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

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分析成为许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建筑设计通常依据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注重传承和延续;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更加注重创新、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材料选择、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在建筑风格上,传统建筑通常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布局、景观和园艺等细节,使建筑与自然形成完美的互动。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元素和外观形式,突显建筑的现代感与创新性。
例如,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以其标志性的帆状屋顶,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作之一。
在材料选择上,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泥土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还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在材料选择上更加多元化,例如使用钢结构、玻璃幕墙和可再生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提供强大的结构支持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光线、空间和节能等要求。
在空间规划上,传统建筑注重的是层次分明、内外有别的规划布局,常常以中庭为核心,并通过回廊、院落等元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开放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设计。
现代建筑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平面布局,使内外空间相互连接,创造出通透、宽敞的视觉效果。
同时,现代建筑也借助科技手段,如智能控制、可变空间等,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体验。
在生态环境方面,传统建筑的设计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性。
传统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材料选择,能够在不消耗过多资源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保温、通风和自然光线等。
而现代建筑作为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许多现代建筑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等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址与布局有着决定性 的作用 。 _ 4 j 苏州地 区夏季温热 多雨 、冬季寒 冷有 风 ,决定 了地方 民居空 间结构特点 : 利 于遮 阳防雨 的屋顶 、檐 廊 ;利 于采光通 风的天井 ;利 于防寒隔热 的灵活 的空 间布置 以及构造 措施 。 民居一般将 大门朝南开 ,取得 自然光 照;房 屋前有庭 院或 天井 ,天井 周 围用高墙所 围绕 ,气温比周围大气温度低 ,形成 微小气流 ,气候 宜 人 。此外 ,天井 围墙用 白灰刷饰 ,墙 壁反射 出的漫 射光 ,增加 了厅 内 照度 。苏州 民居非常注重环境的 自然美。即便是在很小 的空间 内也 要 栽些 自然植物 ,如芭蕉 、素竹等 ,使小小空 间生趣 盎然 。花厅 、书房 前 的庭 院,也是迭山理水 ,植树栽花 ,极尽 引入 自然 。 2 . 3蒙 古 帐 篷 民 居 草原游牧民族在特定的 自然地理 环境 中,创造 了适合 他们生产方 式 的毡帐建筑——蒙古包。蒙古包具有 明显 的 自然地域 和生活方式 印 记 ,它建设周期短 、结构灵活 、施 工技术简单 、建造速 度快 、结构 整 体性好 ,抗震耐久 、保温隔热 ,所用材料均与环境友好 。 ( 1 )蒙古包 的建筑材料均为当地 、短周期循 环生产 的材料 ,蒙古 包 的覆面材料为羊毛毡 ,原料取 自草原上遍地 的绵 羊 ,采用原始 的水 浇擀制而成 ,不掺入任何 化学 品。为了提高使用寿命 ,传 统蒙古包 的 绑绳多以马鬃制造 ,耐水不腐 ,能长期 在野外使用 ,是 可以永续利用 的环境友好材料。( 2 )蒙古包整体构架由木制的圆柱形 屋身和钝锥形 屋顶组成 ,并 以毡子 覆盖 ,内外均 用数 道绑 绳捆 扎 ,包 括架 木 、苫 毡 、绳带 3大部分。在 缺乏大尺寸建筑材料 和相对落后 的生产力条件 下 ,实现 了类似现代球 节网架结 构的较大跨度建筑。 ( 3 ) 多数蒙古 人 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 、绵 羊、牦 牛、马和骆 驼寻找新 的牧 场。蒙古包 可 以打点成行装 ,由几 只骆 驼运 到落脚 点 ,再起 帐篷。因此 在修造 、 搭建 、拆卸 、运输 、使 用 、废弃全过程 实现了绿色设计 的要求 ,使 资 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化。 2 . 4湘 西 石板 寨 民居 湘西气候属亚热带季 风湿 润气候 ,气候温和 、四季分 明 、光照 充 足 、雨水丰沛 ,境内地形 属高 山深谷 特征 ,是明显 的山地 环境。湘西 的气候特点是湿气重 、冬暖夏 热、雨 量较大 。因此 ,建筑处 理上要求 通风 、防雨 、防湿。 石板寨民居将村落民居与 自然地 理环境有机结合 ,建 造在高地之 上 ,地势险要 ,视野开阔 ,周 围多沟壑、河流或其他 自然屏障 ,易守 难攻 ,在形成初 期具有军事 防御作用 ,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石板寨民居的干栏式架空结构和墙 壁的处理 ,很好地解决 了潮湿 地气对室 内环境的侵扰 。墙壁采用 当地山上 的石材堆砌 ,墙壁的缝 隙 利于通风 ,而厚重的墙体 又具有很好 的保温 隔热作 用。布局上 ,石板 寨 民居处于坡地南面 ,可以获得充足 的 日照和开 阔的视 野 ,也易于形 成较为封闭的区域聚居环境 ,既可使 村落避开强烈 山风的侵扰 、寒 冷 潮湿气流的侵蚀 ,又能在夏季 吸纳 临水 而过的凉风 。建筑 物的门窗和 墙面常处于阴影之下 , 有利于减弱辐射 的热量 ,起到气温缓 冲层 的作 用 。石板寨建筑正是通 过这些设计体现 了当地气候的原生态性。 此外 ,北京四合院 、广州骑楼 、客家 围屋 、西北地 区的窑洞 民居 等原生态建筑 ,均体现 了我 国传统文化 中 “ 天人合一 ” 的思想境界 。 它们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渗透 当地 独特的历史文化 ,符 合人居 习性 和行为模式 ,创造 出宜人 的居住环境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 三、原生态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 中的继承与发展 原生态建筑充分体现古代劳动人 民建造 的智慧 ,在现代建 筑设计 中应该得 以继承 和发展 。然而 ,由于科技的进 步和社 会的发展 ,许多
从传统民间建筑的角度看现代建筑设计

从传统民间建筑的角度看现代建筑设计一、传统民间建筑概述传统民间建筑,是指根据当地特定的历史及文化环境因素,由民间建筑师或群众自发组合而成的建筑形式,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民间建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尺度适宜,耐用实用,美观大方,功能多样。
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建筑有中国的庙宇、古镇、园林和四合院等,日本的茶室和和式住宅,西班牙的葡萄酒酿造厂和风车,德国的木屋和厨房等等。
二、传统民间建筑的设计原则1、审美原则:传统民间建筑由民间建筑师或群众自发组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性,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建筑设计要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和民族传统,从而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更加美观大方。
2、实用原则:传统民间建筑的设计始终贯彻实用第一的原则,建筑物要注重防风、防水、抗震、隔热和采光,同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合理性,使建筑物既实用又美观。
3、环境原则:传统民间建筑的环境原则,强调绿化和照明,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的场所,增强建筑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4、文化传承原则:传统民间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日积月累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色彩、装饰、建筑构成等要素,从而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民族艺术形式,使建筑有着历史的感觉和代表性。
