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的区位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大学城调研报告近年来,大学城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新型城市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城的特点和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城的调研工作。

首先,我们调研了大学城的地理位置和规模。

大学城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近郊,周边环境优美,并且附近有一所或多所大学。

大学城的规模较小,面积不大,但是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其次,我们调研了大学城的人口结构。

大学城的人口主要是大学师生和相关的工作人员。

由于大学师生人数众多,大学城的人口密度较高,人口流动性也较大。

这也给大学城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和生活成本上升等。

再次,我们调研了大学城的教育资源。

大学城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大学与大学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相对较高。

大学城还配备了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各种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我们调研了大学城的经济发展。

大学城一般会发展出一些相关的产业,如教育培训机构、餐饮业和住宿业等。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为大学城创造就业机会,也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大学城的交通问题,由于人口密度较高,交通拥堵一直是一个困扰大学城居民的问题。

其次是生活成本上升,由于大学城的人口流动性,房租和物价水平相对较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强大学城交通的规划和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其次,要加大对大学城的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大学城的居住条件。

同时,鼓励企业在大学城兴办科技企业,推动大学城的经济转型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城作为一种新型城市模式,具有较高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氛围。

然而,大学城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学城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近年来,各地在大学城的建设上都能结合当地的条件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一4女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

结合大学城的基本概念,对这些大学城的模式及功能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大学城建设的现状作出正确的判断。

[标签]大学城模式功能[作者简介)许炳,徐伟,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对大学城建设中大量违规使用土地问题的揭露,建设大学城的必要性等问题也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另一方面,自1998年8月国内第一座大学城——坐落于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已经建成的及正在建设的大学城就达到了50多个。

这也使得对国内大学城建设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成为可能。

本文结合大学城的概念,主要从建设模式的角度,对大学城的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城的概念明确大学城的概念是展开讨论的基础。

比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到,现在谈到的大学城通常包含了两种含义: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城。

它的形成是大学与城市间互为因果、相伴而生的结果,城市围绕大学展开,城市职能也以文教、科研为主,相对单一而明确。

在大学城内部,不同学校间在公共设施、人力资源以及教学功能等方面实现大范围的融合和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态势。

这类大学城现在也被称为高教园区。

另一类大学城则是以斯坦福大学及硅谷为代表的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现代大学城。

这类大学城主要是以某个或多个著名综合性大学为依托,通过在大学附近建立科技园区来促进科技与经济间的联系,发展高科技产业。

因此,这类大学城在保留传统大学城的特点外,更加强调建立一种教育、科技、经济之间良性结合的机制。

在这里,大学城是一种集合各种社会资源、将大学的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

这类大学城又称为现代大学城。

显然,这两类大学城在自身功能、发展定位、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及影响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是不可以等同混淆的。

中国大学城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大学城发展模式研究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申请理学硕士学位)中国大学城发展模式研究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model of University Townin China院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专业名称:人文地理学学位申请人:周伟导师:吴晓松副教授论文答辩委员会(签名)主席:委员:二零零九年五月·广州中国大学城发展模式研究专业:人文地理学硕士生:周伟指导教师:吴晓松副教授【摘要】“大学城”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多所大学在空间布局上和用地布局上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独立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以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并且以从事教学工作或进行科研学习为主的城市。

它是城市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其英文一般称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

在我国则是近十年来的新兴产物,是我国基于特定区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彼此之间紧密联系,与所在城市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高校集合体和高校单元集合体。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对大学城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进行说明,概括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及方法,提出文章写作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综合论述了历史上和近期及现代大学国内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阐述对大学城概念的各种解释和大学城发展模式的概念、分类方法,提出本人的观点,并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阶段整理。

第三章,例举了国内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城案例,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历程和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征,阐述大学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对大学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现今大学城发展几种模式,包括因与城市互动而产生的关系所引起的发展模式,和大学城内部发展模式。

第五章,探讨了大学城的形成发展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对大学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和意见,认为大学城发展应注重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内部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系统构建等等。

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共3篇

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共3篇

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共3篇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1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城概念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热门话题。

大学城以高等教育为核心产业,以校园文化为特色,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又是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一些大学城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规划建设思路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等,导致一些大学城形成“大学传媒城”、“大学房地产城”、“大学商业城”等不合理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城”的规划建设,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战略调整。

