赏。
财富既可以积极方式使用,也可以消极方式使用。
因此,它比暴力灵活得多。
财富创造质量中等的权力而高质量的权力则来源于知识,它不但可用于惩罚和奖励,还可以用于劝说。
它既能扩大武力和财富,也能减少达到某个目的所需的武力和财富的数量。
他认为这便是权力的基本源泉
“权力的转移”并非仅仅转移权力,而它要转化权力。
暴力、财富和知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
枪可以使你得到金钱,也可以从一位受害者口中获得秘密情报。
今天社会最深刻的权力转移:暴力和财富本身都开始依赖于知识。
知识本身不仅仅是高质权力之源,而且是暴力和财富的最重要织成部分。
换言之,知识已从金钱力量和肌肉力量的附属物变成了它们的精髓。
事实上,知识是终端放大器。
它是即将发生的权力转移的关键。
因此,“最重要的权力转移不是从一个人转移给另外一个人,也不是从一个政党、机构、国家转向另外一个政党、机构、国家。
真正最重要的变化是伴随着社会向明天加速碰击的过程而在暴力、财富、知识三者之间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权力转移。
这正是权力转移世纪的危险而又令人振奋的秘密。
”这便是权力是的转移。
权力史正在发生着最重要的变化,而知识的重要性也显现无疑。
知识作为最佳权力正无可争辩地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正如工业革命使金钱取代暴力成为控制社会的主要手段一样,正在发生的变革使知识正在取代昔日金钱那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成为权力的主要象征。
知识不仅是物质财富生产过程今的加速器,而且正日益取代有形物质的地位,成为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
自动化与计算机取代了大批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正如过去金银代替实物交易,纸币取代金银行使交换职能一样,储有大量信息的信用卡正在取代纸币的职能。
贸易结算也正在变成穿梭往来于大陆之间的瞬时电子信号。
过去,情报与反情报战争是国家间的事情;而现在,这种角逐正向一切领域渗透。
大大小小的情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获取情报的手段也五花八门。
情报内容从军事外交、从商业机密到科技成果、个人隐私无所不包。
人们本能地意识到,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了支配他人的权力。
所以今天,在飞速变化的富国,即使收入与财富不足,人们也将日益围绕着知识的分配和获得知识的途径而展开权力之争。
明天在所有人类领域出现的全球性权力之争的核心,就是如何控制知识。
《权力的转移》一书中的使人感受较深的如下:快速的权利转移,使得各国领袖也得跟着“事件”走,而来不及思考自己想建立的秩序。
且“权力转移”不只是权力的重新分配,而且是权力的改造。
先进国家的劳工已不再是“人与东西工作”,而是“人与人工作”或“人与信息工作”。
最赤裸权力形式必定会使用暴力、金钱和知识来迫使别人照它们指定的方式行为。
用这种方式来定义权力,让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权力,更清楚地显示以往权力如何控制我们的行为。
最高品质的权力则来自知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