三、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在不断的发展中,以创意为核心,注重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和实用性,并结合当代科技、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等因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品位。
现代建筑设计注重实用、美观、环保、节能、科技化、人性化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要素,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
四、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民间建筑的比较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民间建筑设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现代建筑设计逐渐从传统民间建筑的影响中解脱出来,以个性和创造力为特点,使建筑物的设计更为多元化、现代化和个性化。
现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外观和内部空间等方面更具创造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结合了科技和现代思维,追求创新和功能性。
本文将从原生态思想的角度来谈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
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以谐和、平衡为设计理念。
它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传统建筑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势、气候、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力求与自然相融合。
它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利用地形起伏、水体环绕等自然元素进行布局。
传统建筑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以自然材料为主,如木材、石材等,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依赖。
这些原生态思想使得传统建筑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给人一种宜居、舒适的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功能性、科技性和美感的追求。
现代建筑设计在保留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和现代元素。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如玻璃幕墙、钢结构等,使得建筑更加灵活多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突破性设计和空间体验。
现代建筑设计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概念。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碰撞。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提醒着现代建筑设计者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传统建筑的技艺和工艺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传统木结构的技术和传统建筑形态的构造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
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注重创新和功能性。
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设计,它们都应该尊重自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
传统建筑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分析

传统建筑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行业的主导,设计贯穿每个建筑体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创新理念对于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以往传统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强化;建筑设计;创新1、引语建筑学是一门覆盖了文化、艺术、社会等各方面功能的学科,因此,它被西方学者奉为艺术之母。
建筑没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除了体现建筑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具备欣赏性.科技性.环保性等特点,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许多的优秀建筑设计都源于创新。
2、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建筑艺术更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
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3、建筑设计创新的涵义与传统的设计思维相比,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更加强调创新方法的应用和首创性。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建筑功能创新建筑功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它包含着设计必须考虑的所有因素,不仅是实用的.技术的,经济的因素,而且也包含心理的。
感情的.美学的和精神的因素,它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的整体,功能的内部构成和复杂程序,以及通过感性,感觉和精神对它作出的实际解释.是随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变化的,它可以说是建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索,是社会生活方式的最持久的反映,建筑的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各自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和价值观。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是指以符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文化特点为出发点,注重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注重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土壤、石料等,以及采用当地的传统工艺和施工方法,如各种独特的木结构、土墙等。
这些材料和技术既满足了建筑的结构和功能需求,又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还体现在建筑的布局和形态上。
传统建筑通常是基于传统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方式和人文要素而设计的,主要通过建筑的布局和形态来表达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敬畏。
中国的古代宫殿和庙宇通常采取对称的布局和建筑形式,以尊重宇宙的秩序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现代建筑设计则更加注重功能和效率,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商业需求为出发点。
现代建筑通常使用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材料和技术,如钢结构、玻璃幕墙等,在设计和施工上更注重经济效益和建筑的形式美。
现代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更加注重建筑的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快速化,以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建筑也面临着环境和可持续性等挑战,如能源消耗、废水处理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尽管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理念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也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在材料选择上,可以使用可再生和环保的材料,如竹材、麦秸、再生木材等,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的布局和形态上,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合理布局和通风采光设计,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还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实现更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观。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差异和联系,通过融合两者的优点,可以推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分析

