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加强新农村建设 塑造新农民形象

合集下载

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评估

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评估

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评估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其目标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估这些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社会效益。

1. 示例带动效应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些成功的示范案例,能够在农村地区营造出一种追求进步、创新的氛围。

这种示范带动效应可以激励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到创业和发展中来,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

2.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致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建设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这些改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通过推动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电商等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4. 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在发展农村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补贴政策、培训和示范推广等措施,鼓励农民从事果蔬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5.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在农村地区引进了一些新技术、新业态,激发了农村的发展活力。

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引进,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创业者和投资者到农村地区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

6. 推动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在土地整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统筹规划、土地整理、土地流转等方式,解决了农民土地流转难、生产场地不足等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支撑。

7.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地区逐渐与城市接轨,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改善农村交通、提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措施,使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民

的主力 军。建设 新农村是涉 及亿万农 民 村的 主体地位 不相适应 。坚持 培育新农
切 身利 益的伟大事业 。从 当前我 国农 民 民与建设 新农 村 的 良性互 动 , 在培 育新



皂写

\ !




写 \ !

. 、
写、
由龙头学 校派 出教师进 行直接 指导 与 “ 色证 书” 育的要求 , 用空中课堂 引导学生 根据家庭 实 脚点在 乡镇 实习基 地 。 绿 教 利 向上直接 与市职业 技术学 践条件制定选修 课程计 划 . 实现职业教 育与普通 教育 的有 机 实验 。县职 业培 训中心 和县职高 ,
应 是发展中职教 育 , 办好 适 合本地需 要 的职业 高 中 , 特别是 与 作进 一步提高训 练 。对 确有潜力 的职业技 术学 院毕业生 . 市 县企业联办中专 、 技校 等 , 培养大批 义务教育 阶段后 , 是 回 该进 一步推荐 到省级综 合大学对 口专业 深造 , 让大批 新农 民
村建 设 需要 来 看 。 论 经 济发 展 , 无 还是 点。这 就表明培养新 农 民是新农村 建设 社会事 业发展 ;无 论基 础设施建 设 , 还 课 题 中最 本质 、 核心 、 关键 的 内容 , 最 最
在 于培育 新 型农 民
是 精神 文 明建 设 ; 无论 立 足 当前 , 是 也是最 为迫 切 的要求 。广大 农民是建设 还
年制初 中 的初 三后 , 部分 学生继 续 升人 四年级 , 一 接受短 期 育也才 具有强大 的吸引力 。
劳 动技能 培训 ; 另一部 分 学生 根据本 人 的发展 目标 , 自愿报

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3篇)

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3篇)

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风貌整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通过整治农村风貌,能够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制定了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整治农村风貌,创造美丽宜居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2. 任务:(1) 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整治,恢复农村的整体形象。

(2) 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3) 加强对农村风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整治重点1. 拆除乱搭乱建:对农村中存在的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的临时搭建进行拆除,恢复农村的整洁和有序。

2. 清理乱堆乱放:对农村中存在的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包括农村垃圾堆放、废旧物品堆放等,提高农村环境的整体美观。

3. 美化农村环境:通过绿化、花坛设置、道路整修等方式,美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

4. 治理农村污染:加强对农村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的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5.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改善。

四、实施步骤1. 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

2. 制定整治方案:依托乡镇政府,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等。

3. 宣传动员:通过宣传教育、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动员农民参与整治工作,增强群众的整治意识和积极性。

4. 资金筹措:通过多种方式筹措整治工作所需的经费,包括向上级政府申请资金、社会捐助等。

5. 组织实施:按照整治方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整治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6.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整治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式。

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形象的重要手段

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形象的重要手段

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形象的重要手段乡村是祖国的瑰宝,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人口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环境问题等。

然而,乡村振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形象,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新时代农村全面建设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旨在通过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村形象与境界。

乡村振兴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农村路网、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

乡村是我们的根,乡村文化是我们历史的记忆。

通过传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让乡村更具吸引力,让游客和居民更好地了解乡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特色。

乡村振兴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与发展。

乡村振兴鼓励农民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农产品种植向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保护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倡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设生态公园、修复湿地、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等,可以有效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乡村,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形象塑造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形象塑造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形象塑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形象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方位的努力塑造新农村形象,不仅有助于改变以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还将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在新农村形象塑造中,农村的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为中国的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农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因此,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是塑造新农村形象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需要倡导农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实践,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其次,在新农村形象塑造中,要注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经济的发展是塑造新农村形象的关键一环。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适应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的乡村特色产业。

