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乘法器和除法器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_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题目:一个非常简单的CPU的设计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08级 1班学生姓名:张桥指导教师:李凌宇日期: 2010-9-9教务处制课程设计任务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专业 08 1 年级学生姓名:张桥课程设计题目:一个简单的CPU的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设计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首先要确定该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
在设计中根据功能和用途确定指令系统,定义数据通路,设计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要求利用微程序进行设计,每人至少要求4条CPU指令,可以自己选择;在设计中要求画出指令系统的格式并说明各位的意义;要求画出数据通路并定义微操作信号;要求画出微程序流程图。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一、教学目的、任务与实验设备融会贯通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加深计算机工作中“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从而清晰地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
二、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本模型机是一个8位定点二进制计算机,具有四个通用寄存器:R 0~R 3,能执行11条指令,主存容量为256KB 。
1. 数据格式数据按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字长为8位,其中最高位(第7位)为符号位,小数点位置定在符号位后面,其格式如下:数值相对于十进制数的表示范围为:-1≤X ≤1―2―72. 指令格式及功能由于本模型机机器字只有8位二进制长度,故使用单字长指令和双字长指令。
⑴ LDR Ri ,D格式 7 4 3 2 1 0功能:Ri ←M (D )(2) STR Ri ,D格式功能:M (D )←(Ri )(3) ADD Ri ,Rj格式 功能:Ri ←(Ri )+ (Rj )(4) SUB Ri ,Rj格式 7 4 3 2 1 0功能:Ri ←(Ri )- (Rj )(5) AND Ri ,Rj格式功能:Ri ←(Ri)∧(Rj)(6)OR Ri,Rj格式功能:Ri ←(Ri)∨(Rj)(7)MUL Ri,Rj格式7 4 3 2 1 0功能:Ri ←(Ri)×(Rj)(8)转移指令格式7 4 3 2 1 0功能:条件码00 无条件转移PC ←D01 有进位转移PC ←D10结果为0转移PC ←D11结果为负转移PC ←D⑼IN R i,M j格式其中M j为设备地址,可以指定四种外围设备,当M j=01时,选中实验箱的二进制代码开关。
计算机组成原理除法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设计指令系统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10-03班学号: 2010303089学生姓名:胡敬杰指导教师:刘向举2013年1 月10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监控与嵌入式技术系学号2010303089 学生姓名胡敬杰专业(班级)计算机10-3班设计题目设计指令系统设计技术参数1.本系统采用DJ-CPTH超强型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搭建电路图,在实验箱上实现指令系统。
2.利用软件工程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设计要求1在基本模型机的基础上设计取数、存数、输入、输出、与、或、非、加法、减法、移位指令等,用这些指令的助记符不得与指导书上相同。
2.指令包括立即数寻址、寄存器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三种寻址方式。
3.利用新构建的指令系统编程,分别实现求补、同或、异或、乘法、除法、两存储单元数据交换等功能。
工作量1.课程设计说明书2000字;2.画出流程图,编写微指令代码和程序。
工作计划1.首先认真研究老师所给的题目,了解题目要求做什么。
2.查阅资料,解决难题。
3.编写源程序并调试之。
4.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资料[1] 蒋本珊.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DJ-CPTH超强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指导书[4] 沈美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2012年 12月17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本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题是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利用CPU与简单模型机来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编写指令的应用程序,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一系列的指令功能,最终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本次设计完成了相关指令的格式以及编码的设计,实现了机器指令微代码,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乘法器和除法器课程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简单模型机指令系统的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2017年03月10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过程情况表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任务 (1)3.课程设计所用设备及所需资料 (1)4.设计内容 (1)4.1设计原理 (1)4.1.1总体概述 (1)4.1.2模型机的寻址方式 (2)4.1.3模型机微指令系统的特点 (2)4.2设计过程与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模拟乘法除法的原理 (4)4.2.2.对应算法分配硬件 (8)4.2.3设计全新的指/微指令系统 (10)4.3设计结果及分析 (12)4.3.1汇编语言程序 (12)4.3.2程序执行跟踪 (13)5心得体会 (16)1.课程设计的目的1.在实验机上设计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2. 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3. 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针对COP2000实验仪,首先通过综合实验了解该模型机微程序控制器原理(主要指熟悉该模型机指令/微指令系统的详细情况),然后以实现二进制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并编写并运行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3.课程设计所用设备及所需资料1. COP2000实验系统2. PC机( COP2000仿真软件)3. 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说明书4.设计内容4.1设计原理4.1.1总体概述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4位乘法整列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4级计本非师班姓名唐健峰同组人员黄亚军指导教师2016 年10 月 5 日1 课程设计概述1.1 课设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课程设计属于设计型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进行设计及实现,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设计中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的解决问题。