传统建筑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分析传统建筑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传统建筑理念的核心是注重和谐、平衡、平和、朴素和自然,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观念和审美理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传统建筑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在建筑形式方面,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了传统建筑理念中的“宜居”的思想,即注重空间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传统建筑注重结构的安稳,平衡感和美感,在现代建筑中则注重实用性更多,同时也强调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尽可能地创造出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现代建筑的造型和材质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人们审美和功能需求的要求。
其次,在建筑材料方面,现代建筑设计中也继承了传统建筑理念中的“朴素”的特点,即注重选用自然材料,追求自然美和谐。
“朴素”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材料选用的传统覆盖面料,如利用石、木、土等天然材料来打造建筑形式。
这个特点被现代建筑设计师广泛继承,如利用钢材、钢筋混凝土等机械材料作为基本建筑材料,同时将自然石材等自然材料也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
再次,在建筑符号方面,传统建筑理念也得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继承和创新。
传统建筑符号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强有力的载体。
建筑符号体现在建筑的装饰和图案、雕刻和染色等方面。
现代建筑设计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继承和创新,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的装饰中,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是实践中建立的一种真正的文化积淀。
现代建筑设计师继承了传统建筑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并借鉴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建筑设计。
其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舒适、自然、平和的美感体验,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需要提供更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数据来源,才能进行分析和撰写。
请提供更详细的任务要求。
需要提供更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案例来源,才能进行分析和撰写。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指在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特定功能和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
其原生态思想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选址、材料、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并结合现代技术与审美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
在选址上,传统建筑注重环境的自然特性和文化背景。
传统建筑往往选址在山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以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协调。
传统建筑也会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征,在选址上寻找与之相契合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材料上,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本土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自然美感,还具有当地特色和环境适应性。
传统建筑以石、木、土为主要材料,通过人工处理和手工制作来保持其原始的质感和表达方式。
这些材料不仅能满足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还能提供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对于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结构上,传统建筑强调自然形式和平衡。
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或石结构,注重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的一致性和良好的结构支撑能力。
传统建筑的结构设计注重对自然力的感知和应对,以保证建筑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建筑的结构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构造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功能上,传统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传统建筑往往通过布局、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传统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常常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庭院布局、采光和通风等方面的考虑,使人们在建筑内外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传统建筑在功能上还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和互助,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谐共生、互利互惠的生活空间。
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设计在原生态思想上有一定的改变。
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技术与审美需求相结合。
现代建筑设计在选址上更注重城市规划和交通条件,以满足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传统建筑设计思想与生态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传统建筑设计思想 • 生态技术概述 • 传统建筑设计与生态技术的结合 •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 传统建筑与生态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传统建筑设计思想
传统建筑的特点
尊重自然
文化传承
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通 常利用当地的材料和建筑技术来打造与周 围环境相融合的建筑。
生态技术的意义
生态技术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减 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通过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生 态技术可以帮助减少能源消耗和
环境污染。
同时,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可以 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03
传统建筑设计与生态技术的结 合
节能设计
01
太阳能利用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
创新融合发展
