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贪官文化
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现贫富分化,公共权力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由于人类自私利己的本性,加之权力易被滥用的特点,贪污腐败现象也随之产生,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加之民主制度的缺失,腐败现象更为盛行。
过于泛滥的腐败往往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抗争,从而危害统治阶级统治基础,因此,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了深刻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实践并形成的关于廉政制度建设的思想、廉政行为的道德规范意识、社会评价,廉政时代与廉政人物颂扬与传播的艺术方式等方面的总和。
它们中的许多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结合中国实际对廉政问题的缜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卓越智慧。
我们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同时,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有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大力宣扬。
一、借鉴古代廉政文化产生的途径来推动中国廉政文化的产生。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的。
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廉政文化与政治文化之间紧密相连。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形式,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由此充分说明了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为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推动了中国新时期廉政文化水到渠成的产生。
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中国传统官文化与官员腐败
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中国传统官文化与官员腐败单就“腐败”而言,又何为腐败?有些学者从“委托-代理”角度定义腐败,认为代理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与委托者目标发生偏离,即为腐败;有些强调腐败与“秘密支付”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则从是否“合法”的角度来定义;其他相关概念还有:腐败是否一定要伴随着某种形式的交易?腐败是否必须有一方为政府官员?腐败是否就是寻租?等等。
不夸张地说,有多少种研究,可能就有多少种关于腐败的定义。
无疑,“腐败”概念的不同,不仅因为学者之研究视角林林总总,还与其所处社会结构、历史阶段、伦理标准等有关。
举个例子,在西方选举制度中,获胜一方在组阁及其后执政期间,往往会对当初支持其参选的组织、集团、企业、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酬谢”,这在许多西方国家被认为是选举文化的一部分,属正常的事,不算为腐败。
而在中国,这显然会被看作是腐败。
因此,定义腐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个何为“善”的标准。
“官员腐败”是指:政府官员由于考虑私人的金钱或地位利益而偏离作为一个公共角色所具有的正式职责的行为,或者是违反那些旨在反对谋求私利的规则的行为。
因此,不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是秘密支付的,还是公开、半公开的交易,政府官员只要是发生了为了谋求私利而对其正式职责的偏离,在这里即被认为是腐败。
德与才,孰重孰轻?司马光的话是说,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若遇不上德才兼备的圣人、“德胜才”的君子,那就情愿用“才德皆亡”的蠢人,也不能用“才胜德”的小人。
这种“德”重于“才”的观点,几乎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官员选拔的基本精神。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德治传统,这与秦汉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是分不开的。
儒家言道言政,其根本发源于“仁”的概念。
仁者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即人类的同情心。
又曰:“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类人格之外在表现。
更进一步,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中国古代历朝贪官污吏ppt课件
•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 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 银八亿两之多。当时人们称“和珅跌倒,嘉庆吃 饱”。正月十八,廷议凌迟,不过,固伦和孝公主 和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 任过先朝的大臣,应顾全尊严,改赐和珅狱中自尽。
•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 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 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提笔写下了一首 绝命诗:“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 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赋诗完毕,和 珅拿起白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 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8
四、东汉最大的贪官——梁冀
• 梁冀,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 人,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实权 高官。他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先祖曾 经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他父 亲梁商,有一个妹妹,是汉顺帝的皇 后。梁冀永和元年成为河南府官。因 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
• 次年即被他所用毒药谋杀,另立十 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 结党营私,且任命梁氏一门为各级官 员。
羊舌鲋也是我国有史书记载以来,第一个因为 贪污而受到惩罚的官员。他当过代理司马、代理司寇 的官职,最后因为贪赃枉法,落了个暴尸街头、遗臭 万年的下场。
4
二、春秋吴国太宰——伯嚭
