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知识分享
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

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是指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和检定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制度。
计量器具是用来测量物理量的工具,包括仪表、仪器、装置等。
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计量器具的登记和标识: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登记,包括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编号等信息,并通过标识方式进行标记,以便追溯和管理。
2. 计量器具的定期检验: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周期根据不同的计量器具和使用环境而定,一般为一年或更短。
3. 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调试等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 计量器具的报废和淘汰:当计量器具超过其使用寿命或出现严重故障时,需要及时报废和淘汰,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退役、销售或拍卖等。
计量器具检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检定机构的认证和审核:对计量器具检定机构进行认证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具备进行计量器具检定的能力和资质。
2. 计量器具检定的方法和标准:制定计量器具检定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检定程序、检定装置、检定样品等,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计量器具检定的过程和记录: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同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便追溯和审计。
4. 计量器具检定的报告和证书: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需出具检定报告和证书,以证明计量器具的合格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在计量器具管理和检定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保障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管理,落实管理质量,保证其有效且安全使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效益的稳定增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承担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管理的机构及其中使用相关设备的责任人员,重点要求生产企业对生产企业应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进行管理。
三、责任与义务
1、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管理体系的负责机构应当负责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其有效且安全使用;
2、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者应当规范使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遵守管理规定,自觉接受管理;
3、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4、有关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故障、损坏及不符合使用的应立即上报领导。
四、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使用管理
1、购置:购置计量器具、检测设备需遵循有关规定,可由公司内部申请或交由其它有关机构采购;
2、维护: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维护尽量采用机械自动化方式,如需人工维护,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或机构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安全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确保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管理制度。
一、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选购在选购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时,首先要了解并考虑企业或机构本身的实际需求,不盲目追求繁杂功能。
其次,在选购过程中要重视品质和安全性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同时,还要关注供应商的信誉和服务承诺,确保设备选购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
二、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使用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对保证工作场所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人员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必要时要参加培训和考核。
严禁非指定人员使用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维护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润滑,防止积尘和噪音过大。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存放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存放要有专门的仓库或柜子,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
存放设备时要注意防潮、防尘、防腐等措施,避免设备受到损坏。
同时,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要制定相应的标识和分类,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查找和取用。
五、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保管和启用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保管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时清点和登记,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管。
针对易丢失或易损坏的设备,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启用设备时,要进行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报废和更新安全检查测试仪器、工具的报废和更新是保证设备和工作场所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试验和计量设备是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精确度。
下面是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设备采购管理1. 设备采购需经科研计划或生产计划审批,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保留。
2. 提出设备需求时,需要明确设备的名称、型号、技术参数、数量和用途。
3. 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市场调查,确保采购的设备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与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
4. 设备采购需进行招标或询价程序,确保采购的透明和公正。
5. 设备采购决策需有正式的采购文件进行记录,包括采购决策的原因、供应商选择的理由等。
二、设备验收管理1. 设备到货后,需进行验收,包括对外包装的完好性和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进行核对。
2. 验收人员需对设备的外观、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
3. 验收结果需以正式文件形式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三、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的使用需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2. 设备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维护设备使用记录。
3. 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需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设备的过度使用或长时间闲置。
4. 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需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校准和维修。
5. 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记录需详细记录故障原因和维修过程。
6. 设备的故障需及时报修,停止使用并在维修期间进行标识,避免他人误用。
四、设备台账管理1. 设备需建立详细的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验收日期、购置日期、供应商、使用人员等信息。
2. 设备台账需保留设备的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升级记录等,确保设备的全面管理和可追溯性。
3. 设备的报废和报废程序需按照规定进行,并进行台账记录,包括报废原因和报废时间等。
4. 设备台账需定期进行核对和更新,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设备质量监督管理1. 设备的质量监督需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制度,包括设备质量的抽查、检验和测试等。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一、前言为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单位,旨在规范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二、管理体制设备和计量器具管理采用负责制,由单位领导亲自组织实施,负责制度的推行和执行,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设备和计量器具管理还应按照国家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认证。
三、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选型和购置在选购前,应依据检测需要确定设备和计量器具的型号、规格、精度、特性等。
购置的设备和计量器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必须有检测报告和质量保证书,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购置。
购置的设备和计量器具要按照使用要求,保证其正确、安全、有效地进行维护和保养。
四、设备和计量器具使用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满足要求,并且判断是否存在磨损或其他损坏情况。
使用时应按照规定操作,使用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测和维修。
使用完毕后,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
计量器具应及时校准。
五、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维修和保养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实施。