首先,要加强规划与产业的衔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仅仅关注大学城的硬件建设,而不重视发展产业链和开展产学研合作,难以打造产业升级、智力密集型的大学城。

因此,大学城规划应以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为重点,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入驻,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区。

同时,大学要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完善科技创新链条。

其次,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规划建设中。

由于大学城的建设大多在郊区、山区或水边等地,一些未经科学规划的建设将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令城市绿化、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问题日益加剧。

因此,在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中,应该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营造生态机制。

例如,扶持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加强城市绿化和城市水资源管理,建立全过程的垃圾处理设施等。

最后,要加强大学城内部管理,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众所周知,大学城的领域非常宽广,其中涉及卫生、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因此大学城管理难度较高。

新时代大学城规划和建设必须注重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城的教育科研成果传播功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多样化社区服务设施,以大学为核心,形成兼容并蓄的社区。

大学城规划设计研究

大学城规划设计研究
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大学城规划设计中的 应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大学城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大学城规划设计的成 功经验,提高我国大学城规划设计的国际水平。
重视大学城运营管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大 学城内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研究不足与建议
01
本次研究仅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未能全面涵盖不同类型的 大学城,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
案例2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采用轴线式布局,以校园轴线为核心,规划多个功 能区域,注重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和景观塑造。
05
大学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大学城交通规划设计原则
适应学生和教师出行需 求
大学城内的交通规划设计应首先考虑满足学 生和教师的出行需求,包括通勤、购物、旅 游等。
保障交通安全
大学城交通规划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障交通 安全,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 出行。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大学城规划设计研究有助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研究目的
研究大学城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针对大学城规划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城规划设计原则、 方法和标准。
探索大学城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城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城未 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3
比较国外和国内大学城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 经验,可以更好地借鉴优秀案例,提高我国大 学城规划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04
大学城空间布局规划设计研究
大学城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原则
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满足大学城内各高校教育发展需求,合理 规划学科专业空间布局。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分析及其完善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分析及其完善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分析及其完善作者:司林波刘天伟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02期摘要:我国大学城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大学城的建设因基础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建设模式。

基于对大学城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比较分析可知,大学城在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建设盲目性、投资主体较窄、监控不到位、规划不合理、定位不清晰等,对此应加强大学城建设的规划,回归本真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关键词:大学城;建设模式;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115-04大学城是一种高等教育现象,是指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1],被称作“大学城(CollegeTown)”。

概括地说大学城就是“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

本文对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并指出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我国大学城建设的背景及现状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教育资源紧张的现象。

传统的大学布局规模较小、校园分散、设施配备落后,高等教育发展“小而全”体制造成的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逐渐明显。

适应高校扩展和资源集约需求的大学城建设应运而生。

廊坊东方大学城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在2000年8月正式“开城”,首批7所大学的近万名学生入驻。

自此,我国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仅仅两年的时间,全国各地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到了50多座。

我国大学城分布较密集,主要分布在文化底蕴深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东北工业发达地区等。

建设规模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是大学城建设的特点,比如广州大学城占地4 000多公顷,投资多达300亿元[1]。

大学城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

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空间分布特征

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空间分布特征

三位一体为 主要功 能的新 兴社 区群落。大 学城建
设, 客观上 拓展 了高 等教育 发展 空 间 , 加快 了高 等教 育 大众化 进程 , 从一 定 程 度 上解 决 了我 国 高等 教 育 投 入不足 、 基本 建设 历史欠 账 多等 问题 , 步改 善 J 逐 , 大 学数量 、 千人 大学 生 比和 高层 次 人 才 在 总人 口中
了大 学城 市 ( n esyt n 及其 界 定 标 准 , u i rt o ) v i w 即在 大 学一 级学 校注 册 的学 生数 至少 等于该 城市 总职业 人
口数 的 2 % 。根 据 卢 波 … 、 5 张立 等 人 的研 究 , 国 外大 学城 主要 有两种 类 型 : 一种 是 自然形 成类 , 表现
外传 人 我 国。2 纪 9 0世 0年 代末 , 在贯 彻 落 实“ 教 科 兴 国” 展战 略 、 升 国家 经 济 整体 实 力 、 足高 校 发 提 满
等 教育 宏观 布局 与发 展 的 重要 依 据 和 城市 规 划 、 建 设 必须 考虑 的重要 因 素 。 大学城 作为城 市 动 态 与静 态 空 间 实体 之 一 ,j 一l 城 市之 间相 互作用 、 依存 , 相互 对城 市发 展起 着积极
地 方 政 府 与 高校 谋 求 发展 、 校 互 动 的 结 果 , 城 它从 一 个侧 面 折 射 出 区域 之 间 经 济 、 会 、 化 发展 水 平 与 政 府 决 策 的 差 异 , 社 文 体
现着经济 、 文化扩散规律 , 同时它也是高等教 育宏观布局 和城 市规 划、 城市建设 必须考虑 的重要 因素。
与 国外 大学城 是 市 场经 济 运 行 、 市 自然 发展 城
规 律作 用下 的 自然 产 物 不 同 , 国大 学 城 建设 几乎 我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近年来,各地在大学城的建设上都能结合当地的条件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一4女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

