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真空干燥箱应急处置预案
真空干燥箱应急处置预案真空干燥机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冷冻干燥,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极易造成实验室感染,因此,如果没有高效过滤装置时一般要求在负压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或者在真空排气口安装高效过滤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高效过滤器破损或者负压通风橱故障都可能发生病原微生物的外逸,导致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一)真空干燥机高效过滤器破损的处置在从事菌(毒)种干燥的过程中发生高效过滤器破损情况时,应迅速进行处置,不得带“病”工作,具体处置方法如下。
1. 处置方法首先应立即停止冷冻干燥活动,切断电源,迅速将冻干的样本容器盖盖密闭,然后向实验室主任报告,再用消毒剂(根据病原微生物特性选择消毒剂)对容器表面和冷冻腔内进行消毒和去污染,再更换高效过滤器,最后填写处置记录。
2. 处置要点此类事件的处置首先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感染性物质的进一步扩散,如立即停止干燥机运行,将感染性物质的容器盖上盖子进行密闭等;二是处置人员应做好个体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感染;三是应立即对干燥机进行全面消毒,清除污染;四是及时更换高效过滤器,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并做好事件处置记录。
(二)干燥过程中负压通风橱出现故障的处置冷冻干燥过程中由于在抽真空时会产生大量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如果在真空干燥机排气口没有高效过滤装置,将直接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很有可能导致实验人员感染,因此,原则上这类操作需要在负压通风橱或有气流组织的实验室中进行,特别是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冷冻干燥必须在负压通风橱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但是当在干燥过程中负压通风橱出现故障或断电时,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应立即组织进行处置,具体方法和流程如下。
1. 处置方法当发现通风橱风机出现故障或断电时,首先应停止冷冻干燥工作,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静止30至60分钟后再打开干燥机冷冻腔盖子,盖上冷冻管(瓶)的盖子,并对冷冻腔和冷冻管(瓶)表面进行消毒、去污染,同时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并记录处置过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试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试题1 实验室废物的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
实验室废物的最终处置应交由经当地(环保部门)进行资质认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置。
2. 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 μm~100 μ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3.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 过滤器)通常以(0.3 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4. 加强型 BSL-2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气压相对于相邻区域应为负压,压差宜不低于(10pa)。
在核心工作间入口的显著位置,应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
5. 实验室应有(2)名工作人员负责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管理。
7.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除应满足《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实验室防护级别的要求外还应向(省级卫生和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8. 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
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9. 实验室应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员熟悉应急预案。
每年应至少组织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一次)演练。
10.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是(第一类)11.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是(第四类)12.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是(第三类)13.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是(第二类)14.按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规定,第三类病原微生物一般适用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操作。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解读
( 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 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 ,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 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 病原微生物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 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 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 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 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BSL-1
BSL-1
A
UN2814
有疫苗。 仅病毒培 养物为A 类
45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typy1 and 2 virus Cytomegalovirus
艾滋病毒(I 型和II型)
逆转录病毒科
第二类
BSL-3
ABSL-3
BSL-2
BSL-1
BSL-1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动物感染实 验b
ABSL-3
运输包装分类e
备注
样本检测c
BSL-2
非感染性材料 的实验d
BSL-1
A/B
A
UN 编号
UN 2814 其中弱毒株 或疫苗株可 在BSL-2实 验室操作。
2
Brucella spp
