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油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精品】输气管道设计与课程设计任务书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钦州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一、设计目的①熟练应用常用的工程制图软件及设计仿真软件;②熟悉储运项目设计程序步骤;③掌握储运项目常用标准规范;④初步掌握压缩机站的布置;⑤熟悉并掌握天然气长输管路工艺的计算方法;⑥通过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设计任务概况某气矿至某城市拟建输气管一条,全长857km,沿线地形平坦,高差不超过100m,该管道初期利用底层压力输气,后加大输量,增设压气站。
已知:①初期起点供气压力不大于70×105Pa,长期供气压力不大于54×105Pa,气体=0。
6。
的相对密度∆*②初期输气平均温度t=25℃,建压气站后,输气平均温度t=35℃。
③压缩系数Z=0。
91。
④全线采用Ф1020mm×16mm焊接钢管,最高耐压75×105Pa。
⑤管线终点的最低压力Pz=10×105Pa,考虑到末段储气的需要,终点最高压力min=25×105Pa.Pzmax⑥远期输气时,沿线各点的进气(正)、分气(负)如下:近期输气时,全部由起点供气,即130km处不供气,其它各处的分气量只有上述远期分气量的50%,建压气站后,各站的自用气量为进站气量的1%,即M=0.99.⑦使用的压缩机特性如下:转速为5100r/min;单机额定排量为24Mm3/d;最高效率在项目5附近;双机额定排量为42Mm3/d。
三、设计任务要求①计算近期向终点的最大供气量;②计算近期向终点供气10Mm3/d时起点的供气压力;③在远期终点供气不小于30Mm3/d的条件下,布置全线的压气站,并计算出各工况(进、出站压力,流量及压缩比);④根据工况计算结果,求末段储气量;⑤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
上交纸质版.三、设计流程①计算最大供气量:a):将输气管流量公式改写为“PQ 2-PZ2=ClQ2"的形式,由已知数据计算参数C。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1 总则 (1)1。
1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1设计依据 (1)1.1.2设计原则 (1)1。
2总体技术水平 (1)1。
3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 (1)2 工程概况 (3)3 工艺计算 (4)3.1管径与管材的确定 (4)3。
1。
1 管道内径计算 (4)3。
1.2管材的确定 (4)3。
1。
3管道壁厚计算 (5)3。
1。
4管道规格的确定 (6)3.2 输油管道热力计算 (6)3。
2.1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6)3。
2。
2原油比热容、平均地温的确定 (9)3。
2.3进出站油温、质量流量的确定 (9)3。
2.4站间距的试算与热站数的确定 (9)3.2.5站间距L与出站温度的重定 (10)R3。
2。
6加热站的热负荷计算 (11)3.2.7加热炉的选型与数量的确定 (11)3。
3热油管道水力计算 (11)3。
3.1油流平均温度的有关计算 (11)3.3。
2油流的体积流量与雷诺数计算 (12)3.3。
3摩阻计算 (12)3.3.4泵站数的确定与泵的选型 (12)4 站场布置 (14)4。
1泵站数校核 (14)4.2泵站的布置 (14)4.3加热站的布置 (16)4.4判断翻越点 (16)5 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总则1.1设计依据及原则1.1.1设计依据(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验;(3)设计任务书.1。
1。
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2)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长期平稳运行. (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发展紧密结合.(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

1680 2280 2040 1880 1539
进站水头 23.76 41.462 57.056 39.254 63.804 46.376
41.297
69.397 95.306 25.45
732 25.768
出站水头 515.65 670.132 785.726 767.924 539.584 811.685
冬季运行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三台大泵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两台大泵 减压站 全开
减压 减压400m
711mm管径泵站布置图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系列1:高程线
七.确定每个泵站出站的扬程
• 由公式 H d1 H s1 H c hm
• Hd1—首站出站压头,m; • Hs1—首站进站压头,m; • Hc—泵站扬程,m; • hm—站内摩阻(30m)得泵站出站
所给出的扬程。
泵站扬程Hc-站内摩阻30m 三大一小
分输前 854.7831m
分输后 895.0505m
813mm管径泵站布置表
泵站里程 290 486 638 692 782 988 1189 1369 1419 1661
1786
1950
冬季运行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全开
三台大泵 三台大泵
全开
减压站
减压 减压180m
813管径水力坡降图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最经济管径夏季泵站数据
地名 管道起点(0km)
长输管道设计

题目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设计计算第一章任务书一、题目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设计计算五、基础数据1、管道基础数据1.1设计输量XX成品油管道是一条连续顺序输送多种成品油的管道,设计输送能力(560+组号*30)×104t/a,输送介质包括0#柴油、90#汽油、95#汽油三种油品,均按照每年25批次输送。
设计年输送天数350天,采取起点连续进油,各分输点均匀连续分输下载的方式,设计压力10MPa。
各站场进站最低压力0.3MPa,最高压力4MPa。
地温取17摄氏度。
站场进、出站压力通过节流阀控制。
