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2

合集下载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府,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备受瞩目。

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们不仅接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实验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实验目的与背景每个实验报告都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实验报告中,一般会先介绍该实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背景,然后明确实验目的。

以“电路实验”为例,可以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然后明确实验目的是通过搭建电路,观察和分析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装置与步骤实验报告中应该详细描述实验所用的装置和仪器,并给出实验步骤。

例如,在电路实验中,可以列出所用的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装置,并详细说明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搭建电路的过程、调节参数的方法以及观察数据的记录方式。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实验报告中,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表、计算数据等方式来展示实验结果。

例如,在电路实验中,可以通过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来展示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的趋势和数据的变化来分析电路的特性和规律。

四、实验讨论与结论实验讨论是实验报告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在这一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例如,在电路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来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最后,学生需要总结实验的结论,并对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进行简要的说明。

五、实验心得与改进意见实验心得是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个人感悟和体会,可以在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进行阐述。

学生可以谈论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同时,学生还可以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以便于今后的实验能够更加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_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_2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目的1. 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并学会上机调试。

2. 熟悉Huffman编码源程序,并构造Huffman树。

实验内容试设计一算法, 从包括n个元素的数组中, 求最大和最小元素, 并使得当n个元素为有序排列时,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仅为n-1次。

在给出的Huffman编码源程序基础上, 要求画出Huffman树, 求出与等长编码相比时的压缩比。

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算法, 并用 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2.将所编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并全面测试.实验结果1. 以一个含有8个元素的一维数组{1, 2, 3, 5, 7, 8, 9, 12}为例,设计程序如下:#include<stdio.h>int maxArray(int x ,int y);int minArray(int x ,int y);int main(void){int i = 0 ;int array[8]={ 1, 2, 3, 5, 7, 8, 9, 12} ;printf;do{scanf("%d",&array[i]);i++;} while(i < 8);int maxTemp = array[0];int minTemp = array[0];int maxIndex = 0;int minIndex = 0;for(i=1;i<8;i++){maxTemp = maxArray(array[i] , maxTemp);minTemp = minArray(array[i] , minTemp);}for(i=0;i<8;i++){if (maxTemp == array[i]){maxIndex = i;}if (minTemp == array[i]){minIndex = i;}}printf;return 0;}运行结果如下:2.Huffman编码源程序#include <dos.h>#include <conio.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typedef struct{unsigned int weight; //结点权值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结点的父指针, 左右孩子指针}HTNode,*HuffmanTre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树typedef char **HuffmanCode; //动态分配数组存储哈夫曼编码表void CreateHuffmanTree(HuffmanTree &,unsigned int*,int ); //生成哈夫曼树void HuffmanCoding(HuffmanTree,HuffmanCode &,int ); //对哈夫曼树进行编码void PrintHuffmanCode(HuffmanCode,unsigned int*,int); //显示哈夫曼编码void Select(HuffmanTree,int,int&,int&); //在数组中寻找权值最小的两个结点void main(){HuffmanTree HT; //哈夫曼树HTHuffmanCode HC; //哈夫曼编码表HCint n,i; //n是哈夫曼树叶子结点数unsigned int *w; //w存放叶子结点权值char j='y';printf("演示构造哈夫曼树.\n");printf("输入需要进行编码的字符数目.\n例如:8\n");printf("然后输入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权值.\n");printf("例如:5 29 7 8 14 23 3 11\n");printf("自动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并显示哈夫曼编码.\n");printf(" 5---0110\n 29---10\n 7---1110\n 8---1111\n 14---110\n");printf(" 23---00\n 3---0111\n 11---010\n");while(j!='N'&&j!='n'){printf("请输入字符数目:");scanf("%d",&n); //输入字符数目if(n<=1) {printf("该数不合理!\n");continue;}w=(unsigned int*)malloc(n*sizeof(unsigned int)); //开辟空间存放权值printf("请输入各字符出现的次数/权值:\n");for(i=0;i<n;i++) scanf("%d",&w[i]); //输入各字符出现的次数/权值CreateHuffmanTree(HT,w,n); //生成哈夫曼树HuffmanCoding(HT,HC,n); //进行哈夫曼编码PrintHuffmanCode(HC,w,n); //显示哈夫曼编码printf("哈夫曼树构造完毕, 还要继续吗?(Y/N)");scanf(" %c",&j);}}void CreateHuffmanTree(HuffmanTree &HT,unsigned int *w,int n){//w存放n个结点的权值, 将构造一棵哈夫曼树HTint i,m;int s1,s2;HuffmanTree p;if(n<=1) return;m=2*n-1; //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 有2*n-1个结点HT=(HuffmanTree)malloc((m+1)*sizeof(HTNode)); //开辟2*n各结点空间for(p=HT+1,i=1;i<=n;++i,++p,++w) //进行初始化{p->weight=*w;p->parent=0;p->lchild=0;p->rchild=0;}for(;i<=m;++i,++p){p->weight=0;p->parent=0;p->lchild=0;p->rchild=0;}for(i=n+1;i<=m;++i) //建哈夫曼树{Select(HT,i-1,s1,s2);//从HT[1...i-1]中选择parent为0且weight最小的两个结点, 其序号分别为s1和s2HT[s1].parent=i; HT[s2].parent=i; //修改s1和s2结点的父指针parentHT[i].lchild=s1; HT[i].rchild=s2; //修改i结点的左右孩子指针HT[i].weight=HT[s1].weight+HT[s2].weight; //修改权值}}void HuffmanCoding(HuffmanTree HT,HuffmanCode &HC,int n){//将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HT进行编码, 所编的码存放在HC中//方法是从叶子到根逆向求每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编码int i,c,f,start;char *cd;HC=(HuffmanCode)malloc((n+1)*sizeof(char *)); //分配n个编码的头指针向量cd=(char *)malloc(n*sizeof(char)); //开辟一个求编码的工作空间cd[n-1]='\0'; //编码结束符for(i=1;i<=n;++i) //逐个地求哈夫曼编码{start=n-1; //编码结束位置for(c=i,f=HT[i].parent;f!=0;c=f,f=HT[f].parent) //从叶子到根逆向求编码if(HT[f].lchild==c) cd[--start]='0'; //若是左孩子编为'0'else cd[--start]='1'; //若是右孩子编为'1'HC[i]=(char *)malloc((n-start)*sizeof(char)); //为第i个编码分配空间strcpy(HC[i],&cd[start]); //将编码从cd复制到HC中}free(cd); //释放工作空间}void PrintHuffmanCode(HuffmanCode HC,unsigned int *w,int n){//显示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的编码表int i;printf("HuffmanCode is :\n");for(i=1;i<=n;i++){printf(" %3d---",w[i-1]);puts(HC[i]);}printf("\n");}void Select(HuffmanTree HT,int t,int&s1,int&s2){//在HT[1...t]中选择parent不为0且权值最小的两个结点, 其序号分别为s1和s2 int i,m,n;m=n=10000;for(i=1;i<=t;i++){if(HT[i].parent==0&&(HT[i].weight<m||HT[i].weight<n)) if(m<n){n=HT[i].weight;s2=i;}else {m=HT[i].weight;s1=i;}}if(s1>s2) //s1放较小的序号{i=s1;s1=s2;s2=i;}}运行结果如下:输入数据后的运行结果:实验心得要熟练掌握程序的编写, 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大量的上机实践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杭电软件实验报告(3篇)

