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资本积累

合集下载

政经(资本主义)名词解释大全

政经(资本主义)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考研政经复习要点

考研政经复习要点

考研政经复习要点考研政治经济学(简称政经)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政经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复杂,需要我们系统地进行复习和掌握。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考研政经的复习要点。

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货币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理解商品的二重性以及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现象。

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的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复习这部分时,要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深刻理解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掌握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能够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剥削本质。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资本积累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缩小。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doc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doc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一、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的源泉,资本积累乂是扩人再牛产的重要源泉。

具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冇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木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

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人;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人,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木化进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虽:,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Z间的差额。

4 .预付资本的大小。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冃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资本积累也是由竟争规律决定的。

谁要在竟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

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耍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四、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人量的人身自由且失去主产资料而乂无足够空活资料的劳动者;•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的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大屋货币财富。

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木的原始积累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的方式、来源、实质及其历史价值的评价:•方式一暴力掠夺的方式;•来源一国内盘剥小生产者和农民、国外殖民贸易、奴隶和毒品贸易;•实质一以暴力手段强行迫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

政治经济学原理之资本积累

政治经济学原理之资本积累

1 10000 8000 2000 2000 12000 1000
1000
2 11000 8800 2200 2200 13200 1100
1100
3 12100 9680 2420 2420 14520 1210
1210
接下页 案例
第四章
23
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 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不可 能的,资本积累过程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 程。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 把一定数量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 就使得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了。
14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工人的个人的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实质上是 为资本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这也是资本主义再 生产的必要条件。
“工人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 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 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 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四、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1、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 3、二者关系 (1)区别 (2)联系
个别资本增加 的两种方式
返回
第四章
34
四、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不断转化 为资本使其总额增大。
前提、源泉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c+△V)
前提
结果
案例
资本积聚 (K+△c+△v)
接下页
第四章
35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 余价值作为资本来占有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 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即资本家无偿 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生产力最活跃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另一类是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 中的应用而不能适应要求的失业,称为 结构性失业人口。
— 28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还有一些属于赤贫,需要社会救济的人们。他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流浪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产资料和劳动力,需要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10 —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驱使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出于两重原因:
第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1
2
3
— 27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一类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 而发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 中,还存在着其他 两类的失业人口:
— 31 —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伟大的马克思
无产阶级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 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这种经济地位。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两种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 级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竞争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因。资本家为 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 扩大生产规模用以增强资本实力。

现代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现代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绪论1.物质资料生产: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的过程。

2.劳动资料: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

3.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条件。

4.政经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条件。

5.生产力: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6.政经的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规律。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4.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5.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6.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9.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0.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1.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社会尺度。

12.价格标准: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13.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14.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

15.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16.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料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劳动力: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价值形成过程: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的过程和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4.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的据对延长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政经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政经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2/23/2019
18
4.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 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 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 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能力,促进资本积聚。
•36
36
交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37
38
(1)第一部类产出中用Ⅰc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部 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2)第二部类产出中用Ⅱ(v+m)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 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1)新商品(饮料)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2)如果该投资者将剩余价值全部用于子女的出 国教育,他的再生产规模属于哪一类?
(3)如果该投资者把剩余价值作为追加投资,他 的再生产规模属于哪一类?
12/23/2019
5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 生产。但是生产无论怎么扩大,总要以原有的规模作为基 础和出发点。因此,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它的简单 再生产开始。
12/23/2019
9
扩 大 再 生

源泉
资 本 积 累
源泉
剩 余 源泉 价 值
可 变 资 本
12/23/2019
10
二、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1.资本的有机构成
从两方面来看:
(1)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 间存在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这种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 决定的,即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劳动力运用的生产资料就越多。 因此,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叫做资本技术构成。

考研政治总结笔记:政经部分

考研政治总结笔记:政经部分

考研政治总结笔记:政经部分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帝国主义)2、社会主义二、微观理论(四大理论)1、商品论2、价值论3、资本论4、剩余价值论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1、资本主义政经所有制(公有制与非公有制)2.2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分配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2.3市场经济2.4微观基础(企业)2.5经济体制和运行运行基础(市场)2.6调控体系(宏观调控)2.7保障体系(社会保障)2.81、资本主义1.1(关系)竞争产生垄断,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2原因)垄断不可能消灭(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不存在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下竞争4形式)垄内;垄垄;垄非;非间(垄断下竞争4特点)(目的)垄断利润;(规模、范围)空前扩大;(手段)多样化,经济的、政治的、暴力灭对手;程度更剧烈,时间更持久,后果更严重。