1.2输送下载量1.3沿线地形序号站场名称里程(km)高程(m)1 茂名0.00 18.752 玉林161.09 71.513 贵港246.33 47.944 黎塘310.77 105.005 柳州457.66 105.236 河池617.09 209.507 陆桥687.79 481.738 下司767.77 925.889 都匀876.67 803.5310 贵阳976.06 1120.6011 安顺1070.87 1349.6112 晴隆1183.37 1401.213 盘县1261.52 2017.2214 曲靖1348.84 1958.7815 秧田冲1492.62 2044.5016 长坡1555.86 1906.042、油品物性3、3、经济评价参数电力价格:0.55元/度,燃料油价格:4500元/吨。
管道建设期为1年,运行期为20年。
管道建设单位长度总投资如下表,其中40%为自有资金,其余为建设银行贷款,利率按当前利率建设银行利率计算,流动资金按管内存油价值计算。
经营成本按能源消耗(电力及燃料)的2.5倍计算。
单位长度总投资表:第二章计算说明书一、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经济流速或经济输量的范围,初步选定管径和壁厚,确定管材;计算任务输量下的水力坡降,判断翻越点,确定管道计算长度;计算全线所需压头,确定泵站数,布置泵站;计算混油长度;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基建投资及输油成本等费用;综合比较差额净现值和差额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并考虑管道的可能发展情况,选出最佳方案。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2)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一、简介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是指将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目的地的技术,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技术可以使石油资源的运输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本文主要对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课程设计进行说明。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基础理论本课程主要从管道输送的能源性、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基础理论,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2. 管道设计本课程重点讲解管道的设计和选材,包括设计流程、管道的防腐蚀和绝热、设备的选型等方面。
让学生理解石油工业中管道设计的重要性,并具备一定的设计和选材能力。
3. 施工技术本课程主要是针对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讲解,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现场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能力,为未来在石油工业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 维护与安全本课程主要是讲解在管道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安全措施,包括管道的日常检修、防腐蚀、泄漏处理等方面,让学生具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三、实践训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还包括了一定的实践训练环节。
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管道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包括设计一条道路和在地理位置处筹集资金、管理合同、采购材料、选择承包商和监督施工全过程等。
同时还要学习理解管道的日常操作、维修和安全管理。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
理论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理论分析、计算能力、应用能力等。
实践考核则主要测试学生对实践训练中的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技术,以及具备石油工业项目管理和维护安全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在石油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输气管道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1102班姓名柴璐学号 11065221开课系室燃气工程系考试日期 2014年7月得分阅卷人设计书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4)2.参数设计及工艺计算 (7)2.1管道壁厚及内径 (7)2.1.1计算管道壁厚 (7)2.1.2管内径 (7)2.2工艺计算 (8)2.2.1天然气物性参数 (8)2.2.2天然气平均分子量M (8)2.2.3视临界压力Pc和视临界温度Tc (8)2.2.4平均压力ppj和平均温度Tpj (8)2.2.5对比压力pr和对比温度Tr (9)2.2.6压缩因子 (9)2.2.7混合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9)3.任务计算 (9)3.1第一问 (9)3.1.1初期向终点最大供气量(按潘汉德尔B式计算) (9)3.1.2 C语言程序设计 (10)3.2第二问 (12)3.2.1初期向终点供气10Mm³/d时起点的供气压力 (13)3.2.2 C语言程序设计 (13)3.3第三问 (14)3.3.1题设条件 (14)3.3.2管段末段储气长度L Z的确定 (15)3.3.3确定管段末段储气长度L Z的C语言程序 (17)3.3.4布设中间气站 (20)3.3.5校核计算 (22)3.3.6功耗计算 (22)3.3.7计算管道基建投资 (22)3.3.8图表整理见附表和附图 (23)附表1压气站各站数据指标 (24)附表2压缩机特性方程计算 (25)附图1 单台离心压缩机压缩机ε2-Q2关系 (26)附图2第一问压降曲线图 (27)附图3第二问压降曲线图 (27)附图4第三问压降曲线图 (27)4.主要参考文献与相关标准 (28)1.