定期对设备和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校验、测试和维护,保障其按照要求正常使用。
同时,要制定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保养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维护内容。
六、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单位应建立台帐记录设备和计量器具的购置、使用、维修等情况。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设备和计量器具应单独存放,保持清洁整齐。
同时,要建立设备和计量器具存放管理制度,禁止私自调拨或擅自使用,确保使用过程的全程记录。
七、设备的淘汰和报废设备和计量器具在使用一定期限后会出现老化和损坏情况,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淘汰和报废。
设备和计量器具淘汰前,必须由负责人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批和验收,并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处理。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一、管理机构
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实施机构:本制度的实施主管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管理、质量保证和使用范围定位工作。
2、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检测设备计量器具购买、安装、校准、定期检定、保养等工作。
3、检测设备计量器具使用单位:负责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和使用业务等相关工作,以及安全回收和保护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财产安全。
二、质量要求
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需符合行业规定的质量要求,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定期检测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精度等性能指标,并保持其在规定范围内的稳定性。
2、购置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时,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技术指标的比较,以确保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性能和精度。
3、除必要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外,应充分考虑质量、性能和价格多样性,尽量合理确定配备机种。
三、使用及维护
1、严格按照行业规定的时间定期检定检测设备计量器具,并应对检定结果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保证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管理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方法选择、使用和维护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
2.准确性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及时性原则:及时对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校正和维护。
四、管理要求1.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选择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合的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2.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购置3.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登记4.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保管和使用5.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检定和校正6.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7.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报废处理8.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定期审查对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五、责任与处罚1.相关人员的责任相关人员包括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管理员、使用人员等,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如有违反,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2.处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用计量器具或检测设备等相应的处罚措施。
六、附则1.本制度由公司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该制度旨在规范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并严格执行该制度,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信誉度。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品管部负责识别和管理需实施的检测设备和测量以及所需的检测设备和测量装置,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并对检测设备的申购、保管、使用、维护保养、修理、计量检定、报废等作出规定,确保检测设备能力的保持。
1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采购及验收1.1品管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提出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配置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员负责采购(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需权衡质量、价格、能耗、备件提供、配套性、维修性、环保等方面因素)。
1.2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技部制图,经双方共同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生技部组织加工制造。
1.3 设备配件的采购由品管部汇总各部门需求,按计划执行,经验收合格后,由品管部在入库单据中签字确认,直接办理入库手续,由使用部门开单领用。
2产品检测、测量器具的类型: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的出公司检验设备等。
3 检测设备和测量装置的管理a)经验收合格的检测设备和测量装置,由品管部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校准,合格方可发放使用。
对检定合格的测量装置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b)建立《计量管理台帐》,进行统一编号,并负责进行检测器具的维护、保养,实施必要的检定、校准和运行检查;做好运行检查、检定记录和检定校准标识。
4 检测设备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校准4.1 检定校准要求:品管部对需检定校准的测量器具,制订《计量校准计划》,规定检定周期,按计划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4.2 校准合格的检测器具,应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对不便粘贴标签的检测器具,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
5 检测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管理5.1由品管部编制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测量器具的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装置,确保装置的检测设备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
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5.2 在使用测量装置前,应按规定检测装置的状态,是否在校准有效期限内。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
二、基本要求1.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校验人员进行。
3.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校验的及时性。
4. 校验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方案和记录完整的校验结果。
5. 发现有异常或故障的检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校验工作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1)校验人员根据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使用情况和标准要求,制定校验计划。
(2)校验计划应包括校验周期、校验内容、校验方法等详细信息。
2. 校验准备工作(1)校验人员应保证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校验人员应核对校验标准和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校验操作(1)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计划和标准要求进行校验操作。
(2)校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校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验结果分析与处理(1)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合格与否。
(2)对于不合格的校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报废,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5. 校验记录和报告(1)校验人员应做好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
(2)校验人员应制作校验报告,并上报至相关部门,以备后续引用。
四、责任与权利1. 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校验工作,并对校验结果负责。
2. 校验人员有权要求领导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保障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校验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五、培训与管理1. 新入职的校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校验工作。
2. 校验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范本(5篇)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个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的范本: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检验试验和计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度,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部门和工作人员。
3. 责任与义务3.1 部门负责人应确保本部门所有使用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并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和记录。
3.2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校验、维护和记录,并且保障设备的有效使用。