杭电软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提高软件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特开设了软件实验课程。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流程,掌握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关键步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1. 实验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Java Development Kit(JDK)1.8,Eclipse IDE。

2. 实验工具:Git版本控制工具,JUnit测试框架,Maven构建工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项目需求分析本次实验项目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等。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学生信息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学生信息。

(2)课程信息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课程信息。

(3)成绩信息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成绩信息。

2. 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将系统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部分。

(2)模块划分:根据功能需求,将系统划分为学生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成绩信息模块和主界面模块。

3. 编码实现(1)学生信息模块:实现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

(2)课程信息模块:实现课程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

(3)成绩信息模块:实现成绩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

(4)主界面模块:实现系统启动、功能导航、退出等功能。

4. 测试与调试(1)单元测试:使用JUnit测试框架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模块功能正确。

(2)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整体功能正常。

(3)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响应速度、资源消耗等性能指标。

5. 项目部署与发布(1)使用Maven构建工具生成项目打包文件。

《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范文

《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范文

《软件技术根底》上机实验报告范文今天为大家收集资料回来了关于实验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我们的后续更新吧!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效劳器将关闭。

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根底》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 学号姓名学院① 实验名称:② 实验目的:③ 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 源代码:(.c的文件)⑤ 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构造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 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0.顺序表的插入。

1. 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 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工程中的一个,详细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工程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 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 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参考文档】《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1000字)-精选word文档 (16页)

【参考文档】《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1000字)-精选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1000字)《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学院:XXXXXXXXX班级: XXXXXXX学号:XXXXXXXXXX姓名: XXXXXX指导老师: XXXXXX实验一顺序表的操作班级 XXXXX 学号 XXXXXXX 姓名 XXXX第 X 周星期 X 、 XXX 节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表结构的实现方式;2、掌握顺序表常用算法的实现;3、熟悉利用顺序表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4、参照给定的顺序表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顺序表的常见算法,领会顺序表结构的优点和不足。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静态数组存储结构的顺序表,要求编程实现如下任务:(1)建立一个顺序表,首先依次输人整数数据元素(个数根据需要键盘给定)。

(2)删除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指定元素位置通过键盘输入),再依次显示删除后的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

(3)查找指定数据的数据元素(指定数据由键盘输入),若找到则显示位置,若没有找到则显示0。

2、使用顺序表实现一个电话本的管理程序,电话本中的每条记录包括学号、姓名、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四项。

要求实现菜单、初始化、添加、删除和显示等功能。

三、实验结果: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相关函数书上都有一样的或类似的,因此并未遇到什么问题。

五、实验心得体会:书上的例程是含有两个元素的,改为一个元素的时候花了一些时间。

参考了书本,对书上的函数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附:部分源程序#include<iostream.h>const int maxsize=100;struct stu{int id;char name[20];};struct SeqList{stu data[maxsize];int length;};//主函数int main(){SeqList L;L.length=0;stu s;cout<<"请输入三个学生的学号、姓名:\n";} for(int i=0;i<3;i++) { cin>>s.id>>; Insert(&L,s); }cout<<endl; Display(&L); int ID; cout<<"请输入要删除的学生的学号"; cin>>ID; Delete(&L,ID); cout<<endl; Display(&L); return 0;实验二链表的操作(一)班级 XXXXX 学号 XXXXXXX 姓名 XXXX第 X 周星期 X 、 XXX 节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链表结构的实现方式;2、掌握单链表常用算法的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调试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调试报告

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调试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调试报告
*******************************************************************************说明:调试过程在代码注释中
一、顺序表:
1.插入和删除
1.1插入函数:
1.2删除函数:
2.插入:
3.插入:
4删除所有负数:
二.链表:
1.插入:
2.删除
3.寻找x时
4.插入
5插入
5.1教师设计的:
5.2.学生设计的:
6.链点空间
7.链点使用内存
8.删除
三.栈和队列3_1
3-2
该程序在计算乘除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出现问题的代码块如下:
演算经过:
调试结果: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先取数值再取符号而且把后取的数值放在符号左边,而忽略了后面取的数值前面的符号,从而导致结果出错;
解决办法:第一次先取符号再取数再取一个符号和一个数,并且符号均在数的左边,先取的数也在左边(有点类似把加减号当做正负号),然后再取一个符号和一个数,符号和先取的数在左,以此类推。

3-3
出错的地方:遍历队列时,最后一个元素没有遍历到
3-4
队尾号出错,比正确的队尾多1
3-5
错误1:插入到最后一个位置之后时,覆盖了原最后一个元素。

软件技术大学实习报告模板5篇

软件技术大学实习报告模板5篇

软件技术大学实习报告模板5篇软件技术大学实习报告(篇1)1、实习名称数据库开发2、实习目的通过在技术开发部门的学习了解公司主要开展的业务情况,了解工作流程。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次综合性实习。

通过实习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实践操作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编程实践紧密结合,为毕业后从事计算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要达到以下目标: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学会以各种方式学习,提高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②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岗位中,提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水平。

③在规范有序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吃苦耐劳、努力钻研的精神。

3、实习内容负责软件系统的模块设计、编码、调试工作,参与软件测试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确认,熟练掌握delphi、myeclipse、oracle数据库等开发工具,尤其是熟悉短信、彩信的业务机制和各种网关。

4、实习时间2月21日—6月21日5、实习地点市区大道号6、实习单位和部门公司技术开发部7、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信行业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各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中国移动所做的服务,给我们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

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也已经出现,移动的终端设备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

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

电子科技大学实习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实习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生产实习学号:2010013040010姓名:毛嵩指导教师:游长江一、实习目的和任务基于ADS软件的低通滤波器设计二、实习内容和要求实习要求:1、在老师的指导下,安装ADS软件,学习ADS软件的基本应用。

2、掌握ADS软件应用之后,利用ADS软件完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应用。

设计指标:截止频率:1.2GHz;设计方案:利用椭圆函数滤波器设计并仿真,经过优化后,结果调出来的波形能达到指标,但波形会形成带阻波形,只能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低通。

所以不选。

利用切比雪夫滤波器设计并仿真,经过优化调试后可用。

利用ADS自带的集总方式得出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阶数如下图可得阶数n=11之后直接利用集总生成切比雪夫滤波器,然后用如下图的功能把切比雪夫滤波器中的电感、电容转换为微带线低通滤波器集总参数模型如图原理图设计并加T型接口如图转换过程中把电介质设为2.2,基板厚度设为0.8mm(这里使用的是已经验证可用)。

