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3)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3)地理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新的棉花带C.田纳西河水系全线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全部地区D.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2. 下图为“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2)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①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③南部经济发展快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A.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C.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煤炭等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4. 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1)~(2)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5.(1)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A.泾河B.渭河C.汾河D.无定河(2)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改良盐碱地B.保持水土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D.治理风沙(3)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A.中下游B.中上游C.上游和下游D.下游6. 右图中ab是美国田纳西河上某水文站先后两次测得降水后河流流量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广佛同城化中的政府协同合作研究

广佛同城化中的政府协同合作研究

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文献综述 (2)1.2.1国外文献综述 (2)1.2.2国内文献综述 (3)1.2.3文献评述 (3)1.3相关理论及概念 (4)1.3.1治理的概念 (4)1.3.2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5)1.4研究方法 (5)2广佛同城化政府协同合作机制分析 (5)2.1广佛两地政府协同合作的基础 (5)2.1.1共识建构 (6)2.1.2渠道建构 (6)2.1.3激励机制 (6)2.2政府协同合作机制——市长联席会议制 (6)2.2.1协同合作机制促成的原因 (6)2.2.2市长联席会议体制设计 (8)2.2.3市长联席会议制的制度安排 (9)3广佛同城化政府协同合作的实践:广佛地铁建设 (10)3.1广佛地铁建设的基本状况 (10)3.2广佛地铁建设中的政府协同合作项目机制要点 (11)3.2.1广佛地铁建设的促成要素 (11)3.2.2协同机制在广佛地铁建设中的体现 (13)4结论与讨论 (14)广佛同城化中的政府协同合作研究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区域一体化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作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一种城市合作与发展的新形式,进两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在城市群的中心部分,珠江三角洲,广州和佛山拥有强大的互补产业,相邻的地理位置,历史以来的文化交流和人员的密集交流这几大优势。

两者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效率。

由于广佛两地行政体制不一样,两地政府在同城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协调,达到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值得我们去研究。

因此,本文选取典型的“广佛同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广佛地铁建设这一个案重点分析广佛同城化背景下政府合作的模式,明确提出广佛同城化背景下政府管理应该是建立合作机制达成政府间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广佛同城化;政府合作;跨界治理;政府间的协同Research on the Government Co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uangfo’s Urbanization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s a new form of urba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Guangzhou and Fosha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complementary industries, narrow spaces, clos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nsive personnel exchanges.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ll be conducive to further improving efficiency.Becaus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the two places in Guangzhou and Foshan are different, how the two governments should coordinat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s worthy of our study.Therefore,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typical "Guangdong-Fo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Guangzhou-Foshan Metro construction, i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mode of government coop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uangzhou-Foshan urbanization, and clearly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Guangzhou-Foshan urbaniz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establishing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Collabo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Keywords:Guangfo city integration;government cooperation;transborder governance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1绪论1.1研究背景及其意义1.1.1研究背景广州、佛山是广东省各大市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在2019年上半年的GDP排名中,排名第二的是广州,紧接着就是佛山。

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W020090708587204135447

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W020090708587204135447

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打造广佛肇经济圈,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的具体举措,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的历史使命,对提升广佛肇整体发展水平,共同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以下简称三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按照《规划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体发展的原则,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切入点,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策规则对接,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全面构建城乡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广佛肇经济圈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第二章合作机制第二条领导机构在省的指导下,成立由三市市委书记、市长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由三市协商召开。

第三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三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三市市长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市长为召集人,市政府秘书长为联席会议秘书长,三市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秘书长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负责协调解决一体化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各部门职责分工,指导检查有关部门工作。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三市发展改革部门,承担日常工作,督促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第四条专责小组三市就有关专项合作领域成立专责小组,落实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确定的有关工作事项,制定三市相关领域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细化目标任务,具体协商和落实合作事宜。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新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新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含答案

新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北京房山一模)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出炉,前10名中江苏省南部就有6个县级市入围。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石化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石化产业的先进代表。

下图为长三角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1~2题。

1.江苏省县级市经济发展速度快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位于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②依托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③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④科技力量雄厚,综合服务水平较高⑤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2.长三角地区发展石油化学产业的优势条件是()A.强劲的市场需求B.丰富的石油资源C.廉价的土地租金D.丰富的水力资源(202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构成的庞大城市化区域,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

