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林红梅文献综述
设计美学视角下的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设计美学视角下的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严蓉;钟蔚【摘要】服装设计中的面料肌理富含生命感,是设计师灵感创意的重要来源,它作为一种体现设计师构思的艺术语言,使服装在造型上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美感.文章基于设计美学视角,根据面料再造的基本形式,阐述其造型设计的美学法则、美学价值,并通过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形式,总结有关提升面料再造在服装中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手段,为增加传统面料的附加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1)002【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造型;面料再造【作者】严蓉;钟蔚【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2设计美学视角下的服装面料再造设计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方向,需要从设计美学、服装心理学、服装符号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国内有关学者对此作出了相应的探讨论述,多是基于面料再造在纺织品及服装产品中的设计表现及应用研究,或是相关情感化设计研究,但是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下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1-3]以设计美学视角来对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进行分析归纳,不仅挖掘了面料的潜在的艺术价值,还丰富了服装面料的内涵,使面料在服装设计中更好的展现其自身的价值。
人类设计中利用装饰手法进行造物说明了装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这成为推动生活走向精神范畴的基本保证。
面料装饰是服装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也是体现设计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裕,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面料已无法满足设计师们的需要,单纯的在造型结构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也已不够出彩,而面料再造无疑成为了新的设计趋势。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面料再造通过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构想,将各种现实场景以面料表情的形式模拟出来,那些运用得当的面料肌理再造则是整个设计的亮点所在,也是服装造型之美的体现。
绿色设计在中职服装设计中应用探讨

绿色设计在中职服装设计中应用探讨发表时间:2020-11-30T10:41:42.11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作者:徐诗淇[导读] 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问题越加重视,绿色设计成为了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也变成了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行业的重要设计理念。
徐诗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萧山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311251摘要: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问题越加重视,绿色设计成为了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也变成了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行业的重要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倡导的是安全、环保、健康,讲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环节中应当让学生考虑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同时也要注意服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能够让人们穿着自然、舒适的基础上追求视觉美感。
关键词:绿色设计;服装设计;应用策略引言:绿色设计是现代社会对于人和环境相处模式的反思,也是服装设计观念上的转变。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地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全球变暖、过度消费、海洋垃圾等问题使得人们停下来重视和反思环境保护问题。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可以将绿色设计和环境保护作为设计要素,教导学生从设计思路、面料选择、制作过程到最终成品始终秉持着保护生态理念,采用可以反复利用的、可回收讲解的面料材质,最终呈现出来的服装设计作品应当是舒适、自然、环保,节约资源且满足生态可持续的需求。
一、选取自然环保的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是设计理念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在中职学校教授服装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顺应当下时代对于环保的呼唤以及生态设计潮流,将绿色设计理念巧妙结合到日常教学中,将其作为启发和点拨学生设计灵感的要素。
绿色设计融入到服装设计创作中首先要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理念的纲领,特别是选取服装面料这一块,可以充分结合绿色设计理念进行教学,采用更加自然、舒适、符合环保理念、无污染的材质,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绿色设计理念,保证服装设计作品最后的视觉美感和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做到简约环保、舒适自然,且能够使用绿色设计理念来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帮助学生确立和谐自然的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参考文献第一篇:服装设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平.面料再造的艺术表现力[J].服装设计师,2009,10[2]艺术与设计[J].2011.05[3]马慧颖,肖圣颖.浅谈环保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J].才智,2009,06[4]李苏君,彭景荣.三宅一生与解构主义服装[J].美与时代2010, 01[5]余建春.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6]服装设计师.月刊.[J].服装设计师杂志社,2008.01[7]肖文陵,李迎军.服装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许星.服饰配件艺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9]罗森.魅力先生[J].青年与社会,2006,04[10]李霞云.服装造型设计[M].上海: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2008[11]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编)[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衡阳:湖南科学科技出版社,2001.10[1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4]吴静芳.服装配饰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1[15]刘元凤.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肖文陵.李迎军.北京:服装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谢锋.时尚之旅(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8]李采姣.时尚服装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9](美)多丽丝·普瑟.穿出影响力[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0]袁利.打破思维的界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二篇:服装设计1、先学习服装设计基本原理和知识。
就是量体、裁剪、缝制(可找裁剪店铺师傅),这是基本功,必学!2、然后学习画图,先学手绘。
(可购买如服装素描、时装画技法一类的书),打好基础,你不用成为一代绘画大师但你必须会画最基本的款式图,因为你需要借助图来表达你的设计构思,必学!3、学会电脑绘图。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应用--唐朝服饰元素专业名称:服装设计学号:200805112150 学生:刘新华指导老师:李君摘要:中国有渊源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和精髓。
