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花生新品种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花生新品种白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花生新品种白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23f96a0b1c59eef8c7b412.png)
花 生 品 种 “白 院 花 1号 ” 吉 林 省 白 城 市 农 业 是
要 求 调 整 穴 距 。 机 播 时 根 据 每 公 顷 株 数 调 整 好 种 子
量 , 般 在 10 e h 一 5 k, m 左 右 。 / 34 . 足墒 播种 。 选 分级 粒
科 学 院 20 0 4年 在 地 方 品 种 “四 粒 红 ” 体 中 筛 选 鉴 群 定 经 系 统 选 育 而 成 的 早 熟 、 产 、 病 的 花 生 新 品 高 抗 种 , 系 代 号 为 白 0 —1 品 6 3 8。2 1 0 0年 通 过 吉 林 省 农 作
20 0倍 液 、 . % 扑 蚜 虱 可 湿 性 粉 剂 2 5 0 倍 液 、 0 25 0 1 % 高 效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4 0 0倍 液 等 , 面 喷 0 0 叶 雾 ; 育 中后 期 的 伏 蚜 可 选 用 2 % 快 杀 灵 乳 油 、 生 5 特 杀 灵 乳 油 , 0 辟 蚜 雾 可 湿 性 粉 剂 等 , 用 2 0倍 液 5% 施 0 对 花生 基 部 喷 雾 防 治 ; 育 中 期 叶 斑 病 病 叶 率 达 生 1 % ~1 % 时 , 一 般 在 7月 1 ~3 t 病 ), 0 5 ( 0 0 E发 用 8 % 代 森 锌 4 0倍 液 或 7 % 甲 基 托 布 津 10 0 ~ 0 0 0 0 15 0倍 液 或 5 % 多 菌 灵 10 0~15 0倍 液 叶 面 喷 0 0 0 0
36 病 虫草 害防治 .
系 发 达 , 秆 粗 壮 。荚 果 串 珠 形 , 腰 浅 , 皮 黄 白 茎 果 果 色 , 纹 较 浅 , 实 长 3~5 m, 、 粒 果 居 多 。 百 网 果 c 三 四 果 重 1 1 8 , 仁 率 7 . % 。 果 仁 粗 蛋 白 质 含 量 5 .g 出 06 3 . 9 , 脂 肪 含 量 4 . 2 。 经 田 间 自然 发 病 情 0 1% 粗 9 3% 况 调 查 , 青 枯 病 、 腐 病 、 斑 病 和 根 腐 病 达 到 中 对 茎 叶 抗 以 上 水 平 , 宜 在 吉 林 省 种 植 四 粒 红 的 花 生 肥 20 ~30 gh 0 0 k / m ( N 1 % 、 1 % 、 1 % ) 底 肥 , 据 基 肥 用 量 0 P0 5 K 0 0 作 根 和 植 株 的 长 势 可 进 行 中后 期 叶 面 施 肥 。若 始 花 期 至
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155202240c844768eaee47.png)
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摘要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近几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33万hm2以上,平均单产320kg/667m2左右,面积和总产居河南省第一位。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南阳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和集散地,近几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33万hm2以上,平均单产320kg/667m2左右,面积和总产居河南省第一位。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也是我国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南阳地区的花生青枯病主要分布于岗坡丘陵和沿河沙地,发病地块一般造成10%~30%的减产,重病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
宛花3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珍珠豆型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适合在河南省黄河以南花生区(尤其是青枯病区)推广种植。
1育种目标立足于南阳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和传统种植习惯,着眼于花生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以选育高产、优质(高油、高油酸、高蛋白)、多抗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为目标,积极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主推品种,选配杂交组合,选育适应性广、抗病性好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花生产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2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2.1亲本来源宛花3号的亲本组合为:宛花2号×远杂9102,品种组合系谱图见图1。
母本宛花2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品种[2],具有早熟、高产、结果集中、果形好、出米率高等优点,但不抗青枯病;父本远杂910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抗青枯病品种,且高油、高产、适应性广[3]。
因此,选择宛花2号和远杂9102搭配组合,以期选育出抗青枯病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P12×宛8908白沙1016×A.chacoense↓↓宛花2号(9911-7)×远杂9102↓宛花3号图1宛花3号系谱图2.2选育过程2010年,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育的优良品种宛花2号(9911-7)做母本,高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11年F1去除假杂种后混收,2012年F2选择优良单株,冬季进行南繁加代;2013年F4选择优良单株,冬季进行南繁加代,表现优异的株系剔除个别劣、杂株后混收;2014年对混收的优良株系进行鉴定,株系1005-8-5-3整齐一致,结果集中,产量突出;2015年在本院组织的品系比较试验中,1005-8-5-3平均荚果产量为400.35kg/667m2,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15.06%,居参试品系第1位。
花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花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b573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d.png)
花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花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种植技术
1、选择地块:在种植花生前,必须根据地块的温度、水分、pH 值、土壤质量等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种植花生的地块,以保证花生的生长和收获质量。
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花生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不仅是对种子本身的清洁和鉴定,还是对种子的防病抗病性能的增强和增效。
种子的清洁通过清洗容器、水洗、晾干等方式。
3、施肥:为了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保证收获量和品质,必须施肥给花生提供养分。
