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浙江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开题报告--浙江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509425d5bbfd0a78567379.png)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浙江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距离2004年中小板正式启动已经过去整整六年。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中小企业板五周年座谈会上,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细数了这六年来中小板的发展情况,并坦言发展中小企业板任重道远。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也指出,中小板发展速度仍然太慢,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层次性,他表示,目前中小企业仍处在中国经济的边缘,在经济收缩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是最先受到冲击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中小企业又是最后受惠的。
目前中小企业板的发展没有达到中小企业所期待的或是中国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应有水平,然而,如何找到高效、快速的发展途径一直是企业面临的问题。
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企业的盈余质量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最基本指标之一,尤其对于拥有众多股民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
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二)意义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关于盈余质量的研究也涌现出相当多的著作,但从国内外研究不难看出关于盈余质量的评价角度比较单一,没有综合考虑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多方面因素,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至今尚无一致的标准。
再者国内学者对于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比较热衷,但是很少涉及盈余质量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资本结构,财务风险融资方面。
本文将从中小板上市公司入手,研究浙江地区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并对此找出较合理的评价方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关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盈余质量研究的先驱O’Glove,早在60年代在他的成名著述中指出:将盈余质量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99abaabf8c75fbfc77db2c9.png)
文献综述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研究1 国外专家学者对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问题的研究在国外,理论界对于创业板市场的研究由来已久,很多学者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该制度设立的背景、目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值得借鉴。
国外创业板失败案例:欧洲纳斯达克的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EASDAQ)艰难地维持了几年后只能关门大吉;德国新市场(NeuerMarket)在互联网泡沫时代诞生时风光无限,最终也难逃和其他股市泡沫一道破灭的噩运。
国外创业板成功案例:美国NASDAQ市场是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的全资附属机构,由NASDAQ市场有限责任公NASDAQ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大堂交易方式,实行了完全的电子自动化交易。
NASDAQ市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971年的柜台市场发展到今天与纽约交易所并驾齐驱的市场,NASDAQ一个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英国投资市场(AIM)是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995年6月19日建立。
AIM有单独的管理队伍、规章和交易规则,这些规则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制定,并由其为交易活动、市场监管及结算提供保障,以使市场规则与市场运做富有效率。
2 国外对发展创业板的意义研究Lee,Joy(2008)分析了中国很有可能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并分析了新设立的创业板对深圳乃至广东经济的深厚影响,以及对中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巨大作用。
Juan Florin(2005)通过对IPO前后企业业绩和投资者收益的不同表现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如何实现创业投资的效益。
Stephen Rousseau(2006)提出,与加拿大的TSX-V相比,AIM终身保荐人制度(Nomads)对公司上市的要求虽然纸面上并不高,但执行更加严格,这是使得AIM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重要因素。
Sridhar Ascot(2007)等,通过对伦敦证交所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分析,认为伦敦金融城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根据中小企业特点构建的专门监管体系促成了AIM的成功崛起。
浙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a795fa168884868662d647.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浙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由于西方证券业发展成熟,且西方股利理论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的时间,总的来说,西方股利政策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好的发展。
然而,纵观整个金融学界的股利理论研究,迄今为止没有得到大家都认同的结论。
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在1990年12月19日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股利政策的选择,与企业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即使国内外已有很多的股利理论,对于某个区域并不一定适用。
例如,股利理论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鉴于此,本文选择了某个区域的上市公司来研究,即浙江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意义公司股利政策恰当与否,对上市公司自身、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对于投资者来说,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为其今后的投资提供依据;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恰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股利理论缺乏,使得实务混乱,首先,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时间随意性较大、股利分配形式繁多等现象,因而股利政策的研究符合上市公司的实际需要。
再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利政策需平衡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和股东对本期利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与否、发放水平、发放方式以及何时发放提供参考意见。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了解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高风险意识。
(三)文献综述1、西方股利政策理论西方股利政策研究始于1956年,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发展已有不少理论。
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研究股利政策是否影响股票价格,较有代表性的是在手之鸟理论、MM理论以及税差理论。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10f3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6.png)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创业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和变化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是市场机会,也是市场风险。
所以,对于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经历了共振增长、盲目扩张、股价波动等阶段,时而快速发展,时而停滞。
同时,随着 2018 年的政策收紧,更大的利益又加重了投资者的选择压力。
因此,分析和评估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揭示其股价涨跌的原因和规律,从而找到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公司,不仅有助于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也有助于促进创业板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从基本面、技术面和信心意愿等角度,全面探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具体来说,将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规模、行业背景、财务状况等,以了解每家公司的潜在投资价值。
2. 经典的技术分析指标,如均线系统、Bolling Band、RSI 等,从股票走势的技术面分析每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势特征。
3. 投资者的信心和意愿对股票走势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微博、新浪财经等热门平台用户的情感分析和情绪指数计算,研究投资者情绪和主观意识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研究方法上,将采用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情感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实现本研究的目的。
