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新闻编辑笔记
第一章:
一、1.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媒介成品生成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2.编辑的分类:
(1)报纸编辑:是指报纸编辑人员为出版报纸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确定编辑方针、拟定报道计划、组稿、送稿、选稿、改稿、配稿、制题、设计版面包括联络作者等
(2)杂志编辑:是指比报纸周期稍长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连续出版物的组稿、选稿、改稿、编版等专业性工作
(3)广播编辑:是指广播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广播本身媒介特点进行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文字工作和技术工作。

(4)电视编辑:是指电视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所进行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图像选配加工、文字编审和音效处理工作。

(5)网络编辑:是指随着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而崛起的新型编辑门类,除具有传统的新闻编辑所具有的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设计、排列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链接设计、图文组合、滚动版预设等。

二、1.中文报刊编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新闻编辑实践最早应追溯到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创刊号的序言是中文报刊第一篇阐明办报思想和编辑方针的序言。

由此,宗教性、可读性、通俗性和篇幅短小成为早期报刊的基本特征。

对其后的宗教报刊和中文报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版报刊,开宗明义、明确办报宗旨与编辑方针,成为近代以来中文报刊的鲜明传统。

继传教士之后,外国人在华创办外文报刊与商
业报刊都十分重视编辑方针的确定
近代国人办报意识的形成是受到了传教士报刊客观启发和社会改良的主观动机双重因素的影响。

1872年创办于香港的《华字日报》几乎定下了此后国人办报的基调,即爱国主义。

近代国人办报的最初动机,并非在于新闻性而在于知识性、时政性和爱国主义。

此后的王涛和梁启超都是前后一脉相承的
中文报纸的现代版式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858年创办的中文日报《中外新报》,四开单面印数,竖排版。

早期为周刊,后为双日刊,并首创双面印数。

《上海新报》率先实行分版分栏的固定编排,随后实行新闻报道加大字标题,对中文现代报刊的定型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形成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这时具有较为系统的报纸编辑思想并能付诸实践的是《时务报》时期的王康年。

其编辑业务改革主要是:报纸双面印刷、版面分栏编辑、文章句读加点、增列导读目录、倡导简短文风、外地要闻需用电文稿梁启超也总结了自己的办报思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梁启超的办报经验是19世纪国人办报业务的总结,也是中文报刊迈向二十世纪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中文报刊的业务探索在不同方面展开
政论方面:197 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有首创之功1896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更形成了时务文体1898年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又创时事短评
版面方面:1900 《中国日报》率先将版面分为六栏1904 《时报》进一步强化分栏字号、符号的功能
栏目方面:《中国日报》创办时就设立了专栏《鼓吹录》,后来成为品牌栏目。

标题方面:《时报》1912开始,采用复合型标题,功能上也有概括性、解释性、标示性、夸
张性、比喻性等尝试
图片方面:《申报》是使用照片和漫画的第一份报纸
广告方面:《中外新报》创办伊始即有广告。

20世纪初由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这一时期在办报思想和编辑业务上有独创性的是香港《有所谓报》主编郑贯公。

其具体做法是面向市井民众,办小报:文体民间化栏目多样化
此时在编辑业务上还有所突破的有:
英敛之的《大公报》:开办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栏目
狄楚青的《时报》:一改政论报传统,走大众化报纸之路,创办时事短评体例,大胆采用多字号排版,主次分明醒目等都具有报纸编辑的开拓性意义。

五四运动开始中,在《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下:
(1)新老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
(2)采用西式标点符号、
(3)报纸版面编排上出现了多种分栏形式
(4)头版头条由大总统令改为国内外重大新闻
(5)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
(6)一些大报进行了副刊革新,从不足一版办成多版
中文报刊完成了近代到现代的转变
五四运动后,在现代报纸编辑业务上有创新贡献的是成舍我:
(1)采用小报大办、精选精编的半包方针
(2)采用重视言论、竞争消息、广用图片的编辑方针
综合早期中文报刊的编辑业务的发展情况,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和革新,都积极借用了欧洲或日本报刊的形式
(2)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动因都在于满足读者需要,是报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报刊编排方式模仿苏联的编排方式。

