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概论名词解释
00165劳动就业概论自考重点
00165劳动就业概论自考重点劳动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就业问题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幸福感。
然而,00165劳动就业概论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了解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就业是指劳动者通过参与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劳动就业的特点包括:劳动者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劳动力的组织和分配等。
我们需要掌握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就业、公平竞争、自由选择、有序发展等。
而劳动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就业促进政策、就业保障政策、劳动力培训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劳动就业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就业形势的分析。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劳动力买卖和价值交换的场所。
在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劳动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趋势,以便做出合理的就业决策和应对就业挑战。
我们还需要了解劳动就业的相关问题和挑战。
劳动就业不仅涉及到个体的就业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就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结构性失业、技能失配、就业歧视等。
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劳动就业的概念、特点、原则、政策、市场机制、就业形势以及相关问题和挑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就业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劳动就业是每个人都关注和参与的事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劳动就业的健康发展。
劳动就业的名词解释
劳动就业的名词解释
1. 劳动就业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去找工作、获得工作的过程呢!比如说你看小明,到处投简历、去面试,这就是在为劳动就业努力呀,他多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呀!
2. 就业机会呢,就像是一个个宝藏,等待人们去发现和抓住呀!就好比小红在招聘会上看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那不就是一个珍贵的就业机会嘛,她可得好好把握呀!
3. 职业选择,哎呀,这可是人生的一个大决定呢!就像小李,面对那么多职业,纠结得不行,到底选哪个好呢,这可关系到他以后的发展呀!
4. 就业渠道,那就是找到工作的途径呀!比如通过网络招聘平台、人才市场,这些都是常见的就业渠道呀,你说是不是?就像小张,天天在网上刷招聘信息呢!
5. 就业歧视,这可不是个好东西呀!凭啥因为别人的某些特征就不给人家工作机会呢!就像有些公司不要女性,这多不公平呀!
6. 就业培训,这可是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好办法呀!就像小王参加了一个技能培训班,学了一身本事,找工作都更有底气了呢!
7. 自主创业,哇,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呢!就像老赵,自己开了个小店,虽然辛苦,但那是为自己打拼呀,多棒呀!
8. 就业稳定性,就是工作能不能长久呀!要是经常换工作,那多让人头疼呀!就像老孙,总是担心工作不稳定,心里不踏实呢!
9. 就业压力,哎呀,现在找工作竞争那么激烈,压力可大了呢!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你不努力怎么行呀!就像好多毕业生都愁工作呢!
10. 就业前景,就是一个职业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呀!比如人工智能行业,那前景多广阔呀!你说是不是该往这方面发展呢?
我的观点结论:劳动就业真的太重要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呀!。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课程名称:劳动就业概论课程代码:0016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为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劳动就业概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劳动就业概论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此课程的先期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后续课程为社会保障、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职业培训导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职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理解职业培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职业培训机构构成、发展历程和工作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职业培训的基本概念、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工作任务(重点)1.识记:职业培训的概念、职业培训的特点、就业训练中心的概念、就业训练中心的特点和任务。
2.理解: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工作任务、培训机构成立的基本条件、技工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技工学校目标任务的基本原则。
3.应用:职业培训机构调整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
(二)我国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次重点)1.识记: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
2.理解:依据职业技能标准职工培训层次的种类。
3.应用:职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培训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一般)1.识记:职业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
2.理解: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
3.应用:职业培训改革的政策措施。
第二章就业前培训和职工培训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主要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企业职工培训的改革方向;理解劳动预备制度的概念、实施的背景和意义,就业前培训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企业职工培训各阶段的情况、培训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新时期企业职工培训面临的新形势;了解特殊群体职业培训的特点和相关政策。
劳动就业概论00165-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劳动就业概论课程代码:0016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为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提高对现行政策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一系列关于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关于劳动、就业等问题的相关政策;学会用本书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能应用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未来人生作出科学的规划和人生定位,为日后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劳动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作为全书的开始部分,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石。
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劳动、劳动方式、劳动行为、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含义;理解劳动、劳动关系等的类型;了解学习与劳动相关的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联系的意义。
学习劳动概述,更要学会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劳动的滞后点。
事实证明,如何达成劳动的高效率性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达成和谐社会的核心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1、识记:劳动的含义;劳动的特征;劳动的分类。
2、理解: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其它分类标准。
(二)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1、识记:劳动方式的含义;主要的劳动行为;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2、理解: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
3、简单应用: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
(三)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1、识记:劳动制度的含义;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劳动关系的类型。
劳动就业概论