结合大学城的基本概念,对这些大学城的模式及功能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大学城建设的现状作出正确的判断。

[标签]大学城模式功能[作者简介)许炳,徐伟,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对大学城建设中大量违规使用土地问题的揭露,建设大学城的必要性等问题也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另一方面,自1998年8月国内第一座大学城——坐落于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已经建成的及正在建设的大学城就达到了50多个。

这也使得对国内大学城建设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成为可能。

本文结合大学城的概念,主要从建设模式的角度,对大学城的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城的概念明确大学城的概念是展开讨论的基础。

比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到,现在谈到的大学城通常包含了两种含义: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城。

它的形成是大学与城市间互为因果、相伴而生的结果,城市围绕大学展开,城市职能也以文教、科研为主,相对单一而明确。

在大学城内部,不同学校间在公共设施、人力资源以及教学功能等方面实现大范围的融合和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态势。

这类大学城现在也被称为高教园区。

另一类大学城则是以斯坦福大学及硅谷为代表的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现代大学城。

这类大学城主要是以某个或多个著名综合性大学为依托,通过在大学附近建立科技园区来促进科技与经济间的联系,发展高科技产业。

因此,这类大学城在保留传统大学城的特点外,更加强调建立一种教育、科技、经济之间良性结合的机制。

在这里,大学城是一种集合各种社会资源、将大学的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

这类大学城又称为现代大学城。

显然,这两类大学城在自身功能、发展定位、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及影响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是不可以等同混淆的。

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

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

03
通过调整空间结构,实现大学城内部各功能区的协调发展,提
高整体运行效率。
功能区划分与配套设施建设
01
功能区划分
根据大学城的发展定位和功能需 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如教学区 、科研区、生活区、商业区等。
02
配套设施规划
03
道路交通系统
针对各功能区的需求,规划相应 的配套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 、体育场馆、商业中心等。
大学城作为文化高地,能够提升区域的文化 品位和形象,增强区域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 力。
02
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布局 优化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土地资源总量与分布
分析大学城所在区域的土地资源总量 、分布特点,包括土地类型、面积、 权属等。
土地资源潜力评估
评估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包括可开 发用地、后备土地资源等,为规划提 供依据。
的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多样性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 术馆等文化设施,提升大学城
文化内涵。
建设体育场馆、游泳池、健 身房等体育设施,满足师生
运动健身需求。
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师生课余生活,促进交流合作

商业配套服务完善度提升
01
规划建设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商业设施,提供便捷购物服务。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大学城规划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影 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出行方式与结构研究
分析大学城内居民的出行方式和结构,包括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等,为制 定针对性的交通政策提供依据。
道路网络布局优化策略
完善道路等级结构
构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层次 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网络。

创新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发展模式免费范文精选

创新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发展模式免费范文精选

创新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发展模式摘要:“大学城”是指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和机遇下教育发展和城市化融合的产物,如今不再单纯是满足教育功能的集聚空间,而从更大范围内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大型建设项目以及相关功能的产业配套综合区域。

本文根据广西南宁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向发达地区成熟的大学城规划建设学习,最终提出了大学城空间建设与社区、商业区建设相结合的“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构想。

关键词:大学城建设;教育;发展模式;三区联动一、社会背景大学城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功能单元,是大学扩张和城市发展的结果,也是多核心城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作为孕育科技的综合载体,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其被重视程度日趋提升。