在提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的今天,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的被服装设计师们运用在了自己的设计中。
然而,简单的玩味中国元素,是不能让中国的服装设计走出困顿的。
有接纳的胸怀,对待新观念、新现象要选择性的更加宽容,要学会吸收和汲取,要学会把自己放进去,去接受,去思考,这样才可能使设计作品能与时代同步。
其中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唐朝对现代服饰和对以后服饰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唐朝元素仍一直被应用于现代的服装设计中。
中国传统服饰既具独特性,又共同遵守着中华传统审美的共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服饰审美语言;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代表性。
对它进行总结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传统服饰,唐朝服饰,现代服饰,民族元素,设计应用目录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1.3国内外研究状况1.3.1国内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状况1.3.2国外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传统服饰文化中唐朝服饰文化2.1唐朝服饰产生的原因2.1.1政治繁荣2.1.2 文化的开放2.1.3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态2.1.4唐朝社会审美情趣2.1.5唐朝女权意识的崛起2.1.6佛教盛行2.2 唐朝服饰2.2.1 唐朝女子服饰及其特点1 女着男装2着胡服3 襦裙服2.2.2唐代大袖衫第三章唐朝服饰元素的特点及应用3.1唐朝服饰元素3.1.1面料3.1.2款式3.1.3色彩3.2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第四章对融入西方现代服装设计的中国传统服装元素的分析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中华民族从石器时代开始,便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顽强的意念和自身的智慧创造了罕见的也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服饰文化。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褶皱元素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生姓名邹余莉班级 B服工07(1)学号**********指导教师李慧专业系主任俞俭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1日褶皱元素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邹余莉(B服工071,0710803107)摘要:褶皱这一注重细节的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服装面料和服装工艺的加工,使服装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主要探讨了服装褶皱的发展历史、形态种类、构成原理以及功能效用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服装褶皱,更准确地将褶皱应用在现代女装的设计中。
关键词:褶皱元素现代女装服装设计1前言现代流行服装日趋注重细节部分的表现,而褶皱正是设计师在设计细节中运用的重要元素之一。
褶皱作为服装造型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从平面还是到立体,它都能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始终贯穿于服装面料设计和服装工艺加工的整个过程,在塑造服装造型方面具有特殊性、多样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而在现代大量著名品牌设计中,褶皱更是成为突出视觉效果和提升时尚品位的重要方法,褶皱面料与褶皱的设计已成为时尚服装设计中的经典元素。
服饰上“褶皱”的意义是:褶皱是服装造型中常用的面料塑形手法,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属性面貌特征的重要手法之一,一般将面料进行有序或随意自然的揉捏、叠加或堆砌,使得平面的面料具有一定立体效果或各种质感的服装面料形态属性[5]。
而在具体的运用中,褶与皱也具有一定的表现差异性。
“褶”的含义是衣裙按照一定规律折叠所产生的纹痕;“皱”的含义是因服装面料表面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或随意纹路[5]。
现代社会的女性随着社会地位以及经济能力的提高,她们对服装品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追求美、表现美、拥有美、享受美更成为当今时尚的主题。
她们在繁忙的工作日亦或是休息日,都更希望能够穿着舒适兼顾时尚的服装,而褶皱这一设计元素正是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重要手段。
褶皱的立体性、运动性、可塑性和修饰性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更能满足女性对服装穿着的需求:应用褶皱元素设计的服装具有体积感和空间感,将能充分展示服装的舒适性和无拘无束感,同时也能满足人体运动所需的松量,与现代女性渴望回归自然、追求轻松自由的心境相一致;而其可塑性和多变性又能设计出各种不同效果的造型,从而满足现代女性追求的新颖与个性并且使服装特色更为显著;再者褶皱元素应用于服装不同部位所起到的视觉线条更具有修饰人体的特点,这更能引起女性对体态美的共鸣。
服装设计 林红梅 开题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人文艺术系 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 课题名称人造皮革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宫•馨》姓名林红梅学号122632010033指导教师刘永凯职称学历助教研究生1、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工作内容:意义:本次系列灵感来源于韩剧《听见你的声音》,还是单纯的想着时候能听见周边人发至内心自私的想法的那种失望与无助,在这样的世界变得嘈杂,但又得不到常人的理解,只能伪装。
通过立体裁剪打造服装平滑、挺括、精准的外形轮廓,分别对领部、肩部、腰部、臀部等不同位置的独特设计,展示不同的视觉效果。
致使服装造型的多样性,面料使用具有形似毛细血管那样细长又杂乱分布线条纹理的人造皮革。
同时,使用不同的面料通过不同的操作技法来丰富服装的内部情感。
工作内容:1. 市场调研、收集资料,确定主题方向2. 分析主题文化内涵、绘制草图、绘制效果图、绘制服装的平面款式图3. 绘制服装版型图、采购面料、制作服装4. 作品展示、拍摄作品集5. 后期材料汇总6. 毕业答辩7. 毕业设计作品展演2、 课题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进度:2013.09.10~~09.15: 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提交题目审核表2013.09.20: 收集资料,确定整个系列的风格走向,确定面辅料的搭配2013.09.25: 提交开题报告2013.10.15: 提交文献(资料)检索报告2013.10.15~~2013.12.10: 绘制初稿,根据老师指导修改作品。
认真修改,完善设计稿,初步确定设计稿2013.12.10~~2013.12.25: 面辅料市场调查,绘制时装画、绘制服装板型图2013.12.25~~2013.12.30: 采购面料 、辅料,确定面辅料之间的搭配2013.12.30~~2014.01.05:根据前期的准备在老师指导下对效果图等再进行调整,确定工艺,充分准备好设计材料。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制板和制作,同时论文大体的框架出来2014.01.05~~2014.01.10:制作收尾,对成品进行检验,在老师指导下根据风格进行饰品的搭配,确定服装设计效果图、服装结构图,以备服装静态展,逐步完成毕业论文的资料2014.01.15前 完成服装全套,完成后拍摄并自行排版,整体毕业论文及设计报告调整完成2014.03: 毕业答辩、毕业设计作品展演3、 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通过服装的廓型及领部、肩部、腰部、臀部等不同位置的变换设计凸显个性,及使用覆满杂乱无章的线条的人造皮革和不同面料经过不同处理的运用,演绎着紧张恐惧而又表现端庄的形象,塑造一种干练、坚强的人物性格。
拼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班级:学号:姓名:一、前言(一)研究的意义本次课题的研究是为了唤起服装消费者对于传统服装文化的审美意识、环保意识和与现代化服装的融合。
在面对服装行业的低潮,服装设计师在挖掘市场热点的同时也要更多的迎合节约资源、追求节俭环保的思潮。
这次对于传统拼布(百衲)的研究设计,让设计师在开拓市场,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有着一定意义。
为中国服装国际化、本土化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方案。
(二)相关概念介绍或研究内容拼布是服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工艺,也是国内外服装设计历史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拼布的艺术表现工艺不仅体现在服装的面料与色彩上还在服装的造型及艺术审美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拼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由来已久,中国特色的百衲服饰是民族服装文化中的瑰宝。