7 8 9 50 107 142 147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ickettsia spp Vibrio cholerae Chlamydia trachomatis Neisseria gonorrhoea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第二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危险度3级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 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 微生物。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 危险度2级 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 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 微生物。
气溶胶的预防与控制
医学 环境科学 军事学方面
气溶胶的定义
气溶胶的应用
挪威科学家冈纳·迈尔研究的污染微粒包括硫酸盐 等工业气溶胶、燃烧农业废弃物所排放的硝酸盐以 及柴油发动机和其它燃烧形式所产生的黑碳(煤 烟)。
病原微生物可以以气溶胶形式来感染动物和人类。
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器管的沉积分布
影响实验室气溶胶感染的因素
沉
气溶胶在气道内沉降的影响 因素 惯性冲撞沉降
积 分 布
重力沉积
弥散
粒
阻截
子
静电凝集
大
小
实验室气溶胶
实验室气溶胶的感染
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器管的沉积分布
气溶胶 暴露早 感染
期
呼吸系 病毒
统
扩散
淋巴结
大量 复制
血单核 细胞
全身性淋巴组织破坏、肝坏死、 血管炎和凝血功能障碍,甚至
1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案例回顾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
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 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院感概述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
感染的广泛性
气溶胶传播容易发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播散的三维性
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途径的显著区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 重要原因。
气溶胶的定义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点
SARS气溶胶案例:香港淘大花园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E座发生321人感染 SARS病毒,致死42人,就被认为极大可能 性是气溶胶传播。感染病毒的排泄物在上百 米高的污水管道中下落,与气流的相互作用 也形成个雱化过程。这些雱滴通过8楼的管 道裂缝和几家住户没有被水封好的∪型管逃 逸,最终蒸发成为气溶胶形式的感染源。
生物危害的来源
生物危害的来源1.生物危害广义:指各种有害生物因子(病原微生物、来自高等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原、来自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毒素和过敏原、基因改构生物体等)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
1.实验室感染狭义:在实验室进行感染性致病因子的科研中,对人员造成危害和对环境污染。
☐当硬件条件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及操作不规范,导致致病因子泄漏和逃逸,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气溶胶aerosol固体和/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气体介质称为连续相,通常为空气;微粒(particles)称为分散相,成分复杂、大小不一,粒径一般0.001~10 μm。
微粒为液体的称液体气溶胶。
⏹实验室感染65 %以上感染由微生物气溶胶引起⏹实验室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溶胶实验室操作:由吸管向外排液,用力过猛会使液滴飞溅5.实验室感染的来源(1)标本来源☐检测标本•实验室标本: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
•临床标本:临床接收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和病理标本等可能含各种致病因子,如肝炎病毒、HIV 等。
临床检测面对更多的是未知疾病标本。
☐菌毒种依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我国将医学微生物按其对人类危害性以及是否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手段分为四类。
•一类:如鼠疫耶尔森菌、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马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
•二类:如狂犬病毒、汉坦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新型隐球菌等。
•三类: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等。
四类:菌苗与疫苗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及各种低致病性微生物菌种。
(2)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来源•离心机气溶胶、飞溅物和离心管泄漏等。
•组织匀浆器、粉碎器及研磨器气溶胶、溢漏和容器破碎等。
•超声波器具气溶胶、损伤听觉和引发皮炎等。
•真空冷冻干燥机及离心浓缩机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等。
•培养搅拌器、振荡器和混匀器气溶胶、飞溅物和溢出物等。
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济南市儿童病院微生物试验室气溶胶污染预防与掌握研讨标明已知原因的试验室沾染只占全体沾染的18%,不明原因的试验室沾染却高达82%.对不明原因的试验室沾染的研讨标明,医学试验室的很多操纵可以产朝气溶胶,因为其气溶胶分子小,易沉没在空气中,大多半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沾染性气溶胶在空气集中而污染试验室的空气,当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即可以引起试验室相干沾染.在病原微生物试验室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飞沫核气溶胶,另一类是粉尘气溶胶.这两类微生物气溶胶对试验室工作人员都具有轻微的伤害性,其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本身的毒力.气溶胶的浓度.气溶胶粒子大小以及当时试验室内的渺吝啬象前提.一般来说,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越多,粒径越小,试验室的情形越合适微生物生计,引起试验室沾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离心.烧接种环.激烈震动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是以样本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凋谢试验室内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然柜中打开或在离心计心情中静置30min后才干打开.细菌室酒精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运用焚烧灯.任何有可能产生细颗粒气溶胶的操纵步调(如标本编号.血清分别.细菌接种等)标本处理原则上在有及格证的生物安然柜内进行.对于暂无生物安然柜的试验室,可在超净台内处理标本,但切不成开启排风装配,以削减病毒在空气中弥散.