例如,有些地方可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等,有些地方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培训和资金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第三,在新农村形象塑造中,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改善农村的道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交通便利度。

同时,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第四,在新农村形象塑造中,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文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

此外,也可以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一切为了农民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一切为了农民的发展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的领导?村民一一 道出姓名 、 职务 。康 主任 接过话头 ,问村 民们认不认得黔 江过去 的 老专员 ?结果年 纪最 大的村 民代 表认出 了
l 结题 。 0月
施 的建 设上要适 当超 前 ,不要用几 年就过
我看到黔江 的历任 领导对农村 、农 民工作 的关注和重视 。 “ 在新农村建设 中, 你们最希望办 成哪 些事? 最希望政府帮助你们 干什么事? 有了 政府 的引导 , 你们想 干什 么事 ?怎么干好这 些事?……”叶 主任希 望村 民代表 畅所 欲
当前状况如何 ?其 思想认识 、 观念 、 价值 生 产形式 、 生活 方式 、 文化素质 、 技能水 平等 , 与建 设新农村 、塑造新农 民的若干要求 有 怎样 的差距和不 足?农 民在 新农村建设 中
发 挥 主体 作 用 的 有利 条 件 及 障碍 因素何 在 ?都是此次专题调研关注 的焦点问题 。 在 黔江 舟 白镇 这个 示 范村 的调研 中 , 康 主 任强 调 新农 村 建 设 ,关 键 在 于 一个 “ 字 的落实上 。他说他不担 心这个村 的 新” 规划 实现问题 ,因为它 的外部 条件得天独 厚, 紧靠主城 , 又临机 场 , 要为 中心 城 区 只
公 民 导 刊 20 ・ 068
上 ,收集整 理全市农 民在思 想认识 、价值 观念 、 产形 式 、 活方 式 、 生 生 文化 素 质 、 技 能水平等方 面的基本资料 ,并广泛采用计 算 机 、互 联 网等现 代科 技手 段和工 具 , 综 合 运 用经 济 学 、 社会 学 、 息论 、 统论 、 信 系 控 制论等知识 ,分析研究全 市农 民在社会 主义新农村 建设 中主体作用 的有利条件和 障 碍因素 ,提 出解 决 的方法 、措施和保障 建议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

然而,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不足,农村中的贫困问题也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要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中型水库、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水平,加大节水和防涝等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的水需求。

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必须要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新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扩大农业用地的规模和规划。

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此外,还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能,进一步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农村电力、通信、公路、市政供水等各方面的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品质。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和就业,拉近城乡差距。

四、保障农民权益和尊重农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平等、尊重农民和农村文化的价值,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听取农民的声音和需求,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同时,保护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国文化一体化,努力树立和塑造新时代的农民形象,引导农民向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成功。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

开放 以来 。 国 农 民文 化 程 度 有 了很 大 提 高 。建 国 6 我 0年 来 , 全
国扫 盲 工 作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成 绩 。 村 劳 动 力 的 文 化 程 度 也 得 到 农
了很 大 提 高 。但 是 , 应 该 看 到 , 国 文 盲 率 远 高 于 发 达 国 家 也 我 2 %以下 的水 平 , 乡 人 口受教 育 程 度 存 在 明 显 差 异 , 村 文 盲 、 城 农 半 文 盲 劳 动力 3 / 4以上 集 中在 西 部 农 村 、少 数 民 族地 区 和 国 家 级 贫 困县 。这 与 全 面 建 设 农 村 小 康 社会 ,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 建 促进 农 村 经 济社 会 全 面发 展 . 现农 村 现代 化 的要求 极 不 适 应 。 实
能 力 比较 差 , 严 重 影 响 了农 业 新 技 术 推 广应 用 。 现 在 留在 农 这
2 新 时期提 高农 民素质培 育新 型农 民的对策
21 促 进 城 乡经 济 融 合 。 过 城 乡 交 流提 高农 民素 质 . 通 外 出 务 工 人 员 在 城 乡 交 流 过 程 中 开 阔 了 眼 界 ,更 新 了 观 念 . 到了新的知识技能 , 学 自身 素 质得 到 了迅 速 提高 。回到 农 村 后 . 多 数 都 成 为 了农 村 社 会 的 中坚 力 量 . 们 利 用 在 外 见 多 大 他 识 广 的 优 势 , 家 乡 传 递 致 富 经 验 , 供 经 济 技 术 信 息 , 本 地 向 提 为
过 对 农 民 思 想道 德素 质 、 学 文化 素 质和 生产技 能素 质 状 况的 分析 , 出 了新 时 期提 高农 民素质 , 育新 型农 民 的对 策 。 科 提 培