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全国19个城市群之一,是我国规模最小的国家级城市群。

下图示意天山北坡城市群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一般情况下城市群发展规划的主导因素和天山北坡城市群规划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经济基础、生态环境B.经济基础、西部开发C.区域人口、资源开发D.区域人口、经济基础4.天山北坡城市群扩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资源型城市转为科技型城市B.生态环境优良化C.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D.工业化进程加快5.为进一步促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大水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②限制农业发展,增强工业带动③划定开发边界,控制人口规模④合理规划用地,优化城市布局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020四川宜宾二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

据此完成6~8题。

6.目前上海实行“头脑在上海,两手在外地”的产业发展战略,上海重点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A.高档时装业B.电子装配业C.高端制造业D.现代服务业7.与上海相比,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安徽省具有的比较优势主要有()①生态环境②人才技术③产业配套④能源矿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8.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A.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B.促进各城市等级提高C.提升长三角国际地位D.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2020山东菏泽一模)深汕特别合作区(如图)是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新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处于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广汕铁路、深汕高铁交会点,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程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标准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习 目标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主题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 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 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 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 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 比重。 结合材料探究: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②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
主题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 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3年工作规划.doc

广佛肇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2010-2020年)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佛山市环境保护局肇庆市环境保护局2011年12月目录一、总论 (6)(一)编制的背景 (6)(二)编制的依据 (6)(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8)1.指导思想 (8)2.基本原则 (8)3.总体思路 (9)(四)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9)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现状及分析 (9)(一)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1.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2.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0)3.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二)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13)1.广州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3)2.佛山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4)3.肇庆市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15)(三)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共同关注需要协同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 (16)三、规划目标 (17)四、主要任务 (17)(一)联合防治水污染 (17)1.优化水环境功能区划 (17)2.加强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18)3.跨界河涌的综合整治 (21)4.跨界区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 (24)5.跨界区域工业废水治理 (24)(二)联合防治空气污染 (25)1.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25)2.机动车尾气污染联合防治 (28)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29)4.其它大气污染源污染防治 (30)(三)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31)(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32)(五)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格局 (32)(六)环境管理协同机制建立健全 (34)1.完善三市地方性环保规划政策制订的同步协调 (34)2.统一监管标准实现执法联动 (34)3.建立三市环保资源与信息共享机制 (35)4.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联动机制 (37)5.探索区域环境经济政策 (38)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8)(一)组织保障 (38)(二)资金保障 (40)(三)科技保障 (40)(四)社会保障 (40)六、重点工程 (42)一、总论(一)编制的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区域发展的一个科学规划,其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广佛同城最新消息

广佛同城最新消息

广佛同城最新消息1. 引言广佛同城指的是广州市和佛山市这两个相邻的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作为珠三角地区两个重要的城市,广佛同城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您带来广佛同城最新的消息。

2. 经济合作广佛同城在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据统计,2019年广佛同城的贸易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撑。

3. 交通互联为了方便广佛两地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互联正不断加强。

广佛地铁6号线和7号线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

此外,广佛同城通行证的推出,使得两地居民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行。

4. 教育合作广佛同城在教育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两个城市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广佛同城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5. 文化交流广佛同城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

两个城市之间举办了多场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欣赏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两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得到加强,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 医疗合作广佛同城在医疗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两地的医疗机构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医疗服务的优化和提升。

此外,广佛同城还鼓励医疗资源的共享,使得两地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7. 房地产市场广佛同城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瞩目。

两个城市之间的房地产项目不断增多,楼盘价格也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同时,两地政府也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监管,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8. 环境保护广佛同城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两个城市共同推动了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此外,广佛同城还建立了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了两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交流。

9. 旅游推广广佛同城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

两地政府共同推动了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增加了旅游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3-4-2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3-4-2

一、单项选择题(2012·北京丰台模拟)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大城市扩建―→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都是由于实现了工业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大量的农业土地变成了工业用地,从而带动了城市化。

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外资企业的建立推动了该地区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化,即该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2011·郑州模拟)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3~4题。

3.A地城市采用“内涵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4.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D.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答案:3.C 4.B解析:第3题,上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主要是因为用地紧张。

