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本1

合集下载

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1

大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班级:工管**** 学号:201011****** 姓名:***实验1 WINDOWS XP 综合练习一、实验目的1、全面掌握桌面、窗口、菜单及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2、将个实验内容融会贯通,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桌面操作练习⑴在桌面上创建“Microsoft Word”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⑵在桌面上创建一个以你学号为名称的文件夹。

⑶在桌面上创建一个以你的姓名为名称的Word 文档。

⑷将桌面上的图标按“名称”排列。

⑸调整“任务栏”的宽度,并将任务栏放至桌面的顶部。

⑹将“任务栏”的属性改为自动隐藏。

⑺将显示器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2、“开始”菜单操作练习(1)通过“开始”菜单打开画图应用程序。

(2)通过使用“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打开Word应用程序。

(3)通过“开始”菜单,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在窗口中选择相应工具,为显示器设置“桌面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

(4)将windows XP默认的“开始”菜单样式转换为“经典开始菜单”样式。

(5)将“记事本”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上,并命名为“记事本”。

(6)删除上步在“开始”菜单中所添加的“记事本”菜单项。

(7)清除“文档”菜单中所有最近访问过的文档。

(8)使用“搜索”命令,查找计算机中是否还有扩展名为“.mp3”的文件。

3.资源管理器操作练习(1)在D盘(或C盘)上创建7-1所示的文件夹结构。

(2)在“user1”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Mypicture.bmp”的空白图像文件。

(3)在计算机中搜索Excel软件的应用程序(Excel.exe),并在“kt_Excel”文件夹下创建它的快捷方式,名称为“Excel2003”。

(4)将“system32”文件夹下所有第三个字符是“L”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复制到“user2”文件夹下。

(5)在你的学号范围搜索“Mypicture.bmp”文件,并将其改名为“我的图画.bmp”。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习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文件和目录管理。

3. 掌握常用的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命令提示符、记事本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操作系统基础1.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1.2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及特点1.3 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层次结构1.4 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1.5 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功能1.6 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功能1.7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1.8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2. 实验二:命令行界面操作2.1 命令行界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命令行界面的基本操作命令2.3 命令行界面的文件和目录管理命令2.4 命令行界面的其他常用命令3. 实验三:文本编辑器的使用3.1 文本编辑器的定义和功能3.2 Windows 系统自带的文本编辑器3.3 常用的第三方文本编辑器介绍3.4 文本编辑器的基本操作3.5 文本编辑器的高级功能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操作系统基础1.1 实验环境准备1.2 实验过程步骤1.3 实验结果及分析2. 实验二:命令行界面操作2.1 实验环境准备2.2 实验过程步骤2.3 实验结果及分析3. 实验三:文本编辑器的使用3.1 实验环境准备3.2 实验过程步骤3.3 实验结果及分析五: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并学会了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文本编辑和处理。

通过实验的练习,我们加深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解,提升了操作系统和命令行界面操作的熟练程度。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示例代码和脚本文件。

2. 实验结果的截图和记录。

3. 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1、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实训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内容。

本次实训将重点介绍办公软件的使用。

3、实训内容3.1 办公软件概述3.1.1 办公软件的定义3.1.2 办公软件的分类3.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介绍3.2.2 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3.2.3 文字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3.2.3.1 新建、打开和保存文档 3.2.3.2 文字排版和格式调整 3.2.3.3 段落和文本样式设置 3.2.3.4 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 3.2.3.5 打印和导出文档3.3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3.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介绍3.3.2 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布局3.3.3 电子表格软件的常用功能3.3.3.1 单元格输入和数据编辑 3.3.3.2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3.3.3.3 数据排序和筛选3.3.3.4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3.3.3.5 数据的导入和导出3.4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3.4.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介绍3.4.2 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布局3.4.3 演示文稿软件的常用功能3.4.3.1 幻灯片的新建和编辑3.4.3.2 文本和图片的插入3.4.3.3 动画和效果的设置3.4.3.4 幻灯片的播放和导出4、实训要求4.1 学生需要按照指定的顺序完成实训内容,且每个章节的实际操作都需要完成。

4.2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实训内容,并提交实训报告。

5、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附件:1、实训报告附件1 - 文字处理软件实操截图2、实训报告附件2 - 电子表格软件实操截图3、实训报告附件3 - 演示文稿软件实操截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202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1(1)(1)

202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1(1)(1)