在近年中国本土服装走向国际化的路程中,百衲拼布手法在国内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使民族服饰走向复兴。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拼布-百衲服饰的研究,解析中国传统拼布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提炼与运用。
并从中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服饰的本土化与创新道路以及环保的国际思潮问题提供可行解决方案。
二、关于传统拼布如何运用于时装设计的研究根据论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人将文献综述分成三部分。
即关于拼布审美、民族传统拼布和拼布设计的延续问题的文献资料。
(一)关于拼布审美拼布并不是简单的将一定形状的小片织物拼缝在一起,在进行缝制的时候,要兼顾布料、颜色、形式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
拼布主要分生活拼布和艺术拼布两种,真正艺术性的拼布作品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布块进行裁剪缝合,而是在拼布过程中,需要展开无穷的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在创意的发挥基础上融进娴熟的手工艺,让不同的布料颜色搭配协调,结合紧密,这样的拼布作品才能超出实用的日用生活品的内涵,成为一件极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王盼在《服饰的拼布艺术》中指出拼布之美-新的美学关键词有:不规则性、不完美性、非对称性。
服装设计 林红梅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现代主义风格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是设计家们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
简约、实用、而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现代主义设计,为社会文明创造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中“极简主义”、“简约而不简单”的思想会更加深入人心,简约的服饰风格会进一步流行,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大趋势。
作为服装设计师应紧紧把握我们的文化根源,有效地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作品,更好地将“中国概念”用现代主义设计手段诠释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善于创造一种具有诗意的空间样式,把事物的内外在条件协调起来,挖掘富有感情的内在美,创造和谐的视觉空间,坚持浪漫与理性的结合。
而在服装的“内空间”中,存在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
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可以从中国国画大师留出的大片空白当中体会得到。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设计元素种类繁多,包括廓形、色彩、面料、辅料、结构、工艺、图案、装饰、配件元素等等。
随着服装的回归自然和多元化风靡趋势,消费者对涂层仿皮革服装的认同度逐渐增高。
涂层仿皮革织物在服装中的应用一般表现为两种,一是作为单一服装面料制作成仿皮革服饰,二是与普通面料搭配组合制作成风格迥异的服装。
单一仿皮革织物制作的服装除了可以获得皮革的外观效果以外,还具有抗皱、耐磨、易打理等优势。
涂层仿皮革面料还可以镶拼在门襟、袖口、肘弯等部位做装饰附件,其作用不仅可以获得独特的外观、增加造型美感,还可以提高服装穿着使用寿命。
涂层仿皮革面料用来制作休闲服装,达到的外观效果和手感可与天然皮革媲美。
涂层面料的色彩与图案比天然皮革的丰富多彩,在服装上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力,是吸引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各种不同的色彩及面料的厚度,可以在不同的时节制作多种多样的服装,以供消费者选择。
《基于人体动力学结构的服装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基于人体动力学结构的服装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基于人体动力学结构的服装设计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一)关于人体肌肉运动对服装结构的影响 (1)(二)关于人体动力学的结构怎么制衣 (1)(三)关于图案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二、研究成果 (2)三、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3)四、存在的问题 (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关于人体肌肉运动对服装结构的影响姜梅珍(2019)认为就服装结构设计而言,人体形态直接决定着其设计效果,其中,骨骼和肌肉形态是两个最主要的形态。
另外,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骨骼和肌肉形态,所以,他们的身高和体形也各不相同,人体形态对服装结构设计造成的影响服装外在结构人体生理需求。
[1]张永杨,丛杉(2021)为了研发更具专业性的室内攀岩运动服装,同时为室内攀岩爱好者选购运动服提供科学指导,通过研究室内攀岩运动中人体尺寸变化对服装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研究室内攀岩技术动作图为基础,通过测量人体在模拟室内攀岩技术动作时的体表尺寸,研究人体体表尺寸变化对服装结构的影响。
采用软件识别和主观评价的研究方法确定技术动作图,利用体表画线法从整体分析到局部精细化剖析,确定在室内攀岩运动中人体尺寸变化较大的部位。
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攀岩中人体的主要变形部位在小肩宽、腋窝、背宽、背长、前裆、大腿外侧以及前膝长,横向尺寸变化小于纵向尺寸变化。
[2](二)关于人体动力学的结构怎么制衣柳文海(2019)在服装设计中,外界环境、人与服装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突破传统服装设计理念或思维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展现服装设计的艺术形式美感,使服装设计更好地达到人的需求。
同时,以服装面料的艺术语言将设计主题客观的展现出来,以实现技术、艺术的深度融合。
除此以外,服装设计中还应对以往的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进行改造。
这样才可以实现人体的着装要求。
[3]刘怡(2019)认为人体工程学是人类生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对于服装设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服装设计中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植物印染的应用研究

服装设计中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植物印染的应用研究摘要植物印染是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植物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是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思潮的影响,这一古老的民间手工纺织品染色艺术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植物染料印染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是现代审美理念与植物印染艺术特色相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进而将传统文化与服饰品设计融合是服饰品新的设计创新点。
关键词植物印染;服装设计;民间;手工;现代科学技术当低碳生活已慢慢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大家寻求一种更加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植物印染天然无公害、工艺简便、丰富多彩的特点很能适应这种需要。
植物印染的应用开始日渐广泛,并被加工成各种旅游产品,也开始受到國内服装设计师的关注。
因此,把植物印染广泛地运用在服装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1 印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植物印染是运用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果皮、干材等为染料,通过直接染色或者媒染的方法对麻、葛、丝、皮、毛、棉等天然纤维等材料进行染色的一种传统染色方法。
我国采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代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这门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植物印染技术发展成熟且方法多样,印染纹样丰富多彩[1]。
植物染料始于中国,染色艺术确切的记载文字资料最早是在周朝,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
在秦代设有“染色司”,那个时期开始了以凸版奈引法为代表的印花工艺。
这是一种利用凸纹的模型印版,蘸取具有黏和性的颜料于凸纹正面,再用盖图章的方式,通过压力直接将印版上的色彩转移到织物表面。
汉代掌握了以兰草、茜草、红花、栀子为主的植物染料和以朱砂、铅白、绢云母和炭黑为主的矿物染料。
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
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他的颜色。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