1956年汉字改革方案公布后,报刊改版为横排
版面严格遵守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变化与和谐统一的形式,稿件标题图片不再忽大忽小,布局不畸轻畸重,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1992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报纸版面形式由小圆柔细转变为大方刚粗,强化视觉冲击力。

版面以板块为主,粗黑线条为辅,行文很少拐弯,照片巨幅醒目。

三、1中国新闻编辑的理论研究:
对新闻编辑,尤其是对中文报刊编辑的理论,归结与阐述仍然始自西方传教士。

《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在《教会报大旨》中,就强调了确定编辑方针对报纸的重要性。

在此影响下,国人办报者也陆续发表报学专论,如梁启超和郑贯公。

1903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
1913年,上海广学会翻译出版美国休曼的《实用新闻学》。

国外新闻学理论的引入,意味着国人对新闻学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观念到理论转变的开始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徐宝璜主讲新闻学,其讲稿《新闻学》随后的出版,意味着中国新闻学的学科诞生。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改组后,徐宝璜增开报纸编辑课,这意味着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的诞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影响的新闻著述中还有邹韬奋、储玉坤、恽逸群等对新闻编辑的专题论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诸多新闻学理论著作中,大都有新闻编辑的专章或专节。

解放后的17年和文革十年,几乎没有新闻编辑方面的专门著述。

只有1950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格列波涅夫的《报纸编辑部的群众工作》一书流行
1982年,由郑兴东等集体编著的《报纸编辑学》出版,是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学放卖弄的教材。

加上1984年叶春华编著的《报纸编辑》,成为了新时期编辑学方面的奠基之作。

新闻编辑作为一种技术,既具有其传统规范性,又具有接受新兴理论的敏感性,但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实际上总是落后于新闻编辑技术实践。

直到1995年,新闻编辑理论研究才打破沉寂,蔡雯的《现代新
闻编辑学》和吴飞的《新闻编辑学》先后出版。

进入新世纪的新闻编辑业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跟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的报纸改扩版研究
(2)关于提高报纸版面的艺术性的论文
(3)制约版面编排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已有的新闻编辑研究也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
(1)观念落后于实务发展,表现在受传统新闻体制影响,编辑的新闻报道的主导性强调不移
(2)理论落后于技术,新闻编辑的电子化事实上已经带来了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场革命,但编辑理论总结远远落后了,甚至显得保守(3)理论分析中所用材料时间上滞后,报类、版面上缺乏代表性(4)大多想建立新闻编辑学,但尚未建立学理规范
四、1.当前西方报纸版面编辑趋势:
(1)强化信息数量与质量的改版
(2)版面风格趋于简洁:追求清晰成为一种世界报纸编辑的价值取向
(3)纯净版面的追求:平面设计应寻求合理有效的传达功能。

(4)专刊多元活泼美观
(5)小开张大报的趋势
(6)扩大能刊登广告的版面空间
(7)版面设计的服务意识:提倡为读者服务和为市场服务的意识理念
(8)报网互动-放大新闻附加值
(9)语言的娱乐化与图片的色情化
2.当前我国报纸版面编辑趋势:
(1)大信息量:不仅表现在报纸整体上的不断扩版增厚,还表现在单元版面信息元得成倍增加,尤其是要闻版强化了大信息量
(2)版面简洁:多采用板块结构,很少用底纹和花边,合并栏数,多用横题,分版表目
(3)图像化:图片新闻、图标新闻已成为当代报纸版面必备的元

(4)强化新闻版(5)专刊、副刊的强化:(6)版面元素的个性化强化:与他们不同,成为报纸编辑的一致追求(7)横向编排成为主流(8)强化导读和新闻提示(9)人文化:以情动人营造情绪。