处理标本运用专用离心计心情,离心时应运用密闭的离心计心情回头或密闭样品杯.幻想情形下,应在生物安然柜内掏出离心计心情回头或样品杯.离心计心情运用完毕,立刻用含有用氯1500mg/L消毒液进行概况消毒.是以做好医学试验微生物气溶胶的净化工作,有助于下降院内沾染的产生,呵护在场合工作的人员的安然.一.微生物气溶胶的界说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平均地疏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悬浮系统.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群形体渺小,构造简略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的生物悬浮于空气中所成的胶体系统.粒子大小在0.01~100μμm,一般为0.1~30μm.二.微生物气溶胶的特色1.生物气溶胶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轻易发明,试验人员在天然呼吸中不知不觉吸入而造成沾染.若治疗掌握不实时会造成轻微后果.2.与其天然沾染的疾病比拟,有些微生物气溶胶沾染的症状不典范,病程庞杂,难以实时诊治,影响预后.3.有些气溶胶沾染只有呼吸道粘膜免疫才有预防感化,非呼吸道免疫门路预防感化后果欠佳.现有通例疫苗的预防后果不睬想,如肺炭疽.4.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微生物特殊是高致病性病毒经常产生变异,尤其是其抗原性.致病性都可能产生转变,在空气中存活气加强.5.气溶胶传播轻易产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6.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门路的明显差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重要原因.医学试验室气溶胶污染净化的国度尺度请求:(1) 低温高速离心计心情或其他可能产朝气溶胶的装备应置于负压罩或其他排风装配(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2) 污染区内应设置不排蒸汽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消毒装配.安然防护防止气溶胶的集中与吸入防止气溶胶的集中无论是哪一种微生物试验室,只要操纵沾染性物资,气溶胶的产生是不成防止的.是以,除了掌握空气传播沾染的第一环节,还要防止气溶胶集中,这是掌握空气传播沾染的第二环节.在试验室中,有多种措施可以有用防止气溶胶的集中,例如“围场操纵”.“樊篱离隔”.“有用拦阻”.“定向气流”.“空气消毒”等,这些防护措施的分解运用可以获得优越的后果.1.围场操纵:围场操纵是把沾染性物资局限在一个尽可能小的空间(例如生物安然柜)内进行操纵,使之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与凋谢之空气隔离,防止人的吐露.试验室也是围场,是第二道防地,可起到“双重呵护”感化.围场大小要合适,以达到既包管安然又经济合理的目标.今朝,进行围场操纵的举措措施装备往往组合运用了机械.气幕.负压等多种防护道理.2.樊篱隔离:气溶胶一旦产生并冲破围场,要靠各类樊篱防止其集中,是以也可以视为第二层围场.例如,生物安然试验室围护构造及其缓冲室或通道,能防止气溶胶进一步集中,呵护情形和大众健康.按国度尺度《试验室生物安然通用请求》的请求,进出焦点试验室的缓冲间是必须的设置.这是因为:(1) 防止污染集中,尽可能把污染限制在最小的规模内;(2) 一旦室内消失正压,工作人员可在缓冲室内换气.净化空气.安然撤离;(3) 退出试验室时可在其内换鞋.脱去外层衣服和手套.须要的消毒,防止内层衣服污染或污染其他房间.3.定向气流:对生物安然三级以上试验室的请求是保持定向气流.其请求包含:(1) 试验室四周的空气应向试验室内流淌?以杜绝污染空气向外集中的可能,包管不危及大众;(2) 在试验室内部,干净区的空气应向操纵区流淌,包管没有逆流,以削减工作人员吐露的机遇;(3) 轻污染区的空气应向污染轻微的区域流淌.以BSL-3试验室为例,原则上半污染区与外界气压比拟应为一20Pa,焦点试验室气压与半污染区比拟也应为一20Pa,沾染动物房息争剖室的气压应低于通俗BSL-3试验室焦点区.4.有用消毒灭菌:试验室生物安然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消毒技巧的运用,试验室的消毒重要包含空气.概况.仪器.废料.废水等的消毒灭菌.在运用中应留意依据生物因子的特征和消毒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应留意情形前提对消毒后果的影响.凡此各种,都应在操纵规程中有具体划定.5.有用拦阻:是指生物安然试验室内的空气在排人大气之前,必须经由过程高效粒子空气(HEPA)过滤器过滤,将个中沾染性颗粒阻挡在滤材上.这种办法简略.有用.经济适用.HEPA滤器的滤材是多层.网格交织分列的,是以其拦阻沾染性气溶胶颗粒的道理在于:(1) 过筛:直径小于滤材网眼的颗粒可能经由过程,大于的被拦阻;(2) 沉降:对于直径0.3/zm以上的气溶胶粒子感化较强.气溶胶粒子直径固然小于网眼,因为粒子的重力和热沉降或静电沉降感化也可能被阻挡在滤材上;(3) 惯性撞击:气溶胶粒子直径固然小于网眼,因为粒子的惯性撞击感化也可能阻挡在滤材上;(4) 粒子集中:对于直径小于o.1Um的气溶胶粒子感化较强,气溶胶粒子固然小于网眼,因为粒子的集中感化也可能被阻挡在滤材上.按照上述道理,最不轻易滤除的粒子是0.1~0.3um的粒子. 防止气溶胶的吸入尽管采纳了上述防止气溶胶集中的各种措施,但因为气溶胶具有很强的集中才能,照样不成防止地污染试验室的空气.所以,试验室工作人员仍然须要进行小我防护,以防止气溶胶吸人.气溶胶的传染往后在室内生物气溶胶重点应放在运用基本上,重要有:1.室内生物气溶胶的起源和伤害性;2.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与疾病的关系;3.影响室内生物气溶胶的情形身分;4.室内微生物情形下生物气溶胶的有益运用;5.掌握室内生物气溶胶的技巧;6.研讨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和大流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7.规范室内生物气溶胶研讨办法和程序经由过程以上7个方面的研讨,可以从基本上预防和掌握室内生物污染,改良空气质量,包含工作情形的空气质量的栖身情形的空气质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
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检测与防控研究进展
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检测与防控研究进展舒燕;王升平;邬理洋;曾艳;周映华;胡新旭;高书峰;刘惠知【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9【摘要】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是养殖场畜禽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培养计数、直接镜检、生物传感器技术、基因芯片技术、PCR测序等.该项研究主要对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危害及防控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分析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指出了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减少畜禽养殖场空气微生物气溶胶还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绿色、安全、有效的病原微生物气溶胶防治手段将是今后该项研究的发展方向.【总页数】4页(P36-38,42)【作者】舒燕;王升平;邬理洋;曾艳;周映华;胡新旭;高书峰;刘惠知【作者单位】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饲用微生态制剂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农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农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农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6.3【相关文献】1.