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政治经济学分析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01
02
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
03
04
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式。
竞争和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 力。
05
2024/1/25
06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必然结果。
1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观点。
2024/1/25
03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关注全球化、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经济现象 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及原因,为 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024/1/25
6
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1/25
7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和影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标 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水平。
2024/1/2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0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024/1/25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CHAPTER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竞争性
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 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
灵活性
市场经济能够快速适应市 场需求变化,促进资源的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创新性
市场经济鼓励企业创新, 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战略 性调整,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 构,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 益。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 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逐 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 分离的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 技术进步,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国际竞 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 市场失灵。
政策引导
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促进经 济稳定增长。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市场主导
市场经济应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 市场失灵。
政策引导
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促进经 济稳定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课件
制作:xxx 2024-01-1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 结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学 • 中国特色段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商品谷
↓
↓
1只羊=30公斤谷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有以下
几种相对变化关系:
(1)如果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不变,则商 品羊的相对价值与它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变化;
(2)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羊的相对 价值与商品谷的价值变动成反比变化;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私 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谷、布、黄金、 茶叶、盐、其他商品
三、商品的价值量
鞋匠的故事
好鞋匠 普通鞋匠 差鞋匠
每日产量 每双个别价值 每双社会价值
2双 100元 200元
1双 200元 200元
½双 400元 200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一、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消耗过程,亦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
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某资本家纺纱厂所纺棉纱为例
1. 价值的形成过程:
10公斤棉纱的价值: 10公斤棉花转移的价值:10元 3+10+2=15元 纱锭转移的价值:2元 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 资本家的预付: 10公斤棉花:10元
政治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人类进行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表现为阶级关系。
8
(1)从再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可以表述为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关 系)、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 产关系。
13-05.mpg
13
4.必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起 共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2)斯大林从生产关系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角度把生产关系概述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范畴。
9
2.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经济 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14
二、政治经济学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强烈阶 级性的科学 (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
政治经济学往往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 呼声 (二)具有科学性
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
15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
以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邓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表现为阶级关系。
8
(1)从再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可以表述为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关 系)、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 产关系。
13-05.mpg
13
4.必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起 共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2)斯大林从生产关系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角度把生产关系概述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范畴。
9
2.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经济 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14
二、政治经济学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强烈阶 级性的科学 (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
政治经济学往往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 呼声 (二)具有科学性
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
15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
以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邓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31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2)效率是指如何保持财富不断增长。 (3)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兼顾二者才能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
▫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新自由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技术条件。 第三,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四,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五,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六,各国政府积极和广泛的参与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保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 (一)对外贸易
第一,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第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第四,可以“调剂余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二)对外资本交流 ▫ (三)对外科学技术交流 ▫ (四)对外人员交流
• 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1.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获得国际分工带来的经济利 益
▫ 2.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分享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 ▫ 3.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摆脱贫穷落后 ▫ 4.实现我国经济跳跃式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
•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 (二)沿海城市的开放 ▫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 (四)沿江、沿边和内陆城市的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 (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 (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劳动强度 2.劳动生产率 3.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
▫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新自由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技术条件。 第三,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四,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五,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六,各国政府积极和广泛的参与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保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 (一)对外贸易