把转换完的11阶微带电路复制到另一个新建设计面页,连成如下图所示,并连成如下电路,参数、变量什么的都设完后自动优化加手动都达不到理想波形,通过讨论后加上T型接头才能调出理想波形图形改为如下所示,设计变量参数、微带参数和S参数设置变量参数如图所示设置如下图中的控件MSUB微带线参数设置S参数中扫描的频率范围和步长如图设置完成后即可单击工具栏上的simulate按钮或是点击simulate→simulate,当仿真结束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数据显示窗口,在数据显示窗口中插入一个S21参数的矩形图,图形如下显然波形还达不到指标要求,设置如下自动优化参数并自动优化优化后若还不够符合指标,则把优化的数据填入变量中,继续进行优化直到达到指标。

图形如下由上图可知优化完后的波形能达到指标要求电路图仿真成功后进行版图的生成和仿真生产版图如下在图中加输出输入口后把原理图的参数导进并进行仿真。

版图仿真生成波形如下,不符合指标,重新回到原理图窗口进行优化仿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微带线的宽度取值不合适,可以改变优化变量的初值,也可根据曲线与指标的差别情况适当调整优化目标的参数,重新进行优化经过多次优化后仿真出如下图波形,还是稍微有点误差,但已基本符合指标要求。

非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实践

非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实践

的计 算机 专业课 程 ,在本 专业领 域拥 有更 高 的计算 机水 平 ,对 日后来自踏上 工作 岗位非 常有 利 。
好 ,做起事来事倍功半。实际上 ,学生的非智力因
素 ,如学 习 的动机 、意 志 、情 感 、兴趣 等在 学习 中 起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j 。尤 其 是 大 1 、大 2的 学 生 ,他们 已经 从高 中 的被动读 书 、为升 学而 学 习前
学 生反 馈 ,本文从 以下 5个 方 面人手 ,初 步探讨 了 提升 软件 技术 基础课 程教 学成 效 的方法 。
l 强 调 思 想 上 的 重 视
思想上 重 视 ,行 动 ( 习 ) 才 能 投 入 。 由 于 学 上
本 门课 程 一般 开在 大 1或大 2 ,此 时 的 大学 生 还 不 清楚 基础 课 程 的 重 要 性 ,总 想 着 学 了就 要 看 到 效
第1 O卷
第 2期
实 验 科 学 与 技 术
Exp rme cin e a d Te hn lg e i ntS e c n c o o y
V 11 . o . 0 No 2
Apr 2 2 . 01
21 0 2年 4月
非计 算 机 专 业《 件 技 术 基 础 》 学 实践 软 教
a mi g t p l ain i n o a p i t ”,d s u ss me meh d o i rv e c ig ef c n w y o o g t e c i g c ne t e c ig meh d,c u s c o i s o t o st mp o e t a h n f t a ft u h ,ta h n o tn ,t a h n t o c e i h o re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院计组实验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院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地点:时间:实验一存储器实验一实验题目存储器实验二实验环境Quartus II 7.2 (32-Bit) Family:CycloneII packge: TQFP Speed grade : 8 Pin count: 144 EP2C5T144C8三实验要求l、掌握FPGA中lpm_ROM的设置,作为只读存储器ROM的工作特性和配置方法。

2、用文本编辑器编辑 mif文件配置 ROM;3、在初始化存储器编辑窗口编辑mif文件配置ROM;4、验证FPGA中meg_lpm_ROM的功能。

四实验设计在FPGA中利用嵌入式阵列块EAB可以构成存储器,lpm_ROM的结构如图(注意参数)五实验仿真与测试六实验结果分析程序代码或数据以.mif格式文件加载于存储器LPM_ROM中七实验小结通过本次试验,对 FPGA中ROM及其基本设置有了简单的了解实验二运算器组成实验一实验题目运算器组成实验二实验环境Quartus II 7.2 (32-Bit) Family:CycloneII packge: TQFP Speed grade : 8 Pin count: 144 EP2C5T144C8三实验要求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通路。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的组合功能。

3.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加、减、与的工作原理。

4.熟悉简单运算的数据传送通路。

5.验证实验台运算的8位加、减、与、直通功能。

6.按给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7. 下载程序验证,验收时查看对M=L时F=A+B的结果。

A与B的数字在两数码管中显示,F的值在发光二极管显示,A的值可以先确定,键盘输入改变B的值,发光二极管的状态也变化!四实验设计原理图关键:74181 的AEQB引脚为A与B输入的比较结果输出(高)CN4为进位输出,两片74181相连要低位的进位输出连接到高位片的进位输入(CN),注意F及S后要中括号。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栈与队列的数据类型描述及特点;2.掌握栈和队列的存储;3.掌握栈的顺序和链式存储存表示与入栈、出栈操作的程序实现;4. 掌握队列的链式存储表示与入队、出队基本操作算法实现。

二、实验用软件和工具实验软件 VC++ 6.0三、实验步骤1.根据栈数据结构,分别建立一个顺序栈和链式栈并实现其上基本操作(出栈和入栈等),定义一个顺序栈和链栈结构体(队列结构体)。