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以养殖场和医院为例 [J], 薛银刚;刘菲;王利平;江晓栋;王倩;施昕澜;薛柯;金珊;姜逸2.畜禽养殖场排放物病原微生物危险性调查 [J], 叶小梅;常志州;陈欣;黄红英;马艳;张建英3.河北省召开全面实施畜禽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作会议,张钰副厅长强调:要把兽医工作重点放到畜禽养殖场中去 [J], 李桂军4.病原微生物与畜禽的关系及防控措施 [J], 刘莹;李蓉;周成利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畜禽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基于全国786份畜禽养殖场(户)调查问卷分析 [J], 舒畅; 乔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4.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5.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7.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8.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9.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0.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2.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4.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5.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16.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污染区: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辐射19.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20.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
21.生命体征:T、P、R、BP 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船舱空气污染物及生物气溶胶监测技术要求
T/CHAA××—2020船舱空气污染物及生物气溶胶监测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空气污染物及生物气溶胶监测因子、检测方法,在线监测、监测点位与设备安装、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数据应用与分析、系统验收和运行维护与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船舶船舱有人空间的空气质量及生物气溶胶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16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6129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2-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3-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38517-2020颗粒生物气溶胶采样和分析通则HJ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JG/T345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现场检测仪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粒子空气动力学粒径particle aerodynamic diameter某一种粒子,无论其形状、大小和密度如何,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与一种密度为1g/cm3的球形粒子的沉降速度一致时的该粒子的直径。
[GB/T38517-2020,定义3.7]3.2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2.5μm or less,PM2.5T/CHAA××—202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3.3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含有生物性成分的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
注:生物性成分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孢子、毒素等。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入人体并繁殖,引起不同的疾病。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1.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病毒的疫苗需要不断更新。
2.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分为许多属,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
不同细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例如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等。
细菌可以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分生孢子的生物,有些真菌可以感染人类,导致真菌病。
常见的真菌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真菌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4. 原虫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原虫有疟原虫、弓形虫等。
原虫疾病常常是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的前提是有大量的病原体分泌到空气中,并且人们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中。
2. 食物传播食物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
例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引起霍乱病。
食品安全卫生是预防食物传播的关键。
3. 粪口传播粪口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粪便或口腔传播。
例如,肝炎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可以通过口腔传播。
避免污染和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粪口传播的关键。
4.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蚊虫、跳蚤等媒介传播。
例如,疟疾、黄热病等疾病可以通过感染了病原体的蚊子传播。
灭蚊、防蛀、消灭老鼠是预防虫媒传播的关键。
总之,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建立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食品安全、加强疫苗接种、消灭污染源等都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不同的感染源可经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引起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呼吸道传播
