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精品文档]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变形缝包含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差别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中讲得比较简单,有些同学不太清楚。
此刻我就把框架变形缝的一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变形缝包含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它们设置的原由、设置的方法各不同样,有差别也有联系。
分别介绍以下:(一)伸缩缝它是为了防止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缩短应力使房子产生裂痕而设置的。
设置伸缩缝时只要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停开。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环境条件室内或土中露天现浇式框架结构5535装置式框架结构7550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结构办理带来困难,不单多用资料,也给施工增添复杂性。
所以要采纳其余举措减小温度缩短应力,而尽量防止用设置伸缩缝的方法。
在长度超出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纳以下举措:1.设后浇带。
混凝土初期缩短占总缩短的大多数,施工时把结构分为 -40 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0-1000 宽的带,暂不浇混凝土,待大多数缩短达成后(不宜少于 40d)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 5~10 的微膨水泥或无缩短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2.在屋顶上采纳有效的保温隔热举措,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二)沉降缝它是为了防止地基不平均沉降在房子中产生裂痕而设置的。
沉降裂痕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1)土层变化较大处; 2)地基基础办理方法不一样处;3)房子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联合处等。
针对上述状况,在必需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所有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
在既需设置伸缩缝又需设置沉降缝时,伸缩缝应与沉降缝归并设置,以使整个房子的缝数减少。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知识讲解
变形缝由于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作用,建筑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在建筑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
当这种附加应力大于建筑构件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建筑结构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将会导致建筑破坏,为了使建筑能够具有抵抗以上不利因素的能力,通常采用设置变形缝的构造方法。
变形缝是一种人工构造缝,它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通过在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和变形发生的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用变形缝把建筑划分成几个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单元,进而达到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和保护建筑的目的。
(一)伸缩缝1、伸缩缝的作用伸缩缝又叫温度缝,是为了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对建筑的破坏作用而设置的。
由于建筑是建造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的变化对建筑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热胀冷缩现象。
一般来说,建筑的长度越大,环境温差越大,积累的变形就越多。
变形是产生内力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建筑的中段积累的较多。
当变形引起的内力超过建筑某些部位(如建筑的薄弱部位及设置门窗的部位)构件能够抵抗内力的能力时,将会在这些部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这将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通过设置伸缩缝的办法来设防。
2、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使伸缩缝两侧建筑的变形相对均衡,伸缩缝一般应设置在建筑中段,当建筑设置几道伸缩缝时,应当使各温度区的长度尽量均衡。
(2)以伸缩缝为界,把建筑分成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元。
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要完全各自独立。
由于基础埋置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
(3)伸缩缝应尽量设置在横墙对位部位,并采用双横墙双轴线的布置方案,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伸缩缝的构造问题,并把伸缩缝对建筑内部空间影响削减到最小。
我国对伸缩缝的设置做有具体的规定,可以查找相关的规范。
3、影响伸缩缝间距的因素(1)建筑的结构形式的影响由于整体性好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容易在局部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较小;整体性较差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可以把变形及应力分散到各个构件之中,不易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反而较大。
沉降缝与伸缩缝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
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
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
在砖混结构中,沉降缝两侧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两种方案:①挑梁基础,即在沉降缝一侧墙的基础按正常设置,另一侧的纵墙由悬挑的挑梁承担,梁端另设基础梁和轻质隔墙。
②采用双墙方案,即在沉降缝两侧都设承重墙,以保证每个独立单元都有纵横墙封闭联结,结构整体性好。
在两承重墙间距较小时,为克服基础的偏心受力,可采用在平面布置上为两排交错设置的独立基础,上放承墙的基础梁。
沉降缝同时起着伸缩缝的作用,在同一个建筑物内,两者可合并设置,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柱悬挑梁或简支梁作法。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我觉得基础就可以不断开。
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
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关于施工中“缝”的问题
关于施工中“缝”的问题1、伸缩缝:又名温度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建全部断开。
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10~30mm,缝内应填充保温材料。
2、沉降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较脆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
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梯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不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
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
(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下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沉降缝应考虑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3、防震缝:地震区设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
防震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房屋全高设置,缝的宽度按建筑物高度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来确定,一般多层砌体建筑物的缝取50~100mm,多层钢筋砼结构,高度在15m以下时缝宽取70mm,当建筑物超过15m时,按地震烈度增大缝宽。
4、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5、诱导缝:通过适当的减少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等方法,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易开裂的部分。
6、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分割缝、施工缝的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分割缝、施工缝的区别
一、变形缝与分割缝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是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人为的创造出来缝隙,侧重结构设计。
分割缝,也称为分格缝,是在屋面、墙面、地面上人为的预先留下的缝。
一般变形缝是贯通的,分隔缝不贯通,只是表层有。
二、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三、施工缝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施工缝的设置:
01、梁、板设置在小跨1/3跨处
02、柱子设置在楼面梁下50mm处
03、楼梯设置在梁根部。
沉降缝 变形缝 伸缩缝
沉降缝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和伸缩缝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缝隙,用于解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荷载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变形问题。
