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北伐
北伐战争PPT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简介: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 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 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 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 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 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 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 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军阀割据图
名 称: 北伐战争 地 点:中国 时 间 :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 参战方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 结 果: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系 参战方兵力 :国民革命军约25万,北洋军约100 万 主要指挥官: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吴佩 孚、张作霖 别 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历史背景
内部因素:
自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及 其领导的革命党人,继续从事民主革命 活动,为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共和、 富强统一而奋斗不息。俄国十月革命成 功,孙中山先生深受启发,从而明确了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任 务。
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 为中国国民党。在共产国际和苏联代表 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和当时崛起于政 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作,拉开 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帷幕。
正面失利,侧背受敌,全线动摇,纷纷溃退。国民革命军于当日上午占领贺胜桥,俘敌3500余人,中路第四,第七、第
八军主力全线击破汨罗江吴军防线,继在汀泗桥、贺胜桥打败吴军主力,进围武昌,一部绕道攻克汉阳、汉口,前锋进
追武胜关。
宁汉分裂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北伐战争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民不安宁,民孰与生。
嗟我将士,矢尔忠诚。
三民主义,革命之魂。
嗟我将士,共赋同仇。
革命不成,将士之羞。
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
存亡绝续,决于今兹。
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北伐部队
壮烈之死,荣于偷生。
嗟我将士,保此国家。
嗟我将士,保此人民。
遵守纪律,服从司令。
唯纪与律,可以致胜。
生命为私,纪律为公。
生命为轻,命令为重。
嗟我将士,团结精神。
彻始彻终,相爱相亲。
毋惧强敌,毋轻小丑。
万众一心,风雨同舟。
北伐战争
我不杀贼,贼岂肯休。
势不两立,义无夷犹。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分任第1军至第8军军长;缪斌、李富春(共产党员)、朱克靖(共产党员)、廖乾吾(共产党员)、李朗如、林伯渠(共产党员)、黄绍竑、刘文岛分任第1军至第8军党代表或副党代表。除第8军驻湖南衡山、安仁地区,第7军驻广西外,其余6个军均驻广东。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以V.K.布柳赫尔(化名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建议下,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和军阀之间的矛盾,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消灭吴佩孚军,然后歼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部署以主力进军湘、鄂,另以第1军大部在广东汕头、梅县地区对闽警戒,第1、第4军各一部和第5军大部留守广州。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失败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和“七一五
西山会议派
公开反对三大政策,破坏国共合作,另立中央
制造“中山舰事件”—军权 蒋介石 提出“整理党务案”—党权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政权 汪精卫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合作破 裂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中共妥协退让
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 的最高领导权
黑
汉口 ╳武昌 汉阳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湘赣成立总工会,组织纠察队 工人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湘鄂赣成立农民协会 农民
湖南农民运动
各地人民反帝斗争
帝国 主义 干涉 中国 革命 “万县惨案”
“一三惨案”
“南京惨案”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反帝斗争
1、国共合作,制定正确方针(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攻破) 2、广大工农群众支持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北伐军胜利进军
二、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三、各地人民反帝斗争(汉口、九江)
北 伐 军 胜 利 进 军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 命军。1926年2月中共召开特别会议,确定准备北伐。 7月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 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经验 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 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 装,坚持武装斗争
两 个 必 须
目 打倒列强(反帝) 的 铲除军阀(反封建) 对 吴佩孚、孙传芳 象 张作霖三派军阀 战 主战场:湖南、湖北 场 先锋:叶挺独立团 胜 利 珠江流域发展 进 到长江流域 军
争北 伐 战
1926 1927
蒋介石 “四一 二” 政变 结果 国民 革命 失败
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北伐出师序列(国共名将)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1926.6)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王俊参谋长郭俊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第二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6团惠东升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录7团涂思宗8团徐庭瑶9团卫立煌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参谋长吴文献40团郑振铨41团蔡熙盛42团周址第廿师师长钱大钧参谋长韩德勤58团王文翰59团赵锦雯60团李杲补充团刘秉粹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一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1个团)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第四师师长张辉瓒副师长王捷俊参谋长粟晃扬10团谢毅伯11团周卫黄12团邓赫绩第五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成光耀参谋长李家白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第六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教导师师长陈嘉祐参谋长梁广谦余泽篯团李蕴珩团炮兵团长谢慕韩(第二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1个团)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第七师师长王均副师长张近德参谋长历式鼎19团曾万钟20团万人敌21团彭武扬第八师师长朱世贵副师长杨育涵参谋长刘发良22团韦杵23团祝膏如24团李思愬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副师长顾德恒参谋长李明扬25团顾德恒26团李明扬宪兵营长武宣国炮兵营长张言传(第三军合共兵力:步兵8个团炮兵、宪兵各1营)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交鼐参谋长朱绍良28团蔡廷楷29团范汉杰30团戴戟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31团香翰屏32团余汉谋33团黄震球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吴奇伟36团缪培南35团黄琪翔34团许志锐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李务滋37团云瀛桥38团陆兰培39团陈章甫独立团团长叶挺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第四军合共兵力:步兵13个团炮兵2个营)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参谋长刘敏第十五师师长李群副师长林驹参谋长何家瑞。