凝聚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充分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4位的二进制乘法器:输入信号:4位被乘数A(A1,A2,A3,A4), 4位乘数B(B1,B2,B3,B4),输出信号:8位乘积q(q1,q2,q3,q4,q5,q6,q7,q8).1.3 设计要求根据理论课程所学的至少设计出简单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结合各单元实验积累和课堂上所学知识,选择适当芯片,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1)制定设计方案:我们小组做的是4位阵列乘法器,4位阵列乘法器主要由求补器和阵列全加器组成。
(2)客观要求要掌握电子逻辑学的基本内容能在设计时运用到本课程中,其次是要思维灵活遇到问题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共同达到目的。
2 实验原理与环境2.1 1.实验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maxplus2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得到最终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定点原码一名乘法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定点原码一名乘法器的设计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4401102学号:208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1章整体设计方案 (1)设计原理 (1)设计环境 (2)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顶层方案图的设计与实现 (3)创建顶层图形设计文件 (3)器件的选择与引脚锁定 (4)2.2第二层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3.1移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3.2 乘数移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7)2.3.3选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9)2.3.4 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1)2.3.5 其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3)仿真调试 (13)第3章编程下载与硬件测试 (16)编程下载 (16)3.2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6)参考文献 (17)附录(电路原理图) (18)第1章整体设计方案设计原理原码一名乘,两个原码数相乘,其乘积的符号为相乘两数符号的异或值,数值则为两数绝对值之积。
例:X=,Y=,计算乘积X*Y。
*00001100110011000.在计算时,逐次按乘数每1位上的值是1仍是0,决定相加数取被乘数的值仍是取零值,而且相加数逐次向左偏移1位,最后一路求积。
由于在计算机内多个数据一般不能同时相加,一次加法操作只能求出两数之和,因此每求得一个相加数,就与上次部份积相加每次计算时,相加数逐次向左偏移一名,由于最后的乘积位数是乘数(被乘数)的两倍,因此加法器也需增到两倍。
部份积右移时,乘数寄放器同时右移一名,所以用乘数寄放器的最低位来控制相加数取被乘数或零,同时乘数寄放器接收部份积右移出来的一名,完成运算后,部份积寄放器保留乘积的高位部份,乘数寄放器中保留乘积的低位部份。
按照人工算法可以知道,原码一名乘法的整体设计应包括乘数寄放器,被乘数寄放器,移位电路,控制器,部份积五大模块,包括一个输入、输出、控制器模块,并作为顶层设计,以上五大模块作为底层设计,采用硬件器件设计实现。
原码的阵列乘、除法运算器教学设计
( 1 ) 出一 道 十进 制 和一 道 二 进 制 的 乘 法 题 目 , 让 学生 在 黑 板 上运 算 , 然 后 总结 , 并 得 出结 论 : n位
另一方面是“ 操作系统”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等课程
的基 础 , 在课 程 体 系 中 起 着 承上 启 下 的作 用 。 学生
第3 8卷
第 6期
电气 电子教 学 学报
J O URNAL OF EE E
Vo 1 . 3 8 N o . 6
De C. 201 6
2 0 1 6年 l 2月
原 码 的 阵 列乘 、 除法 运 算 器 教 学 设 计
李社 蕾,杨婷婷 ,刘小飞
(三 亚 学院 理 工学 院 , 海 南 三亚 5 7 2 0 2 2 )
关 专业 的 核 心 专 业 基 础 课 , 它一 方 面 以 “ 模 拟 电 路 ”、 “ 数 字逻 辑 电路 ” 、 “ 汇编语言 法研 究
课 堂上 , 原码 陈列 乘法 器授 课可采 用 出题 、 解题 和 总结 的方 式进 行 。 例如 : 三道 实 例 题 的 授课 过程
Ab s t r a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o a d s c o p e a n d a bs t r a c t i o n f o r a r r a y mu l t i p l i e r a n d a r r a y s d i v i d e r i n t h e Co mp u t e r Or g a n i z a t i o n Pr i nc i p l e s c o ur s e,t h e n e w wa y s o f c l a s s r o o m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a ra n g e me n t o f t e a c h i n g c o nt e n t i s d e s i g n e d,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h a s p r o v e d t ha t t hi s t e a c hi n g d e s i g n i s he l p f u l t o s t ud e n t s u n d e r - s t a n d i n g o f kn o wl e d g e p o i n t s,a n d b r i n g t h e c o nt e n t i n t o t h e i r o wn kn o wl e d g e s y s t e m ,a nd c u l t u r e d l e a r n i n g a b i l i t y
C课程设计乘法器
C课程设计乘法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乘法器的概念,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运用乘法器进行两位数及以上的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乘法分配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使用乘法器完成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表达和分享。
3. 学生通过乘法运算的学习,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际操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乘法运算的教学,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有初步了解,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以乘法器为核心,结合教材第四章“乘法运算”相关内容,进行以下安排:1. 乘法器概念及原理:-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器的定义和作用。
- 讲解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如位权原理和进位原理。
2. 乘法运算方法:- 教授两位数及以上的乘法运算方法。
- 指导学生运用乘法器进行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运算进行解答。
-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乘法分配律:-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 演示乘法分配律在乘法运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效率。
5. 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 第1课时:乘法器概念及原理,两位数乘法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第二章)
为便于软件移植,按照 IEEE754 标准,32位浮点数和 64位浮点数的标准格式为
浮点数 符号位
小数点 (隐含的)
阶符采用隐含方式,即采用移码方式来表示正负指数。
将浮点数的指数真值e 变成阶码E 时,应将指数 e 加上 一个固定的偏移值127(01111111),即 E=e+127.
