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技术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d79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a.png)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地区的自然景观逐渐被破坏,生态环境得到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恢复和保护自然景观,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景观恢复措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景观恢复措施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恢复自然景观的常用手段。
在景观恢复项目中,通常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植被恢复:1.选用当地原笔植物品种,开展种植、移植工作;2.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重点选用当地乔木、灌木等适宜生长的植物作为重点种植品种;3.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制定不同的植被恢复方案。
土地修复是一种针对土地污染和破坏的修复手段,也是景观恢复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土地修复,可恢复破坏的自然环境,实现城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在土地修复工作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种植适宜的植物,改善土地质量;2.加强对土壤的保护与修复,通过填土、改良土壤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质量和营养;3.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治理清除,以实现土地修复的目标。
湿地恢复湿地恢复是一种针对湿地带破坏和污染的修复手段,通过湿地恢复可以有效地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和水文系统,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在湿地恢复工作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湿地的保护,对当地的湿地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2.在湿地恢复工作中,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通过适当的调节和改善,促进湿地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建筑修复是一种针对城市化进程中被破坏的景观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的手段。
通过建筑修复,不仅可以恢复建筑的原貌,还可以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建筑修复的工作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在修复工作中,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并结合其所处环境及历史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修复手段;2.通过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保护与修复,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3.充分考虑景观建筑的功能及实用价值,并在修复过程中尽量保留建筑物的原有用途和格调。
山体修复施工方案
![山体修复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c14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b.png)
山体修复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导致山体破坏和生态恶化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山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山体修复方案。
目的修复破坏了的山体生态系统,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
主要包括:•坡面水土保持•坡面植被恢复•峰区生态治理实施步骤坡面水土保持为了保持山体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坡面整治:清除地表杂草和茅草等植被,重新种植抗蚀性强的植物。
2.植被覆盖:在坡面开挖排水沟和渠道,使水流集中流入排水渠道,防止水土流失。
3.保护性覆盖:对于陡峭或易崩塌的坡面,采用保护性覆盖材料,如树皮等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土流失。
坡面植被恢复种植植物是恢复山体生态系统的重要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选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和种植的地点。
2.土壤改良:根据植物的需求,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和透气性。
3.种植:选用适当的植物,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同时加强养护管理。
4.后期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等,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峰区生态治理峰区是山体中水源补给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脆弱的生态系统,需要加以保护。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恢复湿地:利用湿地植被特别适合生长的特点,种植湿地植物,增强水源储存能力。
2.遏制水土流失:对于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采取草皮绒网、石笼网等措施进行固定。
3.建造生态护坡:在峰区建立生态护坡,将植物和土壤固定在坡面上,保护植物和土壤不被风蚀或水流冲刷。
效果评估在施工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对目标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1.监测水土流失率:定期检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2.评估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生长状况:定期记录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生长状况,评估修复效果。
3.监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通过监测区域的田间调查和生物多样性指标来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山体修复施工方案是保护山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并进行效果评估,以确保方案可持续有效地实施。
山体绿化工程建设方案
![山体绿化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de45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3.png)
山体绿化工程建设方案山体绿化工程建设方案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我们拟定了下面的山体绿化工程建设方案。
一、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山脚下的一个小山丘,周围环境较为荒凉,没有任何绿化植被,而且地势较为陡峭,存在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城市绿化率,减轻土壤侵蚀和山体灾害的风险,我们拟定了以下的方案。
二、方案内容1.地勘测量:首先需要进行地勘工作,详细测量山体地貌图和地质构造图,确定地质情况和原始状况。
2.土壤改良:在确定了地质情况后,我们将采用土壤改良的方法,进行土壤固结、增强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蚀能力和稳定性。
3.防护网建设:为了防止土壤流失和山体滑坡,我们将在山体表面搭设防护网,将土壤牢牢地固定在原位,增加山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植被覆盖:在完成土壤改良和防护网建设后,我们将对整个山体进行植被覆盖。
首先,在山体上方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如松树、柏树等,以增加行进道路的美观性和遮阳效果。
然后,在山体斜坡上种植一些灌木和草坪,如杜鹃花、牵牛花等,以增加绿色面积和生态环境。
5.灌溉系统建设:为了保证植物的日常生长和发育,我们将建设一套灌溉系统,包括水龙头、喷头和管道等设备,以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源供给。
6.道路建设:在山脚下修建一条通往山顶的步道,方便居民进行休闲活动和登山运动。
该步道宽度适中,设置亭子、休息台和指示牌等设施,以增加步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预期效果本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的预期效果:1.提高城市绿化率:经过植被覆盖和灌溉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山体的绿化率,美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2.减轻土壤侵蚀和山体滑坡的风险:通过土壤改良、防护网建设和植被覆盖,将大大减轻土壤侵蚀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增强山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种植各种绿化植物,增加绿色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进行地勘测量、土壤改良和防护网选址等工作,耗时1个月。
绿化景观修补施工方案(3篇)
![绿化景观修补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064e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1.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绿化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绿化景观在建设过程中或投入使用后,常常会出现损坏、老化等问题,影响景观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特制定本绿化景观修补施工方案。
