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它包括了公共事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监管等方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

公共事业是指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基本服务的行业或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和环境保护等。

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对这些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称。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如下:1. 公共事业规划:公共事业规划是制定和实施公共事业发展战略的过程。

它包括对公共事业需求的分析、目标的确定、发展策略的制定、资源的配置和实施措施的评估等内容。

2. 公共事业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和建设的过程。

它包括了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环节。

3. 公共事业运营:公共事业运营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了设备的运行、维修、更新、供应和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4. 公共事业监管:公共事业监管是政府对公共事业运行和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它包括了监督和检查公共事业的质量、安全、效率和公平性,保障公共利益和用户权益的实现。

5. 公共事业评估:公共事业评估是对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公共事业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以及对政策和措施的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6. 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中用户对决策、监督和评估进行参与和参与的过程。

它通过增加用户的投入和参与,提高公共事业的透明度,增加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7. 公共事业融资:公共事业融资是指对公共事业建设和运营进行资金筹措的过程。

它包括了财政预算、政府投资、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和开展融资合作等方式。

8.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共事业运营单位或运营者对社会公众和环境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它包括了照顾弱势群体、保护环境、回报社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管和管理的一种行为。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实践进行探讨。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方面,它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和能力。

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参与和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也是一种学科,它研究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角色、职责和方法。

它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组织学和法律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致力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

首先,它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还包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监管。

政府通过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机构来为公众提供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各种公共服务,并且要加强对公共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还包括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政府要对自然资源、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这包括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等。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这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

此外,政府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行动,推动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发挥作用。

最后,政府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在政策制定、服务提供和监管过程中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简介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

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公众普遍需求而提供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能源、交通、水务、通信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挑战,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与商业企业管理有所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需要考虑公益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组织、运营和监督上需要更多的政府参与和公众参与。

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要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提供公正、公平、高质量的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评估。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需要制定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其次,要协调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确保公共事业的协调发展。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公共事业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例如,能源、交通和水务等公共事业的良好运营可以提升经济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保障公众的基本需求,提高公民生活质量。

通过提供稳定、可靠的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公共事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领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

但是,公共事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且盈利性较低,因此吸引私人资本的投资存在困难。

其次,公共事业的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各方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1、非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保障、管理、法律服务等作用的组织,包括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技术研究、开发和咨询机构、服务机构以及法律服务机构。

2、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3、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

4、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和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中介性。

5、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6、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的组织。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也是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形成了所谓的公共事业组织。

7、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8、社会团体: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9、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10、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个人、群体、组织等)进行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11、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12、消极控制就是禁止或限制控制对象发生某些行为,既包括记过、降级、停职、判刑等正式的控制方式,也包括嘲讽、白眼等非正式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指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中通过法律、制度、组织和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和安排,来保障公共服务的高效运行和有效供给。

具体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责、权限、程序以及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另外,政府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和评估体系,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政府需要建立专门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来负责公共事业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等职责。

这些机构的设立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来分别设置,例如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等。

此外,政府还需要吸纳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来担任相应的职务,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资源整合和管理公共事业的供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例如人力、财力、物力等等。

政府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管理,确保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规划和调度,以确保公共服务的均衡和协调。

四、信息共享和公开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各方面的信息共享。

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机制,来掌握不同领域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政府还需要将其他官方信息公开,以实现公共服务的透明和公开化。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组织安排,以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技术、资源、管理与生产等一切活动的总称。

为了确保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公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制度的意义、建立的必要性、核心内容以及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度的意义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共事业运行过程进行规范、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办法和程序。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行为:制度能够约束公共事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使其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公共事业的公正、透明和高效运行。

2. 保障权益:制度中应包含公众参与的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公众能够享受到公共事业服务,并对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提出建议或批评。

3. 提升效率:通过制度的设立和执行,公共事业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4. 维护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直接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的满意度,避免因公共事业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建立的必要性建立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于:1. 规范运营:公共事业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以避免运营中的不当行为和管理漏洞对社会和公众造成的不利影响。

2. 提高服务质量:制度能够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各项流程和标准,针对公共事业的运营、维护、投资等方面进行规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建立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效益,确保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保障公平竞争: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公共事业领域的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发生,确保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三、核心内容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架构: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和结构,并确立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公共事业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1、公共需要:私人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人类进行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私人个别需要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

特点:①是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工作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②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③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④公共需要具体复杂性和多样性。

2、公共物品:用了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特征:①非排他性,如公路,公交车;②非竞争性,即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均为零,如等她;③收益外溢性;④成本高,费用困难,如高速公路,地铁,轻轨(2)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市场、第三部门(3)分类:①纯公共物品:道路,基础科学研究,义务教育;②准公共物品: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公共事业(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础目标,直接或间接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