1.2润)的高额利润。

1.3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商品的垄断价格=生产成本+垄断利润。

1.4、垄断资本借助国家政权,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社会主义2.1、(本质和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所有制的性质):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国有;集体;混合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资本组织上分(独资企业、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经营运作上分(租赁、承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个体现;3个做为):(4个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公有量优,质更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主导的控制力。

(3个做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前提条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

政经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政经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1.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1.1.1.资本主义再生产 (3)1.1.2.再生产的分类 (3)1.1.3.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3)1.1.4.扩大再生产 (4)1.1.5.可变资本—源泉—剩余价值—源泉—资本积累—源泉—扩大再生产 (4)1.2.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4)1.2.1.资本的有机构成 (4)1.2.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规律 (5)1.2.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5)1.2.4.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和两极分化 (8)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 (9)1.3.1.第一,假定生产的部门和产品不变,在这种条件下,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1.3.2.一方面会增加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全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的相对人口过剩,降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9)1.3.3.第二,有产品创新,会产生新的部门和产品,既促进又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9)2.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9)2.1.社会总产品 (9)2.1.1.社会总产品,就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9)2.1.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9)2.1.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9)2.1.4.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0)2.2.第一部类(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10)2.2.1.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及剩余价值(m) (10)2.2.2.其中,不变资本是旧价值的转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用于补偿生产中已消耗掉的预付可变资本、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10)2.2.3.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揭示了社会总产品的基本用途和实现条件;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成为三个组成部分,则揭示了社会总价值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实现的途径 (10)2.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10)2.3.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 (10)2.3.2.交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11)2.3.3.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1)2.3.4.社会扩大再生产 (13)3.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5)3.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1.1.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6)3.2.1.经济周期的四个典型阶段 (16)3.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7)3.3.1.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17)3.3.2.各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第六周徐明德:《政治经济学》关键词释义

第六周徐明德:《政治经济学》关键词释义

徐明德:幽默的考研政治辅导专家。

轻松通过律师资格、物流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硕士、博士考试,有对多种考试命题趋势独到的把握能力,有“考试机器”之称。

全国唯一一位从内容和逻辑上彻底打通哲学、政经、邓论、毛概四门主课的老师。

知识新,学识渊博,讲课思路清晰,考点突出,幽默风趣,押题精准。

是当今最年轻、最具实力的优秀名师。

主讲政经、邓论、世政、时政。

《政治经济学》关键词释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

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

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

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庸俗政治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代表人物萨伊(法国)、马尔萨斯(英国)。

该学派宣扬阶级调和,掩盖利润的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注意:不联系经济基础)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物质,如矿藏;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

劳动价值论:(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3)、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4)、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

政经 名词解释

政经 名词解释

导论1.物质资料生产:指人们以一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与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2.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中所结成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4.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5.劳动资料:劳动者用来影响改变劳动对象的生产资料6.劳动对象: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7.生产资料: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8.经济规律: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活动,变现为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就是各种经济系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第一章商品和货币9.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10.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1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2.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13.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4.私人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15.社会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进行的劳动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7.劳动生产率:之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18.简单劳动: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19.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20.社会分工:指动物进行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2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3.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4.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5.价格标准:包含一定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26.通货膨胀: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导致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27.通货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28.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29.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30.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31.资本: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32.剩余价值: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33.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3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6.资本主义工资: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37.名义工资: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38.实际工资: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够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39.相对工资:至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40.工资的国民差异:(实在没找到)第三章资本积累41.再生产: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4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4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指资本家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由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用,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44.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45.资本积累: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实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46.资本集中:指社会上已有的规模下较小的单个资本合并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资本第四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7.资本循环:指资本的价值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实现增值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48.资本周转: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所形成的周期性运动49.固定资本:投在劳动资料形式上的生产资本部分50.流动资本:投在劳动对象和雇佣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51.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政经 选择题

