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届生就业必知的15个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名词解释)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

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

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单位就业,也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

3、公益性岗位:由政府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

4、“三支一扶”计划: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牵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

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1.8万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1、程序结构式:由主试者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询问题目和有关细节,逐一发问。

目的是为获得有关应试者的全面、真实的材料,观察应试者的仪表、谈吐和行为。

2、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限时写出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或某项工作情况总结,也可能提出一个论点,让应试者予以论证或辨析等。

比如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3、智商:主要是指考察毕业生的知识层次。

如所学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

此外还包括毕业生的业务能力科研成果、专著以及你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口才、文笔等。

4、笔试:主要适用于应用人数较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较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

5、面试:通过当面交谈对应试者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

6、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学校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向用人单位出具的书面推荐材料,是学校对毕业生的权威性认证,表中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的信息,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依据。

这10个名词,毕业前一定要弄清楚

这10个名词,毕业前一定要弄清楚

户口
户口是指居民出生及居住的地方,
证明个人的出生地。
提醒提 醒
五、论文的预期结果
即 题,要①用达如词到果准的确具户、体口精目在炼的、,学明要校了解,。决哪毕些业具时体问,题可。迁确定到目单标位时要所紧在扣问 地、生源地、人才中心集体户,拿到《报到证》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充分回考生虑源内相地互或关者系和单难位易报程度到,就分可阶段以进完行成,每迁个户阶口段的手起续止时。 间都②要如有果规定户。口不在学校,拿《报到证》回生源地,
五、论文的预期结果
即要2达. 持到的“具体接目的收,要函解”决哪或些具《体问就题。业确定推目荐标时表要紧》扣问
题,用词准确、精炼、明了。
六、回论执文的领进度取安《排 就业协议书》 (又称“三
充分考虑内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起止时
间都方要协有规议定。" )并登记备案;
3. 学生和用人单位填写《就业协议
把户口迁到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入集体户, 或者不迁。 ③在签三方协议时, 问清单位是否解决户口, 如果对方承诺解决,一定要写到三方协议后的 备注栏里。
派遣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关
系并签署就业协议书,学校在学生毕业
提醒
时直接将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转至用人
五、论文的预期结果
即 题,要单用达位词到准的的确具一、体精目种炼的形、,明要式了解,。决哪即些具“体一问题次。性确定就目业标时"要。紧扣问
劳动合同后失效。
报到证
原称“派遣证”,全称是《普通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分上下 提醒两联,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 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转 五 即、 要移论 达人文 到的 的事预 具档期体结目案果的关,要系解决和哪户些具口体关问题系。的确定凭目证标时。要紧扣问

就业知识汇总(新)

就业知识汇总(新)

就业知识汇总一、基本内容1、现行大学生就业机制: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3、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性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性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等六种类型。

4、职业生涯就是从事职业的经历,指的是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展道路。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等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一般来说,内职业生涯是基础,外职业生涯是结果。

5、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主要报名条件:(1)所学专业与选拔专业相同或相近;(2)已通过CET-3级或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级(艺术、体育类专业除外)及以上;专科专业为英语专业的考生无须通过CET-3级。

考试科目:基础课、综合课共二门,毕业当年1月-3月初报名。

6、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取消落户限制。

二、就业注意事项1、一般而言,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是:毕业生向学校领取就业协议后,填好本人信息并签名,再交用3、协议书中用人单位意见栏:(1)要求用人单位签上录用的意见,如“同意录用”;(2)签章要签上单位的法人章或人事处的章,不能盖合同章或财务章。

4、大多情况下,就业协议书中的“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是签约地的县(区)级以上人才交流中心。

5、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执一份。

一份协议书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可用劳动合同替代。

毕业生最好在毕业当年5月30日前签订就业协议。

6、毕业当年的7月份,《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在同一信封(信封由学生本人填写)中以挂号方式寄出,请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7月底或8月初查收。

就业择业知识点总结大全

就业择业知识点总结大全

就业择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就业现状就业是每个毕业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在城乡就业均得到较大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结构调整困难等。