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的联系是什么 革命的失败标志着什么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的联系是什么革命的失败标志着什么本文导读: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
至7月,宁汉复合;蒋介石于8月辞去总司令职。
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何应钦、李宗仁在龙潭击败。
二次北伐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
支持北伐的冯玉祥手下的国民联军,及阎锡山手下的北方革命军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国军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蒋介石为总司令。
至6月,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时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
国军亦进至北京。
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1928年7月4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
他受命于危难之时,集国难家仇、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的军政形势十分险恶。
日本要他实行"自治",扬言如蔑视日本警告,日本将自由行动;南京则敦促他早日易帜,实现全国统一。
由于张学良将军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在当时全国各地高涨的反日浪潮推动下,于1928年12月29日,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以青天白日旗替换共和五色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宣布这一消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
12月,张学良在关外易帜后,北伐宣布“成功”,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除蒙藏以外的中华民国领土。
失败原因一、客观方面: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阵营里去了。
北伐战争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北伐战争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
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你知道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北伐战争的,欢迎大家阅读。
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
北伐战争的的胜利因素指导思想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高举护法大旗。
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
”可见约法和国会在孙中山北伐观中的地位。
重视军事斗争。
孙中山为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次护法战争。
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护法战争;1922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等等。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山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联合其他力量。
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
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
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战争策略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
早在1925年9月,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就提出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北伐军事战略方针。
但是,由于国民革命军将领各有自己的算盘,所以在1926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北伐进军计划中,提出同时向湖南和江西进军,即同时与吴佩孚和孙传芳作战。
加伦回到广州后发现这个问题,立即要求修改计划。
经过加伦的劝说和多次磋商,各军将领才同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即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所部;同时和孙传芳进行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统一全中国。
北伐战争三大战役相关知识
北伐战争三大战役相关知识推荐文章北伐汀泗桥战役相关简介热度:北伐武昌战役的经过热度: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热度:北伐战争的著名战役热度: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热度:在北伐战争中,有着著名的三大战役,分别是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汉战役。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北伐战争三大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北伐战争三大战役:汀泗桥战役一九二六年五月,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征战的征途中曾在咸宁的汀泗桥、咸宁县城、贺胜桥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进行过激烈战斗。
其中的汀泗桥战役威震中外,闻名寰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北伐战争由叶挺独立团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日奉命进入湖南,增援唐生智部而拉开序幕。
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力量与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大军阀相比,显然是敌强我弱。
据此,北伐军采取了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的战略部署。
于是,国民革命军入湘作战,攻克湖南以后便迅速形成挺进湖北、直逼武汉的态势。
为了打开通往武汉的道路,肃清湖北境内的军阀,国民革命军分几路军向武汉进逼,其中以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湖南进入湖北后,从蒲圻的中伙铺、官塘驿一带一直追敌至咸宁汀泗桥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史称汀泗桥战役。
北伐战争三大战役:贺胜桥战役为了挽救直系军阀败亡的厄运,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贺胜桥。
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向贺胜桥乘胜追击。
吴佩孚亲自率军主力赶赴贺胜桥迎战。