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
人体工效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效学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姓名:班级:学号:0710533318教师:2010年6月16日前言服装设计,是以人体为中心,以衣料为素材,以环境为背景,以气质为主题,通过技术和艺术手法,将设计者的构思转化为服装成品的创造性活动.服装人体工学是研究人体与服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重点是从人体的形态和运动机能等特性出发,充分考虑到人体与服装的调和性与舒适性,以提高服装与人体的整体适应机能.服装要做到得体、舒适并具有美感,就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规律,人体工程学也应充分表现在服装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对人体工学的研究,有利于设计师对服装结构更深入的认识.使服装的结构更趋于符合人体的特征,能够从立体、直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与衣服结构的关系.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存在的.服装作为一种与人体最亲密接触的产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两重性:一是实用性,能满足人们多种生理上的需要;二是审美性,从精神上给人以美享受,是依附于人体存在的空间物.如今人们在对服装的款式,色彩,流行追求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服装的运动机能功能性及卫生机能的舒适性.这就需要人体工程学充分介入服装设计领域才能得以完美的实现.本篇文献综述,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归纳,对人体工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的说明.一.在服装造型的应用服装造型.是服装设计的第一步,它既是创造服装形象的造物活动,又是指被创造出来的服装形象,包括服装造型款式以及着装人经过服饰装扮与发型化妆后的完整的总体形象.可见,服装造型与人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服装造型要体现人体美所谓人体美,是指人的外形美.主要包括身材美、相貌美、姿态动作美、风度美等.通常是以比例合适的五官、匀称的身材以及美好的皮肤色泽和发色等构成.人体美的基本内容:(1)健康美: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2)体型美:人体的匀称、和谐、健壮、身体指数与比例适度.(3)姿态美:日常生活处于静止状态(坐、立等)或从事一些基本技能活动(走、跳、跑、投等)时,身体各部位(头、躯干、四肢)的相互关系,应自然、得体,符合美学的要求.(4)动作美:完成动作时,举止大方,动作协调、准确、灵敏.人体,虽然构造相同,但体形却各不相同.有的人体格健壮、身体魁梧而匀称;有的人身体肥胖、四肢粗短而臃肿;有的人身材瘦削,苗条轻盈而单薄;尽管人的体形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可以通过服装造型手法修饰、弥补和美化,创造出理想的或接近理想的形态.例如:根据衣瘦人显高,衣肥人显矮的原理,高瘦体形者的服装造型要适当宽松些,才能给人以较丰满的感觉;矮胖体形的服装造型,要适当紧身些,才能给人以较苗条的感觉.根据横线显宽,竖线显高的原理,矮胖体形的人,穿竖线条的衣服,能在视觉上增加高度感;瘦体形的人,穿横线条的衣服,能在视觉上增加宽度感.以上这些,也是视错觉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尽可能开发对象的美,表现生命的美丽,是服装造型的重要研究范畴,服装造型只有与这些相吻合,才能获得成功和美感.2.服装造型要以人体体形为基础人体测量学是服装造型尺度的主要理论依据,它是通过人体整体测量和局部测量来研究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发展规律的科学,诸如人体的骨骼结构变化,脂肪的厚薄,肌肉、毛发的状况,人体尺度,人体比例,人体功效等都与服装造型密切相关.服装只有穿在人体上并与人体结合得体,才能产生美感,常言道“量体裁衣”就精辟地概括了人体与服装的关系,即测量人体的有关部位的长、宽、围度的尺寸,供裁衣时作依据.可见,人体是服装设计尺寸的依据.正如20世纪30年代,巴黎时装界崛起的“会做衣裳的画家”(夏奈尔语)意大利人艾尔莎·夏帕瑞丽(Elas schiaparell,1890—1973)所说:“时装设计师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忘记人的体形.”二.人体工学在服装制作工艺上的应用普通人体外观的缺陷很多,而衣服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修整人体上不完美的陷.比如,男士穿着笔挺精致的西装,会在肩部、胸部、腰部起到描摹修饰的作用,人会显得体形匀称,风度翩翩.在这里就体现了服装工艺在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高品质的西装在胸部要加垫胸衬,显得男性胸脯挺括、饱满;肩部加垫肩,显得肩膀厚实而平滑;袖窿处作滚袖处理,显得肩峰高耸浑圆,袖体平垂顺畅.西装驳头在搭门处的翻折通常不是死折而是呈弧形的弯折,这就在视觉造型上产生一种自然流畅的拓扑美.另外,肩部的缝缩与热定型处理、裤线的形成、裤臀的归拔,都是由工艺实现的造型效果;工艺上的归拔熨烫在客观上起到了结构设计中省的作用.西装上所作的这些贴补齐整处理,大部分是出于对健美男性体型的向往,小部分是基于对规矩、礼仪、简洁效果的考虑.在女装造型上,也经常要实现如肩部高耸平直胸部丰满挺拔的效果.三.人体工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表现在纸样的合理设计方面.传统服装的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体静态特征和某些参数值推算出来的,这种服装往往在人体静态时非常平整,但是当人体运动时,这种服装尤其是带有里子的服装就难以适应人体肌肉拉伸的变化,紧裹人体或拉断缝线,从现代观点来看,这类服装缺乏功能性,不适合人体工程学因素.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特别强调功能性设计,以人体的外观形态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依据相互渗透.另外,服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量及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也要融入到结构设计中.于是,就要求人体工程学的规律表现在纸样的合理设计之中,不论是造型的立体设计,还是动态变化量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要满足人体体型凸起的变化及立体造型的要求,单在面料上设计省道、褶裥是不够的,而应该同时对衬料和里料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归拔工艺的处理,使衣料的纱线缩短或伸长;人体的运动会产生肌肤的伸缩变形,姿态不同,肌肉拉伸变化也各有差异,只有准确地把这一变化因素反映到纸样设计中才能与人体活动规律相适应.所以说要想表现好各种不同特征的人体,需要许多实践经验和技巧来补充,结合面料的性能和制作工艺等条件,使服装围拢成一个满足人体、包裹人体的立体空间,并使其具有一定适应人体活动的空间量和活动量.因此,单独的结构设计方法和理论不是决定板型好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应当是对应的人体空间结构.想制好板,首先要从了解认识人体和人体空间结构开始,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和目标人体实际部位的数据,设计出目标人体的空间结构图,再根据设计意图加入放量,并对局部结构线进行调整,制成对应人体的板型.2.表现在裁片的精加工方面.每个裁片是由不同的线条组合而成,裁片的缝合实际上就是人体线条的拼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条缝合后,其缝口的形状应保证符合人体立体结构的那一条设计线不发生变化.所以,就是利用人体工程学规律表现人体客观的服装要求.3.面料因素适应人体工程学对结构设计的要求.结合面料因素考虑人体工程学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影响,可以将面料按质感分为厚、薄、柔软和坚挺等不同的类别.例如,设计具有一定立体量的服装造型应采用厚实、坚挺的面料,甚至可以将这种厚实坚挺性作极端化处理;要表现特殊的装饰效果的服装造型,如洛可可时期的鲸骨裙,裙子面料大部分是柔软的丝绸面料,为了体现钟状的造型,必须采用钢架定型;细褶装饰的服装造型只有依靠柔软而轻薄的面料完成抽褶和叠加,坚挺厚重的面料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面料在选择之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因为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面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在结构设计中忽略了这个变化量,就会影响到成衣的质量和规格尺寸.以拉伸量为例,在纸样设计之前,织物拉伸变化绝不可忽视,特别是横向拉伸变化大的面料,成品的中腰尺寸往往不符合人体,而是稍显宽大,因此在设计尺寸时应该预先减少其拉伸变化量.相反,为了适应人体向前的运动趋势,却应该利用这个拉伸量,并结合面料的丝缕方向进行排版.总之,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围绕着人体这个较复杂的曲面,要考虑用什么面料,对这个曲面的贴体度如何,还要考虑人体能够运动,最终采取什么样的结构设计手段.例如,舞台服装侧重于装饰设计,更多地运用服装造型的变化来创造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整体效果;职业服装设计则侧重适合人体的穿着,结构以省的变化为主,并融入面料与款式、结构的再搭配,从而产生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服装造型,更是体现出了不同环境下的人体美.