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输气管道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两周的设计训练,培养与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的能力,包括:1、巩固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2、掌握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学习设计方案确定、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规范标准使用以及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动手能力;3、熟悉最新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全部条文内容,以及规范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原则和理论基础;4、掌握输气管道与压气站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5、掌握压气站布置的设计方法;6、掌握输气管道末段储气的设计方法;7、掌握输气管道工艺设计方案工况计算的方法。
输气管道课设

((北京)西气东输管道总体工艺方案设计计算说明书专业:油气储运工程班级:XX级X班姓名:XX学号:XXXXXXXX同组同学:X指导教师:X2011 年3 月3 日目录1. 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法和步骤 (6)3. 源程序 (12)4. 输出结果 (21)5. 分析与讨论 (23)6. 压气站工艺流程图 (24)《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基本设计条件1)年工作天数:350天2)气体标准状态:压力101325 Pa,温度20℃3)设计输量:(100+k×5)×108Nm3/a,其中k为每位学生所在小组的组号4)管道长度:3894 km5)设计压力10MPa(绝)6)管材等级:X707)管外径:1016mm8)管内壁粗糙度:采用内涂层,管内壁粗糙度取10μm。
9)设计地温由于线路距离比较长,沿线气象及地温情况变化大,以沿路线线走向近处的气象站点提供的-1.6m处土壤年平均地温作为设计地温,根据变化幅度将全线共分为六段,详见表1。
表1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设计地温(℃)地名里程(km)间距(km)夏季平均地温夏季最热月平均地温年平均地温冬季平均地温轮南首站0503 24.5 25.2 17.0 8.8 鄯哈界503170 20.4 21.1 12.5 4.6 湖东工区6731352 17.1 17.6 10.7 3.9 甘塘镇2025185 15.4 15.9 10.4 4.7 大水坑2210674 19.9 20.5 13.9 7.7 山西河南界28841010 21.9 22.6 15.8 9.6 上海末站389410)沿线总传热系数K值将全线大致分为四段,分别取不同的总传热系数。
轮南—红柳段(0-1055 km),取1.27 W/(m2·℃);红柳—武威段(1055-1839 km),取1.53 W/(m2·℃);武威—淮阳段(1839-3274 km),取1.18 W/(m2·℃);淮阳—上海段(3274-3894 km),取2.16 W/(m2·℃)。
课程设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目等温及热油管道设计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11-2班2015年3月27 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目等温及热油管道设计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姓名黄满初学号110202140214一、主要内容了解石油管道特点、石油管道发展概况、石油管道设计内容及方法,石油管道的一般设计步骤,了解等温输油管道设计和热油管道设计的基本参数,并能准确的进行计算。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等温管道的设计要求,根据基本参数,按平均地温作以下计算和设计:1.按米勒和伯拉休斯公式计算输送柴油的水力摩阻系数,并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2.若改输汽油,按列宾宗公式和伊萨也夫公式计算水力摩阻系数,并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3.输送柴油的工艺计算:(1)用最小二乘法求泵特性方程,比较计算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
(2)确定泵站泵机组的运行方式及台数(不计备用泵)。
(3)按列宾宗公式计算水力坡降,求所需泵站数并化整。
(4)用解析法求工作点。
(5)在管线纵断面图上布置泵站。
(6)根据站址计算全线各站进、出站压力,检查全线动静水压力。
(7)计算冬季地温3℃时,输送柴油的工作点及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并与年平均地温时的进、出站压力比较。
(8)从起点到翻越点,计算站间距L f/ n,起点至各站的平均站间距L j / j,据此定性分析油品粘度变化时各站压力的变化趋势,对比⑥、⑦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这个规律,若不符合,请说明原因。
热油管道设计要求,根据基本参数,作如下计算:1.按进出站油温在60-25℃之间,计算所需加热站数及站间距,首站进站油温为25℃。
2.按平均温度法计算站间摩阻,选泵及泵的组合方式,确定所需泵站数(进站油温为25℃)。
3.在管线纵断面图上布置加热站、泵站;并按泵站、加热站尽量合并的原则,调整站数或站址。
输油管道[毕业设计任务书格式]
![输油管道[毕业设计任务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a63302ec856a561252d36f1f.png)
题目:*****原油管道中间站工艺设计班级:储运***班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一、基础数据:1.任务要求管道输油640吨/年,管道总长380km,进站压力大于0.45Mpa,最低进站温度为30℃,最大出站压力5Mpa,输送介质为原油。
线路起点海拔高程为47.6米,终点海拔高程12.5米。
线路海拔最高点为196米。
2.当地土壤条件年最低月平均温度4℃;管道中心埋深1.23m;土壤导热系数1.35w/(m·℃);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3.原油物性①20℃的密度864kg/m3;②初馏点74℃;③反常点36℃;④凝固点31.5℃;⑤比热2.24kJ/(kg·℃);⑥燃油热值4.56×104kJ/kg。