二、项目目标1. 修复绿化景观损坏部分,恢复原有景观效果;2. 提高绿化景观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3. 确保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4. 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营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项目范围本绿化景观修补施工方案适用于以下范围:1. 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城市绿化景观;2. 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绿化景观;3. 临时性绿化景观,如庆典活动、展会等。
四、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机构:成立绿化景观修补施工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整体协调、监督和管理。
(2)施工队伍:选用具有丰富绿化景观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切割机、喷枪等。
2. 材料准备(1)绿化植物: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植物,确保绿化景观的成活率。
(2)苗木:选用生长健康、形态优美的苗木,提高绿化景观的观赏性。
(3)绿化材料:如肥料、农药、修剪工具等。
3.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1)绿化景观设计图纸:了解绿化景观的设计意图,为施工提供依据。
(2)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内容、工艺要求、质量标准等。
(3)技术资料:如植物生长习性、土壤改良方法等。
五、施工工艺及流程1. 施工工艺(1)绿化植物移植:采用带土球移植、容器移植等方法,确保植物成活。
(2)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状况,进行有机物、肥料等添加,改善土壤肥力。
(3)修剪整形:对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整形,保持植物美观。
(4)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5)绿化景观设施维修:对损坏的绿化景观设施进行维修、更换。
破损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分析
![破损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dc01f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破损山体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分析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同时诱发环境问题出现,导致生态平衡环境失衡。
尤其是城市道路、铁路、公路等建设会对山体边坡造成一定的破坏,裸露山体边坡生态修复属于相对复杂过程。
本文就破损山体边坡的特点说起,对生态修复技术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破损山体边坡修复生态技术治理措施一、破损山体边坡特点破损山体边坡,通常是工程开发建设期间对山体所造成的破坏导致,破损山体边坡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点,此时凭借采用的生态防护措施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存在如下不利条件:(1)已有的养分和土壤条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通常情况下,岩石边坡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而且石质相对比较坚硬,持水性比较差,不利于植物的自然生长,不能采用植生袋法或直接播种进行绿化,只可以借助相关措施,才可以为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边坡坡度比较大,致使基质附着条件不理想。
通常情况下,陡峻的边坡具有比较强的表面强度和比较大的雨水径流速度,此时需要借助相关措施来对表层基质进行锚固处理,以确保植物的健康、茁壮生长。
通过对破损山体边坡进行分析发现,基层材料的筛选、固坡结构的设计、边坡的生态景观等将会成为其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此来达到加固边坡,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水土流失强度小于土地开发的裸露地,然而水土流失程度比较严重,不具备生产力,植被恢复难度大。
破损山体边坡还会对地区生态景观造成影响,整体治理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与资金。
二、破损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1.客土喷播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土壤、有机质、种子、肥料、保水剂和粘结剂,经充分混合搅拌后采用客土喷播机喷射在坡面上,形成土壤层,促进植物种子发芽并生长成坪,以此维护边坡稳定性,还可以实现生物护坡和植被生态系统。
客土喷播技术可以应用于边坡坡率缓、植物根系易插入的边坡中。
山体修复周边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山体修复周边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edbb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8.png)
山体修复周边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山体修复是指对山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以改善地质灾害风险、保护植被和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在山体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山体修复中常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
一、新技术的应用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载荷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能够获取大量的空间和时间信息。
在山体修复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山体的植被状况、地貌、土壤类型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为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2.数字地形模型技术:数字地形模型是通过对地形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的地形模型,可以准确反映山体的具体形态。
在山体修复中,利用数字地形模型可以进行山体剖面和三维模拟,分析山体的稳定性和地质灾害风险,指导修复工作的进行。
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多种方法,能够探测地下的构造和物性信息。
在山体修复中,可以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获取山体内部的地下结构和地质条件,为修复工作提供详细信息。
二、新材料的应用1.生态植被材料:生态植被材料是一种利用天然植物材料制成的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护和固土功能。
在山体修复中,可以利用生态植被材料进行坡面保持、护坡和生态恢复,提高山体的抗侵蚀能力和土壤保持能力。
2.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能够自然分解并对环境无害的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和合成材料。
在山体修复中,可以利用生物降解材料修建防护网、护坡袋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新工艺的应用1.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知识对山地进行修复和治理的技术。
在山体修复中,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土壤修复、植物引种、土壤生物固碳等,促进山体的生态恢复和土地的再利用。
2.土工合成材料的运用: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结合土壤和合成材料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渗透性能。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836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4.png)
景观恢复措施方案背景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峻。
不仅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空间,恢复受损的景观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恢复措施恢复受损的景观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适合的技术手段。
下面列出几种可能的措施方案。
1.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景观恢复措施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土壤的保护和水源的增加,使地表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树种,如常绿树种、落叶树种、乔木或灌木等。
2.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一个全面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
在实践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以稳定土壤和防止淤泥。
该方法包括种植草木、建造石墙、通道或梯田等。
这些措施可以保护水资源并防止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3.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由于生态系统破坏而受损的系统和过程的重建。
生态修复需要评估系统的受损程度和功能恢复的潜力,确定恢复的目标和过程。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改善土壤、清除有毒物质、引入本地植物和动物等。
