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有些知识点需要适当解读,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打印出来阅读更加方便。

绝大多数的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所注释内容难免有错,愿与方家交流。

精选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解析】本诗句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精选【解析】在古代,把生了男孩子称作“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子称作“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乃玉器,而且是上好的玉器,瓦是陶器,指纺车上的零件。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有人认为是祝福男贵女贤,生男给他玩一块好玉,以示将来作君子;生女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

也有人认为古人透露出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生男放在床上弄璋,而生女则放在地上弄瓦。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解析】屠苏,是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为王安石初次拜相、始行新政时所作,是一首“主旋律”作品。

常识积累 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常识积累  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答案:(B)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由于广泛的误用,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答案:(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答案:(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答案:(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80题(附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80题(附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80题第Ⅰ组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来称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女子年15行“”,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幅写给岁老人的寿联。

5.古代兄弟之间用“”表示排行。

“”表示最大,“”表示最小。

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关系,“先”表示。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

“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十五叫“”,月末一天叫“”。

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时到时。

10.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

11.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农历年,是属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更。

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时,也就是现在的时到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

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是指: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长官均为。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15.古代授官叫、,降官贬官叫、。

16.汉代郡的长官称,隋唐州的长官称,宋代州的长官称,明代府的长官称。

17.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州,“”是今河北省的简称。

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陕西省的华阴位于之北。

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为最尊,其次是,再次是,最下位是。

传统文化常识100题附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100题附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100题附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的《》。

6.“天下第一关”指()。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和()。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神农。

24.“三教”指儒教、()、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28.“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0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0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0题及答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讳”:隐讳,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讳名,是古人对身份显赫的人或自己的尊长不能直称其名,避称其名。

B.“《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来有补充注释《春秋》的书,称为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C.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一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旧指男子冠礼女子及笄时取与本名意义无关的别名,自称称名,称人用字。

B.“天宝末”,指用天宝年号纪年的最后一年,天宝是区别于开元的唐玄宗晚期年号。

C.“牢醴”,指祭祀用的牲品和甜酒,牢又分为太牢与少牢两种,牛羊猪各一叫太牢。

D.“赠司空”,指死后被追封为司空,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

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

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D.“匈奴”: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南夷,随畜牧而转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改革指导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xié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答案: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姓公输,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1.下列对古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

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写国史的材料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D.“词课”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深渊、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B.“庶”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庶母”“庶弟”等C.“大理”古代掌刑法的官。

隋置大理寺卿、少卿、北齐置大理寺,历代相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制事”“制政”“修政”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进”指旧时部署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廷有关的证据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武帝是皇帝的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指代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那个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入对,指古代臣子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在官员任职、国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难问题等时候,臣子可能会被要求入对。

B.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的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1.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 A 考查古文化常识,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此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月十五日。

7.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蹈袭,沿用之意8.C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

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9.A “左迁”必是降职。

“左迁”必是降职。

10.D 皇帝的庙号。

皇帝的庙号。

1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2. A (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13.C (“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 14. A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 15.B 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 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16.C 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下列对其写作特色描写不正确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B)。

A、从文本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

B、从语言风格上看,与《尚书》相同,都比较“佶屈聱牙”。

(正确答案)C、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D、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富有感情,表现人物性格。

2、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龙虎尊B、马踏飞燕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正确答案)3、下列采用干支纪年法可表示为“辛亥年”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2011年B、2014年C、2010年D、1911年(正确答案)4、下列诗句中表示“元宵节”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正确答案)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5、谥号通常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表扬,批评和同情。

下面属于“同情”类别谥号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D)。

A、周穆王B、晋灵公C、隋炀帝D、汉哀帝(正确答案)6、下面各组词语中,拼写无误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义愤填膺莫衷一是锲而不舍(正确答案)B、相形见拙俗不可耐不言而谕C、叹为观止断章取意嗟来之食D、强聒不舍心无旁鹜惨绝人寰7、下列对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理解正确的是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A)。

A、主要运用了叙事的写作手法。

(正确答案)B、用“参”“商”二宿比喻朋友间不得相见。

C、表现了乱离时代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

D、以“人生不相见”开篇奠定了一种苍凉的感情基调。

8、通过学习本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根据题意选出最符合的一项是(B)。

A、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00 题(有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00 题(有答案)