不规格的例子:
2.1.5 校验码
最简单且应用广泛的检错码是采用一位校验位的奇校验或偶校验
设x=(x0x1…xn-1)是一个n位字,则奇校验位C定义为 C=x0⊕x1⊕…⊕xn-1
式中⊕代表按位加,表明只有当x中包含有奇数个1时,才使C=1, 即C=0。
同理,偶校验位C定义为
C=x0⊕x1⊕…⊕xn-1
即x中包含偶数个1时,才使C=0。
[例4]将十进制真值(-127,-1,0,+1,+127)列表表示成二进制数及原 码、反码、补码、移码值。
[例5]设机器字长16位,定点表示,尾数15位,数符1位,问: (1)定点原码整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最小负数是多少?
(2)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最小负数是多少?;
(1)定点原码整数表示 最大正数值=(215-1)10=(+32767)10 0 111 111 111 111 111
0.1011
1.0101
10.0000 0.0000
对定点整数,补码表示的定义是 [x]补= {
x
2n>x≥0 (mod 2n+1)
2n+1+x=2n+1-|x| 0≥x≥-2n
3.反码表示法
我们比较定点小数反码与补码的公式 [x]反=(2-2-n)+x [x]补=2+x
[x]补=[x]反+2-n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日新月异。
而在这些设备中,乘法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份。
乘法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且可靠的乘法器是组成原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乘法器的基本概念乘法器是一种用于实现两个数相乘的电子电路。
在计算机中,乘法器的作用是进行大量的乘法运算,从而实现复杂的计算任务。
乘法器通常由多个逻辑门和触发器组成,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串行乘法器和并行乘法器两种类型。
二、串行乘法器的原理串行乘法器是一种逐位相乘的乘法器,它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串行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部份积与进位相加,得到新的部份积。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乘完毕。
4. 将所有的部份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串行乘法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适合于小规模的乘法运算。
但是由于乘法运算是逐位进行的,所以串行乘法器的运算速度较慢。
三、并行乘法器的原理并行乘法器是一种同时进行多位乘法运算的乘法器,它可以大大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
并行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所有的部份积同时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并行乘法器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但是由于并行乘法器的结构复杂,所以其设计和实现难度较大。
四、阵列乘法器的原理阵列乘法器是一种基于并行乘法器的乘法器,它通过将乘法运算分解成多个子运算,并将这些子运算并行进行,从而提高乘法运算的速度。
阵列乘法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说明:1.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得到部份积。
2. 将所有的部份积按照位数进行罗列,形成一个二维矩阵。
3. 将矩阵中的每一行进行相加,得到每一位的乘积。
4. 将所有的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阵列乘法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的乘法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原码以为乘法器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原码以为乘法器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基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原码以为乘法器的课程设计。
乘法器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实现数字乘法运算,是各种计算任务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组件之一。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原码以为乘法器的电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实践其中的原理和技术。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个8位原码以为乘法器电路,并能正确计算输入数字的乘积。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实现一个基于原码的乘法器电路。
2.支持8位输入数字的乘法运算。
3.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4.使用仿真软件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设计原理选择使用原码作为乘法器的运算方式,是因为原码运算相对简单,并且易于理解。
原码运算直接对数字进行操作,不需进行补码转换,简化了计算过程。
乘法器的原理是将两个二进制数进行部分积的计算,然后将部分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在原码乘法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负数的处理:对于原码乘法器,正负数的处理是不同的。
正数的原码与补码一致,而负数的原码与补码相反。
因此,在乘法器的设计中,需要对输入的数字进行符号位判断,然后分别处理正数和负数。
2.部分积的计算:乘法器将两个数字的每一位进行相乘,然后将部分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在计算部分积时,需要进行位移操作和进位判断,以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电路设计本课程设计的电路采用逻辑门的组合方式进行实现。
以下是电路设计的主要步骤:输入端口设计一个8位的并行输入端口,用于输入两个8位的原码数字。
每个输入都包含一个符号位和7个数据位。
符号位处理根据输入的符号位进行判断,如果两个输入的符号位相同,则输出结果的符号位为正,否则为负。
使用逻辑门进行判断,并将结果存储在一个标志位中。
部分积计算按位遍历两个输入数字的数据位,将每一位进行相乘,并根据位移规则将乘积结果相加得到部分积。
使用逻辑门和触发器进行位移和加法计算。
