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
杂蛋白的除去——变性法
变性法的局限性:
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
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且要消 耗大量酸碱; 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 少的场合。
杂蛋白的除去——吸附法
加入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而除去。 例:在枯草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 氢二钠,这两者本身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 质、菌体及其它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 而除去,从而加快了过滤速度。
离心过滤
离心过滤工作原理图
将料液送入有孔的转鼓并利用离心力场进行过 滤的过程,以离心力为推动力完成过滤作业, 兼有离心和过滤的双重作用。
二、过滤
过滤:使悬浮液通过固体支撑物或过滤介质, 让液体通过,而把固体颗粒截留,从而达到固 液分离的目的。 澄清过滤 常规过滤 滤饼过滤
错流过滤
澄清过滤
概念:将过滤介质填充于过滤器内构成过滤层,当悬浮 液通过时,固体颗粒被阻拦、吸附在滤层的颗粒上,使 滤液得以澄清。 过滤介质起主要的过滤作用。 过滤介质是硅藻土、砂、颗粒活性炭、玻璃珠、塑料颗 粒等,也有烧结的陶瓷、金属制成的成型颗粒滤层。
3、倾析式离心机
倾析式离心机靠离心力和螺旋的推进作用自动连 续排渣,所以也称为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倾析式离心机
分离因数:1500~3000 特别适用于含固形物较多的悬浮液的分离。
优点:操作连续、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结 构紧凑和维修方便
缺点:分离有数较小,不适用于细菌、酵母菌 等微生物悬浮液的分离,液相澄清度也较差。
例如:在四环类抗生素的发酵液中,加入黄血盐和 硫酸锌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
发酵液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方法
转筒下部浸入滤浆槽中,浸没角约90°-130°,圆筒缓 慢旋转时(转速约0.5-2r/min),筒内每一空间相继与分 配头中的3个室相通,可顺序进行过滤、洗涤、吸干、吹松、 卸饼等项操作。即整个圆筒分为过滤区、洗涤及脱水区, 卸渣及再生区3个区域。
52
转筒真空过滤机
主要适用霉菌发酵液,对菌体 细小、黏度大铺助滤剂。
29
(一) 过 滤 filtration
借助于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差作用下, 使 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 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单元操作。
30
1、滤饼过滤: 介质:滤布,滤饼达到一定厚度起过滤作用。 适用于:固体含量>0.1g/100ml
31
过滤推动力:
• 悬浮液自身压强差、重力 • 悬浮液表面加压 • 过滤介质下方抽真空 • 离心力
18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技术
二 预处理-降低发酵液粘度
方法
提高温度 -确保目的产物稳定性
加水稀释-过滤速度需提高稀释 数倍以上
三 预处理-调节pH
调节发酵液的pH到蛋白质的等电点是除去蛋 白质的有效方法。
影响离子型絮凝剂的电离度。
20
六 预处理-加入助滤剂
例硅藻土、淀粉、活性 炭、石英砂、石棉粉、 纤维素、白土等。
对于滤饼阻力较大的物料适应 能力较差。
53
带式真空过滤机
• 带式真空过滤机(是自动连续运转、并能按工 艺要求进行无级调速以及操作方便和动力消耗 低的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设备。
54
带式真空过滤机流程
• 1、进料→过滤→滤饼洗涤→吸干→卸料→滤布清洗连 续进行。 2、真空过滤盘分段设计,可满足不同物料过滤、洗涤 、吸干的工艺要求,滤带运行速度采用变频无级调速, 对不同物料有广泛的适应性。
发酵液预处理
1.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对发酵液加热到所需温度使杂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沉淀分别.也可以用分散或絮凝的方法是小菌体,细胞,细胞的碎片以及杂蛋白质等胶体离子沉降去除.2.发酵液的基本特性:产物浓度低.具有极性.粘度大.表面张力大.性质不稳定.3.预处理的目的:①.转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促进从悬浮液中分别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别器的效率②.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③.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骤的操作.4.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①加热②调整PH值③分散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⑤使用反应剂二固液分别1.方法:①重力沉降②浮透(通气产生气泡,使固体附着在气泡表面除去,用于固液比重差小,直径5-30um颗粒的分别,污水处理.③旋液分别(霉菌和放线菌为丝状菌,体形较大,发酵液采纳过滤的方法;细菌和酵母菌为单细胞,体形较小,其发酵液采纳高速离心分别,如对发酵液采纳预处理,也可用过滤进行固液分别.④介质过滤和离心,工业上比较常用.2.过滤①澄清过滤:过滤介质为硅藻土,砂,塑料颗粒等,适合于固体含量少于0.Ig/lOOml,颗粒直径在5-100um的悬浮液的过漉分别如:河水,麦芽汁,酒类,饮料的澄清.②滤饼过滤:过漉介质为滤布,包括自然或合成纤维织布,金属织布,玻璃纤维纸,合成纤维等无纺布,适合于固体含量大于0.lg∕100ml的悬浮液的过滤分别3常用过滤设施①转鼓真空过滤工艺转鼓真空过滤机的转鼓过滤外壁掩盖有金属丝网,网上掩盖有滤布等过滤介质.转鼓内部区域分了若干独立的扇形区,各有不同的操作功能.该设施主要适用范围:颗粒不太细,粘性不太大的液体.对于青霉素发酵老说,发酵液相对粘稠,因此发酵液质量的优劣,对转鼓处理速度有着明确的影响.转鼓过滤存在使用范围窄,处理力量低的问题.•希得艮空过廉根■作示索②板式过滤工艺原理:依靠过滤推动力与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致使固体积累在滤材上并架桥形成滤饼层,使滤液与不溶的杂质分别.板式过滤机的优点是:结构简洁,制造简洁,设施紧凑,过漉面积大而占地面积小,操作压力高,对各种物料适应力量强,缺点是间歇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适用于间歇操作的场合.①装好过漉板框②检查料浆槽的进出口阀门是否关闭③调好料浆④打开料浆槽的进口和排气阀门,启动搅拌机,料浆槽装满料浆后,关闭料浆槽的进口和排气阀门⑤启动空压机待压力达到指定值后,即可打开进气阀进行测定⑥测定完后,清洗设施,关好电源.③其他预处理的工艺近期消失的超滤膜工艺,由于产生的滤液质量好不断被青霉素生产工艺所采纳,但是使用超滤膜会产生大量不宜处理的菌丝水,不宜进行环境处理,同时能耗较高,给生产成本带来较大的压力,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状况下,超滤膜工艺被生产企业渐渐放弃,.而传统的板框处理,转鼓过滤工艺,由于受发酵液性质和发酵液影响,存在速度慢等问题,其生产力量受到了肯定的限制,需要改进生产工艺以适应生产的要求,全自动过滤机由于处理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被生产企业所用.4 .其他过滤分别方法①切向流水过滤又称错流过滤交叉过滤和十字流过滤,是一种维持恒压下高速过滤的技术,其操作特点是使悬浮液在过滤介质表面作切向流淌,利于流淌的剪切作用将过滤介质表面的固体(滤饼)移走.②双水相萃取向水相中加入溶于水的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如:葡萄糖,聚乙二醉)后,形成密度不同的两相,轻相中富含某种高分子化合物,重相中富含盐类或另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而达到分别和提纯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目的.③吸附法向细胞碎片悬浮液中加入某种固体吸附剂,或者用细胞碎片悬浮液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固定床,即可达到除去细胞碎片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是很难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以保证目的产物不被吸附而损失.5 .预处理及固液分别技术应用实例以链霉菌发酵液的预处理及固液分别技术为例,其工艺过程如下:1-2倍量水稀释发酵液,pH2∙8∙32加热70-75 酸化处理发酵液冷却,过滤, 板框过滤或离心分别 去提取。