8月30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在杨林塘猛攻突入敌人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
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
独立团很快突破了敌方防线,向纵深推进。
吴佩孚部从侧翼友军阵地反击,企图对叶挺独立团实施包围,独立团遭到敌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第10师第28团和第12师第36团适时增援,协力抗敌,突破吴佩孚部桃林铺防线,向贺胜桥发展进攻。
第7军攻占王本立后,迅即向贺胜桥东侧的南桥攻击。
吴佩孚部正面失利加上侧背受敌,全线动摇,吴佩孚的督战队连杀数位旅团级军官,仍不能挽回败局。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一.基本内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往东北途中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一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二.战争结果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当夜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的专列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被日本关东军埋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身负重伤,当日逝世。
6月8日,国民革命军开入北京。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布成功。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三.胜利因素指导思想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高举护法大旗。
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
中国历史故事-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中国历史故事-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同盟会改称为国民党,本想和袁世凯同心合作,造成一个伟大灿烂的中华民国。
不料袁世凯包藏着野心,图谋他的帝制运动,对于国民党加以十分的摧残,派遣刺客把国民党中的中坚分子宋教仁也刺杀了。
自这宋案一出,国民党和袁世凯便立于敌对地位,于是国民党举行第二次革命,兴动江西、南京的军队,出军讨袁,反被袁世凯的兵打得大败,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尽逃走海外,国内国民党的机关,尽被袁世凯强迫解散了。
孙中山又在海外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和国内的军阀斗争。
民国四年时,袁世凯的帝制运动成熟了,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定于民国五年一月一日即皇帝位,并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
民党要人蔡锷(è),他从前做过云南都督,这时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他首先赞成帝制,并且做出浪漫(指行为放纵荒诞)行为;袁世凯以为他是个浪漫青年,便不把他放在心上,监视也疏忽了;他便乘机逃出北京,袁世凯听得蔡锷逃走,吓得非同小可,知道事情不妙。
果然蔡锷自京中逃出,便走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接着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省纷纷响应独立,袁世凯正要称帝为王的时候,忽受了这一打击,料想对敌不住,便自己撤销帝制,废止洪宪年号,自此袁世凯又羞又愤,不到几个月,就急得成病死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接着做大总统,但是政权操在段祺瑞手里,这段祺瑞是袁世凯的部下,他在北洋军阀中资格很老,所以袁世凯一死,他便接着做了北洋军阀的首领,招致一些党羽,自成一派,称为皖系。
同时张作霖占据奉天,拥有很大的军权,也自成一派,称为奉系。
后来吴佩孚起来推翻段祺瑞,皖系的势力,尽被吴佩孚所夺,于是吴佩孚又自造成一派,称为直系。
还有西南各省起了无数小军阀,都是拥军割据,北京政府的号令,不能出都门,徒拥着虚名罢了。
这种混乱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恐怕要超过五代的混乱咧。
孙中山在海外见着国内军阀专横,把他所艰难缔造的中华民国,闹成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混乱的局面。
北伐战争
一、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1)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2)条件:①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②组织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③军事条件: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州革命根据地(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两湖、江浙、东北)(4)经过:①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②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③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5)结果:①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6)失败原因:主观:①陈独秀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②党在当时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客观: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国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③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7)教训:①必须坚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③必须坚持武装斗争(8)历史意义: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根基②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一、武装起义(1)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使共产党意识到掌握军队、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要性(2)三大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始②秋收起义(1927.9)创建起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毛泽东领导)③广州起义: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广州苏维埃政权,叶剑英)(3)八七会议(1927.8)第一个转折点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意义:给中共指明了出路,但滋生了左倾主义错误二、土地革命(1)确立:1927年8月7日,中国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三、工农武装割据(1)含义:主要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原因: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①社会性质: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薄弱,农民阶级力量强大④政治特点: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3)内容: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核心),武装斗争(保障),根据地建设(提供物质基础)(4)成果:①1931年颁布土地革命路线②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5)意义:①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陷入低潮的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附:毛泽东思想:发端:国民大革命→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成熟:抗日战争→确立:1945年七大三、长征(1)原因: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开始:1934年10月(3)第二个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局