公共事业管理:指政府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公共事业的特征:①公共性②非盈利性③专业性④基础性4、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原因:①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②公共事业的特征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③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④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有点和长处。

6、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①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社会性质和政府功能决定的③非盈利性④服务性,本着公正的精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适当管理,使公益和私利两全其美,使社会和谐安全是政府的天职。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①计划职能(首要职能)为具体行为制定特别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程序,步骤,方法,明确规定应履行的职责及必须完成的任务②组织职能(占重要地位)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妥善安排及分配组织系统内各种机构及各类人员的工作,确保计划的执行③协调职能(共同目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组织及其个人的功能,行为和利益关系进行持续性规范,协调的过程,旨在保证组织工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④控制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依据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和有关规定,对系统内部的各项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约束,纠偏和限制,以确保社会目标的实现。

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管理(1)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事业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公共事业管理答: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2.公共事业管理学答: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以探求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为学科目标,具体地说,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有效组织和运用资源,采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3.民办非企业单位答: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个新概念。

它是于1996年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针对以往的民办事业单位这一概念所作出的修正。

即:事业单位是国家举办的,而民间不应再称事业单位。

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界定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4.科学研究的外部性答: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5.卫生事业外部答: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 简述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答:1)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可以扩展至全部国家机关)。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但并非全部国家行政机关,主要涉及政府社会管理与提高公共服务的部门,因此,从国家行政机关方面说,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小于行政管理;除政府外,公关事业管理的主体还包括非政府管理主体,主要是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从这方面说,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又大于行政管理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事业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公共事业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的基本范围,主要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用事业等。

2. 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政府的基本属性。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

3. 狭义的社会事务即在社会公共事务层面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

狭义社会事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我国传统的事业包括的主要就是这种狭义的社会事务。

4. 公益性研究主要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的技术研究,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公益性研究不可能市场化。

5.卫生事业也称医疗卫生事业,它是通过对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通过对公共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保证和提高公众基本健康水平的活动。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1. 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第一、从理论上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或者说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必须以不同于私人事务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或者说,企业和个人家庭不能管、不愿管也管不了的事务应该是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

第二、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作为社会全体公众所拥有的共同事业,因而在逻辑上,凡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公共事务,都可以在公共事业的范围中。

但我国公共事业这一概念或提法,实际上是由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事业”发展而来的,“事业”的基本内涵主要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主要名词解释1.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既包括政府对公共事业及从事公共事业活动的各类组织的管理,也包括事业单位自身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后勤管理。

)本书所谓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也包括政府对从事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供给的事业单位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3.政府组织:(1)广义的政府和国家机构在性质上是同一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和;(2)狭义的政府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比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即为中央人民政府。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组织基本上是狭义政府,指直接拥有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组织,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

4.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5.市场组织:一般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生产活动和市场交换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非公共组织。

6.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1)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和相关的政府机构;(2)客体是公共事业组织的人力资源;(3)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着手。

7.财务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框架下,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对公共事业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管的过程。

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公共性、社会性和服务性。

首先,公共事业具有公共性,即面向全体社会公众,不仅仅是个别个体的私人需求。

其次,公共事业具有社会性,即它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

最后,公共事业具有服务性,即它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首先是公平性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应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不偏袒某些特定群体,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公众利益进行合理分配。

其次是效率性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应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再次是透明度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应公开透明,确保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应注重长远发展,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确保公共事业的可持续性。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既需要政府的主导和监管,又需要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同时给予市场一定的自主权和竞争空间。

其次是公共参与的重要性。

公众是公共事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充分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发表意见和建议。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积极倾听公众声音,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

再次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和便捷。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最后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是国内事务,还需要与国际接轨和合作。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提升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和理解公共事业管理,说白了就是管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基本服务,比如水、电、气、交通、垃圾处理等。

这些东西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甚至有点“自然而然”,但它们的背后却有一套庞大的管理系统。

这些服务,大家肯定知道,不管你是不是主动去关注它们,它们总是在你不经意的瞬间悄悄地影响着你的生活。

你没见过“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士,可能你就会觉得这些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但你一旦仔细想想,万一哪天停水停电,生活就立马变得不太正常了。

没电了,手机一夜变砖;停水了,洗脸刷牙就成了难事。

嗯,反正一旦出了问题,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其实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背后操心这些问题。

你要知道,这些公共服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们需要专业的人去统筹规划,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维护、更新换代等等。

