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第一年度研究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第一年度工作总结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申报了《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扎实开展了实践研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实践,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实验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总结:
一、准备和启动阶段(2015年2月--2015年3月)
(一)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第一件大事就是更新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课题组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和关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并谈了自己学习的体会,使教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有足够的认识,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订阅一种以上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第二是通过教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通过开展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教学服务的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
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及教学竞赛活动,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使研究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经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反思,理论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后继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二)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有关预习习惯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查一些学生,按照事先拟定的问卷提纲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得出结论,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经过问卷调查、谈话、分析学生情况,先通过语文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所得对学生的有关预习习惯进行分析,接着随机抽一些学生,按照事先拟定的问卷提纲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确定我们开展研究的起点。问卷具体情况见《调查报告》。
(三)建立机制、成立课题组。申报课题以后,我们组织一批科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立项后的工作,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学校制定了“学习培训”、“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我们还成立了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整个研究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 并邀请市教研室领导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在具体研究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
(四)反复论证,申报立项。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研究方案,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
我们的课题《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向贵港市教科所申报并被批准立项。
二、研究阶段(第一阶段: 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
(一)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奠定认知基础。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预习习惯的培养的内容提出初步的意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从认知到形成再到巩固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的不同,预习习惯培养的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各学科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
(二)加强过程管理,深化课题研究为了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学校课题组加强了过程管理,全面督导课题的实施。
1、查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通过检查,了解到各小组分别组织学习了《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基本要求》等,并结合研究实际作了学习笔记和研究记录,促使教师不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是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2、结合学校优质课竞赛活动,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预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生预习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研究教师通过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方法。
3、加强调查分析,及时了解情况。为了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一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4、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课题组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经验,探讨方法、解决困惑。
(三)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成果。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撰写了一篇经验论文,
论文现已送至市教研室参评。
三、课题研究初步成果: 回顾一学期的研究进程,我们认为整个研究过程是务实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从中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教师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教师认识到了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研究性教师的重要途径,并且课题研究能为教育教学服务,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撕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过程、方法有了个比较实在、清晰的认识和感受。激发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完成阶段性资料收集:
1、2015年3、4月:查阅文献,组建研究小组。(已经完成)
2、2015年5月:进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已经完成)
3、收集、准备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尽力争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已经完成)
4、对本校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5、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适合小学教学特点的预习方法、评价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6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7、课题组成员完成各自相关学科研究论文及研究总结报告,上缴课题负责人。(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预习得比较全面、认真、充分,课堂实践中也收到了可喜的成绩,;老师提问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踊跃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