4、灌溉:为了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必须及时补充土壤的水分,适当的灌溉是花生种植的重要措施之一。
5、除草:除草是控制花生田杂草和杂草发生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杂草对花生的损害。
二、管理
1、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花生种植中的一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和损害花生。
- 1 -。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6fa3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d.png)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是指在花生的整个种植周期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操作手段,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花生种植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
1.地块选择: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壤p H值在 6.0-7.0之间的土地种植花生。
避免选用过去两年内种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的土地,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良种选用:选用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四川薄壳花生、洛川花生等。
同时,种子要进行筛选,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3.良好的苗床管理:花生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在苗床上,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浇水和排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合理的播种时间:花生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
一般适合选择在春季,气温较高、降水量适中的时候进行播种,可以提高花生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5.正确的播种密度:花生的播种密度决定了每亩地上花生的株数。
一般情况下,播种密度为12000-15000株/亩。
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花生间的竞争激烈,影响花生的生长发育;种植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6.土壤肥力管理:花生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因此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并根据土壤的情况施肥。
通常在播种前应施足底肥,然后在花生苗期进行中耕施肥,以及花生生育期的追肥。
7.病虫害防治:花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花生沟螟、花生锈病、花生炭疽病等。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可采取轮作、合理使用农药、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8.合理的灌溉管理:花生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
要避免土壤干旱或过湿,定期进行浇水,并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进行灌溉调控。
9.除草管理:及时除去花生田里的杂草可以减少花生和杂草的竞争,提高花生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率。
可以通过手工除草、草药除草或覆盖物除草等方式进行。
10.反倒伏处理: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采取及时支架、加深根部固定、及早上浇水等措施,防止花生倒伏。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b60f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1.png)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食品作物,高产栽培管理是实现丰产的关键。
下面是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的要点:一、良种选育:1.选择高产、抗病虫害和逆境的良种,如花生品种“川花17号”、"四川星花766号"等。
2.选用病毒、真菌和线虫等检测技术,确保良种的无病毒和昆虫侵袭。
二、土地准备:1.秋季耕翻土地,清除杂草和作物残渣,促进土壤通气和湿度的调节。
2.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施肥调节。
三、合理施肥:1.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选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的需要,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
四、适宜密植:1.根据花生品种和栽培方式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一般为70-80公分×30-40公分。
2.确保植株之间的充足空间,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伸展。
五、水分管理:1.在花生生长的关键阶段,合理浇水,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
2.避免土壤过湿或干旱,以减少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分应力。
3.利用覆膜或滴灌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六、病虫害防治:1.强化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选择合适的药剂和防治方法。
2.合理轮作,避免花生连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七、留果管理:1.在花生开花时,合理留下足够的的花侧蕾保留,以提高果实产量。
2.去除花后花茎,促进养分的转运和果实的发育。
3.控制花生结果的数量,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八、及时采收:1.根据花生品种的生育期,合理确定采收时间。
2.在花生成熟之后进行采收,避免过早和过晚采收,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以上是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的要点。
合理选育良种、科学施肥、适宜密植、合理浇水、病虫害防治和留果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实现超高产。
注意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为花生种植提供指导和支持。
连城红衣花生的特征特性及春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连城红衣花生的特征特性及春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ab49a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a.png)