部分积相加将所有部分积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定点补码阵列乘法器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定点补码阵列乘法器的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总体设计方案 (2)设计原理 (2)设计环境 (2)详细设计方案 (2)实验仪器及元件: (2)实验内容: (3)实验过程及结果记录: (3)实验结果分析: (4)总结 (5)思考: (5)收获总结: (5)总体设计方案设计原理乘法原理:两位乘法器的逻辑表达式:设计环境EDA环境:MAX+PLUSⅡ软件详细设计方案实验仪器及元件:4个INPUT 为A B C D;6个AND2;一个非门;一个XOR;4个OUTPUT实验内容:1.通过真值表设计一个两位乘法器;2.构造运行两位乘法器的仿真波形。
实验过程及结果记录:1、为设计乘法器新建一个文件夹作工作库,文件夹名不可用中文和空格;2、在MAX+PLUS II新建一个设计文件,选择打开原理图编辑器,然后双击空白处“Enter Symbol”输入各个实验所需元件,将所需元件连接起来形成两位乘法器原理图;3、将设计项目设置成工程文件(PROJECT);4、对工程文件进行编译、综合和适配等操作,编译后可能会有错误或警告的提醒,没有就证明原理图正确可用。
选择波形编辑器文件进行时序仿真,将相应的信号节点输入进去,并选择END TIME调试5、整仿真时间区域,两位乘法器选择800us比较合适,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波形图我们调整出四个输入信号的电平,运行仿真器可得对应的四个输出引脚的波形;下面是本次实验我得出的两位乘法器仿真波形:为了精确测量乘法器输入与输出波形间的延时量,可打开时序分析器。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两位乘法器的原理来看运行出来的乘法器波形图可以看到,当原理图准确无误的时候,输入信号A、B、C、D调整到所需的高、低电平,运行时序仿真后出来的Q1、Q2、Q3、Q4与原理是相一致的,即Q0=BD、Q1=(AD)异或(BC)、Q2=(AC)与(BD与非)、Q3=ABCD,ABCD间的运算则与数字乘法运算一致,遇0为0,,1*1为1。
计算机组成原理_阵列乘法器的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1月10日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1设计原理 (1)1.2设计思路 (2)1.3设计环境 (3)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2.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4)2.1.1总体方案的逻辑图 (4)2.1.2器件的选择与引脚锁定 (4)2.1.3编译、综合、适配 (5)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2.1一位全加器的设计与实现 (6)2.2.2 4位输入端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7)2.2.3 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10)第3章硬件测试 (13)3.1编程下载 (13)3.2 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3)参考文献 (15)附录(电路原理图) (16)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原理阵列乘法器采用类似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
人工计算方法是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对应相加得出每一位的最终结果。
如图1.1所示,用乘数的每一位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
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即将各次部分积的对应数位求和即得到最终乘积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乘法的运算速度,可采用大规模的阵列乘法器来实现,阵列乘法器的乘数与被乘数都是二进制数。
可以通过乘数从最后一位起一个一个和被乘数相与,自第二位起要依次向左移一位,形成一个阵列的形式。
这就可将其看成一个全加的过程,将乘数某位与被乘数某位与完的结果加上乘数某位的下一位与被乘数某位的下一位与完的结果再加上前一列的进位进而得出每一位的结果,假设被乘数与乘数的位数均为4位二进制数,即m=n=4,A×B可用如下竖式算出,如图1.1所示。
X 4 X3X2X1=A× Y4 Y3Y2Y1=BX4Y1X3Y1X2Y1X1Y1X4Y2X3Y2X2Y2X1Y2X4Y3X3Y3X2Y3X1Y3(进位) X4Y4 X3Y4 X2Y4 X1Y4Z8 Z7Z6Z5Z4Z3Z2Z1图1.1 A×B计算竖式X4 ,X3,X2,X1,Y4,Y3,Y2,Y1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入端,Z1-Z8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出端,该逻辑框图所要完成的功能是实现两个四位二进制既A(X)*B(Y)的乘法运算,其计算结果为C(Z) (其中A(X)=X4X3X2X1,B(Y)=Y4Y3Y2Y1,C(Z)=Z8Z7Z6Z5Z4Z3Z2Z1而且输入和输出结果均用二进制表示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学时:1周/人课程编号:学分:1课程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课程总学分:1适用专业及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年级课程负责人:大纲主撰人:XXX编写日期:2003年12月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学习,利用先进的EDA设计手段,总结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会QuartusII的使用、层次化设计方法、多路开关,逻辑运算部件,移位器设计、微程序控制的运算器设计、微程序控制的存储器设计、简单计算机的设计,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学习内容、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每个同学必须将自己做的内容以PPT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提交一份纸质的实验报告和电子文档。
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业、科研、生产、其他。
三、考核办法1. 同学们在实验前应该认真准备实验,根据实验讲义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写出实验报告,带到实验现场。
2.QuartusII的使用在本次实验中,学会QuartusII软件的使用,然后利用此系统完成:〈1〉一位全加器设计〈2〉并行八位寄存器设计下载到实验箱上,在实验箱上验证。