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工作以什么为抓手,推动整体工作和评判工作成效

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工作以什么为抓手,推动整体工作和评判工作成效

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工作以什么为抓手,推动整体工作
和评判工作成效
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工作的抓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农牧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2.示范带动: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农牧民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和培训等方式,让他们成为新风貌的代表,带动周边的农牧民参与。

3.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奖励和表彰制度,对于在新风貌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农牧民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推动整体工作和评判工作成效,进一步加强农村文明建设,为农牧民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效益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效益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农村地区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

本文将分析新农村建设对社会文化带来的效益。

一、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还吸引了更多人前往农村定居或旅游,促进了城乡交流与互动。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通过投资农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促进农村教育进步新农村建设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

农村学校的改善和发展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农村教育的进步也推动了农村青年的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

四、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新农村建设注重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强调农民自己创造的文化价值。

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文化节庆等活动,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得到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也得到提升。

这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塑造新农民形象新农村建设改变了人们对农民的印象,塑造了新农民的形象。

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和扩大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新农民的形象也更加阳光、自信、乐观。

这种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与共享。

六、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强调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文明村庄和文明乡风,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风尚改善,培养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这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整体文明程度,也为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

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

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

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骤然增长,农村地区不再像以前那么人口密集。

但是,农村依旧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还成为了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的天然度假胜地。

因此,新农村、新农民和新农村风貌的出现,成为了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焦点。

新农村是指在传统农村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以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为基础,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现代化的乡村形态。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逐步推进,推出各种扶持政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新农民则是指那些有着现代化观念和理念的农民。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不仅在生产方式上,他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对卫生条件、知识水平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农民注重发展农村旅游、农业经济、环保建设,同时也十分关注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新农民的崛起,也引领了乡村振兴的浪潮。

而新农村风貌,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落实。

新农村风貌的特点是概念先进、设施完善、住房美观、道路宽阔、人文景观有特色。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注重形式上的美观,而更重要的是将当代科技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好乡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休闲、观光。

在乡村精神旅游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新农村风貌的打造,也成为农村振兴的重要方向。

新农村、新农民、新农村风貌的出现,代表了乡村发展的现代化方向和发展思路。

新农村的建设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而新农民的崛起将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农旅结合”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新农村风貌的出现,则打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特色的乡村形象,更能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促进经济繁荣。

总之,新农村、新农民、新农村风貌的出现,代表了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潮流,它们将会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认识与思考作者:晁建立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0年第04期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基础。

为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这是新时代、新任务、新课题。

从什么是高素质农民,为什么培育高素质农民,怎样培育高素质农民出发,阐释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性,回答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政策保障,对做好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育;认识;思考一、高素质农民的概念高素质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爱农业、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强体魄、树新风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高素质农民是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骨干力量,是解决“谁来种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项管当前、利长远的工作,既需要政府部门真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又需要社会各界谏真言、出良策、共参与。

我国从2005年原农业部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再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新型职业农民”写入其中,才正式全面开启了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序幕。

可以说,起步时间迟、发展历程短、成熟经验缺、推进力度大、发展势头猛是我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歷程的真实写照。

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必要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考察和分析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基础上,得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一结论。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而耕地面积只有世界耕地面积的7%。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兼业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的问题日显突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了结构性下降,农业劳动者后继乏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塑造“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塑造“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第21卷 增刊2006年4月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B EI J IN G A GRICUL TU RAL COLL EGEVol.21,Sup.Apr.,2006 收稿日期522;修订日期622塑造“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张子睿,许大德,刘昭兰,马 嵬,陈立佳(北京农学院经济贸易系,北京102206)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笔者结合在北京、辽宁两地农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意义,对通过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

关 键 词:新农村;新农民;素质;培训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本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寡正逐步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而对于社会而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升工作提出了要求 中国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向农民让权让利的办法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状况。

这项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1984年是我国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最小的年份,城乡收入比是1174∶1。