连城红衣花生的特征特性及春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连城红衣花生是福建省连城县著名的特色农产品,是一种高品质的花生品种,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
下面将介绍连城红衣花生的特征特性以及春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颜色鲜艳:连城红衣花生果肉呈红色,外表色泽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2. 口感好:连城红衣花生肉质饱满,口感清爽,入口即化,且不易产生脂肪。
3. 品质优:连城红衣花生具有高油、高蛋白、低糖的特点,是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农产品。
4. 特殊气味:连城红衣花生成熟后,具有一种独特的花香味道,是其他花生品种所没有的。
二、春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选用优质种子:选择颜色鲜亮、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连城红衣花生种子进行种植。
2.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的壤土或壤土质地轻的土壤,先进行除草和平整,然后施入有机肥料。
3. 编织网格:在田间编织网格,每格面积30厘米×30厘米,栽植节间距为25厘米×25厘米。
4. 定期浇水:花生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水分,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定期浇水。
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保湿,浇透水后及时覆盖麦秸等杂草,减少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湿润。
5. 注意施肥:春天是花生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在生长初期至抽蕾期施肥。
可以使用氮、磷、钾等元素丰富的复合肥,使花生生长茁壮,增加产量。
总之,连城红衣花生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和高品质的花生品种,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选用优质种子、注意水肥管理、经常除草等。
只要注意这些方面,就可以收获高产和优质的花生。
花生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doc
![花生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56e765fd0a79563d1e7276.png)
花生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摘要]花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提高花生亩产和詁质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连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花生仲恺花1号栽培技术试验[中图分类号JS5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J1003-1650 (2013) 07-0113-02、八―1—一、刖吕花生仲恺花1号是由源自湛油41/粤油193,由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优质花生品种,属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
株高屮等、生势强。
全生育期春植120-130天、秋植110天左右。
主茎高46. 5-51.9厘米,分枝长51.8-56. 7厘米,总分枝数7. 0-7. 7 条,有效分枝5. 6-5. 8条。
主茎叶数17.4-18.8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
单株果数14.0个,饱果率79.2%-85・1%,双仁果率75.4%〜86.0%, 百果重172.4-179.6 克,斤果数332. 2-362. 6 个,出仁率67. 5%-68. 1%。
含油率48.9%-54.6%,蛋白质25.4%0屮抗青枯病,田间表现高抗锈病、中抗叶斑病。
耐旱性、抗倒性和耐涝性均较强。
在2004年的广东省区试中平均亩产314. 85公斤,比对照种汕油523 增产8.33%, 2005年复试时,平均亩产261. 33公斤,增产8.0%,增产极显著。
现介绍此品种花生种植技术如下。
二、花生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1 •播种前准备1. 1耕地选择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气性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并经2年轮作、隔年犁冬晒白的中上肥m,为作物种植提供养分基础。
1・2耕地平整早春浅耕,及时耙匀耙细,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剔除土壤中的碎石、硕块和杂物。
1. 3耕地消毒播种前进行耕地消毒,施生石灰25kg/W,于犁地前撒施。
土壤深翻后,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既可消毒土壤,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花生新品种新花一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花生新品种新花一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4de8903d8ce2f006623bd.png)
种适应性的参照。回归系数为1时,品种的适应性最 回归系数分别为1.0711和1.0940,CK豫花8号的回
广泛,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回归系数越接近1,该品种 归系数分别为0.9046和0.8295,新花一号的回归系
适应性越广泛,对环境要求相对不严格;回归系数越 数连续两年均比CK豫花8号更接近1。说明新花一
远离1,该品种适应性越狭窄,对环境要求越严格。 号的适应性优于CK豫花8号。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应用
2.1 丰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
通过试验分析表明,新花一号具有丰产、稳产及
作者简介:赵治军(1977-),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育种研究。E-mail:shuanghuanky@
新花一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通过对郑州86036进 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008.55kg/hm2,
行钴60辐射处理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06年通 平均比CK 豫花8号增产7.72%。2005年参加河南 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审定编号 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新花一号荚果产量为 2006001,证书编号2006086。新花一号的育成填补了 3792.00kg/hm2,籽仁产量为2772kkg/hm2,分别比
四倍体金银花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丁文静 沈 华 郭艳萍 孙 伟 张李娜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临沂 276012)