评分细则:参加实验: 0.2分完成实验报告: 0.2分完成一位全加器设计: 0.3分完成八位并行寄存器设计:0.3分3.层次化设计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学会层次化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完成:〈1〉同步二进制计数器〈2〉多位二进制加法器下载到实验箱上,在实验箱上验证评分细则:参加实验: 0.2分完成实验报告: 0.2分完成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0.3分完成多位二进制加法器 0.3分4.复杂模型机设计利用TD-CMA平台,设计一套完整的指令系统,并下载到实验平台进行验证。
评分细则:参加实验: 0.3分完成实验报告: 0.3分完成所要求的复杂模型机设计 0.45分正确进行操作并回答问题 0.45分5.微程序控制器设计设计一个微程序控制器,并能在TD-CMA平台上进行验证。
乘法器课程设计
中文摘要在科技巨轮的飞速旋转下,当今数字技术应用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跟上时代数字发展的阔步迈进,保证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新型技术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数字电子技术正是应和当今教育趋势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中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本身就是一种促进时代进步的优秀的数字逻辑设计作品,使用时只需适当地进行连接,就能实现预定的逻辑功能。
而且由于他们所具有的通用性、灵活性、及多功能性,使之除完成基本功能之外,还能以他们为基本器件组成各类逻辑部件和数字系统,有效地实现各种逻辑功能。
乘法器正是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中的典型代表,该设计根据乘法的运算原理为加法(即被乘数与乘数的拆项求积后的移位相加),通过键盘、优先编码器、移位寄存器、加法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通过十进制数到二进制及BCD码的码实现数字电路的乘法可算及可视。
该设计电路不单用于单纯的乘法运算,亦是构成其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完成在系统里实行符合该电路模块工作特性的分支操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集成电路,加法器,分支操作,寄存器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I)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II)中文摘要 (III)1 设计任务描述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1.2.1 设计目的 (1)1.2.2 基本要求 (1)1.2.3 发挥部分 (1)2 设计思路 (2)3 设计方框图 (3)4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4)4.1 键盘输入及寄存电路 (4)4.1.1键盘输入及寄存电路设计 (4)4.2乘法运算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5)4.2.1电路设计 (5)4.2.2电路说明 (6)4.2.3参数计算 (6)4.3.1 电路设计 (7)4.3.2电路说明 (7)4.4显示电路设计 (8)4.5夜间照明电路 (8)5 工作过程分析 (9)6 元器件清单 (11)7主要元器件介绍 (12)7.1 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 (12)7.1.1 74LS194的功能介绍 (12)7.1.2 74LS194的功能表 (12)7.2 超前进位全加器74HC283 (13)7.2.1 74HC283的工作原理介绍 (13)7.2.2 74HC283的功能表 (13)7.3 编码器74148N (14)7.3.1 74148N的工作原理 (14)7.3.3 74148N的状态表 (15)小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A1逻辑电路图 (19)1 设计任务描述1.1 设计题目三位二进制数的乘法器1.2 设计要求1.2.1 设计目的(1)掌握乘法器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_
三.实验内容
验证74LS181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采 用正逻辑)
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
SW-B=1、ALU-B=0保持不变 在给定DR1=65、DR2=A7的情况下,改变运算器的功
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下表中,并和理论分 析进行比较、验证。 例如:置S3 S2 S1 S0 M CN为 1 0 0 1 0 1 运算器做加 法运算;
45
4.实验步骤
4.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在左方Source in Project栏中选中第二行ispLSI1032-70LJ84, 在右方Process for current Source栏中双击第七行JEDEC File按钮,则开始编译。如果编译正确,则生成可下载的文 件JEDEC File,即使出现警告提示,也表示已成功生成了可 下载文件。如果提示错误,则需要修改程序,然后重新编译。
40
3.实验原理
对该器件的逻辑系统设计是通过使用硬件描述 语言活原理图输入来实现的,硬件描述语言有 ABEL、VHDL等多种语言。
为了方便同学学习,这里以硬件描述语言进行 编程,描写器件功能,下面用ABEL语言编程 来实现一个加法器。
41
4.实验步骤
1.安装EDA。
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系统,安装上述 ispDesignEXPERT软件,安装完成后,桌面和开始菜单中 则建有ispDesignEXPERT软件图标。
5
三.实验内容
图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 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 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 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 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的T4接至 “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 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而S3、S2、 S1、S0 、Cn、M、LDDR1、LDDR2、ALU-B、 SW-B各电平控制信号用“SWITCH UNIT”中的二 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 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