4.土地复垦复垦土地是指将开采受损的土地恢复到它们原来的景观和生态系统,以便维持其原有的功能。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采煤、采矿和油田等活动。
该过程包括覆盖表土、种植树木和草地、改善土壤松散和水渗透性等。
5.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为了提高水质和减少水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充满植物和水的区域。
人工湿地可以仿真自然湿地,装填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填充材料,例如沙子、河卵石、混凝土或混合材料。
它们可以被设计成一个链条,以过滤有害物质、减少污染物和恢复受损的水体和疏水区。
结语景观恢复是重建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尝试。
我们需要遵循可持续的天然原则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来培育自然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采用合适的措施和技术,我们可以成功地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道路山体修复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山体修复改造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8ff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1.png)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道路山体修复改造工程工程地点:XX市XX区XX道路建设单位:XX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施工单位:XX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道路全长XX公里,道路两侧山体因长期风化、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山体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经研究决定对XX道路进行山体修复改造。
二、施工部署1. 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文明施工、绿色环保”为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2. 组织与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施工总体目标(1)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2)按时完成工程任务;(3)降低施工成本;(4)提高施工效率。
三、施工资源配备计划1. 人员配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配置各类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2. 设备配备:根据工程需求,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等施工设备。
3. 材料配备:根据工程量,提前采购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
四、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滑坡治理:采用锚杆支护、土钉墙、抗滑桩等工程措施,对滑坡体进行治理。
2. 坍塌治理:对坍塌区域进行清理,采用水泥浆喷浆、土工网加固等工程措施进行修复。
3. 防护工程:对山体进行绿化、植草,提高山体稳定性。
4. 道路改造:对道路进行拓宽、路面平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五、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责任和措施。
2. 加强原材料、施工过程、成品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3. 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六、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和措施。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七、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1.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明确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和措施。
济南山体修复治理施工方案
![济南山体修复治理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3dd1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4.png)
济南山体修复治理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济南市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山体修复治理项目,项目涉及的山体面积为15000平方米。
项目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山体进行治理,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增强山体生态功能,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居住环境。
本项目拟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施工,整体工程划分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景观改造三部分。
其中,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山体防护、土壤保护等,植被恢复包括采用植物、草皮、石头等恢复山体自然植被,景观改造则是指根据治理完成后的山体环境,采用景观美化手段进行增强美感、利用等。
二、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一)水土保持工程方案1.1 山体防护山体防护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支护网和自然土势适当配合的方法,在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减少破坏面积,避免新增破坏硬化外表土质,使用支护网固定山体碎石,系统内填土压实,满足工程需要同时在多角度保护整体的土质稳定性和山体环境的健康性。
1.2 土壤保护土壤保护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钢筋网加地膜与延伸土坑中种植草皮配合的方法,在减少实际人工手动耕种土地的情况下,完成边坡、护坡及河道的绿化工程,同时在保护当地土质生态基础上,增强新建地水土流失的能力。
(二)植被恢复方案2.1 选题景观植物方案将以当地植物为主,首选南京相思、苏杉、柳杉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形态、色彩优美的观赏植物,如景天科凤尾蕨、月季等。
2.2 植被体系构成方案确定植被体系构成,分三层次:林线(由乔木组成,主要起到屏障、防护作用)、次生林林带(由灌木、如枸杞、海棠组成)、花坛、绿化带,利用草坪覆盖等尽可能增加低植被覆盖面积,营造自然、舒适的山体环境。
(三)景观改造方案3.1 景观设计原则以“水质美化”、“景观增添美感”为设计原则,以“仿自然、壮实、稳重、活泼”为设计风格。
3.2 核心设计内容景观核心内容包括:水体特色设计、健康活水、园路系统、草坪设计、绿植美化、灯光布置等。
三、施工流程及安全保障(一)施工流程具体施工流程如下:确定施工方案及工程图纸→准备材料和设备→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灰尘、噪音等)→施工前勘测→地质勘察→防护网铺设→打草坪点、坡道铺场→插植树木、灌木→铺设石头及沙子→催化石头→检查、细化工作→绿化园路、安装景观照明→安装智能监控,边施工边调整→竣工验收,1年信誉保障。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b3c8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的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许多山体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的土壤侵蚀、水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修复和保护这些受损的山体地区,本项目制定了山体复绿施工方案,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持措施,实现山体的生态修复和水源保护。
二、施工准备在开始实施山体复绿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项目调研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对山体的地质条件、植被状况、土壤侵蚀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方案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2.方案设计根据项目调研的结果,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设计出适合山体地区的复绿施工方案。
方案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确定植被覆盖密度和种植方式,并制定土壤保持措施。
3.物资准备根据方案设计,准备所需的植被种子、种苗、肥料、土壤保持材料等物资,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4.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植被种植和土壤保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步骤及措施本项目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道路畅通,清理施工区域内杂草和垃圾。
2.植被种植按照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植被种子或种苗,并进行适当数量的播种或移植。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种类; - 控制植被覆盖密度,确保植被之间的竞争适度; - 合理施用肥料,提供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
3.土壤保持在植被种植的同时,采取土壤保持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包括: - 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分积聚; - 设置植被覆盖保护带或沟渠,减缓和阻止土壤侵蚀; - 施用有机肥料和覆盖物,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 修复和加固已存在的土壤保持设施,确保其可用性。