2.利用入栈功能保存数据。

3.利用出栈删除弹出栈内信息。

4.根据队列数据结构,分别建立链队列和循环队列,并完成其上的基本操作(出入队列等),利用入队功能保存数据。

5.利用出队删除队列信息。

四、实验程序与程序运行结果顺序栈程序:sxz.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template <class T>class sq_Stack{private:int mm;int top;T *s;public:sq_Stack(int);void prt_sq_Stack();void ins_sq_Stack(T x);T del_sq_Stack();T read_sq_Stack();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template <class T>sq_Stack<T>::sq_Stack(int m){mm=m;s = new T[mm];top=0;return;}template <class T>void sq_Stack<T>::prt_sq_Stack(){int i;cout<<"top="<<top<<endl;for (i=top;i>0;i--) cout<<s[i-1]<<endl;return;}template <class T>void sq_Stack<T>::ins_sq_Stack(T x){if (top==mm){cout<<"overflow!"<<endl; return;}//存储空间已满,上溢错误top=top+1; //s[top-1]=x; //插入新元素return;}template<class T>T sq_Stack<T>::del_sq_Stack(){T y;if(top==0) //空,下溢错误{cout<<"underflow!"<<endl; return(0);}y=s[top-1]; //top=top-1; //长度减1return(y);}template<class T>T sq_Stack<T>::read_sq_Stack(){if(top==0) //空,下溢错误{cout<<"underflow!"<<endl; return(0);}return(s[top-1]);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sxz.cpp#include "sq_Stack.h"int main(){sq_Stack<int> s(10);s.ins_sq_Stack(50);s.ins_sq_Stack(60);s.ins_sq_Stack(70);s.ins_sq_Stack(80);s.ins_sq_Stack(90);s.ins_sq_Stack(100);cout<<"第1次输出栈顶指针与栈中的元素:"<<endl;s.prt_sq_Stack();cout<<"输出栈顶元素:"<<s.read_sq_Stack()<<endl;cout<<"输出退栈的元素:"<<endl;cout<<s.del_sq_Stack()<<endl;cout<<s.del_sq_Stack()<<endl;cout<<s.del_sq_Stack()<<endl;cout<<"再输出栈顶指针与栈中的元素:"<<endl;s.prt_sq_Stack();return 0;}顺序队列程序:sq_Queue.h#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template <class T>class sq_Queue{private:int mm;int front;int rear;int s;T *q;public:sq_Queue(int) ;void prt_sq_Queue();void ins_sq_Queue(T x);T del_sq_Queue();};template <class T>sq_Queue<T>::sq_Queue(int m){mm=m;q = new T[mm];front=mm;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rear=mm;s=0;return;}template <class T>void sq_Queue<T>::prt_sq_Queue(){int i;cout<<"front="<<front<<endl;cout<<"rear="<<rear<<endl;if ((s==0)&&(rear==front)){cout<<"队列空!"<<endl; return;}i=front;if (front>=mm)front=i%mm ;for (i=front; i<rear;i++){ cout<<q[i]<<endl;}return;}template <class T>void sq_Queue<T>::ins_sq_Queue(T x){if ((s==1)&&(rear==front)){cout<<"Queue_overflow!"<<endl; return;}//存储空间已满,上溢错误rear=rear+1; //if (rear==mm+1)rear=1;q[rear-1]=x; //插入新元素s=1;return;}template <class T>T sq_Queue<T>::del_sq_Queue(){T y;if (s=0){cout<<"Queue_underflow!"<<endl; return(0);}//存储空间已满,上溢错误front=front+1; //if (front==mm+1)front=1;y=q[front-1]; //插入新元素if (rear==front)s=0;return(y);}sq_Queue.cpp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include "sq_Queue.h"int main(){sq_Queue<int> q(10);q.prt_sq_Queue();q.ins_sq_Queue(50);q.ins_sq_Queue(60);q.ins_sq_Queue(70);q.ins_sq_Queue(80);q.ins_sq_Queue(90);q.ins_sq_Queue(100);cout<<"输出队头与队尾指针及队列中的元素:"<<endl;q.prt_sq_Queue();cout<<"输出退队元素:"<<endl;cout<<q.del_sq_Queue()<<endl;cout<<q.del_sq_Queue()<<endl;cout<<q.del_sq_Queue()<<endl;cout<<"再输出队头与队尾指针及队列中的元素:"<<endl;q.prt_sq_Queue();return 0;}链栈:#include <iostream.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typedef char DateType;typedef struct node{DateType data;struct node* next;}LinkStack;LinkStack *top;void InitStack(){top=(LinkStack*)malloc(sizeof(LinkStack));top->next=NULL;top->data=0;cout<<"初始化链栈成功!";}void push(DateType x){LinkStack* s;s=(LinkStack*)malloc(sizeof(LinkStack));s->data=x;s->next=top;top=s;cout<<"入栈成功!";}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void pop(){LinkStack* s;s=top;if(s->next==NULL){cout<<"栈为空!";}else{top=s->next;free(s);cout<<"出栈成功";}}void readTop(){if(top==NULL){cout<<"栈为空!";}else{cout<<"栈顶元素为:"<<top->data;}}void showStack(){LinkStack* s;s=top;if(s->next==NULL){cout<<"栈为空!";}else{cout<<"链栈元素为:\n";cout<<"\t\t\t";while(s!=NULL){cout<<" "<<s->data;s=s->next;}}}void main(){int i,j;DateType x;while(j)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cout<<"\n\n\n\n";cout<<"****************************************************************"<<endl; cout<<"*** 菜单:***"<<endl;cout<<"*** ①创建链栈②入栈③读栈顶元***"<<endl;cout<<"*** ④出栈⑤显示链栈元素⑥退出***"<<endl;cout<<"****************************************************************"<<endl; cout<<"请选择您所希望的操作:";cin>>i;if(i==1){InitStack();}else if(i==2){if(top==NULL){cout<<"请先初始化链表!";}else{cout<<"请输入要入栈的元素:";cin>>x;push(x);}}else if(i==3){pop();}else if(i==4){readTop();}else if(i==5){showStack();}else if(i==6){j=0;cout<<"程序结束\n";}}}链队列:#include <stdlib.h>#include<iostream.h>#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typedef int QElemType;typedef struct LNode{Q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 , *LinkList;typedef struct{LinkList front;LinkList rear;}LinkQueue;//链式队列void InitQueue_L(LinkQueue &Q)//引用做参数,Q为结构体{//初始化队列Q.front=Q.rear=new LNode;if(!Q.front) {cout<<"存储分配失败!"<<endl; exit(1);}Q.front->next=NULL;}int IsEmpty(LinkQueue &Q){if(Q.front==Q.rear){return TRUE;}else{return FALSE;}}//创建队列,数据元素由键盘输入void CreateQueue_L(LinkQueue &Q){QElemType temp;LNode *p;cout<<"输入要插入的队列值(输入-1结束)"<<endl;cin>>temp;while(temp != -1){p=new LNode;p->data=temp;p->next=NULL;Q.rear->next=p;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Q.rear=p;cin>>temp;}cout<<"创建成功!"<<endl;}//入队操作int Enter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x){//将数据元素x插入到队列Q中LNode *NewNode=new LNode;if(!NewNode) {cout<<"存储分配失败!"<<endl; exit(1);}if(NewNode!=NULL){NewNode->data=x;NewNode->next=NULL;Q.rear->next=NewNode;Q.rear=NewNode;cout<<"入队成功!"<<endl<<endl;return(TRUE);}else return(FALSE); //溢出}//出队操作int Delete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x){//将队列Q的队头元素出队,并存放到x所指的存储空间中LNode *p;/*if(Q.front==Q.rear){cout<<"该队列为空!"<<endl;return(FALSE);}*/p=Q.front->next;x=p->data;Q.front->next=p->next; //队头元素p出队if(Q.rear==p) //如果队中只有一个元素p,则p出队后成为空队Q.rear=Q.front;free(p); //释放存储空间cout<<"出队成功!"<<endl<<endl;return(TRUE);}//队列长度int QueueLength_L(LinkQueue Q){int length=0;if(IsEmpty(Q)) cout<<"该队列为空!"<<endl;else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LNode *p=new LNode;p=Q.front->next;while(p){length++;p=p->next;}}return length;}//输出队列元素void OutputQueue_L(LinkQueue Q){LNode *p=new LNode;if(!p) {cout<<"存储分配失败!"<<endl; exit(1);}if(Q.front==Q.rear) cout<<"该队列为空!"<<endl;else{p=Q.front->next;cout<<endl;cout<<"队列的元素依次为:";while(p){cout<<p->data<<" ";p=p->next;}cout<<endl<<endl;}}QElemType SearchQueue(LinkQueue &Q,int &i){LNode *p=new LNode;if(!p) {cout<<"存储分配失败!"<<endl; exit(1);}//if(Q.front==Q.rear) cout<<"该队列为空!"<<endl;int j=1;p=Q.front->next;while(p&&j<i){j++;p=p->next;}return p->data;}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销毁队列void DestroyQueue_L(LinkQueue &Q){while(Q.front){Q.rear=Q.front->next;delete Q.front;Q.front=Q.rear;}}void main(){int flag=1,select;LinkQueue Q;int x;while(flag){cout<<" ☆☆链式队列基本操作☆☆"<<endl;cout<<" ☆1.创建队列☆"<<endl;cout<<" ☆2.判断链队列是否为空☆"<<endl;cout<<" ☆3.队头元素出队☆"<<endl;cout<<" ☆4.新元素入队☆"<<endl;cout<<" ☆5.求队列长度☆"<<endl;cout<<" ☆6.输出队列元素☆"<<endl;cout<<" ☆7.查找第i个位置元素☆"<<endl;cout<<" ☆8.销毁队列☆"<<endl;cout<<" ☆9.其他键退出☆"<<endl;cout<<endl;cout<<"请选择操作:";cin>>select;switch(select){case 1:InitQueue_L(Q);CreateQueue_L(Q);OutputQueue_L(Q);break;case 2:if(IsEmpty(Q)) cout<<"该队列为空!"<<endl;else cout<<"该队列不为空!"<<endl;break;case 3:if(IsEmpty(Q)) {cout<<"队列为空!"<<endl; break;}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DeleteQueue(Q,x);OutputQueue_L(Q);break;case 4:if(IsEmpty(Q)) {cout<<"队列还未创建!"<<endl; break;}cout<<"输入要入队的元素x:";cin>>x;EnterQueue(Q,x);OutputQueue_L(Q);break;case 5:if(IsEmpty(Q)) {cout<<"队列还未创建!"<<endl; break;}cout<<"该链队列的长度为:"<<QueueLength_L(Q)<<endl<<endl;break;case 8:if(IsEmpty(Q)) {cout<<"队列还未创建!"<<endl; break;}DestroyQueue_L(Q);cout<<"销毁成功!"<<endl<<endl;break;case 7: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位置i:";cin>>x;if(x<1||x>QueueLength_L(Q)) {cout<<"i值不合法!"<<endl; break;}cout<<"该元素为:"<<SearchQueue(Q,x)<<endl<<endl;break;case 6:OutputQueue_L(Q);break;default:flag=0;break;}}}试验运行结果如图:栈: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队列:链栈: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链队列: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5日成绩:五、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掌握了栈的顺序和链式存储存表示与入栈、出栈操作的程序实现,以及队列的链式存储表示与入队、出队基本操作算法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 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 实验报告
int findPosition(const char &) const; //返回字符在arrayTree[]中的位置
int isEqual(const char *s) const; //判断s是否存在于编码系统中,若存在则返回s在编码系统中的位置,否则返回-1
void reverse(char arr[]);
void insert(const char&, const double&); //插入结点
void createHuffmanTree(); //创建哈夫曼树
void createHuffmanCode(); //创建哈夫曼编码
void writeCodeToFile(const char *);//将Huffman编码写入到词频表文件当中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PC机,vs 2008软件平台。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代码见附件。
huffmanForC
文件中函数列表如下:
///统计词频时用于查找是否已经记录过,记录过的话返回下标,没有则返回0
int isInNode(int value)
//获取文件词频,记录在Node huffmanNode[260]的节点数组当中
int swap(int data)
/*进行文件的解压*/
void uncompress_file(char* file1,char* file2)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函数关系调用图:
向下箭头为顺序依次调用,斜线为函数内调用
输入-c argv[2] argv[3]
(4)根据编码表信息再次逐字节的的读取带压缩文件并且压缩文件。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5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5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室名称:校公共机房二、实验项目名称:查找与排序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原理:使用VS2010等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IDE),在微型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

