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图文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回顾并重温这六大目标,在扎扎实实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与五年前、十年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比较,新课程给学校、给课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课堂气氛更加民主,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经验,获得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回顾并重温这六大目标,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面对具体的课程标准、面对各版本教材、面对一节节课、面对一天天的作业、面对一份份的试卷,人们最为关注的仍然是知识掌握的多与少、技能训练的快与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然处于边缘状态。
1、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师、学生看重的依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际上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询问一下周围任何一位小学和初中高年级的学生,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用在做语、数、外等练习上,不是吗?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有所遏制,但是教师们追求高、深、难的情结依然十分普遍,安心于遵循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并达到基本要求的教师仍然是少数,他们中有的甚至会冠以“不负责任”的称谓,压力不可谓不大!3、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确有改进,但是,能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与交流合作的课堂却也并非随处可见,尤其是无人观摩、无人听课的那90%以上的“日常课”,“自主合作探究”可谓烟消云散。
我国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我国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包括: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
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学生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平时,促进学生的改进和发展。
5.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校内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实
现课程的立体化。
6.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学习“生活化”和“信息化”的知识。
8.重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学
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9.加强课程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学校性,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和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
10.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统整国家、地方、学校
课程,结合“校本研究”,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落实课程的可选择性。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就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与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与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与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 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 关注学生“全人” 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 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了课程结构 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 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 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 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 )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 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 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 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 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大具体目标
神奇的作用,可真要好好感谢它呢!
王老师,我这样写数学行吗?
10
• (四)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建构的学习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使用的能力。 •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就说:“失去金钱的人 损失极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 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 (二)改革课程结构,九年一贯整体设 置义务教育课程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 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 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 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
4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11
儿童的歌谣:
• 《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是老师最凶,每天把 我留到七八点钟;在我家中,是爸爸最凶,每天 把我打得鼻青脸肿。
• 《中国人》:五十道的作业题呀难了多少人。黄 色脸,熊猫的眼,不变是狠心。眼睛里布满血丝 像是在诉说:原来我们求学艰难又困苦。一样的 苦,一样的梦。现在的吃苦,为考试打基础。
• (三)改革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 代化
•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 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 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 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 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7
•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 从一套教材到教材多样化 •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 鼓励开发多种课程资源 • ……………………… …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 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 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 (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新课程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的六项具体目标(1) (改功能)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 (改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内容)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 (改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 (改评价)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 (改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国家、地方、学校) 3. 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存在智能。
(3) 构建主义理论(皮亚杰)(4) 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 四个支柱的教育观念①学会认知 (6) 人格本位教育理念 (7) 教育机会均等的三层含义①教育起点机会均等;②教育过程机会均等;③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8) 教育民主观念①“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②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4.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2) 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3) 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②学会做事③学会共同生活④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5.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变化(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十、教学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①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继续学习新课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81页PPT
二、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 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 选择性。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 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 成为圣经;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2.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 (文本课程一经验课程),课程不仅 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 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思想品德 (7-9年级)
思想品德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 义方向的前提下,力求更加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突出实践环节, 克服形式主义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 学方法。
三、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2. 行为变化
• 尊重(冷落、歧视) • 赞赏(讽刺、责罚) • 帮助 • 引导 • 反思 • 合作
第三部分:新课程推进中要解 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继承、发展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鉴
1.教育观
1980年以来
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人
双主体思想 的确立
双基一起抓
面向全体 关怀每个学生
课程改革
促进人的 成长与发展
生动活泼 主动发展
2.新课程 重结论,更重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精编版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程改革旨在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力。
以下是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全面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者创造性地设计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
三、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学习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环节。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能力成为人们的终身需求。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增加国际化课程和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使他们具备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六、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而课程改革可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有力的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减少教育差距,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总之,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分别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现教育公平。
实施这些目标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教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改革六大目标【可编辑范本】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1.课程功能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
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
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
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六项具体目标十公里建树密医生方改三级体型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5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5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本稳加基,人道综现法1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话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可是管民重结唱喝,提猪祝福1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2 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个注重学生经验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育学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别性教师职业的特点1 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角色3示范者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和学者的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语原则积极(集)疏导正面执(知)行尊重具体因材导向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原则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积极阻挡(组档)组织管理个别班会了解集体协调发展评定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个生活指导,生活管理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6建立学生档案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11 偶发事件的处理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石方恼次品复习时机要得当复习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的养成榜样挫折自我差异对待困难‘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2 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3组织实践活动早困难的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4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发挥教师班集体个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要求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时做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早知姻缘是非基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时间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强化三观做榜样集体自我,个别机会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提供实际锻炼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激发期望表扬竞争外部奖赏的兴趣作业难度大目标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培养需要立志成就自我,归因兴趣的迁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师指导做好心里准备,智力,原有认知材料的策略情况1 学习材料的特地N2原有的认知结构‘3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里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知识储备的方法,思考问题的练习机会1 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说服榜样,约定价值1 有效的说服2 树立良好的榜样3 利用群里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之欧阳歌谷创作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欧阳歌谷(2021.02.01)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教综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教综【原创版】目录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正文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从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到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考试评价和深化课程管理体系。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新课改是我们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察的一部分内容,无论大家对教育学了解不了解,都应该听过新课改这个名词。
而今天我们就讲一下,新课改这部分知识点中经常会考察到的一个知识点: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对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这部分知识点,首先需要大家把这个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背下来,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六条,分别是:(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这六条目标需要大家背诵下来,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另外它里面的一些具体内容也可以拿出来考察,比如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点等。
所以大家需要背下来这段话。
怎么背呢?这可能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问题,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背诵的口诀,背诵起来可能会方便点。
那就是目容方能构评级。
什么意思呢?就是目是具体目标,容就是内容,加强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方就是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能就是功能,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构就是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评,就是评价,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级,就是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这样背起来是不是就方便了一点呢?当然除了把具体目标背下来,还需要大家掌握里面的具体内容。
比如有时候会问,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是什么?这个就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这个知识点仅仅记住这个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去理解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含义。
什么叫均衡性呢?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课时比例。
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以及增设综合时间活动三个方面。
简单来说,就是开发一些综合性课程。
而选择性的意思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20%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
目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
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
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
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
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
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
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同。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次课程改革从
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