通过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将历史建筑保护与生 态技术相结合,推动传统建筑向现代化、绿色化 方向发展。
高科技在传统建筑与生态技术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测绘、记录和保护,为后续的修 缮和维护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
引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对传统建筑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建筑 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南京紫峰大厦
生态友好
南京紫峰大厦采用了多项生态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 统等,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
高性能建筑
紫峰大厦采用了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提高了建筑的耐久 性和能源效率。
城市生态
紫峰大厦的设计注重了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和 绿化设计,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宝贵遗产。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在传统建筑基础上融入了当代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法,形成了新的建筑语言。
本文将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是指在古代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环境原理。
古代建筑师在选址、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能够尊重自然、依托自然、顺利自然规律。
在传统建筑中,建筑师们通常会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风水的规律。
在建筑结构、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也会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体现在建筑的材料选用上。
古代建筑师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往往会优先选择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土坯、石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等功能,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实现对自然的最大程度的保护。
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开始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并通过科技手段对材料进行改良和研究,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建筑的需求。
古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结构和造型时也会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
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常常借鉴山脉的形态,采用坡屋顶的结构,使雨水能够顺利流走;建筑的布局和风格也会根据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以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
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也开始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造型和结构,使建筑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还体现在建筑施工和使用阶段。
古代建筑的修建过程中,往往强调人力和自然力的结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古代建筑施工时,常常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和木工技艺,倡导节约资源、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由此衍生了各种木结构的工艺技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文化。
古代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比如在空间布局和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比,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设计思想。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在古代人们的设计中,建筑物需要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传统建筑的住宅通常采用标志性的平顶、四合院和庭院等设计,使得建筑与大自然有着良好的互动。
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泥土等,使得建筑更加贴近自然。
传统建筑也注重利用自然资源,如使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和排水系统等,以实现能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这种原生态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功能性和美观性,并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人们对于建筑的舒适性和使用价值的追求。
现代建筑的设计常常是以功能需求为基础,采用大量玻璃幕墙、钢结构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以提高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灵活性。
现代建筑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外形和造型,追求创意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以吸引人的眼球。
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以实现最佳的室内环境和使用效果。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传统建筑的元素和思想。
这种现代传统建筑设计的趋势,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又充分利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优势。
现代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引入传统建筑的元素,如庭院、亭台和廊道等,以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现代传统建筑设计也采用了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以强化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这种综合了传统建筑思想和现代建筑技术的设计理念,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生态建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苏州水乡原生态建筑与新生态建筑的思考

TH LY EN0 C0G
长窗, 种长窗南北均 设, 季安装以后 这 冬 使原来 单层的门窗变成双层 , 增强了室 内 的保温效果。 遮 阳: 传统建 筑中多采用屋檐遮阳,
这也 是 该 地 区建 筑 的一 大特 色。屋 檐不 但
建筑 生态节能也 随之成为 当前
的一 项 重要 的任 务 。 着人 们居 住 需 求 的 随
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节能技术被运 用到 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去。 在对国外先进技术 的不断学习和借鉴的基础 上, 清华大学超
低能耗示范楼、 北京锋 尚国际公寓、 南京
朗 诗 国 际 街 区以 及 上 海 等 地 陆 续 建 起 一 些 生 态 节 能示 范 工 程 , 大 都 采 用了 国外 但
点, 即联 排住宅占地面积最小 , 而独栋别 墅占地最大 , 建筑 面宽越小越约 土地。
居建筑处理手法的精华所在, 庭院从功能
上可以起到采光 、 通风 和排水的作 用, 大
维普资讯
ER NGo EY
多数 的庭院进深较 浅, 与建筑物的高度相 比约为1 1 : 左右, 结合建 筑物的围廊 、 挑 檐使整个 民居内部 的交通面积减少, 节省
用、“ 竹筒屋” 挑层、 、 庭院、 空斗墙、 动 活
窗、 遮阳等以及地 方材料的应用方面。
河 面 风 及 主 导 风 向 的 利 用 : 州 水 苏 乡传 统 建 筑 在 选 址 上 通 常 都 考 虑 了对 自 然 风 的利 用 , 筑 一 般 都 沿 河 布 置 , 面 建 河
