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生理功能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和神明,合脉开窍于舌,喜为心志,汗为心液。
肺主气和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开窍于鼻,合皮其华在毛,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统血,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为脾志,涎为脾液,生理特性为主生清,喜燥恶湿。
肝主疏泄和调畅情志、气机、脾胃纳化和胆汁排泄功能,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调畅任督二脉,藏血,合筋其华在爪,怒为肝志,开窍于目,生理特性为刚脏,喜条达恶抑郁。
肾藏先天和后天之精,主水液代谢,纳气,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恐为肾志,唾为肾液。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生理特性为主降和喜润恶燥;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分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和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与六腑不同。
其中,脑主神志,髓主精髓,骨主生髓,脉主血液循环,胆主决断,女子胞主生殖。
五脏生理功能
五脏生理功能人体的五脏是指心、肝、肺、脾和肾。
这些脏器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是心脏,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氧合血液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静脉返回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心脏还有调节血流、维持血压和稳定心律的功能,确保全身组织和器官正常运作。
肝脏是人体的化学工厂,具有多种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
肝脏在体内分解、代谢和排泄多种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它还可以合成和储存维生素、矿物质和血液凝块所需的物质。
此外,肝脏还能分解毒素并排出体外,维护身体的健康。
肺脏主要负责呼吸功能,通过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将新鲜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积累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肺脏对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除,为细胞呼吸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起到清除体内废气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具有过滤和储存血液、产生和分解血细胞等功能。
脾脏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细菌和病毒,同时也可以储存血液中的多余细胞和血小板。
此外,脾脏还能合成和释放多种免疫细胞和抗体,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剩水分。
肾脏通过过滤血液,将废物和水分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此外,肾脏还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参与钠、钾、钙、磷等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还能产生和释放多种激素,对机体内分泌和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总之,人体的五脏各自担负着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维持着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只有五脏功能正常,才能保证人体健康。
因此,保持五脏的健康状态对于个体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它们相互协调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器官的功能。
首先要介绍的是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心是人体的“君主”,主管血液的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肝是人体的化工厂,主要负责分解和吸收物质,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脾脏是我们身体的“粮仓”,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肺主宰人体的呼吸,吸入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肾是人体的“过滤器”,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同时还能调节血压、维持酸碱平衡。
接下来是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胆是人体的“火车头”,主要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胃是消化器官的“大门”,主要负责储存和分解食物,使其变得容易消化和吸收。
大肠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最终站”,将食物消化不了的残渣转化为粪便,并排泄出体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工厂”,将胃中的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并吸收其营养成分,输送到血液中。
膀胱是体内储存尿液的器官,当尿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小便的欲望。
三焦是人体的“管理者”,负责调节体内温度、协调各器官之间的功能。
以上就是五脏六腑各自的主要功能。
然而,我们要明白的是,五脏六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其中的一个器官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功能,从而导致全身的不适甚至疾病。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保护五脏六腑的健康,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来保持它们的正常功能。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只有保持五脏六腑的健康,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中医五脏六腑的关系及功能主治
中医五脏六腑的关系及功能主治一、五脏的关系及功能中医学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人体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
1.心:人体的“君主”,主宰血脉循环和情绪活动,心主神志,主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肝:人体的“将军”,主要功能是保证气血的顺畅流动,调节情绪和平衡体内阴阳,主治肝脏疾病、情绪失调等。
3.脾:人体的“中土”,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养分,调理水液代谢,主治脾胃疾病、消化不良等。
4.肺:人体的“官窍”,主要功能是呼吸和气体代谢,调节水液代谢,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水液代谢疾病等。
5.肾:人体的“主源”,主要功能是储存精气和调节水液代谢,主治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二、六腑的关系及功能中医学中,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它们与五脏密切相关,负责消化、排泄、储存等功能。
1.胆:贮藏、浓缩和排泄胆汁,主要功能是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主治胆道疾病、消化不良等。
2.胃: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主治胃炎、胃溃疡等。
3.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类,排泄余下的废物,主治大肠炎、便秘等。
4.小肠: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吸收,主治小肠疾病、肠胃不适等。
5.膀胱:负责储存和排放尿液,主治膀胱炎、尿频尿急等。
6.三焦: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主要功能是调理水液代谢、排泄废物,主治尿路感染、水肿等。
三、五脏六腑的功能主治五脏和六腑的功能主治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影响、互相配合,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