伯嚭,春秋晚期人,出身于 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后因家族遭 遇灾难,逃亡到吴国,走上政坛, 得到吴王的宠信,屡有升迁,直 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 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 家安危,对内残国家忠臣,对外 与敌国勾通,使吴国在吴越争雄 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 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使得 越王勾践获得时机,“卧薪尝 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励精图治,东山再起,一举灭吴5 。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和启示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廉政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各派学说、规模宏大、结构庞杂、内容丰富和体系完备的廉政理论体系。
它包括传统社会的廉政观、民本观、德治观、吏治观、法治观、制衡观、教化观和修齐观。
传统廉政文化是传统社会实现政治清廉、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根基。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社会; 廉政文化; 借鉴;启示引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的时间很早。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反映,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记载了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内容。
历经漫长的历史长河,各个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体系。
这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批判的加以继承。
1、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特点1)十分注重思想教化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在教育内容上,主要以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为主,强调“修身为本”、“为政以德”“洁身自律”、“淡泊名利”。
儒家伦理道德既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构成了古代传统廉政文化的主体内容。
在教育途径上,包含:一是家庭廉德教育;如宋代司马光为教诫儿子,专门写了篇《训俭示廉》的家训。
二是学校伦理教育;从私塾、乡学到国子监,“平政爱民”、“节用而爱民”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贯穿始终。
三是皇帝圣谕教育;古代皇帝为圣上天子,金口玉言,其一言一行均对官员和社会有很深的影响。
官吏自踏入仕途后,皇帝经常对他们进行”仁、义、廉、耻”的朝廷教育。
2)积极塑造清廉典范历代王朝还都十分注意弘扬宣传清官廉吏,引导官场廉洁奉公的正气。
经过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各类廉政思想、廉诗、廉文、廉事,使得“一钱太守”刘庞、“三汤道台”汤斌、“古今第一廉吏”于成龙,汉代的杨震,宋朝的包拯,明朝的于谦、海瑞、况钟以及清初的张伯行等等,一大批清官廉吏的故事,在不同时代都能始终保持形式的新颖性和内容的艺术性,构成了我国古代廉政建设过程中独特的清官文化。
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
【文化一得阁·反腐】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原创)(2007-09-07 17:18:20)转载标签:知识/探索反腐史鉴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惩贪治腐,关系国家兴衰、政党存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党的十七大将加大惩治腐败治本力度,为更好学习十七大精神,本文分四部分简述我国古代反贪倡廉的历史,供爱好者参考借鉴。
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
综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人们不难看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大多高张惩贪倡廉的旗帜,并采取了一系列反贪倡廉措施,形成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制度。
同时,历代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也都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清官廉吏击节赞叹,并以各种形式褒廉贬贪,期盼弊绝风清的治世出现。
然而,结果总是事与望违。
清官廉吏历代不乏其人,但贪官污吏却更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最终蛀空了每一座王朝大厦。
由此可见,以官员的贪污受贿为标志的吏治腐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顽症。
圣贤破规留后患官贪政贿成祸害《晋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弱冠而有美名的殷浩善言辞,有人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殷浩答:“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时人以为名言。
”(《晋书》卷77,《殷浩传》)人们从这“梦的解释”中可以体会到,由于官僚阶层自身的贪婪行为,为官者的臭腐,攫取钱财的肮脏,早在魏晋时代就已成为民众的共识。
官和腐败并不是魏晋时代才有,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
大约公元前100多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处于原始时代。
当时,人们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所有成员一律平等,民主之风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时的“官”,称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会议或部落联盟议事会(由各部落首领组成)选举产生。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制”。
这种选贤任能的作法到尧舜时代有了变化。
尧是典范的贤能的仁君,极受百姓爱戴。
但年老时,尧企图私自将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位置传给儿子丹朱,有虞氏首领舜以破坏传统为名,将其囚禁于平阳、放逐了丹朱,以此阻止他们父子相见,自己做了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
中华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近几年派生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体系的一脉分支。
所谓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
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在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廉政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廉政文化的建设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华夏先进的主流文化是廉政文化萌生的土壤,本文重点谈谈在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当中,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及勤政廉政的为政观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关系。