第一,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第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第四,可以“调剂余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二)对外资本交流 ▫ (三)对外科学技术交流 ▫ (四)对外人员交流
• 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1.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获得国际分工带来的经济利 益
▫ 2.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分享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 ▫ 3.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摆脱贫穷落后 ▫ 4.实现我国经济跳跃式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
•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 (二)沿海城市的开放 ▫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 (四)沿江、沿边和内陆城市的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 (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 (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劳动强度 2.劳动生产率 3.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特点
政治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强调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注重历史和制度分析,探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道路和制度变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 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等。
0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除剥 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共同富裕为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等手段,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这个过程叫做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家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与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导致生 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加剧。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政治经济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强调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注重历史和制度分析,探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道路和制度变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 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等。
0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除剥 削和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共同富裕为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等手段,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这个过程叫做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家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与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导致生 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加剧。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一、产业经济结构 (一)产业经济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3.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的产业经济结构 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
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产业。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三)经济发展方式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1)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2)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
方向。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但这些产业正处在创立、幼小或成长期,竞争力弱。改革 开放后,吸引外商投资,一些重要产业被控制,同类商品 的国内市场被抢占,对我国幼稚产业成长形成冲击和威胁。 外资利用政策上的优惠和竞争上的优势,排挤、吞并民族 品牌,使其市场占有率降低甚至退出市场。
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4.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关系 要逐步取消外资的优惠政策,实现国民待遇原则;禁止外
的条件; 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第三,要充分发挥外资的作用,保证重点建设; 第四,把利用外资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结合起来。
二、对外开放
3.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关系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带动利用外资的增长。 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大多是在与国内企业进行贸易的过程中,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一、产业经济结构 (一)产业经济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产业是按社会分工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一切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一、产业经济结构 (一)产业经济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3.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的产业经济结构 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
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产业。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三)经济发展方式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1)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2)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
方向。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但这些产业正处在创立、幼小或成长期,竞争力弱。改革 开放后,吸引外商投资,一些重要产业被控制,同类商品 的国内市场被抢占,对我国幼稚产业成长形成冲击和威胁。 外资利用政策上的优惠和竞争上的优势,排挤、吞并民族 品牌,使其市场占有率降低甚至退出市场。
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4.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关系 要逐步取消外资的优惠政策,实现国民待遇原则;禁止外
的条件; 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第三,要充分发挥外资的作用,保证重点建设; 第四,把利用外资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结合起来。
二、对外开放
3.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关系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带动利用外资的增长。 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大多是在与国内企业进行贸易的过程中,
第二节 经济结构优化
一、产业经济结构 (一)产业经济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产业是按社会分工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一切
2024版《政治经济学》课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全球 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促进全球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
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 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 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国积 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同时,中 国也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 量。
2024/1/26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经济 体制。
改革的方向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等。
2024/1/26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作用,保障 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低碳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需要探索新的 技术路径、政策路径和市场路径, 对政治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政 策制定、市场机制等提出新要求。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对政治经济 学中的国际合作理论、全球治理 理论等提出新挑战。
22
05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探 讨
2024/1/26
23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合作
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深化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各国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领域。
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 了显著进展,如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课件 第1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1)
➢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小生产和小私有制的基础上,“这种生产 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 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 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 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7页。
➢ 马克思恩格斯说,“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 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 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545页。以往的社会主义同唯物史 观都是不相容的。
