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总结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总结资料

2013-01

一、概念辨析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公民在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所采取的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的总和。简言之,也就是由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法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一种制度。

4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是由社会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所构成的总和。

5社会福利: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6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它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7失业: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失业的定义是: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人口,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视为失业: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一词的界定是: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当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8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英国贝弗里奇勋爵着眼于重建战后和平,使英国永获安全的长远安排,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报告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政策:社会保险:对公民实行失业、残疾、养老、寡居、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计划,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社会救济:对于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建立社会救助制度;自愿保险:对于收入较多的居民其它各种需要,则通过自愿保险的制度形式予以满足。9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保障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养老保险形式而形成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较为典型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指瑞士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大结构性改革后形成的三个层次的保障模式:第一个层次,由国家建立国民强制参加的国民年金保险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保障;第二个层次,建立法定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第三个层次,建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旨在提供较高收入保障。

10贫困线: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费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的作用在于识别贫困者,确定贫困规模,为政府的扶贫救济政策提供依据。

11开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即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而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12福利国家:所谓“福利国家”,按英国工党1945年在竞选宣言中所表示的,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

13普惠制(福利)养老金一般定义:只要是该国农民从事农业劳动到达一定年限,一旦退休就有权利享受养老保障金。我们认为,我国农村实行普惠制养老金制度可以定义为:凡是

65岁以上的农村户籍人口,无论其就业历史和收入状况,均可获得以国家财政为基础的,按月领取的有保障的养老金。它具有非缴费性、适度普惠性、现金支付等三个特征。

14中间道路:社会保障理论观点之一,所谓中间道路学派,是介于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他们既不同意完全的自由放任,也不支持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主张;他们是反集体主义者,但不是反国家干预者,因此,被称为中间道路学派。

15新贫困:以往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不能满足人类地基本生活需求所致。但当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资料并不匮乏时,却仍然存在贫困现象,并表现为繁荣与贫困的同步发展。上述现象通常被学者们称为发展中的贫困,又称繁荣中的贫困或丰裕中的贫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世界经济重构以及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以失业,在业低收入、无保障,单身家庭成员贫困,种族、移民贫困等为主的新的城市贫困问题,表明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的贫困阶层的产生。不少学者使用“城市新贫困”这个概念来描述上述现象。

16慈善事业:指众多社会成员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中介组织,以社会捐献的方式,按特定需要,把可汇聚的财富集中起来,再通过合法途径对无力自行保障的人群提供救助。

17市场菜篮法:又称“生活需求法”,即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8国际贫困标准法:这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即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方法需要对该国或该地区的收入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50%~60%的比例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值得研究。

19奥肯漏洞:奥肯认为通过高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来缩小贫富差距,可能作用没有那么大,高税收和转移可能损害效率。一方面是因为打击了富人的纳税热情,另一方面使得穷人不劳而获,缺乏工作动机,从而带来福利损失即漏洞。

20奥肯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引起世界注目的新发现,这一发现被称为“奥肯法则”。该法则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精确关系。根据统计数据,奥肯发现了与既定的短期失业率增加相联系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二者呈反方向的比例变化。这种变化关系表明,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奥肯法则实际上描述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极为重要关系,使政府能够计算出短期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从而为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个统计上的依据。

21福利经济学:近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之一,代表人物庇古。1912年,英国剑桥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把该书扩展为《福利经济学》。这本书系统的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理论。其基本论点之一就是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庇古认为,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补贴的方法可以采取建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住房供给等。

二、理性思考

1我国在什么时候正式启用社会保障一词,取代了以往的劳动保险、公费医疗、救灾救济等分散概念:1985年9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女职员的生育保险金的支付渠道:从个人是否缴纳生育保险费以及与生育保险待遇享受资格相联系来讲,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有以下几种。

(1)个人投保制。在这种模式下,女职工个人需缴纳一定期限和一定金额的生育保险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