然而,让权让利具有刚性,达到一定限度后就不会再发挥作用。

从1997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又逐步扩大。

2001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

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塑造农民现代性的价值理念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塑造农民现代性的价值理念
现 代 性 的价 值 理 念 。
[ 键 词 ] 农村 建 设 ; 民 ; 维 方 式 ; 值 理 念 关 新 农 思 价
[ 图分类号] 33 中 F 2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0 49 4 (0 80 —0 40 1 0—9 0 2 0 )20 0 —4
Th y o w r lCo sr c in La i n M o d n h r r SM o e n Va u d a e Ke fNe Ru a n t u t y n i l i g t e Fa me ’ d r l e I e o g
形成 了独立 、 等 的 自由个性 。 平 14 8 0年 随 着 洋 枪 洋 炮 进 来 了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 农村 社会 结构 “ 随 着 国 际资 本 主义 而 来 的 加 但 伴 速商 品化 没有 带来 质 的变化 , 只是小农 经 济 的进一 步
过密 化 , 农 家 庭 经 营 方 式 不 但 没 有 削 弱 反 而增 强 小 了'¨。解 放后 , 国 的社会 主义 在 自然经 济 、 自然 , [ 我 半
g 2 0 5 C ia 口 g 2 2 0 , o h e s ca im u a e o s r c i n i t ef r e ;t e k y o . d r i d c u t y i ei h a me ’ sr c : e man b d ft en w o i l s r r l c n t u t h a m r h e f r o s mo e nz o n r sd st e f r r s e mo e n z t n Ho v r dr i i . a o we e ,W i o tt en w d a,t e e i n e f r r n [ o tn w a me ,t e e i o n w o n y i e I t u h e ie h h r s o n w a me ;a d wih u e f r r h r n e c u t s d . t s c n b a d t a h e ft en w u a e o s r c i n i t l a e ’ d r au d a fi d p n e tc n co s e s — a e s i h tt e k y o h e r r l c n t u t s o mo d f r r S mo e n v l e i e s o n e e d n o s iu n s ,e r o m q a o s iu n s ,p i c p lp r o s i u n s ,ma k ta d o e i g c n c o s e s i h o s i u n s ,lg l o s i u n s n u lc n c o s e s rn i a a tc n co s e s r e n p n n o s i u n s ,rg tc n c o s e s e a n co s e s a d c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塑造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塑造

文章编号:1 0 — 1 5( 0 6 5 O 0— 3 0 9 8 2 0 )0一 1 4 0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宏伟 目标,对农 民也提出 了新的要求,培育新 型农 民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内容。因此 ,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培育新型农 民对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的新型农 民塑造
颜 晓梅
( 中共 武隆县委 党校 ,重庆武隆 480 ) 0 5 0
摘 要: 培养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没有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 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 目 标就难 以实现。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理 解新型农 民的内涵,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塑造一大批 “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关踺词 :新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 类号:F 0 3 文献标识码 :A
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在新农村建设 中农民主体地位 的确立 在新农村经济 、文化、政治这三个 方面建 设中,农 民承担 了重要 的责任 ,扮演 了主人翁的角色,历史 使命赋予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应当是农民自己的事业。 因此 ,新农村建设 “ 发展经济 、生活宽裕、乡村文 明、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的总体方针 的实施 的主体动 力和源泉来源于农 民。 发展经济、生活宽裕”是新农村 建设的中心工作 ,如何发展农业经济 ,调整农业产 “ 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当然是新农村的建设者;新农村文 化建设是促进 “ 乡村文明” 其 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 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使之成为有 文化 、懂技术 善经营 的新型农 民,从这个角度上讲 ,着 力的对象和受益者仍然是农 民,因此 ,新农村 的 文化建设者必然是农 民; 管理民主 ”强调农村政治文 明建设 , 强农 村基层 民主管理 ,是维护农 民根本利 “ 加 益 的具体体现 。“ 管理 民主 ”强调 由农 民自己当家作主 , 自己管理 自己的发展事务 ,确定 自己的发展思路 , 因此 ,农 民必然成为 了农村政治文 明建设的主体。总之 ,从新农村经济 、文化 、政 治这三个重要建设过程 中看 ,农 民承担 了重要 的责任 ,扮演 了主人翁的角色 ,确立 了在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的主体地位 。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因此.要想搞好新建农村建设.关键要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量巨大.目前9亿农村人口中,富余劳动力达3亿人.随着人口增长.今后每年还将净增6000万~7000万的劳动力。

农村人多地少.不解决就业问题.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

都说浙江农民收入高.有两个80%值得关注: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人中来自非农领域的收入占80%.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新增收入中来自非农领域的收入占80%.这说明促进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大量农业人口滞留在土地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实现全面小康。