风及 主导风 向( 南风 ) 东 迎着 的街 道为建 筑带来清凉的自然风 , 夏季可 以有效 地改 5 城 开 2 7 4[ 市 发] 0 01 0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剖析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剖析建筑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重要象征。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价值观,其设计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传统建筑是指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传承的产物。
它们往往采用天然材料,结合当地气候和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产需求。
传统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简洁、实用和永恒的美。
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对比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例如,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对称布局和影壁的运用,通过形式和空间的平衡来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相比之下,现代建筑更注重功能和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独特性、创新性和表达性,常常运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诠释建筑的现代性。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大胆地尝试新的结构、空间和材料。
例如,现代建筑中常见的钢结构、玻璃幕墙、混凝土等都是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特点。
现代建筑也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和节能性,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然而,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相互借鉴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现代建筑在设计中也常常汲取传统建筑的营造氛围和人文关怀。
而传统建筑则在现代建筑的影响下,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和设计理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同形成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建筑的不同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在当代社会中,设计师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建筑的经典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建筑的功能性、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通过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
从对比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是不变的。
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传统建筑的设计强调了归属感和历史传承,而现代建筑则更注重个性和现代性。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象征,是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
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劳作,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对生活的追求。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承载了当代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发展的追求。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是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传承。
本文将从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的融合和发展。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源自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的理解。
在古代,人们尊重自然,崇尚天地之道,建筑多以周围环境为依托,尊重土地和气候条件。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多是以木结构和砖瓦结构为主,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充分发挥木材和砖瓦的性能,建造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的建筑。
传统建筑也注重与自然的互动,建筑中常融入中庭、园林等元素,使房屋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原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建筑师们开始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将原生态思想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他们不仅注重建筑本身的美学和功能,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和对自然的尊重。
通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他们设计出符合当代环保要求的建筑作品,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现代建筑设计大量采用环保材料,例如竹子、稻草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现代建筑设计在建筑结构上也进行了创新,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新型建筑技术,使建筑在保持传统建筑风貌的也实现了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上,现代建筑设计也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
一些现代建筑作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的特点,将自然光、自然风融入到建筑内部空间,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一些现代建筑设计也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注重保留和弘扬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协调。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是一个遵循古老文化、地域特色、自然环境并体现当地生活方式的文化产物。
传统建筑通常遵循着原生态思想,讲求与自然共存、相辅相成,以简洁自然、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筑在众多城市中不断涌现,这些建筑通常瞄准现代的、科技的和功能强大的方向,这同传统建筑的简约自然完全不同。
传统建筑注重对环境的适应,采用土地的地势、氛围和气候条件来确立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保持自然地形和植被。
同时,传统建筑不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还能够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房间,使得每个房间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下拥有最佳的光照、通风和温度控制,并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居住需要,这充分体现了原生态思想的核心精神:要与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环境。
现代建筑设计强调先进的技术和功能性,注重建筑的空间利用率、灵活性和服务性,这与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现代建筑设计以技术为基础,以机器化生产和高强度材料为主要手段,有时候会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倾向于将建筑凭空搬迁到任何地方,并不考虑地形、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性,这使得建筑的使用寿命较短,同时也不利于节约能源和环保。