第二章:一、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从报纸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从传统的报纸编辑工作角度来看,编辑、采写、通联并列为报纸编辑的三大门类,其中编辑具有总串联、总合成、总把关作用。

(1)总串联:把报纸出版的不同工种、不同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联合起来,使报纸的出版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2)总合成:将报纸出版的多人劳动汇总起来,实现和完成组织宣传任务。

(3)总把关:防止各种差错见报,以保证宣传和传播的质量。

2.从报业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承担编辑方针的确定和对报纸的设计。

(2)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负责各项生产环节的人员协调。

(3)报纸编辑部门是单位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组装中心,报纸产品的最后组装集成在编辑手中最后完成。

(4)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与报纸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提供给销售部门的最后产品是由编辑提供的,销售部门的销售状况也主要反馈给编辑。

3.从传播学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新闻编辑首先扮演着把关人角色:我国编辑的把关原则主要有宣传原则、法律原则、真实性原则、版面原则、文法原则。

(2)在现代大众传播中,编辑实际上又扮演着隐匿意见领袖的最初角色。

(3)编辑同时又是接受意见反馈的主要通道:
A.编辑常常是接触读者反馈意见的第一人
B.给读者意见作出解释和回答的
C.接受读者的反馈意见,调整和改善工作的具体实施。

D积极进行受众调查,收集反馈信息
二、新闻编辑的体制:
1.编辑部:编辑部是新闻单位内负责新闻采写、编辑、通联和资料等新闻业务工作部门的总称,是新闻单位的核心部门,其内一般又有若干个专业部门组成。

2.总编辑: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

总编辑是主管编辑、采访和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决策人。

总编辑的职责有:A 制定编辑方针B 审定报道方案C 指挥实施编辑方针和报道方案D 审定重要稿件和版面E 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编委会:编委会是新闻单位编辑部工作的领导机构。

凡是编辑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编委会讨论决定。

编委会成员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若干名编委。

总编辑为编委会负责人。

在实行总编辑负责制的单位,编委会不仅领导编辑部,还领导经理部和其他行政部门的工作。

编委会成员由新闻单位的主办机关任命。

在我国通行的是总编辑负责制。

即在总编辑主持下的编委会对新闻单位全部工作全面负责的领导体制。

4.主编:报社内各个版的编辑工作的负责人。

负责主持本版分工范围内的选稿、改稿、标题、组版等各项编辑工作
5.编辑:根据工作时段不同,分为日班编辑和夜班编辑。

根据职能性质,又分为稿件编辑、版面编辑、美术编辑、副刊编辑、专版编辑等。

6.西方新闻决策机制:在决策机制上,西方国家大多是董事会制,董事会下设主持人,主持人下设主观媒介编辑业务的总编辑。

7.英美编辑体制特点:
(1)编辑部下设专业部编辑和城市新闻编辑,编辑部实际上是新闻业务的主导者
(2)设立城市编辑,突出新闻综合性特点
(3)记者受城市编辑的领导和指挥,有利于编辑意图的贯彻。

8.日本的编辑体制特点:
(1)设立各专业新闻部
(2)在各分部中以编辑为核心,记者接受编辑的领导。

9.台湾编辑体制特点:
(1)业务实际上由编辑部、编辑组和编辑是三个层次完成
(2)划分省市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体现编辑内容的综合性
(3)编辑部下辖采访组、编辑组、通讯组,统一调配记者。

10人民日报编辑体制特点:
(1)版面是编辑部工作机制的核心与主体
(2)版面编辑自觉实现编委会意图
(3)版面编辑负有版面处理权,有稿件处理权,但无记者支配权,因此报道策划常需要借助编委会或总编室协调调度,或者由版面编辑亲自采访撰稿
(4)版面编辑常要承担本版需要配发的评论文章
11.国内外编辑体制差异:
(1)编辑部是按报道内容还是版面分工来设置。