摘要:通过以组织培养的方式繁育四倍体金银花种苗。选择外植体,试验选择较易灭菌,且萌发力 强的春季当年带顶芽的茎段。通过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新生芽、不定根的诱导(采用MS,1/2MS 为基本培养基,对生长激素6-BA和NAA浓度进行调节),得到了适合四倍体金银花进行组织培 养的体系。为四倍体金银花进行脱毒快繁,工厂化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四倍体金银花;组织培养;快繁育苗
花生种植方法和栽培管理要点
![花生种植方法和栽培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cbd8559b6648d7c1c74649.png)
花生种植方法和栽培管理要点作者:李志壮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6期辽宁省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花生是锦州地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适应性较强,除盐碱地外的土壤都可以生长。
2017年。
锦州市花生种植面积74,8万亩。
产量14,6万吨,平均亩产195kg。
与去年同期相比,种植面积增长29,2%。
产量增长24,8%,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花生栽培种植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锦州市农业科技人员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
针对性的解决花生种植地的选取、花生种子以及田问施肥等一些威胁到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问题。
1选地与整地花生对地块的选择尤为严苛,花生的高产离不开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肥力,由于锦州地区肥沃的土壤。
刚好给花生的高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在选地时最好选择没有打过农药和施过肥的原生态土地,花生种子发芽出苗需要大量水分。
因此种植花生的土壤含水量必须达到田问最大持水量70%左右,远离城镇污染的地方,保证良好的种植环境,能够有效的保证花生的种植质量。
由于花生生长对土壤通透性要求较高,在整地方面,要求土壤疏松,没有较大土块,可通过深耕土壤来实现花生增产,适当的深耕可以促进花生的健康生长,二期还能够减少花生病害,促进其健康生长,注意土壤的深耕程度应视土层厚度而定,其中针对厚度小于30era的地块。
应逐年加深。
而土层厚的地块应直接耕至30em,花生与花生的间距也要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在花生生长期间生长状况不均衡,造成低产的现象。
2种子的选择选用优良品种是锦州地区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花生种子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后期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总产量的多少,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
应详细了解各品种的特性。
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肥力的花生品种来进行种,当地花育20、花育23、花育308、唐油285等品种表现较好。
应选择颗粒饱满颜色呈暗红色或者红色,这样的花生种子是比较优良的。
有了良种,还要搞好造墒。
红花栽培如何实现高产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
![红花栽培如何实现高产红花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8f22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6.png)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红花螟
红花螟是红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会钻食红花的花蕾和花瓣,严重影响红花的产量和质量。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 法可以有效控制该害虫的危害。
桃粉蚜
桃粉蚜是一种常见的红花害虫,成虫和若虫会刺吸红花植株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使用马拉硫磷、抗蚜威等化学药 剂可以有效控制该害虫的危害。
科学施肥
根据红花生长需求,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促进红花生长茁壮。
灌溉与排水的管理
适时灌溉
根据红花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有利于红花生长。
及时排水
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红花受涝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红花采收与加工技术的优化
适时采收
红花采收时间对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应选择晴天上午采收,有利于晾晒 和加工。
品种改良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红花产量,还需要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可以通过杂交 、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红花新品种,提高红花的生产 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THANKS
红花实蝇
红花实蝇的幼虫会蛀食红花的果实,导致果实畸形、落果等问题。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果并使用化学药剂等措施可 以有效控制该害虫的危害。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红花品种是防治病虫 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及时浇水、清除杂草等措施可以改善 红花植株的生长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红花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死 病原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药剂防治
在必要时可以选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 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红花植 株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种花生高产的技巧与方法
![种花生高产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83d6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2.png)
种花生高产的技巧与方法
种植花生高产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应种植区域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花生品种,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等特性。
2. 土壤准备:花生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需提前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3. 种植期选择:根据花生的生长习性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期。
一般而言,花生适应生长温度为25-30的环境。
4. 播种和密度控制:使花生种子均匀分布在种植区域,避免种植区域内密度过大或过小,对生长不利。