发酵液预处理
适用范围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 细胞碎片
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效率很高的离心 分离设备,其转鼓细长,可在15000-50000 的高转速下工作,分离因数可达104-6×105。 它设备简单、操作稳定。 适用范围 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病毒、蛋白质、 核酸等。特别适合一般分离机难以分离的固 形物含量<1% 发酵液的分离。
有机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类衍生物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 非离子型、 ② 阴离子型(含有羧基) ③ 阳离子型(含有胺基)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优点
用量少,一般以mg/L计量; 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 絮凝速度快; 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D.过滤 E.离心
工业上常用
1. 离心分离
在液相非均一系统中,利用离心力达到液-液、液-固、 液-液-固分离的方法,统称为离心分离。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液相澄清度好; 缺点:设备投资高、能耗大。 离心机种类:碟片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倾析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是传统离心机,为目前工 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心机。 分离因数可达1000-20000, 最 大 处 理 量 达 到 300m3/h , 常用于大规模的分离过程。
管式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GF型,用于分离各种乳浊液, 特别适用于二相相对 密度差甚微的液一液分离以及含有少量杂质的液一 液一固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大的液相形成外环,密度轻的液相 形成内环,流体到转鼓上部各自的排液口排出,微 量固体沉积在转鼓壁上,待停机后人工卸出。 GQ型,用于分离各种难于分离的悬浮液。特别适合 于浓度小、粘度大,固相颗粒细,固液重度差较小 的固液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较大的固体微粒逐渐沉积在转鼓内 壁形成沉渣层,待停机后人工卸出,澄清后的液相 流动转鼓上部的排液口排出。
发酵液的预处理
混凝:
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分子间引力和氢 键产生吸附架桥,常与无机电解质凝聚剂搭配使用。 首先加入无机电解质,使悬浮粒子脱稳而凝聚,然后,再 加入絮凝剂。凝聚作用为絮凝剂的架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 而,提高了絮凝效果。 这种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常称为混凝。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2、加入反应剂
反应剂相互作用,或和溶解性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 沉淀本身即可作为助滤剂,并且还能使胶状物和悬浮 物凝固。 正确选择反应剂和反应条件,能使过滤速度提高3—10 倍。
举例: A. 新生霉素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钠,生成的磷酸钙 可作为填充——凝固剂。一方面作为助滤剂,另一方面 还可使某些蛋白质凝固。 B. 环丝氨酸发酵液用氧化钙和磷酸处理,生成的磷酸钙沉 淀,熊使悬浮物凝固。多余的磷酸根离子,还能除去钙、 镁离子。
度,以利于过滤。
2、发酵液杂质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高价无机 离子和杂蛋白,预处理时,应尽量除去。
高价无机离子危害: 在采用离子交换法提炼时,影响树脂的交换 容量。
杂蛋白质的危害: a) 离子交换法和大网格树脂吸附法提炼时,会降 低吸附能力, b) 萃取时,易产生乳化。 c) 过滤或膜过滤时,使滤速下降,膜受到污染。
1、加入助滤剂
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能使滤饼疏松, 滤速增大。 常用的助滤剂:硅酸盐粉末(硅藻土)、纸浆、珠光 石 (即珍珠岩,成分为二氧化硅)。
要求:助滤剂必须不吸附或很少吸附生化物质。
加入方式: 1、在滤布上预先铺一层助滤剂(1—2mm),采用此 种方法,会使滤速降低,但滤液透明度很快增加。 2、直接加入发酵液中。助滤剂用量若等于悬浮液中 固体含量时,滤速最快。
《发酵液的预处理》课件
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发酵液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储存和运输
预处理后的发酵液需要科学储存和合理运输,确保其在后续应用中的质量和有效性。
发酵液预处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药物制造、生 物疗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现代方法
现代发酵液预处理方法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超滤、离心等,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 和质量。
3
预处理方法的影响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发酵液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 择和优化。
发酵液预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设备的选型
选择适合的预处理设备,如离心机、过滤器等,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工艺效率。
农业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农业领域中应 用广泛,用于土壤改良、有机 肥料制造等,促进农作物生长 和提高产量。
工业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化工、食品加 工等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 推动产品升级、节约资源和环 保。
结论
发酵液预处理是发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效率和环境可持பைடு நூலகம்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酵液预处理的未来发展 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 文献3