通过上机练习掌握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函数、简单选择法、直接插入法、冒泡法排序、快速排序等方法、过程和实际应用。

五、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函数、简单选择法、直接插入法、冒泡法排序、快速排序等算法方法并实现。

2.掌握课程平台使用方法。

六、实验内容:ex5_1:查找设有序序列的数据元素为:(3,10,13,17,40,43,50,70)1)编写顺序查找函数2)编写二分查找函数3)在主程序中输入关键字(43和5),分别调用两种查找函数,输出结果。

//第一题#include <stdio.h>#define maxnum 20typedef struct{int data[maxnum];int length;}list_type;void create(list_type *l){l->length=8;l->data[0]=3;l->data[1]=10;l->data[2]=13;l->data[3]=17;l->data[4]=40;l->data[5]=43;l->data[6]=50;l->data[7]=70;}void shunxucz(list_type *l,int a1,int a2){int i,flag=0;printf("-----------------------------------------------\n");printf("顺序查找法:\n");for(i=0;i<l->length;i++){if(a1==l->data[i]){printf("%d是第%d个元素\n",a1,(i+1));flag=flag+1;} }if(flag==0) printf("表中没有大小为%d的元素\n",a1);flag=0;for(i=0;i<l->length;i++){if(a2==l->data[i]){printf("%d是第%d个元素\n",a2,(i+1));flag=flag+1;} }if(flag==0) printf("表中没有大小为%d的元素\n",a2);}void erfencz(list_type *l,int a1,int a2){printf("-----------------------------------------------\n");printf("二分查找法:\n");int low,h,m,flag=0,i;low=0;h=l->length-1;for(i=0;i<l->length;i++){m=(low+h)/2; //如果有小数就向小的数字取值9/2=4if(l->data[m]==a1){printf("%d是第%d个元素\n",a1,(m+1));flag=1;break;}else if(l->data[m]<22) low=m+1;else if(l->data[m]>22) h=m-1;}if(flag!=1)printf("表中没有大小为%d的元素\n",a1);flag=0;low=0;h=l->length-1;for(i=0;i<l->length;i++){m=(low+h)/2; //如果有小数就向小的数字取值9/2=4if(l->data[m]==a2){printf("%d是第%d个元素\n",a2,(m+1));flag=1;break;}else if(l->data[m]<22) low=m+1;else if(l->data[m]>22) h=m-1;}if(flag!=1)printf("表中没有大小为%d的元素\n",a2);}int main(){int flag1=43,flag2=5;list_type list,list1,list2;create(&list);create(&list1);create(&list2);shunxucz(&list1,flag1,flag2);erfencz(&list1,flag1,flag2);printf("-----------------------------------------------\n");}ex5_2:排序1)编写简单选择法函数2)编写直接插入法函数3)编写冒泡法排序函数4)编写快速排序函数5)在主程序中输入一组数据元素(513,87,512,61,908,170,897,275,653,462),分别调用4种排序函数,输出每趟排序结果。