上篇就业第一章就业概论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1.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2.就业具有社会性3.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第一节就业一、就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凡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1.在规定实际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暂时没有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我国的就业者包括: 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3.私营业主; 4.个体户; 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 7.农村从业人员; 8.其它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二、就业的形式1.按城乡划分的就业形式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形式3.按行业划分的就业形式4.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就业形式5.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6.充分就业与不充分就业第二节失业一、失业的概念在我国,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下岗职工: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三无”人员.二、失业的分类1.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A.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B.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性,使求职者与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A. 劳动力内部的失衡.B. 产生于技术革命C. 产业结构调整D.产品结构调整时期.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除夕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5.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三、失业的度量对失业的度量要用失业率的概念.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从而反映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周四、失业的影响1.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2.消费需求减少3.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4.大量社会问题产生5.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第三节历史沿革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二、对传统就业制度的改革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第四节就业现状与问题一、中国就业的总体形势就业结构方面,从1980年到1998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由68.9﹪下降为49.8﹪,第二产业由18.5﹪增长到23.5﹪,第三产业由12.6﹪上升为26.7﹪.二、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6.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第五节改革方向一、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再就业,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劳动者自主择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市场调节就业,指通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市场机制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这的双向选择.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促进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和发展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其它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二、就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道路1.确立主体2.更新机制3.建立规则4.宏观调控5.载体建设第二章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第一节影响就业的因素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三个方面.一、人口人口是供给方面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人口因素从桑方面影响就业,即人口规模、结构和劳动力参与率.1.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结构:增长型、老龄型和均衡型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迁移对就业产生即时影响,使就业压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发生转移.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和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率.A.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B.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且不受婚姻、生育等的影响C.青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二、教育培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教育按教学目的可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按教学层次分: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员或技术工人类的操作型人才的教育职业培训按目的可分为: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就业前培训:是为了新成长劳动力提高必要的观念、技能准备,使之能够顺利地实现由就学向就业的身份转变;在职培训是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培训转岗培训是指劳动这为转换职业或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培训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经济发展体系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上.1.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的影响的指标.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2.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经济发展是不断波动的,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是波动的主要原因.失业率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一个判别标准.3.经济结构:A.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趋势 B.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空间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影响就业: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增加就业总量; 改变就业结构五、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及其类型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有机集合,通过在这一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是权利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经济体制分为:商品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产品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行政计划就业体制).2.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A.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B.在商品经济体制下,权利结构必须是一种产权结构,运行机制必须是市场机制,所有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都是在其所拥有的资源限度以内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二节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指通过制定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金融政策等,刺激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实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中央政府制定的用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2005年7月00165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
×100%
D.劳动实施 D.16~55 周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分析由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两部分组成
B.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C.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必须编制在一起,称为“工作分析表”
D.工作描述由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8.下列选项中不是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是(
)。
C.供求关系
D.交换方式与规则
E.劳动力价格
4.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主要表现为(
)。
A.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
B.中心劳动力市场与外围劳动力市场
C.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
D.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与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
E.公共部门就业市场与私营部门就业市场
5.劳动力供给的组成部分是(
)。
A.劳动力数量
D.9-10%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评价中心是在工作情景模拟测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评价中心是指具体的评价的单位或地方