《发酵液的预处理》PPT 课件
发酵液的预处理,探索发酵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什么是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是指将发酵液进行一系列处理步骤,以提高其质量,达到更好 的发酵效果。它是发酵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
1
传统方法
传统发酵液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提纯等,经典而有效。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
2021/2/5
• 凝聚与絮凝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 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 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 体积以便固液分离。
• 凝聚和絮凝技术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中。
2021/2/5
Filtrate Volume, cm3
pH 2.8
pH 3.8 600
pH 4.2 400 200 pH 4.6
0 0 6 12 18 Time,minutes
The effect on filtrate volume of pH
2021/2/5
4、加入助滤剂(filter aids)
如万古霉素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液过滤前加入0.025%的淀 粉酶,搅拌30min后,再加2.5%硅藻土助滤剂,可提高过滤 效率5倍。
2021/2/5
第二节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一、发酵液中的杂质
1、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3+) 在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 的交换容量。
2、杂蛋白 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 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会降低其交换容量 和吸附能力。 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
2021/2/5
二、预处理目的
⑴改变发酵液固体粒子物理性质,如增大悬浮液 中固体粒子的尺寸,加快固体粒子的沉降速度。
⑵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 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 是液相);四环素类抗生素、链霉素。
【3】 发酵液预处理
过滤介质
• 促使滤饼的形成,并成为滤饼的支撑物 • 种类 织物介质 粒状介质 多孔固体介质
• 粒状、多空固体介质 填充型—硅藻土、砂、颗粒活 性炭、玻璃珠、塑料颗粒 成型颗粒滤层—烧结陶瓷、烧 结金属、金属丝 ·适用原料—固体含量 <0.1g/100mL
助滤
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使滤 饼疏松,从而增加滤速 硅藻土 活性炭 石棉 锯屑
——加热、变性试剂、表面活性剂、有机 溶剂、絮凝剂 依据机理: (1)水溶性蛋白质溶液是胶体体系 (2)蛋白质所带电荷因溶液pH改变而改变 (3)蛋白质溶液缓冲能力很强 (4)蛋白质具有热敏性
固液分离
• • • •
离心分离 过滤 双水相萃取 吸附
离心分离
借助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根 据物质颗粒的沉降系数、质量、密度及 浮力等因子的不同,使物质进行分离 要根据欲分离物质、杂质的大小、密 度、特性等不同,选择适当离心机、离 心方法和离心条件
• 过滤介质—滤布 • 适用原料—固体含量>0.1g/100mL
• 过滤操作 过滤阶段 恒速过滤—初期 恒压过滤—后期 滤饼洗涤 滤饼干燥 滤饼卸除
板框压滤机
应用
• 液体的澄清 • 分离难以过滤的低浓度悬浮液或胶体悬浮液 • 分离液相粘度大或接近饱和状态的悬浮液
真空转鼓压滤机
• 配合硅藻土,适用于 霉菌发酵液的过滤
凝聚与絮凝
• 凝聚:指在电解质的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 的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 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存在下,基 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凝聚
Al2(SO4)3·18H2O AlCl3·6H2O FeCl3·6H2O FeSO4·7H2O CaCO3 ZnSO4 MgCO3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知识要点(总复习).pdf
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与固液分离1.加水稀释法 (稀释后要过滤速率提高的百分比要大于加水量)1.降低液体黏度2.加热法2.调整PH (如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3.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过滤特性改变 凝聚值越小,凝聚能力就越强絮凝:在有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桥架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混凝:包括上述两种方法。
4.加入助滤剂 (最常见的是硅藻土)5.加入反应剂1. Ca 2+: 加草酸钠除杂 Mg 2+ :加三聚磷酸钠 C a 2+ :加黄血盐1.沉淀法2.杂蛋白的除去: 2.变性法 (有加热法,调PH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3.吸附法 (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而除去)1.离心 公式:Q=v ω2Zg d v L S •−=μρρ18)(2固液分离手段 θπctg r r gn Z )(323132−=2.过滤 (1)板框过滤机 (适合固体含量在1%—10%的悬浮液的分离)(2)真空转鼓过滤机 (适合固体含量大于10%) (3)硅藻土过滤机 (适合固体含量小于0.1%)第五章细胞破壁细胞破壁1.破壁方法:(1)珠磨法原理:进入珠磨机的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铝等研磨剂一起快速搅拌或研磨,研磨剂,珠子与细胞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
(2 )高压匀浆法原理:利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和高速冲击撞击环使细胞破碎。
是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3)超声破碎法(适合实验室用)(4 )酶溶法1 .外加酶法2. 自溶法(1)加热法(2)干燥法(5)化学渗透法2.破碎率的测定(1)直接测定法破碎前利用显微镜计数器直接计数破碎后用染色的方法把破碎的细胞与未受损的细胞分开。
即可直接计算破碎率。
(2)目的产物测定法通过测定破碎液中目的产物的释放量来估算破碎率。
(3)导电率测定法根据导电率随着破碎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第五章.溶剂萃取与浸取一、溶剂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是把目标物质从第一个液相中依靠更强大的溶解力抽提到第二个液相中。
3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