1.心与脾:心藏神,脾主运化。
心血虚弱可导致脾失运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肝与胃:肝主疏泄,胃主受纳。
肝气郁结可导致胃气不舒,出现胃胀、胃痛等症状。
3.肺与大肠:肺主气机,大肠主排泄。
肺疾病常伴有大肠问题,如咳嗽伴便秘。
4.肾与小肠:肾主水液代谢,小肠主吸收。
肾虚可导致小肠不吸收水分,出现尿频尿急、干燥等情况。
5.脾与胆:脾主升清,胆主降浊。
脾胃不和可导致胆汁排放不畅,出现胆囊病变、黄疸等症状。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
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
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发、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五液方位木肝胆春怒目酸筋泪东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汗南脾胃长夏思口甘肉涎中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涕西水肾膀胱三焦冬恐耳咸骨唾北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
比如怒则伤肝。
范进中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于甘,又能呆胃滞脾。
五脏
•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 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 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 气,但各有专司,与六腑、形体、官 窍、情志、时今关系密切,在心的主 宰下,形成五大功能系统。
一、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主:主持、主管、主宰,引申为推动 。 血:血液,赤色的液态物质。 脉:血液运行的管道。
“脉者,血之府”,
《素问· 脉要精微论》、《灵枢· 决气篇》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全身血液赖心脏的搏动而运行。
主血
心有生血作用。 … 主脉: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通道。 心生血的作用,是指水谷精微,经 心火化赤作用而成血液。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3)生理病理表现(临床意义)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 跳动及胸部感觉反映。 生理表现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血脉受阻 有瘀点、脉律不齐 结、代 促、涩,
(3)作用表现:
①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 能力: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 的作用。如《灵枢· 本神》:“所以 任物者,谓之心。”
现代生理学一般认为,人的精神、 意识和思维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客 观事物的反映。 但近代有人从马的心脏中,提取出 记亿软件—“肽”类物质,从而认为心 是记亿软件的发源地。 临床上心脏病及心移植患者常见神 志精神异常,此外心律对外界的刺激 相当敏感。均支持心主神志的作用。
②病理: 精神不 振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思维反应迟钝 失眠多梦健忘 心烦不 寐 邪扰心神—神无所主 甚则神昏 谵语发狂
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的生理功能——中医对五脏的认识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
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
如《灵枢》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
”这说是说,心、肺、脾、肝、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精神血气魂魄”,即代表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并分别归属于五脏。
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等。
二是五脏主藏,以藏精气为主,藏而不泻。
在古代,脏写作“藏”,含有储藏之意。
五脏主藏,即五脏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气、血、精、津等。
具体来说,“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等。
五脏之间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平衡的。
肺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称"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蔽物,在此引申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诸脏腑之首。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
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协助心君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其附属功能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肺的经脉与大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肺的附属功能(一)在志为忧(悲),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肺之志为忧(悲)。
忧愁和悲伤,均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
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
反之,在肺气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二)在液为涕,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
鼻为肺窍,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
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所谓"合",即配合之意。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黄帝内经》对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对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根据《黄帝内经》,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每个脏器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以下是《黄帝内经》对五脏生理功能的简要概述:
心: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掌管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精神状态。
肝:主要负责疏泄和储藏血液,维护血液的正常循环,同时还参与调节情绪和思维活动。
脾:主要作用是运输水谷精微,转化成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并控制水液代谢。
肺:主要负责呼吸,吸入新鲜空气并将氧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同时也是体内气的主要来源。
肾:主要负责体液代谢,控制水盐平衡,调节内分泌和生殖系统,还与生命力和寿命密切相关。
1/ 2
总体而言,五脏的生理功能密不可分,它们在体内相互作用、相互支持,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黄帝内经》对五脏的生理功能认识深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2。
五脏的生理功能
流单向流动。
心的功能 — 中医角度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主藏神---主宰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 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 小肠
受盛和化物 泌别清浊
心
五脏
外在表现
身体隐患
皮肤隐患
脾的生理功能
从西医学来看:
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细胞。
脾的功能——中医角度
脾{主运化---把水谷精微吸收运输至全身 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使其行出脉外 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 胃 以降为和 受纳、腐热水谷
肝的功能——中医角度
肝{ 主藏血---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净化血液 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通常