适当调整种植密度,使每亩地的花生株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5. 合理施肥:在种植前施加基础肥,增加土壤肥力,补充所需的养分。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需求进行追肥,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及时造成的生长不良。
6. 病虫害防治:密切观察花生生长过程中是否存在病虫害,如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对花生产生严重影响。
7. 灌溉管理:要合理控制花生田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花生干旱或过湿。
8. 茎叶修剪:花生生长过程中,适当修剪茎叶,促进光照和通风,有助于花生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9. 收获和贮存:根据花生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采用科学的收获方法,确保花生的品质。
收获后,正确贮存花生,提高耐久性和保鲜度。
总之,种植花生高产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分、养分、病虫害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_如何种植花生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_如何种植花生](https://img.taocdn.com/s3/m/e85c8f0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0.png)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_如何种植花生花生在种植的时候有各种管理,在种植的时候有什么管理技术要主要的,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一> 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要获得优质、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全土层至少需50厘米以上,耕作层30厘米左右,10厘米左右的结果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
2、播种整地整地是花生丰产的基础,也是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的前提。
花生种子较大,脂肪含量高,发芽出苗需要较多的水分和氧气。
因此,播种前整地的总体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使花生的生长发育一直处于适宜的土壤环境中。
花生整地的另一方面是结合耕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地用一袋复合肥(80斤)、1—2袋益生源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160斤)。
3、种子准备做好播种的种子准备工作,对于保证一播全苗和提高花生产量、品质至关重要。
(1)选种剥壳前对留种的荚果进行再次选种,选种饱满的双仁果作种。
剥壳后对种子进行粒选分级,首先将秕粒、小粒、破碎粒、感染病虫害和霉变的种子拣出,然后按种子籽粒的大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级播种,但三级种子一般不做种用。
(2)播前晒果晒果能增加种子的后熟,打破种子的休眠性,促进酶的活动,有利于种子内养分的转化,提高种子的生活力;晒果可使种子干燥,增强种皮透性,提高种子的浸透压,增强吸水能力,促进种子的萌动发芽,特别是对成熟度差和贮藏期间受过潮的种子效果尤为明显;晒果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3)剥壳花生剥壳不宜太早。
因剥壳后的种子容易吸收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的活动,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发芽能力。
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
(4)发芽试验发芽试验是各种作物播种前必须进行的程序之一。
通过发芽试验,一可减少浪费、二可及早采取必要补救措施,经过发芽试验,就可以预先知道花生的种用价值。
红花新品种百农红花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红花新品种百农红花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a28a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4.png)
-72-耕作与栽培第41卷第1期2021年02月红花新品种百农红花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胡喜巧12,杨文平打陈红芝】,孟丽1(1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新乡453003)Breeding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NewCarthamus tinctorious L.Variety Bainong No.HU Xiqiao1,,YANG Wenpiig,CHEN Hongzhi,MENG Li摘要:百农红花1号是河南科技学院选育的红花新品种,2019年12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本文介绍了红花新品种百农红花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从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百农红花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红花;百农红花1号;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239(2021)01-0072-03红花(Carthamus tinciorius L.)是集药用、油用、菜用和饲料于一身的一、二年生特种经济植物,在我国已有2100年的栽培和药用历史[13]。
以管状花入药,具有稳定血压,降低胆固醇,促进微循环,恢复神经等功能[4]。
籽粒作为药材的副产品,产量较高而价格相对较低,其亚油酸含量高达73%~85%,享有“亚油酸之王”的美誉,是高品质食用油[4]。
红花籽油还可药用,同样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等作用。
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把红花籽油作为一种药、油两用作物列入《生产年鉴》的统计项目之内。
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云南、四川、山东、安徽等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红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一直不大,其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是一种未被充分利用的作物。
据查,新疆吉木萨尔、河南新乡、四川简阳、云南巍山是我国红花的四个主要产地,但主要还是采集其花冠入药,对红花的油用和菜用研究才刚刚起步。