路线一A
粗分离(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粗分离(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 纯化( 层析、电泳) 层析、电泳 ) 脱盐(凝胶过滤、超过滤) 脱盐( 凝胶过滤、超过滤 ) 浓缩(超过滤) 浓缩( 超过滤) 精制( 结晶、干燥) 结晶、干燥 )
从培养液中回收菌体是固-液分离的 难题,实际可行的回收方法不多,理想 的效果是回收方法廉价、简便和可靠, 但实际上不大可能达到。因为大多数细 胞回收操作受到技术和经济的限制,所 以回收操作成为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 的瓶颈问题。
⑥动植物细胞没有微生物细胞耐剪切,不适于离心。
因此,这些特性使得发酵液的过滤与离心相当困难。
/jpkc/bbs
工业技术中典型的固体粒子
固体粒子的类型 细胞碎片 尺寸(mm× mm) <0.4 × 0.4
细菌细胞
酵母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真菌菌丝或丝状细 菌 絮凝物
/jpkc/bbs
3 凝聚与絮凝
采用凝聚和絮凝技术能有效改变细 胞、细胞碎片及溶解大分子物质的分散 状态,使其聚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提 高过滤速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除 去杂蛋白质和固体杂质,提高滤液质量。 因此,凝聚和絮凝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 的预处理方法之一。常用于菌体细小而 且粘度大的发酵液的预处理。
过滤介质: 1、无定形颗粒:颗粒活性炭、沙、无烟煤; 2、成形颗粒:烧结金属、烧结塑料; 3、非金属织物:尼龙、玻璃纤维; 4、金属织物:不锈钢丝网; 5、无纺品:纸、石棉
/jpkc/bbs
3.4.1 过滤的理论基础
达西定律 (Darcy’s Law) 反映水在岩土孔隙中
/jpkc/bbs
4 助滤剂
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吸附胶 体,使滤饼疏松,扩大过滤面积,滤速增大。 原因是充当过滤介质的助滤剂表面具有吸附胶体 的能力、并且由此助滤剂颗粒形成的滤饼具有格子型 结构,不可压缩,滤孔不会被全部堵塞,可以保持良 好的渗透性,既能使悬浮液中细小颗粒状胶态物质截 留在格子骨架上,又能使清液有流畅的沟通。所以使 用惰性助滤剂能大大提高过滤能力和生产效率、改善 滤液澄清度,降低过滤成本。
《发酵液的预处理》课件
PART 05
发酵液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单级预处理工艺流程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通过过滤、沉降等方法将发酵液中的固体物质与 液体分离,得到澄清的液体。
温度调节
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将发酵液的温度调节到适 宜的范围内,以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
酸碱度调节
通过添加酸或碱,将发酵液的酸碱度调节到适宜 的范围内,以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
预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优化
01
根据发酵液的性质和后续处理的 要求,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流 程。
02
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预处 理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预处 理效果和降低能耗。
氧化还原处理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目标成分的化学性质,使其从发酵 液中分离出来。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氧化还原处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向发酵 液中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如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等, 使目标成分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其化学性质, 使其从发酵液中以沉淀或其他形式分离出来。该方法具有 较高的选择性,但操作条件较为苛刻,且可能会对目标成 分造成一定的破坏。
2023 WORK SUMMARY
《发酵液的预处理》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发酵液预处理概述 •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 发酵液的化学处理 • 发酵液的物理处理 • 发酵液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PART 01
发酵液预处理概述
发酵液预处理的定义
• 发酵液预处理:在发酵工业中,发酵液预处理是指在发酵前对 原材料进行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处理过程,旨在改 善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提高整个发酵过程的效率和稳 定性。
碱处理
总结词
发酵液预处理课件
通过改变pH、离子强度、温度等条件 ,打破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使其 从溶解状态转变为不溶解状态,从而 实现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01
02
03
调节pH
通过加入酸或碱来调节发 酵液的pH,使其处于蛋白 质的等电点,从而实现蛋 白质的沉淀。
加热
通过加热发酵液,使蛋白 质变性,降低其在水中的 溶解度,从而实现蛋白质 的沉淀。
发酵液预处理课件
• 发酵液预处理概述 •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 发酵液的蛋白质沉淀 • 发酵液的离子交换 • 发酵液的吸附分离 • 发酵液预处理的案例分析
01
发酵液预处理概述
发酵液预处理的定义
01
发酵液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发酵产 物提取之前,对发酵液进行的一 系列操作,旨在去除杂质、提高 目标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
离子交换的方法
静态离子交换
将待处理的溶液与离子交换剂混 合,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 离子交换剂分离出来,实现目标
物的分离。
动态离子交换
将待处理的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 利用离子交换剂对目标离子的吸附 作用,实现目标物的分离。
再生离子交换
对于已经饱和的离子交换剂,可以 采用再生方法进行处理,使其恢复 吸附能力。
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通过发酵液中固体物质与液体部分的自然沉降速度差将两者分离的过程 。
沉降时间、温度和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对沉降效果有很大影响。
沉降分离适用于处理较清澈的发酵液,对于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的发酵液处理效果不 佳。
03
发酵液的蛋白质沉淀
蛋白质沉淀的原理
蛋白质的溶解度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其与水 的相互作用,包括电荷、极性基团和 疏水基团。
发酵液的预处理讲解
这种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常称为混凝。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1) 絮凝剂浓度(用量) 2) 絮凝剂分子量 3) 絮凝剂类型 4) 溶液的pH 5) 搅拌速度和时间 6) 助凝剂