“礼义廉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公认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礼义廉耻”出自《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历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一但掌握政权而面对治国安民之要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首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反腐倡廉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
因此,着力解决“三观”问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野史中的贪官污吏
野史中的贪官污吏贪官污吏,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丑态之一,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
他们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败坏政治风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通过野史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贪官污吏的真实面貌。
本文将以故宫文化中的贪官污吏为例,展开对野史中贪官污吏的探讨。
一、故宫文化中的贪官污吏故宫,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体,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苑。
然而,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贪官污吏。
据记载,明朝时期的 "摄政王 " 赵光义,曾经以 "节制汉中、湖广 "为己任,实际上却毁掉了大量土地,伤害了百姓利益。
而在清朝时期,光绪皇帝年间的高官杨鸿渐更是以腐败著称。
他停用京镇官,转而使用自己亲信,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除此之外,大臣贾国璋、李脱脱等人亦是明清两代贪官污吏的代表。
二、野史记载中的贪官污吏野史中,关于贪官污吏的记载数不胜数。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红楼梦》中的贪官污吏贾琏。
贾琏是贾府的嫡亲子弟,却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家族产业视若无睹,频繁赊欠款项,导致家族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
他还与外界势力勾结,贪污受贿,使得家族声誉扫地。
除了贾琏,野史中还有许多其他贪官污吏的形象。
比如《史记》中的韩非子,他曾借助权力从中谋取私利,严重伤害了民众的利益。
还有《资治通鉴》中的梁武帝、岳父侯景,他们都是以权谋私,腐败污秽的污吏代表。
三、贪官污吏的危害贪官污吏的存在,对社会和民众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首先,他们的腐败行为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贪官污吏利用职权之便,非法占有国家资源,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其次,贪官污吏腐化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
他们以权谋私,漠视法律,公然贪污受贿,破坏了社会公信力,导致民心丧尽。
最后,贪官污吏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腐败的环境不仅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也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都有谁?[学者] 1.清朝第一贪和珅,富可敌国2.秦朝郎中令赵高3.西汉武帝时期丞相田蚡4.唐朝唐玄宗后期宰相李林甫、杨国忠5.北宋宋徽宗太师蔡京6.南宋权臣秦桧、贾似道7.明朝中期大贪官严嵩父子等等历史上九大“著名”贪官:犹以和珅所贪数额最大★梁冀(?—159),东汉外戚,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
聚敛财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贿赂。
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
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
其家产没收变卖合30余万万,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租税收入之半。
★杨国忠(?—756),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时任吏部尚书。
因其妹杨贵妃有宠而权倾中外。
结党营私,贿赂公行,选任官吏均于私第暗定。
安禄山以“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随玄宗奔蜀时,被士兵杀死。
★朱勔(1075—1126),北宋苏州(今属江苏)人。
因献媚蔡京、童贯而得官。
投徽宗所好,以承办“花石纲”为名,捞取钱财,以至家藏甚富,置田30万亩。
凡谄事之人即得官,不附己者则罢去,时称“东南小朝廷”。
钦宗继位,被罢官处死。
★陈自强,南宋宁宗时做到了右丞相,他依仗着曾经做过实权人物韩侂胄启蒙老师的资历,贪赃枉法,什么事都干。
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谈好价钱,一切办妥后再“光明正大”地授官。
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献上”。
凡是没写的,就根本不打开。
后来,韩侂胄北伐失败失去了权势,陈自强失去了靠山,又因谎报军情被朝廷罢免,最终死于流放地。
★刘观,雄县人,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十分残酷,贪污60两银子的官员就要被剥皮,在皮囊里填草后放在衙门公座旁以警诫继任者。
此法在当时收到一定效果。
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贪污已成了风气。
到了明宣宗时,最大的贪污犯竟是经历了四代皇帝、资历高深的最高司法官左都御史刘观。
刘观执法犯法,大肆贪污受贿。
在他影响下,御史们个个贪婪无比。
宣德三年六月罢朝后,宣宗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询问,现在朝廷里哪个官员最腐败?杨荣毫不犹豫地说是刘观。
形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的成语
形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的成语题目: 揭露贪官搜刮民脂民膏的成语正文:搜刮民脂民膏,是指贪官污吏利用权力之便,剥削压榨百姓,大肆敛财。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贪婪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用于揭露贪官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彰显贪官的罪恶本质。
一、贪得无厌1. 不知满足:意指贪官搜刮民脂民膏,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得无厌,永不知足。
2. 贪心不足:形容贪官欲望无度,贪得无厌,永远不会满足。
二、贪婪无度1. 贪得无厌:形容贪官野心勃勃,贪婪无度,永不满足。
2. 贪心薛定谔:比喻贪官贪婪无度,胃口极大,毫不知足。
三、恣意妄为1. 为所欲为:形容贪官恣意妄为,肆意搜刮,毫无顾忌。
2. 肆无忌惮:比喻贪官行事放肆,毫无顾忌,对于法律、道德等规范毫不在意。
四、奢侈挥霍1. 铺张浪费:形容贪官奢侈挥霍,无节制地消费公款。
2. 吃喝玩乐:形容贪官不务正业,纵情享受,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