别小看这些工作,光是处理一个小小的水管漏水问题,背后可能就是一堆人的忙碌。

你知道的,有时候修个破水管,搞不好就能影响一整条街区。

管理这些服务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经验,还得有对社会、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大家可能会想,难道这种工作就没有点娱乐性?嗯,的确没有。

公共事业管理这个行业,基本上都是在“解决麻烦”,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面前。

水管爆裂,电力设备故障,交通事故,这些问题随时可能发生。

而且问题总是出现在你最不想它出现的时刻。

你休息得正爽,突然“啪”一声,电停了,家里什么都做不了。

恭喜你,恭喜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的头号“客户”。

在这种时候,他们的工作就是挺身而出,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好。

不过,话说回来,公共事业管理的魅力也正是体现在这些“救火”任务上。

你想啊,要是没有这些人的日夜坚守,哪来的安稳生活?说得不客气一点,管理得好,大家天天舒舒服服;管理得不好,大家就只能“捉急”了。

而且这些工作背后,很多都不是大家看得到的。

你想啊,你每天早晨起床,水龙头一开,水就来了;冰箱里不知不觉地变得冰凉,是不是就觉得这事儿挺理所当然?其实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有一群人每天在背后默默付出,为了确保这些服务的顺畅进行。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的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的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的名词解释嘿,你知道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吗?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名词哦!
就好像一辆汽车,各个零件都得紧密配合,才能跑得又稳又快,公共
事业管理责任机制也是这样重要的存在呀!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确保公共事业能
有效、公正运行的规则和制度啦。

比如说,在城市的交通管理中,交
警们就得承担起让道路通畅、保障大家出行安全的责任,这就是责任
机制在起作用呢!这就像一个球队,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呀,对吧?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样的责任机制,那会变成什么样呢?岂不是
乱套啦!就好比没有了船长的船,在大海上随意飘荡,多危险啊!比
如公共卫生领域,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谁来确保疫苗的安全和
有效接种呢?谁来防控传染病的传播呢?这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
康呀!
再看看教育方面,老师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就是责任机制
在发挥作用呀。

要是没有它,那教学质量怎么保证?孩子们的未来谁
来负责呢?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还有我们每个人,都有
着自己的责任呢!政府要制定好政策、做好监管;社会组织要发挥自
己的专业优势;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呢,也要积极参
与,这就像一场大合唱,每个人都要唱好自己的部分,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啊!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真的太重要啦!它是保障我们生活有序、社会稳定的关键呀!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

所以,我们都要重视它,一起努力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呀!。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事业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公共事业管理答: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有效组织和运用资源,采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而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公共事业管理学答: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以探求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为学科目标,具体地说,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有效组织和运用资源,采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3.民办非企业单位答: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4.科学研究的外部性答:科学研究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溢出效应”5.卫生事业外部性答:卫生事业外部性指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对病人的诊治、疾病的预防、卫生环境条件的改善等,使病人个体免除和避免了病痛,挽救了其生命,增长了人们的健康知识,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有益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二、综合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1. 简述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答:1)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可以扩展至全部国家机关)。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但并非全部国家行政机关,主要涉及政府社会管理与提高公共服务的部门,因此,从国家行政机关方面说,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小于行政管理;除政府外,公关事业管理的主体还包括非政府管理主体,主要是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从这方面说,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又大于行政管理主体。

2)管理客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客体涉及所有国家政务与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仅涉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务,因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远远小于公共管理的客体。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概论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作者:————————————————————————————————日期:2一、名词解释1、公共事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2、标杆管理是指实施基准比较方法的单位和组织,主动寻找参照对象,以之为基准或标杆进行比较。

3、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4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成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而准确的说,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与总目标相连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状式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目标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6、SWTO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中方法。

7、公共事业管理的刚性方法,就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

刚性手方法不等于行政方法,只要是凭借权力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都属于这一方法体系。

8、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方法,主要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9、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俯支出,是指政俯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总合。

