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电影刘天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分析电影刘天华
一、音乐与人生相互观照,剧情与曲牌对应倾诉
二胡曲是刘天华的主创曲目,标题性音乐与非标题性音乐作为中国民族器乐自创作意向上的两大分类,刘天华的二胡曲归属于前者。刘天华的二胡曲惯于直接明确表达乐曲要诉说的情感,善于创作抒发特定情感的抒情型标题音乐,这是刘天华二胡标题倾向的独有特色。《病中吟》是这部电影中引领整部影片的主题音乐。刘天华曾经这样阐释:《病中吟》并非言说一般的病痛苦楚,而是借此喻指生命之苦之焦虑,犹如身体之病痛,是对人生及其意义的探索与苦思。这也是这首曲子标题的含义和警示。《病中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缠绵悱恻、委婉而幽怨,表达内心中彷徨、焦虑的心绪和对冲破现实阻碍的渴望;第二部分节奏渐趋急促,显示出冲破迷茫的冲动以及勇敢追求的心志;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片段旋律的再次展现。不同处在于节奏趋于短促,而且不时被中断,展现了在奋争、挫折中勇往直前、不断历练中愈发坚强的意志。这一表达方式是出自对西乐的借鉴,是根据西方复三部曲的格式而创作的中国民族器乐曲,因其内在的旋律依旧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自由延伸手法和核心音乐重复变奏。而且,作为一曲二胡协奏曲,却在其中加入西洋管弦乐的交响和声,这就是音乐大师的独创了。影片中多次运用刘天华的这首处女作,表达出对音乐大师的怀念之情。
电影剧情借助学生、友人和妻子等与刘天华亲近人物的旁白,从不同的侧面、视角以及三个连续展现的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的章节,来表现大师于不同的人生历程中的思想探索。与《病中吟》中各个乐曲段落展现的内蕴题材形成彼此的呼应模式,乐曲中之复三部曲形式,与影片中的三章式结构形成神与形的相互对应和补充,引导着主题的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影片在《病中吟》这一主题曲核心主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展现陈天华的二胡作品精华。影片中共计运用了陈天华的8首二胡曲,达到其作品的八成。不仅如此,影片通过剧情内容和思想立意彼此呼应的乐曲曲牌作为故事标题,如此,用普通乐曲从朴素处、生活上对刘天华的人生进行了细腻的点评和描述,也勾勒出刘天华不同人生阶段的简洁特写。比如,《独弦操》是第二章的题目,但电影在这部分剧情中却未选取其音乐,一般的认识是,《独弦操》仅仅是标在电影章节上的文字符号,可深入思考,我们会明白,《独弦操》的创作阶段,正是刘天华在二胡演奏方面进行发展、创新的重要进程,而《独弦操》正是单纯用二胡内弦演奏的重要尝试,这一独创思想与特立独行的尝试正是《独弦操》的由来。再如,《光明行》乐曲的创作,这首影片中第三章中的曲子,产生的现实环境是:爱国学子遭到军警的暴打,知己友人漂泊流离,音乐演奏面对举步维艰的困境。这一展现鲜明进行曲风格的民族器乐曲,预示着刘天华虽处逆境但依然坚信未来的信心和意志。影片剧终,导演用三百多名琴手在刘天华故乡共奏《光明行》正是对大师的奠告以及对《光明行》永远的高歌。从刘天华一生的作品来说,《烛影摇红》才是展现其二胡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将西洋变奏曲的结构原则和二胡演奏技巧完美结合,既有民族古典乐的清丽华美,又有舞曲的明快、奔放。这首乐曲被放进影片的第二部分,“刘天华”亲自演奏于古诺夫家,乐曲的美感伴随古诺夫的旁白,很形象地表达出刘天华对民族音乐发展、创新的突出成就。也引导影片叙事重心由此步步深入,揭开刘天华对中西音乐的深入探索历程。电影《刘天华》,音乐不仅是影片渲染感情的基础,同时成为影片的结构框架,乐曲的精神主题和曲牌的内在意境共同融入电影的表意画面之中。
二、民族困境与西方强势文化下的人生抉择
(一)崇洋潮中勘迷雾,立足民乐研西艺
留恋传统而又不得不学习西方,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面对的内心矛盾,如何对待中西文化成为众多有志之士共同反思的问题。学子们往往对传统文化满含眷顾,不愿放弃其精妙,但在现实中却处处碰壁,理智地选择学习西方文化,却又无法获得