软件技术基础综合实验报告

软件技术基础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3 使用 Select 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一、实验目的1.观察查询结果, 体会 SELECT 语句实际应用;2.要求学生能够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 SELECT 语句进行简单查询;3. 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4. 加深对 SQL 语言的嵌套查询语句的理解;5. 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组合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准备1. 完成实验二,成功建立了基本表;2. 了解简单 SELECT 语句的用法;3. 了解 SELECT 语句的 GROUP BY 和 ORDER BY 子句的作用;4. 了解统计函数和分组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并验收实验结果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写出相应的语句。

所有的查询全部用 Transact-SQL 语句实现。

1.查询学生的所有信息。

2.查询所有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3.查询所有姓张的学生的信息,在列标题之间显示3行。

4.查询编号“00000001”的姓名信息。

5.查询表“Course”所有信息。

6.查询学生信息前6条记录。

7.将“Course”表中字段名做以下修改:'课程编码'替换CouNo‘课程名称'替换CouName'教师'替换Teacher‘上课时间'替换SchoolTime'限制选课人数'替换LimitNum‘报名人数'替换WIllNum。

8.查询《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师信息。

9.查询“Course”表,平均报名人数。

10.查询“Course”表,报名人数与限选人数之比。

11.查询编号'004','007','013'课程名称。

12.查询所有含字母‘D’的课程名程信息。

13.查询所有含‘制作’的课程名称信息。

14.查询所有名字含“宝”的学生信息。

15.查询排除“刘”姓的所有学生信息。

软件技术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技术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技术基础实验名称软件技术基础设计学生姓名雷宏伟学号2015010910001指导老师孟中楼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一、实验室名称:基础实验大楼506二、项目名称:顺序表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设计目的:通过建立顺序表,熟悉顺序表的建立,在顺序表中插入,删除元素等用法。

五、设计原理:六、设计内容:1)首先创建一个顺序表:从键盘读入一组整数(长度小于等于11),按输入顺序放入顺序表,输入以-1结束(注意-1不放到顺序表内);将创建好的顺序表元素依次输出到屏幕上。

2)在已创建好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元素:从键盘读入需插入的元素值和插入位置,调用插入函数完成插入操作;然后将顺序表元素依次输出到屏幕上。

3)在已创建好的顺序表中删除一个元素:从键盘读入欲删除的元素位置(序号),调用删除函数完成删除操作;然后将顺序表元素依次输出到屏幕上。

4)删除顺序表中元素值为负数的所有元素,然后将顺序表元素依次输出到屏幕上。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计算机,vc实验平台八、测试步骤:1)编写语句2)运行测试3)查看结果九、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十、设计与测试结论: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深刻了解了顺序表的用法,并实现了顺序表的插入,元素的删除等功能。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1)对于程序编写生疏了,由于原先用的是vs,首次用vc不太习惯,应多加练习,对于顺序表掌握还不够完全,课余应多交流。

2)第四个内容刚开始不能运行,后来改进后成功。

报告评分:指导教师签字:。

软件技术基础 第二次试验 实验报告模板

软件技术基础  第二次试验  实验报告模板
1、遇到问题:
1、对数据库软件了解的少,基本的一些操作不熟悉,找不到功能区
2、SQL-server软件编程语言环境与接触的C语言不同略有区别。
2、解决问题:
实验时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实在不懂时别憋着,及时问老师,让老师帮忙解决。
四、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
1、建立Student表
2、建立Course表格
3、建立Score表格
4、建立Teacher_course表格
5、使用T_SQL语句建立Student表格
5.1使用向导创建上述描述的表根据如上表结构用向导创建各表,用企业管理器删除所建立的表Student和Course。
五、实验结果及分
课程名称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数据库基本操作
实验室名称
实验日期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组号及组员
机器编号及IP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2.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
3.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表;
4.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创建名为student(学生信息)的表
2.创建名为course(课程信息表)的表,
3.创建名为score表(学生成绩表)的表
4.创建名为teacher表(教师信息表)的表
5.创建名为teacher_course表(教师上课课表)的表,
三、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和SQL sever2018软件
要求:
1.确定数据库包含包含的各表的结构,还要了解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以创建数据库的表;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项、数据元素、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存储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的运算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关系。

3.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的合并等运算。

4.掌握运用C语言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条件1.硬件:一台微机2.软件:操作系统和C语言系统三、实验方法确定存储结构后,上机调试实现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四、实验内容1.试编写在无头结点的单链表上实现线性表基本运算LOCATE(L,X),INSERT (L,X,1)和DELETE(L,1)的算法。

2.假设有两个按数据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

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即非递增有序,允许值相同)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用原表(即A表和B表)结点空间存放表C。

3.将一个线性表中的值就地逆置。

4.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第一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

(注意区分链表和顺序表)实验代码:#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struct node //定义结构体{int d;struct node *next;};struct node *head1,*head2,*p,*q;void pre(struct node *head) //打印数据{printf("链表中的数据为:\n");p=head;while(p!=NULL){printf("%5d",p->d);q=p;p=p->next;}printf("\n");}struct node *creat() //建立链表{struct node *head;int x;printf("输入你要储存的数据:\n");head=NULL;q=NULL;scanf("%d",&x);while(x>0){p=(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p->d=x;p->next=NULL;if(head==NULL) head=p;else q->next=p;q=p;scanf("%d",&x);getchar();}pre(head);return (head);}void locate(struct node *head,int x) //查找链表中的数据{int u=1;p=head;while (p->next!= NULL){if (p->d==x)break;else{ p=p->next;u++;}}if(p->d!= x)printf("无此结点");printf("在链表中的位置为:");printf("%d",u);}void insert(struct node *head,int x, int i) //插入数据{ p = head;int j=1;q=(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q->d=x;if(i==1){ q->next=head;head=q;}else{while((j<i-1)&&(p->next !=NULL)){j++;p=p->next;}q->next=p->next;p->next=q;}}void delet(struct node *head,int i) //删除数据{ p=head;int j=1;if(i<0) printf("无此位置");if(i==1){q=head; head=head->next; free(q);}else{while((j<i-1) && (p->next != NULL)){ p=p->next;j++;}q=p->next;p->next=q->next;free(q);}}void hebing(struct node *x,struct node *y) //合并两个链表{p=x;q=y;while(p->next!=NULL)p=p->next;p->next=q;pre(x);}void paixu(struct node *head) //对链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int m,n,i=1,t;p=head;while(p->next!=NULL){p=p->next;i++;}p=head;for(n=i;n>1;n--){p=head;for(m=1;m<n;m++){q=p->next;if(p->d<q->d){t=p->d;p->d=q->d;q->d=t;}p=p->next;}}}void caozuo(struct node *head) //操作界面{int m,n;char t;printf("输入你要的操作:,查找 2,插入 3,删除\n");scanf("%c",&t);switch(t){case'1':{printf("输入你要查找的元素的值:\n");scanf("%d",&m);locate(head,m);}break;case'2':{printf("输入你要插入的元素的值和位置:\n");scanf("%d",&m);scanf("%d",&n);insert(head,m,n);pre(head);}break;case'3':{printf("输入你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n");scanf("%d",&m);delet(head,m);pre(head);}break;default:printf("error\n");}}void main() //主函数{char frag='y',n=NULL;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A链表中的元素:\n");head1=creat();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B链表中的元素:\n");head2=creat();do{printf("选择你要操作的链表A/B或者合并排序操作C:\n"); //选择操作scanf("%c",&n);getchar();switch(n){case'A':{caozuo(head1);}break;case'B':{caozuo(head2);}break;case'C':{hebing(head1,head2);paixu(head1);pre(head1);}break;default:printf("error\n");}printf("\n是否继续y/n:\n");scanf("%c",&frag);getchar();}while(frag=='y');}实验2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软件技术实验报告二