4.监测和维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保持。
监测工作包括测量施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植被覆盖率和生长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植和维护。
绿化破坏恢复方案
![绿化破坏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780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绿化破坏恢复方案一、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被破坏的绿化。
二、目标1.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2.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1. 调查评估:对城市绿化破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了解破坏程度和原因,为后续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绿化恢复规划,包括绿化类型、种植密度、灌溉系统等。
同时,考虑市民出行、休闲等因素,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3. 土地整理:对绿化用地进行整理,清除杂草、垃圾等杂物,为种植做好准备。
对于不适合种植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更换。
4. 植物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并考虑四季常绿、花开不断等因素,丰富绿化景观。
5. 种植施工:按照规划设计进行种植施工,确保植物种植整齐、美观。
同时,加强灌溉、施肥等养护工作,提高植物成活率。
6. 后期管理:建立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化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养护工作,保持绿化效果。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绿化保护意识。
四、预期效果1. 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 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休闲空间更加丰富。
3. 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绿化破坏恢复工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市民等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管理,相信我们能够实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山体修复实施方案
![山体修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beb6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5.png)
山体修复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山体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山体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绿肺,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山体修复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山体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山体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山体保护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减少对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山体修复计划。
根据山体受损程度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内容。
同时,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山体修复,提高修复效果。
此外,加强山体监测和管理也是山体修复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山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山体变化情况,为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山体生态环境的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减少对山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山体修复的资金支持。
山体修复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为山体修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总之,山体修复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山体保护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计划,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资金支持,共同保护山体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绿肺。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实现山体修复,保护山体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268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f.png)
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山体生态修复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受到破坏的山体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
在城市化进程中,山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制定科学的山体生态修复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首先,山体生态修复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在实施山体生态修复之前,需要对受损的山体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水资源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山体生态环境的受损程度和原因,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山体生态修复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
植被是山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山体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可以通过人工引种、植树造林等方式,加强对受损植被的修复和保护,以促进山体生态环境的恢复。
另外,山体生态修复还需要进行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水资源是山体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山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修复方案时,需要加强对山体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促进山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山体生态修复还需要进行生态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山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包括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在实施修复方案时,需要重点关注这些生态功能的恢复和重建,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实现生态平衡。
最后,山体生态修复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在实施修复方案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的监测和评估,才能确保山体生态修复工作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山体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科学的方案和有效的措施,可以实现对受损山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以济南奥体中心为例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以济南奥体中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251f17fc4ffe473368ab52.png)
破 损 山体 生 态 修 复 与 景 观 营 造 模 式
— —
以济 南奥体 中心 为例
李成 赵入臻 张学峰 郑兆亮 , , ,
(. 1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 , 山东 济南 2 0 0 ;. 5 1 12 山东 省林 业监测规划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3 济南市林业局 ,
: c s t d fJn n Olmp cS o t n e A a e su y o ia y i p rsCe tr
LICh n , e g ZHAO Ru.h n ZHANG e f n , ta . z e , Xu .e g e 1
( .c ol f r,hn ogJ nh n esy J a 5 11 C ia2 S adn oet o i r gadPa n gI— 1 Sho o tS ad n i zuU i ri ,i n2 0 0 ,hn ;.h no gFrs yM nt i n l i A a v t n r on nn n
第2 6卷 第 4期
2 1 年 01 8月
山 东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F HANDO O S NG JANZ UN VE IY I HU I RST
Vo . 6 No 4 12 .