社会的创新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培养,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要依靠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时间上的拓展上,教育呈现为终身化的趋势;在空间上的拓展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智力资源,自发地形成以大学为中心、以企业为依托的产业中心。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高等教育由单一制走向发展的综合化,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相继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涉及21个省、市。

其中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大学城建设最为引人曙目,而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广西地区大学城的建设相对迟缓很多。

二、南宁高校教育设施建设现状近年来广西进入了一个发展的转型期,随着东盟商务区的发展以及北部湾计划的实施,南宁城市进入了飞速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时期 ,招生规模的扩大与现有校园用地和其他设施相比,增长相对缓慢 ,许多高校资源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针对这一现象 ,南宁政府也推出了高校建分校或整体搬迁共同创建大学城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还是相对明显的。

1.教育水平落后。

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分析与思考

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分析与思考

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分析与思考
方莉;陶明法
【期刊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大学城的兴起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城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各自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大学城的发展规划问题,在发展观、投资体制、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见解.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方莉;陶明法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上海大学城建设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J], 严晓珺
2.高等教育变革大潮中的大学城——我国大学城资源整合与利用成效研究综述 [J], 魏真;王琳
3.对我国大学城体育场馆管理的研究与思考———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J], 符壮
4.洛阳大学城建设模式问题研究 [J], 刘刚田; 蒋鑫
5.我国大学城发展途径初探——以广州大学城体育教学资源共享研究为例 [J], 钟晓雄;吴建华;张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研究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各省市所建设的大学城、高新技术园区等众多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地标,吸引着大量学生、企业和居民前来聚居和投资。

然而,这种模式是否完全适合国内情况,是否存在缺陷和弊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背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途径,为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案例分析选取国内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城作为样本,对其规划、建设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对比和评价。

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大学城居民和大学生的问卷,通过对其居住和生活环境、就业和发展机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探究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影响和优劣。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探究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背景,分析市场化进程、政策环境、城市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对其影响。

2.分析大学城居民和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公共服务、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和诉求,确定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劣。

3.提出针对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途径,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决策依据。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

介绍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

第二章: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分析市场化进程、政策环境、城市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对其影响。

第三章:案例分析。

选取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城作为样本,对其规划、建设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进行对比和评价。

第四章: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针对大学城居民和大学生的问卷,通过对其居住和生活环境、就业和发展机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进入了新阶段。

本文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分析重点,认为其发展呈现出国际色彩浓厚、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紧密结合,经济管理类、文化服务类专业兴起的特点。

结合对部分高校异地办学情况的考察,本文对其共性特点、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异地办学未来发展的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异地办学大学城高教园发展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异地办学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

多年来异地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目前有关我国异地办学工作的理论基础还处于相对贫乏的阶段。

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我国异地办学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中缘由和内在规律。

为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异地办学机构的近况做了调研,对深圳、苏州两地部分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我国知名大学异地办学概况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异地办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期[1]。

改革开放强力拉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异地办学开始兴起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7年左右[1],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使之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

此时许多高校原有的校址已不足以满足办学规模,同时,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注重高新技术的引进,这一时期诞生了清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中科大学苏州研究院等。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

由于中国加入WTO第一个十年带来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异地办学机构纷纷开始探寻特色化办学之路。

同时,海外知名高校对中国内地愈发重视,这一阶段诞生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

课题组将2012年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前30高校(参见中国校友会网)进行调研筛选,汇总其异地办学情况见表1。

表1 TOP30国内大学异地办学情况表注:排名来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其他内容主要通过检索各高校的主页获取。

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结合高校特性,概括了影响高等院校布局的一般区位因素有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等。

并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所设计的问卷对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聚集、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学生的生源市场、国内交通运输、科研生产力转化的市场等因素是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认为大学城的修建既规范又可以形成文化氛围也便于管理,大学城的发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等院校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区位选择;层次分析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创新,社会的服务功能成为培育经济区位优势的重要力量。

一个区位条件优越的大学,不但自身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文献综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等院校的区位问题,谢秀英(1999)指出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聚集”逐步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

罗守贵(2000)指出高校区位研究应该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认为高校布局是一个综合指向的区位。

黄栋(2005)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区位发展的方向,即普及化、集约化、郊区化和社区化。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据高校的特性分析可能影响高校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并以此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相关因素在区位选择过程中的优先级,进而将研究成果指导实际。