3.3 所有使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保证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4. 设备校验4.1 校验周期所有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根据其特性和用途确定校验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4.2 校验依据设备的校验应参考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3 校验内容校验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检验指标,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4.4 校验记录设备的校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校验日期、校验结果、校验仪器、校验人员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5. 设备维护5.1 设备保养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计划和标准,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等内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2 维护记录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5.3 故障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6. 监督与评估上级部门应定期对设备校验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7. 备案与修订本制度的备案和修订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以上是一个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范本,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管理细则

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管理细则一、引言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在各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保障生产和服务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细则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的管理,以确保其有效的运用和维护。
二、计量器具管理1. 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在选择计量器具时,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要求进行评估。
应选择可靠、准确、稳定的计量器具,并与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匹配。
2. 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验为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至关重要。
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计量器具校准和检验的时间表,并记录每次的校准和检验结果。
3. 计量器具的保养与维护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功能不受损害。
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洁、调整、更换零部件等,同时应制定详细的保养和维护记录,保留相关的维修记录。
4. 计量器具的使用和储存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时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的误差。
在不使用时,应妥善储存计量器具,避免受到损坏或影响其准确性。
三、测试仪器管理1. 测试仪器的选购和评估在选购和评估测试仪器时,需要考虑仪器的功能、性能指标、适用范围等因素。
应选择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测试仪器,并与供应商签署明确的购买合同。
2. 测试仪器的校准和验证测试仪器的校准和验证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根据要求,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并记录相应的校准和验证结果。
对于出现异常的测试仪器,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校准。
3. 测试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测试仪器的操作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避免误操作引起的误差。
定期进行测试仪器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
修理和维修时应委托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应的维修情况。
4. 测试仪器的存储和保管测试仪器在存储和保管时应注意避免受潮、震动、尘埃等因素的影响。
应制定合理的存储和保管规定,保证测试仪器的安全和完好。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本制度是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旨在维护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保障使用及检验人员的安全,提高机构工作质量,为检验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1.2本制度所涉及的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包括仪器仪表、技术分析仪器、功能测量仪器、可移动检测设备、实验室和计量器具等。
1.3本制度适用于XXX技术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内的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
二、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管理
2.1本中心应维护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安全可靠性。
2.2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购置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法规及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机构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检测服务。
2.3本中心应实施严格的设备登记制度,记录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购买、使用、技术参数、校准等信息,以及维修或更换情况。
2.4本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做到操作人员熟悉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质量。
2.5本中心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4篇)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1、检验程序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
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
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
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
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
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
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五种。
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____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组长。
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提升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
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是进行科学实验、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检验的重要工具,合理使用和管理对于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检定工作。
所有相关部门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需遵循本制度,确保设备使用的规范和有效性。
第三章管理规范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及时更新设备档案和使用记录。
所有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其使用和管理应纳入单位的整体质量体系中。
第四章责任分工设备管理由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该部门需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以下任务:1. 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3.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档案,记录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4. 负责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使用意识和技能。
各部门负责人应配合设备管理部门,确保本部门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按规定进行管理,定期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设备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设备使用流程设备的使用流程包括:1. 使用前,操作人员需查阅设备使用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2. 使用设备前,需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无缺陷。
3. 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设备过载和误操作。
4. 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使用记录。
第六章设备维护与检定设备的维护和检定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具体要求包括:1. 定期对所有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进行维护,维护内容包括清洁、润滑及必要的零部件更换。
2.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定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均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本管理制度旨在保证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度,防止测量误差的发生,为检测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需要,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
(一)检验设备和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检验、测量的仪器和设备,如称量、测量器仪、测量台、测量器具等。
(二)精密度:检验设备或计量器具能够测量出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或相对误差。
三、管理要求
(一)合格证管理