肝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胆 { 储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五季五脏五行五色与肝
目
开窍
木
胆
怒
表里
微酸
藏
血
主
筋
荣
指甲
肝
五脏
肝
外在表现
1、肝气足: 脸上不长斑;
2、肝气足: 指甲有光泽;
骨骼健壮,颈背挺拔;
8 、肾气足:
1、思维迟钝; 2、头发早白、脱落, 3、耳鸣耳痒, 4、牙齿松动; 5、腰背酸痛; 6、下肢麻木; 7、尿频尿急,遗尿; 8、性功能低下; 9、不孕不育。
1、皮肤暗 黑,松弛,衰 老;
2、眼袋,黑 眼圈。
夫妻生活和谐,平稳度过更年期;
9 、肾气足:
胆大心细,做事有条理。
3、肝气足: 筋骨灵活;
4、肝气足: 眼睛明亮;
五脏都有哪些生理功能
五脏都有哪些生理功能五脏都有哪些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相信这都是执业中药师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问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复习执业中药师能有很好的帮助。
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小编原创】①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对于血液的生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②主神明:心有主宰生命活动,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2)肺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①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②主宣发:排除浊气;转输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
③主肃降: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异物。
④主通调水道: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调节汗液的排泄;向下疏散水液,经肾与膀胱气化,生成尿液。
⑤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聚集于肺,经气体交换,再输布全身;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
(3)脾【小编原创】①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
②主统血:脾能够统摄和控制血液,保证其不逸出脉外。
(4)肝①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②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5)肾①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②肾主水:肾的气化功能,对于维持津液代谢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③肾主纳气: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
五脏都有哪些生理功能一文由小编编辑整理,希望对参加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五脏六腑常识》课件
03 总结词
主水液代谢
04
详细描述
肾主水液代谢,即肾有主持和调 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肾的气 化作用正常,则水液代谢平衡; 肾的气化作用失调,则水液代谢 紊乱,产生水肿、尿少等病变。
03
CATALOGUE
六腑的功能与作用
胆
总结词
储存和排泄胆汁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特别是对于脂肪类食物。
详细描述:心主神志,即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 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枢 纽。
肝
总结词:疏泄气机 总结词:主藏血 总结词:主疏泄情志
详细描述:肝主疏泄气机,即肝有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脏腑功 能正常。
详细描述:肝主藏血,即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 能。肝贮藏血液,可以防止血逸出脉外,维持人体正常 的血量分布。
小肠
总结词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详细描述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小肠通过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大肠
总结词:排泄废物
详细描述: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并排泄废物。大肠内的菌群 还参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04
CATALOGUE
五脏六腑与健康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与五脏六腑的相互影响
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当某一 脏腑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疾病的诊断与五脏六腑
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判断其五脏六腑的状态, 从而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心(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的内涵,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达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维持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
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并调控心血的运行,以濡养全身及心脉自身。
3.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为阳脏、火脏,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肺(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亦称“肺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不断地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促进了宗气的生成,并调节着气机,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要保持其司呼吸功能的正常,除肺阴起着滋润作用外,主要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首先,体现于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其次,体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
人身之气是运动不息的。
气的运动叫做气机。
气机的调畅与否,除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外,肺气的调节作用亦十分重要。
含有水谷精微的血液,从心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变换,然后再通过经脉仍回到心,最后输布到全身。
2.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器官,各自担负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五脏的生理功能。
首先是心,中医将心称为“君主”,它位于胸腔中央,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枢。
心主血脉,掌管着血液的循环和输送功能。
它通过搏动的力量将氧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了人体正常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其次是肝,中医将肝称为“将军”,它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脏器。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和平衡身体内外环境的作用。
肝在中医中被认为是情绪的调节中心,它掌管着情绪的升发和舒缓,对于人体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肝也参与了消化、代谢和血液的造血等多个生理功能。
第三是脾,中医将脾称为“少将军”,它位于左上腹部,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主运化,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转化食物的功能。