本文将分别介绍沉降缝、变形缝和伸缩缝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应用等方面内容。
一、沉降缝沉降缝又称断裂缝,是建筑物中的一种缝隙,用于接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因沉降而产生的位移变形。
建筑物沉降由于土地基特性、建筑材料和房屋使用情况等因素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沉降变形如果不进行控制和处理,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沉降缝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担沉降变形:沉降缝通过将建筑物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从而使沉降变形主要集中在沉降缝处,减少了沉降引起的结构变形。
2.分散荷载:沉降缝可以使建筑物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对荷载进行分散和消化,减小了荷载对整体结构造成的影响,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3.隔离振动:沉降缝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振动传递,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性能。
沉降缝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刚性沉降缝:由于不同部分的沉降不同、变形差异较大,采用刚性沉降缝来控制和承受沉降变形。
2.弹性沉降缝:该类型缝隙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建筑物沉降变形,减小其对结构的影响。
3.综合型沉降缝:即刚性沉降缝和弹性沉降缝的结合,取两者的优点,使之适应不同的沉降变形需求。
沉降缝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适用于大型工业建筑、大跨度屋盖、桥梁等结构。
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的设计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需要考虑土地基的性质、预测房屋沉降量和变形情况、确定沉降控制的目标等因素。
二、变形缝变形缝是指建筑物中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荷载变化等原因产生的结构变形引起的缝隙。
建筑物因热膨胀、湿度变化、荷载变化等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变形缝的作用就是减小或隔离这些变形对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变形缝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担变形:变形缝通过将建筑物分割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使变形主要集中在变形缝内,减小了变形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精品文档]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精品文档]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中讲得比较简单,有些同学不太清楚。
现在我就把框架变形缝的一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
分别介绍如下:(一)伸缩缝它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
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环境条件室内或土中露天现浇式框架结构55 35 装配式框架结构75 50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构造处理带来困难,不仅多用材料,也给施工增加复杂性。
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应力,而尽量避免用设置伸缩缝的办法。
在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设后浇带。
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总收缩的大部分,施工时把结构分为-40 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0-1000 宽的带,暂不浇混凝土,待大部分收缩完成后(不宜少于40d)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 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2.在屋顶上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二)沉降缝它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
沉降裂缝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1)土层变化较大处;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等。
针对上述情况,在必要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1、开缝位置不同
伸缩缝只设在墙、楼地面、屋顶上,基础不设缝;而沉降缝则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部位均需设缝分开。
2、替代效果不同
一般沉降缝同时可起伸缩缝的作用,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3、宽度不同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采用20-30mm,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
4、作用不同
伸缩缝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所设置的,而沉降缝是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
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区别
什么叫施工缝?什么又叫沉降缝、伸缩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
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
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教学文稿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1,后浇带、施工缝的的处理方法:将接口处取掉快易收口网,砼截面进行凿毛和清理干净,然后在二次浇注砼前48小时进行对该部位淋水养护,并在浇筑前用同标号的水泥浆浇灌于施工缝或后浇带两侧施工缝,之后用比原砼高一个等级的微膨砼进行浇捣。
达到初凝强度后,需养护14天。
2,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3,一、后浇带4,5,1、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6,7,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8,9,2、后浇带的作用10,11, 2.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有哪些: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防止由温度影响产生变形而设置的变形缝。
伸缩缝要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
基础部分因埋置于地下,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不必断开,如建筑屋顶采用瓦屋面,屋顶部分也无需另做伸缩缝。
伸缩缝的间距与构件所用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构件所处位置和环境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沉降缝是防止因荷载、结构形式、地基能力的差异等原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所设的变形缝。
沉降缝是将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一致的单元,使相邻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而不影响建筑的整体。
伸缩缝与沉降缝显著的区别是伸缩缝只设在墙、楼地面、屋顶上,基础不设缝。
沉降缝则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部位均需设缝分开。
这两种缝相同之处是,都要保证缝的两侧构件均能自由伸缩而互不影响。
缝的表面必须遮盖妥善,不得渗漏。
一般沉降缝同时可起伸缩缝的作用,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的定义
施工缝:是施工过程中不便于一次浇筑而留置的,具体位置要留在结构的受力较小处,板留在1/3处。
伸缩缝:和温度相关,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温度变形留置的缝隙。
多用于桥梁,在桥梁和盖梁(或两梁接头处)你可以发现。
沉降缝:当建筑物的所出地址条件不同(一边处在软弱基础)或高层建筑和裙楼之间(母子楼)从基础开始留置的垂直缝隙,通俗点说就是楼楼之间不相连。
后浇带:是为了放置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
后浇带混凝土土要高于前次浇筑的一个强度(如果前次是C30那后浇带就是C35)。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知识讲解
变形缝由于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作用,建筑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在建筑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
当这种附加应力大于建筑构件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建筑结构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将会导致建筑破坏,为了使建筑能够具有抵抗以上不利因素的能力,通常采用设置变形缝的构造方法。
变形缝是一种人工构造缝,它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通过在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和变形发生的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用变形缝把建筑划分成几个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单元,进而达到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和保护建筑的目的。
(一)伸缩缝1、伸缩缝的作用伸缩缝又叫温度缝,是为了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对建筑的破坏作用而设置的。
由于建筑是建造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的变化对建筑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热胀冷缩现象。
一般来说,建筑的长度越大,环境温差越大,积累的变形就越多。