C.评价中心在人员遴选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遴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管理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B.新古典学派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C.制度学派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D.制度学派源自于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 19 世纪早期经济学家为代表人物的
古典经济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的比率
自学考试0165劳动就业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汇总
自学考试0165劳动就业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汇总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1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A.直接性B.普遍性C.具体性D.本质性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
这是劳动制度的( )A.存在的普遍性B.构成的系统性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D.相对的稳定性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自然性特征B.潜在性特征C.先天性特征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A.16~50周岁B.16~60周岁C.16~55周岁D.14~55周岁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B.使用开发C.政策开发D.管理开发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A.人的有限理性B.人的全面发展C.信息的完全性D.信息的对称性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8.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 )A.收益总量B.收益增量C.实物产出量D.边际产量9.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假设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产量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B.为了便于采用图表分析,假设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力C.企业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垄断性的D.工资是劳动力的唯一成本,劳动力是异质的10.根据洛仑兹曲线推导出的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是( )A.欧希玛系数B.洛仑兹系数C.基尼系数D.贝克尔系数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并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等同于工资决定理论C.在人力资本投资中保健支出是最主要的D.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12.下列活动属于就业的是( )A.一个家庭主妇在自己家进行家务劳动B.一个40周岁的成年人以赌博为业C.一个年龄不满15周岁的男孩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月工资600元D.一个61周岁的男子在一家超市从事送货工作,月工资800元13.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之一是( )A.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跟上新岗位技术的要求B.经济发展处于低谷C.工资刚性D.信息不对称14.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称为( )A.气质B.兴趣C.个性D.人格15._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用以测评应试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参考资料1
劳动就业概论》名词: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2.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
3.就业前培训:指为帮助初次求职人员或其他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是职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再就业培训: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验的职工失业或是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再就业培训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创业培训:对具有创造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
5.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做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6.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7.就业准入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8.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它是由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9.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10.公共就业服务: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公共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填空:1.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于:1999.5.202.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社会化、市场化3.我国职业培训机构主要包括: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培训机构、中外合作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4. 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一般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比例为:1.5 %5. 《2004-2005年再就业培训计划》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6. 再就业培训的对象包括: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7.再就业培训的培训期限是:长期:1年以上年;中期: 3个月至1年;短期:3个月以下。
胡先凡教授《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考试要点
劳动就业概论自学考试提要第一章就业概论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就业2、就业类别概念: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3、失业、4、失业分类概念: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
二、简答1、失业的影响;2、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三、论述题1、就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道路(或举措)四、注意:1、就业的形式;2、失业的分类;第二章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参与率2、宏观经济政策3、劳动力市场政策4、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二、简答1、影响就业的因素2、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三、注意:1、就业弹性的计算公式;2、劳动力年龄阶段人口分类;3、我国劳动力就业特点。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市场2、劳动力价格规律二、简答题1、劳动力流动的四个条件2、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劳动力市场三化的四个方面?三、论述题1、试论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四、注意:1、劳动力市场的特点;2、劳动力流动方式分类;第四章职业介绍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职业介绍二、简答题1、职业介绍的内容2、职业介绍的基本原则3、职业介绍的服务程序(如果你是职业介绍人员,你该如何向求职者提供服务?)4、对就业困难求助者的服务程序三、注意1、职业介绍的作用;2、职业介绍的服务标准;3、宏观和微观信息的收集方式第五章职业指导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职业指导二、简答1、职业指导的原则和职业指导的内容2、求职指导和用人指导的基本程序;3、职业指导人员的条件。
三、论述题1、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四、注意:1、对求职者的指导方法和对用人单位的指导方法2、职业指导人员的等级证书第六章就业岗位开发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就业服务企业2、社区服务业3、非正规部门就业二、简答题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3、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政策措施三、四、注意:1、劳服企业的企业改革和发展2、发展社区服务业的特点及对促进就业的作用第七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考试要求一、名词解释1、下岗职工2、再就业工程二、简答题1、下岗职工产生的原因2、再就业工程的做法三、论述题1、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2、试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成效四、注意:1、三条保障线;2、社区服务业的基本内容。
名词解释劳动就业
名词解释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和组织,使得劳动者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工作,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和福利。
劳动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劳动就业的创建与维持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劳动就业中扮演了引导和监管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
政府还可以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福利和保障措施,确保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护。
