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第一年度研究工作总结
“关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验工作总结
“关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验工作总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语言,掌握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学期担任四年级五个班的英语,孩子多年龄小,又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提高课堂效率,那还真是一个难题,因此本学期我把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作为本学期的重点来抓,稍有成效,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培养,孩子们已经逐步的养成了愿意听,认真听,会倾听的听的习惯,也能够在自觉模仿,课堂上大声的朗读课本内容。
(一)培养孩子愿意听、会听的好习惯。
上课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根本不会倾听。
一个个争强好胜,对于老师的示范他们根本不理会,和老师抢的说,经常把老师的声音淹没,而自己又读不准,单个叫起来,有的根本不会读。
别人对话根本不听,只是一个劲的举手。
这样的现象每个班都有。
面对这种情况,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做听力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
事先就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每次都带着任务去读,对他们有了要求,也就不是那么急躁,慢慢培养孩子认真听仔细听,会倾听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听的兴趣孩子们喜欢表现自己,抓住孩子这一特点,我尽量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比如孩子们喜欢表演故事,我就让他们模仿录音,进行模仿比赛,看谁模仿的好,模仿的像,孩子们会一遍一遍的听录音跟读,争当模仿高手;在别的孩子操练时,又让孩子争做小裁判,发现别人的小错误。
所以每次活动都能激起孩子们听的欲望,逐渐培养孩子们乐于并学会倾听。
(二)培养孩子自觉模仿,大声朗读的习惯大部分孩子想说英语,但又不敢大声说,和别人一起读的不亦乐乎,单独叫他读一段,又会错误百出。
《小学英语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英语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是区级立项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全体课题组成员同心协力,认真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对研究的过程、方法及主要成果总结报告如下:一、研究问题及实践意义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的有着重大影响,从而也说明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
因此,从研究学生的自主性预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入手,不仅抓住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和最基础习惯,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小学生主动预习习惯应包括: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
所以我提出了我的研究课题:《小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1、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他倡导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组织;他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他提倡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
(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说到底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创造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构成的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完成任务,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总结篇一:《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小结《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小结我校自课题申报以来,紧紧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
课题实施以来,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实施老师的探索研究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现将我校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情况简介如下:一、领导重视在课题研究开展之初,学校就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由校长牵头,教导处负责课题的实施,精选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组织开展此项研究活动,并投入相应的实验经费,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视。
该课题面向学校的全体学生,且不分学科,故全校大部分教师都可参与。
校长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积极关注,亲临指导,我们挑选了本校的骨干教师参与此课题的研究。
他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学校行政一道,形成了从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科研网络。
二、塑造教师、打造教育科研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了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有质量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生力军,为此,我们的首要工程是塑造教师。
(1)树立教研意识教师首先要树立实践科研的意识,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不是教育教学科研的旁观者,而是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自己的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研究的基础,每个教师只有勤于学习,读专业书、理论书,注重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勤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力量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学习、开讲座,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3)外出学习增长见识只要有相关的研究活动、听课活动,学校尽可能多地让教师出外学习,通过这样的外出学习活动,不仅使教师长了见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因为他们在比较中更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第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为了确实解决当前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计划实施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开展实施以来,我用自己的方法认真的落实,把课题带到课堂上辅导,课后指导,取得了一点的成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1.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本学期以来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
预习时能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你会发现学生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
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培养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特别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
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3、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本学年,由德育处牵头成立的课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按计划实施,取得了教好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一、分工负责,合作研究。
本课题研究涉及全体班主任甚至全体教职工,而课题研究组成员将全权负责课题实施情况的督促、实施过程的指导、实施材料的收集等,所以首先成立了课题组成员进行划分小组,分工负责,合作研究。
组长:副组长:一小组:二小组:三小组: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一)分段训练,化整为零,积少成多。
将本课题的常规行为习惯训练内容按一个一个小目标分段进行,化整为零,将每一目标都落到实处,都力求有效果。
具体抓了以下习惯的教育:1、每天认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进、出操队伍整齐、安静。
内容:进、出操时队伍的整齐、安静。
做操过程中的认真程度和纪律情况。
方法:由体育组负责全面组织。
由少先队大队部监督岗学生进行监督,并将情况即使反馈到值周老师处,进行现场考评。
2、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的垃圾主动拾起。
3、注意课间安全,不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4、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桌椅等公共财物。
5、在校园内坚持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或客人等长辈主动打招呼。
6、在学校和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讥笑、戏弄他人,不骂人,不打架。
7、每天穿戴整洁,佩戴好校牌、红领巾及相关标志进校园。
8、每天收看电视节目、玩电脑时间总量不超过2小时。
不进游戏机房、网吧等场所玩乐。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能洗手,常洗澡、常洗头。
10、在家尊敬父母,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二)以年级段为单位,明确目标。
低段:培养懂文明讲礼貌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中段:培养感恩的习惯.培养善于合作的习惯高段: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培养坚持不懈的习惯;培养纠正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习惯;培养诚信的习惯。
二、课题实施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我校学生大部分已经达到了规定目标,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张文玫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有义务教会学生学好语文,注重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觉得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语文一直都是主要学科,特别是现在,语文是160分,高考时文科的语文试卷是200分,按照道理学生应该重视语文,特别是文科的学生,但是学生根本语文放在它应处的位置,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对语文学习不敏感,不知从何学起,学的很被动。
结果老师教的也很被动。
费的劲不小,教学效果却不佳。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提倡的,也是也是新课改要求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高中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学,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要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东西需要我们研究,特别是作为老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怎样更快的使课前预习成为学生的习惯等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怎样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怎样改变语文的尴尬处境,让语文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核心概念的1“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知对象,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时候预习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好坏。