当然,人体工程学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除传统的影响因素外,还应进一步涉及到其他范畴,诸如服装对人体体表的压迫度、体表温度与透气性关系、伴随人体运动产生的体型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并与服装相结合,形成更为科学的体系.四.人体工学在服装的功能性中的应用服装的内空间由于人活动姿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是一个变化的空间形式.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关节运动使人产生不同的姿势,由于这种变化使服装静态的内空间被打破,有时会产生阻碍运动的不适感,需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外空间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范围,如工作空间,生活空间等.人为了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通过服装进行调整,比如在打篮球的时候穿背心,适合手臂的伸展,便于排汗.游泳的时候穿紧身的泳装,使人在水中能减少阻力以便更加自由活动.研究外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需要认真分析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身体的每一个与服装有关的运动变化.根据这些运动特征进行相关的服装设计改善服装的造型是提高服装功能性的主要途径.五.人体工学在服装压力中的应用服装压力是服装工程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它的评价往往是通过主观方法测试的,为了设计合体舒适的完美服装,需要在设计阶段中研究动态服装压力的分布情况,这就在服装工程学中涉及两个方面的发展:既要需要能够准确描述服装与人体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还需要能够完成模型和服装压力可视化的计算方法.人体外形轮廓和人体运动使服装和人体部位之间形成了动态接触.在人体与服装的动态接触过程中,服装以相对滑移量和衣料变形来符合人体变化,由于衣料变形而产生内应力,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应力,对人体接触部位产生束缚力,导致皮肤变形刺激皮肤深处的压觉点,使穿衣者感受到服装压力.服装压力过大、过小均不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当服装压力超过舒适临界压力值时,血液流动非常困难;从而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或停止流动.最终血液被迫流向腿部较低部位,从而造成下肢肿胀.因此,服装压力是服装设计的一个基本重要标准,受到款式、合身性、机械性能的影响.适应皮肤应变的因素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是通过服装与躯体之间宽裕量的变化、服装与皮肤之间的滑移量以及织物的伸长去适应人体皮肤的变形.下面分别讨论这些因素的影响:服装宽裕量人体运动时,服装压与服装宽裕量密切相关,根据宽裕量大小不同的程度,服装可分为三种类型:调整型服装,服装面积小于身体面积,如文胸;合体服装,服装面积等于身体面积,如短袜、连身袜;宽松服装,服装面积大于身体面积.调整型服装设计的目的是当人体在运动和休息时,给身体确定的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合体服装能够显示人体体型,但并不施加压力,仅在限制人体运动时才对人体产生压力,因为人体运动时,服装宽裕量减少,当人体休息时,并没有给人体施加压力.宽松服装有时也在服装与人体的接触面给身体施加压力.因此不同的着装状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服装压.服装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服装的结构与尺寸;身体部位的曲率;人体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的力学特性;服装的延伸性能和服装重量.因此,宽裕量设计合适可以给皮肤应变提供合适的允许空间,制成合体舒适的服装.1.鲨鱼泳装:鲨鱼泳装是将脖子到脚踝,再到手腕全部包裹起来,外型类似潜水服,泳装表面模仿鲨鱼皮肤,当运动员跃入水后,会在沟槽内侧产生细小旋涡,这些漩涡可抵销在泳装表面增加阻力的大旋涡作用.鲨鱼泳装的特殊性不只来自布料的高科技上,更为重要的是紧密结合泳装穿着的合身性.它一改国际追求的“高露腿式”而大胆采用“全覆盖腿式”,从脚踝以上全都包裹在泳装内.它这增大泳装覆盖身体面积的明显特点,就是为使游泳运动员在压力之下能有最大舒适性与合身性.因此它是根据人体各部不同的肌肉运动状态下,不同的压力舒适性而设计、裁剪不同的裁片组合而成的.鲨鱼泳装对手臂和腿部具有适当压迫收紧性,具有刺激肌肉的效果,在比赛时有助于腿部和手臂的自律性动作.而且游泳当中,全身的运动使肌肉振动,特别易流失能量,所以需要适当的施加压力于肌肉上,以减少肌肉大量的振动,从而减轻疲劳.2000年奥运游泳比赛中,索普就是身穿从头到脚超贴身连体泳衣—鲨鱼泳装,刷新世界纪录的.2.功能性裤袜:妇女由于长时间走动、站立,工作一天下来她们的腿部常常会感到疲乏和肿胀,时间长了,会导致静脉曲张等身体不适.杜邦公司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生产了莱卡功能性裤袜,它的原理是通过温和的逐渐增加的压力,轻柔按摩腿部,使腿部减轻疲劳,能够增加腿部的能量,到晚上腿部不会感到太疲劳,给腿部以保护作用,增加血液循环,有利于腿部的长期健康,而使腿部产生美感,具有魅力.莱卡功能性裤袜的关键点是渐增的压力,在脚踝处的压力一定要比大腿部处的大,压力分布必须均匀,这将确保血液流回腿部,裤袜能正常发挥功能,如图所示.3.胸衣:人体是服装造型构成的主体,因此设计的依据是以人体体型为尺度基准的.但现实生活中人的体型按标准的形态要求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会有不够完善和理想的形态.为了重新雕塑更加完美的身材,一方面可通过服装合理的造型设计在形态和轮廓上产生改变,得到比较理想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内衣对体型进行的补正从而产生理想或接近理想的体型.这类内衣就成为调整型内衣,包括胸衣及各种腹带.现代女性可以通过胸衣来使双乳减少重力导致的下垂影响,塑造美好的体态.但胸衣不仅能有调整胸部造型的功能,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尤其是压力舒适性.胸衣压力最大的部位是腋下,其次是乳下部,最后是乳头.腋下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后背部附有的松紧档次、选用的材料及肩带宽窄来控制,这部分压力较易控制.乳下部的压力是由胸衣下杯片紧贴乳房产生的一种向上的托力,它的大小是塑造乳房丰满、挺拔而又感觉舒适的关键点.六.人体工学在特殊职业服装中的应用服装人体工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使服装一人一环境系统达到最佳匹配状态。
《成衣男装设计文献综述》3900字

成衣男装设计文献综述目录成衣男装设计文献综述 (1)一、成衣男装设计理论 (1)二、成衣男装设计类型 (1)三、成衣男装设计色彩及图案 (2)四、成衣男装设计面料及手法 (3)五、成衣男装设计策略 (3)一、成衣男装设计理论由刘晓刚(2004)主编的《服装设计3一一男装设计》一书是针对男式服饰为研究对象的服装设计教材。
其内容包括了男装的款式、色彩、面料、结构、工艺、搭配以及饰品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也阐述了它们是如何应用到男式体闲服装的设计中的。
管德明、崔荣荣(2008)编著的《服装设计美学》一书中,在《服装设计艺术审美体闲论》中提及体闲的审美魅力,其中包括有体闲文化的含义,体闲服装的大众性和普及性以及体闲服装的分类等,对服装比例的恰当运用、装饰细节的个性化和简约的设计原则都做了具体阐述。
此外,《服装设计6一一服装设计实务》一书对服装品牌的由来和现状以及服装品牌发展的特征做了详细的论述。
许才国(2013)编著的《男装设计》对男装的设计、搭配、生产销售等进行详细概述,更好的为品牌和消费者服务提供了理论指导,但仍旧属于西方主流服装设计思想及服装产业之下的归纳性论著,对于男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服装的继承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探讨剖析。
叶立诚(2001)先生在《服饰美学》中从学理的角度架构了“服装”、“人”与“美学”三者的关系,从服饰美学理论、服饰审美背景、人体形态、服装设计、中国服饰美学等五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开扩、更多元、更深入、更专业的本土服装设计入门方向,所涉及的专业学科理论相当广泛。
其中中国服饰美学部门的介绍对本土男装设研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成衣男装设计类型王辰洁(2021)的研究涉及生活方式对商务人士着装的改变。
现代商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他们正在努力弥补服装的减少。
商务男士休闲装的趋势越来越激烈。
商务休闲男装介于职业装和休闲装之间。
它既是功能性的,也是随机性的。
它适合各种场合的着装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爱好和生活选择的想法。
服装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技术分析、服装设计传统美术图案元素手法应用…

服装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技术分析2、服装设计传统美术图案元素手法应用3、针织服装破洞修补方法探讨4、服装设计图案装饰性特征分析5、谈皮革服装设计教学全文总字数:19400 字篇一: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技术分析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技术分析摘要:服装设计要通过材料来塑造呈现,而设计师通过领会运用材料去创新材料,进而实现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
立体裁剪技术作为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造型技术之一,需要设计师具有超高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用布料在人台上直接裁剪出设计师想要的造型,使其直观感受面料上身效果。