202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1(1)(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综合实验一:掌握Window某P系统的常用操作及网络应用实验序号:B0900650-1(3)设置“开始”菜单为“经典”方式。

a.用鼠标右击“开始”按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命令,出现“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b.在“‘开始’菜单”选项卡中的“经典‘开始’菜单”上单选按钮 c.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则将开始菜单设置为以往的形式.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使用资源管理器)(1)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实验”的文件夹。

a.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D盘图标,打开D盘根文件夹窗口 b.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在选择“文件夹”选项。

此时系统会在当前文件夹(即D盘根文件夹)中产生一个新文件夹,其名称为“新建文件夹”且成反白显示,等待用户输入正是名称c.在弹出的“确认删除多个文件夹”对话框中单击“是”7.从系统文件夹下分别搜索:(1)所有“win某.e某e”文件。

a.在“我的电脑”的工具栏上单击“搜索”按钮b.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下输入“win某.e某e”,点击搜索(2)满足上题条件且字节数大于或等于2.5MB的文件。

a.在上题的基础上,点击“大小是?”b.在“指定大小”下选择“至少”,后边输入“2560”,在点击“搜索”即可8.配置TCP/IP协议某同学需要通过校园网连入Internet,他到学校网络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后,网络中心为其开具了配置清单如下:IP地址:222.20.132.103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222.20.132.8DNS服务器:202.114.234.1和202.103.0.68请按照该配置清单,配置TCP/IP协议。

a.单击开始,将鼠标移至“设置”,打开“控制面板”b.在控制面板中单击“网络和internet连接”c.在“网络和internet连接”窗口中单击“网络连接”d.“本地连接”即可打开双击,“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internet协议选中(TCP|IP)”e.单击“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的“属性”按钮,即可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首先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单选按钮,然后根据配置清单逐项填入f.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9.IE浏览器的配置与使用(1)在IE浏览器的“工具”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命令,设置Internet选项在“常规”选项卡上的“地址”文本框中可以输入一个网址来设置主页,在确定之后,下次打开浏览器时,就会直接访问该地址所对应的网页五、分析与讨论(操作体会)分析与讨论(操作体会)这些实验虽然很简单,但一个一个操作起来很需要时间,以前用电脑从来不看这些的,现在要用起来确实比较困难。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篇实验报告是基于实验二的详细记录和总结,旨在介绍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概念、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

实验二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与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调度算法、内存管理和进程控制等相关知识,并在实验环境中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

正文内容一、操作系统概念1.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1.2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3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4操作系统的演化历程二、调度算法2.1调度算法的定义和作用2.2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2.3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2.4优先级调度算法2.5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三、内存管理3.1内存管理的定义和作用3.2内存分区管理3.3页式管理3.4段式管理3.5段页式管理四、进程控制4.1进程的定义和概念4.2进程的状态和状态转换4.3进程的创建和终止4.4进程的同步与通信4.5进程的死锁和处理方法五、实验结果与总结5.1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5.2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5.3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4实验的启示和体会5.5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了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操作系统的概念、调度算法、内存管理和进程控制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机制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各种调度算法、内存管理技术和进程控制手段来优化系统性能和提高运行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调度算法的选择和配置、内存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等方面的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便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环境中的需要。

本次实验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不仅提高了对操作系统的认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无删减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无删减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1. 实训介绍本次实训是为了加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掌握而设计的。

实训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训目标本次实训的主要目标如下:-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 熟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 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达成这些目标,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训内容3.1 操作系统-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

- 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学习操作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如任务管理器、资源监视器等。

3.2 办公软件- 学习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Google Docs等。

- 掌握文字处理功能,如输入、编辑、格式化等。

- 学会创建演示文稿,包括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等。

- 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如数据输入、计算公式等。

3.3 网络通信-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 学习常用网络协议,如TCP/IP、HTTP、FTP等。

- 掌握网络配置和连接的方法,如IP设置、无线网络连接等。

- 学习使用网络工具,如ping、tracert等。

4. 实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实训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实训结束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包括实训过程和心得体会。

- 实训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和作业,按时提交给指导老师评分。

-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答辩展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上述评估方式,我们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来评估实训效果。

5. 实训总结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通过操作系统的学习,我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理方式,对任务管理和资源监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 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进行文档编辑。

4. 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2. 操作系统使用3.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4. 网络浏览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机:按下电源开关,等待计算机启动。