政经 选择题

导论1. 经济的基本含义是指:(1)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2)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3)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4)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5)节约2.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实体性要素是:(1)劳动者(2)劳动管理(3)劳动资料(4)劳动对象(5)劳动方式3.生产力:(1)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2)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3)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4)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5)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4.生产关系:(1)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2)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3)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4)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5)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5.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生产(2)分配(3)交换(4)消费(5)服务6.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说明:(1)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2)人们不能违反经济规律(3)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4)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5)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答案:1、①②③④⑤2、①③④3、①②③④⑤4、①④⑤5、①②③④6、①②③④第一章商品1.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⑴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⑵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⑶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⑷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⑸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⑴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⑵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⑶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⑷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⑸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3.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由其基本矛盾决定的其他矛盾有:⑴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⑵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⑷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矛盾⑸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4.决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⑴劳动者的技能的熟练程度⑵科技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⑶经营管理水平⑷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⑸生产的自然条件5.对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分析可以看出:⑴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⑵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⑶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⑷商品使用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正比⑸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答案:1、①③④2、③⑤3、①②4、①②③④⑤5、①②③④⑤第二章货币1.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等价形式所具有的特征是:(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4)相对价值形式成为等价形式的表现形式(5)一个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另一个商品发生交换关系才能表现出来2.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1)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2)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5)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3.以信用作为保证并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信用货币:(1)本身的价值低于它所代表的货币价值(2)其发行主要不是以黄金作为准备的(3)国家和银行的信誉是其的基本保证(4)主要形式是银行券和银行信用卡(5)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产物4.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1)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供求关系(3)纸币发行量(4)货币商品价值(5)货币的价值尺度5.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1)是把货币作为财富代表退出流通进行贮藏(2)只能是具有价值的金银商品(3)可以是纸币或观念上的货币(4)会使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使商品销售困难(5)会自发地调节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1)流通中的商品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商品网点的多少(4)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5)商品的流通速度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1)价值尺度(2)贮藏手段(3)流通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8.以下的商品价格下降不构成通货紧缩的是:(1)一般物价水平2 —4个月的持续下降(2)一般物价水平6—12个月的持续下降(3)某类商品和劳务价格6—12个月的持续下降(4)因生产效率和竞争成本优势使产品价格趋于下降(5)企业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并提高产品质量使相对价格下降答案:1、①②③2、①②③④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5、①②⑤6、①②④7、①③8、①③④⑤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⑴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⑵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⑶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⑷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⑸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2.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⑴资本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⑵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⑶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⑷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⑸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3.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在于:⑴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⑵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⑶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⑷前者的目地有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⑸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⑴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价值⑵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⑶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⑷对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⑸劳动者有人身自由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⑴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⑵不能低于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⑶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⑷表现为维持劳动力自身和家属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及教育费用⑸所包含的物质内容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在日益扩大提高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⑴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⑵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支配⑷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管理⑸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强制性的7.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⑴劳动过程和公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⑵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⑶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⑷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⑸表现为公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8.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生产劳动是指:⑴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⑵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⑶为资本家生产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⑷直接增殖资本的劳动或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⑸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资产阶级的剥削活动9.剩余价值:⑴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⑵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⑷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是公有资本和公共财产的源泉⑸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10.资本是:⑴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⑵一个历史的范畴⑶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⑷表现为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⑸支付雇佣工人工资的货币11.资本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是:⑴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⑵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⑶不是物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⑷垫支性、增殖性和运动性⑸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12.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办法有: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⑵增加雇佣劳动者数量⑶压低工人工资⑷加强雇佣工人劳动强度⑸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13.