因此,了解现行的就业现状对于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就业需求1.市场需求了解市场需求,包括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及需求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专业或岗位,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个人需求个人需求包括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毕业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职业生涯。

三、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是指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在职业定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因素来进行定位,从而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四、求职技巧1.简历制作简历是求职的第一步,通过简历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因此要求职者要注重简历的制作与更新,使之更加符合招聘单位的需求。

2.面试技巧面试是求职的关键环节,要求职者要注意面试礼仪、表现自己的优势特长、积极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从而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3.职业规划在求职过程中,要求职者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五、职场生存技巧1.认真工作在职场上,认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勤奋努力,努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与同事相处与同事相处融洽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重要技能,要学会善于沟通、团结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3.自我提升继续学习是一个职场人士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六、职业发展规划在职场生涯中,要求职者要注重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1. 时间管理:指有效地计划和安排时间,以达到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目标。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2. 知识管理:指将知识资产组织、存储、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知识获取、利用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

3. 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环境保护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

4.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未来代际满足需求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保护环境。

5. 公民责任: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行为,旨在建设和谐、公正的社会。

6. 创新:指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的想法、方法或产品。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

7. 社会正义:指社会各个成员在社会资源、权利和责任分配上的公平和公正。

社会正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包容,减少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8. 人权:指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生命权等,是人类的基本尊严和价值。

9. 平等:指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人,将每个人视为平等的价值和权利。

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视。

10. 沟通: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等交流方式传递信息和意见。

沟通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合作,是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技能。

11. 科技:指科学技术的总称。

科技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12.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3. 教育:指通过学习和教导来传承和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14. 文化: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艺术形式。

劳动就业概论名词解释

劳动就业概论名词解释
27、对某类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28、就业服务
29、职业介绍
30、职业指导
31、公共就业服务
32、人本服务
33、并轨
34、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
28、就业服务:是劳动力市场的载体连接劳动和用人单位满足双方的需求,直接为促进就业服务。
29、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30、职业指导;是指职业介绍机构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的活动。
31、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的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会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
8、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的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培训。
9、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10、技能:是指完成给定工作所涉及的任务和职责的能力。
11、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作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25、隐形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现象。
26、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的经济制度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一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是权力机构、运行机构和经济行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27、对某类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工资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劳动力雇佣量变化的百分比
32、人本服务: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满足服务对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3、并轨;是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简称。
34、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是指港澳台人员依法应聘受雇于内地用人单位从事一定社会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的行为。

毕业生就业指南(常识篇)

毕业生就业指南(常识篇)

毕业生就业指南(常识篇)1.什么是毕业生?毕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身体合格者。

毕业生由培养单位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2.什么是生源地?毕业生入学前家庭户口所在地为毕业生的生源地。

上大学以后家庭户口变动的毕业生,生源地仍以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为准。

但编制就业方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照顾。

3.什么是毕业资格?毕业生资格审查就是审查毕业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毕业生资格审查的依据是入学时高考录取简明登记表。

毕业生在详细核实自己的姓名、性别、民族、生源地、所学专业、培养方式、学籍变动等情况后将形成全校的毕业生数据库,上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资格审查。

4.什么是结业生?结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部分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但未通过毕业论文或在毕业前未完成有关课程的修读。

5.什么是肄业生?肄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未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被开除学籍者除外);亦可指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但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包括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者)。

肄业生由学校颁发自制的肄业证明。

学校不负责肄业生的就业。

6.什么是就业方案?其作用是什么?就业方案是以毕业生上交的有效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依据,将其毕业的就业信息录入到经毕业生资格审查后的毕业生资源信息库。

升学、出国、自主创业的同学需出示相关证明,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同学,转回生源地人事部门。

就业方案形成后,将上报**省教育厅。

经批准后,以此为依据打印《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报到证》经**省教育厅验印后生效。

学校的户籍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将根据此方案办理户口迁移和档案转寄手续。

就业方案将存档永久保存。

7.什么是就业协议书?有何作用?就业协议是指求职择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录用或就业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为了确定录用或就业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就业的名词解释