Ga2+:加入草酸和草酸盐,生成草酸钙;加入磷 酸盐,生成磷酸钙
Mg2+:加入草酸(沉淀不完全);加入磷酸盐, 生成磷酸镁;三聚磷酸钠(Na5P3O10),生成可 溶性络合物
Fe3+: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兰沉淀
二、 发酵液的过滤
发酵液中含有大量菌体、细胞或细胞碎片以及残余的 固体培养基成分,过滤就是将悬浮在发酵液中的固体颗粒 与液体进行分离的过程。 定义:
它们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分子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 烈地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 吸附在不同颗粒的表面上,产生架桥联接,生成粗大的絮团, 这就是絮凝作用。
絮凝剂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为非离子型、阴 离子型(含有羧基)和阳离子型(含有胺基)三类。
A. 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 B. 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C.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如聚合铝盐和聚合铁盐等。 D.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多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
在一定的压力差下,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 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
1.过滤介质
使滤液通过,截留固体颗粒并支撑滤饼的材料。 要求其具有多孔性、耐腐蚀性及足够的机械强度。
工业常用的过滤介质:织物介质、多孔性固体、 粒状介质。 无定形颗粒:无烟煤、砂、颗粒活性炭、铁矿砂等
成形颗粒:烧结金属、烧结塑料以及用合成树脂粘 结的硅砂、塑料颗粒等,做成圆筒形或板状。
生物分离工程 第3章-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E.离心
工业上常用
1. 离心沉降
根据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利用离心机提 供的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 沉降的难易取决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的密度差, 同时还取决于固体和液体的其他性质以及离心 机的离心能力.(可以颗粒沉降速度表示)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液相澄清度好, 技术易掌握;结果重复性好; 缺点:设备投资高、能耗大。
微生物污染、蛋白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细胞培养液的特殊之处
A、细胞成分及碎片大小不一,颗粒大小,分离成本。 B、固液密度相近,黏度高:沉降和离心分离困难 C、固体成分可压缩可变形 + 高黏度:过滤困难,黏附 在滤布,错流过滤形成凝胶层 D、动植物细胞抗剪切力差:错流膜过滤和离心等不适 E、流变性复杂,非牛顿型流体,青霉素发酵液为卡森 型流体,120h链霉素发酵液为拟塑性流体,灰色链 丝菌发酵液为塑性流体。
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物理化学方法:
调酸(等电点)、热处理、电解质处理、添加凝
聚剂、添加表面活性物质、添加反应剂、冷冻-解冻
及添加助滤剂等。
1、降低液体粘度:稀释、升高温度
(1)加水稀释法
加水稀释法能降低液体粘度,但会增加悬浮液的 体积,加大后继过程的处理任务。而且,单从过滤操 作看,稀释后过滤速率提高的百分比必须大于加水比 才能认为有效,即若加水一倍,则稀释后液体的粘度 必须下降50%以上才能有效提高过滤速率。
C.旋液分离
悬浮液以较高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分离器, 轻相由分离器中央排出, 霉菌和放线菌为丝状菌,体形较大,发酵液采用 重相由分离器下部排出, 过滤方法; 细菌和酵母菌为单细胞,体形较小,其发酵液采 但不适合直径<5 μm颗粒去除(可用丝网分离器)。 用高速离心分离,如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也可 D.介质过滤 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
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
(3)吸附法 如在四环类抗生素中,采用黄血盐和硫酸锌 生成亚铁氰化锌钾 k2Zn3[Fe(CN)6]2的胶状沉 淀来吸附蛋白质。
第 三 章
发 酵 液 预 处 理
第三节 固液分离工程及设备
第 三 章
发 酵 液 预 处 理
第一节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④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第 ⑤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 三 章 化、微生物污染、蛋白质酶水解等作用的影 响。
发 酵 以上使固液分离变得相当困难,应进行适当 液 预 预处理才行,降低滤饼比阻,提高过滤与分 处 离速度。 理
第一节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2)含有不溶性多糖物质的发酵液中,加 入酶水解成单糖→过滤速率上升,如万古霉 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过滤前加入0.025% 的淀粉酶,搅30min,再加2.5%硅藻土助滤 剂→速率提高5倍。
第 三 章
发 酵 液 预 处 理
第二节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第二节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一、高价无机离子的除去 1、高价无机离子的影响 在采取离子交换法时,这些高价无机离 子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的变换容量。 发酵液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Ca2+ 、Mg2+和 Fe2+等。
3、混凝 混凝是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 (1)单独使用絮凝剂 如带负电的菌体、蛋白质+阳离子型高分子 絮凝剂→具有降低胶粒双电层电位,产生吸 附桥架的双重作用。
第 三 章
பைடு நூலகம்
发 酵 液 预 处 理
第一节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2)电解质+絮凝剂 在无机电解质的凝聚作用基础上,高分子絮 凝剂架桥絮凝→效果更好
第三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预处理的概念。
2. 熟悉固液分离方法。
时间安排:3学时。
教学形式:本章以讲授为主,中间部分进行部分提问,采用PPT课件讲课。
教学内容:通常发酵液和生物溶液是高粘度的和非牛顿流体,必须进行预处理。
一、预处理的目的:1、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黏度、颗粒、颗粒稳定性等),固液分离速度,分离器分离效率。
2、目标产物转移其中一相(多数为液相);。
3、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二、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法:最简单和最廉价的处理方法。
破坏凝胶结构、降低液体黏度、加速聚集。
去蛋白。