农民就业的关键是素质要提高。

不管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还是劳务输出.影响农民就业的关键因素就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民素质尤其是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据199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截至1998年年底,全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为:在100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9.1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9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15%.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1.46%和0.37%.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更低。

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11年.目口河南王晓明前已超过12年。

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如果农民文化程度指数继续以每年0.16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才能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到2025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这将严重地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批农民固守土地.不仅不利于农民增收.而且也不利于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特别是学习新技术.如无公害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色绿色农业等实用技术的掌握.无不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作基础.农民素质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油画中的农民形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油画中的农民形象

060《名家名作》·研究农民形象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为常见的人物艺术形象,我国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农民形象更是在我国的绘画艺术中频繁出现。

从第一届中国青年艺术展的《父亲》到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的《小夫妻》,农民形象的油画在中国的绘画展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并且以农民形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屡次获奖。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发生了碰撞,中国油画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民形象在我们眼中也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促使油画中的农民形象日渐丰富起来。

一、农民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艺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也是时代的号召,可以反映时代的风格,引领时代。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每个优秀的艺术家都会受所处时代生活气息的影响,每个时代所创作的油画都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农民形象题材油画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以及表现出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农民形象具有独特的形象特征,例如,农民在阳光下工作很长时间,油画中的大多数农民皮肤都是深色或古铜色的。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农民的皮肤上有深深的皱纹,手上有老茧,这些在油画作者的笔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呈现为各种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

这些油画作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农民形象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农村烟火和生活的味道。

“美,是一种不依赖某些确实的性质而能十分感人的东西。

”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大多都体现了中国农民所普遍具有的一种平凡、 质朴的美,而不是那种优美或典雅的美。

中国油画中的农民形象承接着西方19世纪以来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比如,农民粗糙的双手、黝黑的皮肤、脏乱的衣服、简陋的环境等,都无法具备优雅之美,却体现出另一种有别于单纯重形式美感的美,通过展现生活的真实、劳动的力量、人性的深刻与丰富,来唤起观众的认识和反思,将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引起人的道德与人文关怀,从而产生一种平凡的、人性的、怜悯悲壮的、喜剧幽默的多种美感体验。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 , 无论经济发 展, 还是社会事业发展 ; 无论基础设 施建设, 还是精神文明建设; 无论立
义, 是最本质 、 最核心的内容 , 也是最 . 规划明确提出 , 07 到20 年全 国农村普
足当前, 还是着眼长远, 都需要智力 支持和人才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落点在 “ 、 村” 重点在 ‘ 民” 为 ‘ 农 ; 的是农民, 靠的也是农民。 民的文 农 化素质 、 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 直 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 , 决定新农 村建设 的成嫩 。 农民的知识化 、 觋代 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 从新 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看 , 民是建设社 农 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我国现有2 4 亿农户,亿农民, 8 建设新农村是涉及 亿万农 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 。 建设 薪农 时, 是 要调动农民的积极J 关镅} 生、 主动性和创造I 引导他们用 自己的 生, 双手创造美好家园。 提高农民素质 , 培 养新型农民, 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 人力资本 , 是建没新农村首要环节。 从 当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 , 平均受 教育年限不足7 ,. 年 4 亿农村劳动力 9 中, 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 高 3 而初中的仍 占4%, 9 小学及小学以下 的还 占3%。 8 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的还 占7 个百分点。这就进一步表明 2亿元 , 5 比上年增长1 倍。 . 安排乡 5 村公路改 、建新工程 国债和车购税 资金 10 7多亿 元。 安排 中西部地区农 网完善及启动无 电村 电力建设工程 国债投资 l亿元 。三是支持农村社 2 会事业发展 。 计划安排农村教育 、 卫 生、 文化设施建设 国债投资 6 多亿 0
为迫切的要求。 . 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 “ 中国教 具体来讲, 培养新型农民 就是要 育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二是加强 造就有道德、 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 的—代新型劳动者。 要总结历史经验, 力培训工作作为—件大事、作为_项 吸取过去农民教育中的教训 , 防止实 “ 民心 工程 ” ,切 实加 强组 织领导 , 用主义和教条主义 倾向, 避免出现宗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效果。首 旨与行为背离、 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 先, 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农时 题, 引导农民走近知识、 市场、 走向 走 季节需求,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向富裕、 走向文明, 提高思想和科 学文 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先进实用 化素质, 提高获取、 吸收、 交流各种知 技术培训。使农民 一看就瞳, 一学就 识和信息的能力, 提高转岗的专业技 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 ,把农业 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 为城乡经 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 济发展与社会和 谐提供直接动力。 丛 提高的轨道上来。 其次, 要面向 城乡 推进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民 增收, 稳定 .劳动力市场需求 ,围绕农民转岗就 粮食生产,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 业 , 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 ; 加 变的实际出发, 要大力开展对农民的 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 ,扩大农村劳动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在农村的农 力转移培训阳 让留 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 民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养成现代 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 真正成为社会 育 农 民就业能力强起来 ,就 途径 k 主义 新农村建i的主人。 殳 从城乡统筹 就会多起来 ,收入水平就会高起来, 发展、 推进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 促进 农 民素质总体 匕 生根本改观,建设 发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出发 , 耍大力 新农村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 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让走出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 培养造就 农村的 农民, 适应现代贼市、 城镇的文 新型农民, 是塑造人的事业, 是实现农 明要求和生活节奏, 最终融入市民行 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培养造就新 列。 型农 民,为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提供 从实践中来看, 培养造就新型农 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是新 民有两条主要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 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 全屙陆、 长期 村教育事业。 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 性、 艰巨性和紧迫眭的重要任务。 推进 学技术, 实现职业转化的 必要文化基 新农村建设要以高度的 责任感,采取 础。 为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培养推进社会 念得起书,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主 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不失学 不辍学 ,决不再产生新 的文 经济 日报》