从立体裁剪的技术要求着手,简要分析立体裁剪的优势,探讨其在服装设计中能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技术要求;优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外诸多服装品牌的涌入,给国内服装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内外服装品牌发展差异显著,国外即便一些二、三线服装品牌竞争力也高于国内大部分服装品牌。
造成国内外服装品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立体裁剪技术是其中之一。
随着生活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从最初的遮体、保暖,发展至舒适和美观,且希望通过服饰展现自身的品味。
立体裁剪技术相较平面裁剪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如能广泛应用于国内服装产业,必将带动国内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
1立体裁剪技术要求立体裁剪技术与传统的平面裁剪技术不同,它不用制图和测量,主要是设计师将面料覆盖在人体或人台上,借助剪刀、大头针等辅助工具,结合面料肌理特征,一边观察人体或人台特征,一边造型裁剪。
在立体裁剪技术中,设计师可以在三维空间精准把握面料特征,充分利用面料的悬垂状态形成复杂美观的外观轮廓和内部结构,让设计师时刻保持最好的灵感迸发状态。
立体裁剪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规范化在立体裁剪过程中,因设计师直面服装,故产生很强的心理空间感,可直接触发其设计灵感;而在直面面料和色彩时,又能够刺激其直接产生视觉运用。
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摘要:服装设计成果的主要类型有服装效果图、成衣等。
服装的艺术美感主要包括整体外观、服装的宽窄厚薄、服装的图案文字、服装的附带装饰等。
服装的实用功能主要包括保护功能、社交功能、扩展功能等。
如果服装的艺术美感和实用功能可以分离,那么从服装设计图到生产的成衣的过程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这时服装可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这里的分离包括物理上的或观念上的分离。
服装的艺术美感和实用功能是否可以在观念上分离,可以从三个层次分析。
第一,一般观察者认为该服装相对于其实用功能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艺术美感;第二,该服装的艺术美感设计不是由其实用功能决定的;第三,如果改变该服装的艺术美感设计,该服装仍然具有与原来基本相同的实用功能。
关键词:服装设计、著作权、艺术美感、实用功能、分离标准Research on Copyright Protection ofFashion DesignAbstract: The main types of clothing design achievements include clothing renderings and ready-to-wear. The artistic beauty of clothing mainly includes the overall appearance, the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clothing, the pattern of the clothing, and the accompanying decoration of the clothing.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clothing mainly include protection functions, social functions, extended functions, and the like. Whether clothing can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 whether the process from clothing design to production of garments is a copy of the copyright law, depends on whether the artistic beauty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of clothing can be separated physically or conceptually. Whether the artistic beauty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of clothing can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can be analyzed from three levels. First, the general observer believes that the garment has a more significant artistic beauty than its practical function; second, the artistic aesthetic design of the garment is not determined by its practical function; third, if the art of the garment is changed Aesthetically designed, the garment still has the same practical functions as the original.Keywords: clothing design, copyright, artistic beauty, practical function, separation standard导言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三)研究方法 (2)一、现行法律未规定服装设计的合适救济途径 (3)二、通过著作权法保护服装设计的现实困境 (4)(一)服装的艺术美感 (4)(二)服装的实用功能 (5)(三)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分离 (6)三、通过著作权法保护服装设计的实践途径 (8)(一)著作权法保护服装的类型 (8)(二)著作权法在生产过程中对成衣的保护 (8)(三)服装的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分离 (9)(四)服装的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可分离的判断标准 (10)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2)谢辞 (1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
植物染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染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植物染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染色艺术,近些年来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加自然的服饰,植物染的市场前景非常值得肯定,同时植物染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重视和创新,保护其价值并为现代设计和现代生活服务。
本文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为现代服饰设计带来更多设计灵感,也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让更多人对植物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印染;服装设计;应用;植物染料在中国传统植物染色中,植物染只能用于天然纤维的染色,源自于天然原料之间的亲和性,使得植物染色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具有柔和温润的天然色泽之外,还蕴含着植物沉静、安定的气质和芳香。
同时也正因为染色原料取自自然植物,即使在相同季节所萃取出的染液亦没有绝对精准的重复,而且随着浸染时间以及染色的方法不一,每分每秒也都呈现着不同的色泽变化,这正是天然植物染最大的特色。
在设计强调个性的当代,天然植物染独特的色彩属性以及染色效果的可变性,无疑为服饰的个性化语言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植物染研究意义中国的植物染色历史溯源深远,自周被记录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我国纺织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现今植物染不仅随着云锦,蓝印花布,广州香云纱(即莨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在2013年“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也正式入选第四批湖北省省级非遗名录。
然而恢复和保护传统的同时还需要创新发展,就需要设计的力量。
本选题在总结汲取传统植物染技艺以及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进行设计,为现代生活服务,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另外,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应用在具有公开性和展示性的服饰产品中,消费者在流动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进而产生一定的文化教育意义。
目前植物染服饰品牌的积极崛起证明了植物染服饰潜在的消费市场,可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
视觉效果相对单一,设计水平还有待开发都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20世纪初女性服装设计师风格分析