(2)编辑与记者的关系:平行关系、从属关系。

从属关系有利于编辑思想的贯彻,在束缚记者手脚、限制记者视野;平行关系形式易于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利于采访与写作,弊在编辑核心作用软化,难于形成版面特色。

12.报纸编辑流程:
A文稿输入B版面设计C 组版D 印刷
13.编辑方针:广义的编辑方针包括办报方针、编辑方针和报道方针,是报纸编辑部工作的指南。

办报方针由报纸的发行人制定。

编辑方针由编辑部制定。

报道方针依据编辑方针制定,有阶段性和专题性的区别。

14.宣传方针:宣传方针可以由编辑部拟定成为编辑方针的内涵,即宣传稿件的编辑原则。

还可以由专业部提出,作为对某一具体报道的宣传要求,属于报道方针的层次。

15.办报方针:办报方针就是报纸公开表明的板报宗旨和所要达到
的目的,体现不同时代报纸的不同性质。

办报方针是由报纸发行人制定的,反映他们的目的立场利益和主张以至策略与方法。

报纸的办报方针具有一贯性和一致,相对稳定,不易变动。

办报方针的内涵:
(1)确定的办报宗旨或目的
(2)规定的报纸的性质、立场、任务和作用
(3)坚持的指导思想
(4)决定的报纸规模和设想的读者对象
(5)内定的报纸隶属关系
16.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和现实情况对报纸内容、形式所做的总体设计,内容包括读者定位、报道的范围和重点、报纸的水准以及报纸的风格。

(1)报纸方针确定的前提:报纸内容、传播效果、广告、传播者、读者兴趣、报纸长期略读者构成
(2)现代报刊的功能定位: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新闻解释、读者引导、论坛提供,重视读者来信、娱乐释放
四、编辑修养:
1.编辑修养:(1)理论修养:主要是指哲学理论修养、新兴理论修养。

(1)政策修养:政策指导
(2)职业道德修养
(3)专业修养
(4)知识修养
2.编辑能力:(1)信息采集能力:其一是编辑自我的新闻敏感型其二是社交能力
(2)信息鉴别能力:信息鉴别能力来自编辑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敏感、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等素质。

(3)组织能力:(4)创新能力(5)写作能力(6)操作能力
3.编辑意识:(1)新闻意识:A.时效意识B线索意识C 指导意识
(2)信息意识:新闻编辑既要有信息资料采集与积累的意识,又
要熟悉现代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式,还要有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

一方面要强化在职人员的信息意识,另一方面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选聘一批既懂编辑专业,又擅长信息获得和信息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编辑队伍中来。

(3)政治意识:A.首先要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观察分析社会现实,正确报道和解释新闻事实,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B.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真正起到群众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舆论工具作用,使媒介真正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和桥梁。

C.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组织上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重要情况应请示。

D 要有弘扬主旋律的意识E 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创新意识:A编辑制度创新B 编辑观念创新C 编辑技术创新(5)把关意识:A.要把好政治关B.要把好法律关C.要把好版面关D 要把好策略关E 要把好质量关
第三章稿件编辑
1、稿件来源:报纸编辑部的稿件来源有三:本报记者和编辑撰写的稿件、通讯社每天播发的通稿、通讯员和社会上其他人士的来稿。