➢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这人类社会有规律的发展演变。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 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 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 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 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 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 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 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在它 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 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态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 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P33。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ppt
第七讲 收入分配及其调节
一、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构想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首先提出 按劳分配原则。
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及其分 配原则:低级阶段——按劳分配
高级阶段——按需分配
全部劳动所得——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三部 分:
第一,生产资料消耗部分的补偿和 追加的扩大再生产部分;
光学、照相、电影、医疗、钟表等
出口 进口
2.79 11.96 4.14 7.59 2.85 5.84 14.96 4.10 3.10 0.11 41.76 41.68 3.54 3.47 3.22 7.37
表1-1 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统计表(1979~2005)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9~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进出口
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总额
年均增长 (%)
进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981-1985年 2905.4 13.0 1986-1990年 4864.1 10.6 1991-1995年 10144.5 19.5 1996-2000年 17739.2 10.9 2001-2004年 31362.0 24.9
24133.8 26967.2 26849.7 29896.2 39273.2 42183.6 51378.2 70483.5 95539.1
66850.5 73142.7 76967.2 80579.4 88254.0 95727.9 103935.3 116741.2 136584.3
36.10 36.87 34.88 37.10 44.50 44.07 49.43 60.38 69.95
一、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构想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首先提出 按劳分配原则。
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及其分 配原则:低级阶段——按劳分配
高级阶段——按需分配
全部劳动所得——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三部 分:
第一,生产资料消耗部分的补偿和 追加的扩大再生产部分;
光学、照相、电影、医疗、钟表等
出口 进口
2.79 11.96 4.14 7.59 2.85 5.84 14.96 4.10 3.10 0.11 41.76 41.68 3.54 3.47 3.22 7.37
表1-1 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统计表(1979~2005)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9~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进出口
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总额
年均增长 (%)
进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981-1985年 2905.4 13.0 1986-1990年 4864.1 10.6 1991-1995年 10144.5 19.5 1996-2000年 17739.2 10.9 2001-2004年 31362.0 24.9
24133.8 26967.2 26849.7 29896.2 39273.2 42183.6 51378.2 70483.5 95539.1
66850.5 73142.7 76967.2 80579.4 88254.0 95727.9 103935.3 116741.2 136584.3
36.10 36.87 34.88 37.10 44.50 44.07 49.43 60.38 69.95
政治经济学——教材课件-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 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 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创业, 第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创业,创新和创 造性劳动的积极性,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 造性劳动的积极性,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激发.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激发. 第三,有利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第三,有利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 和市场秩序. 和市场秩序. 第四,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 第四,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实现社会资本的优 化配置. 化配置. 第五,有利于改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 第五,有利于改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现代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
2,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
第一,竞争双方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第一,竞争双方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第二, 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存在矛盾; 时间存在矛盾; 第三,竞争要求有一个公开平等的环境. 第三,竞争要求有一个公开平等的环境.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与 现代产权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宏观调控体系与政府管理经济职能 的转变 三,公有制企业改革 四,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市场机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主要内容 第四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理论依据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金融风险类型与防范
探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 性风险等金融风险类型及防范措 施。
金融市场运行规律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 汇率变动等运行规律。
金融监管与合作
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政 策及国际合作机制。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影响评估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
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投资方式及投资战略 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分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 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运作机制及成效。
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挑战及应对措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未 来展望。
05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社会应用前景 展望
科技创新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需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企 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 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反全球化浪潮下的跨国公司
分析反全球化浪潮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ABCD
跨国公司影响评估
探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的影响及评估方法。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跨国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 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及 发展历程。
分配。
贸易政策类型
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 护贸易政策等,分析不 同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暂停
第一节 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社会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量分配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性条件。 第三、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一个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它们在 统一体中的地位、比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份 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产物, 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形式。
暂停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 三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个人收入分配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个 人 收 入 分 配 的 调 节 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
暂停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的 必 要 性 二、公有制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 三、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 四、坚 持 按 劳 分 配 的 主 体 地 位
暂停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第一节 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社会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量分配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性条件。 第三、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一个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它们在 统一体中的地位、比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暂停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份 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产物, 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形式。
