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历史起源 二、艺术价值 (一)对中国石窟艺术的贡献 (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三)反应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 三、石刻分布:“五山”造像 ( 一 ) 宝顶山 (二)南山 (三)北山 (四)石篆山 (五)石门山 四、结语
大 足 石 刻
艺术价值
• (一)对中国石窟艺术的贡献: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 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 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 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 窟艺术史。
这尊数珠手观音从雕刻技巧上看,人体比 例正确,动态自然,特别是对于面含微笑 的处理,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北 山 媚 态 观 音
日月观音
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 座,莲座置于白象背上。 宝冠以佩玉、珠琏、花草 为饰,刻纹婉转流丽。隆 鼻、长眼而目光向下,薄 唇而嘴角微微后收,泛起 一种似笑非笑、欲笑又忍 的神情。脸型清秀、圆润, 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 凝神深思,端庄透温柔, 文静含妩媚。
第10号三皇洞现存造像35身, 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 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 味”。
三 皇 洞
第7号独脚五 通大帝,左 脚独立于一 风火轮上, 广额深目, 口阔唇厚, 袍带飞扬, 有来去如风 之势。
独 脚 五 通 大 帝
千里眼像,眼如铃, 似能目及千Baidu Nhomakorabea;顺 风耳面貌丑怪,张 耳作细听状;二像 肌肉丰健,筋脉显 露,手法夸张。
第四组“回首”。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 在风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这比喻 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 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 地攀肩说着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 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大家请看,左边的 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极为生动, 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 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 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 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
普 贤 菩 萨 像 东 方 维 纳 斯
( )
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 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 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 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
石篆山石刻
• (五)石门山石刻: 石门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 海拔374.1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 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刻像崖面全长71.8米,崖高 3.4~5米,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12龛窟。
普 贤 菩 萨 毗 卢 遮 那 佛
文 殊 菩 萨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 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 亲切之感。 “毗卢遮那”意译为“光 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 “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 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组“未牧”。佛家认为,人 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 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 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 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 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 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 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 劲地把它往回拉;
1、其人物形象文静 温和,衣饰华丽,身 少裸露;形体上力求 美而不妖,丽而不娇。
造像中,无 论是佛、菩 萨,还是罗 汉、金刚, 以及各种侍 者像,都颇 似现实中各 类人物的真 实写照。
• (三)反应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在长期的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民间宗 教信仰的产物,便是其重要实物例证。
一方面,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中三大主体的 儒家、道教及佛教, 在其长期的发展进程 中,总趋势是由"相互 对抗"走向"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大足 石刻丰富多样的 造像题材又有力 地反映出这一时 期源于印度的佛 教神祇和道教早 期的神仙系统已 与中国民俗信仰 的神灵融合,呈 现出信仰多元化 的趋势。
目录
1、在立体造型的 技法上,运用写实 与夸张互补的手法, 摹难显之状,传难 达之情,对不同的 人物赋予不同的性 格特征,务求传神 写心。表现的内容 贴近生活,文字通 俗,达意简赅,既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 力,又有着极大的 社会教化作用。
2、在选材上, 既源于经典, 而又不拘泥于 经典,具有极 大的包容性和 创造性,处处 反映出世俗信 仰惩恶扬善、 调伏心意和规 范行为的义理 要求。
相大 方 便 佛 报 恩 经 变
3、在布局上, 是艺术、宗教、 科学、自然的巧 妙结合。在审美 上,融神秘、自 然、典雅三者于 一体,充分体现 了中国传统文化 重鉴戒的审美要 求。
4、在表现上, 突破了一些宗 教雕塑的旧程 式,有了创造 性的发展,神 像人化,人神 合一,极富中 国特色。
• (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大足石刻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 艺术中独树一帜,把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 在内容取舍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俗生活及审美情 趣紧密结合。
一、历史起源 二、艺术价值 (一)对中国石窟艺术的贡献 (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三)反应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 三、石刻分布:“五山”造像 ( 一 ) 宝顶山 (二)南山 (三)北山 (四)石篆山 (五)石门山 四、结语
大 足 石 刻
石刻分布:“五山”造像
• ( 一 ) 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 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 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 像。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宝顶山石刻 (20张)在东、南、北三面。
大 足 石 刻
历史起源
• 大足石刻始创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历经晚唐、 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5处即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 篆山石刻也即“五山石刻”。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 完成的。 • 公元907~965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大足石刻史上 第一个造像高潮。 • 公元1078~1173年(即北宋后期的元丰至南宋初期的绍兴、 乾道年间),大足石刻掀起第二个高潮。
九 龙 浴 太 子
六 道 轮 回 图
• (二)南山石刻: 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 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南山石刻造像缘起于南宋时期 (公元1127~1279年),属道教造像。明清两代稍有增 补。
南山石刻
• (三)北山 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 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 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 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 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 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 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第七组“任运”。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绳右手指 碑。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 要人寻。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
第八组“相忘”与第九组“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 扬动听,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 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 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 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 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就不能净绝,所 以还需继续修炼;
千 里 眼
目录
一、历史起源 二、艺术价值 (一)对中国石窟艺术的贡献 (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三)反应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 三、石刻分布:“五山”造像 ( 一 ) 宝顶山 (二)南山 (三)北山 (四)石篆山 (五)石门山 四、结语
大 足 石 刻
结语
大足,你非去不可!
•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 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 价值,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 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 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 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 观光的最佳去处。
第十组“双忘”。牛不吃不 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 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 然酣睡。树上一只调皮的小 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 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 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 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 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 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 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 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 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 干扰他了;
第十一组“禅定”。牛已 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 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 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 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 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 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 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 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 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 还不 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 “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 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 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 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病 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 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 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 炼;
第二组“初调”。在牧人 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 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 勉强转过来了。这比喻在佛 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 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
第三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 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 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 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
简介
• 英文名:The Dazu Rock Carvings • 年代: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 • 题材: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 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大足石刻的分布
• 主要分布在宝顶山、南山、北山、 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
目录
一、历史起源 二、艺术价值 (一)对中国石窟艺术的贡献 (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三)反应中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的变化 三、石刻分布:“五山”造像 ( 一 ) 宝顶山 (二)南山 (三)北山 (四)石篆山 (五)石门山 四、结语
第十二组“心月图”。修炼到最后, 修行者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 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这轮亘 古长存的皓月。这组造像我们叫它 “心月图”。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心” 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心月” 的意思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 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 界。皓月下写着:“了了了无无所了, 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 圆昭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 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 芳草自丛丛。”
大足石刻
—遗落的东方艺术明珠
2012级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李朝蕾 2012010807
前言
•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 龙门鼎足而立,齐名敦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 表。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云岗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