组成原理课设阵列乘法器一、引言阵列乘法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电路,用于实现乘法运算。
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中,乘法运算是一项基本操作,因此阵列乘法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阵列乘法器的组成原理、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二、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由多个乘法单元组成,每个乘法单元负责一位乘法运算。
常见的阵列乘法器有二进制乘法器和十进制乘法器两种。
1. 二进制乘法器二进制乘法器采用二进制数的乘法算法,将乘法运算分解为多个位的乘法运算。
每个乘法单元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
输入端分别连接两个乘数的对应位,输出端连接乘积的对应位。
乘法单元内部采用逻辑门电路实现乘法运算。
2. 十进制乘法器十进制乘法器采用十进制数的乘法算法,将乘法运算分解为多个位的乘法运算。
每个乘法单元由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组成。
输入端分别连接两个乘数的对应位,输出端连接乘积的对应位。
乘法单元内部采用BCD码(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和逻辑门电路实现乘法运算。
三、工作原理阵列乘法器的工作原理与乘法运算的原理相同。
以二进制乘法器为例,假设有两个乘数A和B,每个乘数的位数为n。
阵列乘法器将乘法运算分解为n个位的乘法运算,每个位的乘法运算由一个乘法单元完成。
1. 二进制乘法器(1) 初始化:将所有乘法单元的输出置为0。
(2) 逐位运算:从最低位到最高位,依次对A和B的对应位进行乘法运算,并将结果累加到乘法单元的输出上。
(3) 输出结果:将所有乘法单元的输出按位连接起来,得到最终的乘积。
2. 十进制乘法器(1) 初始化:将所有乘法单元的输出置为0。
(2) 逐位运算:从最低位到最高位,依次对A和B的对应位进行乘法运算,并将结果累加到乘法单元的输出上。
同时,将进位信号传递给下一位的乘法单元。
(3) 输出结果:将所有乘法单元的输出按位连接起来,得到最终的乘积。
四、设计要点设计阵列乘法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乘法单元的选择:根据乘法运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乘法单元。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五)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夏晶晶 班级 M 计算机101 学号1051401122指导教师花小朋完成日期2013年6月21日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2)2 课程设计容与要求 (2)2.1课程设计的容 (2)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3 实现方法 (2)3.1 系统目标 (2)3.2 主体设计 (4)3.2.1 主窗体的设计 (4)3.2.2 定点整数真值还原窗体的设计 (6)3.2.3 定点整数单符号位补码加减法 (8)3.2.4 定点整数的原码乘法 (10)3.2.5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12)4 设计小结 (13)参考文献 (13)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容、完成所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旨在深化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基本知识,进一步领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一些算法,并进行具体实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课程设计容与要求2.1课程设计的容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五)2.2 课程设计的要求能够实现机器数的真值还原(定点整数)、定点整数的单符号位补码加减运算、定点整数的原码乘法运算和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3 实现方法3.1 系统目标本程序含有以下几个功能模块,分别能够实现如设计容所设计的功能。
共有5个类,各类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系统流程图:3.2 主体设计3.2.1 主窗体的设计程序菜单需要在输入口令正确后方可使用,若口令输入错误需给出重新输入口令的提示,三次口令输入错误则禁止使用。
登陆算法的流程图:输入密码判断密码计数器减1激活菜单栏隐藏登陆显示欢迎界面弹出错误窗口判断计数器值是否大于零结束开始3.2.2 定点整数真值还原窗体的设计选择主窗体中“机器数的真值还原(定点整数)”时进入下图所示的窗体。
在上面的窗体中按“输入”按扭时,将输入焦点设置为最上面的一个文本框上。
输入一个机器数(如10001000)后,按“原->真值”、“反->真值”、“补->真值”或“移->真值”按扭中的任一个后,将在第二文本框中显示对应操作的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_定点补码一位乘法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定点补码一位乘法器的设计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06年12月31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2)1.1补码乘法器设计原理 (2)1.2设计思路 (4)1.3设计环境 (5)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5)2.1补码乘法器电路图的设计与实现 (6)2.1.1 补码乘法器设计 (6)2.1.2 器件的选择与引脚锁定 (8)2.1.3 编译、综合、适配 (8)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9)2.2.1 两输入三选一选择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9)2.2.2 半加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仿真调试 (10)第3章编程下载与硬件测试 (12)3.1编程下载 (12)3.2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2)参考文献 (14)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 补码乘法器设计原理原码乘法的主要问题是符号位不能参加运算,单独用一个异或门产生乘积的符号位,故自然提出能否让符号数字化后也参加乘法运算,补码乘法就可以实现符号位直接参加运算。