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从患者、隐性感染者的呼吸以及喷嚏、唾液、痰液等分泌物,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以及沾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尘埃等方式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如流感病毒、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等。
二、消化道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从人体消化道进入,又众消化道排出,进而感染了食品、饮用水等,再通过污染的食品、饮用水等又传入新的宿主,构成“粪—口传播途径”。
这些病原微生物能够抵抗胃酸和胆汁并在外界有一定的存活能力的微生物,如肠道埃希菌、沙门氏菌等。
三、皮肤黏膜损伤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入侵人体,如致病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皮肤的化脓性感染。
泥土、动物粪便中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芽胞,当芽胞进入深部(厌氧环境)伤口,就有可能发芽繁殖,引起疾病。
四、经节肢动物传播
如蚊子传播疟疾、鼠蚤传播鼠疫耶乐森菌、虱子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都是经过节肢动物媒介进行传播的。
五、性传播
如爱滋病、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等等,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六、多途径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可经过多途径传播引起感染,结核、炭疽等可通过呼吸道、损伤的皮肤、消化道等多途径感染。
微生物的致病性
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是引起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繁殖,从而对机体造成损害。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致病性,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微生物的致病性是指它们进入人体并在其中导致疾病的能力。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有些微生物通常是无害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变得致病。
微生物的致病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类型、毒力、数量、传播途径以及宿主体状况等。
例如,病毒和细菌具有不同的致病性。
病毒往往通过宿主细胞的弱点侵入,利用宿主的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组织损伤。
而细菌则可能通过表面受体与宿主细胞结合,进入细胞并复制,最终导致感染。
空气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微生物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食物和水源: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可能导致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的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导致感染。
生物媒介传播:如蚊虫叮咬可将微生物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
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微生物致病性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卫生教育:教育公众了解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卫生意识。
改善环境卫生:包括改善居住条件、加强水质管理、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水等。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治疗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例如,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隔离措施:对于某些传染病,采取隔离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例如,将患者隔离在医疗机构或家庭中,以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微生物的致病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预防和治疗。
通过加强卫生教育、改善环境卫生、接种疫苗等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技术。
近年来,纳米磁性免疫层析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及人类安全风险评估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及人类安全风险评估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评估相关的风险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
1.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给人类:1.1. 空气传播: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至空气中,当人们呼吸感染源时,会导致呼吸道感染。
例如,麻疹、流感等疾病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2. 飞沫传播:某些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传播给人类,这些飞沫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产生。
例如,结核病、流感等均可通过飞沫传播。
1.3. 食物和水源传播:食物和水源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
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导致消化道感染。
例如,沙门氏菌、霍乱等病原体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1.4.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或者通过接触感染源所污染的物体而感染。
例如,接触感染患有皮肤传染病的人、接触污染的表面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2. 人类安全风险评估为了评估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安全风险,以下几个方面被广泛考虑:2.1.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性:评估病原微生物传播的能力,包括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感染率等。
了解传播性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疾病的传播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2.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评估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致病能力,包括病原体的病原性、毒力等。