软件技术实验报告二
Select Case Button.Caption
Case "幸福佳人"
Form5.Show
Form1.Hide
Case "开心一刻"
Form3.Show
Form1.Hide
Case "孩子世界"
Form4.Show
Form1.Hide
Case "情侣空间"
Form2.Show
Form1.Hide
③单击“插入按钮”。
④单击“样式”框,并选择“分隔符”。
⑤再次单击“插入按钮”,样式将自动被设置为“缺省”。
⑥在“标题”框中,键入你希望出现在按钮上的文字(中文显示)。
⑦在“关键字”框中,键入程序中将用到的代表该按钮的名称标识符(英文)
⑧在“图象”框中键入你想作为该按钮上图标且已经置入ImageList控件中的图片索引号。
收获与体会:
(1)这是上机实验的第二次,在操作过程的遇到的小问题比上次增加了很多,学会了Toolbar、Imagelist、StatusBar等控件的加载、设置和使用。
(2)学会了窗体间的切换方法。初步会使用了Select语句,了解其基本用法。
(3)实验必须仔细。
备注:
③然后可根据需要添加窗格,只需单击“添加窗格”按钮,并在相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所需的提示信息,例如版权等等,亦可根据需要选择显示日期或时间,具体做法是在“样式”组合框中选择“5-sbrtime”即为显示时间,选择“6-sbrdate”即为显示日期。
9)在该工程中添加若干窗体(与Toolbar生成的按钮数相同),并且在每个窗体上放一个命令按钮,以便实现窗体间的切换。
2)预先准备好要用于窗体的素材,例如图片和若干小图标。然后分别点击工具箱中的Toolbar和ImageList,控件并将这两个控件画到窗体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及学生信息管理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表结构的实现方式。

2.掌握顺序表常用算法初始化、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程序实现。

2.熟悉利用顺序表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3.学习体会顺序表结构的优点与不足。

二、实验用软件和工具实验软件 VC++ 6.0三、实验步骤利用顺序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和联系电话,功能要求:信息浏览:显示所有学生信息列表;插入信息:在线性表的头部插入一个学生信息;删除信息:按照学号删除某个学生的信息;修改信息:实现按照学号修改某个学生信息;退出程序。

编写程序调试并输出结果。

(1)建立一个顺序表、设计顺序表表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调试并输出结果。

(2)参考顺序表的算法描述和算法的实现,在本程序中修改顺序表的插入、删除、修改等算法的实现函数。

①信息的浏览②利用插入功能插入学生信息。

③利用删除功能删除学生信息。

④利用修改功能修改学生信息。

(3)编写主函数,可通过在while循环结构中嵌入switch分支结构实现操作选择功能。

(4)可以增加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成绩的统计分析功能。

四、实验程序与程序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struct data{int number;char name[10];char sex[5];char classes[5];int tel;};int insert(struct data st[5],int n); /*申明插入函数*/void scanning(struct data st[5],int n); /*申明浏览函数*/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int del(struct data st[5],int n); /*申明删除函数*/void fix(struct data st[5],int n); /*申明修改函数*/int main(){struct data st[5];int chioce,flag=1;int n;n=0;while(flag){printf("请选择功能:\n 1—信息浏览\n 2—插入信息\n 3—删除信息\n 4-修改信息\n 0—退出程序\n");scanf("%d",&chioce);switch(chioce){case 1:scanning(st,n);break;case 2:n=insert(st,n);break;case 3:n=del(st,n);break;case 4:fix(st,n);break;case 0:flag=0;break;}}printf("\n");printf("谢谢使用!\n");return 0;}void scanning(struct data st[5],int n) /*定义浏览函数*/{int i;if(n==0) /*无元素*/{printf("请选择功能键,先插入名单!\n");printf("\n");printf("\n");}else{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for(i=1;i<=n;i++){printf(" 学号:%d\n ",st[i].number);printf(" 姓名:%s\n",st[i].name);printf(" 性别:%s\n",st[i].sex);printf(" 班级:%s\n",st[i].classes);printf("联系方式:%d\n",st[i].tel);printf("\n");}}}int insert(struct data st[5],int n) /*定义插入函数*/{int i,p;struct data t;if(n>=5){printf("内存已满!\n");printf("\n");}else{printf("请输入学号:\n");scanf("%d",&t.number);printf("请输入姓名:\n");scanf("%s",);printf("请输入性别:\n");scanf("%s",t.sex);printf("请输入班级:\n");scanf("%s",t.classes);printf("请输入号码:\n");scanf("%d",&t.tel);}for(i=n;i>0;i--) /*所有元素后移*/{st[i+1].number=st[n].number;strcpy(st[i+1].classes,st[i].classes);strcpy(st[i+1].name,st[i].name);strcpy(st[i+1].sex,st[i].sex);st[i+1].tel=st[i].tel;}st[1].number=t.number;strcpy(st[1].classes,t.classes);strcpy(st[1].name,);strcpy(st[1].sex,t.sex);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st[1].tel=t.tel;p=n+1;return p;}int del(struct data st[5],int n) /*定义删除函数*/{int m,i,q,t;printf("请输入你要删除的同学的学号:\n");scanf("%d",&m);for(i=1;i<=n;i++){if(st[i].number==m){t=i;break;}}for(i=t;i<n;i++) /*删除结点后的所有元素后移*/{st[i].number=st[i+1].number;st[i].tel=st[i+1].tel;strcpy(st[i].classes,st[i+1].classes);strcpy(st[i].name,st[i+1].name);strcpy(st[i].sex,st[i+1].sex);}q=n-1;return q;}void fix(struct data st[5],int n) /*定义修改函数*/{int i,m,p,t=1;struct data s;printf("请输入你要修改的学生的学号:\n");scanf("%d",&m);for(i=1;i<=n;i++){if(st[i].number==m){while(t){printf("你想要修改哪项数据?\n 1代表学号\n 2代表姓名\n 3代表性别\n 4代表班级\n 5代表联系方式\n (注意:修改完毕请输入)\n");scanf("%d",&p);switch(p)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case 1:printf("请输入修改后的学号!\n");scanf("%d",&s.number);st[i].number=s.number;break;case 2:printf("请输入修改后的姓名!\n");scanf("%s",);strcpy(st[i].name,);break;case 3:printf("请输入修改的性别!\n");scanf("%s",s.sex);strcpy(st[i].sex,s.sex);break;case 4:printf("请输入修改的班级!\n");scanf("%s",s.classes);strcpy(st[i].classes,s.classes);break;case 5:printf("请输入修改后的联系方式!\n");scanf("%d",&s.tel);st[i].tel=s.tel;break;case 0:t=0;break;}}}}}试验运行结果如图:学院:信电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8日成绩:五、实验心得与体会掌握了顺序表的创建与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在设计功能性程序的过程中,对顺序表中的数据进行写入、查询实在很方便,正是其优点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室名称:校公共机房二、实验项目名称:链表程序设计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原理:使用VS2010等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IDE),在微型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

