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09级学期:09-10学年第2学期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是资环专业基本的设计技能之一。
其内容涉及到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本课程以某城市的总体规划实例作为总体规划设计对象,要求学生们完成该课程的总体规划及工程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
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加深对《城市规划原理》理论的理解和巩固。
一、设计条件:某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基本资料。
二、规划年限:三、规划期末人口规模:根据基础资料计算而定,多方法计算综合结果。
四、规划设计成果要求:(一)图纸部分必要图纸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县域基础设施规划3、城市建设用地评价4、城市建设用地现状5、城市总体规划布置——土地利用规划6、道路交通规划(含道路竖向及横断面设计)7、给水工程规划8、排水工程规划9、电力电讯规划10、各种现状图11、其它必要的分析图参做图纸1、城市绿化景观规划2、城市环保环卫规划3、城市综合防灾规划4、其它规划图(二)文字部分1、规划设计文本。
2、主要为规划设计说明书,其内容主要为规划设计构思、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及各项规划的相应指标。
五、基本条件限制:城市人均用地指标以不超过100m2/人为宜。
六、参考资料:1、《城市规划原理》2、《城市总体规划讲义》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1350282-98)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1350318-2000)8、《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GB50293-1999)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GB50220-95)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12、其它相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七、完成时间:十九周前提交。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年级:2013级专业:工程管理学分:0.5一、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运用《城市规划原理》所学习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巩固学生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深度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等知识,使之具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运用相关法规标准,理解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关系,理解城市用地与空间管治的复杂性。
本课程教学的任务,要让学生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规规范、资料收集处理、现场调查、书面图文表达以及沟通交流等能力;有效地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等各门课程所学联系起来综合运用,结合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处理城市问题的素质。
二、基地概况:该宗地位于西昌市城南大道四段,西南侧为阳光中学;南侧不远处有邛海、庐山;三、主要规划控制指标1、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兼容商业,兼容性≤15%;2、用地面积:1号用地40798.3平方米,2号用地38200.5平方米,(或以地形图实测为准)3、容积率:2.54、建筑密度:≤29%5、建筑高度:≤60米6、绿地率:≥35%7、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高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多层建筑后退红线距离5米;8、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地块的东、西、北侧,出入口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50米;9、停车泊位:≥1车位/100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位数宜不少于总车位的2/3,公共停车场车位数不少于总车位数的1/3;10、户型比:居住建筑90平方米以内的户型≥70%;11、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并协调好周边相邻建筑;12、其他: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留出观山观海的视线通廊;四、理论要求1、注重建//筑布局与视线的视觉环境;2、注重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邻里和谐的社会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3、注重住区功能的多样性,,赋予居民以场所感、归属感和满足感;五、图纸要求1、所有图纸采用手绘或cad绘制,上色可以加分;凡有抄袭均视为不及格;2、采用标准的1、2号图纸;凡图纸不标准扣20分;3、总平面图:须标注建筑高度、层数、道路宽度、绿地、小品布局、停车位等;比例1:500或1:1000;4、竖向规划图:建筑立面、道路断面、绿化、小品等;须标注建筑层高及高度;5、效果图:可以采用3dsmax、SketchUp、或手绘需上色;增加节点效果图可加分;鼓励绘制效果图凡合理者加20分。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城市更新设计为纽带,树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观;2、培养观察和研究城市(包括城市分区、道路结构、景观结构、城市街区、街道界面等)的思想和方法;3、掌握城市更新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程序;4、了解与城市更新设计有关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学习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建筑群体组织等)思考城市更新的模式及策略;5、使学生完成从单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到群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能力的提升,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6、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提出的设计要求,以及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学习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分析成果。
编写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绘制设计图纸。
2、提出地块规划的结构分析,包括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整个地块和区域的交通组织,包括车行系统和地面、地下停车场,人行系统及广场,公交站点,地铁出站口及人行道等,结合各方面要素综合考虑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4、景观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5、鼓励同学在对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历史文脉、技术条件、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城市中心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位置及相关情况任务一:龙翔里地块规划设计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市核心区,毗邻西湖风景区和城市商业区。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城市更新整治地块。
该区域东至延安路,南至平海路,西为东坡路,北至学士路。
地块面积1.1847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一、学习目的通过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与综合设计的能力。
广泛了解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创新力,对地方文化、居住模式、生态环境等深层次问题有所探索和创意。