五、强权霸道1. 独霸一方:形容贪官滥用职权,独自占据一方,欺压百姓。
2. 恣肆横行:比喻贪官横行霸道,不容置疑,不受任何约束。
六、虚假表面1. 道貌岸然:形容贪官在表面上装作道貌岸然,伪装正直,实际上却做着坏事。
2. 虚伪狡诈:比喻贪官表面上伪装善良,实际上却心怀恶意,狡猾不堪。
七、欺压百姓1. 威逼利诱:形容贪官用威逼和利诱的手段,欺压百姓,让其任劳任怨。
2. 恃宠而骄:意指贪官依仗特殊待遇,自负其能,高高在上,肆意欺压百姓。
八、贪赃枉法1. 狐假虎威:比喻贪官借助他人之势,滥用职权,狂妄跋扈,欺压百姓。
2. 以权谋私:指贪官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肆意违法。
结尾:成语作为汉语语言的瑰宝之一,凝结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贪官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中,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更加形象地揭露贪官的罪行,呼吁社会对贪腐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人民谋大福、为社会谋大义。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廉洁干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儒家文化视角下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学生姓名张小虎学号091110658指导教师杨春哲年级2009年春分校/学院涞水电大提交日期2012年5月10日内容摘要腐败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于人性本善的假定,导致监督理念的阙如;一是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法律弱化,权力异化。
腐败犯罪作为“中国特色”一直与中华民族相伴相随,王亚南先生曾说,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
二十四史之后,情形依然。
尤其现今,腐败犯罪日益严重。
无怪乎,有的学者称“腐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商标,再过20年,如果腐败仍旧大盘高企,牛市不衰,会成为从业者的一项权利”。
为了破解这个“史蒂芬斯”之迷,众多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但是,诸多分析都有一严重缺陷,即忽视了对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乡土中国”的这个国度的关注,而一味的引用西方理论。
要知道,腐败犯罪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息息相关。
在没有探究这些之前,而去套用那些具有法治传统的西方国家的理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完全背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故本文将抛开西方的理论,只是从儒家文化这一角度来探讨腐败犯罪的原因。
共同构筑了“宏伟”的腐败之城,如果不以人性本善为假定,监督有效,那么不管如何用“情”,也谋不到利益,滥“情”者自然退却;如果没有人情文化,即使官员专权,那么也只限于一小部分人群中,不至于泛滥成灾,遍及全国。
由人情作为经线,专权作为纬线,编织成了官场文化之网俘获了一批又一批曾经优秀的官员。
曾有学者提出,中国贪官是中国文化的受害者,虽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
纵观落马的贪官,大多是遵循这一路线,贫寒出身—→优异学子—→优秀青年—→鄙视腐败,抗拒人情—→人情俘虏—→大肆贪腐败—→终于落马。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痛骂官吏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学生痛骂的官吏。
”儒家文化不消散,腐败犯罪在中国很难消除。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贪官文化
•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 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高抬贵手。又上 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 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 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除龙图阁直学士、 河北都转运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至是,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郓、齐、 濮、曹、济诸郡,设有警,无後期之忧。借曰戍 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餱粮,每岁之费, 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 不报。
贪官:王怀忠,安徽省原副省长 犯罪或涉嫌犯罪事实:
受贿517万余元;对价值人民币480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 明合法来源
• 贪官:韩桂芝,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 • 犯罪或涉嫌犯罪事实:非法收受款物共计人 民币702万余元 • 判决或处理结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贪官:王昭耀,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 • 犯罪或涉嫌犯罪事实: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 民币704万余元,另有折合人民币近650万元的财 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 判决或处理结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3.认为自"殷商以降,跟着私有财产制 度和阶级国家的成立,贪污遂成为统 治阶级的职业"。见翦伯赞《贪污列传 序》,载《新华日报》1945年9月2日 版。 • 4.贪官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尧舜时期 即产生,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见周怀宇《贪官传》序。
• 三.传统贪污之手法
• 1.买官卖官
• “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史记· 秦始皇 本纪》。 • “今天下之买爵者,缗钱五千,高得一 尉”。 • “至于民间说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 担当,事无不成”。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 惊奇》第22卷。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反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反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作者:张凯兰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1年第09期[摘要]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对于反腐有深刻的认知,在秦朝进行了构建廉政法律体系、注重法律平等性、明确全程官吏考核、建立监察体系与队伍、形成教育教化机制的系统实践,对于制度反腐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当今中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科学立法,不断完善反腐法律制度;严格执法,提高反腐能力和力度;避免特权,保障监察权的独立性;多元主体,构建反腐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法家;法治;制度反腐;社会参与[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9-0028-08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尤其是其中“廉洁”“有为”等价值理念和对腐败的防范惩戒机制,为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注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对于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百家学说中,法家以研究国家治理方式最为见长,对古代官僚制产生重大影响,也对西周以来的礼治思想形成巨大冲击。