第4题,由于缺乏分工协作,我国的一些新兴乡镇企业,企业间互不联系,互相竞争,导致信息不通畅,市场开拓不到位,经济腹地小。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

读下图回答5~6题。

“广佛同城化”建设及其对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启示

“广佛同城化”建设及其对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启示

“广佛同城化”建设及其对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启示作者:李辉钱花花来源:《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01期摘要:从协调、合作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局面和协同效应,广佛同城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并将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典范。

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谈判,形成主体间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的机制,是两市地方政府间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借鉴广佛同城的成功经验,领导者应努力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共赢观念,注重引导局部利益向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向长远利益、共同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化。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地缘、文化、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要素流动等客观条件的规律性影响。

关键词:广佛同城;地方政府;合作;区域发展【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1、引言2009年3月19日,广州、佛山两市市长签署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4个对接协议,简称“1+4”框架协议。

这标志着广佛同城化建设的正式启动,也表明两市政府间合作进入新阶段。

与国内其它区域政府间合作相比,广佛政府同城化合作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自身特色。

首先,从合作动因来看,现有地方政府间合作主要包括:为回应突出问题而采取的“被动性合作”和适应区域发展机遇的“开发性合作”。

目前国内地方政府间合作中,被动性合作较为常见,如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区域综合治安管理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等等。

广佛两市同城化合作更倾向于主动的开发性合作。

第二,从合作推动力量来看,主要有地方政府“自发性合作”和基于上级政府安排的“诱导性动因”。

[1]由于区域资源相对稀缺,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自发性合作往往不容易形成。

而广佛同城合作却是以地方政府自发性为主要推动力量的合作类型。

第三,从合作模式来看,地方政府间合作可以分为共享型合作和互补型合作。

资源共享型合作是指共同利用、共同开发的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性合作是指从各自优势出发,实现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2]。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发展水平,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加速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指导思想按照《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两市的合作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着力构建与同城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两地规则一体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充分利用两市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合作环境,落实合作措施,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坚持整体规划理念,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科学确立两市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区的对接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各个层面的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同城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发展规划在省的指导下,以战略思维、整体理念务实推进规划率先实现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可持续发展。

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

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

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广佛两市签订了“广佛同城化框架协议”,至此,两市的合作具有先锋的意义。

为更好实现城乡规划建言献策的作用,基于两地“软环境”相互融合的需要,提出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设想与相关策略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无障碍;规划信息通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同城化1、引言国务院正式批复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称“纲要”)明确提出“强化广州、佛山的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

省委汪洋书记在广东省人大会议小组讨论强调,实施纲要的突破口是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是广佛同城化。

全国两会结束后,两市正式签订广佛同城化框架协议,“广佛同城化”进入了一个真正以政府为主导的实质性推动阶段。

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必须“先试先行”,起到高屋建瓴的带领作用,统筹大局、实现科学发展。

城乡规划的编制必须依靠大量的现有信息,比如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地理信息及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只有搜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基础材料及借鉴了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城乡规划的编制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展望未来,为城市的发展指引方向。

目前,广州与佛山的规划信息沟通不够顺畅,难免会阻碍“广佛同城化”相关规划的编制进程。

若相关部门能为“同城化规划”的编制构建出“无障碍”的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就能为编制城市规划打造良好的基础。

2、规划信息“共享难”的现状2.1 相关研究成果共享难相关研究成果共享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已有规划的参考与借鉴及对硕、博论文等文献类资料的检索两大方面。

首先,在已有规划的借鉴与参考方面,如佛山编制的《佛山市户外广告规划》在基础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广州市也曾编制同类型的规划,但实际上要得到全本资料的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佛山方面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广州户外广告设置方面的条款考虑相对欠缺,引起两市在塑造“无缝”对接的城市景观方面产生瑕疵,导致两市在审批管理措施方面有所不一,最终形成城市管理的“缝隙”。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前言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提升广佛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州、佛山两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广州、佛山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要求,特制定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是,以广州市、佛山市为主体,以广佛都市圈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并将广佛肇区域合作等内容纳入规划。

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专责小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