注重课前的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一个学习动机。
2“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这里我们所说的习惯主要是指一种行为。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在学新课前,进行课前预习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不需强迫,成为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时的做法,也不是偶然的动作。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都知道,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第一个并且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老师开讲前学生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
学生在预习时会带着以前学过的知识去学习,自觉对以前的知识回顾了一遍。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表明,良好的研究惯是一种高度自觉、主动的、自主化的持久研究方式。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研究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成为一个人研究品行的一部分,并广泛存在于研究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研究过程里。
例如课前预、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惯等都属于研究惯。
研究背景:教育家XXX老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惯。
”英国教育家XXX也认为,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惯。
从古代开始,我国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然而,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研究惯,如作业马虎、拖拉和上课开小差等。
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研究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研究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研究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研究对象:XXX是一所XXX,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学校规模大、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一大批是学历水平高、事业心、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
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安排具有较强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
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状况、研究惯非常熟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成果:近两年来,我校利用各学科阵地,进行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开展研究惯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惯比赛、建立学生研究惯评价体系等。
通过这些措施,学校成功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绩。
这些成果不仅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其他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研究惯是指学生为了获得好的研究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修文县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学习力提升小课题阶段总结姚秀一、问题的提出通过课前预习研究,我发现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因为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
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
2.笔记预习法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
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学生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做笔记。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3、提出问题法在预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记录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第二天老师再讲解时,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就可以提高。
二、研究内容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掌握基本的语文预习方法三、研究方法:(一)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最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6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6篇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搞科学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分类、比较等等。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学生很难重复体验科学家当年的科学发现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只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学生需要探究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探究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
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
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素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多样化的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于实现课改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实用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反思。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科研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科研总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科研总结《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总结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解决我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经我组老师研究决定,在去年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为课题展开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活动。
在本课题进行研究活动的开始,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把课题说的“习惯”界定了范围。
我们所研究的“习惯”是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发,指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里它具体包括:“专注看”、“倾心听”、“有序想”、“流畅说”、“认真写”五方面的学习习惯。
相对于上个学期的研究,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总结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方法。
进入一年级下半学期,孩子们对于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早已知晓,但由于心理和生理原因,不能持久的要求和约束自己,因此学生行为反复性较强。
同时由于孩子们本身具有差异性,表现出的行为层次不一。
针对这种情况,我组教师反复研究讨论,积极实验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一、发现不良习惯,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有:1、缺乏课前准备和预习习惯。
2、喜欢做小动作,玩笔玩尺子玩橡皮;喜欢说闲话,精神不集中,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
老师已讲完课,有的同学还在云里雾里。
4、盲目听信老师,回答问题不爱动脑筋,人云亦云,缺乏主动质疑、解疑的习惯。
5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
6、作业、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
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缺少订正的习惯。
7、缺乏主动复习的习惯。
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课持续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效率低二、多管齐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1、听。
这是学生应具备的第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研究报告
七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研究报告七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研究报告范文《七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的研究》是延安市2015年度立项的微型课题,从立项至今已历时4个月,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我班学生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策略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七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现状1、现在我校七年级学生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只是依赖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
2、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实行流动学习群体,已经成为近年来欧美许多国家普通教育的一种新趋势。
许多教改实践也都证明,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主学习方式的教育效益,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3、特别是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也已开始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学者在多项相关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理念。
二、七年级学生没有预习习惯的原因当前,很多教师很重视语文课前的预习,很少关注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甚至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预习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
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结果近四个多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家长、老师都受益匪浅,我自己也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经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我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原则,努力排除其中的不确定因素,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总结我的结论:1.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归因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好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