努力营造“人,居住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规划设计要求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
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
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
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
某城市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北方某大城市商业文化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地段的规划设计,逐步认识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掌握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公共开敞空间组织、道路网布置及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掌握城市中心区设计方法,明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设计方案表达能力。
二、规划用地条件基地位于北方某大城市,西起荆柳路,东至北苑路,北临新华路,南临崇道路,总用地面积为12.57hm2。
新华路为城市主干道,北苑路和崇道路为城市次干道,基地内有开阔水面,总体地势平坦。
三、规划设计要求与内容1.配置相应公共设施,并结合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组织。
表一:公共设施部分配置要求注:市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包括购物中心、各类专业商店,并设置餐饮、娱乐等休闲功能,可采用商业步行街形式进行空间组织。
各类用地需按其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库)。
公共停车场在各类公建附近的停车位规划值参照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关规定取值。
(1)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计算。
露天停车场按每车位25-30平方米计;室内停车库每车位30-35平方米计,自行车停车场按每车位1.5平方米计。
(2)公共停车场(库)出入口位置遵照下列规定: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不宜设在主干路交叉点附近,且距离交叉口大于50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出入口应设在次干路和支路上。
(3)停车泊位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商业高档商场——机动车按0.5车位/100 m2营业面积,非机动车按5车位/ 100 m2营业面积;普通商场——机动车按0.4车位/100 m2营业面积,非机动车按7.5车位/100 m2营业面积;办公高档商办——机动车按0.7~0.8车位/100 m2办公面积,非机动车按2.0车位/100 m2办公面积;一般商办——机动车按0.3~0.4车位/100 m2办公面积,非机动车按4~6车位/100 m2办公面积;机关商办——机动车按0.6~0.8车位/100 m2办公面积,非机动车按4~6车位/100 m2办公面积;其它服务业——机动车按1车位/100 m2建筑面积,非机动车按5车位/10 m2建筑面积。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

迎宾路西段(荔枝沟片区)综合商业区开发设计基地条件位置:迎宾路以西,琼州学院西南角。
规划总用地:75029.7平方米(7.5公顷)+周围道路用地。
周边条件:东侧为高速公路联络线(学院西路,主干道),南侧南新横三路(主干道),西侧南新纵三路(次干道),北侧学院南路(支路),地块之间为南新纵四路(支路);西测与北侧为商住混用地,南侧为商住混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东侧为教育科研、商务设施、社会停车场以及部分商住混用地。
规划要求:新建影剧院、游乐场、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层、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主要出入口后退城市干路红线的距离为5-10米,后退城市支路红线距离为3-6米;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多层建筑不宜小于5米、低层建筑不得小于3米,大型公共建筑不得小于8米;建筑后退用地边界应同时满足日照距离和消防间距的要求,多层建筑后退不小于3米,高层建筑后退不小于6米。
设计内容1)功能定位重点提供为游客和本地居民服务的各种城市和旅游商业设施,商业用地集中布置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市场、酒店等占地较大的城市级商业服务设施;南新路等沿线集中布置为本地居民服务的零售商业、餐饮设施、金融信息、休闲游憩、娱乐等服务设施等。
2)道路交通组织基地交通与周边交通相呼应;建筑单体自身交通与基地整体流线协调一致;地块内车行交通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地上和地下交通的转换;满足消防要求。
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5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4-30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0-16米。
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及道路绿化专用,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均不得占用道路用地。
3)建筑风貌总体要求:建筑尺度适宜,色彩宜清新淡雅。
整体形态风貌以体现热带城特色、现代城市功能的风格为主,商业文化街区建筑应突出地域传统文化特色。
形式风格:宜采用现代并且体现热带海滨风貌特色的建筑形式,鼓励运用具有本土特征的如门廊、骑楼等建筑元素。
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任务书最终稿

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任务书最终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肖哲涛、刘静霞、吴怀静、宋亚亭、宋海静、田伟丽适用于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1.课程设计题目:城市规划设计1(下):居住区设计2.立题目的和意义:本设计要立足现代城市规划的原则,重点塑造片区特色,深化完善景观系统,对片区内土地使用、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广场绿地、道路交通、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等进行详细安排与设计。
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考虑到未来人口聚集的因素,将基地各项功能进行合理布局。
按照上位规划要求,设计应该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满足高档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基地商业价值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3.技术条件: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东接老城区,西接荥阳市,南邻马寨镇,北临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郑州市主城区向西门户。
规划区位于郑州市西片区须水镇内,向东紧邻西三环和南水北调干渠,向西距常西湖新区3公里,是西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副中心。
规划的具体范围为:东至渠南路,南至芳菲路,北至陇海铁路南侧规划的顺达路,西至凯旋路,总用地面积为66.97公顷。
依据须水镇总体规划,地块内部共有五种用地,分别为康体娱乐、商业、居住、教育、绿地。
基地现状多为村庄建设用地,部分土地已开发利用,内部人群以常住村民和少量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由于靠近城市,村庄内部已接近城中村的形式。
基地现状周边条件较为复杂,东边紧邻南水北调干渠,西边常庄水库,内部有贾鲁河穿越。
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河南省及郑州市的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必须符合城乡规划部门的规划要点及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