4.粘温关系温度(℃)35 40 45 50 70粘度(cp)31 29.5 25.4 21.63 14.36二、内容要求1、说明部分:(1)工程概况(2)方案选择与比较(3)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4)先进技术的采用及改进意见(5)对土建、水电等附属设施的说明(6)工程概算(7)企业组织概况2、计算部分:(一)热力计算①K值计算(埋地、架空管线)②热站数及热负荷计算③加热炉选型及台数确定④加热站调整(结合水力计算)⑤进出站温度校核(二)水力计算①管径选取与计算②机泵设备的选择计算③泵站布置与调整④泵站及管路工况校核(三)强度计算①管道强度校核②稳定性计算③固定墩、管架的选择与计算3、绘图部分(要求至少一张用CAD计算机绘图):①. 管路纵断面图②.首站工艺流程图③.泵房安装图④. 首站生产区管网安装图。
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油气储运升-13 学生姓名:严小林学号: 2015520427 设计地点(单位)石油与安全大楼k802 设计题目: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完成日期: 2017 年 1 月 6 日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目录目录1 总论 (3)1.1设计依据及原则 (3)1.1.1 设计依据 (3)1.1.2 设计原则 (3)1.2总体技术水平 (3)2 设计参数 (4)2.1 管道设计参数 (4)2.2 原油物性 (4)2.3 设计输量 (4)2.4 其他有关基础数据 (4)2.5工程概况 (4)3工艺计算 (6)3.1 采用的输送方式 (6)3.2管道规格 (6)3.2.1平均温度 (6)3.2.2油品密度 (6)3.2.3流量计算 (7)3.2.4油品粘度 (7)3.2.5管道内径 (7)3.2.6壁厚 (7)3.2.7管道外径 (8)3.2.8验证经济流速 (9)3.3热力计算 (9)3.3.1雷诺系数 (9)3.3.2总传热系数 (9)3.3.3原油比热容 (10)3.3.4加热站布站 (11)3.3.5水力计算 (13)3.3.6计算摩阻 (13)3.4选用泵的型号 (13)3.4.1 原动机的选型 (14)3.4.2加热设备选型 (14)3.5站场布置 (14)3.6校核动静压力 (16)3.6.1判断翻越点 (16)3.6.2动水压力校核 (17)3.6.3静水压力校核 (17)3.7最小输量 (17)4 设计结果 (19)参考文献 (20)摘要易凝、高黏油品当其凝点高于管道周围环境温度,或在环境温度下油流黏度很高,不能直接输送,必须采用措施降黏、降凝。
石油输油管线工艺设计说明书

石油输油管线工艺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 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见作出工程的实际具体实施方案。
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
全长220km,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最高处88m,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 m,管线位于平原地区。
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
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并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
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
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
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
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
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
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
1.3 管道设计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813,壁厚10.3mm,管材为L325的管道。
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
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
并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管道的畅通无阻。
2.基本参数的选取2.1 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GB50253-94,并参照其他有关设计规进行的。
输油管道课程设计任务书

输油管道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输油管道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输油管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输油管道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输油管道的选材、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输油管道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输油管道进行简单的选材、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输油管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仪器设备进行输油管道的检测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输油管道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输油管道工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油管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输油管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输油管道工程的基本情况。