Au . g 2 1 01
文章编号 :6 3— 64 2 1 )4— 3 9—0 17 74 ( 0 1 0 0 7 4
c l n i n n n a d c p f c ,h o g h n e t ain a d a ay i o ia y i p rs a vr me ta d ln s a e ef t tru h t e iv si t n n lss fJn n Olmpc S o e o e g o t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423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d.png)
山体复绿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破坏的加剧,许多山地地区的植被严重退化,山体失去了保护层,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改善山地生态环境,恢复山体植被,我们制定了一项山体复绿施工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植物,修复和稳定山地土壤,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2. 施工目标•修复和增强山地的植被覆盖能力,提高植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山体稳定性;•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
3. 施工步骤3.1 土壤环境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山体的土壤环境进行评估。
了解土壤质量、酸碱度、排水性等参数,以便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施工方式。
评估结果将制定后续施工的具体措施。
3.2 植物选择根据土壤评估结果,选择适应条件较好的植物种类。
考虑到山地环境的特殊性,应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泛;•生长快速,根系发达;•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水分。
常用的植物种类包括矮山杨、银杏、紫薇等。
3.3 植物配置和定植为了提高山地植被的覆盖率和生态效益,需要合理配置植物。
将适合生长的植物按照一定的密度定植,使其能够相互支持、互为保护。
同时,要考虑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定植点。
3.4 土壤改良和保水措施•增加有机质含量:施加有机肥料或培养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养分含量;•构建水保工程:在坡面设施排水沟渠,以减少降雨冲刷,保护土壤;•覆盖保水材料:在植物根系下方铺设保水材料,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3.5 管理和维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期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
包括:•定期浇水和施肥,促进植物生长;•清理杂草和有害生物,防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监测土壤水分和质量,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4. 效果评估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以判断复绿工程的成功与否。
评估指标包括:•植被覆盖率和植物存活率;•水土保持效果;•生物多样性指数;•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建筑拆除后的土地修复与景观绿化措施
![建筑拆除后的土地修复与景观绿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70ec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3.png)
建筑拆除后的土地修复与景观绿化措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拆除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
无论是老旧建筑的更新,还是城市规划的调整,建筑拆除都会导致大量的废弃土地。
如何对这些废弃土地进行有效的修复和合理的绿化,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拆除后的土地修复与景观绿化措施。
建筑拆除后,土地修复是首要任务。
在拆除过程中,往往会留下大片的裸露土地,这些土地若不及时加以修复,会对城市整体美观和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土地修复包括清理、平整、排水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拆除废墟进行清理,包括清除建筑残留物、废弃物和污染物。
其次,对于不平整的土地,请平整土地表面,使之平整、无突出的部分。
最后,考虑到排水问题,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建设,以防止雨水积聚和防洪。
土地修复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景观绿化的工作。
景观绿化对于城市的美观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景观绿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的性质和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首先要考虑的是土壤性质和水分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物。
其次,要充分利用先前的基础设施,例如利用旧建筑的基础构造进行植物种植,或者在废墟上搭建绿化设施,例如花坛、花架等。
再次,要注意景观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孤立的景观点,可以进行规划设计,将绿化区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景观廊道或绿色走廊。
最后,要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及时修剪植物,清除杂草,确保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除了绿化,还可以考虑在拆迁后的土地上进行其他形式的修复和利用。
例如,在土地上设置公共休闲场所,如儿童游乐场、健身区等,为周边居民提供放松和活动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建设一些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或商业区,以提升地区的整体功能和价值。
在进行建筑拆除后的土地修复和景观绿化措施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绿化和修复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动物,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要注重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绿化破绿恢复措施
![绿化破绿恢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1856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8.png)