通过上机练习掌握在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方法和过程。

五、实验目的:1.熟练链表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课程平台使用方法。

六、实验内容:上机完成链表的一系列操作,并用链表完成课后习题9,编程实验,调试运行程序并完成报告。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硬件要求:普通pc机,1G内存,100G硬盘空间即可。

软件要求:Windows 7,包括C编译器的IDE。

八、实验步骤、实验编程与运行结果:1.程序文件名为***.cpp,源程序清单如下:/*基础实验1,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struct list{int info;struct list *next;};struct list *Create(int *numnode){//创建一个链表struct list *head,*tail,*cnew;head=NULL;int num;printf("输入数据(以零结束):");while(1){scanf("%d",&num);if(num==0)//输入为零表示输入结束break;cnew=(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cnew->info=num;cnew->next=NULL;if(head==NULL)//若为空则将头节点指向新节点head=cnew;elsetail->next=cnew;//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向新的节点tail=cnew;(*numnode)++;}return head;}void insert(struct list *h,int i,int x){struct list *p,*t;int j;p=h;j=0;while(p!=NULL&&j<i-1){p=p->next;j++;}if(j!=i-1)printf("overflow!");else{t=(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t->info=x;t->next=p->next;p->next=t;}}struct list *insert_head(struct list *h,int x) {struct list *p,*t;p=h;t=(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t->info=x;t->next=h;return t;}struct list *Delete_head(struct list *h){struct list *p;p = h;h = h->next;free(p);return h;}void Delete(struct list *h,int i){struct list *p,*s;int j;p=h;j=0;while(p->next!=NULL&&j<i-1){p=p->next;j=j+1;}if(j!=i-1)printf("overflow!");else{s=p->next;p->next=p->next->next;free(s);}}void display(struct list *head){struct list *p;if(head==NULL){printf("链表为空,没有数据\n");return;}printf("\n链表的数据元素:\n");for(p=head;p!=NULL;p=p->next)printf("%d ",p->info);printf("\n");}int main(){struct list *head1;int numnode1,point1,point2;int ne,p,q;numnode1=0;head1=NULL;//初始化将节点个数初始化为零head1=Create(&numnode1);display(head1);printf("\n链表head1的节点个数为:%d\n",numnode1);printf("input new element:");scanf("\n%d",&ne);printf("\nthe point of new element:");scanf("%d",&p);if(p==1) head1=insert_head(head1,ne);else insert(head1,(p-1),ne);display(head1);printf("\ndelete point:");scanf("%d",&q);if(q==1) head1=Delete_head(head1);else Delete(head1,(q-1));display(head1);}/*实验2,链表中元素的删除,删除失败则插入*/ #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struct list{int info;//节点信息struct list *next;};struct list *Create(int *numnode){//创建一个链表struct list *head,*tail,*cnew;head=NULL;int num;printf("输入数据(以零结束):");while(1){scanf("%d",&num);if(num==0)//输入为零表示输入结束break;cnew=(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cnew->info=num;cnew->next=NULL;if(head==NULL)//若为空则将头节点指向新节点head=cnew;elsetail->next=cnew;//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向新的节点tail=cnew;(*numnode)++;}return head;}int find(struct list *head,int fab){struct list *p;int flag=0,j=0;for(p=head;p!=NULL;p=p->next){j=j+1;if(p->info==fab){return j;flag=1;}}if(flag==0)return -1;};void Delete(struct list *h,int i){struct list *p,*s;int j;p=h;j=0;while(p->next!=NULL&&j<i-1){p=p->next;j=j+1;}if(j!=i-1)printf("overflow!");else{s=p->next;p->next=p->next->next;free(s);}}void insert(struct list *h,int i,int x){struct list *p,*t;int j;p=h;j=0;while(p!=NULL&&j<i-1){p=p->next;j++;}if(j!=i-1)printf("overflow!");t=(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t->info=x;t->next=p->next;p->next=t;}void display(struct list *head){//遍历链表输出struct list *p;if(head==NULL){printf("链表为空,没有数据\n");return;}printf("\n-----链表的数据元素------\n");for(p=head;p!=NULL;p=p->next)printf("%d ",p->info);printf("\n");}int main(){struct list *head1;int numnode1,a,q;numnode1=0;head1=NULL;//初始化将节点个数初始化为零head1=Create(&numnode1);display(head1);printf("delete:");scanf("%d",&a);q=(find(head1,a)-1);if(q<0) insert(head1,numnode1,a);elseDelete(head1,q);display(head1);}/*实验3,课本习题,自动判断位置并插入,链表实现*/ #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struct list{int info;struct list *next;};struct list *Create(int *numnode){//创建一个链表struct list *head,*tail,*cnew;head=NULL;int num;printf("输入数据(以零结束):");while(1){scanf("%d",&num);if(num==0)//输入为零表示输入结束break;cnew=(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cnew->info=num;cnew->next=NULL;if(head==NULL)//若为空则将头节点指向新节点head=cnew;elsetail->next=cnew;//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向新的节点tail=cnew;(*numnode)++;}return head;}void insert(struct list *h,int i,int x){struct list *p,*t;int j;p=h;j=0;while(p!=NULL&&j<i-1){p=p->next;j++;}if(j!=i-1)printf("overflow!");else{t=(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t->info=x;t->next=p->next;p->next=t;}}struct list *insert_head(struct list *h,int x){struct list *p,*t;p=h;t=(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t->info=x;t->next=h;return t;}int find_position(struct list *head,int n_ew){struct list *p;int flag,j=0;for(p=head;p!=NULL;p=p->next){j=j+1;if(n_ew<=p->info){return j;flag=1;break;}}}void display(struct list *head){struct list *p;if(head==NULL){printf("链表为空,没有数据\n");return;}printf("\n链表的数据元素:\n");for(p=head;p!=NULL;p=p->next)printf("%d ",p->info);printf("\n");}int main(){struct list *head1;int numnode1,point1,point2;int ne,p;numnode1=0;head1=NULL;//初始化将节点个数初始化为零head1=Create(&numnode1);display(head1);printf("\n链表head1的节点个数为:%d\n",numnode1);printf("input new element:");scanf("\n%d",&ne);p=find_position(head1,ne);if(p==1) head1=insert_head(head1,ne);else insert(head1,(p-1),ne);display(hea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