2.输油管道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讲解输油管道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输油管道的选材和设计:介绍输油管道的选材原则、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输油管道设计的能力。
4.输油管道的施工和运行管理:讲解输油管道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运行管理要求,提高学生对输油管道工程实际操作的掌握。
5.输油管道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介绍输油管道领域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地传授输油管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针对输油管道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输油管道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输油管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输油管道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输油管道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等温输送输油管道工艺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K704 设计题目: 等温输送输油管道工艺设计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31 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目录1 绪论 (1)2 工艺设计说明书 (2)2.1设计依据 (2)2.1.1设计原则 (2)2.2工程概况 (2)2.2.1线路基本概况 (2)2.2.2管道设计 (2)2.2.3设计原始数据及参数 (3)2.3参数的选择 (3)2.3.1温度参数 (3)2.3.2计算年平均地温,冬季和夏季地温下的密度 (3)2.3.3计算年平均,冬季和夏季地温下油品的粘度 (4)2.4工艺计算说明 (4)2.5泵站数的确定及站址确定 (4)2.6校核计算说明 (5)3 工艺设计计算书 (6)3.1经济流速计算管径及最大承压能力 (6)3.2计算雷诺数,判断流态 (7)3.3确定工作泵的台数以及组合情况 (8)3.4电动机选择 (8)3.5计算水力坡降和压头损失,确定泵站数 (9)3.5站场布置 (11)3.6判断全线是否存在翻越点 (12)3.7夏季最高温和冬季最低温时进、出站压力 (13)4 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 绪论等温输油管道内存在一个能量的供应和消耗的平衡问题。
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就是要妥善解决沿线管内流体的能量消耗和能量供应之间的平衡。
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输送油品的性质,输量及线路情况,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及其位置等。
具体说来,在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工艺计算,确定管径、选泵、确定泵机组数、确定泵站和加热站数及其沿线站场位置的最优组合方案,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
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
输油管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设计计算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班级:指导教师:浙江海洋大学教务处2016年12月24日浙江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院: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班级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名称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设计计算题目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设计计算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小组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经过设计,计算,完成的毕业设计达到以下的效果: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所输油品的性质,制定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经济流速,以此经济流速为切入点,进而依据相关规范公式计算出了一个有依据的管径,然后根据该管径值结合相关管道规格,选出了1个标准管径值。
选泵并组站,并依据所选泵站的扬程,对初步制定的管径压力组合作出相应的修改并作为进行经济性比较的方案。
通过方案比较法最终确定出最经济合理的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参数(管径、压力、泵型号、泵站数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顺序输送的相关计算:计算一年中每种油品的输送天数。
计算出顺序输送的最优循环次数;首、末站所需建的油罐容积等。
本文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出的原始数据,通过相关的工艺计算,得出了下列几方面的结论:(1)通过各方案的经济性比较,最终确定出经济型最优的设计方案;(2)根据该管道的计算参数,以试算的方式得到了在设计输量下的最优年输送批次;(3)在此最优输送批次下,结合该管道首末站原有油库的库容,给出了需要新建的油罐容量;本设计得到的管道参数、最优输送批次与实际输油运行情况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于进行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批次优化及罐容设计是可行的,其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