法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人们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代表了春秋战国直至秦代我国关于法治思想的最高成就。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始,一直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秦统一天下后,仍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理论基础。
”[1]法家“以法治国”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历朝历代的国家治理。
其中,法家学说的制度反腐具有开创性,且成效显著。
纵观历代各类权力腐败、吞噬社会财富的贪腐现象,可见制度的缺陷是其最大的庇护者。
因而,法家学说中制度反腐的思想与实践作为一份难得的历史遗产,值得当今深入研究与借鉴。
一、法家学说中制度反腐思想的历史探源中国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就有“大刑用甲兵”的记载,这是司法审判制度的起源。
腐败问题也是自古即有。
早在尧舜时期,便有“四凶”之一缙云氏的饕餮“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左传·文公十八年》)。
历朝历代著名贪官 “离任”被讽刺的奇闻趣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朝历代著名贪官“离任”被讽刺的奇闻趣事导语:俗话说,“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古往今来,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衙门依然存在。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情况都有。
清俗话说,“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古往今来,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衙门依然存在。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情况都有。
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
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犹如送瘟神一般;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
给贪官送匾立碑,很有创意,在我国由来已久。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馆陶就曾有一任县官鱼肉百姓,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落下了千古骂名。
这位贪官离任时,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
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
后来,还是比他有文化的老爹悟出其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而是“地低”之故也──地皮被那贪官刮去了“三尺”,岂不等于“天”高了“三尺”?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以后,天高三尺就成了赃官们刮地皮的代名词。
相对“天高三尺”还有“刮地三尺”的说法。
古代有个官员(年代不详),嗜酒耽误政事,贪财残害百姓,老百姓对他十分怨恨。
到了这个官员被解除职务的时候,老百姓送给他德政碑,上书“五大天地”。
这个官员问:“这四个字是什么用意?令人不解。
”老百姓齐声说道:“你一到任时,金天银地;你在家里时,花天酒地;你坐堂办公时,昏天黑地;老百姓喊冤时,恨天怨地;你如今卸任了,谢天谢地!”还有一个故事,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
一个贪官,在任期间对老百生活常识分享。
概括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概括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制度:一些帝王通过颁布新的法令和政令,进行吏治体制
的改革。
这可能包括对官员选拔、考核、晋升和处罚的规定,以及相关
制度的调整。
2.考试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重要手段之
一。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有助于确保人才的选拔公正,并减少世袭
和权贵的影响。
3.清除贪官污吏:一些帝王采取措施清除贪污腐化的官员,加强
对吏治的监察和惩罚机制,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的稳定。
4.设立监察机构:一些朝代建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地
方官员的行为。
这有助于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减少腐败行为。
5.推行廉政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化手段,推动廉政文化,倡
导清廉正直的品德。
这有助于塑造官员的道德风貌,提高整体吏治水
平。
6.加强对民众的保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百姓的权益,减轻他
们在地方官员压迫下的负担。
这有助于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维护社
会的稳定。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涉及到体制改革、选拔机制、惩罚制度、监察机构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官员的廉政水平,减少腐败现象,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的稳定。
这些手段在不同朝代和历史时期会有一定的变化和调整。
第六讲 中国官僚文化
二、清官故事之样板---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和人民公仆的榜样孔繁森
• • • • • • • •
1、出生与教育 2、信仰 3、仕途起步 4、境界对比 5、任内百姓 6、家人境界 7、任满 8、外号及忠孝
9、反贪与扶贫 10、仕途区别 11、因公殉职 12、遗物 13、榜样的力量是没劲的
三、皇帝并不真正喜欢清官
• 在《定法》中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 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 所执也。‛ • 在《难三》中,韩非子又说:‚术者,藏之于胸 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 术不欲见。‛ • 术就是指帝王驾御群臣的秘密之术!