广佛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城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2008年,行政区划总面积1128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549.1亿元,在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1. 地域空间连绵一体广佛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枢纽,气候条件一致,自然地域空间连为一体,山体同脉相承延伸,珠江河网水系相互贯通;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接壤地段长约200公里。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广佛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 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广佛在秦朝时期同属南海郡,历史上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建制,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属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2.东京的城市功能以( )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3.下列不属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的是( )A.引领地方经济发展B.区域经济中心C.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D.提供农产品4.下列城市的主要功能明显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是( )A.武夷山B.三亚C.桂林D.广州题组二城市的辐射功能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 )A.①B.②C.③D.④6.下列城市及其服务功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摩托车②—小汽车③—高级商务车B.③—中小学④—大学⑤—中小学C.④—银行⑤—信用社⑥—股市D.⑥—电影院⑦—录像厅⑧—歌剧院读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县(市、区)、乡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关于石家庄市与赵县等级与服务范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石家庄市的等级与赵县相同,服务范围与赵县相同B.石家庄市的等级高于赵县,但服务范围小于赵县C.石家庄市的等级低于赵县,但服务范围大于赵县D.石家庄市的等级高于赵县,服务范围大于赵县8.下列经营活动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深度解析)A.粮店B.服装店C.空调专卖店D.汽车交易市场题组三城市发展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10.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发展C.提升其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11.上海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城市面积大B.城市人口多C.经济、交通发达D.劳动力素质高题组四城市空间组织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黑圆点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下面两题。

广佛同城 质量先行——广州、佛山签署质监业务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

广佛同城 质量先行——广州、佛山签署质监业务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

广佛同城质量先行——广州、佛山签署质监业务同城化合作
框架协议
佚名
【期刊名称】《质量与市场》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8月27日,广州市、佛山市质监工作同城化合作框架签字仪式在佛山市质监局举行,广州市质监局局长梁嘉炽、佛山市质监局局长牛德才共同签署《广州市、佛山市质监工作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

今后,通过广佛质监同城化协作,将食品、计量、技术标准等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两地质监工作无缝对接,发挥“1+1〉2”的效应。

【总页数】2页(P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63
【相关文献】
1.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推进成德绵乐同城化建设——广州、佛山调研启示 [J], 林德萍
2.佛山市南海区在广佛同城化中的应对策略研究 [J], 何冬华;袁媛;杨箐丛;周岱霖
3.广佛同城化对佛山商业的影响研究 [J], 何卓明;王慧
4.朱小丹率团赴佛山签署广佛同城化合作协议 [J], ;
5.广佛公交正式同城化开通11条线路乘客可刷羊城通或佛山交通卡 [J], 陈洁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佛同城的含义

广佛同城的含义

广佛同城的含义所谓“广佛同城”指的就是广州和佛山两市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

广佛同城,是对未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先行先试,也是未来珠三角九市(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江门、肇庆、惠州、中山)加清远市等四大经济圈建设的基础。

广佛同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启动广州与佛山分别是广东省的第一大、第三大城市。

两市文化同根同源,自古一家。

目前,广佛接壤边界长约200公里,路网衔接60多处。

两市土地总面积11181平方公里,占珠三角九市的34.5%,城市人口1233.7万人,占珠三角九市的42%。

在历史上,广佛两地如今的辖区基本上都属于南海、番禺两县管辖,相同的历史、文化,成为广佛同城的重要基础。

2009年3月19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在广佛交界的佛山市南海区签署《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4个对接协议,这标志着广佛同城的正式启动。

广佛同城的意义目前,广佛两市的GDP总量达12500亿元人民币,超过澳门,直追香港,如果把广佛两地看作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则其GDP总量将排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八位。

广佛同城,有利于广州市的服务业与佛山的制造业进行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市实现双赢。

广佛同城的现状目前,广佛两地在交通基础设施和教育两方面的同城化已经开始。

广佛城际铁路(即广州地铁的广佛线及佛山地铁一号线)的建设正在进行,两市最终将实现公共交通无缝对接。

从2009年10月开始,广大市民将可以在广佛两地的教育局网站上有限度地浏览两地的部分试卷,广佛两地的9间院校也已开始拟定未来“广佛生”的指标。

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广佛两地,尤其是处于接壤地区的荔湾区、南海区的学生将可以自主决定自己在两地中的哪一地学习。