花油兼用品种豫红花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花油兼用品种豫红花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ea48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8.png)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1),92-93Shaanxi Journal of Aoicuaural Sciences 花油兼用品种豫红花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陈鑫伟,吕树立,郑东方,陈敏菊,孟凡玉(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红花是一种集药材、油料、染料和饲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发展迅速&红花新品种'豫红花1号',经示范种植,667m2产花丝21.62kg、籽粒226.34kg,是优良的花油兼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包衣、合理密植、适当化控、水肥管理、花丝采摘及籽粒适时收获等&关键词:中药材;油料;红花;豫红花1号;栽培技术红花(Carthamus L.)又名刺红花,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集油、药、染料和饲料兼用的特种经济作物。
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种植业结构逐渐调整,红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但是,当前种植的红花老品种存在推广时间过长、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且传统的、落后的栽培技术难以适应现有市场变化的需求,难以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此,笔者从新品种特性、整地施肥、种子处理、科学播种、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药剂处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的管理要点、栽培难点及主攻方向,以期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及新技术的应用,为广大的红花种植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为红花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参考o1“豫红花1号”品种介绍“豫红花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生长势强、整齐度好、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含油量高、花期集中、抗倒伏、抗旱耐碱,千粒重42.48g,花丝平均产量317-4kg-hm-2,籽粒产量4090.35kg-hm'2。
含油率为35.0%是花、油两用的优质高产品种。
2“豫红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选地和整地地块选择以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前茬未种过红花的土地最佳,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2000-26000kg-hm'2,氮磷钾复合肥450kg-hm'2,硫酸钾收稿日期:20209193修回日期:2020-03-10第一作者简介:陈鑫伟(1978-),女,河南商丘人,从事作物育种工作。
花生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重点分析
![花生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重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28fa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8.png)
花生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重点分析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由于其营养丰富且产量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如何实现超高产成为了农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从花生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指导。
一、品种选择实现超高产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具有高产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花生品种。
目前,国内外对花生品种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工作,研发了许多优质的品种,如农一号、农二号等,这些品种都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
农民们在种植花生时要根据自身的种植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以确保后续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地块选择和土壤改良花生喜欢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因此在种植花生时,应选择肥沃的土地,避免选择酸碱度过高、排水不良的地块。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改良工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化肥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花生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适时播种适时的播种是实现花生超高产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花生在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适宜进行播种。
在播种时,应选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日子,避免雨水过多造成土壤水涝,影响花生的生长。
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的耕地和整地工作,确保土壤的疏松和杂草的清除,为花生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实现超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其生长。
一般而言,可选择磷、钾、氮等元素进行施肥,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和花生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确保花生得到充足的养分支持。
五、良好的田间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是确保花生超高产的重要保障。
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浇水等田间管理措施,保证花生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
要注意对花生进行定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花生的生长造成影响。
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比较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db4f031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DOI:10.19904/14-1160/s.2021.12.001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王嫦华(福清市阳下街道办事处,福建福州350300)摘要:对泉红花1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泉红花1号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600kg/hm2。