就业的名词解释

就业的名词解释就业是指劳动者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开始工作的过程,也是劳动者为实现自身生活和生计的需要,与雇主达成劳动合同并从事相应工作的状态和活动。

就业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个体和家庭的生活状况,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就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 就业是一种劳动与资本的互利共生关系。

就业的实现离不开雇主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同时也为雇主提供了劳动力和技能支持,双方相互依赖。

2. 就业是一种劳动者发挥才华和个人价值的渠道。

通过就业,劳动者能够将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挥和持续发展。

3. 就业是一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就业可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减少社会不平等。

4. 就业是一种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的手段。

通过就业,劳动者可以享受到合法的劳动报酬和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养老金等,提高个体和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

就业有以下几种形式:1. 全职就业:劳动者从事一份固定的、长期的工作,并按照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参与工作。

2. 兼职就业:劳动者同时从事多个工作岗位或者兼并多个职业,分时间和精力参与不同的工作活动。

3. 临时就业:劳动者根据雇主的需要和工作项目的要求,临时参与某项工作活动,一般工作时间较短暂。

4. 自主创业就业:劳动者根据自身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独立创办企业,自主经营并雇佣其他劳动者。

5. 失业: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找到工作或者丧失工作能力而处于无工作者身份和状态。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积极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个体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可能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1、大学生就业观念答:大学生就业观念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就业观念既受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状况的制约,又受就业主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2、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答: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合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能力。

3、试用期答: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4、自我心理调适答:自我心里调适是指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里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持心里平衡,消除心里困扰。

二、简答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有哪些?答:(一)近年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关于切实做好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3、《关于切实做好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4、《关于积极做好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5、《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实施方法(试行)》6、《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8、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9、《关于进一步做好2010 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二)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3、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区重大科研项目;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5、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大学生就业必知的15个名词解释

大学生就业必知的15个名词解释

大学生就业必知的15个名词解释◆ 生源地指考生的来源地。

本科毕业生的生源地,是指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如学生入学后户籍所在地发生变更的,在毕业生阶段核实生源信息时,向院系和就业中心出具相关证明。

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研究生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已经在工作地落户的毕业生,原则上以其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如毕业时能明确不回原工作所在地工作的,则生源地确认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

生源地的填写需明确至地级市一级,如重庆市渝中区,河南省焦作市等。

◆ 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有统招、定向、委培、自费等。

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在招生时确定的,所有数据均在生源省区招办和北京市教委备案,无法更改。

毕业生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原培养方式就业。

◆ 学制学生的学制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修业年限进行增减,如果因为学籍异动确有变动的,如博转硕或硕转博,须经教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结果确定。

◆ 专业学生的专业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专业名称不等同于专业方向,须严格按照教务部门的要求确认填报各种表格。

◆ 就业推荐表就业推荐表是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盖章的用于毕业生就业的正式推荐材料,包含毕业生本人的基本信息,用于京外生源统招毕业生进京落户审批和各地人事主管部门接收毕业生落户审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就业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待填写完整后可保留复印件。

求职时先使用复印件,如果单位同意解决户档关系,同时本人也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再由毕业生把推荐表原件交给单位。

在进京落户审批的过程中,如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其他人事主管部门发现有两个单位为同一位毕业生申请进京指标,将会冻结该生的审批手续,不给予落户指标。

◆ 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全称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由教育部统一制订。

该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各持一份。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签署三方协议,学校据此为毕业生进行派遣。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名词解释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名词解释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名词解释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在大学生毕业之后,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的一项工作。

这项工作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职业发展趋势及个人实际情况,以便制定适合自己的就业计划和找到满意的工作。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是让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情况和趋势。

这包括就业机会的分布、各行业的就业形势、就业趋势预测等信息。

通过对市场状况的深入了解,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将个人兴趣和潜力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供职业规划服务。

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职业目标的设定、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等。

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可以通过个人测试和咨询,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从而给予他们合理的职业规划建议,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

此外,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涉及到就业技巧和求职技巧的培训。

毕业生往往对就业市场和求职流程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历。

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以及提供资料等方式,向毕业生传授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教他们如何撰写简历、准备面试、提升沟通能力等,以增加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推荐。