了解致病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2.3. 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评估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抵抗能力。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一些病原微生物已经出现多药耐药现象,这对于人类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4. 人群易感性:评估不同人群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免疫状态等。
了解易感性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高风险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5. 预防和控制措施:评估病原微生物传播的现有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与传播
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与传播在自然界中,许多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各种疾病,例如传染病、寄生虫病、真菌病等,给人类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进化和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一、病原微生物的进化病原微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许多病原细菌在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突变或基因重组事件,从而导致其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的特性改变。
这些变异可能会使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使毒力增强、改变宿主器官特异性等。
类似的,病毒的进化同样非常复杂。
它们的基因组通常相对较小,适应能力不如细菌。
但是由于病毒的复制机制,它们的进化速度非常快。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也会不断变异,产生新的毒株。
例如,艾滋病病毒HIV就是因为其速度非常快的进化,使得它能够克服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和不断传播。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
1.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染,如体液的接触、血液的接触、性传播等。
这些接触通常发生在密切接触的人之间,如家人、医务工作者、病人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肺结核、流感、各类性病等。
2.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染,主要是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和气溶胶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是疾病传播中较为重要和复杂的途径,例如肺结核、麻疹、水痘、流感等病原微生物均可通过空气传播。
3. 食物、水源传播食物、水源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染,两者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食物传播疾病主要包括: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食源性中毒等;而水源传播疾病则包括:霍乱、肝炎、疟疾等。
总之,病原微生物的进化和传播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
了解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产。
大气环境中生物气溶胶的研究
大气环境中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大气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是指一种微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含有活性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
这些生物气溶胶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碎屑、代谢产物、花粉和其他有机物质。
研究表明,生物气溶胶在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学、气象学和健康学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中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分布、影响和研究方法。
来源和分布大气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陆地和海洋。
陆地上的生物气溶胶主要包括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植物花粉是生物气溶胶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
由于植物的不同种类和季节的差异,植物花粉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会有明显的变化。
真菌孢子是另一个重要的生物气溶胶来源。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并且在特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会释放到空气中。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系统之一,也是生物气溶胶的重要来源。
海洋中的微生物通过风暴、海浪和潮汐等过程被抛射到大气中,并随着气流传输到其他地区。
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季节变化和地理位置等。
在干燥的地区,生物气溶胶的浓度通常较低,而在湿润地区,生物气溶胶的浓度较高。
此外,大气中的风速和降水也会对生物气溶胶的扩散和沉降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生物气溶胶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空气中,并且可以随着气流传输到较远的地区。
影响和研究方法大气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生物气溶胶是一种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
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气溶胶在空气中传播,并引发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生物气溶胶对大气光学特性和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
生物气溶胶的存在会改变大气的光学性质,导致辐射的散射和吸收增加,并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此外,生物气溶胶还对空气质量和沉降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生物气溶胶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碎屑可以通过沉降作用进入土壤或水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
非必需 禁用
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消毒 剂进行擦拭 不要擦拭送风滤器的扩散 板!!!