布斯(Booth)算法,它采用相加和相减的操作计算补码数据的乘积,Booth算法对乘数从低位开始判断,根据两个数据位的情况决定进行加法、减法还是仅仅移位操作。
Booth算法操作表示判断的两个数据位为当前位及其右边的位(初始时需要增加一个辅助位0),移位操作是向右移动。
判断被乘数中的最低位以及右边的位(辅助位0),如果为00,则只进行移位操作;之后在判断移位之后的最后两位,如果为01,则进行加法操作并进行移位操作;如果最后两位为10,则进行减法操作并移位,这个减法操作相当于减去2x的值;判断最后的差值,如为1,则部分积加[X]补;如为0,则不分积加0;如为-1,则部分积加[-X]补,最后一次不移位。
组成原理乘法器课程设计
组成原理乘法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乘法器的组成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乘法器设计方法。
2. 学生掌握二进制乘法运算规则,能够运用乘法器原理进行相关计算。
3. 学生了解乘法器在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乘法器电路。
2. 学生能够分析乘法器性能,提出优化方案,提高运算效率。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我国在乘法器领域的发展状况,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志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法器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器基本概念:介绍乘法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内容:二进制乘法器、算术逻辑单元(ALU)中的乘法器等。
2. 乘法器组成原理:讲解不同类型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 内容:串行乘法器、并行乘法器、Booth算法乘法器等。
3. 二进制乘法运算规则:阐述二进制乘法的运算过程及规则。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 内容: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乘法运算对比,二进制乘法运算步骤。
4. 乘法器设计方法:介绍乘法器的设计方法及优化策略。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 内容:乘法器电路设计流程,优化方法(如部分积生成、压缩技术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_阵列乘法器的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1月10日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01.1设计原理 01.2设计思路 (1)1.3设计环境 (2)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2)2.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3)2.1.1总体方案的逻辑图 (3)2.1.2器件的选择与引脚锁定 (3)2.1.3编译、综合、适配 (4)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2.2.1一位全加器的设计与实现 (5)2.2.2 4位输入端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6)2.2.3 阵列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9)第3章硬件测试 (12)3.1编程下载 (12)3.2 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2)参考文献 (14)附录(电路原理图) (15)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 设计原理阵列乘法器采用类似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
人工计算方法是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对应相加得出每一位的最终结果。
如图1.1所示,用乘数的每一位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
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即将各次部分积的对应数位求和即得到最终乘积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乘法的运算速度,可采用大规模的阵列乘法器来实现,阵列乘法器的乘数与被乘数都是二进制数。
可以通过乘数从最后一位起一个一个和被乘数相与,自第二位起要依次向左移一位,形成一个阵列的形式。
这就可将其看成一个全加的过程,将乘数某位与被乘数某位与完的结果加上乘数某位的下一位与被乘数某位的下一位与完的结果再加上前一列的进位进而得出每一位的结果,假设被乘数与乘数的位数均为4位二进制数,即m=n=4,A×B可用如下竖式算出,如图1.1所示。
X 4 X3X2X1=A× Y4 Y3Y2Y1=BX4Y1X3Y1X2Y1X1Y1X4Y2X3Y2X2Y2X1Y2X4Y3X3Y3X2Y3X1Y3(进位) X4Y4 X3Y4 X2Y4 X1Y4Z8 Z7Z6Z5Z4Z3Z2Z1图1.1 A×B计算竖式X4 ,X3,X2,X1,Y4,Y3,Y2,Y1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入端,Z1-Z8为阵列乘法器的输出端,该逻辑框图所要完成的功能是实现两个四位二进制既A(X)*B(Y)的乘法运算,其计算结果为C(Z) (其中A(X)=X4X3X2X1,B(Y)=Y4Y3Y2Y1,C(Z)=Z8Z7Z6Z5Z4Z3Z2Z1而且输入和输出结果均用二进制表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简单模型机指令系统的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2017年03月10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过程情况表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任务 (1)3.课程设计所用设备及所需资料 (1)4.设计内容 (1)4.1设计原理 (1)4.1.1总体概述 (1)4.1.2模型机的寻址方式 (2)4.1.3模型机微指令系统的特点 (2)4.2设计过程与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模拟乘法除法的原理 (4)4.2.2.对应算法分配硬件 (8)4.2.3设计全新的指/微指令系统 (10)4.3设计结果及分析 (12)4.3.1汇编语言程序 (12)4.3.2程序执行跟踪 (13)5心得体会 (16)1.课程设计的目的1.在实验机上设计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2. 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3. 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针对COP2000实验仪,首先通过综合实验了解该模型机微程序控制器原理(主要指熟悉该模型机指令/微指令系统的详细情况),然后以实现二进制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并编写并运行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3.课程设计所用设备及所需资料1. COP2000实验系统2. PC机( COP2000仿真软件)3. 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说明书4.设计内容4.1设计原理4.1.1总体概述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