在我的看法中,现代建筑的发展应该与原生态思想相结合,以建筑的功能、舒适度和环保程度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出发点,同时还要注重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继承。
在设计建筑时,应该以人的需求和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发挥科技应用的优势,运用生态科技和新材料,并充分考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同时,我们还应该增强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将经典建筑元素和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美的建筑形式。
总之,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互补互粹,形成新的建筑文化。
我们应该学习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既能够利用科技手段开发出更加高效的建筑系统,又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地球的原则。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是指传承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建筑风格,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传统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一种原生态的思想渗透其中。
这种思想主要是通过天然材料、足够的采光和通风、符合区域性气候条件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这种原始思想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反映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
同时,在大家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和认知中,也渐渐提高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现代建筑设计经常面临着全球化的趋势及国际化的竞争。
然而,从一个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建筑设计需要基于原生态的思维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建筑的设计主要应考虑环境、社会及生态影响三个方面。
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资源,例如可再生的能源、优秀的风、水和空气质量。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考虑社会和生态影响,尤其是在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今天,建筑应具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实用价值。
通过对传统和现代建筑之间的比较,我们能看到,现代建筑重新思考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并将其融合于新的设计理念当中。
如今,传统与现代建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与传统建筑相似的特点,例如优美的建筑形态、独特的建筑材料、符合区域气候环境的设计。
总之,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已经为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经验,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更可持续的方向和灵感。
建筑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创新

建筑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创新建筑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新一直是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
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索时,会发现它们实际上相辅相成,不断推动着建筑的进步与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遗产,包含着人们对于空间、建筑和环境的智慧与认知。
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在于以自然为依据,尊重自然、融合自然,传承着古代建筑的智慧和经验。
在中国,古代建筑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传统建筑融合了诗、书、画、舞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的哲学与宗教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传统建筑文化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淘汰和遗失的问题。
现代设计创新正在填补着这一空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设计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
现代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推动着建筑的创新,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而这与传统建筑注重自然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新的结合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传统的建筑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素材,而现代设计则通过技术与创新的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需求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建筑形态。
例如,中国的“吊脚楼”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其构造和空间布局融入了宗族和尊孝思想,代表了乡土建筑的独特魅力。
现代设计借鉴了吊脚楼的特点,使其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同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美感。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新的结合还可以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
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多取材自周围的自然环境,如石材、木材、土壤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还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而在现代设计中,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使得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然而,现代设计应该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曹华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曹华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的灵魂。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实践和研究最终演变来的,传统建筑呈现出了古典气息,体现了古典美,也展现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需要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设计的精华,使现代建筑设计更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本文对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原生态思想;现代建筑设计一、传统建筑的特点1、建筑材料方面。
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是以土材和木材为主的,也包括石块、瓦块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一般都是取材于自然的,不经过人工的雕琢与加工,能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将传统的建筑材料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传统建筑材料不仅具有其功能属性,同时也具有一些深层次的内涵,让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情感方面的联想,古老的建筑材料是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的,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平面布局方面。