势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组成“新三人团”2、意义: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党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方针、路线问题,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4)长征的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③到大革命前线,实现了战略转移——由两党间的阶级战争转向民族战争(革命中心由南方转向北方,也决定了日后解放战争由北向南进行,1950年海南解放,1951年西藏解放)四、西安事变(1936.12.12)(1)背景:①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根源)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③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政策的感召(2)爆发: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等人,逼蒋抗日(3)结果: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周恩来前去谈判)(4)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试析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试析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罗 苏 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自1925年7月编成后,这支军队的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成为一支有别于旧式军阀武装的党军。
由于其内部新旧势力的消长而引起的冲突激化,1927年?月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这支新型的军队也—迅速趋于解体。
但是,它在中国近代新型革命军队的孕育过程中,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一)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在取得一次东征,平定杨刘之乱胜利后,为了实施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战略计划,决定组建国民革命军。
初编的国民革命军是一支新旧并存的军队,它似自成一体的旧军队为主体,而初具雏型的党军则代表其未来趋向。
最初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的有五个军(即第一至五军,1925年8月26日),不久又添一军(即第六军,1926年1月20日),共六个军。
其中除第一军外,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旧式军队的痕迹。
构成国民革命军最初主体的五个军,在组成上大都以一省为主,带有明显的地方性。
第二军的前身是潭延闾统率的入粤湘军;第三军是朱培德收编流散滇军组成的前大本营巩卫军;第四军以粤军第一军第一师为基础,在讨伐陈炯明叛乱后扩编而成,由原第一师师长李济深任军长;第五军是前广惠镇守使李福林的部队,第六军则由在粤的几支零散武装:攻鄂军、山陕军、赣军及吴铁城的一个师合并建立,由攻鄂军总司令程潜任军长。
这种组成上的地方性,使军内官兵之间存在着同族、同姓、同乡、同窗、门生故旧等社会关系,上下相亲,自成一系。
其次这些军队中除第四军曾有过一定的政治训练(以精神讲话为主要形式)外,大都是在孙中山领导护法斗争期间,先后与国民党携手共事的。
没有经过革命训练,在广东分驻一地,自筹军饷,军权并不由国民党统一掌握。
他们一旦羽翼丰满,则难免为私利所趋倒戈相向,毫无政治信仰可言。
就军事素质而言,各军层次不一,未经统一整编、训练。
第二,三、五军,文化水平低,不拘年龄,部队拖曳经年,士气低落,装备也陈旧残缺。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如下: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第一师师长王柏龄,辖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三个团。
第二师师长刘峙,辖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6团惠东升三个团。
第三师师长谭曙卿,辖7团涂思宗、8团徐庭瑶、9团卫立煌三个团。
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辖40团郑振铨、41团蔡熙盛、42团周址三个团。
第廿师师长钱大钧,辖58团王文翰、59团赵锦雯、60团李杲三个团及刘秉粹补充团。
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一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
第四师师长张辉瓒,辖10团谢毅伯、11团周卫黄、12团邓赫绩三个团。
第五师师长谭道源,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三个团。
第六师师长戴岳,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三个团。
教导师师长陈嘉祐,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
炮兵团长谢慕韩。
第二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
第七师师长王均,辖19团曾万钟、20团万人敌、21团彭武扬三个团。
第八师师长朱世贵,辖22团韦杵、23团祝膏如、24团李思愬三个团。
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辖25团顾德恒、26团李明扬两个团。
宪兵营长武宣国。
炮兵营长张言传。
第三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宪兵各一营。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辖28团蔡廷楷、29团范汉杰、30团戴戟三个团。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辖31团香翰屏、32团余汉谋、33团黄震球三个团。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辖36团缪培南、35团黄琪翔、34团许志锐三个团。
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辖37团云瀛桥、38团陆兰培、39团陈章甫三个团。
独立团团长叶挺。
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第十五师师长李群。
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
独立第1团长梁林,第2团团长林驹。
第五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一个营。
第六军军长程潜。
第十七师师长邓彦华。
第十八师师长胡谦。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2月占领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2月占领引言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其目的是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
中国民革命军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组建的主要力量,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1926年12月的中国民革命军占领,标志着北伐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背景北伐战争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期,当时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大量学生和知识分子走上街头,要求推翻外国列强的控制,并通过改革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在中国各地发起抵抗运动,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战线来推动革命。
成立中国民革命军为了更好地组织对北洋政府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于1924年联合组建了中国民革命军,其领导人包括国共两党的代表。
中国民革命军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的起始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于1926年7月,中国民革命军领导的联军在广州发动了总进攻,向北洋政府的统治地盘发起进攻。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中国民革命军先后攻占了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逼迫北洋政府撤退。
到了1926年12月,中国民革命军正式占领了北洋政府的都城南京,将北洋政府逼上绝境。