三、论文的结构和计划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本章将介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规模、行业背景、财务状况等,并对其进行量化和比较分析,以深入了解每家公司的潜在投资价值。
第三章:技术面分析本章将应用经典的技术分析指标,包括均线系统、Bolling Band、RSI 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势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每家公司的股票走势类型。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edbd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b.png)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创业板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融资平台,其上市公司多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较高。
然而,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处于成长期,其财务风险也相对较高。
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形势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更加严峻。
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对于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警,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提高投资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这对于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特点及成因分析:包括财务指标分析、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分析等内容。
(2)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
(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从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整理和梳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案例资料。
(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其财务风险的规律和特点。
(3)建模分析法: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际企业案例,分析其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
三、研究进度计划阶段时间研究内容第一阶段 1-2个月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计划第二阶段 3-4个月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阶段 5-6个月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阶段 7-8个月分析案例并提出防范对策第五阶段 9-10个月撰写研究论文、答辩和提交四、预期成果在本次研究中,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研究——浙江省的事例的开题报告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研究——浙江省的事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359c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4.png)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研究——浙江省的事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
在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和维护政绩的需要,往往与地方上市公司存在紧密联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从而实现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关系紧密的省份,浙江省的情况更值得研究。
浙江省瘦身强省、创新创业的经验被广泛推崇,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因此,本研究选择以浙江省为例,来深入了解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浙江省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探讨如何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浙江省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现状。
2. 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经营中的角色分析:探讨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特点。
3. 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研究:通过对上市公司资金来源、政策支持等aspect的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和影响。
4. 探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基于前面的研究,探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协同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双方共赢提出建议。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相关人员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其关系,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关系更加和谐。
2. 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揭示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3. 对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给出可供参考的合作方案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综述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0051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d.png)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然而,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一些盈余管理的问题,即公司通过虚构收入或隐瞒支出等方式,来影响公司财务报表上的盈余水平和财务状况。
这些行为不仅会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对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状况、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康运行。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盈余管理的概念、种类和影响。
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种类以及对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
2.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的实证研究。
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识别和量化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3. 盈余管理的成因研究。
探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动机,包括内因和外因。
4. 盈余管理的规制研究。
从公司治理、会计准则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当前针对盈余管理的规制状况和不足之处。
5.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基于前期的研究与分析,制定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减少和避免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财务模拟等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1. 文献研究:对盈余管理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以了解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2. 实证分析: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的分析和统计,识别和刻画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3. 财务模拟:通过在财务报表中模拟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识别和量化其对公司财务报表和股价的影响。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8091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4.png)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成为国内专业、高科技企业上市的主要
渠道。
然而,近年来创业板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
审查周期过长、发行费用高昂、发行制度严重不合理等。
因此,研究创业板市场IPO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为优化创业板市场IPO制度和加强市场监管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参考。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创业板市场IPO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创业板市场IPO审核制度问题。
分析创业板市场IPO审核的问题,如审核周期过长、审核标准过于严格、审核费用高昂等问题。
(2)创业板市场IPO发行制度问题。
分析创业板市场IPO发行制度的不合理与问题,如定价规则不合理、中介机构滥用权力等问题。
(3)创业板市场IPO信息披露问题。
分析创业板市场IPO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如信息量不足、信息质量低、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
3. 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对创业板市场IPO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本研究预期可以提出创业板市场IPO制度优化的方案、加强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创业板市场的透明度、规范化和稳健发展提供参考,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开题报告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288f23a32d7375a417801b.png)