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同时,脾还具有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稳定性、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作用。
第四是肺,中医将肺称为“将军”,它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肺主气息,主要负责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肺的正常功能对于供给足够氧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同时,肺还参与气血循环、水液代谢等多个生理功能。
最后是肾,中医将肾称为“将军”,它位于腹腔内后方,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肾主藏精,主要负责人体的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等重要功能。
肾还参与了骨骼的形成、水液代谢、排泄废物等多个生理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认为是人体的根本之源,是生命力的基础。
总之,中医五脏分别担负着心血运行、情绪调节、消化吸收、呼吸供氧以及生殖繁衍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只有五脏功能协调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因此,了解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五脏是指肝、心、脾、肺、肾,它们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每个脏器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以下是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1. 肝:主要负责疏泄和储藏血液、维持血液的畅通循环、掌管筋膜、支配目的功能,还与内分泌、情绪调节等诸多方面有关。
2. 心:主要负责循环系统的调节、血液的循环、控制血压,同时还与情绪,睡眠,记忆等方面有关。
3. 脾:主要负责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同时还与气血的生成,肌肉的生长和统一等方面有关。
4. 肺:主要负责呼吸系统的调节,控制身体的呼吸作用,同时还与皮肤和身体的液体循环有关。
5. 肾:主要负责排泄废物、维持水盐平衡、调节血压和酸碱平衡,调节荷尔蒙水平等。
五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身体健康和疾病发生上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若五脏功能出现失调或病变,就会影响到人体健康,甚至会引发疾病。
因此在中医治疗上,调理五脏功能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五脏功能和生理特点
五脏功能和生理特点
五脏指的是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具有督脉联通、调和内元大气、活血行水等功能。
1、心脏:负责调节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具有督脉联通、收容敛血、推送血液、散元气四大功能。
2、肝脏:主要负责清理体内有害物质,具有调节内分泌、新陈代谢、清理有害物质、净化体液等功能。
3、脾脏: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具有病调化、温伤祛瘀、传藏精知等功能。
4、肺脏:主要负责气血运行,是人体内气血交换的重要器官,具有贮气通络、传化大行等功能。
5、肾脏:主要负责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排出,具有调节津液、贮予元气、洗涤精血等功能。
五脏六腑的结构和功能
02 六腑概述与结构 特点
六腑定义及生理功能
六腑定义
六腑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六个重要器官 的总称,包括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和三焦。这些器官在人体消化、 吸收、排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理功能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接收、消化 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等。它们 与五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 常生理功能。
问诊在五脏六腑中应用
问病史
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疾病的起因、发展和治疗经过。
问症状
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和病情轻重。例如,胸闷心悸可能表示心脏疾病 ,食欲不振可能表示脾胃不和。
切诊在五脏六腑中应用
切脉
通过切脉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 状况。例如,脉象弦紧可能表示肝气郁 结,脉象细弱可能表示气血两虚。
VS
按诊
通过按压患者的腹部等部位,可以了解五 脏六腑的形态和质地变化。例如,腹部按 之柔软可能表示脾气虚弱,腹部按之硬满 可能表示内有实邪。
06 养生保健策略及 其实践方法
饮食调养原则及实践方法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
01
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不追求过饱,避免
加重胃肠负担。
均衡营养,合理搭配
解剖学观察与影像学表现
解剖学观察
通过解剖可观察到五脏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例如心脏呈圆锥形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并有四个腔室;肝脏 呈楔形位于右上腹部由肝细胞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和胆管系统。
影像学表现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五脏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内部结构异常 。如心脏增大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等;肝脏缩小可见于肝硬化等疾病。
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定位症状、主要生理功能、常见病理表现、联属功能
2.主统血
2.主宣发、肃降
3.主升清
3.主通调水道
肾
腰膝酸软或腰痛 1.主藏精,主生长、生育与 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
4.喜燥恶湿
4.朝百脉,主治节
1.肝失疏泄:
1.心脏本身病变:心悸、怔 1.运化水谷失职(纳少、腹 1.呼吸功能失常:咳嗽、气 1.肾不藏精:腰膝酸软或腰
气机逆乱(胸胁、少腹、乳 忡、心痛。
胀、便溏),运化水液失职 喘。
痛,阳痿遗精,精少不育,
房胀痛,头晕目眩、巅顶
(痰饮水湿、浮肿虚胖)
经闭不孕。
痛);精神异常:抑郁、烦
躁;消化障碍:纳少腹胀便
溏;生殖障碍:不孕不育。
常见 病理 表现
2.肝不藏血,全身失养,筋 膜失濡 月经不调,肢体震颤,手足 抽搐。
2.神志病变:心烦、失眠、 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 乱。
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定位症状、主要生理功能、常见病理表现、联属功能
肝
心
定位 症状
1.抑郁、烦燥, 2.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肝脏及肝经所过的部位)
心悸、失眠
1.主疏泄
1.主血脉
生理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 血量。
2.主神志
功能
脾
肺
纳少、腹胀、便溏
咳嗽、气喘
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 水液。
1.主气、司呼吸
2.脾不统血:慢性出血
2宣降功能失常:咳痰、胸 2.肾失气化,水液代谢失
痛。
常:水肿
3.肝经所过部位病变:胸胁 、少腹疼痛,巅顶痛,睾丸 疼痛。
3.心的定位症状: (心)心悸、怔忡、心痛。 (脑)心烦、失眠、多梦、 健忘。
3.脾不升清:内脏下垂,头 晕目眩。
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特点各位参加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的朋友们,大家都开始复习了吗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本文是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理论复习:关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点,一起来看看吧!(一)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外。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杂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2、主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3、主汗液: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
4、其华在面: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表面的色泽反映出来。