二、指标体系构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主要是将所要研究的复杂问题或系统,由不同的层面予以层级分解,并藉量化的判断、矩阵演算,求得各层级因素的优先度,再综合而成。

建立评估层次结构是AHP的重要步骤之一。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参考吴京生(2008)的基础上,归纳出高校区位选择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产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环境5个重要层面。

社会实践报告对大学城的调查分析

社会实践报告对大学城的调查分析

社会实践报告对大学城的调查分析我们对大学城的排摸主要选择目标是长清大学城,它在济南的规模比较大,聚集的大学比较多,且具有代表性,我们实地调查了山东工艺美院、山东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轻工业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等,以及山师老校。

通过我们的排摸入读以及对在那就读同学的采访,发现了长清大学城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学城,在实现他本来大学城的价值上存在很多较差,以下做得好一下简要分析。

预期目的与现实的差距:菏泽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现在东西方向发展不平衡,西边落后于东边,本想让大学城活力为西边增加活力,进而带动西边的产业发展,而且建立大学成也各学校之间更紧密联系,增加资源共享,因而可以节约总体成本,但通过我们对长清大学城的调查大学城探知,他在这方面做得严重不够,首先一个大学成的规划除非与周围的县镇规划保持一致,不能似乎与周边地区不必格格不入,甚至严重脱节,我们到长清下车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大学成与周围变成乡镇距离太远,感觉孤零零的。

更严重的是各学校统属都各自为政,完全不对外人开放,我们进山师直接被门卫拦在讨钱外面,说什吗都不让进,最后还是偷偷混进去的。

这就是与国外一些高等学校的差距,国外高校完全对学生家长开放,校内公共设施例如健身器材、运动场等,在学生放假若紧闭校门就造成严重的浪费。

校园选址长清市郊的选址是距离远距市中心太远,但这也是它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结构性问题就是交通不方便,消亡或使大学城变成脱离尘世的孤岛,既不方便同学出去也不方便人们来这,所以经济带动积极作用不是很明显,没有做到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和沟通。

校园交通非常交通在一个校园形象和校园秩序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校园内校园公路应保证方便的到达学校各个区域,该校由于现在学校空间业务范围比较大,因此校园内有骑自行车的,而且随着的士的普遍,学校以内汽车比较多,因此干道应做好人车分道,而且宽度不易科熠,但我们探访长清几个大学时,发现在山师、山轻工等学校道路太宽,有十米左右,与人体形体太失调,走好看在那嘛宽的路上特别不舒服,感觉不像是在学校这可能是像山师面积比较大,所以路挺宽,像菏泽工艺美院面积小,所以那里窄的道路相较又有些窄,所以道路阔度一定要适宜。

大学城规划设计论文

大学城规划设计论文

大学城规划设计论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学城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模式,其规划设计对于大学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城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城市的整体规划、交通、建筑风格、环境保护、文化活动等。

首先,大学城应该考虑到整体规划。

大学城是一个集教育、文化、科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大学城规划设计应该根据大学城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规划。

因此,在规划大学城时应该根据人口、土地利用、交通、能源等因素,确定大学城的整体规划。

同时,还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对大学城进行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大学城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

其次,大学城的交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城的交通规划应该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内部的交通组织,打造绿色、低碳的出行环境,提高居民的交通便利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大学城的交通运输功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节约时间和成本,以便为大学城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和后勤保障。

再次,大学城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城是一个高等学府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因此建筑风格应该和这一特点相符。

同时还应该注重打造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最大化地体现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建筑设计方面,大学城应该注重创新和个性,建筑应该具备高品质、高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可持续性和可规划性的特点,以满足大学城的发展需求。

最后,大学城的环境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学城是一个文化创意、人文精神和生态环保的重要节点。

因此在其规划设计时也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个宜居、宜商、宜人的环境,使之保持自然的、和谐的、美丽的状态,并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城。

综上所述,大学城规划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整体规划、交通、建筑风格、环境保护等等。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大学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并为城市化进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空间分布特征_王英利

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空间分布特征_王英利

2012年第1期总第213期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1,2012Serial No.213收稿日期:2011-11-12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JS203);南通大学重点研究课题(编号:07A38)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王英利,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空间、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空间分布特征王英利,娄彩荣,张丽霞(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大学城”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

与国外大学城自然生成、成长不同,我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增强城市实力是主要动因。