• • • •
四、当清官的经济难度 五、做清官的道德难度 六、做清官的体制难度 七、如何评价清官文化与清官情结
一、有关清官与廉吏的最早说法
• 1、吏 • 2、吏以廉为本 • 3、原始社会末期即开始倡廉,春秋战国时廉政 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 • 4、“清官”二字,何时何地合为一词,有多种 说法:
• 其一、‚查正史记载,始见于《清史稿》” (见上海《文汇报》1978-11-25)
• 其二、明代李贽《焚书》卷四《杂逑· 因记往事》 中已有‚彼为巨盗,我为清官‛ 。 • 其三、金代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中已有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 信有清官‛的诗句。 • 其四、段宝林在其《关于包公的人类学思考》 中云:‚从清官产生和流传的时间来看,清官 一词,与包公(999-1062)关系甚大,似乎可以 说是包公清官故事流传之后而盛行的。《宋史》 卷316记载时人称包公‘笑比黄河清’‛。 (见《光明日报》1999-5-6) • 其五、‚两袖清风‛之由来 • 于谦: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 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廉政文化
礼义廉耻:道德约束的千年风景——历史学家卜宪群说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象征着封建统治者对“言行正派”的推崇现实中的反腐形势正如火如荼,考察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以古为鉴,我们或可把握现实中的一点一滴。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
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廉政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廉政文化的产生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研究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廉政文化也要注意它的特定含义,不能作简单的解释和比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告诉记者的这句话,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客观叙述与评价,也蕴含着廉政文化的历史镜鉴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一重大课题的主持人,卜宪群对记者说,这一课题正是以宽广的学术视野来观照中国廉政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六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核“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时间很早。
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卜宪群介绍,《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为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要“敬授民时”,其思想涵盖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
《尚书·皋陶谟》中提出的所谓“九德”,也主要是针对为官者的素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皋陶谟》中表达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渊源所在,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深层次价值观,是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随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完善,廉政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
三代(夏、商、西周)王朝的更迭使统治阶级认识到“天命”无常,要保持统治的长久就必须把剥削和压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必须对被统治者“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人们所熟悉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夫民,神之主也”等等言论就是“民本”思想触动统治阶级政治神经后的感慨,也是三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产生的深层文化意识之一。
我国古代廉洁文化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浅述