关键词:花生;泉红花1号;施肥量;种植密度;比较试验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2-0002-03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2文献标志码:B花生是福清市阳下街道主要油料作物,目前阳下街道主要种植品种为泉花551和闽花6号等[1-7]。
泉红花1号是由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蛋白、高锌红花生新品种,福清市于2016年引进试种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和抗病等优良特性。
为配合泉红花1号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泉红花1号的高产潜力,2020年春季在福清市阳下街道开展泉红花1号施肥量和种植密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为泉红花1号,是由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秋花生种子。
1.2方法试验于2020年春季在福清市阳下街道北亭村种植大户陈明余的地块进行。
试验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5.3g/kg、速效氮82mg/kg、速效钾103.4mg/kg、速效磷为220.8mg/kg,pH值为6.02。
前作为水稻,生长正常。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两个处理,主处理种植密度(A)设5个水平,分别为A1:株行距26.4cm×19.8cm(折合播种仁22.74万粒/hm2);A2:株行距23.1cm×19.8cm(折合播种仁25.99万粒/hm2);A3:株行距设置为19.8cm×19.8cm(折合播种仁30.32万粒/hm2);A4:株行距16.5cm×19.8cm(折合播种仁36.38万粒/hm2);A5:株行距设置为13.2cm×19.8cm(折合播种仁45.47万粒/hm2)。
彩色花生新品种锡花1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彩色花生新品种锡花1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aa1860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d.png)
彩色花生新品种锡花1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苏;孔维新;周红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锡花1号系江苏省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经发局于2008年育成的新品种,以中间材料XI9701(从油料所引种的美国黑花生为父本,以中间材料从山东花生研究所引种的鲁花9号为母本的杂交种)作父本,以从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的泰花3号作母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培育而成的彩色花生新品种,具有食用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阐述了锡花1号的育种目标和选育过程,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优缺点,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陈苏;孔维新;周红
【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经发局,江苏无锡 214092;江阴市祝塘镇镇政府;无锡市滨湖区农林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038
【相关文献】
1.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J], 刘红欣;何中国;李玉发;牛海龙;李伟堂;王佰众;李晓伟;朱统国;王丽;王曙文
2.汴花系列鲜食油食两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徐林; 姜军; 李相逢; 赵振伟; 左梅芳; 秦亚芳
3.花生新品种宛花3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李拴柱; 宋江春; 王宏豪; 王建玉; 张秀阁; 马然君
4.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濮科花1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马金娜
5.花生新品种周科花16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 赵延勃;张保亮;杨亚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71e1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f.png)
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吴载能;吴振新【摘要】从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连城县红衣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吴载能;吴振新【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366200【正文语种】中文红衣花生是连城县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而且富含被营养学界誉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白黎芦醇,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血液畅通,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2011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为把红衣花生这一特色优势产业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连城县加快推进红衣花生产业化经营步伐,基本形成了技术规范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红衣花生的产量,2012年连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文亨镇田头村示范推广红衣花生高产栽培示范区10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210.8 kg,比农户普通栽培增产39.2 kg,增产率10.25%,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总结连城县红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1 整地种植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深厚、中等地力以上的轻壤或沙壤地,前作以种植水稻为好。
2 播种2.1 种子处理选用翻秋花生作种,带壳晒种2~3 d。
晒种后剥壳选种,选用粒大饱满、种皮色泽新鲜、不破损、无病虫的种仁作种。
2.2 播种期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
春花生宜在惊蛰至春分播种,秋花生在立秋左右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力争早播。
2.3 种植方式2.3.1 宽窄行起畦种植种植畦整成畦带沟宽140 cm,每畦种4行,中间是宽行,两边为窄行,窄行距为20 cm,宽行距为40 cm,穴距18~19 cm,每穴播2粒种仁。
2.3.2 单畦双行双株种植种植畦整成畦带沟宽85~90 cm,每畦种2行,行距30 cm,穴距17~18 cm,每穴种2粒种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皮花生新品种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黄雨潘虹范丽君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24期