1.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合格证应一年内检查一次,检查记录应妥善保管。
2.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合格证应登记保存,统一管理。
(二)精度标定
1.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精度标定,确保其可用性、准确性、精确度。
2.精度标定记录应妥善保存,定期检查。
(三)保养和维修
1.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2.发现检验设备或计量器具的故障时,应及时处理,维修记录应妥善保存。
(四)使用管理
1.检验设备或计量器具的使用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施工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施工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
1、公司计量器具按 A 、B、C 分类。
计量器具的管理就是对计量器具在流转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控制。
2、A 类和 B 类计量器具经鉴定合格后发放使用,对列入C 类并有CMA标志的计量器具境外关检验合格后发放使用,否则要用移植方法(必要时作一次检定),并由指挥部计量人员粘贴彩色标志后才能发放使用。
3、周期检定: A 类和俄 B 类计量器具应与检定单位确定检定周期进行检定,一般不应超过国家检定周期。
计量管理人员应编制年度周期检定计划,按月向使用单位下达月检定计划通知书;各作业队按通知要求完成检定计划。
4、计量器具的封存:在施工生产及经营等活动发生变化,暂不使用的计量器具可进行封存。
A 类和 B 类计量器具在封存时应处于有效周期内,并应在台帐和分台帐的备注栏内填写封存记录。
封存后的计量器具仍纳入计量器具管理。
应建立封存台帐和分台帐,封存的计量器具应粘贴封存标志。
5、计量器具启封:A 类和 B 类计量器具启封后,经外观检查合格,并且仍处于有效检定周期内,可以继续使用.由于保管不善,外观检查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检定周期,应重新检定,经检定合格后,可继续使用.同时在台帐上变更封存记录。
6、不合格计量器具:是指计量器具损坏、过载或误动作、工作不正常、功能出现可疑、铅封完整性已经被损坏的计量器具.不合格计量器具应隔离存放或粘贴彩色禁用标志。
7、计量器具报废:经检定不合格的A 类和 B 类计量器具、经公司计量管理人员外观检查或验证不合格的C类计量器具,经确定已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均应按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报废的规定办理,并在相应台帐上注销,有关的原始记录也随计量器具的报废而销毁。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第一篇: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二十二、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准,防止因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
二、范围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三、职责品质部门: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编号、记录、校正及管理。
相关部门:自己部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
四、定义内校:运用可追溯国家标准之标准件,校验公司内之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外校:凡本公司无法校验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有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校验。
五、实施要点(一)所有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均需建卡或台帐,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生产和检验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须由专人负责校验并按国家相关规定送计量部门检定,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检定后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
(三)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品质部门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四)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五)有关维护保养方面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六)有关校正方面1.由品质部门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一、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只有通过严格的计量管理制度,企业才能确保产品达到客户的要求。
2. 提高生产效率:准确的检测设备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严格的计量管理,企业可以减少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损失,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检测设备的选购: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检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校准:企业应根据制定的维护计划,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设备的使用和保管:企业应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规范和保管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管。
4. 记录和报告:企业应对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 培训与考核:企业应培训检测设备操作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6. 不合格处理:企业应建立检测设备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三、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意义1. 制度的建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公司规模和特点的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制度的执行:企业应将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纳入公司管理体系中,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降低风险:通过健全的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企业可以降低因检测设备不准确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降低生产风险。
4. 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严格的计量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赢得客户信任。
5. 符合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的检测设备计量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避免因违规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是指用于测量、检测、校准或控制的仪器、装置、标准器和工装,是产品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需要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器具管理。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实施和监督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度的目的1.确保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保障产品质量。
2.提高计量器具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维护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防止违法用计量器具。
二、制度的内容1.计量器具的选购和验收(1)制定选购计划,明确计量器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2)验收计量器具时,应进行检测和校准,并填写验收记录。
2.计量器具的登记和标识(1)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登记,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编码、数量、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
(2)给每个计量器具配备标识,标识应清晰、易读。
3.计量器具的使用和保养(1)计量器具的使用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超负荷使用。
(2)定期进行计量器具的保养和检查,保证其工作正常。
4.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验(1)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进行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验。
(2)对校准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
5.计量器具的报废和淘汰(1)对超过使用寿命的计量器具或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的计量器具进行报废处理。
(2)对已经淘汰的计量器具进行集中管理和报废记录。
三、制度的实施1.建立计量器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制定计量器具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计量器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对计量器具的选购、验收、登记、使用、保养、校准和检验等环节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
4.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和档案,记录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
5.定期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和审核,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进行处理和整改。
四、制度的监督1.建立计量器具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计量器具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目的:对检测设备进行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本公司所有计量及检测设备及器具。
职责:技质部:负责设备的保管使用,登记造册,并制定台帐和操作规程,以及设备的检定周期,以使用权检测设备及器具一直在有效期内。
定期做好需自校的设备的自校工作。
供销部:负责设备及器具的采购及送检。
管理要求:
1采购
如需采购新有检测设备及器具,由使用人根据需要向技质部负责人提出申请,由技质部负责人向供销部提出,由供销部负责采购。
如采购设备价格较高供销部应向总经理提示,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采购回来的检测设备或器具由技质部进行验收,对检测设备要填写《设备验收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台帐登记;计量器具在采购后需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计量,经计量合格后的计量器具方可进行台帐登记。
对检测设备上有要求的仪器仪表,生产商需提供该仪器仪表的计量合格证明以及该台设备的检测合格证明,并将此列为设备合格验收的一项重要依据。
经验收合格的器具及设备由技质部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列入计量设备
台帐。
.