市场在劳动就业中的作用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将劳动力与劳动需求进行匹配。
市场可以通过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的自由选择,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市场还可以通过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劳动就业的拓展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就业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除了就业数量的增加,还需要关注就业的质量,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条件、职业发展等方面。
其次,劳动力的流动和转岗也是劳动就业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作需求,因此劳动力流动和转岗的机会和条件也需要得到重视。
最后,劳动就业的发展还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包容。
要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无论性别、年龄、种族、残疾或其他身份。
总而言之,劳动就业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只有通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劳动就业概论
选择题:1、劳动方式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2、劳动行为不等于劳动者行为,主要包括劳动行为和非劳动行为。
3、决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最基本的因素是所有制性质4、劳动力具有年龄的特征,我国法定劳动年龄是男性16~60岁,女性是16~55岁。
5、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6、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获取人事决策信息、为职员提供信息反馈、有利于发展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7、市场配置模式:这种无保障的就业体系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大,但对劳动力供给双方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8、个别性流动,指由于劳动者个人自身和家庭原因,以及其他非经济技术因素所引起的劳动力流动。
9、劳动力供给有三部分组成:劳动力数量、工作时间和劳动效率。
10、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投入要素所能增加的产量。
11、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参加收益分配,其分配收益率由市场来决定。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在劳动者收入分配方面只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13、暗挂,是指国家在宏观工资控制和工资标准、工资水平调整上密切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做出相应的工资增长率安排。
14、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
15、就业的基本特征:社会性、经济性、流动性、变动性、计划性。
16、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的三种关系: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基本平衡。
17、就业的变动规律: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逐步减少、呈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增减相抵、但稳中有趋降之势。
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提高,都呈上升趋势。
18、就业制度包括:用工制度、就业服务制度、辞职退休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
19、凯恩斯192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20、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惯例性的基本就业形势,并不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形势。
劳动就业概论(高起专)2016年秋季考试
解题思路:
2. 职业生涯规划(8分)
参考答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有效安排的 过程。
解题思路:
3. 职业锚理论(8分) 参考答案:职业锚(career anchors)是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专家埃德加·H. 施恩教授 在1978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
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相 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慢慢地形成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锚。
解题思路:
3. 参照所学内容,结合自己情况,做一份文字型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20分)
参考答案: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原则,一份完整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具备以
下三大要素:(一)自我评估系统,即由自我评价、社会关系评价和相关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评三部分构成的
一个综合评估系统;(二)职业探索系统,也叫职业认知系统,就是对外部职业状况及环境的
了解;(三)职业规划系统,包括职业机会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设定职
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以及评估与反馈。具体参考如下:
第1/2页
首先介绍本人的一般情况,诸如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学习单位与经历、所学专业等等 ;第二,分类提出规划总目标,诸如在就业、考研、留学或创业等方面的目标;第三,进行自我 分析(包括现状分析与潜力测评的发展潜能),一方面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 能力、兴趣、职业价值观以及心中理想的职业等,进而提出角色转变的目标与策略;第四,分别 对学校学习生活、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等环境分析、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分析等,根据 这些客观情况确定专业课程和与未来职业发展有关的课程设置与学习;第五,通过分析自身优势 与不足,对我的现状与规划成果标准之间的匹配度分析;第六,广泛征求家长、老师、同学、朋 友等的建议;第七,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及确定原因;第八,把大学生涯规划目标进行分解,每一 年按照学业规划、生活成长、社会活动等分类确定规划目标;第九,列出自己大学期间生涯规划 目标组合和成功标准;最后,找出差距,提出缩小差距的方案。 解题思路:
劳动就业概论
格致·讲义目录劳动篇 (1)第一章劳动概述 (1)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2)第二节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3)第三节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5)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8)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8)第二节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11)第三节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3)第三章劳动力市场 (19)第一节劳动力市场概述 (19)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24)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31)第四节劳动力市场歧视 (36)第四章劳动者收入分配 (39)第一节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39)第二节劳动工资 (42)第三节收入分配差别 (51)就业篇 (53)第五章就业概述 (53)第一节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53)第二节影响就业的因素 (54)第三节就业结构 (56)第四节就业制度 (57)第六章就业政策 (59)第一节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59)第二节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62)第三节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65)《劳动就业概论》第七章失业 (68)第一节失业概述 (68)第二节失业的衡量 (72)第三节我国的失业问题 (74)择业篇 (76)第八章职业基础理论 (76)第一节职业概述 (76)第二节职业选择 (79)第三节职业地位和声望 (82)第四节职业生涯 (83)第五节大学生就业指导 (84)第九章求职准备 (85)第一节撰写简历 (85)第二节准备求职信 (89)第三节收集就业信息 (90)第十章求职面试 (94)第一节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范式 (94)第二节面试的问题 (97)第三节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 (98)第四节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99)第十一章竞争与择优 (101)第一节公务员考试 (101)第二节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103)第三节知识女性的就业 (104)创业篇 (105)第十二章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 (105)第一节高技术是什么 (105)第二节高技术与职业结构变革 (106)第三节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 (107)第四节重新思考工作 (108)第十三章未来工作展望 (109)第一节网络发展负职业的影响 (109)第二节 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11)第三节大学生与“知本家” (113)教材框架图格致·讲义劳动篇第一章劳动概述《劳动就业概论》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1.劳动的含义【010101】马克思对劳动含义的描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的、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劳动就业概论名词解释