绿化破绿恢复措施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中的绿化面临着被破坏的挑战。
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绿化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和恢复绿化,制定合理的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绿化破绿恢复的措施。
恢复措施1. 绿化修复绿化修复是恢复破坏的植被和景观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绿化修复中,需要对破坏的绿化区域进行重新植栽,恢复原有的植被和景观。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修复,确保土壤的肥沃度和透水性。
然后根据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在绿化修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保证绿化的健康生长。
2.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综合的恢复措施,旨在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功能。
绿化破绿往往伴随着土地退化、水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
生态修复需要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恢复水源,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
例如,在破坏的绿化区域中引入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3. 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改善城市绿化破绿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绿化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对绿化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育宣传可以包括开展绿色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绿化志愿者活动、在学校开展相关课程等。
通过教育宣传,可以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和使用绿化环境,共同保护和恢复城市绿化。
4. 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城市绿化的重要保障。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对破坏绿化环境的行为进行制裁,增加对绿化的保护力度。
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包括绿化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执法机构和监管体系,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5.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对城市绿化破绿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绿化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环境监测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施,如遥感技术、空气质量监测等。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870d5afe4733687e21aaab.png)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摘要阐述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措施,包括科学编制施工方案、把握合理技术途径、运用适宜技术措施、采用立体多样化设计、落实施工与管护责任主体等内容,以期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破损山体的修复治理是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投入较大、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系统生态建设工程。
2012年以来,辽宁省提出了以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的“青山工程”生态建设,经过2年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丹东市共治理破损山体921.27 hm2,极大地推动了该市的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技术措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施工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可行的生态修复治理技术路线[1-2],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损毁山体的破坏类型,比如矿山坑口屈洞型、采石场露天破损型、山体切面断开型、尾矿堆积山体型、山体取土平面型等,针对山体损毁面积、回填土石方量、表土来源与数量,确定栽种植物种类、数量和栽种与遮盖方式;最后要确定施工时间,作出用工、车辆、耗材、土石、苗木等工程概算和施工要求,绘制有关项目位置图、项目现状及预测分析图、项目生态修复规划图、项目施工设计图和治理后效果图。
做到认真规划,严格设计,依设计施工,确保修复质量与效果。
2 把握合理技术途径在落实修复山体的技术途径上要推行生物工程与还土工程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栽种乔灌树木与栽种藤本植物相结合、绿化覆盖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绿化美化与景观造园相结合、营造生态林与营造经济林相结合。
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损毁山体,综合运用土建、生物等技术途径,灵活进行设计,把损毁山体治理成生态防护、休闲观光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样板工程。
修复矿山、采石场等损毁山体,在设计施工中,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思路,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矿一措、分类施策。
滕州市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
![滕州市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b864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0.png)
滕州市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徐昌建【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56-58)【作者】徐昌建【作者单位】滕州市林业局,山东滕州277500【正文语种】中文1 破损山体概况长期以来我们在山石资源开采利用中,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忽视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景观的保护,山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积累了较多的山体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全市损毁山体共20余处,分布于11个镇,面积约为600万m2。