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往往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而许多企业对求职者的经验要求较高。

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与企业合作,推动实习和实践机会的开放,为大学生提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个人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就业技巧的培训和实习机会的提供,也为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指导,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名词解释).doc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名词解释).doc

名词解释1、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

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

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单位就业,也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

3、公益性岗位:由政府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UL-I /JL- 冈位。

4、“三支一扶”计划: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牵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5、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

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1. 8万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广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1、程序结构式:由主试者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询问题目和有关细节,逐一发问。

目的是为获得有关应试者的全面、真实的材料,观察应试者的仪表、谈吐和行为。

2、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限时写出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或某项工作情况总结,也可能提出一个论点,让应试者予以论证或辨析等。

比如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3、智商:主要是指考察毕业生的知识层次。

如所学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

此外还包括毕业生的业务能力科研成果、专著以及你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口才、文笔等。

4、笔试:主要适用于应用人数较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较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

5、面试:通过当面交谈对应试者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

6、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学校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向用人单位出具的书面推荐材料,是学校对毕业生的权威性认证,表中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的信息,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依据。

就业名词解释

就业名词解释

3、改派
• 改派是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和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进行 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 • 应在毕业生自第一次派遣离校之日起的一年内进行,超过时 间一般不予受理。(按在职人员人才流动处理) • 为维护就业方案的严肃性,保证签订协议后各方的权益,毕 业生派遣后原则上不得改派。
• 毕业生办理改派必须符合国家就业政策导向。
2012-12-11 2
二分
• 是指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或落实了灵活就 业单位(单位不具备接收毕业生的资格,如 单位不能解决户口或没有编制等)、准备毕 业后再参加研究生考试或申请出国等原因,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将毕业生的人事关 系转回生源地区,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 门继续落实其就业或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分注意要报到。
不慎将户口迁移证遗失,应立即报告当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否则,用人单位有权拒绝接收。
2012-12-11 18
2012-12-11 19
20141126是指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或落实了灵活就业单位单位不具备接收毕业生的资格如单位不能解决户口或没有编制等准备毕业后再参加研究生考试或申请出国等原因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将毕业生的人事关系转回生源地区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继续落实其就业或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
(三)关于就业的一些常识、概念和流程 1、毕业、结业和肄业
2012-12-11 10
2012-12-11 11
2012-12-11 12
4、推荐表、接收函与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俗称“三方 协议”。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即: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 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用 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契约,是学校派遣的依据。 • 就业协议书具有民事法律上的合同效力,需要当事人严格遵守。 • 签署三方协议注意事项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和答案解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试题和答案解析

名词解释1.就业: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 2.就业指导: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劳动者必须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业, 与生产资料和工作岗位全面、迅速、有效的结合,这种结合过程就是就业指导3.职业:职业是参预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4.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者职业的生活5.职业生涯:一个人一辈子中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6.职业生涯规划::是匡助个人正真了解自己,并且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并未实现个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自觉地进行有关个人的知识、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7.知识:一是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各种信息单元;二是包括有助于培养综合能力,尤其是吸取知识能力的各类信息单元。

8.能力: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9.素质: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10.压力:压力是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应, 它可能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11.压力管理:所谓压力管理,即是适应压力的过程,而管理是「控制」之意,要做压力的主人, 要控制压力,而且将它当做是新的资源与支持系统,将精神放在纾解压力上,更进一步计划如何将压力从负面转为正面,而使生活更和谐、更有生产力。

12.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

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

职业锚 , 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环绕的中心 ,是指当一个人不[1]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抛却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者价值观。

毕业生就业常识100问

毕业生就业常识100问

毕业生就业常识100问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西安数字技术学院就业服务中心1、什么叫就业就业,就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经济和其他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并借以获取劳动报酬。

一般人理解为找工作、挣钱。

就业是全社会所有具备劳动力的人所面临的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

这个道理要说起来一大堆,实际上道理非常简单,人的本质是劳动,人活着就要吃穿住行,否则生命将无法维持,要维持生命,就得工作,就得挣钱,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2、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国家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原则是: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以及学以致用,人尽真才。