2820世纪初女性服装设计师风格分析李 鑫(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服装设计师设计风格与设计方式的分析,来补充现今设计师所缺乏的设计灵感思维的空缺。
关键词:20世纪;设计师;女性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7.12.01020世纪初,一战的阴云刚过去,大量的男性在战争中牺牲,战后男人缺少,因此这个时期的女性对于结婚的欲望超出了其他时代,女性对于自身着装与外在装饰的需求尤为强烈,且20世纪初有思想的女性越来越多,希望挣脱出固有男权社会的枷锁。
因此这个时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女性服装设计师,最具代表性的是coco chanel Madeleine Vionnet Elsa Schiaparelli。
1 coco chanel设计风格Coco chanel是一位划时代的设计大师,在chanel没有名声大噪的那个年代,女性大都以夸张且繁琐的装饰为主导。
但chanel一反常态,打破常规,chanel认为服装需要具备“适用、简练、朴实、活泼而年轻的特性”,chanel设计的服装廓形简洁大致为H型,其不以修饰女性身形为目的,这种风格更接近于现代时装。
服装色彩运用黑色、白的、灰色、米色等无彩色系。
设计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劲量做到简洁,装饰手法多用珍珠作为装饰。
以上这些设计手法在当时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
2 Elsa Schiaparelli设计风格Elsa schiaparelli是20世纪初伟大的女性设计师,她的服装设计大多以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她的设计生涯是以遇上了时装大师保罗·布瓦列特开始的,保罗可以说是她的伯乐。
Elsa最早开始先推出自己的针织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更偏向于后现代设计气息,schiaparelli受新艺术流派影响深远,她认为服装设计必须应有类似于建筑的雕塑感和立体感。
对服装设计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的分析与研究

对服装设计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的分析与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了各行业的发展与继承当中。
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现有的服务类行业的经营理念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是必要的。
将中国的人文精神在服装的设计当中,体现出来是当今时代的客观需求。
本文对服装设计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服装设计;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分析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了各行业的发展与继承当中。
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现有的服务类行业的经营理念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是必要的。
将中国的人文精神在服装的设计当中,体现出来是当今时代的客观需求。
一、服装设计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服装设计的人文精神是服装设计发展的根本,每一种设计理念都需要具备广泛的设计人文精神。
进行服装设计的前提是设计者本身要有一定的知识的积累,将时尚的内容人文化,其应用的重点在于使设计元素个国家时尚,设计形式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人们精神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要求设计师要对世界的历史潮流、每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有一定的理解、对于各种新生事物的了解。
总体来说,就是设计者本身要有一个综合性的知识面。
第一,设计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设计的能力。
类如绘画,产品构型等画法几何方面的能力。
第二、作为设计师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的能力,将服装的设计当成是一个进行艺术的创作的过程,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智。
不断地设计出好的作品。
服装的设计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生产衣服的过程,是需要设计师用心去创作的艺术品。
塑造鲜明的服装品牌个性

塑造鲜明的服装品牌个性
高燕
【期刊名称】《天津纺织科技》
【年(卷),期】2005(043)00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服装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这使得品牌个性化战略日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从品牌个性的概念、认识误区分析入手,探讨性提出几点塑造品牌个性的建议.【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高燕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
【相关文献】
1.从VMP系统的角度论服装品牌个性塑造 [J], 许旭兵;唐瑜蕾
2.服装品牌个性塑造的文化经营 [J], 钱晓农;张宁
3.消费者视角下服装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J], 王琦
4.中国服装品牌个性塑造及VMP系统建立 [J], 高菁
5.塑造服装品牌的个性 [J], 惠红旗;祖倚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现代:一种高级时装的设计手法

后现代:一种高级时装的设计手法
史林
【期刊名称】《中国制衣》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2005年取消关税之后,服装业发达国家的名牌高级女装将在零关税的背景下,陆续进驻中国。
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高级时装产业,但是购买高级时装,高级饰品、高级礼品等奢侈品的中产阶级消费群已经生成,而且已逐步使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达到了约2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高级时装的消费也将由点到面逐步蔓延开来,分析研究先进国家的设计规律,总结出其中的设计奥妙,将其运用
【总页数】3页(P66-67,87)
【作者】史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2
【相关文献】
1.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手法浅析 [J], 于素利
2.后现代高级时装设计的反叛特征及其影响 [J], 史林
3.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 [J], 王立宏
4.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审美观及设计手法 [J], 秦本忠
5.从格雷夫斯作品看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J], 马云霞;方绪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服装设计的要素及服装的整体美

服装设计的要素及服装的整体美
李秋香
【期刊名称】《西北职教》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型与服装设计一、服装的外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外型轮廓能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在服装整体设计中对服装款式的变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人体的限制,服装外形的变化受到一定期限制,用几何图形
【总页数】1页(P)
【作者】李秋香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5
【相关文献】
1.舞蹈服装设计的要素和艺术表现——评《舞蹈服装设计教程》 [J], 李青青
2.服装设计的整体美 [J], 徐宁
3.服装设计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要素——兼谈现代淮剧《太阳花》中方大姑的服装设计 [J], 陈红玲
4.统一,美的要素:形在服装整体美中的应用 [J], 袁杰英
5.服装流行要素识别与品牌服装设计 [J], 陈汉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现代主义风格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是设计家们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
简约、实用、而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现代主义设计,为社会文明创造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中“极简主义”、“简约而不简单”的思想会更加深入人心,简约的服饰风格会进一步流行,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大趋势。
作为服装设计师应紧紧把握我们的文化根源,有效地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作品,更好地将“中国概念”用现代主义设计手段诠释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善于创造一种具有诗意的空间样式,把事物的内外在条件协调起来,挖掘富有感情的内在美,创造和谐的视觉空间,坚持浪漫与理性的结合。