2、调节悬浮液的PH值: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适当的PH值促进聚集。
3、凝聚和絮凝:凝聚:破坏溶质胶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大小:1mm大小。
絮凝:在絮凝剂高分子聚合电解质的作用下,胶体颗粒和聚合电解质交连成网,形成10 mm大小的絮凝团过程。
絮凝剂主要起中和电荷、桥架和网络作用凝聚剂种类:无机盐类:Al2(SO4)3.18(H2O),AlCl3.6(H2O),FeCl3,ZnSO4,MgCO3金属氧化物:Al(OH)3、Fe(OH)3、Ca(OH)2、石灰等。
聚合无机盐:聚合铝、聚合铁等。
絮凝剂种类:阳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天然聚合物:多糖类物质、海藻酸钠、明胶等人工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苯乙烯类衍生物、聚丙烯酸类等。
三、固液分离法类型:过滤、离心、重力沉降、气悬浮(一)过滤1概念:在一定的压力差下,将固液悬浮液通过一多孔性介质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原理——筛分。
2、过滤介质无定形颗粒:颗粒活性炭、沙、无烟煤成形颗粒:烧结金属、烧结塑料非金属织物:尼龙、玻璃纤维金属织物:不锈钢丝网无纺品:纸、石棉3、助滤剂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应范围,减轻细小颗粒的快速挤压变形和过滤介质的堵塞。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讲解学习
2020/6/29
微生物絮凝剂
• 微生物絮凝剂是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新型絮凝剂, • 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具有絮凝细胞功能的代
谢产物。 • 主要成分是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及核酸等高分
子物质。 • 微生物絮凝剂和天然絮凝剂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无
毒和不污染环境。
通过电解质的加入促进原始溶液的凝聚和絮凝, 试剂有简单的电解质、酸、碱、合成的聚合电 解质。
2020/6/29
• 凝聚与絮凝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 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 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 体积以便固液分离。
• 凝聚和絮凝技术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中。
絮n
凝聚 在投加的化学物质(铝、铁的盐类)作用
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 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机理 1)中和粒子表面电荷; 2)消除双电层结构; 3)使胶体粒子的排斥电位降低而发生集沉。
2020/6/29
胶体双电层结构
• 发酵液中菌体表 面带有负电荷, 由于静电引力使 溶液中反离子被 吸附在其周围, 在界面上形成了 双电层。
三、预处理的方法
1. 凝聚和絮凝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2. 加热法 Heating 3. 调节悬浮液的pH值 Regulation of pH 4. 加入助滤剂 Filter aids 5. 加入反应剂 Reactant
2020/6/29
1、凝聚和絮凝
The first pretreatment method is the addition of electrolytes to promote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in the initial solution. Useful agents rang from simple electrolytes through acids and bases to synthetic polyelectrolytes.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发酵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后所得到的液体产物。
它富含各种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体,通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然而,在发酵液的应用过程中,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讨论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技术。
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体,为了提高发酵液的质量和纯度,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常见的发酵液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超滤、加热杀菌等。
1. 离心离心是将发酵液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
离心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发酵液中的固体颗粒,如微生物细胞和沉淀物等。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发酵液的特性来确定,以确保最佳的分离效果。
2. 超滤超滤是利用滤膜的孔隙大小将发酵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超滤可以去除发酵液中的胶体、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同时维持较高分子量的活性物质的存在。
超滤技术操作简单,适用于连续生产中。
3. 加热杀菌加热杀菌是通过高温处理来灭活发酵液中的微生物。
加热杀菌可以有效地消除微生物的活性,并保证发酵液的稳定性和长期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热杀菌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造成破坏。
二、菌体的回收菌体的回收是指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菌体从液体中分离和提取出来的过程。
菌体的回收主要包括离心、过滤、洗涤等步骤。
1. 离心回收离心回收是通过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菌体与液体分离。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选择应根据菌体的大小和密度来确定,以保证最佳的分离效果。
2. 过滤回收过滤回收是通过滤膜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菌体截留在滤膜上,使其与液体分离。
过滤回收可以采用不同孔径的滤膜,根据菌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滤膜孔径,以提高分离效果。
3. 洗涤回收洗涤回收是将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菌体进行洗涤,以去除发酵液中的残留有机物质和杂质。
常用的洗涤液包括缓冲液、蒸馏水等。
洗涤的目的是提高菌体的纯度和质量。
第三章发酵液预处理介绍
第三章发酵液预处理介绍第一节发酵液预处理的意义发酵液预处理是指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液进行一系列阶段性加工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发酵液的品质和产量,并为后续的纯化和提取工艺提供更好的条件。