暂停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 三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个人收入分配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个 人 收 入 分 配 的 调 节 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
暂停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的 必 要 性 二、公有制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 三、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 四、坚 持 按 劳 分 配 的 主 体 地 位
暂停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年后中国仍保持快速经济增长 • 中国在2010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21/3/10
授课:XXX
8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于追赶型国家,但趋向一个 稳定的较低的增长率
• 追赶型国家技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有着较高的 增长率,但长期增长率有下降趋势
• 追赶型国家开放程度较高
2021/3/10
授课:XXX
2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但在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收敛
– 亚洲1950年后出现了较强的追赶趋势,与美国 人均产出的差距从1950年的11∶1,缩小到 1992年的4∶1。主要的贡献来自于日本、韩 国、台湾地区、泰国、中国大陆等。
– 7个拉美主要国家中有3个收敛,4个差距扩大
2021/3/10
中国 1992 28.7% 38100 35.5% 523 4276
7% 56891 24%
752
授课:XXX
美国 124 1.8% 965.6 0.9% 1284 16695 27% 15755 7% 10060
5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从1820年到1952年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间 是趋异的,在这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几乎 没有增长。
• 年均增长率约为0.3%。 • 中国与美国人均GDP的差异在1820年到
1952年间持续扩大。
2021/3/10
授课:XXX
6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中国 日本 韩国 泰国 印尼 台湾
2021/3/10
1952-1978
人均GDP 人均GDP增长
率
752-1352
2.3
2277-12186
6.7
855-4124
6.2
882-2226
3.6
965-1753
2.3
1020-5044
6.3
1978-1994
人均GDP 人均GDP增长
率
1352-3098
6.0
12186-19425
2.9
4124-10010
6.6
4696
5.9
1753-2749
3.9
5044-11590
6.0
授课:XXX
7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追赶型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
• 追赶型国家有与市场合作较好的政府
• 追赶型国家面临中等发达陷井
2021/3/10
授课:XXX
9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前两个特点说明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式:
• 不是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增长率
•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是因为技术水平超过了发 达国家
• 后进国家如何较快的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是问 题的关键
• 模仿创新快于原始创新 • 有效率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
2021/3/10
授课:XXX
10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后三个特点说明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 性
– 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的 动力的提高
– 开放体制更有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技术 进步速度的提高
– 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上的作用
• 最后一个特点说明赶上发达国家具有不确 定性
2021/3/10
授课:XXX
11
中等发达阶段的挑战
• 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和粗放经营的高增长率 难以持续
• 增长效率问题日益突出
• 以公平为代表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政治平等与自由为标志的人权问题将开始 浮出水面
• 现有单极体制与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 会不相适应
– 7个东欧主要国家中有3个收敛,4个差距扩大。
– 10个非洲主要国家有9个与美国的差距继续扩 大,
2021/3/10
授课:XXX
3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收敛与发散并存 • 整体发散、局部收敛 • 经济收敛是有条件的。
2021/3/10
授课:XXX
4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1820年GDP(亿美元) 1820年占世界GDP比重 1820年人口(万人) 182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1820年人均GDP(美元) 1952年GDP(亿美元) 1952年占世界GDP比重 1952年人口(万人) 1952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1952年人均GDP(美元)
中国发展与转型的政 治经济学
李小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2021/3/10
授课:XXX
1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世界各国人均GDP长期景象是发散的 • 最富国家与最穷国家间的人均产出之比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2
3∶1 7∶1 11∶1 35∶1 40∶1 72∶1
2021/3/10
授课:XXX
12
中国经济增长特征
• 宏观:偏离最优增长
– 高速增长 – 不平衡的增长 – 不平等的增长
• 微观:治理问题
– 私人治理:产权保护滞后 – 公共治理:公共服务滞后 – 社会矛盾丛生
• 所有问题都最终指向政治结构:政治经济学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13
主要内容
• 理论参照系 • 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 • 高速增长与最优增长 • 政府与市场 • 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
2021/3/10
授课:XXX
14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2021/3/10
授课:XXX
8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于追赶型国家,但趋向一个 稳定的较低的增长率
• 追赶型国家技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有着较高的 增长率,但长期增长率有下降趋势
• 追赶型国家开放程度较高
2021/3/10
授课:XXX
2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但在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收敛
– 亚洲1950年后出现了较强的追赶趋势,与美国 人均产出的差距从1950年的11∶1,缩小到 1992年的4∶1。主要的贡献来自于日本、韩 国、台湾地区、泰国、中国大陆等。
– 7个拉美主要国家中有3个收敛,4个差距扩大
2021/3/10
中国 1992 28.7% 38100 35.5% 523 4276
7% 56891 24%
752
授课:XXX
美国 124 1.8% 965.6 0.9% 1284 16695 27% 15755 7% 10060
5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从1820年到1952年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间 是趋异的,在这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几乎 没有增长。
• 年均增长率约为0.3%。 • 中国与美国人均GDP的差异在1820年到
1952年间持续扩大。
2021/3/10
授课:XXX
6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中国 日本 韩国 泰国 印尼 台湾
2021/3/10
1952-1978
人均GDP 人均GDP增长
率
752-1352
2.3
2277-12186
6.7
855-4124
6.2
882-2226
3.6
965-1753
2.3
1020-5044
6.3
1978-1994
人均GDP 人均GDP增长
率
1352-3098
6.0
12186-19425
2.9
4124-10010
6.6
4696
5.9
1753-2749
3.9
5044-11590
6.0
授课:XXX
7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追赶型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
• 追赶型国家有与市场合作较好的政府
• 追赶型国家面临中等发达陷井
2021/3/10
授课:XXX
9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前两个特点说明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式:
• 不是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增长率
•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是因为技术水平超过了发 达国家
• 后进国家如何较快的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是问 题的关键
• 模仿创新快于原始创新 • 有效率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
2021/3/10
授课:XXX
10
经济追赶的典型事实
• 后三个特点说明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 性
– 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的 动力的提高
– 开放体制更有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技术 进步速度的提高
– 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上的作用
• 最后一个特点说明赶上发达国家具有不确 定性
2021/3/10
授课:XXX
11
中等发达阶段的挑战
• 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和粗放经营的高增长率 难以持续
• 增长效率问题日益突出
• 以公平为代表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政治平等与自由为标志的人权问题将开始 浮出水面
• 现有单极体制与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 会不相适应
– 7个东欧主要国家中有3个收敛,4个差距扩大。
– 10个非洲主要国家有9个与美国的差距继续扩 大,
2021/3/10
授课:XXX
3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收敛与发散并存 • 整体发散、局部收敛 • 经济收敛是有条件的。
2021/3/10
授课:XXX
4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1820年GDP(亿美元) 1820年占世界GDP比重 1820年人口(万人) 182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1820年人均GDP(美元) 1952年GDP(亿美元) 1952年占世界GDP比重 1952年人口(万人) 1952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1952年人均GDP(美元)
中国发展与转型的政 治经济学
李小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2021/3/10
授课:XXX
1
经济增长的一般经验
• 世界各国人均GDP长期景象是发散的 • 最富国家与最穷国家间的人均产出之比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2
3∶1 7∶1 11∶1 35∶1 40∶1 72∶1
2021/3/10
授课:XXX
12
中国经济增长特征
• 宏观:偏离最优增长
– 高速增长 – 不平衡的增长 – 不平等的增长
• 微观:治理问题
– 私人治理:产权保护滞后 – 公共治理:公共服务滞后 – 社会矛盾丛生
• 所有问题都最终指向政治结构:政治经济学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13
主要内容
• 理论参照系 • 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 • 高速增长与最优增长 • 政府与市场 • 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
2021/3/10
授课:XXX
14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