专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专业会计电算化班级082班姓名阮益指导教师沈春伟(副教授)所在学院管理学院开题时间2010年12月浙江树人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工作计划2012年月日姓名阮益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号200801101322论文题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一、选题依据(一)选题背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缓慢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也是资本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创业板市场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推进高科技和现代金融体系相融合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创造力,已经为各国实践所证明。
(二)选题意义建设创业板市场,是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9年lO月底,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创业板的推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市场容量来看,创业板市场的股票交易额较少,流动性较差。
同时,各国的创业板市场均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高度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全流通的市场界面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政府监控的难度。
创业板市场股价的波动,表面上是股市长期积累的大量泡沫破灭引发股市自动调整机制的作用过程,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映射关系来看,其深层原因是人们对于创业板市场主体,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结果及评价预期变化的过程。
在创业板市场上,企业的成长状况及结果决定其在市场上的命运,也决定着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成败。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大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初期,一般没有盈利记录,发展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面临着更多的商业失败和破产的可能性。
所以,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为论文选题,通过建立影响企业成长性因素的模型和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分析企业成长性和潜力,为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95f2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8.png)
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板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商家或投资者,利用市场监管的不严格或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违法违规,并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不良影响和严重损失。
因此,对于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创业板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中最具特色和风险的板块之一,其资本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研究,探索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解决创业板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创业板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概述和分析;(2)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分析;(3)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和不足;(4)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2. 研究方法(1)文献法:以文献资料为主要来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和分析。
(2)实证法:通过对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实际案例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深入剖析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四、研究预期和成果1. 研究预期(1)明确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
(2)深入探索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
(3)全面评估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和问题。
(4)提出合理、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以优化和完善创业板市场的监管法律制度。
2. 研究成果(1)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一篇,并完成相应的答辩。
(2)相关研究成果在学术苑、金融类期刊、论文选集、政策文献等渠道发布,以促进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
(3)提出改进和完善创业板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和方案,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创业板市场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创业板市场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1bfa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4.png)
创业板市场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当前,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创业板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其在科技创新、新业态发展等方面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次选题主要是基于创业板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旨在通过对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研究,为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提高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加强监管和规范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了解创业板市场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分析当前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其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的挑战。
3. 基于对创业板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创业板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 创业板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主要交易品种等等。
2.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参与者、投融资情况、企业上市情况、市场价值评估等等。
3. 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包括监管疏漏、上市审核标准过低、市场交易问题、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股权结构等问题。
4.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提高审核标准、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严格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文献研究法:综合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的研究成果,了解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市场主体、挑战和问题等。
2. 问卷调查法:采用定量的方式收集离市民较近的中小、微型企业对创业板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情况等。
3. 访谈法:通过深度对话一些在创业板市场经营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资深从业者,获取一手的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创业板市场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1)研究意义我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启动创业板,赋予了创业板在扩内需、保就业、促增长的重要使命,为中小企业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
自创业板开板以来,浙江省企业创业板上市热情高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1年4月13日,浙江省共有创业板上市公司19家,占全国创业板公司的9.93%。
企业上市创业板有利于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治理环境;能为企业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退出渠道。
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导致了一系列上市问题。
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问题课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浙江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