相对剩余价值是: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⑵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⑶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⑷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⑸劳动力价值提高的结果1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⑵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一般基础⑷绝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⑸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15.超额剩余价值是:⑴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⑵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⑶本企业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⑷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⑸由先进的机器设备创造的一种暂时的现象1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⑴单个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结果⑵一个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⑶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⑷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⑸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7.工资:⑴一般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⑵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⑷是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⑸主要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18.企业管理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指:⑴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⑵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⑶具有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⑷具有实现资本所有权的社会属性⑸研究企业内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答案:1、③④⑤2、①②④⑤3、②④⑤4、①②③④5、①②③④⑤6、①③⑤7、①③⑤8、③④9、①②③④⑤10、①②④⑤11、①③④⑤12、①②③④⑤13、②③④14、②③⑤15、①②③④16、④⑤17、①②③④⑤18、③④第四章资本积累1.通过对社会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1)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资料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手段(3)物质资料再生产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手段(4)再生产是物质资料、资本价值和经济关系再生产的统一(5)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2.资本积累是:(1)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资本价值的再生产(3)劳动力的再生产(4)扩大再生产的源泉(5)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分析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看出:(1)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是靠自己的劳动积累起来的(2)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是直接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3)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剥削的手段(4)劳动力的买卖,不论形式到内容完全是平等的(5)劳动力的买卖形式是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4.影响或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是:(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5)生产资料数量的多少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1)从物质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2)反映生产和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3)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4)能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构成(5)由资本价值构成变化决定的资本构成6.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1)从物质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2)从价值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3)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4)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5)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决定的资本构成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在全部资本中:(1)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2)不变资本的绝对减少(3)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4)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5)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8.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的企业:(1)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小(2)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大(3)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4)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少(5)利润率就越高9.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是:(1)人口自然繁殖过多造成的(2)生产资料不足造成的(3)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结果(4)消费资料不足造成的(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0.相对人口过剩:(1)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2)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特有的现象(3)即失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4)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结果(5)是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和市场竞争的产物11.资本集中是:(1)资本家把本企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3)通过竞争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实现的(4)通过信用特别是组织股份公司实现的(5)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主要手段12.加速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经济杠杆是:(1)竞争(2)垄断(3)信用的发展(4)资本积累(5)资本积聚13.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在于:(1)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2)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3)避免在竞争中淘汰(4)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5)给失业工人提供再就业的机会1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1)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2)社会财富随资本积累急剧增加(3)财富的增加使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4)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5)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之中答案:1、①②③④⑤2、①④3、②③⑤4、①②③④5、①②③6、②④⑤7、③⑤8、②③⑤9、③⑤10、①③④⑤11、②③④12、①③13、①③14、④⑤第五章资本循环和周转1.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括:(1)货币资本循环(2)生产资本循环(3)生息资本循环(4)商业资本循环(5)商品资本循环2.资本按:(1)循环的职能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4)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5)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资本流通时间是指:(1)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2)购置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出售商品的时间的总和(3)资本周转时间减去劳动时间的那一部分时间(4)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5)保证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原材料储备时间4.流动资本是:(1)在流通领域里发生作用的资本(2)包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3)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4)正处在运输过程中以设备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5)生产资本中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其价值全部周转回来的那部分资本5.生产资本从不同角度可分为:(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4)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5)职能资本和生息资本6.以厂房、机器、工具和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1)流动资本(2)固定资本(3)不变资本(4)可变资本(5)生产资本7.运输公司中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1)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3)固定资本(4)流动资本(5)生产资本8.资本周转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2)劳动过程中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3)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4)商品的购买时间(5)商品的销售时间9.产业资本的循环:(1)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是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3)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4)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统一(5)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统一10.资本周转:(1)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2)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3)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4)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5)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11.固定资本:(1)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2)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3)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成正比例(4)折旧率与固定资本的实际使用年限成反比(5)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考研政治马原政经考点归纳篇