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结构图如图1所示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但其工作原理与16位机相同。
图1 仿真结构图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
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
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
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的各种功能。
模型机有24位控制位以控制寄存器的输入、输出,选择运算器的运算功能,存储器的读写。
模型机的缺省的指令集分几大类: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数据传输指令、跳转指令、中断返回指令、输入/输出指令。
4.1.2模型机的寻址方式模型机的寻址方式分五种,具体说明如表1所示。
4.1.3模型机微指令系统的特点1. 模型机微指令系统格式模型机有24位控制位以控制寄存器的输入、输出,选择运算器的运算功能,存储器的读写。
微程序控制器由微程序给出24位控制信号,而微程序的地址又是由指令码提供的,也就是说24位控制信号是由指令码确定的。
该模型机的微指令的长度为24位,其中微指令中只含有微命令字段,没有微地址字段。
其中微命令字段采用直接按位的表示法,哪位为0,表示选中该微操作,而微程序的地址则由指令码指定。
这24位操作控制信号的功能如表2所示:(按控制信号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说明)表1 模型机的寻址方式COP2000中有7个寄存器可以向数据总线输出数据, 但在某一特定时刻只能有一个寄存器输出数据. 由X2,X1,X0决定那一个寄存器输出数据,如表3所示。
表2 微指令控制信号的功能COP2000中的运算器由一片EPLD 实现. 有8种运算, 通过S2,S1,S0来选择。
运算数据由寄存器A 及寄存器W 给出, 运算结果输出到直通门D ,如表4所示。
表3.寄存器微指令 表4.运算器微指令4.2.1. 模拟乘法除法的原理1. 无符号乘法:(1)实例演示(列乘法具体例子演算的算式):乘数与被乘数假设为00010000(16)与00000110(6),结果应该为0101000(80)。
运算图示为表5所示。
表5 乘法演示(2)硬件原理框图:硬件原理实现及分配如图2所示。
图2乘法实现硬件原理图(3)算法流程图:算法流程实现及顺序如图3所示。
图3乘法实现流程图2. 无符号除法(1)实例演示(即,列4位除法具体例子演算的算式):假设被除数和除数为01010111(87)和1010(10)结果商为1000(8))运算图示为:表6 除法演示(2)硬件原理框图:硬件原理实现及分配如图4所示。
(3)算法流程图:算法流程实现及顺序如图5所示。
图5 乘法实现流程图4.2.2.对应算法分配硬件1. 无符号乘法符号乘法对应于COP2000实验仪的硬件具体分配使用情况如表7所示:表7 无符号乘法的硬件分配情况2.无符号除法无符号除法对应于COP2000实验仪的硬件具体分配使用情况如表8所示:表8 无符号除法的硬件分配情况4.2.3设计全新的指/微指令系统1. 设计新的指令集,如图6 所示图6 指令系统2.设计新的微指令集,如图7 所示图7-1 微指令系统图7-2 微指令系统图7-3 微指令系统4.3设计结果及分析4.3.1汇编语言程序1.无符号乘法汇编程序MOV R0,#00H 积初始化MOV R1,#10H 被乘数初始化MOV R2,#05H 乘数LOOP :AND R2,#0FFH 判断乘数是否为零JZ LAST 为零,则结束计算AND R2,#01H 判断乘数末尾是否为一JZ NEXT 为一跳转MOV A,R1ADD R0,A 部分积更新JC IFYC 溢出判断NEXT :SHL R1 被乘数左移SHR R2 乘数左移JMP LOOPIFYC :MOV R3,#11HOVER2. 无符号除法汇编程序MOV R0,#0AHMOV R1,#57HMOV R2,#00HMOV R3,#0AHSHL R0SHL R0SHL R0SHL R0BEGIN :MOV A,R3CMP R0,AJC LASTMOV A,R0CMP R1,AJC SMALLJMP NEXTNEXT :MOV A,R0SUB R1,ASHL R2ADD R2,#01HSHR R0MOV A,R3CMP R0,AJC LASTJMP BEGINSMALL:SHL R2SHR R0MOV A,R3CMP R0,AJC LAST4.3.2程序执行跟踪1. 乘法程序跟踪,如表9所示2.除法程序执行跟踪,如表10所示。
表10 除法程序跟踪5.心得体会经过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设计内容。
在这两周的实验课上,我和同学和老师积极交流,讨论,课下的时间里,自己查阅书籍,资料,不断在仿真实验仪上调试,修改。
在亲力亲为的动手实践中,我不但巩固了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有关指令系统、总线系统等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查补了当时疏漏未理解的方面,有了更高,更好的理解和体会。
在课设的前期,因为要求是选做除法,我当时心里十分的迟疑,觉得自己动手能力比较差,有些想直接放弃的念头,而且当时身边好多同学都放弃了除法,让我更加动摇。
对乘法的实现,我最开始是用系统的指令十分麻烦又简单的做出了小小的成果,很大的鼓舞了我,我不断地查阅资料编写新的指令,设法减少冗余的指令,设计出了自己的指令系统,并且运行成功。
于是,我决定做除法,我开始真正领会到学习真的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的过程,过程中你也许苦恼,也许无助,但是当你突破了这个挑战,翻过了这个山,山的那边就是更优秀的自己。
验收的前一天,做除法的时候,纸上的模拟调试了一下午,依旧通不过调试,这时候,我也不知道我的指令是有可修改的小错误,还是不可挽回的错误,我逐个语句排查,找到了无效的语句,但是我最后还是没能发现语句为什么没能正确的执行,我选择了用多条语句间接的替代了失效的语句,最后完成了除法指令集的设计调试。
这次课程设计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疏忽和遗漏,在设计八位的乘法指令时,把积也用一个寄存器保存,还有除法指令的实现,除数限于四位的,这次课设给了我很大的动手实践,掌握深化的机会,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对模型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