发酵液中包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酶、蛋白质、多糖、有机酸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对发酵液的利用和后续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预处理措施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提高发酵液的品质,使得后续的纯化、分离和提取工艺更加顺利进行。
第二节发酵液预处理的主要方法1.发酵液的过滤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的菌体、代谢产物等物质,通过过滤可以将这些悬浮在发酵液中的物质进行分离。
过滤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微孔滤膜、滤布、滤纸等,根据发酵液中悬浮物质的大小和特性选择合适的过滤方式。
2.发酵液的沉淀通过沉淀可以将发酵液中的颗粒物质和胶状物质分离出来,常用的沉淀剂包括铝盐、聚合物等。
沉淀剂的选择需要根据发酵液的特性来确定,同时需要考虑沉淀剂的剂量和沉淀时间等因素。
3.发酵液的调节发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pH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需要进行调节。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入酸碱,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到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还可以通过添加营养物质,如氮源、磷源等,来调节发酵液中的营养成分。
4.发酵液的浓缩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和代谢产物通常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为了将其纯化和提取,需要将发酵液进行浓缩。
常用的方法包括真空浓缩、膜浓缩等,根据发酵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浓缩方式。
第三节发酵液预处理的应用案例1.青霉素的生产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病症。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发酵液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
首先,通过过滤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进行分离。
然后,采用酸碱调节的方法,将发酵液的pH值调节到适宜的范围。
最后,通过真空浓缩将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进行提取和纯化。
2.乳酸的生产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发酵液的成分极为复杂,其中除了所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及残 存的固体培养基外,还有未被微生物完全利用的糖类、无机盐、蛋 白质,以及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
微生物发酵液的特性为:
① 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 ② 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③ 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④ 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化、微生物污染、
因此,在预处理时,应尽量除去这些物质。
(一)、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
1. Ca2+ ——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沉淀(注 意回收草酸) ;
2. Mg2+——三聚磷酸钠,→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 溶性络合物;
3. Fe2+ ——黄血盐,→普鲁士蓝沉淀
(二)杂蛋白的去除方法
1. 沉淀法
蛋白质一般以胶体状态存在于发酵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 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 在某一pH下,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称为等电点。
影响絮凝的因素
➢ 絮凝剂的加量(图3-1) ➢ 絮凝剂的分子量 ➢ 溶液的pH ➢ 搅拌速度 ➢ 搅拌时间
(3)混凝
对于带负电荷的菌体或蛋白质来说,采用阳离子型 高分子絮凝剂同时具有降低胶粒双电层电位和产生吸 附桥架的双重机理;
对于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要采用凝 聚和絮凝双重机理才能提高过滤效果,这种包括凝聚 和絮凝机理的过程,称为混凝。
二、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发酵液中的杂质 a. 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2+)
在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的交换容量。
b. 杂蛋白
在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会降低其交换容量和吸附能力 在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分离不清 在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或受污染,影响过滤效率。
E.离心
工业上常用
1. 离心分离
在液相非均一系统中,利用离心力达到液-液、液-固、 液-液-固分离的方法,统称为离心分离。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液相澄清度好; 缺点:设备投资高、能耗大。
离心机种类:碟片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倾析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是传统离心机,为目前工 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心机。 分离因数可达1000-20000, 最 大 处 理 量 达 到 300m3/h , 常用于大规模的分离过程。
5.加入反应剂
加入反应剂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如CaSO4, AlPO4等。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沉淀 本身可作为助滤剂,且能使胶状物和悬浮物凝固,改善过滤性能;
如发酵液中含有不溶性多糖物质,用酶将其转化为单糖,以提高过滤 速率。如万古霉素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液过滤前加入0.025%的淀粉 酶,搅拌30min后,再加2.5%硅藻土助滤剂,可提高过滤效率5倍。
2 过滤
定义: 在一定的压力差
下,利用多孔性介质 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 固体粒子,进行固液 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
通常发酵液的黏度大,其中的微生物 体积小,造成过滤的困难。
在过滤前,一般需对料液进行絮凝或 凝聚等预处理,此外可添加助滤剂提 高过滤速度。
A. 根据过滤机理,过滤操作可分为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
(1)凝聚