考研政治马原政经考点归纳篇

考研政治马原政经考点归纳篇
凯程郑老师提示马原考点如下:
考点一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考点二自然经济的特征
(1)自给自足
(2)简单再生产
考点三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考点四: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历史范畴
(3)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及其特征
(1)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
(2)自然属性
(3)永恒范畴
交换价值
(1)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量的比例
(2)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1)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统一:一般商品两者都有
考点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
(2)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具体劳动和自然物相结合
(3)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2)价值的源泉是抽象劳动
(3)抽象劳动是劳动社会属性
考点六:商品的价值量
(1)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和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
(3)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考点七:价值规律
(1)内容: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依据价值等价交换。

(2)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主要作用
积极部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自发调节收入分配
消极部分:导致垄断、两级分化、资源浪费。

政经知识点

政经知识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试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答:(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有什么影响?答:(1)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答:(1)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2)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5,6,7题未学,不考。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怎样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答:(1)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

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

知识点详解:马政经第二章剩余价值论(二)

知识点详解:马政经第二章剩余价值论(二)

三、资本主义的再⽣产和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资本主义简单再⽣产,虽然只是在原有规律上简单重复进⾏的⽣产过程。

但是,由于从连续性上来考察资本主义的再⽣产过程,可以消除仅从⼀次孤⽴的⽣产过程来考察⽽产⽣的⼀些假象,进⼀步揭⽰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实质。

⾸先,从再⽣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来购买劳动⼒所⽀付的⼯资是由劳动者⾃⼰⽣产出来的。

从⼀个孤⽴的⽣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是⽤⾃⼰的货币资本来购买劳动⼒的,这从现象上看似乎拿⾃⼰的资本给⼯⼈⽀付⼯资,是资本家养活了⼯⼈。

但是,从再⽣产的⾓度来考察,情况就不是这样。

资本家⽤来购买劳动⼒所⽀付的⼯资是⼯⼈在上⼀次⽣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部分。

因此,是⼯⼈⾃⼰养活了⾃⼰,⽽不是资本家养活了⼯⼈。

再进⼀步看,⼯⼈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含维持劳动⼒再⽣产的价值,⽽且还包含了被资本家⽆偿占有剩余价值。

所以,⼯⼈不仅养活了⾃⼰,还养活了资本家。

其次,从再⽣产过程来看,全部资本都是由⼯⼈⽣产出来的。

从现象上看,在资本主义⽣产过程开始时,资本家所预付的货币资本,好象是与雇佣劳动⽆关的由原始积累形成的。

但从再⽣产的⾓度来考察,可以看出资本家投⼊的全部预付资本,和可变资本⼀样,是⼯⼈创造出来的,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

再次,从再⽣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再⽣产⼜是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再⽣产。

从⼀个孤⽴的⽣产过程来看,⼯⼈的个⼈消费是同资本主义⽣产⽆关的个⼈⾏为。

但是,从再⽣产过程来考察,⼯⼈的个⼈消费只是为资本再⽣产劳动⼒,把⾃⼰的劳动⼒不断地出卖给资本家,使资本主义的再⽣产过程不断进⾏下去。

所以,从再⽣产的⾓度考察,资本主义的⽣产过程不仅⽣产商品和剩余价值,⽽且还不断地再⽣产出资本家雇佣⼯⼈的社会条件,即资本主义的⽣产关系。

以上分析还说明,资本主义再⽣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产,⽽且也是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再⽣产。

因⽽,资本主义再⽣产是物质资料再⽣产和资本主义⽣产关系再⽣产的统⼀。

2、资本主义扩⼤再⽣产和资本积累如果资本家把⼀次⽣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全部⽤于个⼈消费,那么,他的再⽣产过程只能是简单再⽣产。