占领南京的意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2月占领南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南京作为北洋政府的都城,其占领标志着北洋政府的覆灭,中国的统一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次,南京的占领将北伐战争的目标转向了北方,为进一步推进北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南京的占领对于提高中国民众的士气和团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战争进程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2月占领南京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在之后的几年里,中国民革命军继续向北方推进,逐渐收复了更多的领土。
1927年,中国民革命军在上海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共产党的清洗行动,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出现破裂。
然而,北伐战争仍持续进行,直到1931年,中国民革命军才最终攻占了中国的全境。
中国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有哪些
中国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有哪些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下面是分享的中国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北伐战争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场战争,这次的行动对于国家的统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战争中途曾经一度的停顿,并且出现了分裂现象,但是这次战争还是带来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而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也让一些重要地区得到了解放,那么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呢?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
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了贺胜桥战役,而吴佩孚的军队主力也受到了攻击,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线,革命军抓住了三千五百多名俘虏。
在武昌战役中吴佩孚将自己的兵力全部集合起来,希望可以守护住武汉地区。
而革命军方面则在九月份将武昌完全的包围起来,并且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攻打武昌的行动,但是却因为地势等原因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后吴佩孚的第2师很快就归顺了革命军,这样一来汉阳等地区很快就被革命军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武昌只能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
而吴佩孚也狼狈的带领剩余不多的部下逃走。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出现过分裂和暂停的现象,但是这些战役依旧解放了很多城市,为革命军的统一行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北伐战争的性质一场反对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和抵抗中国内部返民主势力的大革命在中国土地上展开。
此次革命的目的首要就是打倒中国的三个重要的反动派的势力,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大壁江山,因此先打败他们是及其重要的。
北洋反民主的势力在半年的时间里,吴孙的反革命势力就基本被削弱了。
此次的北伐战争为什么会成为是大革命呢?就是因为调动了许多的群众力量参加到了战争中,不仅壮大了队伍的力量,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总司令:蒋介石总参谋长:李济深总参谋长次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第1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
第1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王俊,参谋长郭俊,辖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第2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辖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6团惠东升第3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录,辖7团涂思宗、8团徐庭瑶、9团卫立煌。
第14师师长冯轶裴,参谋长吴文献,辖40团郑振铨、41团蔡熙盛、42团周址。
第20师师长钱大钧,参谋长韩德勤,辖58团王文翰、59团赵锦雯、60团李杲及刘秉粹补充团。
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1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由黄埔军校教导团收编粤军一部发展编成,1925年8月26日改编受番。
第2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
第4师师长张辉瓒,副师长王捷俊,参谋长粟晃扬,辖10团谢毅伯、11团周卫黄、12团邓赫绩。
第5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成光耀,参谋长李家白,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
第6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
教导师师长陈嘉祐,参谋长梁广谦,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
炮兵团长谢慕韩。
第2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由湘军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发展编成,1925年8月26日改编受番。
第3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
第7师师长王均,副师长张近德,参谋长历式鼎,辖19团曾万钟、20团万人敌、21团彭武扬。
第8师师长朱世贵,副师长杨育涵,参谋长刘发良,辖22团韦杵、23团祝膏如、24团李思愬。
第9师师长朱培德兼,副师长顾德恒,参谋长李明扬,辖25团顾德恒、26团李明扬两个团。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
以下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推动下实现的。
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合作的主要内容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国民革命;国民党内部实行党务公开,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爆发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迅速攻占了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北伐战争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深入,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显现。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此后,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合作都需要双方的真诚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二章第二节 北伐战争
赵 世 炎
罗 亦 农
上海工人纠察队(1927.3)
3、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1927 年2月~3月)
(1)汉浔事件 (2)中英关于汉浔事件 的谈判
群众冲入汉口英租界
(3)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1927年2月19日,国民政 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和英 国驻华公使代表欧马利签署 《汉口英租界协定》,20日, 陈友仁义与欧马利签署了 《九江英租界协定》,确认 《汉口英租界协定》适用于 九江英租界 。通过上述协议, 英国正式承认将汉口英租界 交还中国。这是北伐进军中,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 利,也提高了武汉国民政府 的国际威望。