我国古代廉洁文化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浅述作者:张齐发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4期摘要:公权力要求廉政,也可能产生腐败,在渴求廉政和反腐败活动中产生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主要有:高扬德治、民本思想、修身自律、重义轻利、崇尚节俭、重视治吏等内容。
我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提供精神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廉洁文化;德治思想;民本思想;修身自律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66-04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们总是渴望掌握公权力的人廉洁自律,公权力能公正行使,但总有人利用公权力为个人、家庭、小集团谋取私利,侵害公众利益,这就是腐败。
腐败几乎与公权力同时产生,有腐败就有反腐败,就有对腐败的制约和批判。
将公权力装进笼子里,推动公权力为公众服务,这就是廉政建设和廉政实践。
在廉政实践中产生廉洁文化,廉洁文化在廉政实践中发展,推动并引领公权力廉洁从政。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廉洁文化传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楚辞·招魂》里就有了“廉洁”一词的出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廉洁”时认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相传我国古代父系氏族社会中,就有了原始社会民主监督形式的最初萌芽。
尧舜禹时期有了人们对贪贿的指责和对勤廉的赞叹,氏族首领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廉洁文化以朴素的形态出现。
我国古代典籍《尚书》是上古时期王室档案文件的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其中就有关于廉洁的记载。
《尚书·尧典》中记载了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勤政爱民的事迹,《尚书·皋陶谟》中提出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九德”,就是执政者应该具备的九种品质,其中包括“简而廉”,说明在上古时期“廉洁”成为民众对开明首领的道德要求和应该具有的品格。
中国古代贪官文化共19页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 第二、越贪越狂
无论贪官们所处朝代兴盛与衰败, 无论贪官们所处朝代兴盛与衰败,他们贪污的钱财 都呈线性增涨。 都呈线性增涨。 清代年羹尧事败抄家时,抄出现银百十万两。 清代年羹尧事败抄家时,抄出现银百十万两。至 于和珅,财产多到没法计算的地步, 于和珅,财产多到没法计算的地步,后来梁启超给 统计出一个数字:和珅家产八亿两, 统计出一个数字:和珅家产八亿两,相当于清 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 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
贪污是文化吗? 贪污是文化吗?
贪官始于何时? 贪官始于何时? 其一、始于“汉时” 见顾炎武《日知录集释》 其一、始于“汉时”。见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3《除贪》。 《除贪》 其二、 西周时已有贪污受贿的记载” 见刘泽华,王兰仲《 其二、“西周时已有贪污受贿的记载”。见刘泽华,王兰仲《论古代中国社 会中的贪污》 天津社会科学》 年第3期 会中的贪污》,载《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 期。 年第 其三、认为自“殷商以降,跟着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国家的成立, 其三、认为自“殷商以降,跟着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国家的成立,贪污遂成 为统治阶级的职业” 见翦伯赞《贪污列传序》 新华日报》 为统治阶级的职业”。见翦伯赞《贪污列传序》,载《新华日报》1945年9月2 年 月 日版。 日版。 其四、贪官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尧舜时期即产生,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其四、贪官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尧舜时期即产生,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见周怀宇《贪官传》 见周怀宇《贪官传》序。
贪污不外是贪钱、贪权、 贪污不外是贪钱、贪权、贪色这三样 。时至今 仍是钱、 色三字。至于贪污手法, 日,仍是钱、权、色三字。至于贪污手法,古今 似乎也没什么大变化。 似乎也没什么大变化。 其一、 其一、买官卖官 其二、买法卖狱 其二、
现代国人比较实在,买官卖官就叫买官卖官, 现代国人比较实在,买官卖官就叫买官卖官, 买官卖官 一点也不含糊,可古代比较文雅,不这么叫, 一点也不含糊,可古代比较文雅,不这么叫,客 指财货, 纳赀” 气地叫作“赀选” 气地叫作“赀选”,“赀”,指财货,“纳赀”, 指向封建政府交纳金钱或财物,拜官授爵。 指向封建政府交纳金钱或财物,拜官授爵。
第三、 第三、贪中反贪