变形是产生内力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建筑的中段积累的较多。
当变形引起的内力超过建筑某些部位(如建筑的薄弱部位及设置门窗的部位)构件能够抵抗内力的能力时,将会在这些部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这将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通过设置伸缩缝的办法来设防。
2、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使伸缩缝两侧建筑的变形相对均衡,伸缩缝一般应设置在建筑中段,当建筑设置几道伸缩缝时,应当使各温度区的长度尽量均衡。
(2)以伸缩缝为界,把建筑分成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元。
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要完全各自独立。
由于基础埋置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
(3)伸缩缝应尽量设置在横墙对位部位,并采用双横墙双轴线的布置方案,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伸缩缝的构造问题,并把伸缩缝对建筑内部空间影响削减到最小。
我国对伸缩缝的设置做有具体的规定,可以查找相关的规范。
3、影响伸缩缝间距的因素(1)建筑的结构形式的影响由于整体性好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容易在局部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较小;整体性较差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可以把变形及应力分散到各个构件之中,不易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反而较大。
伸缩缝、沉降缝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是建筑工程常用名词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
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框架结构55米,剪力墙结构45米。
都是现浇的,预制可以放宽。
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匀均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
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设置原则如下: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
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目的是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伸缩缝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基础可不断开。
防震缝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重点:区别“变形缝”和“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或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对于楼梯的施工缝通常的做法是:梁、板施工缝留在小跨1/3跨处,柱的施工缝留在楼面梁下50mm处,柱子的施工缝之所以留在此处,最大一个原因是方便施工,楼梯按理留在1/3净跨处,但是,实际操作留在梯梁根部的不是没有,主要因为梯板斜向施工缝不易处理好,我们专门进行过比较,发现留在1/3处大部分梯板都出现缝隙,而留在梁根部,反而没有,这和施工单位水平,施工操作工艺有很大关系,虽然规范说应留在剪力弯矩较小处,但是毕竟是理论上的东西。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结构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开初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讲解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防备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①建筑物长度高出必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很多;③建筑中结构种类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设置伸缩缝时平时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必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依照不一样样资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P112 页表 9.1.1 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结构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平时采用30mm 。
6、其他要求在结构办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结构: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 240mm 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资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资料进行盖缝办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种金属板等盖缝办理。
②楼地板伸缩结构: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办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结构办理需满足地面平展、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一、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区别有哪些:
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防止由温度影响产生变形而设置的变形缝。
伸缩缝要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
基础部分因埋置于地下,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不必断开,如建筑屋顶采用瓦屋面,屋顶部分也无需另做伸缩缝。
伸缩缝的间距与构件所用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构件所处位置和环境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沉降缝是防止因荷载、结构形式、地基能力的差异等原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所设的变形缝。
沉降缝是将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一致的单元,使相邻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而不影响建筑的整体。
伸缩缝与沉降缝显著的区别是伸缩缝只设在墙、楼地面、屋顶上,基础不设缝。
沉降缝则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部位均需设缝分开。
这两种缝相同之处是,都要保证缝的两侧构件均能自由伸缩而互不影响。
缝的表面必须遮盖妥善,不得渗漏。
一般沉降缝同时可起伸缩缝的作用,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二、伸缩缝、沉降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
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厘米到30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
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
沉降缝则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在房屋构件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
沉降缝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必须全部断开设缝。
现在经常采用后浇带的处理方式,对建筑防水、装修比较有利。
特别注意后浇带处,仍有微小沉降变形,所以在此处的墙、地面的装修时应考虑可能开裂的可能,应该设缝。
三、沉降缝规范、做法、设置原则
(1)沉降缝规范要求如下:
1、挡土墙沉降缝: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沿挡墙内、外、顶部是2cm缝宽,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15cm以上,墙体之间用胶泥或粘土填充。
2、护面墙沉降缝:每隔10m设置一道,缝宽2cm,深度不小于15cm,其余部分填塞粘土或胶泥。
3、排水沟、边沟:每隔10m设置沉降缝一道,1cm缝宽,缝内填充沥青麻絮,深度15cm以上,砼板排水沟深度为8 cm。
4、涵洞台身间、八字墙与台身间:沉降缝缝宽2 cm或按照设计要求,内填沥青麻絮,深度不小于15cm,沿内、外、顶分别填塞,其余部分用粘土填塞。
5、通道基础之间、台身之间:沉降缝采用塑料闭孔板,缝宽2厘米,贯通设置。
(2)沉降缝做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
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3)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四、伸缩缝规范、做法、设置原则
(1)伸缩缝规范、做法要求:
1、墙体伸缩缝构造:
1)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2)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缝构造:
1)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2)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构造:
1)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
2)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
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2)设置原则:
1、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但由于基础部分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一般不需要进行断开。
2、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需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4cm,通常采用3cm,缝隙内需填充保温材料。
3、一般来说,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或者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就必须要设置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