大学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大学城在功能上互相支撑,所以我国大学城在空间分布、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大学城功能等方面呈现出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城校互动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与政府决策的差异,体现着经济、文化扩散规律,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宏观布局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城;城市;城校互动;地域分异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2)01-0018-05一、大学城概述大学城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奥隆索(M.Aurron-sseau )于1921年提出。

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 )在1943年确定城市职能分类标准时,明确提出了大学城市(university town )及其界定标准,即在大学一级学校注册的学生数至少等于该城市总职业人口数的25%。

根据卢波[1]、张立[2]等人的研究,国外大学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形成类,表现形式为大学城空间内的人口因高等教育发展而聚集,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特点的小城镇,这类大学城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特定区域空间;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类,主要是国家政府为适应世界性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主动建设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区,它们常常以大型城市开发项目形式出现,但为数很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学城的区位模式研究王成超(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区位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城区位模式的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土地资源的价格等多项因素进行了探讨。

在比较三种区位模式的大学城优缺点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大学城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城;区位模式;卫星城;展望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87(2007)01-0067-071我国大学城的发展概况及特征我国第一个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产生于1999年,之后各地区纷纷建设大学城,根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我国建成以及在建的大学城有50多个。

大学城所产生的背景是1999年开始的延续至今的全国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高校教育资源的极度紧缺[1]。

但大学城的产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来全国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创新型人才和其他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持续发展的软肋,而大学城作为由一定数量的高校集聚在一定地域内而形成的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功能的、以资源共享为特色、产学研为一体的、智力资源高度密集的城市社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另外,大学城是继开发区、工业区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地域形式,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存量空间,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城已经显示出一些特征。

首先,大学城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并且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规划用地从1999年的第一所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的约1333hm2到南京仙林大学城的7000hm2,大学城的规模不断突破纪录[2]。

其次,大学城的办学层次参差不齐,有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层次大学城,如深圳大学城、苏州研究生城等;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中等层次的大学城,如上海杨浦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等;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低层次的大学城,如常州大学城、杭州滨江高教园区以及重庆永川职教城等。

再次,大学城的学科类型也有所不同,有以理工院校为主的大学城,如上海杨浦大学城、深圳大学城及杭州下沙大学城等;以文科院校为主的大学城,如上海松江大学城;文理兼备的大学城,如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广州大学城以及杭州小和山大学城等。

第四,大学城的功能也有不同的侧重,有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大学城,如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北京沙河大学城、北京吉利大学城等;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大学城,如上海杨浦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以及东莞中国名牌大学科技城等。

2我国大学城的区位模式大学城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城市社区,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一般都建立在城市中心或城市周围地区。

但由于大学城的组成、规模、功能、高校层次、学科类型等不同以及其所依托城市的规模、用地条件、基础设施、结构及高等学校原有的空间布局等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大学城及其所依托的城市(或服务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3]。

———————————————————[收稿日期]2006-03-31[作者简介]王成超(1979-),男,山东临沂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和城市规划。

第24卷第1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4No.12007年3月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ou(NaturalScience)Mar.20072007年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1城市边缘区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大学城建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它不仅可以利用城市边缘地区廉价的土地,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中心的联系较方便,又可以利用城市中心的设施和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大学城都属于这一类,例如仙林大学城、无锡大学城、深圳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滨江大学城等。

图1大学城的区位模式图2.2卫星城模式该模式是指从地理空间上与其所依托的城市呈现独立关系的大学城,常常以大城市卫星城的形式出现,如上海松江大学城、福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

根据大学城与所服务城市的空间关系,位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也属于此类,因为东方大学城虽然坐落在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但主要为北京高等教育服务,并且距离北京仅40km。

该类大学城往往需要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规模一般比较大,与主体城市通过便捷的交通相连,投资相对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2.3城内城模式所谓的城内城模式是指位于所依托城市市区内部的大学城,这类大学城往往是在原来市区高校布局比较集中的基础上,再通过人为的规划建设而成。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大学城是城市边缘区模式的一种,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来高校密集的城市边缘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

如上海杨浦大学城、北京中关村大学城、广州市五山石牌大学城等。

这类大学城可以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高校集聚的基础、浓郁的文化氛围、高校与产业的紧密联系等,通过新的规划,扩大学校规模以及增强高校与产业的结合。