2009年12月29日,西起荔湾区,东至黄埔区的广州地铁5号线开通。

从此,沿线的上班族出行至少以前快半小时,由于该线的西端终点站滘口紧连南海区,因此它也能使南海区一带的居民受惠。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精编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精编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Ⅱ卷必须答在答题纸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水源D.土壤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A.防洪B.发电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4.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学者们提出了构建“泛亚能源陆桥”设想(如下图),读图回答5~6题。

“亚洲已建、在建和拟建中的主要石油、天然气管道”分布图5.A附近修建多条通往地中海沿岸的油气管道,对欧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影响是() A.可减少对直布罗陀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的过分依赖,缩短了航程,节省运费B.可不经过曼德海峡,运输时间和航程大为缩短C.管道通过能力有限,不如海运运量大D.由于美国在波斯湾以东,所以美国基本上不受此影响6.关于“泛亚能源陆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东端的中国与日本受益最大B.可能会对黑海造成石油污染C.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系数D.里海地区将取代波斯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的最大储藏地和输出地下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的素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将其转绘成等高线图(单位:米),则应为下列四图中的()8.如果该地形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生物物种灭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南海区“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

南海区“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

南海区“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1.1 调整与提升阶段(2002至今)――“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面对这一时期区划调整、全球化、区域竞争加剧等机遇与挑战,南海区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市化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在这一阶段,南海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实施“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引进外源经济与新兴产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

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使得南海的产业开始逐渐转型,摩托车制造、家具制造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南海新的支柱产业。

在广佛一体化过程中,南海承担“片段”的功能,因此,“开放化、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是未来南海的空间发展目标,而“组团发展、廊道相间”是显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布局。

图6-1 南海特殊的地理区位2. 独特的区域 2.1 区位的独特南海所在的珠三角是中国改革的最前沿地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是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级城镇群。

南海处于广佛同城的核心位置,东与广州中心城区直接对接,南与佛山禅城区融合,也是广佛肇都市圈的中心节点之一。

2.2 行政区划的独特南海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从“有县无城”到城区初具规模,而不断的区划调整也使南海的形状变得极为特别,地理的中心与行政中心偏离较大。

从南海全区范围来看呈现出“大c型”的结构,环抱着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

因此,南海在广佛一体化中承担了产业、功能的片段功能,逐步形成了由数个经济区、产业区组成的城市次区域。

3. 关键的时刻3.1 珠三角发展导向转变,南海面临新的区域发展环境(1)国家层面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12月,国家层面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珠三角“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等五大战略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发展水平,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加速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指导思想按照《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两市的合作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着力构建与同城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两地规则一体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充分利用两市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合作环境,落实合作措施,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坚持整体规划理念,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科学确立两市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区的对接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各个层面的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同城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发展规划在省的指导下,以战略思维、整体理念务实推进规划率先实现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可持续发展。

(一)尽快启动编制《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重点明确广佛都市圈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促进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以同城化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实施广佛交通运输、生态绿地系统、河涌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联合开展两市重要战略区域的同城化研究。

(三)尽快建立规划衔接机制,加强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四)研究建立编制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统筹机制和方法,积极开展区域协调机制法制化的探索,逐步确立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法律地位。

第三条基础设施围绕建成珠江三角洲一小时城市圈核心的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先行的引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

(一)推进广佛交通全面对接,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及道路网的建设,重点加强广佛各区域与广州铁路新客站、白云机场、南沙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交通连接。

做好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衔接协调,加快贵广、南广、武广、南沙港疏港铁路和广珠、广佛、广州铁路新客站至佛山铁路西站等城际轨道交通及珠三角环线、广明高速、平南高速和番顺高速等高快速路建设,完善市政路、公路网。

以南沙港区为龙头,整合广佛区域港口资源及航线,加强港口、航道的统一建设、管理和运营,形成广佛江海、水陆联运的一体化运输体系。

(二)科学布局两市公交线路、站场和公交换乘枢纽,不断扩大“广佛公交”覆盖面与规模,形成一体化的公交网络,为两市市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同城化客运服务。

推进扩大广佛年票互通范围,改善年票互认方式,统一收费标准。

加强交通管理协调力度,降低广佛间公交出行成本,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

(三)协调促进广佛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衔接和联网。

在同一堤围和排涝区内,统一防洪潮排涝标准,加强广佛跨境防洪排涝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确保城乡水安全。