【人民日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 题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2.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南京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B、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 和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B 、《三字经》C、《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B、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晚春B、仲夏机构是:(A)A、尚书省B、中书省C 、门下省35、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B、武则天3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B 、《石头记》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B、长江C 、淮河3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4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B、二十二条41、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A、都江堰B、秦始皇陵4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B、令正43、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A、有关B、无关44、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 、佛山镇45、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46、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4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A、静脉B、动脉4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B 、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49、“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5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5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A、东B、西C、南D 、北5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B、子张C、子贡D 、颜回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B 、五谷之神56、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5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58、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B、竹59、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6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6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6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6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64、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B、耄耋6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南狮B、北狮6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A、裴旻的剑舞B、公孙大娘的舞蹈D、吴道子的画6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70、《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7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7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秦朝B、清朝7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74、“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史记》B、《论语》C、《庄子》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 点至23 点B、23 点至凌晨1 点C、凌晨1 点至3 点7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7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8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8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8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8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84、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B、皂C、青D、苍85、《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86、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A、孔子B、诸葛亮C、班固D、程顾87、“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88、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89、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90、《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9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吾妻归宁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B.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这里以干支纪年,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C.太史文起文公太史:官名,负责修史等事。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选项()A.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秦始皇时始设太学。

C.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D.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1. 问: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什么?答: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2. 问: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是什么?答: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3. 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4. 问:中国京剧的四大角色类型是什么?答:生、旦、净、丑。

5. 问:中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哪五部经典?答:《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6. 问:中国茶文化中的“六艺”指的是什么?答:茶艺、茶道、茶礼、茶器、茶宴和茶诗。

7. 问: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答:借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等。

8. 问: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答:礼、乐、射、御、书、数。

9. 问: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的四大经典是什么?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10. 问: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什么是“四合院”?答: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一种形式,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中间为院落。

11. 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反映了一年中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12. 问:中国的传统服饰中,什么是“汉服”?答:汉服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包括深衣、襦裙、袍服等。

13. 问: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是什么?答:五行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并且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14. 问:中国的传统礼仪中,什么是“三拜九叩”?答:三拜九叩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表示对长辈或尊者的极大尊敬,通常在重要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进行。

15. 问: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什么是“五音”?答: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基本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

16. 问: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什么是“工笔”和“写意”?答: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精细描绘技法,注重细节的刻画;写意则是一种注重表现画家情感和意境的绘画技法。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附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

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长江。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李煜写的。

4.“滥竽充数”出自《庄子》。

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李时珍。

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22条龙。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朱仙镇。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酒。

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右手在外。

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黑色一般表示神怪形象。

12.耀州窑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刀工的。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305首完整的诗。

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面部表情。

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时不再来”。

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仲夏的景色。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七夕节。

20.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的诗句。

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其中五岳不包括嵩山。

23.下面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的字是戌。

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陈胜吴广起义。

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晏殊。

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李清照。

27.指鹿为马与秦始皇有关。

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秦始皇有关。

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白居易有关。

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辛弃疾。

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淡泊名利的品质。

3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正。

33.褚遂良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位女性。

35.苏轼以“羽扇纶巾”形容周瑜。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00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00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 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性格特征?A. 忠诚勇敢B. 阴险狡诈C. 刚直果断D. 智慧聪明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他的武器是什么?A. 金箍棒B. 七星剑C. 九齿钉耙D. 方天画戟答案:A3.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为什么?A. 老人节B. 儿童节C. 教师节D. 青年节答案:A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为什么?A. 情人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是哪个国家的女子?A. 齐国B. 楚国C. 越国D. 吴国答案:C7.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祖先答案:D8. 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有多少根弦?A. 16根B. 21根C. 25根D. 30根答案:B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拜年”是指什么?A. 放鞭炮B. 吃饺子C. 贴春联D. 互相祝贺答案:D10.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几号?A. 十二月初八B. 十一月初八C. 十月初八D. 九月初八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医之一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物?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12.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吃的食品是什么?A. 粽子B. 月饼C. 汤圆D. 饺子答案:C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赏的是什么?A. 月亮B. 梅花C. 桃花D. 樱花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最初用于什么活动?A. 航海B. 军事C. 农业D. 占卜答案:D15. 中国的传统节日龙舟节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16. 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屈原D. 介子推答案:D1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为什么?A. 鬼节B. 神节C. 佛节D. 仙节答案:A18.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俗称为什么?A. 小年B. 大年C. 中年D. 晚年答案:A19.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登高B. 游泳C. 滑雪D. 赛马答案:A20.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扫墓B. 赏花C. 划船D. 放风筝答案:A2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说的“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吃了什么药?A. 长生不老药B. 返老还童药C. 忘忧草D. 灵芝答案:A22.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时,人们常说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他们相会的桥梁是什么?A. 彩虹B. 银河C. 长江D. 黄河23.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人们常说的“屈原投江”故事中,人们为了避免鱼虾侵扰屈原的身体,做了什么?A. 撒米B. 划龙舟C. 放鞭炮D. 包粽子答案:D2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新年祝福语“恭喜发财”后面常接的一句是什么?A. 红包拿来B. 身体健康C. 万事如意D. 学业进步答案:A25.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说的一种猜谜游戏叫什么?A. 灯谜B. 字谜C. 诗谜D. 画谜答案:A由于篇幅限制,我将提供更多的题目和答案,但可能无法一次性达到100道。