其中,位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以及重要工业区、居民生活区、生态风景保护区等附近的损毁山体面积约为480万m2,不但严重影响了我市生态和地质地貌景观,而且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
特别是京福高速公路是滕州市境内一条主干道,也是进出滕州的主要出入口之一,滕州段长约42km。
由于多年来的乱采乱挖,以至于道路两侧山体、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因采石残留的不稳定边坡,局部地段多次发生岩体崩塌灾害,对居民、过往车辆、行人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分布于界河、龙阳镇境内京福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已毁山体,产生了地质灾害隐患、生态地质环境破坏、视觉污染等问题,给滕州市城市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治理工作极为迫切和必要。
2 治理方法根据滕州市采石坑地质环境现状特征,可以选择采用危岩体清除、客土回填绿化和修建排水沟的综合治理方案,使矿区地质环境向良性转化。
其施工顺序为危岩体清除→客土回填→植树绿化→修建排水沟。
2.1 危岩体清除及开挖台阶主要位于界河治理区采石坑边坡中上部区域。
对已脱离母岩、体积较小的崩塌危岩体采取人工搬运的措施,体积较大者采用炸药爆破,爆破之后再将小块危岩体进行清除,从而消除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证。
危岩体清除后,在50°~70°坡处设2级台阶,设计台阶宽5m,台阶高度5m。
景观修复措施方案
![景观修复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902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7.png)
景观修复措施方案景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体,是城市和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被破坏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景观需得到修复。
对于被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的生态系统,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基本的景观修复措施方案。
森林修复森林是众多生态系统的支撑,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被破坏的森林中,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重、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严重。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森林修复措施:林木恢复通过如种植、树木营养补给等措施,恢复被破坏森林的植物群落。
特别地,在退耕还林、造林、植树节活动中,可以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加入生态公益行动中来。
森林保护区建设森林保护区建设是指指定森林环保区及其管理机构,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调查和修复工作,同时合理规划和布置森林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促进森林修复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草原修复草原是牲畜饲养、草料生产和越冬栖息的主要场所。
草原退化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百态流转和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草原修复措施:恢复草原植被草原修复的关键是恢复草原植被。
可通过草种选育、草种合理配置、灌溉保墒等措施改善草原土壤环境,构建健康草原生态系统。
改善水源为草原提供水源,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条一直用以拯救草原失调的措施称为运水草原。
运水草原的关键是引水和运水。
湿地修复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在水的循环和气候调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许多湿地也面临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湿地修复措施:草帘固化稻草、草席散落在泥沙上,一般被称为草帘,在施工中以自然天然纤维材料,如草、稻草等首选。
草帘固化是控制湿地土地沉降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被认为是处理湿地水质问题的主要方法。
生物修补样带、昆虫和原生质等生物可在湿地中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促进湿地中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该文介绍的方案不仅适用于景观修复工作,而且对于维护生态环境有着一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是目前解决破损山体场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营建问题的主要方法,由于各地对场地的用地和功能定位的不同,所用方法的侧重也有所差异。
2 修复与营建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爆破采石,使山体岩层严重松动,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应根据破损山体的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采取排险、固坡、加筑挡墙等措施,彻底消除开山采石带来的山体滑坡、碎石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2.2生态恢复原则
破损山体原有的生态环境已完全破坏,规划设计方案应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恢复为基本目标,创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立地条件和小环境条件,科学进行植物选择,以地方优势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2.3尊重场地与景观营建的原则
尊重自然环境,注重生态保护,关注科学性与艺术性,运用各种建设要素和当地自然材料,在进行生态恢复的同时,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的营造。
2.4经济实用性原则
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的经济实用性,就是既要考虑修复工程的建造成本和长期的养护管理成本。应充分利用采石遗留下来的石料作为土建用材,合理利用现状高差,创造不同的山地空间。以自然生态设计为主体,减少冷季型草坪和模纹的应用,降低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