(2)使用鼠标:将鼠标移动到屏幕上,点击左键、右键、滚轮等操作。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符号、控制命令等。

(4)关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等待计算机关闭。

2. 操作系统使用(1)文件管理:打开“我的电脑”,浏览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2)系统设置:打开“控制面板”,对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如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网络连接等。

3.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1)创建文档: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

(2)编辑文档: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4. 网络浏览(1)打开浏览器:双击桌面上的浏览器图标,或点击“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中的浏览器。

(2)浏览网页: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按回车键访问网页。

(3)保存网页:点击网页中的链接或图片,选择“另存为”保存到本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机基本操作通过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开机和关机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关机前关闭所有程序,开机时避免触摸键盘和鼠标等。

2. 操作系统使用通过实验,熟悉了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在文件管理方面,学会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在系统设置方面,对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网络连接等进行了个性化设置。

Word的基础应用实验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1)

Word的基础应用实验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1)

Word的基础应用实验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1)实验报告主题:Word的基础应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Word文档基本的应用,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化等的基础操作。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是微软Office的Word 2016版本,运行在Windows10操作系统上。

三、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新的Word文档。

在电脑桌面上找到Word的图标并双击打开,按下“Ctrl+N”快捷键或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按钮,选择“空白文档”即可新建一个Word文档。

2. 编辑文本信息在新建文档中输入需要编辑的文本信息,包括标题、正文等内容。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进行修改,使其符合文档格式要求。

3. 插入图片在文档中插入需要的图片,可以通过“插入”菜单中的“图片”选项添加本地图片或在线图片。

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将已有的图片添加到文档中。

4. 进行文本格式化对文本信息进行格式化,包括加粗、斜体、下划线、字体颜色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5. 进行段落格式化对段落进行格式化,包括对齐方式、首行缩进、行距等进行设置,使文档排版更加美观。

6. 设置页眉和页脚通过“视图”菜单中的“页眉页脚”选项进行设置,可以添加页码、文档标题、作者等信息。

7. 进行打印当文档编辑完毕并进行保存后,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选项即可进行打印操作,可以选择打印机、纸张大小、打印范围以及打印方式等。

四、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初步学习了Word文档的基础应用,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化等的基础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熟练掌握Word基本操作对于写作、排版、打印等方面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在实验中我还遇到了一些操作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让我更加熟悉了Word的使用。

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王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王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第一章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第二章实验内容2.1 实验环境配置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工具进行实验环境的配置:________●操作系统:________Windows 10●文本编辑器:________Notepad++●编译器:________Dev C++●虚拟机软件:________VirtualBox2.2 程序设计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以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程序设计内容:________●数据类型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和模块化编程2.3 实验步骤本实验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________1.配置实验环境:________安装操作系统、文本编辑器、编译器和虚拟机软件。

2.编写程序:________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程序代码。

3.编译和运行程序:________使用编译器对程序进行编译,并在虚拟机中运行程序。

4.调试程序:________根据运行结果,修改程序代码并重新编译、运行。

5.实验总结:________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配置了实验环境,并按照实验步骤完成了程序的编写、编译和运行。

通过调试程序,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优化。

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实验要求,并获得了预期的运行结果。

第四章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不断地调试和优化,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附件:________本文档附带了以下附件:________1.程序代码:________包括实验中的所有程序代码。

2.实验数据:________包括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属性—自定义任务栏与开始菜单
4、管理个人文件夹
打开E盘,单击文件—新建—文件夹,命名为“XXXX”,并在该文件夹中创建四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学习”、“音乐”、“图片”、“其它”;
打开C:\windows\media,单击工具栏中的“搜索”按钮—查找字母r开头的声音波形文件(r*.wav);
6、创建图表:
在前面筛选结果区域中选择销售地区与销售金额两列数据,选择“插入”菜单—图表—选择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
7、保存文件,上传至教师机上。
实验总结
个人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实验四演示文稿制作
实验目的
1、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掌握演示文稿的格式化与各种对象的编辑
3、掌握页面格式的设置及演示文稿的打印与打包
选中销售金额列—选择“数据”菜单—排序—排序关键字为“销售金额”,方向为“升序”;
5、筛选与分类汇总
选中各字段名,单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设置其筛选条件为:销售金额最高的5项,选中筛选结果,复制到空白区域,取消原筛选状态;
选中销售地区—选择数据—排序—降序,选择数据—分类汇总—设置分类字段为“销售地区”,汇总方式为“求和”,汇总项为“销售金额”;
6.查找收件箱中发件人为“MICROSOFT EXPRESS开发组”的邮件,打开邮件阅读后回复此邮件;
7.转发收件箱中主题为“欢迎使用OUTLOOK EXPRESS”的邮件给“163@”,修改主题为“转发的邮件”。
实验步骤:
1、打开I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中的主页点击“使用当前页”—确定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1
班级:姓名:学号: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2
班级:姓名:学号: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3
班级:姓名:学号:
上限幅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双限幅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结合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分别说明上限幅电路、下限幅电路和双限幅电路
在上限限幅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电压低于某一事先设计好的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而增减;但当输入电压达到或超过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保持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输入电压而变,这样,信号幅度即在输出端受到限制。