古代文化常识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题及答案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A、庖丁B、师襄C、孙膑D、弈秋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A、五十岁B、七十岁C、八九十岁D、百岁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A、布衣B、朱门C、氓D、黔首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高弟、高妹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A、20B、30C、40D、50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A起B擢C补D夺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A兼B摄C署D辟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拜”什么意思?()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A乡试 B会试 C殿试 D朝试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A隋朝 B宋朝 C唐朝 D汉代17、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A、范仲淹 B)B、文天祥18、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19、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项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呼人。

A.郡望、爵名、号B.郡望、爵名、谥号C.官职、爵名、号D.官职、谥号、号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7.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

B “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

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D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C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明清改州为府。

D“道”“路”也分别是隋唐和明清的行政区名。

9. 下对列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拜”“除”“起”“夺”都是表示“授予官职”。

B“迁”有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右迁”、“迁除”表示升职;“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涉及“左”字的如“左除”“左转”“左授”“左宦”“左迁”均表示降职。

C “领”“判”表示兼职,“摄”“守”“行”“署”“权”“表示代理官职。

“视事”任职。

“下车”,官吏到任。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入仕做官。

D“悬车”“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表示辞去官职。

“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隐。

10. 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词语有:举、辟、征、荐等。

B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选、除、授、赏、封等。

C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免、罢、夺、黜、擢等。

D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升、拔、迁、陟、加等。

11.下列对古代官职中表示官职调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是指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徙”是指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B“出”指从地方调出,来到京城为官。

“入”是指从京城调入地方为官。

C“调”指调动、调迁;“迁”指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D“调”指变换官职,“转”指调动官职,“补”指补充空缺官职。

12.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辞”:告别。

B《后汉书》中“奉身于朝数十载,今已耄耋,请致政”。

“致政”:致仕,官员交还官职退休。

C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视事:隐居退休,乞骸骨:年老请求辞职退休。

D《后汉书.刘宠传》中“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下车:官吏初到任。

13.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明清科举制度发展已极其完备,它分四级科考,即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明清四级科考考中者从低到高依次称为秀才(生员)、举人(第一名解元)、贡士(第一名会元)、进士(第一名状元)。

而“进士”又分三甲: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D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à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监祭酒、司业,教学人员称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1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拨官吏制度。

B察举制又称举荐制。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容臣秀才”中的“察”、“举”指的就是察举制。

C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拨人才的社科考试制度。

明清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D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其中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会元、解元。

15.关于古代学校与教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序”是古代地方学校的叫法。

B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太学”是古代全国的最高学府。

C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博士。

D国子监掌管人员成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有教授、直进、助教等。

16.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下对“阳”的方位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山之南、水之北B 山之南、水之南C 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1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中的“路”宋元时期是带有指行政区域和军区的性质。

B《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中“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华山。

C“江河”在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的“河”就专指黄河。

D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襟三江而带五湖”。

其中“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文言文专项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二)1.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为“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

B.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C.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D.宗法是旧时以社会为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妾生的儿子。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B.众子是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所生的庶子。

C.汉代以后,“亲”表外亲,“戚”表内亲。

“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D.旧时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

3.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六亲泛指亲属。

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

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右,为昭。

B.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

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C.《陈情表》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

D.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

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4.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五常“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B.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C.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列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

嫡长子称为“孟”,庶出长子称为“伯”。

5.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衅钟、衅鼓,是用牲血涂器祭祀。

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为衅钟。

B.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

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C.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毛色纯一的叫“牺”。

D.古代给尸体穿衣下棺,叫“入殓”。

6.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

B.古时用“崩”来比喻帝王的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