3、我们国家毕业生就业机制是什么今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4、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含义是什么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确切含义是:包分配是指普通高校和中专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

就是说,只要你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就成为国家人,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的身份。

不包分配确切地说,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毕业生的就业是原来被动地分配工作变为主动地选择工作,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

对少数未被录用的毕业生,国家不负责安排工作。

5、什么是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

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为他们和用人单位结合做月下老人。

广义的就业指导,则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和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6、就业指导的任务是什么一、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例如个人的爱好、性格、知识、能力等,从而使自己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

大学生毕业工作必须清楚的

大学生毕业工作必须清楚的

大学生毕业工作必须清楚的“十个为什么”一、清楚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技术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基础素质(语言、文字、办公自动化),这里我要重点讲一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我们的知识都在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中,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知识前面的定语明确说明了这个知识不是一般的通用性的知识,而是专门一个领域的知识,重要在“专”上,一群人中,遇到这个问题,只能找你,你比别人都“专”,这就是对自己的要求。

专业知识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那么在实践上体现是什么呢?是技能——技术和能力,技能什么时候体现,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技能,因此要在理论上问不倒,在实践上难不住,这个要求很高呀,但是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真正的算一个专业人员。

缺什么?知识需要梳理,让其系统化,在梳理过程中明确新的缺陷,而后学习完善。

技能需要培养,只看不动手是不行的,一定要参加实践,惧怕危险是有好处的,但是拒绝实践是不行的,因为最终都是要实践的,所以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实践。

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基础素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是需要缓慢过程的,个人感觉在这方面还发展比较均衡,只是继续自然发展就可以。

二、清楚什么是财富?发的工资和奖金是财富,是维持生计的保证,但是只有在这个企业在这个岗位才可以拿到这份薪水,知识和能力是真正的财富,这里我重点说能力,能力就是运用外物(包括知识)处理事情的力量,力量是大是小就是能力的表现,跑的快是能力、跳的高也是能力、能写作是能力、能讲笑话是能力,但是什么样的能力会创造财富呢,那就是可以创造价值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上发挥出来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财富,作为技术人员,把通用技术、技能掌握住就是能力,以后可以到本行业其他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不需要从头开始,你的积累可以发挥作用,那么你所积累的能力就是获得财富的工具。

缺什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很重要,遇见事情都是打电话找张三、李四,这不是核心的能力,这只是沟通能力,我们要练就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能力,成为关键环节的主载,就是我们的目标。

大学生毕业就业相关概念

大学生毕业就业相关概念

相关概念
大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

毕业: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大学生毕业: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的特殊群体,在学校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就业:是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

大学生毕业就业:通过一系列在校内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修养,具备了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从而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薪酬水平与自身素质相适应的、稳定的工作岗位。

就业相关名词解释

就业相关名词解释

相关名词解释公益性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包括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

就业困难人员包括: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龄,计算至2007年底之前)且仍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夫妻双下岗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农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人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劳动者年龄为16岁以上。

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算),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从业人员、其它从业人员。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四类:①从事农林牧渔业、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从事采集、捕猎、农民家庭兼营工业等副业生产劳动并从中直接取得实物、现金收入的劳动力。

②从事农村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乡镇经济组织(政务)管理等项工作,并取得实物、现金收入的劳动力。

③国家向乡村调用的建勤民工,由集体经费支付工资或补贴的乡村脱产干部,到全民所有制单位或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并取得实物、现金收入的合同工、临时工。

④自行外出就业但没有转走户口的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应届生就业必知的15个名词解释
进入10月中旬,小编为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加油。

应届生求职时,需要掌握基本的就业知识,比如什么是生源地?派遣和二次派遣有何不同?报到证有何用途?关于就业的15个名词解释,大家可要看仔细。

1. 生源地
指考生的来源地。

本科毕业生的生源地,是指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如学生入学后户籍所在地发生变更的,在毕业生阶段核实生源信息时,向院系和就业中心出具相关证明。