2.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有高效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态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生动直观和趣味盎然的学习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阶段总结.doc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阶段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
自对此课题的研究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接到这个课题,我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付诸实施。
下面就我一年来的实践成果做简单总结:一、研究措施:(一)研究的目标学生方面:1、通过专题研究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主观愿望。
2、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训练帮助学生纠正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
3、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训练让大部分的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养成数学阅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方面:1、通过专题实验转变教师观念,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贯穿始终的核心目标之一。
2、通过专题实验使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3、通过专题实验使参与实验的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1、研究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2、研究在低年级,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
必须进行深入地研究,使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持续稳定的得到发展。
3、研究在低年级,学生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 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
(三)研究途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生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课前准备、认真倾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认真书写、及时改错等习惯,提高学生认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每个学生的个体在各自条件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学生课程预习的培养和指导结题报告2015
微课题结题报告学生课程预习的培养和指导从2015年3月份开始,我们实施了微课题《学生课程预习的培养和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我教研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基本规律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现对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课题的提出课程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学校中很多学生没有预习课程的习惯,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课程,在上课之前不能清楚地了解在学习内容中的已知、未知和想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盲目地进入课堂,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大大延长,教学工作效率低,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为解决此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让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教研组从教学实际出发,确立以引导和培养学生预习课程的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微课题研究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本微课题的研究和开展,探究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程的方法、途径、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课前预习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学习相关理论,查找资料,借鉴成功经验,形成学生课程预习的培养和指导理念,获得初步的相关经验2、调查学生课程预习状况,深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生课程预习的现状,了解学生对预习的态度与方法,发动学科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挖掘各类课程预习学案设计的特点,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构建容量适当、内容科学、形式开放、目标明确的课程预习学案设计案例,寻找可行操作方法和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4、在学生课程预习的培养和指导的实践中,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及时对学生课程预习成果检查,并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探究培养和指导学生课程预习的方法与策略。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课题阶段总结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课题阶段总结课题阶段总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而作为学生接触教材的第一个环节“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围绕课题我做了以下工作1、宣传预习的好处。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都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文的预习更应放给学生。
预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路,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更好的听课。
2、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目的均由教师确定。
阅读一篇课文要完成怎样的任务,教师明白,学生茫然。
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布置和安排。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
这样学生的主动权被剥夺,创造性被扼杀。
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目的学生应该是明确的。
而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在预习阶段就应当明确。
只的这样,学生才能进展自我的思维和探究。
预习要有个性,首先要先学会一些预习方法。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预习的要求:〔1〕读书首先要划出自然段序号,然后读熟,并且家长帮助过关,读好了就签字。
〔2〕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出生词,文后的生字组词。
二、遇到的问题。
1、学生自身没有养成习惯,没有自觉性,没有家长看着,就不预习。
2、预习的质量差,有些学生存在应付的做法。
3、对有些学生来说,预习的内容太简单。
三、解决方法。
1、自身进展学习。
我上网查找有关预习方法的资料,如:?搞好预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才能?,我还买了有关的书籍,如:?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从中学习理论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浸透预习方法的指导。
如:我在刚开课时,给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的时间,通过小组检查生字词和课文。
对预习情况好的同学,教师会问:你在家中是怎样预习的?让学生间互相传授经历。
3、对预习好的同学增加预习内容,如:查找有关作者或课文内容的资料。
4、在家读课文,这是学生最不容易做好的的一项预习作业,于是我把熟课文放在学校,利用每天早上20分钟读熟课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课题研究背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拖延、抄袭、死记硬背等不良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课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3. 研究内容3.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然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法验证其有效性。
3.2 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确定本研究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具体流程。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3.数据处理分析: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
4.提出建议和方法: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和策略。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6.结果总结与论文撰写: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结题论文。
3.3 实验设计本实验将在一所初中进行,选取初一学生30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将进行学习习惯培养干预。
实验干预时间为2个月,其中第一个月进行训练,第二个月进行巩固。
实验组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训练学生领会题意和积极思考:教学生如何仔细阅读题目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意识到只有发散性思考才能达到深刻理解。
2.训练学生科学记笔记:通过提高记笔记的质量和数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技巧。
“小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总结秋季开学以来,根据大武口区教研室的安排,根据学校教科室的工作计划、课题研究方案和学校语文学科计划,课题组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半年计划,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开展学习活动,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为了增强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深化课题研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10月20日下午,石嘴山市第十二小学语文学科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课题研究培训暨骨干教师讲座。
本次课题研究培训暨骨干教师讲座,由胡学贵老师主讲。
他结合自治区立项课题《小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主要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胡老师结合具体教育教学实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第五、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第六、加强个别辅导。
其中,胡老师又重点围绕“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从“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榜样示范,激发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三个角度进行了讲解。
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认真聆听讲座,并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体会。