在《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郑州市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控制如下:(1)容积率:娱乐康体4.0以下,商业5.0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流线的研究,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4)建筑群体形态设计:建筑群体组合要综合考虑形态、造型、位置、尺度、体量、层次等因素;(5)景观设计:绿地应不低于30%的要求布置,并尽可能地增大绿地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包括垂直墙面、屋顶等,扩大绿化覆盖率,提高绿化质量;4.设计图纸要求:(1)简要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说明应包括背景分析、现状基础资料分析、策划分析、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形态等内容;并有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数字,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位和不同种类的建筑面积等。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市中心区域城市设计2、项目背景设计地段位于城市中心,北侧为城市中心广场及一处大型地下超市,南侧及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商业区,此区域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金融中心。
总规划面积20.68公顷。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安路道路红线宽度60米,通江街道路红线宽度40米,其他道路宽度可自定。
3、经济技术指标(1)规划建设用地:20。
68公顷(2)容积率小于等于5(3)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4)绿地率大于等于30%二、城市设计依据1、规范、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本设计在原则上以上述规划为基本依据,如需对上述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或重要的变更,必须详细阐明理由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三、设计原则与要求(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
在借鉴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地方适应性的城市设计理念,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本设计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2)特色性原则。
规划重点展示区域城市形象,深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增加该区域的整体感、秩序感,提升土地价值,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地方特色这个主题,综合考虑现状建筑的保留与利用,突显地方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振兴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的要求。
3)功能性原则.明确地区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
从城市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城市机能的改善;着重文化产业空间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空间环境,创造鲜明的城市特色.4)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应充分重视对人的关怀,注重创造细节设计。
设计应从景观的参与性、服务性、趣味性、可达性、公平性等一些特性出发。
5)生态性原则。
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把握,挖掘城市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采用自然化设计,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创造自然生态的城市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乡规划专业)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
2016年7月·哈尔滨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13级)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
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
同时应考虑远近期开发的可能性。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布置及道路段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平曲线半径和横断面设计、停车场的布置等。
(四)居住区总体布置
1.掌握居住区内景观创造的各种手法,通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
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 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
主要绿化树种应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
3.掌握各种住宅布局手法,用于组织居住区空间。
4.市政公用设施总体布局,包括电力、电讯、燃气的设置,以及垃圾收集站点、公共厕所、物业管理中心等。
(五)绘制图纸、编制说明书
1.熟悉居住区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居住区规划说明书。
2.熟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用地平衡表的编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3.掌握城市规划图纸的绘制及规划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四、建设基地(见附图)
为克东县城区规划居住地段,用地规模为6.44公顷。
以任务书提供建设基地为主,也可自行选择或拟定建设基地与任务,但应符合大纲基本要求。
五、设计成果
1.图纸内容
(1)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
(包括规划结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公建布置分析、绿化系统分析及景观空间分析图);
(2)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
植物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
花卉等。
(3)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表现形式自定)。
(4)交通分析图
(5)景观绿地分析图
(6)1:300住宅户型平面(户型应不少于6种)。
1:50道路断面图。
(7)1:500典型院落空间或典型组团详细设计分析图(平面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号
2. 图纸规格:A
1
3. 表现方式:计算机
4. 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5.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包括地理区位和工程概况介绍以及设计构思说明。
设计构思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建系统、景观空间组织、住宅选型及住宅组群的规划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要求:不少于1500字(不包括表格中文字)。
用word打印文档(宋体;大标题为小三号字加粗,正文及小标题用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表格中可用5号字)
6.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六、设计进度及要求
七、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40%(出勤与学习态度10分;前期准备10分,包括调研分析、资料搜集与利用;草图20分);
2.成果60%(功能关系20分,空间环境10分,技术经济10分,图面表现20分);
3.创新意识:加5~10分。
八、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居住区规划设计》课题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6.《城市设计导论》徐思淑周文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