现代也有人提醒,要警惕用腐败的方式反贪, 现代也有人提醒,要警惕用腐败的方式反贪,其 实贪中反贪古已有之,我们再警惕也没用。仅举一例: 实贪中反贪古已有之,我们再警惕也没用。仅举一例: 山东巡抚陈祖辉, 山东巡抚陈祖辉,贪。乾隆令浙江巡抚王亶望前去反 王反着反着,自己就私吞了一部分。事露, 贪。王反着反着,自己就私吞了一部分。事露,再派 和珅前去反贪,和珅又私吞了王家一部分财产, 和珅前去反贪,和珅又私吞了王家一部分财产,并猎 获王家绝色少妾吴卿怜居为己有,改用一句歌词,可 获王家绝色少妾吴卿怜居为己有,改用一句歌词, 谓是“贪污着你的贪污,腐败着你的腐败” 谓是“贪污着你的贪污,腐败着你的腐败”。
人的本性是贪婪的。 人的本性是贪婪的。马克思曾这样概括资本 的特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的特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就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 的利润, 如果有 ,就被到处使用, 的利润 就活跃起来, 的利润, 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 的利润 它就铤而走险,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 的利润, 的利润 律,有200%的利润,它就敢犯 的利润, 的利润 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 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的背后是人,资本的特性, 资本的背后是人,资本的特性, 说穿了就是人性。 说穿了就是人性。
第一、 第一、越反越贪
有关贪污之记载,远古至先秦, 起 有关贪污之记载,远古至先秦,78起。秦汉至唐末 五代, 五代,460起。宋代包黑子云:赎货暴政,十有六七。 起 宋代包黑子云:赎货暴政,十有六七。 宋末,更是廉吏十一,贪吏十九。明代, 明史》 宋末,更是廉吏十一,贪吏十九。明代,《明史》载: 贪官污吏遍布内外。清初,林起龙奏称: 贪官污吏遍布内外。清初,林起龙奏称:今贪官污吏遍 天下。当今,老百姓编的名谣也挺好玩的: 天下。当今,老百姓编的名谣也挺好玩的:把当官的挨 个儿枪崩,肯定有冤枉的;隔一个枪崩一个, 个儿枪崩,肯定有冤枉的;隔一个枪崩一个,肯定有漏 网的。 网的。
华夏文明有多悠久,那贪污历史也就有多悠久, 华夏文明有多悠久,那贪污历史也就有多悠久,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伴随着五千年的贪污史!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伴随着五千年的贪污史! 贪污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了,再不客气点儿, 贪污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了,再不客气点儿,我 们甚至可以推断说,贪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们甚至可以推断说,贪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各 领 风 骚 数 百 年 们 官 贪 代 古
欲豁难填, 欲豁难填,家产敌国 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贪婪变态 凶残暴虐, 凶残暴虐,作威作福 巧立名目,挥霍无度 巧立名目,
和珅
严嵩
秦桧
赵高
反腐反贪一直在进行
人性的欲望是无限制的
于是乎,古代反贪出现了以下几种怪现象: 于是乎,古代反贪出现了以下几种怪现象:
买 法 卖 狱
在中国办案, 在中国办案,靠的似乎不是律师的专业本 而是非专业之外的交情, 事,而是非专业之外的交情,我们把它总结为 买法卖狱。
清朝文学家方苞蹲过中央级的监狱,遂成《狱中杂记》 之名篇。篇中说:犯人临刑前,有人会找你谈心。如果是 凌迟处死,刽子手可以先刺你的心,也可以先卸你的胳膊 腿儿。如果是绞刑,可以一上架就断气,也可以绞上它个 两三回。总之,一切全看你的意思了。意思够了,就给你 来个痛快的死刑,意思不够,叫你生不如死,死又不得好 死。
封建统治者反贪决心与力度不可谓 不大,为什么贪污却不可遏止呢? 不大,为什么贪污却不可遏止呢?
其一、端坐于金字塔顶端的最高统治者及其家族, 其一、端坐于金字塔顶端的最高统治者及其家族, 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贪污群体。皇家的排场、 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贪污群体。皇家的排场、奢侈与权 威对下层官员构成一种致命的威胁, 威对下层官员构成一种致命的威胁,同时也可以说是一 种致命的诱惑。 种致命的诱惑。 其二、庄子云:窃钩者诛,窃国者候。 其二、庄子云:窃钩者诛,窃国者候。这话也太 正确了。皇家与它手下庞大的官僚集团, 正确了。皇家与它手下庞大的官僚集团,同属一个 窃国团伙,两下里联合统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削人民。 窃国团伙,两下里联合统治,剥削人民。 其三、专制制度与官僚体制, 其三、专制制度与官僚体制,是造成贪污不止的 组织与技术原因。西哲云:有多大的权力, 组织与技术原因。西哲云: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 的腐败。 的腐败。 其四、中国封建社会, 其四、中国封建社会,没有确立个人财产私有与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