3 主要步骤和技术方法
3.1主要步骤
3.1.1现场勘察与地质资料收集
做好破损山体的现场勘察与地质资料收集是进行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的基础,对破损山体立面因开山采石造成松动,容易塌方的岩石进行认真排查,对所在地的立地自然条件和植被状况进行细致调查,同时注重调查破损面的形态特征,调查的内容绘制在地形图上,辅以文字说明和照片图示。同时收集所在地的详细地质资料。
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技术
摘要:城市破损山体的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景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出了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步骤、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方法,旨在对城市类似区域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破损山体 修复 绿化景观营建技术
1概述
在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进行排险处理,防山石滑落、山体崩塌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土石方工程主要是解决水土流失、植物生长的基质和硬质景观的营造问题。
一般破损山体大都由山脚、山腰立面和山顶坡面组成。
山顶 山顶坡面土层较薄,整地时注意保护原有的植被,局部修整覆土,并尽量减少破土面,可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小鱼鳞坑规格大约在长径80厘米,短径60厘米,深50厘米,堰宽30厘米,坑面外高里低,根据立地情况上下成“品”字形不规则设置,可栽植一株小的乔灌木;大鱼鳞坑采用沙浆、碎石砌垒,其规格大约在长径200厘米,短径100厘米,深70厘米,堰宽35厘米,坑中心可栽植一株较大的乔灌木,两端各栽植一株地被植物,土层较厚的局部区域可以整大穴种植大乔木。
3.2.3 排水与灌溉
1、排水
排水有多种形式,一般可利用坡地汇水面明沟或暗沟排水,周围环境较好且水利条件方便的破损山体,可修水池蓄水或塘坝蓄水,方便灌溉的需要以及水景观的建设。
2、浇灌
针对土壤漏水严重,大面积浇灌又易于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浇灌方式可以采用微喷和滴灌两种形式结合,既节约用水,又可以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
(4)、使用抽枝宝。对抽枝困难的苗木,有明显促枝作用。
(5)、工程措施可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增强植物生长。加大树穴可以增强树穴蓄水保肥,提高了苗木的抗旱能力;地膜覆盖,在冬季和初春季节苗木栽植完毕,灌两遍透水后,及时封穴,并用地膜覆盖树穴,既提高地温又减少根部水分蒸发,减少了植物由于生理性干旱所造成的死亡;设置风障可有效降低苗木的冻害和风干;树干保护和夏季遮荫也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山脚 山脚自然放坡,坡面夯实覆土,也可采用自然石挡墙或者塑石的形式处理,或采用花槽砌筑的形式种植,增加山地的自然感和自然观赏性,栽植高大、速生乔木遮挡部分裸露峭壁,内侧栽植爬山虎和常春藤等攀缘植物,坡脚设立防护沟,中上部碎石滚落时可进入防护沟,增加安全性。
山腰立面 山腰断崖立面较高,可用分层台阶递进式修复处理,立体种植。断崖立面高度在20米以内,下部可按照山脚做法,顶部做种植池,栽植攀援性植物,山下结合达到断崖的整体绿化效果。断崖立面高度大于20米,除上述方法外,在断崖中上部借突起的岩壁开凿锚孔(深1.5米,直径10厘米),呈自然式排列,孔周边设置种植槽,栽植爬山虎和常春藤等攀缘植物;若峭壁立面稳定性差,须做挂网锚喷处理,对于稳定的有一定景观效果陡峭立面,可以考虑结合浮雕图案等艺术性处理。
(5)、观赏性树种,如雪松、女贞、白蜡、毛白杨等。
2、技术措施的应用
(1)、采用ABT-3生根粉。本型号生根粉对于常绿针叶树种及难生根树种的快速生根、提高成活率具有明显效果。
(2)、采用保水剂。采用保水剂可加强土壤的储水保水能力。
(3)、施用新型高效缓释肥。在特别干旱贫瘠的立地条件上,使用新型高效缓释肥,可给植物较长时期的营养供给,同时有效避免使用速效肥造成的对苗木的伤害,又能避免土壤板结,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3.1.2制定科学的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方案
对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资料进行汇总比较,对场地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确定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的框架和功能定位,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邀请园林、林业、地质、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和现场的比对核实,形成科学的实施方案。
3.2主要技术方法
3.2.1土石方工程
以济南为例,植物选择可以考虑:
(1)、选择荒山绿化先锋树种,如火炬、黄荆、黄栌、锦鸡儿等。
(2)、选择耐旱耐寒植物,常绿的如侧柏、洒金柏、河南桧、扶芳藤、爬行卫矛等,落叶的如木槿、红瑞木、金叶莸、兰花莸、蔷薇、迎春、连翘等。
(3)、选择浅根性植物,如刺槐、香花槐、毛刺槐、合欢等。
(4)、针对山地土壤肥力差、易漏肥的特点,植物要选择能够改良土壤的品种,如具有固氮、固菌能力的品种——香花槐、刺槐、锦鸡儿、金雀花、苜蓿草、豌豆花等豆科植物;具有催肥能力的植物,加速有机质分解,如蓍草,增加土壤肥力。
3.2.2 种植工程
种植工程主要是解决稳定的生态环境形成和丰富的植物景观营建问题。
1、树种选择
结合地形改造处理和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和不同斑块划分,确定不同斑块的适宜植物类型和技术方法,通过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同时做到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形成高低变化、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破损山体立地条件差,尤其土层深度有限,且土壤保水性差,应选用根系发达,具能耐干旱瘠薄和固土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对断崖下部、采石迹地和山谷采取工程措施,设置大种植池,通过客土回填等方式增加土壤厚度,种植规格比较大的观赏树种;对于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的区域应用喷播技术固定坡面并种植植被,喷播可用“种子包衣”等方法进行;大面积种植适生野生花卉同样可以丰富植被,增加自然景观效果。
破损山体地形复杂,存在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由于爆破采石造成岩石破碎松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漏水、漏肥问题,山体遗留土壤因长期淋溶,土壤有机质丢失严重,土壤团粒结构差,造成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由于土壤肥力和山体表层土壤流失严重,植被难以生长,形成了大量裸露的山体。
进行山体排险,加强挡土、护坡处理,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山体裸露,进行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