马哲政经

马哲政经

政治经济学部分四章一二节:资本的原始积累: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其两个途径: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面。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出现。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劳动二重性:特殊的具体劳动与一般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随着货币的产生,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①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②货币,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P150看一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剩余价值实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集中的主要原因是竞争和信用。这两者也是资本集中的重要杠杆。 一方面,通过竞争,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从而使个别资本增大; 另一方面,通过信用贷款,可以加强大企业的力量,同时,信用也可以使几个中 小资本联合起来形成巨大的股份公司。由于资本集中不受限制,所以,它是个别 资本增大的最快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由于资本积累和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原有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会绝对的排斥工人;另
一方面,追加资本由于有机构成的 提高,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相 对减少;
第二,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劳动力的供应不仅没有减少,相反 会增加。(操作更简单、破产者的 加入、人口的增长)
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 面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 一方面使劳动力的供应增加,其结果必 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的供应 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特点(p56)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含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称作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
(2)资本积累的原因(p57)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的规模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政经资本积累
C、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讲,技术
构成决定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 。把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价 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用 C:V 表示。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A、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
值的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它直接体现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
削程度的加深,表现资本对劳动支配的 增长。
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是相关的,积聚 是积累的直接结果,积累是积聚的基础, 有积累才有积聚。
凡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的就是积 累,由它产生的使个别资本增大的结果 才是积聚。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政经资本积累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 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力。”
• B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p60) • C、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p60-61)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 如采用新技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 70C:30V,其追加的6000元资本需购买 180个劳动力,这就相对排斥60个劳动力;
• 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带动原有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会排斥已雇用 的工人。当原有10000元资本有机构成由 60C:40V变为70C:30V时,雇用人数由 400人降至300人,绝对排斥100个劳动力。
D、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 式(p60)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 积累的历史趋势
• 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 行的,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资本原始 积累来建立的
• A、资本原始积累
• 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使生产者和
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也就是以自己的劳 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过程。 • 这一过程是通过直接暴力来实现的。资 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一部肮脏的历史, “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资本论》第1卷,783页)“资本来到 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 脏的东西。”(同上,829)
(1)含义: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规模在原 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第一年: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 第二年:8,800C + 2,200V + 2,200M = 13,200 第二年:9,680C + 2,530V + 2,530M = 14,740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 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 对农民土地的掠夺,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
佣工人,是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如英国 “圈 地运动”。
• 对货币财富的掠夺。通过殖民制度、国债、
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等暴力手段 进行。所有这些,都是依靠国家权利,来促进 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
政经资本积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政经资本积累
二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
消费, 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第一年: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第二年: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资本家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加强 竞争实力,必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 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不 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相 对减少,即有机构成的提高。
(2)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本集中。
政经资本积累
有机构成提高,资本 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 减少
• 假定社会资本总额为10,000元,资本有 机构成为 60C:40V
• 每个劳动力价值为10元,则4,000V需购 买劳动力400个,
• 当资本从10,000元增大到16,000元,
• 如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6000元资本 可购买240个劳动力;
• 假定社会资本总额为100万元,资本 有机构成为 80C:20V
• 每个劳动力价值为10元,则20万元V 需购买劳动力2万个,
• 假定m`=100%,100万资本带来20万 元M,
• 积累率为50%,即10万元用于积累, 用于追加投资,
• 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有2 万元 用于追加可变资本,则可新增劳动 力2000个,就业人数由2万个增加到 22000个。
政经资本积累
背景资料:淮北市相山区民营经 济的飞速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C、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 第一、对社会资本总量的影响不同 资本积聚依靠本企业资本积累实现,是社会资本增加的表现;资本集中 只改变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不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第二、单个资本增大的速度不同 积聚是个缓慢的过程,集中可以是成倍增加。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C、相对过剩人口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 要条件。(p60)
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 期性,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随之摆动。在危机期间,大 批工人被解雇,成为失业者; 而在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又突然 增加,这时,劳动力不可能 完全由人口的自然增殖来满 足,而失业大军的存在却可 以保证资本对追加劳动力的 需要。同时,资本家还可以 利用失业大军的存在加强对 工人的剥削。
……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第一、资本家的可变资本,从再生产的角度看是工人创造的
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也是从属于资本的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资本家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加 强竞争实力,一般不会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 转化为资本,使生产规模扩大。
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绝 对限制。因为一定时期个别资本家榨
取剩余价值的量是一定的,而且积聚分 散在个别资本家之中,限制了积累的速 度,何况已经积聚的资本还会发生分割。 因此,积聚对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局限性, 要想迅速增大个别资本,主要还得靠资
本集中。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是指几个资本结合成一个大资本,从而引起个别资本增大。
第一、剩余价值率。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第四、预付资本的大小。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PPT文档演模板
2、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方面和价值方面 来考察。
A、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 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这两者之间 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马克思把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 的技术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价值方面看, 资本是由一定数 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两者 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 从上分析可知,16,000元的投资本可带 动640个就业机会,但随资本有机构成的 提高,实际只提供了480个就业机会, 160个劳动力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遭 相对排斥。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A、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 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增殖的需求。
B、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 必然现象,是资本积累的产物,是资本 主义的人口规律 。
第三、限制条件不同 积聚要受到资本分散程度和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而集中则没有这种限
制 联系: 第一、资本积聚有利于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第二、资本集中有利于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生产更多剩余价值, 加速积聚。
PPT文档演模板
政经资本积累
PPT文档演模板
• (3)相对过剩人口
• 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 求随积累增长而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