因为来稿渠道不同,运行路线也不同。

编辑写的稿件可用的交版面编辑组采用;记者稿件直接发给总编室和各版;社会来稿由群工部初步筛选分类后,转送专业部供选择采用。

2、稿件选择的意义:
(1)稿件的选择有利于贯彻办报方针
(2)稿件的选择有利于形成报纸的特色
(3)稿件的选择有利于保证报纸所用稿件的质量
3、稿件选择的目的:
(1)判断稿件是否适用
(2)判断稿件的意义的大小
(3)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
(4)检查稿件有何缺陷
(5)确定稿件如何利用
4、稿件选择的标准:
(1)新闻标准: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2)政治标准: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府的重要决策
(3)宣传标准:正确性、权威性、针对性、新闻性、适宜性
(4)法规标准:禁止刊登:有关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内容、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力的内容
(5)道德标准:保护新闻源、避免受害者或无辜者受到困扰和伤害、不应过分渲染报道灾情、疫情以及各种暴力事件,以免引起读者的惊慌与恐惧、不应刊载有
助于报社或个人获取私利的内容
(6)版面标准:轻重选择、缓急选择、协调选择、平衡选择:主题内容不可过分集中;对地区最好有所兼顾
7、稿件选择原则:
(1)定质原则:保证重要的新闻优先入选、保证新鲜的新闻优先入选
(2)定量原则:报纸版面容量在相当长时间内要保持固定
(3)定时原则:日报的版面以一天
8、稿件选择的方法:
(1)判断稿件内容的真实性
(2)判断稿件内容与读者的相关性
(3)判断稿件内容与政策法律道德的要求的一致性
(4)判断稿件内容与本报特点的一致性
9、稿件类型:刊用稿、备用稿、内参稿、线索稿、转交稿
10、稿件选择所应注意的问题:
(1)稿件处理要及时,不要拖延时间,尤其是时效性强的新闻稿件要及时作出决定。

(2)选择稿件要细致,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稿件,同时注意防止重复用稿。

(3)要要重视作者的附稿信,注意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11、稿件修改:稿件修改是对刊用稿的文字表述与篇章结构上所
进行的校正、压缩、增补、改写等处理工作。

其中较正式稿件修改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工作。

12、校正:所谓校正是指对原告不作大的改动,质对事实以及事实的表达等方面作个别订正,以求达到稿件表述的真实准确。

13、稿件修改程序:(1)审读全文,分析稿件(2)设计方案,着手修改(3)检查复读,精益求精
14、使用校对符号的具体要求:
(1)符合规范,即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2)勾画分明。

稿中的错误要用引线行间画出,拉到页边空白处修正,不要在文中修改(3)清晰易辨,改样所用笔的颜色,应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引线与引线之间不要重叠交叉,如难以避免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

15.稿件编辑:编辑常用编稿方法有六种:修饰、压缩、摘编、增补、综合和改写。

(1)修饰:是指主题、体裁、表现方法符合要求,编辑主要对文字进行加工、润色,使其既有文采,又简洁、形象。

稿件修饰的前提是,保持原稿的新闻五要素完备,
只是文字表达不太妥当,或者由于对信息内容理解不清楚而表意不充分,或者对
书面语文字符号意义的理解有偏差。

(2)压缩:主要是指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符合要求,缺点是原告篇幅太长。

变编稿是对内容重复的材料作删除、缩短,突出精华。

压缩的方法是删字、删句、删
段、删节。

压缩方法有;
A.尽量保留信息量,把多余的信息符号加以删除,去字去词去句,而不损伤原意。

B 保留主要信息内容,把次要的部分删掉。

C 删去评论
(3)摘编:摘编是为了突出主题和节约篇幅。

摘编是对原稿进行剖析之后,发现原告不能全文刊登,但原稿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
内容有报道价值,于是把有关内
容摘编出来发表。

(4)增补:原稿的构成因素齐全,知识对新闻事物发展变化的环境和背景没有交代清楚,增加这部分材料可以增加新闻的价值。

采用这一方法时,可以通知作者补充
材料,也可以由编辑根据可靠的资料增补。

主要有
A 背景材料:用以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独特的环境,或用以对比、衬托、
深化新闻主题
B 知识材料:用以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及某些专用名词、专业知识作分析和解释,
对重要事实加以补充说明或注释
(5)综合:是把主题内容相同或相似,但报道角度不同的两篇或几篇稿件,重新改变成一篇新闻,以帮助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发展。

这种方法多用于动态新闻,少
用于事件性新闻。

综合方法中常见的新闻综述有两种情况:A对同一主题、同一
事物、同一问题作全面的综合B在一段时间内,把同一主题的连续报道、综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