第四节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
仪器使用中的相关危险
皮下注射针头 离心机 意外接种 产生气溶胶或感染性物质溢出 产生气溶胶、溅出和管子破裂
超速离心机
水浴 干燥器 高速搅拌器,组织匀浆器 超声波破碎机、超声波清洁器 培养物搅拌器,混合器,搅拌器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 必须先清除污染。
4. 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相关规定。 5. 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五)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
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实验室 安全或/和操作手册。
实验室工作。
4. 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 5. 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 并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 验室内潜在的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
第三节
一. 操作准备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规范
1. 每次使用前检查
2. 不打开观察窗 3. 列出工作所需物品的清单,以减少双臂进入破坏气流
5. 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
6. 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7.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 隐形眼镜。 8.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 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与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 内。
办公室
(三)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
1.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或舔标签;
2. 实验室应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并建立制度。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对人类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方案
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对人类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方案引言: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传播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传播途径对人类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
一、空气传播部分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如气溶胶传播的流感病毒、结核病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空气中可以长时间悬浮,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散播,极大地增加了感染风险。
应对方案:1. 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污染物滞留,降低感染风险。
2. 戴口罩:合理使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3.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避免直接用手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减少病原微生物的进入。
二、飞沫传播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如麻疹、SARS等。
飞沫传播距离短,但传播速度快,易引起聚集性感染。
应对方案:1.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 确保个人卫生: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捂嘴,有效减少飞沫传播。
3. 接种疫苗:适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飞沫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
三、接触传播很多病原微生物通过接触传播,如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就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伤口或黏膜接触感染物、接触被污染的物体等。
应对方案:1. 手卫生: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是遏制接触传播的关键。
2. 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储存环节要严格遵守食品卫生规范,减少食品污染及由此导致的接触传播疾病发生。
3. 环境清洁: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到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体。
四、水源传播部分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给人类,如霍乱弧菌、栓状梭菌等。
应对方案:1. 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监管,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机制,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2. 食品安全:注重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要求,减少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实验室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危害控制县级PPT学习教案
2021/8/13
第21页/共66页
实验室气溶胶类别两大类:
一类是 “液滴核” (Droplet nuclei)气溶胶, 这种气溶胶的产生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含有 微生物的液体,如液体标本、培养液形成 颗粒进入空气,较大的很快沉积在各种表面 上形成了含有微生物的尘埃,较小的粒子水 份很快蒸发形成 “液滴核”成为非常小的 颗粒(2~4µm),分散在空气之中,能够漂浮 较长的时间和扩散较远的距离.
2021/8/13
第27页/共66页
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3)
小结 资料表明,对276种操作进行了测试,其中239种操作可以产生微生
物气溶胶,占全部操作的86.6%。将各种操作归纳为21大项,按其 产生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的多少,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级。特 别指出是,有些工作需要反复多次操作,即使一次操作产生的气溶胶 并不多,但由于多次操作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气 溶胶,对工作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2021/8/13
第10页/共66页
3.外来病
外来病(exotic disease) 是指国内没有的或 已经消灭的疾病,例如马尔堡、埃波拉、 拉沙热、天花等。这种威胁随着各国往来 的频繁和交通的便利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而且传入的方式快捷。特别是呼吸道病毒 传染病爆发性强,传播途经难以控制。有 效的预防治疗方法较少。
第13页/共66页
6.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 (zoonosis): 人和动物间相互传 播的传染病。人的传染病常常由动物传播, 可通过接触经皮肤和粘膜感染, 也可经消化 道进入体内, 更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 人高致病禽流感、疯牛病等。 近来,高致 病禽流感肆虐所造成的损失不就在眼底吗!