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研究生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已经在工作地落户的毕业生,原则上以其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如毕业时能明确不回原工作所在地工作的,则生源地确认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

生源地的填写需明确至地级市一级,如重庆市渝中区,河南省焦作市等。

2.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有统招、定向、委培、自费等。

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在招生时确定的,所有数据均在生源省区招办和北京市教委备案,无法更改。

毕业生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原培养方式就业。

3. 学制
学生的学制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修业年限进行增减,如果因为学籍异动确有变动的,如博转硕或硕转博,须经教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结果确定。

4. 专业
学生的专业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专业名称不等同于专业方向,须严格按照教务部门的要求确认填报各种表格。

5. 就业推荐表
就业推荐表是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盖章的用于毕业生就业的正式推荐材料,包含毕业生本人的基本信息,用于京外生源统招毕业生进京落户审批和各地人事主管部门接收毕业生落户审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就业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待填写完整后可保留复印件。

求职时先使用复印件,如果单位同意解决户档关系,同时本人也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再由毕业生把推荐表原件交给单位。

在进京落户审批的过程中,如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其他人事主管部门发现有两个单位为同一位毕业生申请进京指标,将会冻结该生的审批手续,不给予落户指标。

6. 就业协议书
俗称“三方协议”,全称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由教育部统一制订。

该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各持一份。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签署三方协议,学校据此为毕业生进行派遣。

需要注意的是,当用人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并解决户口问题时,方可签署三方协议,用人单位凭此协议书向人事主管部门审批。

否则不需签署该协议,毕业生可与用人单位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并申请将本人户口档案转回生源地。

7. 派遣
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关系并签署就业协议书,学校在学生毕业时直接将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转至用人单位的一种形式,即“一次性就业”。

派遣直接与“签就业协议”的就业形式相对应,即对签署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采用派遣方式,毕业时发放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将其户口和档案转至用人单位。

8. 二分
二分,又叫“二次派遣”,是指毕业生毕业时仍未落实工作单位,或落实的工作单位不接收户口和档案,同时也无国内升学等其它去向,学校将其派遣回生源省区,由生源省区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在省内为其办理推荐、派遣等与就业相关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省一级教育、人事主管部门或地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一般来说,签劳动合同、开具用人单位证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与“二分”相对应,毕业时报到证、户口迁移证中的单位名称为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9. 报到证
报到证,原称“派遣证”,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北京市教委签发,分上下两联,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

报到证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

报到证的用途主要包括: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证明;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5)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6)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10. 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有些情况下干部身份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比如报考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的招聘、录取,以及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及提干等均与此有关。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报到证就是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

11. 灵活就业
若用人单位不能为毕业生解决户口和档案问题,则无需签订三方协议,但毕业生可以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到用人单位就业。

灵活就业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单位用人证明、自主创业等形式。

12. 离校转单
全称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单”,毕业生在办理完毕离校转单上所有的项目后方可离校,凭所有相关单位盖章完毕的离校转单领取毕业证、学位证,目前只有春季毕业生还采取这种模式。

夏季毕业生已经采取网络办理方式来完成,毕业生通过离校系统完成各项手续办理后,直接到院系教务部门领取毕业证、学位证。

13. 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分为《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本科生用)与《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研究生用)。

该表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北京市教委印制,涉及学生的相关信息及其在校期间的经历,是证明学生从学校顺利毕业的一项重要材料,须归入学生档案中。

14. 毕业生学籍材料
本科生的学籍材料主要是本科学习期间的成绩单以及双学位或辅修成绩单,研究生的学籍材料主要是学生学位审批材料。

毕业生的学籍材料都由教务部门提供,由各院系负责毕业生档案工作的老师统一将上述材料在学生离校前期归档。

15. 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系列的人事管理服务,负责保管人事关系档案、办理转正定级、考评技术职务、调整档案工资、核定工龄、接转党团组织关系等。

每年毕业生统一派遣时,建议拟继续考研、出国、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未就业而打算
继续就业的毕业生,最好在生源地采用人事代理的方法来保管户口和档案。

这样学校可以派遣,可以发报到证,毕业生可以保留干部身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