我国传统建筑的主体通常由木构件组成,属于单体建筑的类型,由房屋的具体结构、面积和使用功能等因素来决定木柱放置的位置。
而每间的间数和面积决定了房屋建筑面积的大小。
在我国古代,开间的多少代表着地位和等级,并且以奇数作为吉数。
3、建筑群体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由院排列而成,可以纵向形成多进院落。
多进院落还可以继续横向组成多列,以此扩大群体规模。
传统建筑在视觉上丰富多变,层层递进。
建筑群体在布局上讲究点、线、面的合理分布。
传统建筑群体讲究秩序,而且富有变化,要求不同的建筑要有不同的层次、深度和广度。
4、建筑工艺方面。
传统建筑在细节工艺上,大多采用雕刻、绘画或手工制作等艺术手法,对建筑进行美工装饰,进而将中国传统工艺和审美充分地展现出来。
建筑墀头砖雕、门扇的木雕则以写实或神话故事来体现古人的审美情趣或美好愿景。
浅谈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结合

浅谈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结合摘要: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其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建筑设计的多样性,越来越重视从传统建筑设计中吸取精华和灵感,将传统建筑中蕴藏的艺术美感借鉴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特点;关系;应用前言近年來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促使建筑设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将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现代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并通过运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来实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传统建筑特点相较于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在材料方面多以木材为主,借助于木质结构作为建筑的整体支撑,同时还会应用到大量的天然材料,建筑结构承重能力不强,但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在传统建筑结构的连接中多采用软性连接方式。
而且受制于木质结构的影响,传统建筑多以单体类型为主,木桩的摆放位置要根据建筑结构和面积来确定。
在传统建筑群体中,以院排列作为主要形式,并纵向产生多进院落,也可以呈现出横向排列,以此来扩大其规模。
建筑群体呈现出变化多端及逐层递进的关系,点线面分布更具科学性。
另外,传统建筑更重视细节和工艺,装饰以手工雕刻和绘画等方法为主,特别是围绕神话故事或是写实内容进行的装饰,其更具美观性,而且展示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2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考2.1对于功能过于关注,对建筑文化内涵较为忽视现代建筑中多由功能来决定形式,而且在许多处理上过于直接。
但对于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而言,其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心情愉悦。
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建筑的实际功能,并在设计过程中重视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深度融合,使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有更深厚的建筑文化内涵。
2.2建筑设计重人工处理时效、轻原生态雕琢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过于重视人工的处理,特别是针对于自然风貌的处理简单粗暴,这也导致建筑的建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越来越强调环保、自然的理念,而我国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和环保、自然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促进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的发挥,做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则将会大力的促进我国生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本文就传统原生态的建筑理念怎么能够更好的在现代建筑设计环节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传统建筑;原生态;现代建筑钢筋水泥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遍布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有效改进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当同时,由于建筑采暖的需要燃烧了大量的煤炭,在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并且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在雾霾、沙尘暴爆发次数增多,全球变暖加剧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意识越来越强。
而这中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其实在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通过精妙的房屋结构、特殊的建筑材料、贴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达到生态和谐的目的。
1.传统建筑中原生态思想的具体表现古人能够在生产水平、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较高的居住环境,这和古人所具有建筑智慧脱不开关系,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充分理解观察,总结出一套自然规律并且在建筑的时候充分的加以运用,这也就是古人所具有原生态理念,这种理念放到今天变得尤为珍贵,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珍贵的启发指导意义。
1.1傣族竹楼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聚居的地方,这一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貌,云南地区气候温暖,常年雨水充足,并且西双版纳地区生产竹子,所以当地居民充分的发挥了聪明才智,因地制宜的使用竹子这一材料作为建筑施工材料,这种建筑也因为主体材料是竹子而得名竹楼。
竹楼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理念,通常使用24条较为粗壮的竹子作为主体机构,并且竹楼的中的地板、墙面、楼梯等等各方面也都是用竹子制成的。
此外,主楼有着优秀的而立体结构,通常来说竹楼会有两到三层,最下面的一层大多是竹楼的支撑住,并且四周不设置墙壁,而最下层多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或者储藏一些杂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7-01-11T11:02:05.16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张一男孟兰[导读] 钢筋水泥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遍布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有效改进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当同时。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越来越强调环保、自然的理念,而我国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和环保、自然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促进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的发挥,做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则将会大力的促进我国生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本文就传统原生态的建筑理念怎么能够更好的在现代建筑设计环节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传统建筑;原生态;现代建筑