关键词:顺序输送长距离泵站布置混油计算abstractAfter graduation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omple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nature of oil product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economic flow rate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economic flow rate is take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standard formula to calculate a basis for the diameter, and then the diameter of the pipe with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selected a standard pipe diameter. Choose the pump and the group st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pump hea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ressure combination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changes and as the economic comparison program. (Diameter, pressure, pump type, number of pumping stations, etc.) on the basis of the program comparis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st economically rational product oil pipe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calculation of the sequence of transportation: Number of delivery days of oil. Calculate the optimal cycle number of sequential transportation; the first and the end of the station to build the tank volume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given in the design task book, and through the relevant process calculation,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 through the economic comparison of various programs,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best economic design;(2)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parameters of the pipeline, the optimal annual transportation batch is obtained by trial calculation.(3) In this optimal delivery batch, combined with the original terminal at the end of the original oil depot capacity, given the need for new tank capacity;The pipeline parameters, the optimum delivery batch and the actual oil transportation are basically the same, which proves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for batch optimization and tank capacity design of the product oil pipeline. Is more reliable.Keywords: Sequential transportation; long distance; Pumping station layout;Mixed oil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输油管道工艺设计的目的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2.油品物性参数及相关计算 (4)2.1 计算温度 (4)2.2油品粘度计算 (5)2.3油品密度计算 (6)2.4流量计算 (7)3. 输油管道的水力计算 (8)3.1 预选最优管径 (8)3.2 泵的选型 (9)3.3 管道壁厚校核 (11)3.4 不同管径下油品的流态判断 (13)3.5不同管径下泵站数的确定 (16)3.6综合选择最优管径 (22)4. 泵站的布置 (28)4.1布站计算 (28)4.2 泵站布置 (29)4.3 泵站动静水压力校核 (29)5 .混油管段设计计算 (32)5.1各种油品循环输送天数 (32)5.2油品的输送量 (32)5.3管道中每天的输送量 (33)5.4罐容设置: (33)5.5终点混油罐的体积 (34)6 .绘制中间站流程图 (35)6.1 中间站工艺流程概述 (35)6.2中间站工艺流程图 (36)7. 结论 (37)8. 心得体会 (37)参考文献 (38)1.绪论1.1输油管道工艺设计的目的的及意义近年来,尤其是随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管道的铺设,管道运输特别是长距离输油管道已经成为原油和成品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长距离成品油管道设计计算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指导教师: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 12 月 9 日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规范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主要成果之一。
1.说明书基本格式版面要求: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页码底部居中。