劳动就业概论名词解释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2、职业培训市场化:是职业培训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引导培训,使培训促进就业。
3、职业培训社会化:是要着眼与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培训力量共同开展职业培训。
4、就业前培训:是指为帮助初次求职者或其他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
5、学徒培训:是指在生产现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青年人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法。
6、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从业人员。
7、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的必须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培训。
8、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的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培训。
9、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10、技能:是指完成给定工作所涉及的任务和职责的能力。
11、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作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12、岗位:是指按照社会劳动分工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本单位。
13、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水平活动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
14、职业资格:是指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学识、技能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15、就业准入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16、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性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17、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
00165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劳动就业概论 试卷 (课程代码 00165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劳动2. 劳动成果计件法3. 隐性失业4. 就业管理5. 就业能力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 衡量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是否达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指标有( )A 充分就业B 不充分就业C 失业D 自愿失业E 完全就业 7.个体视角判定就业质量的标准包括( )A 社会保障B 工资报酬C 工作安全性D 工作稳定性E 职业发展前景 8.就业核心素质主要包括( )A 团队合作精神B 沟通表达能力C 吃苦耐劳精神D 社会适应能力E 持续学习能力 9.就业范畴应具有如下特性( )A 社会性B 合法性C 收入目的性D 有益性E 时间性 10. 劳动计量的方法有( )A 计分制B 计件制C 计时制D 估算值E 计量制 11.体力劳动的直接工作测评方法有( )A 历史数据法B 作业测时C 影片分析D 工作抽样E 工作量分析 12. 事物性脑力劳动的工作测评方法有( )A 历史数据法B 问卷调查C 工作日志D 工作量分析E 影片分析 13. ( )是估算劳动力熟练程度、研究劳动力供求平衡的重要依据。
A 经济活动人口 B 就业人口 C 失业人口 D 总人口 14. 测量就业的重要指标是( )A 失业率B 就业率C 就业弹性D 充分就业 15.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 )的过程。
A 创造B 破坏C 和谐D 创造与破坏并存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6. 如何识别劳动的社会性?17. 劳动定价的依据有哪些?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18. 中国就业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有哪些?22. 劳动就业关系的新趋势有哪些?(10分)19. 不同于传统就业的新就业形式有哪些?20. 就业管理服务的主要工具有哪些?四、论述(共35分)21. 论述大学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机理。
(15分)23.个人、组织、社会如何发挥就业的功能与作用?(10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劳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其目标而进行的具体的为社会所认可的行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就业服务
29、职业介绍
30、职业指导
31、公共就业服务
32、人本服务
33、并轨
34、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
28、就业服务:是劳动力市场的载体连接劳动和用人单位满足双方的需求,直接为促进就业服务。
29、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30、职业指导;是指职业介绍机构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的活动。
31、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的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会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
8、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的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培训。
9、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10、技能:是指完成给定工作所涉及的任务和职责的能力。
11、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作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25、隐形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现象。
26、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的经济制度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一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是权力机构、运行机构和经济行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27、对某类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工资率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劳动力雇佣量变化的百分比
32、人本服务: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满足服务对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3、并轨;是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简称。
34、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是指港澳台人员依法应聘受雇于内地用人单位从事一定社会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的行为。
1、职业
2、职业培训市场化
3、职业培训社会化
4、就业前培训
16、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性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17、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
18、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获得有报酬、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19、失业: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
5、学徒培训:是指在生产现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青年人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法。
6、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从业人员。
7、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的必须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培训。
12、岗位:是指按照社会劳动分工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本单位。
13、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水平活动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
14、职业资格:是指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学识、技能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15、就业准入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5、学徒培训
6、高技能人才
7、再就业培训
8、创业培训
9、职业分类
10、技能
11、国家职业标准
12、岗位
13、职业技能鉴定
14、职业资格
15、就业准入制度
16、就业
17、充分就业
18、不充分就业
19、失业
20、劳动参与率
21、就业率
22、摩擦性失业
23、结构性失业
24、周期性失业
25、隐形失业
26、经济体制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2、职业培训市场化:是职业培训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引导培训,使培训促进就业。
3、职业培训社会化:是要着眼与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培训力量共同开展职业培训。
4、就业前培训:是指为帮助初次求职者或其他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
20、劳动参与率:是指劳动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的人口比例。21、就业率来自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数的比例。
22、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
23、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2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