同样,下限限幅电路在输入电压低于某一下限电平时产生限幅作用。

双向限幅电
底部钳位电路的波形图
结合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分别说明顶部钳位电路、底部钳位电路的工作原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书4
班级:姓名:学号:给出表4-3-1全加器真值表的测试结果。

给出表4-3-2减法器真值表的测试结果。

13。

计算机基础实践报告(范文5篇)

计算机基础实践报告(范文5篇)

计算机基础实践报告(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基础实践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综合实践总结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综合实践总结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完美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是一项绝对的本领。

通过大一的计算机基础课学习,我们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同时强化了更多应用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电脑的神奇和奥妙;也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上还有许多不足。

通过课堂学习,为我们计算机实践课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知道了它的诞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长期客观需求的结果,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技术从此就停不下它发展的脚步,从而渐渐地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计算机从她诞生之日起,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工智能和网络普及使自动化越来越先进。

我们从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这些基础知识开始,了解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冯-洛伊曼原理和它要求的计算机内所有信息都采用二进制表示和运算的原则,逐步了解了计算机的构成和它的操作,通过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但是,我们的学习绝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介绍上,在和计算机打交道的过程中,上机实践应放在首位。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我们不能只依赖于书本,书本知识只能起引导作用,而课后实践才是我们真正能学到东西的地方。

一实训内容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系统。

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

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和我们一同参与实训的还有施郭清老师,在实训中也给予了我们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一)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积极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思考学之间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努力提高了实习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五篇模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五篇模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五篇模版)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实验报告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指导教师成绩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2.掌握任务栏的使用和设置3.掌握任务切换的方法4.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5.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6.掌握文件夹的显示方式7.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9.体验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与解压缩实验环境: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及步骤(请将步骤填入每一题下方空白处):1.创建并保存主题文件名为“我喜爱的主题”的桌面主题,写出操作步骤:①点击桌面空白处,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②点击桌面选择卡,在‘背景’列表中选择‘autumn’,位置设为‘居中’ ③分别在‘屏幕保护程序’‘外观’‘设置’页中,进行设置。

2.按一定要求,设置任务栏,写出操作步骤:①改变任务栏的位置/大小,修改任务栏的属性②新建,关闭任务栏的工具栏③日期和时间设置。

3.按一定要求设置“开始”菜单,写出操作步骤:①将‘计算机’添加到‘固定项目列表’上②设置以大图标显示程序/③设定在菜单右侧系统特定的位置显示,‘我最近打开的文档’。

并将以往的内容清除。

4.按一定要求,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写出操作步骤:①搜索‘画图’程序的位置②右击桌面空白处/在桌面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打开对话框③在‘请键入项目的位置’框中键入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在‘键入该快捷方式的名称’框中输入‘HT’,单击‘完成’按钮。

5.按一定要求,设置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写出操作步骤:①先后选用‘缩略图’/‘平铺’‘列表’‘详细资料’‘图标’。

观看者5中方式的差别②选择‘插图’文件夹。

通过‘工具/文件夹选项’命令比较设置显示或不显示的隐藏的文件夹对显示文件的影响③通过‘工具/文件夹选项’菜单命令比较隐藏的不隐藏的文字类型的扩展名对显示文件夹内容的影响。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 实训一学习报告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 实训一学习报告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实训一学习报告在电大的学习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对于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训一的学习经历,让我对计算机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实训一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的初步应用。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对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方面,我了解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

明白了每个组件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

以前对于计算机内部的运作机制只是一知半解,经过这次学习,我终于能够清晰地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数据的。

比如,CPU 作为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内存则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其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容量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这些知识让我在日后选购计算机设备时,能够更加明智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学习让我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操作技巧。