文中标题采用4号宋体加粗。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1)封面(2)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3)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4)摘要摘要要求对内容进行简短的陈述,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应为反映主题内容的学术词汇,一般为3-5个,且应在摘要中出现。
(5)目录要求层次清晰,给出标题及页次。
最后一项为参考文献。
(6)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确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7)参考文献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5 —20 16 学年第二学期摘要本管线设计最大设计年输量为690万吨。
管道全长1555.86km,高程在18.75~1906.04m之间。
经过计算,在里程为1492.62km存在翻越点。
本设计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610×10mm,管材选用按照API标准生产的L485CX70钢直缝电阻焊钢管。
经过水力计算,确定所需的泵站数,全线采用5个泵站,每个泵站2台泵串联使用。
且根据分油点的输量和循环次数计算出每个分油点的混油量以及混油浓度。
本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本着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
最后绘制两张图:管道泵站分布图,中间泵站及罐区工艺流程图关键词: 管道;输量;泵站;循环次数;工艺流程图:混油量目录1.管径壁厚计算 (7)1.1年输量的确定 (7)1.2设计平均温度 (7)1.3平均温度下油品的密度 (7)1.4平均温下的体积流量: (8)1.5管径选择 (8)1.6管道壁厚的选择 (8)2.水力计算及泵站布置 (9)2.1油品粘度计算 (9)2.2水力坡降和全线压头的计算 (11)3.泵站数计算及泵站布置 (12)3.1选泵 (12)4.建设运行成本计算 (16)5. 校核进出站压力 (19)6.混油量计算 (20)6.1首末站的油罐体积 (20)6.2分油混油计算 (22)7.中间站流程图 (24)8.参考文献 (25)1.管径壁厚计算某成品油管道是一条连续顺序输送多种成品油的管道,输送介质包括0#柴油、90#汽油、97#汽油三种油品,周转系数25,设计年输送天数360天,采取起点连续进油,设计压6-10MP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XXXXXXX学院
长输油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年月日
一、题目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设计计算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进行成品油输油管道的课程设计,学生掌握综合运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等课程,以及《输油管道设计规范》等规程规范知识进行成品油输油管道工艺设计,从而为毕业后从事长距离油气管道规划、可行性研究及工艺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设计内容
1.根据管道长度、任务输量、分输站下载量、设计压力等已知条件确定最
优管径、管壁厚度(选至少三种管径进行比选,每个组员完成一个管径
的计算工作)。
2.按设计流量、分输量等对管道进行水力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输油管道进
行泵站布置,即确定这些站的数量和位置;
3.对输油泵机组提出参数要求,确定输油泵机组的配置方案;
4.对于所选择的设计方案,模拟2个输送周期内的沿线各站最大最小进站
压力、最大最小节流压力;
5.计算各站点的混油情况;
6.计算输送成本(动力)、建设成本(网上调研各种基础数据);
7.尝试首站停电、中间站停电、截断阀关闭等紧急工况的水击分析(选作);
8.管道适应性分析(选作);
9.绘制茂名站的原理流程图,包括油罐区;
10.整理输油管道工艺初步设计方案,编写工艺初步设计报告。
11.开放性问题:设计方案论证(调研、论证设计输量、下载量、以及注入
量的合理性)。
12.针对设计中计算量大、计算复杂的环节进行编程计算。
(比如:站点的位
置的选择;混油段长度沿线的变化规律;等等。
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方
案灵活选择)
13.应用某款软件对设计或者设计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校核计算。
(比如:布站
后对全线的水力学特性用SPS、LPS或其他软件,进行校核;)
四、设计报告基本要
设计报告要求A4纸打印、装订,内容包括:
1、封面(包括设计题目、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工艺初步设计内容;
4、源程序代码、运行结果及结果分析;
5、利用绘图软件,绘制首站站的工艺流程图,包括油罐区。
6、工程软件计算的关键界面截图,以及运行结果。
7、参考文献
五、基础数据
1、管道基础数据
1.1设计输量
XX成品油管道是一条连续顺序输送多种成品油的管道,设计输送能力(560+组号*30)×104t/a,输送介质包括0#柴油、90#汽油、95#汽油三种油品,均按照每年25批次输送。
设计年输送天数350天,采取起点连续进油,各分输点均匀连续分输下载的方式,设计压力10MPa。
各站场进站最低压力0.3MPa,最高压力4MPa。
地温取17摄氏度。
站场进、出站压力通过节流阀控制。
2、输送下载量
1.2沿线地形
序号站场
名称
里程
(km)
高程
(m)
1 茂名0.00 18.75
2 玉林161.09 71.51
3 贵港246.33 47.94
4 黎塘310.77 105.00
5 柳州457.6
6 105.23
6 河池617.09 209.50
7 陆桥687.79 481.73
8 下司767.77 925.88
9 都匀876.67 803.53
10 贵阳976.06 1120.60
11 安顺1070.87 1349.61
12 晴隆1183.37 1401.2
13 盘县1261.52 2017.22
14 曲靖1348.84 1958.78
15 秧田冲1492.62 2044.50
16 长坡1555.86 1906.04 2、油品物性
3、经济评价参数
3.1 电力价格:0.65元/度,燃料油价格参考当前布伦特标准油价格。
3.2 管道建设期为1年,运行期为30年。
管道税后基准收益率为8%。
建设投资中40%为自有资金,其余为建设银行贷款,利率按当前利率建设银行利率计算,流动资金按管内存油价值的50%计算。
管道投资参考《长距离管道投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