农村工作的社会影响与农村形象塑造

农村工作的社会影响与农村形象塑造

农村工作的社会影响与农村形象塑造农村工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塑造良好的农村形象。

一、农村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地,通过农村工作的推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二、农村工作对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工作也能够对城乡差距的缩小产生积极影响。

农村地区通常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通过加强农村工作,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城乡差距的减少。

三、农村工作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农村工作还能够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改善效果。

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产品加工等工作,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提高生活品质。

四、农村工作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工作也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农村地区是自然生态比较完整的地方,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工作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农村工作对社会稳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加强村民自治、社会管理等工作,可以加强社会稳定的基础,维护社会安宁。

六、塑造良好的农村形象的必要性农村形象的塑造是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良好的农村形象可以提升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全社会对农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七、塑造良好的农村形象的几个方面塑造良好的农村形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强宣传,通过宣传农村的美丽风景、丰富文化等,展现农村的魅力。

其次是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居住和生产条件。

另外,还可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八、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农村工作与形象塑造农村工作和形象塑造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农民形象
一、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农民形象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在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

而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也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没有文明的农民,就没有和谐的农村。

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价值观转变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加强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力度,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文明修养和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塑造新时期的新农民形象。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要存在问题:
当前,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是坚决拥护的,积极参与的,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发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目前,在广大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很多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和任务没有认识,对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地位认识不清。

二是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农民尚未成为新
农村建设的主体,一些农民认为搞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集体的事,与已无关或关系不大,在前期开展的“河道清淤”,“抗旱排涝”等各项工作过程中,“等、靠、看”现象很多,甚至于有冷嘲热讽、阻挠工作的事件发生。

2、素质不够高。

一是文化修养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据统计,我县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农民素质低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二是技术技能偏低,农民长期的传统耕作理念依然存在,学技术,有技术的农民不多,科学种田,创新增收的能力不够。

3、风气不太纯。

目前,农村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活动仍很流行,黄赌毒、法轮功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有存在,农村宗派、家族恶势力偶有出现。

这些都对新农村建设和塑造新农民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农民形象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教育,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成立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农业、教育、财政、劳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培育新农民为目标,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正确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从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广泛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环节。

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法制教育,要认真宣传贯彻《村民自治法》,提高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农民法制意识,提高农民道德水平。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领导和教育,使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力量智慧得到进一步凝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2、广泛开展宣传,树立一批新时期新农民的典型。

一是在宣传形式和手段上丰富创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这些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发挥乡镇学校、幼儿园、广播站和群众秧歌队、舞蹈队、乐队的作用,举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文艺演出,宣传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形象。

二是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典型事迹。

要认真培养和发现本乡本土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文明农户、五好家庭等,树立他们为优秀农民的典型,搜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表彰、表扬、宣传,向他们学习;同时以他们的优秀事迹、感人故事为体裁,编排文娱节目,真人真事、生动有趣、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吸引农民收看、观看,营造争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争做文明农民、新型农民的环境和氛围。

3、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本领。

一是围绕发展区乡农业支柱产业,搞好科技培训,把各种有用的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