摘要:该文介绍了红皮花生新品种红花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红皮花生品种红花1号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皮花生;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60-02
红皮花生是花生中红衣颜色更红的一类,因颜色明显红于传统花生而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售价明显高于传统花生。
花生红衣主要成分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灰分、单宁以及多种色素和硒、锌、钙、钾、铁等元素[1]。
红皮花生颜色更加鲜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花生红衣中比传统花生富含铁元素。
中医认为红皮花生有补血养颜之功效,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公认的健康食品,西医认为花生红衣可以增加血小板含量。
国内外学者对红皮花生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如陈恩生研究认为蜂蜜泡红皮花生可以增加血小板[2],曹慰原认为食醋浸泡红皮花生可治高血压[3],卢智文研究认为花生加工业的副产品花生红衣,对生长肥育牛是一种有价值的饲料成分[4]。
过去红皮花生以农家品种为主,如四粒红等,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开始重视选育红皮花生,育成并通过审定登记的有中花12、云花生3号等,总体上红皮花生品种太少,难以满足安徽省生态区花生的种植需求。
蚌埠市是花生重要产区之一,常年春夏播花生累计种植面积达6万hm2,花生品种以五大系列为主,分别鲁花系列、花育系列、豫花系列、安花系列和蚌花系列;外地品种以油用型为主,安徽省育成的花生品种以油食兼用型传统花生为主。
因此,引进或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红皮花生品种,进一步提升蚌埠市红皮花生生产水平,对于改善花生品种结构布局,推动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1 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1.1 选育过程蚌埠市花生课题组于2006年用当地农家品种(编号为DUS-808)送中科院进行离子束诱变处理后,M1种植后第一年不进行选择,所有种子全部收取,M2分单粒点播,在其后代中按照花生高产、稳产、多抗、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这一育种目标,重点围绕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有效分枝适宜、果柄拉力大、结果集中、综合抗性好等关键性状进行选育,经多年培育而成综合性状好的优良株系,因其籽粒种皮呈深红色,命名为红花1号。
2009-2010年连续2a在固镇连站农场和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试验田夏播种植,平均产量
达到280.4kg/667m2,比白沙1016(ck)增产9.8%。
2013年红花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审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205007。
2015年该品种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20605.1,公告号CNA009379E)。
1.2 品种特征红花1号为串珠型早熟花生品种,株型直立,生育期春播120d,夏播
110d,株高60~70cm,有效分枝10~12条,单株荚果数20~30个,单株荚果重50~60g,百果重248g,百仁重64.1g,单株果仁重35g,耐贮藏性一般,叶片椭圆形,叶色淡绿,叶型倒卵形,叶片形体中等,侧立夹角较小,苗期长势旺。
连续开花,花桔黄色,开花较集中,荚果瘦长型,网纹清晰,喙嘴明显,果腰明显,果壳薄,外形好看,3仁果超多,4仁果常见,商品性好,出仁率72.1%,果仁皮色鲜红,长椭圆形,种子休眠中等,耐贮中等,抗旱性、抗涝性一般,较抗叶斑病和病毒病,不早衰。
适宜早春地膜覆盖种植,同时也非常适宜麦茬夏播种植。
总体而言,红花1号是一个适宜鲜食、生食、油炸、炒货优质食用型专用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为皖、鲁、豫花生种植区。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前种子准备播前带壳晒种1~2d,提高种子活力,剥壳后按种子大小分级播种。
2.2 精细整地红皮花生忌连作,合理轮作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作为春播时,年前要深耕冻垡,增加耕层厚度,利用冬季寒冷冻死部分虫卵,降低越冬期虫口基数,达到降低花生虫害目的。
作为夏播时,在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整地,进行浅耕灭茬,最好用旋耕机打2遍,把麦茬打碎,做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旋耕深度12~15cm。
2.3 配方施肥按照300~350kg/667m2目标产量配方施肥,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4 000~5 000kg,花生专用肥40~50kg,或三元素复合肥35~40kg,硼肥1kg。
2.4 适期播种红花1号是一个非常适合鲜食的花生品种,早春地膜+棚膜3月下旬播种可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春播地膜覆盖适宜播期为4月初至5月上旬,注意播种出苗所需温度,使用集起垄、播种、喷药(除草剂)、覆膜、压膜于一体的播种机作业,一般垄面宽50~55cm,垄高8~10cm,垄沟宽30~35cm,做到垄面平,垄坡陡,每垄种双行。
春播密度为0.9万~1.0万穴/667m2,每穴2粒;夏播在6月10日以前,最迟不超过6月15日,夏播密度为1.0万~1.1万穴/667m2,每穴2粒。
也可采取单粒点播,点播密度1.3~1.4株/667m2,除草以芽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除草剂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60mL兑水30~
50kg喷雾;后期视草害情况用人工拔除或茎叶化学处理。
2.5 化学调控遇到雨水多的年份,对于长势旺的田块,在盛花到果针下扎期前,大田花生即将封行(或株高40cm左右),选用多效唑、烯效唑、壮丰安等药剂进行化控。
2.6 病虫害防治为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可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用辛硫磷拌毒土防治地下害虫,也可在播种时用30%辛硫磷、毒死蜱或吡虫啉等缓释微胶囊药剂拌种,治虫效果较好。
拌种做到随播随拌,晾干后播种,防止影响出芽率。
叶斑病一般于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多菌灵或百菌清。
2.7 及时收获大田花生秧下部叶片由绿变黄开始脱落,绝大部分荚果网纹明显,果仁饱满,籽仁呈深红色,即可成熟收获,但在花生结荚成熟期如遇连阴雨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生芽和霉变。
参考文献
[1]温志英,刘晶,刘焕云.花生红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粮油学报,2010,25(1):143-146.
[2]陈恩生.蜂蜜泡红皮花生可以增加血小板[J].蜜蜂杂志,2011,10:44.
[3]曹慰原.食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J].时珍国药研究,1992,04:180.
[4]卢智文.花生红皮喂肉牛的饲用价值[J].家畜科学,1985,60(2):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