实验室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危害控制县级
4.实验室相关感染
实验室相关感染 (laboratory-associated infection) :由于从事实验活动而发生的与操 作的生物因子相关的感染。在研究病原微生物 中存在某种风险,如果在管理和操作病原体中 一旦有所疏漏或错误就会发生实验室感染,造 成威胁,进而可能造成病原体扩散或传染病的 流行。例如,新加坡、中国台湾、北京的实验 室感染的悲剧还历历在目。所以,各国对实验 室生物安全格外重视。
针头从注射器上脱落喷出毒液; 高速离心离心管破裂 皮毛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刀、锯等操作 血液喷发 搅拌机、混合器、超声波仪和混合用的仪器; 灌注和倒入液体; 打开培养容器; 感染性材料的溢出; 真空冻干和过滤; 接种鸡胚和培养物的收取。
2021/3/30
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3)
2021/3/30
5.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医院感染也叫医院获得性 感染或院内感染, 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一切 感染。特别是对传染病的患者的交叉感 染更为严重,2003年SARS期间的医院 交叉感染(20%)不堪回首。
2021/3/30
6.人畜共患病
2021/3/30
干粉气溶胶
由于外力作用于干燥的培养物或尘埃粒 子,悬浮于空气之中,形成粉尘气溶胶。 其中包括微生物干燥过程的污染和再生 气溶胶.经过现代技术加工的微生物干粉 可以做到:低含水量/粒子大小适合/分散 度强,极易被人体吸入感染.
2021/3/30
影响气溶胶感染的因素
“感染力”、“致病力”、“毒力”、 “存活力”,气 溶胶的浓度、粒子大小、其它的粒子特性,以及当时工 作人员防护优劣和实验室内的微小气候条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本项目不设传染病房,但本项目的病房区、手术室和检验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污染物具有传染性,当人体吸入时可能受到感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微生物的气溶胶简介
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当微粒是微生物时,就是微生物气溶胶,如果这种微生物是病原性的,就是病原微生物气溶胶。
一般成年人在二级大气质量下每天吸入50ug微生物性粒子。
(2)微生物气溶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由致病菌引起,致病菌通常包括细菌、病毒,甚至真菌。
病原体通过气溶胶可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传播。
大部分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人体之间进行的,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的病人或者吸入被病人污染的气溶胶液滴而被传染。
(3)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衰减
正常干燥的空气中不含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微生物气溶胶一般不在空气中繁殖,加之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此时空气并不是微生物栖息的场所,无固有微生物丛,它在空气中或传播或衰亡。
其生存能力不仅取决于复杂的生境(温湿度、风力、光照等),更取决于宿主自身抵抗力。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时间、空间、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相关。
尤其与风力、风向、日照、悬浮颗粒浓度等关系甚大。
阳光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4)微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环境影响评价
可见,空气中病原微生物能够引发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十分复杂。
首先要有致病病原体,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浓度和粒径,还要有适宜的气象条件将其输送到敏感人群。
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①传染源
该项目作为泌尿外科专科医院,不设传染病房。
医院病原微生物气溶胶主要位于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区、病房、检验科等,从源头上来说,病原微生物气溶胶较少。
本项目从源头控制带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排放,病房区和手术室各角落定时消毒,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安装独立的通风系统,将排气过滤消毒后高空排放。
苏联学者提出夏季室内空气细菌总数≥2500cfu/m3为污染空气,香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空气质量十分良好时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500 cfu/m3,室内空气质量能保证大众健康时,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1000cfu/m3。
因此,医院应
执行严格的消毒和通风制度,保证院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②传播途径
从传播途径方面来说,本项目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污染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当地大气质量良好,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较少,病原微生物缺少载体就难以生存和移动。
另外,深圳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杀菌消毒;深圳市平均相对湿度较大,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很快吸收空气中水分使得粒径变大而在几米内迅速沉降。
由于本项目为不设传染病房,一般不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5)防护距离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的要求:
①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距学校、大型公共场所至少20米;
②《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提出,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距离公共场所和居住建筑物或构筑物至少20米。
本项目不设传染病科,且不属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距离不按上述标准和规范设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