发酵液中的细胞、菌体或蛋白质等胶体粒子双电层 的结构使胶粒之间不易聚集而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阳离子对带负电荷的胶粒凝聚能力的次序为:
Al3+ >Fe3+ >H+ >Ca2+ >Mg2+ >K+ >Na+ >Li+
常用的凝聚剂电解质有:
硫酸铝 Al2(SO4)3•18H2O(明矾); 氯化铝 AlCl3•6H2O; 三氯化铁 FeCl3; 硫酸亚铁 FeSO4·7H2O ; 石灰;ZnSO4;MgCO3
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效率很高的离心分 离设备,其转鼓细长,可在15000-50000 的高转速下工作,分离因数可达1046×105。它设备简单、操作稳定。
适用范围
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病毒、蛋白质、 核酸等。特别适合一般分离机难以分离的固 形物含量<1% 发酵液的分离。
管式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缺点
存在一定的毒性,特别是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时应谨慎。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应用
医药和食品工业:聚丙烯酸类阴离子絮凝剂(无毒),聚苯乙烯类衍 生物,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天然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多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明胶、骨胶、壳多糖、 脱乙酰壳多糖等)。
4.加入助滤剂
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悬浮液中大量 的细微胶体粒子被吸附到助滤剂的表面上,改变了滤饼结构,降低了过 滤阻力。 常用的助滤剂有: 硅藻土、纤维素、石棉粉、白土、炭粒、淀粉等, 最常用的是硅藻土。 使用硅藻土时,通常细粒用量为500 g/m3;中等粒度用量为700 g/m3; 粗粒用量为700-1000 g/m3。
倾析式分离机
是一种靠离心力和螺旋的推动力作用自动 连续排渣的离心机。具操作连续、适应性 强、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的优点。分离因 数为1500-3000。
适用范围
特别适合固形物含量较多的悬浮液的分 离。因分离因数较低,不适合细菌、酵母 等微小微生物悬浮液的分离。(P53图)
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操作,也可用于催化剂的回收。
蛋白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物理化学方法:
调酸(等电点)、热处理、电解质处理、添加凝聚剂、添 加表面活性物质、添加反应剂、冷冻-解冻及添加助滤剂等。
1.降低液体粘度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滤液通过滤饼的速率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降低 液体粘度(加水稀释法和加热法等)可有效提高过滤速率。注意加热 温度与时间,不影响产物活性和细胞的完整性。
有机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类衍生物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 非离子型 ② 阴离子型(含有羧基) ③ 阳离子型(含有胺基)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优点
用量少,一般以mg/L计量; 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 絮凝速度快; 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
目的
不仅在于分离细胞、菌体和其它悬浮颗粒(细胞 碎片、核酸和蛋白质的沉淀物), 还希望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和改变滤液的性质, 以利于后继各步操作。
✓采用絮凝或凝聚的方法,设法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
的大小,提高其沉降速度;
✓或采用稀释、加热等方法降低黏度,以利于过滤。
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
酸碱调节,使蛋白质与盐或离子形成沉淀。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阴离子,如三氯乙酸盐、 水杨酸盐、钨酸盐、苦味酸盐、鞣酸盐、过氯酸盐等形成 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阳离子,如Ag+、Cu2+、 Zn2+、Fe3+和Pb2+等形成沉淀。
2. 变性法
① 加热 ② 大幅度调节pH值 ③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2)絮凝
采用絮凝法可形成粗大的絮凝体,使发酵液较易分离。 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 量可高达数万至一千万以上,长链状结构,其链节上含有 许多活性官能团,包括带电荷的阴离子(如---COOH)或 阳离子(如---NH2)基团以及不带电荷的非离子型基团。 它们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烈地 吸附在胶粒的表面。 当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胶粒 表面上,产生桥架联结时,就形成了较大的絮团,这就是 絮凝作用。
GF型,用于分离各种乳浊液, 特别适用于二相相对 密度差甚微的液一液分离以及含有少量杂质的液一 液一固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大的液相形成外环,密度轻的液相 形成内环,流体到转鼓上部各自的排液口排出,微 量固体沉积在转鼓壁上,待停机后人工卸出。
GQ型,用于分离各种难于分离的悬浮液。特别适 合于浓度小、粘度大,固相颗粒细,固液重度差较 小的固液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较大的固体微粒逐渐沉积在转鼓内 壁形成沉渣层,待停机后人工卸出,澄清后的液相 流动转鼓上部的排液口排出。
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和絮凝作用示意图
工业上使用的絮凝剂可分为三类:
1)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苯乙 烯类衍生物; 2)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 3)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 明胶、骨胶、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等。
目前最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
澄清过滤:
过滤介质为硅藻土、砂、颗粒活性炭、玻璃珠、塑料颗粒等,当悬浮液通过滤层 时,固体颗粒被阻拦或吸附在滤层的颗粒上,使滤液得以澄清,适合于固体含量 少于0.1g/100ml、颗粒直径在5-100μm的悬浮液的过滤分离,如河水、麦芽汁、 酒类和饮料等的澄清。
滤饼过滤:
过滤介质为滤布,包括天然或合成纤维织布、金属织布、玻璃纤维纸、合成纤 维等无纺布。当悬浮液通过滤布时,固体颗粒被滤布阻拦而逐渐形成滤饼(滤 渣)。当滤饼至一定厚度时即起过滤作用,此时即可获得澄清的滤液,这种方 法叫做滤饼过滤,在滤饼过滤中,悬浮液本身形成的滤饼起着主要的过滤作用, 适合于固体含量大于0.1g/100ml的悬浮液的过滤分离。
3,活塞排渣
利用活门启闭排渣孔进行断续自动 排渣。
位于转鼓底部的环板状活门在操作时 可上下移动,位置在上,关闭排渣 口,停止卸料。下降时开启排渣口, 因此排渣时可以不停机。
最大处理能力:40m3/h
适合处理直径0.1-500微米,固液密度 差大于0.01g/m3,固相含量小于 10%的悬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