而在服装的“内空间”中,存在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
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设计哲学可以从中国国画大师留出的大片空白当中体会得到。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设计元素种类繁多,包括廓形、色彩、面料、辅料、结构、工艺、图案、装饰、配件元素等等。
随着服装的回归自然和多元化风靡趋势,消费者对涂层仿皮革服装的认同度逐渐增高。
涂层仿皮革织物在服装中的应用一般表现为两种,一是作为单一服装面料制作成仿皮革服饰,二是与普通面料搭配组合制作成风格迥异的服装。
单一仿皮革织物制作的服装除了可以获得皮革的外观效果以外,还具有抗皱、耐磨、易打理等优势。
涂层仿皮革面料还可以镶拼在门襟、袖口、肘弯等部位做装饰附件,其作用不仅可以获得独特的外观、增加造型美感,还可以提高服装穿着使用寿命。
涂层仿皮革面料用来制作休闲服装,达到的外观效果和手感可与天然皮革媲美。
涂层面料的色彩与图案比天然皮革的丰富多彩,在服装上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力,是吸引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各种不同的色彩及面料的厚度,可以在不同的时节制作多种多样的服装,以供消费者选择。
涂层仿皮革服装具有与真皮服装相似的外观风格,比真皮服装色彩丰富,款式新颖,并且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多优越性。
涂层仿皮革面料成本低、产量高、风格独特、性能良好,外观和手感接近于天然皮革,它们具有规则的面积,无天然皮革的缺陷,性质均匀一致,便于裁剪。
涂层仿皮革面料的多功能性及美观性使之发展前景大好,在服装、装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其应用范围除主要的高性能职业服外,也在运动服、休闲服方面广泛应用,是一种高档次功能性面料。
今后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于使涂层面料更加轻便、舒适、多功能化,使这种新兴纺织品不仅使用在功能性行业,也能被普通百姓广泛应用,提高该类产品的价值。
服装呈现在人们视野里的首先是轮廓特征,是一种单一的色彩形态的总体概括。
服装外轮廓线的变化是流行款式演变的鲜明特点。
服装轮廓线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他控制着服装的视觉形象。
同时,它也构成了服装外形特征和塑造了服装的风格,又是服装流行更新、循环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服装外部轮廓线在服装造型中,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服装领部形态,二肩部的形态变化,三十服装底边线的造型线,四是服装的长短和变化等,通过以上四点塑造服装的各种形态和不同风格,服装的外部轮廓线的良好运用可以使服装在外表上表现为高贵典雅、放荡不羁、潇洒自由、和朴素自然的特点。
所以,服装造型中对外部轮廓线的设计相当重要。
装饰线与服装的结构没有关系,仅仅起到装饰服装的作用。
是在服装的袖口、衣服的下摆、口袋的位置、衣领的位置等地方添加各种样式和图案花纹的线条,可以使服装在外观上更加丰富,起到装饰作用,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突出人体的美。
中式服装中的装饰线一般放在衣服的下摆、袖口和领口处,同时采用多种色彩的明辑线,使服装看上去更加精美、更加含蓄。
服装袖型结构是依托人体上肢为原型而展开的物态空间体,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衣袖结构与上肢功能适应性问题。
基于上肢形态、关节驱动等特点,将其划分为“臂根、肩部上凸面”、“臂根、胸侧下凹面”、“肘关节隐形前凹面”和“腕关节隐形前凹面”4个结构部位点,并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对4个部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服装袖型不仅是单一的上肢包装物,也是一个能容纳和包容多个复杂多变“曲面凹凸体”的椭圆桶状物。
合理把握人身体与上肢结构功能关系,设计袖子结构中袖窿、袖山、袖肘、袖腕的“量”,确保袖子内部结构能满足身体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及精神方面越来越趋向于追求
自由、休闲及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对于着装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拼接技术是在现有的面料、设计款式及色彩搭配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配合不同面料的服用性能及视觉效果将拼接技术应用于其中,可将个性化元素展现的淋漓尽致.符合不同人群追求不同穿衣风格的多元化市场要求。
趣味性是该设计理念重要的体现形式,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可将趣味美元素充分地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去。
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以赋予服饰新的内含。
文中重点研究了服装造型中拼接视觉的趣味性,旨在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拼接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富含趣味美的服装结构表现形式,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各类服饰的设计中。
拼接技术主要包括对不同款式及不同色彩(对比色、临近色、同类色等)的拼接,此外,最近还出现了对针织、毛皮、梭织等各种面料的拼接应用,并且倍受推崇。
拼接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是服装设计思想发展的一次新的尝试,更是时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占领市场并满足广大消费者注重时尚、追求个性需求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环境及人们的生活观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视势必会随之不断发生改变,对服饰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变性和多样性。
服饰的趣味性设计是一种具有当代口味的设计理念,是对艺术表达的一次创新。
趣味性设计将不同风格、不同色彩及不同面料等元素恰到好处的进行混搭,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衣着风格。
该设计理念以其现实性及实用性,表现出全新的思维方式,对当代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服装衣领位于上装的最高处,是脸部之下最吸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服装的窗口”之称。
从外观而言,衣领的造型、结构设计直接影响面部的仪容,制约着服装的整体美,是表达着装者个性的重要元素之一。
服装的肩袖造型设计包括肩部设计和袖子设计。
服装的肩部是整个服装造型重点所在,在结构上,肩部也起到支撑作用,肩部造型直接决定了服装外形轮廓的特征,是区分服装结构造型的重要部位。
袖子在服装整体造型中,一方面充实和加强服装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完善和丰富服装的整体美感。
皮革服装的内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分割线与结构线的设计。
皮革服装设计一般分为远离人体和贴近人体两种设计方式。
远离人体的皮革服装在设计时,由于留有的空间较大,对服装的曲面处理不多。
贴近人体的皮革服装在设计时,为了包覆复杂的三维人体曲线,因皮革材料的特殊性,款式设计时会用结构线将衣片分割成多片,通过拼接线、省道线、褶裥等线条处理服装的不服帖。
服装造型中,裁剪是实施设计的重要环节。
目前,服装制作中用到的裁剪方法主要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
目前二维的平面裁剪方法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运用的服装裁剪方法,其缺点就是立体效果差,比较难估计面料的厚度、悬垂性等,对于一些不能直接通过计算公式绘制出的纸样,如折叠、褶皱、缠绕等特殊造型是很难把握的。
立体裁剪最显着的特点就是直观性,随着创意结构服装的盛行,平面裁剪略显局限性,立体裁剪则拥有更多的优势。
但是创意结构服装的设计纷繁杂多,不同的裁剪方案会影响最终的成品效果,所以裁剪方案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需对服装的款式进行分析,结合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的各自特点,确定最佳的裁剪方案,得出创意结构服装裁剪方案的特点。
本次服装风格为现代主义风格,主面料使用为仿造皮革,通过立体裁剪与平面打板手法相结合,并结合领部、肩部腰部不同部位的设计,制作出时尚轮廓、比例协调的整体造型,同时使用拼接、线条的装饰使用等细节的设计与整体服装相呼应,展现丰富的动态。
参考文献
《从符号学角度谈线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运用》郑芳琴等
《涂层仿皮革面料在服装中的应用》余芳,高红艳
《在简约中展现华丽》---论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铁兰叶,黄鹏壁
《服装袖型结构与人体上肢穿着适应性研究》周少华等
《服装造型中拼接视觉的趣味性研究》饶维苗
《论皮(裘)革服装流行元素与着装舒适性的完美融合》王立新,杜宁
《创意结构服装的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分析研究》杨婕,代聪聪
《服装设计中装饰元素的故事性研究》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