其建设速度较快,投资相对较少,目前与城市的互动效果较佳。

3我国大学城区位模式的影响因素上面所提到的大学城的区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大学城在城市内部的择址问题,属于城市层面上大学城的空间布局问题。

对于大学城区位模式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个别学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城布局的区位因素。

如肖玲在分析大学城的区位选择时,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聚集因素、文化因素、规划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建设运作因素构成大学城的六大区位因素,这些区位因素的联合作用最终决定了大学城的区位选择[4]。

然而,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大学城的实践性资料更加丰富。

因而,在此理论基础上,再加上对近几年我国大学城实践的考察,本文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大学城区位模式的影响因素,认为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促使我国大学城呈现不同的区位模式。

3.1城市的规模及地域形态大学城作为一种以高等教育、科技研究、产业转化、社会服务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鱼—海(河)”的关系。

大学城的发展直接受依托城市的规模、性质、地域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对于所依托城市的规模而言,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往往对大学城的区位具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由于中心城市的回波效应突出,经济腹地的各种经济要素汇集到经济核心中,致使中心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用地紧张,城郊结合部不断外移,并且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拓展的外延型城市化现象愈加凸现,从而使得“城市病”不断恶化。

因此,为了使大学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为了缓解中心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用地过68第1期王成超:我国大学城的区位模式研究69于紧张等问题,该类大学城一般都布局在城市郊区,以卫星城或卫星城功能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

并且往往会结合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生活居住区等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开发建设。

如上海的松江大学城就布置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卫星城———松江新城,松江新城是上海建设“一城九镇”中唯一的新城,其主要作用就是形成一个副中心,缓解上海市中心用地过于紧张的压力。

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其增长极效应有限,城市人气与活力不足,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中心的活力与人气,大学城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要远远小于大规模城市的情况,因此,大学城往往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区,贴近中心城市,享受到更多中心城市的设施与服务。

如位于无锡西南角的无锡大学城、位于武进文教区的常州大学城、位于菏泽北部的菏泽大学文化大学城等。

不同地域形态的城市对大学城的区位选择也具有不同的要求。

“同心圆”形态的城市,由于“摊大饼”式不断扩张,城市内部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而大学城往往只能布置在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区,比较典型的就是北京郊区的几个大学城。

而“组团式”形态的城市,往往有较完善的功能分区,大学城往往位于几个组团的连接带上,构成一个小型的组团,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高教区(原来称苏州研究生城)、位于松山湖科技园区的东莞中国名牌科技城等。

3.2各级政府和政策的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我国近几年地方政府发展大学城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性及积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的部分经济社会决策权力逐渐下放,将部分的经济社会决策权力下放到省、直辖市、自治区,而后者又将决策权下放到市、区县政府直至乡政府。

与此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也改革了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将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管理权力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

因而,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微观领域的管理越来越放松,使得各地发展经济有了较强的积极性及自主性[5]。

大学城作为一种集人口、经济、信息、技术和文化为一体的空间地域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化地域类型,也是一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措施[6]。

尤其是它通过地域城市化在短时间内释放郊区土地的潜在价值,迅速增加区域经济总量,从而得到了各级城市政府的重视。

对于我国的大学城而言,其规划建设大多是政府行为,是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生的,大学城的择址也是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作出决定的。

为此,大学城的区位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从而对大学城的区位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大学城区位的选择过程往往包括以下2种情况:(1)上一级政府(省、市)首先提出了建设大学城的想法,但地址未定,然后下一级的政府(区、县、镇)纷纷到上一级政府及各高等院校游说,作出了大学城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及具体的地址,并提供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以吸引高校的入驻,最后由上一级政府作出最后的选择,如上海松江大学城、福州大学城等。

(2)下一级政府(区、县、镇)主动提出了大学城的设想,并具体列出了许多优惠措施、布局地点以及引进的高校,即前期策划非常充分,先发制人,然后到上一级的政府及高校游说,迫使上一级政府考虑此事,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及论证,最终作出抉择,如云南玉溪市的云南大学玉溪校区。

3.3城市的发展战略大学城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功能区,是城市社会经济整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大学城的择址是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作出的。

因此,城市发展战略往往是各级政府在选择大学城的地址时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大学城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城所依托城市的发展战略往往对大学城的区位选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其中,城市的发展战略包括城市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两个方面。

对于规模较大、层次较高、与高新技术产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大学城来说,这个因素对大学城区位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