钢筋水泥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遍布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有效改进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当同时,由于建筑采暖的需要燃烧了大量的煤炭,在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并且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在雾霾、沙尘暴爆发次数增多,全球变暖加剧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意识越来越强。
而这中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其实在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通过精妙的房屋结构、特殊的建筑材料、贴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达到生态和谐的目的。
1.传统建筑中原生态思想的具体表现
古人能够在生产水平、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较高的居住环境,这和古人所具有建筑智慧脱不开关系,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充分理解观察,总结出一套自然规律并且在建筑的时候充分的加以运用,这也就是古人所具有原生态理念,这种理念放到今天变得尤为珍贵,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珍贵的启发指导意义。
1.1傣族竹楼
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聚居的地方,这一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貌,云南地区气候温暖,常年雨水充足,并且西双版纳地区生产竹子,所以当地居民充分的发挥了聪明才智,因地制宜的使用竹子这一材料作为建筑施工材料,这种建筑也因为主体材料是竹子而得名竹楼。
竹楼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理念,通常使用24条较为粗壮的竹子作为主体机构,并且竹楼的中的地板、墙面、楼梯等等各方面也都是用竹子制成的。
此外,主楼有着优秀的而立体结构,通常来说竹楼会有两到三层,最下面的一层大多是竹楼的支撑住,并且四周不设置墙壁,而最下层多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或者储藏一些杂物。
竹楼的上层是人们主要的生活场所,通常分为卧室、堂屋、前廊、晒台四个部分,其中卧室供人们休息、睡眠,在堂屋之中有火塘或其他的生火工具,能够供人们做饭、泡茶,而根据人们的喜好能够建设处各种各样的前廊,前廊也就是人们交流、会客的地方,最后的晒台在西双版纳地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一地区去、雨水充足,晒台能够供人们晾晒衣服或者放置水罐。
西双版纳地区的竹楼充分的体现了传统建筑物原生态的理念,这种建筑结构完全是针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建立的,其下方空旷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虫类爬进人们的生活区,并且在雨水多发的时候还能够避免洪水的冲击,竹楼的特殊结构也能够做到防潮、通风的效果。
在建筑环境方面,傣家竹楼独立成院,并以整齐美观的竹栅作为院墙。
庭院以内栽花种果,绿树成荫。
竹楼周围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鱼塘,既蔽阳遮荫,又是一道天然围墙,阻止牲畜闯入,使庭院与建筑、庭院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1.2江南民居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大部分城市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城市郊区河道纵横,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多样。
受生态环境的引导,江南民居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变通的办法,使村落的大小、前后错落都根据自然条件来变化。
以苏州民居为例,苏州地区河网密布的地形决定了苏州民居临河的布局,居民的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交通运输以及污水处理等在当时较为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都离不开河流,河流对苏州民居的选址与布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州地区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有风,决定了地方民居空间结构特点:利于遮阳防雨的屋顶、檐廊;利于采光通风的天并;利于防寒隔热的灵活的空间布置以及构造措施。
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取得自然光照;苏州民居非常注重环境的自然美。
即便是在很小的空间内也要栽些自然植物,如芭蕉、素竹等,使小小空间生趣盎然。
花厅、书房前的庭院,也是迭山理水,植树栽花,极尽引入自然。
1.3蒙古帐篷民居
草原游牧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了适合他们生产方式的毡帐建筑—蒙古包。
蒙古包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域和生活方式印记,它建设周期短、结构灵活、施工技术简单、建造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耐久、保温隔热,所用材料均与环境友好。
首先,蒙古包的建筑材料均为当地、短周期循环生产的材料,蒙古包的覆面材料为羊毛毡,原料取自草原上遍地的绵羊,采用原始的水浇僻制而成,不掺入任何化学品。
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传统蒙古包的绑绳多以马鬃制造,耐水不腐,能长期在野外使用,是可以永续利用的环境友好材料。
其次,蒙古包整体构架由木制的圆柱形屋身和钝锥形屋顶组成,并以毡子覆盖,内外均用数道绑绳捆扎,包括架木、苫毡、绳带3大部分。
在缺乏大尺寸建筑材料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实现了类似现代球节网架结构的较大跨度建筑。
并且,多数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耗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因此在修造、搭建、拆卸、运输、使用、废弃全过程实现了绿色设计的要求,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化。
2.原生态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原生态建筑充分体现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智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得以继承和发展。
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原生态建筑频临消失的危机,原因主要是原生态建筑的建造形态与现代人对居住的需求和审美要求偏差较大。
因此,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和发展原生态建筑的建造智慧,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
吴陆茵在《人居环境“阅读”—北京四合院居住文化》一文中,强调“我们必须用当代的眼光和现在的思维来处理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的借鉴才是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理想居住文化的打造必须融入到现代的城市设计手法里,产生和创造出一种‘新的’,能被现代人接纳的居住方式”。
同时,笔者认为,现代建筑设计观既应该注重生态的设计本质,也还原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民族与地域文化,更注重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表现,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文化的传承和使用上的节能。
3.结束语
充分重视、利用传统建筑中的原生态理念,并且做到古为今用,就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环保、绿色发展,通过将传统原生态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使现代的建设标准、环境标准与设施标准具有传统建筑的原生态特征。
为现代建筑中原生态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和技术、艺术上的地域性融入现代文明的普遍性中。
参考文献:
[1]韦家俊.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生态建筑「.17.广西城镇建设,200,o}.
[2]本刊编辑部.云南民居:诗情画意傣族竹楼「.17.中华民居,tom,o1.
[3]孟娴.傣族竹楼的原生态文化及其保护性演进「.17.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米学院学报,2008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