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次活动,是我校自治区立项课题《小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深化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等学习习惯的一次理论指导。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研究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促进学习习惯的全面养成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二、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深化课题研究(一)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培养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校园建设,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深化“小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展好“格言诗文融我心”校本课程开发,鼓励广大学生养成“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习惯,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共同学习的平台,11月23日下午,石嘴山市第十二小学开展了“我读书我收获”读书知识竞赛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著名教育家XXX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惯。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著名教育家XXX说:“好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研究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研究。
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研究惯,是研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从小养成良好的研究惯,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研究,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研究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研究,而且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惯的现象。
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
不良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作为重中之重。
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研究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研究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研究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天城小学课题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于2006年4月提出~预期研究时间两年~系万州区级课题。
两年多来~在区教科所、进修校的组织领导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研究的背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
”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善于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2.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3.习惯听老师讲~而缺乏主动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4.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根本做笔记的习惯,5.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6.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有的甚至没有复习的习惯,7.学习懒散~依赖性强~常常照抄作业~有的甚至经常不完成作业,8.学习往往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过程~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上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随意性很大。
年级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过渡~学习习惯的年级特征不明显~没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进行更严格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第一年度工作总结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申报了《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扎实开展了实践研究。
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实践,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实验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总结:
一、准备和启动阶段(2015年2月--2015年3月)
(一)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
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第一件大事就是更新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
课题组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和关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并谈了自己学习的体会,使教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有足够的认识,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订阅一种以上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第二是通过教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通过开展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教学服务的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
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及教学竞赛活动,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使研究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
经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反思,理论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后继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二)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有关预习习惯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查一些学生,按照事先拟定的问卷提纲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得出结论,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
经过问卷调查、谈话、分析学生情况,先通过语文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所得对学生的有关预习习惯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一些学生,按照事先拟定的问卷提纲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
问卷具体情况见《调查报告》。
(三)建立机制、成立课题组。
申报课题以后,我们组织一批科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立项后的工作,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学校制定了“学习培训”、“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我们还成立了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 并邀请市教研室领导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
在具体研究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
(四)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研究方案,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
我们的课题《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向贵港市教科所申报并被批准立项。
二、研究阶段(第一阶段: 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
(一)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奠定认知基础。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预习习惯的培养的内容提出初步的意见。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从认知到形成再到巩固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的不同,预习习惯培养的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各学科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
(二)加强过程管理,深化课题研究为了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学校课题组加强了过程管理,全面督导课题的实施。
1、查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
通过检查,了解到各小组分别组织学习了《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基本要求》等,并结合研究实际作了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促使教师不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是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2、结合学校优质课竞赛活动,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预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生预习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
研究教师通过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方法。
3、加强调查分析,及时了解情况。
为了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学校一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4、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
课题组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经验,探讨方法、解决困惑。
(三)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成果。
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撰写了一篇经验论文,
论文现已送至市教研室参评。
三、课题研究初步成果: 回顾一学期的研究进程,我们认为整个研究过程是务实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从中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教师认识到了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研究性教师的重要途径,并且课题研究能为教育教学服务,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撕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过程、方法有了个比较实在、清晰的认识和感受。
激发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完成阶段性资料收集:
1、2015年3、4月:查阅文献,组建研究小组。
(已经完成)
2、2015年5月:进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已经完成)
3、收集、准备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尽力争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已经完成)
4、对本校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5、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适合小学教学特点的预习方法、评价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6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7、课题组成员完成各自相关学科研究论文及研究总结报告,上缴课题负责人。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预习得比较全面、认真、充分,课堂实践中也收到了可喜的成绩,;老师提问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踊跃的回
答问题且准确率比较高。
本年度,研究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广大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年度的研究工作计划会顺利完成。
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课题组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