(2)预期目标揭示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揭示浙江省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已在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的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浙江省创业板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对浙江省中小企业上市板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政府政策制定和中小企业成功上市提供基础性服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专家学者对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研究在国外,理论界对于创业板市场的研究由来已久,很多学者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该制度设立的背景、目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值得借鉴。
国外创业板失败案例:欧洲纳斯达克的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EASDAQ)艰难地维持了几年后只能关门大吉;德国新市场(NeuerMarket)在互联网泡沫时代诞生时风光无限,最终也难逃和其他股市泡沫一道破灭的噩运。
国外创业板成功案例:美国NASDAQ市场是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的全资附属机构,由NASDAQ市场有限责任公NASDAQ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大堂交易方式,实行了完全的电子自动化交易。
NASDAQ市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971年的柜台市场发展到今天与纽约交易所并驾齐驱的市场,NASDAQ一个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英国投资市场(AIM)是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995年6月19日建立。
AIM 有单独的管理队伍、规章和交易规则,这些规则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制定,并由其为交易活动、市场监管及结算提供保障,以使市场规则与市场运做富有效率。
2 国外对发展创业板的意义研究Lee,Joy(2001)分析了中国很有可能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并分析了新设立的创业板对深圳乃至广东经济的深厚影响,以及对中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巨大作用。
Juan Florin(2005)通过对IPO前后企业业绩和投资者收益的不同表现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如何实现创业投资的效益。
Stephane Rousseau(2006)提出,与加拿大的TSX-V相比,AIM终身保荐人制度(Nomads)对公司上市的要求虽然纸面上并不高,但执行更加严格,这是使得AIM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重要因素。
Sridhar Arcot(2007)等,通过对伦敦证交所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分析,认为伦敦金融城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根据中小企业特点构建的专门监管体系促成了AIM的成功崛起。
3 国内专家学者对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高新企业的迅猛发展,其对外源融资需求变得越发强烈,学术界也相继出现了研究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问题理论的浪潮。
在研究过程中,我国经济学家充分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取得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3.1 针对国外创业板成败理论研究深交所杂志(2008)也提出了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AIM市场(英国创业板)的推出和稳定发展,成功培育出一批核心企业,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AIM的主要制度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欣士(2008)认为造成德国新市场最终关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上市标准过低,大量包装和概念公司进入创业板;二是监管部门上市审核程序不够严格,保荐机构基于利益驱动也放松了保荐责任;三是部分上市公司造假丑闻严重败坏了德国新市场声誉;四是以NASDAQ市场为首的网络泡沫的破裂,对德国新市场造成极大冲击。
3.2 针对高新中小企业与创业板关系方虹(2007)认为,创业板市场与高科技中小企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创业板市场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畅通的上市融资渠道,有利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徐洪才(2007)认为,创业板市场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成熟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一个有效渠道,通过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有利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上述学者的观点揭示了高新企业与创业板密不可分的关心。
3.3 针对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刘鸿儒(2004)在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的时候就提出创业板市场才是决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同时也是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途径之一。
朱祥武(2008)在文章中指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不仅仅是上市门槛低于主办市场的资本市场,更多的是鼓励自主创新的制度创新。
李小霞(2008)将创业板市场融资作为借鉴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的重要经验,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应该促进融资作用的发挥。
结论本文以解决浙江省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分析中小企业上市创业板的现状以及与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对比。
从分析数据中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上市问题。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如何顺利进行上市创业板等方面进行探索。
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内因外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借鉴和比较国际创业板市场和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先进经验,对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成功上市创业板提供有益参考。
3.参考文献[1]李长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1.[2]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02一113.[3]陈斌.创业板市场初创期运行模式及风险研究[N] .证券市场导报,2008(7).[4]刘鸿儒.借鉴英国AIM成功经验尽快推出我国创业板市场[J].深交所,2006(12).[5]祁斌.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深交所,2006(12).[6]欣士.德国新市场:已经关闭的创业板市场[J].深交所,2008(01).[7]欣士.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的典范[J].深交所,2008(01).[8]方虹.创业板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7(12).[9]徐洪才.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技投资,2007(12) .[10]万兰英.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1]凌传荣,金栋.创业板市场监管模式与体系选择[J].上海金融,2005(02) .[12]胡滨,曹顺明.创业板市场上市审核基准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13]戴永胜.各国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条件的对比分析及对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启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9).[14]王晓津,佘坚.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8.[15]Lee,Joy.China’s Second Board Poised for Lunch[J].Asia Money,2001.[16]Stephane Rousseau.The Competitiveness of Canadian Stock Exchang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J],2006(5).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现状分析1.1 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1.2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情况1.3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1.4 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分析1.5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分析2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2.1 家族色彩浓厚,“一股独大”或股权过于集中2.2 信息披露不规范2.3 上市企业经营不当,企业竞争力减弱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市场价格易波动且易被操作价格操纵2.5 退市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解决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完善企业股权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实施严格有效的保荐人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1)实施方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方法,探讨创业板现状,再结合,勾勒出浙江创业板成功上市创业板的蓝图。
本文重点是对浙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创业板情况进行横向比较,比较浙江省创业板的优劣,并收集论文研究需要的数据,并借助中国期刊网、维普、统计年鉴、学位论文数据库及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巩固理论基础,保证本文调研数据翔实、论据充分。
(2)进度计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