10、价格听证制度:是指针对涉及公众基本生活和利益的产品,在做出价格决定时,就有关价格决定的相关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听取利益受到影向的意见的程序法律制度.11、公共产品的市场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和交换时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品单位的经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11)简述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
答:具有以下价值:1,使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环境的变化。2,能促使政府公共事业改革的深入。3,使政府更好地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
(12)简述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具体内涵?
答:具有如下特定的内涵:1,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2,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4,勇于承担公共责任。5,高尚的敬业精神。
(30)公共事业管理运作方案的失效:是指在公共事业的公共项目管理活动中已经对运作方案作出决策后在着手实施方案时出现的失误。运作方案的失效有以下三种:①早期失效②偶然失效③耗损失效。
(31)公共产品的生产方式与提供方式的组合:第一,公共产品、公共提供。第二,公共生产、混合提供。第三,公共生产、市场提供。第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第五,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第六,私人生产,市场供。
(13)简述公共事业实施绩效管理的必备条件?
答:必须具备一下条件:1,组织领导必须有对绩效管理的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必须积极支持组织实施绩效管理。2,必须具有制定绩效指标的专业性人才。3,要将绩效管理制度化。
(14)简述公共事业管理公众满意评价的基本方法?
答:第一,通过调查,分析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满意程度。
(25)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①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主体。②非政府组织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③非政府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26)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有;①多元构成②政府主导和统筹③以市场为基础④法制化与规范化。
(27)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①从管理对象来看,两者有宽窄之分,即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一般的公共事物,包括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公共管理就是由政务管理、经济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组成的。②相应地,从公共组织的核心——政府职能的角度看,公共管理与政府的政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相连,而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③从管理的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对狭义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从管理狭义社会事务的角度对某些经济事务进行管理,④因此,虽然管理中是刚性手段(如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和柔性手段(如说服、公共规范、榜样、价值导向等)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和更大的范围内,则是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在实际的管理中偏重于柔性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公共组织:⾮公共组织⼀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的⽬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典型的⾮公共组织。

25.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定的规则,以独⽴、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26.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是指公共事业领导在⼀定先天禀赋的⽣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时间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的基本要素。

27.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控制意指衡量和检查组织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标实现的过程,它是⼀项极其重要的管理⼯作,其基本含义是公共事业组织运⽤各种⼿段和措施对公共事业组织成员及其⾏为进⾏约束的过程。

28.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有三个构成要素:承担公共责任的⾏为主体、公共责任的内容和公共责任的客体;它包含三层意思:即在⾏为实施之前,公共责任是⼀种职责,负责任就意味着⾼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为主体在⾏使权利之前就明确⾏使权利所追求的公共⽬标。

29。

登记管理机关:所谓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条例》第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各级⼈民政府部门是本级⼈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社会团体的成⽴、变更、注销、的等级或备案。

30。

业务主管单位:所谓业务主管单位,根据《条例》第6条第2款规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各级⼈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各级⼈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

31。

分⽀机构:是指社会团体因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其业务范围科学划分⽽设⽴的事业活动的内部机构。

32。

代表机构:是指社会团体在会址以外某⾏政区域设置的代表该社会团体从事活动、承办社会团体交办的⼯作任务的机构。

33。

基⾦会:是指“利⽤⾃然⼈、法⼈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的⾮营利性法⼈。

34。

公共事业伦理:伦理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们内⼼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的⼼理意识、原则规范和为活动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而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公共性是其最基本而突出的特征。

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它构成了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和外部性。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其本质是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组织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即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就是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来源于氏族权力,并经过其异化形式——国家演化而来,公共权利的主体是公众,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基本作用是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维护社会生活现有的基本秩序,或调整某些已变化了的基本社会秩序,克服社会内部一般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发展必需的稳定,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发现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

相比较而言,自然环境是较稳定的,而人文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合,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行程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对公共组织产生作用的诸种政治因素的总和。

这些政治因素主要是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关系等因素。

公共事业管理经济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就是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

一是指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既有的各种公共关系状况的总和,二是指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为了树立组织良好形象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运用传播等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长久联系的活动的各种因素。

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公共政治文化
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中能对现实产生影响的管理主体的构成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下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演变的,其实质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况。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共产品的提供即公共产品的交换和消费,是公共产品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的过程。

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三种提供模式。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依靠社会权力,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非官方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具有以下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事业单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授权授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成为可能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事业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没有一个管理者能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也不可能仅仅集中与政府部门中,而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权力授予下级,授予非政府组织,从而构成有效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形式。

公共事业管理刚性方法所谓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就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柔性方法所谓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性方法,主要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行政指导、管理合同、行政授权、行政委托等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合同公共事业管理合同是公共管理合同中中最重要而基本的部分,又可称为公共事业管理契约。

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之间,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经相互协商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授权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行政授权,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某项或某一方面公共事业的管理权明确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的法律行为。

第七章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
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指各种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一次性和独特性的任务,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途径和载体,公共项目成果就是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

也指由国家政府事业机构从事的为社会大众提供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

例如:市民广场,水电暖气管道,公共给排水工程等。

第八章
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方式与提供方式组合
公共支出所谓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换言之,公共支出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本,如果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看,就是执行政府一定的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决策所付出的成本。

BOT方式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BOOT方式BOOT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项目公司对所建项目设施拥有所有权并负责经营,经过一定期限后,再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是BOT演变的一种投资方式,是一种多头获利,长线受益,回报高的投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