第二节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的大发展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国民革命军广州誓师 (1)为什么进行北伐? 社会基础:五卅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内部条件:两广的统一和军权财权的统一 外部条件:国民军的配合 (2)援唐之战:1926年4月唐生智与叶开鑫之战失利, 向广东革命政府求援;5月6月 广东国民政府先后派出第四 军、七军各一部援湘,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3)广州誓师:6月4日,国民党中执委临时全体会议通 过出师北伐案;5日特任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9日,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作战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首先以主力击破两湖 劲敌直吴,占领长江 中游;然后挥师东南, 消灭孙传芳,占据长 江下游;最后在适当 时机消灭张作霖。
2、直驱两湖
铁军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 四军伟绩,威振遐迩。 能守纪律,能毋怠夸, 能爱百姓,能救国家。 冲锋陷阵,如铁之坚, 革命担负,如铁之肩。 功用若铁,人民倚焉, 愿寿如铁,垂亿万年。”
2、失败原因 客观上,由于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 团叛变了革命;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力 量远远超过了革命力量; 主观上,因为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 对于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 点和规律都懂得不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及其怎样结合还 没有完整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在革命的后期, 以陈独秀为首的党的领导人在指导革命过程 中的失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终于造成革 命的最后失败。
北伐战争是在哪一年爆发的具体时间是多少
北伐战争的时间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7月9日至1928年12月29日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开始对抗国民政府,导致后来的十年内战。
北伐战争胜利了国民革命失败了的原因国民革命失败的体现: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2、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3、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特别是北伐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在中央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相关电影如果你是想通过影视剧了解历史的话,我推荐《走向共和》,豆瓣打分9.4,公认的好东西,导演张黎也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历史片导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革命军北伐
【字号大中小】【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1926年7月9日,广州人民举行集会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
新华社发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
经过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以统一和巩固,由五卅运动掀起的全国工农运动迅速高涨。
这些都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进行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国民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孙中山生前提出的口号和确定的革命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民心所向。
但是,直到孙中山逝世,这个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
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共同承担的。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的主要的职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而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主干。
”会议还决定建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便加强党的军事工作。
随后,中共中央建立了军事部。
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
9日,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声中正式开始。
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十万人,蒋介石为总司令。
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
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组织和武装了大批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用以策应和支援北伐军的行动。
7月12日和14日,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分别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和《北伐出师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的一部,约有兵力20万;二
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左右;三是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多万。
北伐军首先集中兵力在两湖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
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8月底取得两湖战场上的关键一战——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
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与此同时,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同年9月17日,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率部进军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攻击河南。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所部。
11月起,北伐军向南浔路一带发动攻势,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南昌、九江,随后又攻占福建、浙江。
1927年3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
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上海。
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
在北伐进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支援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北伐进军。
1927年初,汉口、九江的工人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从1926年秋到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先后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农民运动也蓬勃开展,形成了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形势。
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
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人民日报》 (2006-06-25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