建立高效协调机制,保障西江引水工程如期完工。

(四)统筹规划两市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基础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应急指挥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基础设施的融合。

深化两市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源整合,积极建设同城化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强化统一的电子政务、电子网络、电子社区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家庭和数字电视应用示范。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建立统一的数字证书认证体系。

逐步降低直至取消两市间固话长途和手机漫游资费,加快推进广佛电信同城化。

第四条产业协作以《纲要》为指导,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广佛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现代服务业。

积极协调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支持重点金融集聚区的发展。

加快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与合作,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南方国际物流中心。

共建国家级数据资源集聚区,打造数据中心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以大型连锁经营和品牌企业为龙头,实施广佛商贸一体化战略,整合两市分销资源,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完善的区域商品市场体系。

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佛山陶博会、家博会等会展品牌优势,整合共享会展场馆资源,联手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打造国际商务会展中心。

加强旅游规划衔接,整合旅游资源,统一旅游市场管理和旅游信息平台,共同打造广佛旅游品牌。

加强中介、文化、工业设计、创意、信息等领域的合作,协调规划和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区,共建区域服务体系。

(二)先进制造业。

充分利用两市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围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钢铁、造船、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陶瓷及建材等产业,加强两市产业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若干联系紧密、相互配套、带动力强的制造业集群,联合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进广州南沙临港产业区、广州开发区、佛山高新区等产业功能区合作。

(三)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广佛科技比较优势,依托区域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增强软件研发能力,拓展软件服务外包,推动数字内容加工等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以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通讯设备制造、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等为重点,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链,建设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国家基地,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提升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有重点地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加强政府协调,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广佛两市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

(四)都市型现代农业。

加强广佛农业布局的规划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的交流合作。

在广佛区域内建立一批高科技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推进农产品无障碍流通,保障“菜篮子”产品的同城化供给和区域粮食安全,加强观光农业的合作,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广佛一体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人文化都市型现代农业。

第五条科技创新整合两市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配置,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依托两市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进科技信息、专家库等基础性科技教育资源的联网共享,建立健全科研设备和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制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孵化器建设,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二)积极开展科技合作,设立广佛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广佛技术创新协作机制,联合推动重大通用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提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为两市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建立统一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制订工作。

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检测、认证中心,加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环境。

第六条市场环境突破限制同城化发展的行政体制障碍,共同致力于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统一、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推进市场一体化,培育区域性商贸、物流、科技、文化、旅游和公共产品等共同市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形成同城化发展合力。

(一)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联合清理排斥和限制外地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

建立举报投诉、打假查处的合作、交流与协调机制,搭建12315消费者维权网络一体化工作平台,加强执法合作和联动协查。

(二)构建一体化诚信体系。

统一企业信用标准和规范,建立信用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实现企业信用评估结果互认。

切实保护两市名优品牌,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

加快建立两市公平贸易联合应对机制和进出口预警机制,合作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各种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诉讼。

(三)统一规范企业的登记注册条件和程序。

推进同城化标准制订工作,加快建立两市统一的标准标志制度,逐步统一抽查规则和检测标准,尽快实现质检报告互认。

(四)建立两市各行业和企业的交流制度及合作平台,增强协会(商会)在沟通联络、行业自律、产业宣传和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法律、会计、审计、评估、金融、投资、信息咨询等服务。

(五)研究建立两市经济利益分配协调机制,探索和推进有利于同城化的财税分配规则体系,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七条环境保护以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实现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质量,率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建设广佛统一的环境预警体系。

统筹考虑环境功能区布局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共同构建一体化的绿色生态架构,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加强生态隔离带的维护维育,切实做好河流、湿地、森林的保护工作,加强城乡绿地建设,形成广佛都市圈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二)落实水源保护责任,加强饮用水源利用的合作。

加强水环境整治,联合推进水源保护工作。

加快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河涌截污与治污工程。

建立行政交界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推进跨境污水综合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

(三)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两市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严格治理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废气污染和城乡固体废物污染,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清洁工艺和清洁消费。

第八条能源保障加强区域能源需求预测,共同促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多途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构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统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建设若干环保型骨干电厂,协调推进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害能力和电力减灾应急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