从简单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到系统设置和个性化定制,每一个操作都让我感受到了操作系统的强大功能。

学会了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及文件夹,这使得我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资料。

同时,对于系统的设置,如屏幕分辨率、电源选项、声音设置等的掌握,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来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则是实训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Word 软件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从字体、字号、颜色的选择,到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和行距的调整,再到页面布局的设置,每一个功能都为我能够制作出美观、规范的文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以前,我在撰写文档时总是觉得排版不够美观、规范,这次的学习让我能够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撰写一篇论文时,我可以运用不同的标题样式来区分章节,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来使列表更加清晰,还可以插入图表和图片来增强文档的表现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0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01
3设置月份:单击“月份”框右端的向下箭头,可以打开其下拉列表框,再从中选择一个月份。
4设置日期:从“日期”列表框中选择一个合适日期。
5设置时间:与设置年度的方法类似。
6单击“确定”按钮。此时系统会保存已设置的内容,并退出对话框。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学习利用WindowsXP控制面板提供的功能完成对计算机各种参数进行个性化配置。如:系统日期和时间的调整、显示属性设置等。
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验我熟悉了通过实验我熟悉了通过实验我熟悉了windowswindowswindowsxpxpxp操作系统的界面操作系统的界面操作系统的界面学会了设置工作环境学会了设置工作环境学会了设置工作环境掌握了掌握了掌握了windowswindowswindowsxpxpxp下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明白了窗口操作的基本方法如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下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明白了窗口操作的基本方法如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下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明白了窗口操作的基本方法如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并掌握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和单个及多个文件的操作方法
(4)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
(5)“资源管理器”可以利用树形组织结构高效便捷地在电脑各个盘符和文件夹之间进行资源的组织、查阅与管理。
(6)掌握“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和文件)及要求
硬件设备:CPU:P-4 3.0Ghz、RAM 256MB硬盘40GB 16X DVD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1实验项目名称:熟悉Windows XP并设置工作环境
学号
10241055
姓 名
聂豪
专业、班
工商管理1202班
实验地点
501机房
指导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形考作业实训1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形考作业实训1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形考作业实训1实验报告1. 引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形考作业实训1,加深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编程实现特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功能。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实现基本的用户界面,包括输入和输出功能;- 运用编程技术,实现程序逻辑和数据处理;- 在程序中应用程序设计原则,如模块化、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实验过程为了达成实验目标,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1. 分析题目要求和提供的数据,明确问题的需求和限制;2. 设计程序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划分,确保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3. 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编写代码并进行调试;4. 对程序进行测试,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错误;5. 优化程序性能和用户体验。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业实训1,并获得了以下结果:- 实现了用户界面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根据题目要求,编写了符合逻辑的程序代码;- 通过测试,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改进建议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程序的运行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通过优化算法或数据结构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部分功能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更加友好和直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编写代码时,可以注重代码的可读性,使用更具描述性的变量名和注释,方便他人阅读和维护代码。

6. 总结通过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业实训1,我们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养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造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1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为了提高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学校安排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操作技能,收获颇丰。

实训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让我对计算机这个看似神秘的设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使用上,而是能够理解其内部的运作机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我们重点学习了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从文件管理到系统设置,从程序安装到设备驱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掌握。

学会了如何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文件,让我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对于系统的优化和维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及时处理一些常见的系统问题,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办公软件的应用是这次实训的重点之一。

Word 文字处理软件让我学会了如何制作规范、美观的文档。

从字体格式的设置到段落排版,从页面布局到目录生成,每一个功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能够快速地完成各种文档的编辑工作,如报告、论文、通知等。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则为数据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学会了数据的输入、计算、分析和图表制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我利用 Excel 完成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则让我掌握了如何制作生动、吸引人的演示文稿。

从模板的选择到内容的组织,从动画效果的设置到演示的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影响演示的效果。

通过制作演示文稿,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展示和传递信息。

网络应用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和获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报告本
20 11 年3月15 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目录
上海建桥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类型: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系别:艺术系专业:视觉传达班级:三班学号:10B05060324 姓名:顾雯茵
同组人姓名:
指导老师: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11年 3 月15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1年3月15日
报告退发( 订正、重做):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字体、段落格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分栏的设置;
2.掌握查找与替换、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3.掌握表格插入和设置;
4.掌握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编辑及混排设置;
5.掌握公式、水印、页眉和页脚的插入及编辑方法;
6.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1)中文WindowXP操作系统
(2)中文Word2003应用软件
(3)中文实验配套材料配套
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具体描述)
实验(1)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1.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插入标题,内容见样张,其中大字:华文琥珀,72磅,空心,阴影;小字:华文云
彩,60,金色底纹,双行合一。