价值的依托,缺乏民族文化与人生意义的支撑。
对这一困惑,刘天华一样不可避免,充满了心理的挣扎和奋争,极力通过中西文化的调和来寻找自己的答案。因为对国乐的担忧在现实社会中处处受到证实:他曾经带领常州中学的民乐队进行运动会仪式表演,民族乐《紫竹调》却遭到别的学校的西洋号鼓的一起围攻。即使是来到北大后,依旧面对的是西方乐曲的极力崇拜和推崇。这些都深深刺激了刘天华的民族自尊心,愈加坚定了他弘扬民族音乐的意志和决心。在一次探望难民的活动中,更强化了他的这一梦想:一个神智已经昏迷、渐渐死去的江南老乡,临终前一直念叨的一句话“要回老家”,无法抑制感触的刘天华当即即兴演奏了《苦闷之讴》这首诉说底层民众对艰难生活的倾诉、对现状悲愤激越痛斥的乐曲。随着这首曲子的完毕,老人慢慢安详地合上了眼睛。在这一剧情中,乡土亲情的民族乐曲成为老人临终的安魂曲,超度他放下最后的壁垒,平静地离开这个挂牵着的世界。从这里刘天华彻底地体悟到,民族音乐是属于中国人原生态的生长于这片土地中的灵魂,是慰藉我们生命、解脱我们灵魂、浸透数千年根系血脉的终极文化关照。至此,刘天华发展、改进民族文化的认识、决心都获得力量的源泉和理论的答案。这就是民族乐曲犹如澎湃的浪花,但它源于人民的汪洋大海,学习西乐的根本还在于服务于民族音乐,因为民族的海洋产生的永远是民族的音乐。
(二)身体力行,弘扬民乐;言行为表,践行道德操守
电影中,北大讲堂上的刘天华向学生讲到:吃西洋大餐、穿西服皮鞋成为时尚,但在当前的中国,吃窝窝头、穿布鞋对民族更有现实意义,它是对文化入侵的抵制,对民族文化的支持,是对民族文化再生、发展、壮大的呵护!在刘天华向学生们这样讲述之前的影片剧情是,刘天华刚刚参加了古诺夫家的音乐沙龙,并决定向古诺夫拜师学艺。他学习西乐,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音乐,改变民族音乐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刘天华学习西乐的同时,也积极吸收民族音乐如昆曲等营养,与赵先生探讨乡土文化、观念。这一片段,是刘天华对自己一步步的定位,是其人生的深化。当刘天华在古诺夫那儿掌握了自己需要的小提琴技艺后,也是最后一次向古诺夫学习,刘天华的琴声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古诺夫,令他也情不自禁地拿起琴与刘天华共奏起复调式二重奏。之后不久,在教授学生上官于飞二胡音阶的学习时,刘天华又与其共同演奏,尝试了在民乐中的和声使用。再之后,在刘天华家中欢度除夕,刘天华即兴表演自己的二胡新作,受感染的学生们纷纷拿起竹箫、琵琶、古筝与他一起演奏,四件乐器的多部重奏进一步丰富了和声的内涵。最后,让二胡最终登上大雅之堂的是《光明行》的演奏,在这首曲子中,民族管弦乐队之交响化合奏由钢琴弹奏而成,协奏格式、配器方法和和声结构共同融合,民族乐曲的演奏与写作获得彻底的拓展与统一。刘天华的成功之意义,不仅在于个人,更在于一个群体的崛起,一大批有志于民族音乐的人才在他的启迪与感化下,共同践行着民族乐曲的兴盛。影片在塑造刘天华时,同时没有忽略他的情感生活,其与妻子尚真的婚姻——人们眼中的旧式婚姻并非传统观念中的不幸,恰恰相反,是相敬如宾,是挚爱与互敬,传统道德之于刘天华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感化,而非当时人们所认为的障碍。影片中始终荡漾着一种古典的、浓浓的浪漫情怀,暗示它对刘天华民族音乐创新的支撑,这种暗示通过影视的声画组合像一股艺术气韵之流,不断涌向观众,阐释着完美人生的哲理意蕴。
三、影片构思及特征
电影中,刘天华对民族音乐的创新,是通过三方面来表现的。一是“空前绝后”的10首二胡曲之作品,说空前是指前无古人可以借鉴,说绝后是因为刘天华即是当时时代下民族器乐的先驱。二是借鉴西方交响乐队的长处,首建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并使民族音乐的单声特点接近于西方多声方式,这是当时很多音乐家努力却未曾完成的工作。三是刘天华所走的“草民路线”,他的创作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喜欢的音乐形式。
(一)影片的声音构思
电影声音构思的显著特点在于以刘天华对民族音乐的改进过程为脉络,围绕其作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