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浅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速度日益加快。公路、铁路穿梭的大地两侧创面延绵,风电矗立的山脉一道道伤疤盘旋,矿山断面、渣山、矿石坡所及之处满目荒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已成为社会进步的

必答题,通过人工干预快速修复与保护生态环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实践

为基础对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山体边坡、生态修复

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是以人工干预为主的一种生态环境构建措施,通过工程技

术手段快速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为植物群落快速营造前期林荫环境,通过本土植

物入侵逐步实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形成依靠自然供给维护的自养型生

态系统。

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划分为:边坡地形规划与整理、土壤

基质层构建、植物选配与种植、排水系统、植物养护五个步骤。各工艺环节在时间、空间上交叉布局,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面的缺失将会影响整

个项目的治理效果。

1.边坡地形规划与整理

首先,对边坡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按照边坡地质类型,对边坡按照一定高

度分级造坡,同时根据立地条件对坡面垂高、角度、坡长进行设计,各级坡马道,施工道路、水渠及实际施工顺序等规划。

其次,边坡的原始坡面是生态层承载德基础,其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建

设之重。根据不同地质及地形条件,辅以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确保边坡稳定,酥

松的地质予以挖除,危岩散石在清理基础上进行主动防护,矿渣、矿石堆、风化

岩等不稳定结构进行必要的基建,如:拦矸坝、挡石墙、框架梁、混凝土浇筑墙等。

最后是边坡整理,在具体实施中注意坡面走向,既要与周边地形和谐统一,

也要考虑施工的难度及成本。整理中一方面注意局部地形稳定,同时预设排水走向,如:同一坡面实行多向分流,同一平面中高两低平缓舒展,切记低洼积水,

为后期排水和植被生长创造先决条件。

1.土壤基质层构建

由于各类型边坡表层土壤条件不同,如岩石坡、土石边坡、酥松风化岩/土坡,土坡、渣坡、石头坡等,立地条件较差,没有土壤或土层薄,且大多瘠薄。

因此,构建土壤基质是植被生长的关键。

土壤基质层的厚度,对于草本(主要草坪、草花等)为15cm;小灌木为25-

35cm,大灌木为40-45cm;小乔木为55 - 60cm,大乔木(浅根系)为90-100cm,深根系为125 -150cm,创造足够的土层空间便于植物扎根、汲养、保暖。

土壤基质层的结构,工程施工中用土大多为客土,结构单一(沙土、黏土、

沙壤土等),稳定性有限,因此需要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对于不同的土质有针对

性的进行改良,如:添加秸秆稳固土壤,掺稻壳改善通透性,加保水剂改善函水

性能,加黏合剂增强团粒稳定性,增加微生物菌剂催化营养元素并形成菌丝层,

均可快速改善土壤结构。除去对土壤本身结构改善,还可通过工程设施进行优化,对于陡峭坡面应铺设防护网、金属网、土工格室组合,加强基质层稳定性。

土壤营养元素,工程用土生土居多,有活性的矿物质含量相对低,营养低,

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根据不同类型植物,在其相应深度范围内改善营养成分,

可快速促进植物生长,有利于加速生态恢复进程。在工程施工中,添加速效肥如氮、磷、钾肥可快速提升营养成分。同时考虑植物生长的持久性,添加缓释肥如:牛粪、羊粪等生物有机肥,既能改善有机质状况,同时短期内持续实现氮磷钾营

养均衡。也可通过固氮植物如紫花苜蓿、小冠花等肥土生物措施改良土壤。

1.植被选配与种植

根据边坡所在地区选择适宜植物品种,优先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的乡土植物。

按照立地条件,进行草、灌、乔合理配置,可形成高低错落的生态层。在边坡、

马道等棱角易冲刷地带,前期以草护坡,长久靠乔、灌木。植被种类配置要有策

略性,选用先锋草种(哪怕一年生的),快速形成林荫环境,为多年生草本、灌木创造生长环境。

植被种植,草、灌、乔不同类型植被注意设置种植密度,区别平面与坡面种植密度(坡面的横向空间相对减少,易造成植物拥挤),不同类型植被生长的纵向、横向空间制约。施工中根据不同植被种类分层/分步施工措施,排好施工顺序,注意保护前期植被。不同类别种植深度把控,种植时间选择,阳坡、阴坡、半阴坡植被种类区别。具体种植工艺可根据现场条件,种植效果及要求等综合确定。

1.排水系统

边坡治理中,水不仅是土壤结构和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排水系统在施工中贯穿从前到后整个过程。从地形规划与整理开始预设排水走向,控制排水角度、坡面汇水量、消力减速等。在土壤基质层构建中同步进行水渠开挖与铺设,校正水渠高程及水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渠类型,根据地形与预计水量,配置消力池、缓冲渠等基础设施。并在植被种植与养护实际排水中再次进行微调,全方位确保排水合理通畅。

1.养护

工程施工中,应预先考虑到后期养护措施,包括水源、上水、养护系统。同时根据所种植草、灌、乔不同种类生长与养护规律,结合当地当年气候情况有区别的安排养护计划,确保水、肥充足合理,同时按照各类植物病虫害规律积极制定防治计划,按节气实施防治工作,全面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以上是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大体过程,具体实施中应遵照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的具体问题因地制宜,以简单、快接、经济、效果好为原则进行综合权衡。针对不同类型边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博众家之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积极创造低成本、快见效、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通过人工干预与构建生态系统,快速修复山体边坡生态系统,以人工低成本抚育养护,促进生态自然演替,逐步实现零维护的长效、永久的生态功能。快速扩大应用推广,优化自然生态系统,改善地球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