2:登记
对检测
对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要进行登记造册,在进行登记时要注明该设备的名称,型号、精度、生产厂家、出产编号、以及检定日期、检定有效期和计划日期,以方便设备和器具的管理。
在检定期合格期内的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要在明显位置张贴合格标签。
3:使用
在使用设备及器具时,要仔细查看该设备的合格标签,看该设备或器具在检定有效期内,如果已超出有效期应停止使用并通知供销部,将该设备送检。
送检后合格的将重新进行登记,修改台帐上的检定日期和计划检定日期。
4:保养
使用设备要轻拿轻放,切忌碰撞以防止精密设备及器具的损坏,在使用完后要将设备或器具进行必要清洁或保养,并放至其专用容器或地点。
对带电检测设备如长期不用时,应进行断电,并在一定时间进行通电以防霉变或受潮。
在带电设备使用中发生异常应及时切断电源,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在未认定原因及修复前应停止使用。
5.报废
设备及器具经鉴定老化,以及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时,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对一些价格不高在通知技质部负责人,经同意后进行报废;如价值较高应通知总经理,经同意后进行报废。
报废的设备及器具在放
置于固定地点,并从台帐是撤帐。
在一定时间进行销毁。
.
6周期检定/校准:
检测和计量设备按台由上登记的检定计划周期由供销部送以技术监督检测院进行外校及检定。
特殊设备可由供销部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校准。
可自校的由技质部会同生产部一起对设备进行自校,并进行记录以做为依据。
7.注意事项:
对一些不合理使用,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及器具,要求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设备的评定追溯: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失准时的追溯原则
1)对出现损坏、工作不政党功能出现可疑等情况的计量设备:属于使用突发。
未在正常投入工作的,不进行数据追溯;未发现失常仍继续使用的,则须对相应的检测数据进行评定、追溯。
2)对封印、校准状态标识完好性破坏,超过检定周期及设备是不影响检测性能的零部件缺损等失准情况的在用计量设备,经调整后检定合格的,不必进行检测数据追溯;经检定不合格的,应进行数据评定、追溯工作。
3)属于示值超差而且超差程度已经超过设备预期使用要求或检测功能有故障的在用讲师设备,须对其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开展分析、评定及追溯。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失准时追溯原则和方法
1)对在用计量设备失准时所出据的检测数据的评定、追溯工作,可由技质部会同生产部一同进行评定和追溯。
并保留评定、追溯结果。
当发现计量检测设备失准严重,可将该计量设备上次检定到发现失)2.
准期间已检测的产品进行评定。
按检测时间顺序将已测产品划分为若干单元,从发现设备失准的前一个单元起依次向前,逐一用全检或抽样检验的方法重新对各单元产品进行测量,直至一个单元中未发现不合格品为止。
前面的那些单元的测量结果可认为有效,或认为可以接收的合格产品,对发现有不合格品的单元,则进行全检方法。
对计量设备在使用中有可出现的失准情况,为避免因一小部份的原因而进行大量的追溯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在进厂,工序和成品检测中进行验证性检测(即同一件产品用同种类器具及设备进行重复验证),以防止因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失准而对公司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