(2) 正文为小四号,第一段添加蓝色小3号项目符号;其余各行,首行缩进2字符;如
样张分栏,第1栏宽4厘米,间距0.75厘米;文末段落首2字下沉,并设置灰-20%
底纹。

(3) 按样张,对文中相应段落添加绿色、3磅边框线。

(4) 把文中的半角逗号、句号,均改为全角。

(5) 按样张,利用制表位在文末输入相关文字(注意对齐方式,间距自定)。

实验(2)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3.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按样张,将文本标题“网上阅读,日趋流行”转化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
库中第四行第一列;艺术字字体为楷体、36磅、加粗;艺术字高2.8厘米、宽7.5厘米,形状采用“波形2”;艺术字衬底为加上填充色为“雨后初晴”斜上过渡效果的“流程图:资料带”。

(2) 按样张,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字符,将第二段(网页成本极为便宜…最大区别还
在于能够“反馈”。

)设置成1.7倍行距。

(3) 将正文中所有的“图书馆”都替换为楷体、红色、四号、粗斜、蓝色双下划线。

(4) 按样张,为第一段中的文字“印刷出版物”制作合并字符效果,字体:隶书,字号:
12。

(5) 取消第三段原有的分栏,并将第二、三段按样张分为三栏,其栏宽分别为8字符米、
10字符、14字符。

(6) 将第四、五段加上三维边框,框线的粗细为3磅,颜色为深红,并加上如样张所示
的编号。

(7) 按样张,在文末插入大小为30%的配套图片Examine.wmf。

五、实验步骤(实现步骤)
1-(1) 插入“祝贺北京申奥成功”选中添加的字样,利用格式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格式/字体”进行相关设置;
(2)利用菜单命令“格式/边框和底纹”中的“底纹”选项卡设置申奥成功的底纹(注意选中段落标记或底纹的应用范围)。

(3) 选中“申奥成功”点入格式的中文版面中的双行合一
2-(1) 选中标题文本利用格式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格式/字体”进行相关设置;
(2) 利用菜单命令“格式/段落”进行段落格式的相关设置。

(3) 利用格式中的项目副号和编号进行相关设置
(4)将插入点置于第一段任何位置,利用菜单命令“格式/首字下沉”进行相关设置。

(5)选中其余段落点击格式中的分栏按要求分。

(6)选中想换文字点击格式中的首行下沉并按要求进行相关设置。

(7)选中相关文字点击格式中的边框和底纹并进行相关设置。

3-(1) 按样章选中文章中相应的段落并点击格式中的边框和底纹并进行相关设置。

4-(1) 选中正文(除标题外的所有文字);
(2) 利用菜单命令“编辑/替换”,单击“高级”按钮,完成相关设置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否”按钮。

5-(1) 在文末打入相关字符,并保存。

如图:
实验二:

1打开Word-Lx3.doc
2删除“网上阅读,日趋流行”,并点击“插入”—图片—艺术字中输入“网上阅读,日趋流行”点击编辑文字并进行相应设置。

3点击左下方的自选图形—流程图—波形2
4点击背景填充效果—预设—雨后初晴

1点击格式—段落

1点击编辑查找,输入图书馆 2点击格式-字体

1选中“印刷出版物”,点击中文格式—合并字符2将字体改成隶书,大小12,点击确定

1选中第三段并点击格式—分栏—并取消分栏
2选中第二第三段按要求分栏

1选中第四第五段并且点击插入文本框—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三维样式
2在三维边框栏中按要求选择框线粗细为磅,颜色为深红色并加上如样张上所示的编号

1点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夹—找到配套材料图
如图:
2 移到合适的位子并讲比例调为原图的30%。

六、实验结果
基本能与样章相同,小细节上还不是很到位。

七、实验问题及心得
通过做这个练习,运用到了平时不经常用到的部分工具,也熟悉了一些平时不常用的一些效果,如梁行合一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细心很重要,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否则一点点选项不注意出来的效果图会相差很大。

例如
实验一:雨后初晴,反复寻找才得以掌握
实验二:三围边框的制作与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