5、开窍于舌:指舌为心之外侯,又称“舌为心之苗”。
(二)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气、司呼吸: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主宣发肃降:主宣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围的布散;肃降指肺气向下是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3、主通调水道:指肺是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起着疏通和协调的作用。
4、其华在皮毛:指肺有布散水谷精微和宣发卫气于皮毛等生理功能。
5、开窍于鼻:因为鼻是呼吸的通道。
(三)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运化: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是生理功能。
2、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起逸出脉外的作用。
3、主升清:指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于心、肺、头目、通心肺的作用化为气血。
以营养全身。
4、主肌肉、四肢:人体肌肉、四肢所需的营养,靠脾化水谷精微以供给。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指食欲、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
(四)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散而不郁的作用。
2、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3、主筋,其华在爪:指血液充足表现于手脚灵活、有力;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
4、开窍于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生理功能概述
一、心脏
1、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作用。
(1)主血:心主血的作用【1】心气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2】心有生血的作用,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而成血液。
(2)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博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心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二、肺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1)主呼吸之气: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2)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1】参与气的生成: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气海成为宗气,上出于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温养各脏腑经络组织。
【2】调节全身气机: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肺主宣发肃降
(1)肺主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
一是排出浊气,二是输布精微和津液,三是宣发卫气(卫气是指人体的免疫功能)(2)肺主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
一是吸入清气,二是输布精微和津液,三是清肃异物。
3、肺主行水------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现的。
4、肺朝百脉------指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到全身的作用,助心行血。
5、肺主治节------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
一是肺司呼吸,二是调节气机,三是助心行血,四是调节水液的代谢。
三、脾脏
1、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1)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
一是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转输。
(2)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
脾通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作用,与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调节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2、脾主生血和统血
(2)脾主生血:指脾具有生血的功能。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经心肺的气化作用生成血液。
(3)脾主统血: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而实现的。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能摄血。
3、脾主升
(1)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2)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四、肝脏
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1)调畅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调畅,而肝能调畅气机,肝主谋虑,具有辅助心神进行思维和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2)促进消化吸收:一是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二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3)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脾统摄血液和肝藏血、调节血量的作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4)调节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气机,促进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5)调节生殖功能:肝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和精室来实现的(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
2、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1)贮藏血液:肝内贮藏有一定量的血液。
(2)防止出血: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
(3)调节血量:肝藏血能根据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活动量变化而调节循环血量,保证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五、肾脏
1、肾藏精------指肾具有封藏和贮存人体之精气的作用。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的盛衰决定着子代的禀赋,对子代的体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天之精是由脾胃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的水谷之精,剩余部份则贮藏于肾。
(1)促进生长发育:肾所藏之精为生命之本,在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志着主导作用。
(2)主生殖: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3)化生血液: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又可以化血。
(4)抵御外邪:肾精还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患病的作用。
2、肾主水-----指-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1)促进脏腑的水液代谢: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2)生尿和排尿作用:水液供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通过在焦水道下输于肾或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回吸收,浊者排出体外。
3、肾主纳气: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以防止吸吸表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