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教育思想
浅析《周易》的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想体系时 , 都从 《 易 》 寻 找 适 合 自身 需 要 的 思 想 资 料 。所 以 , 探 周 中 要 讨 中 国 的 教 育 思想 就 不 能 不 先 去 研 究 《 易 》 《 易 》 十 四 卦 处 处 周 。 周 六 揭 示 人 生 处 世 的 真 谛 , 中排 位 第 四 的 《 》 是 阐 述 教 育 思 想 的 专 其 蒙 卦
思 想 并 不 因 久 远 的 历 史 而 蒙 尘 ,当 代 的 大 学 生 思 想 素 质 教 育 仍 能 从 中 汲 取 丰富 的营 养 。本 文 试 对 《 易 》 四 卦 《 》 的 教 育 思 想 及 其 周 第 蒙 卦
对 当 代 大学 生思 想 素 质 教 育 的 启 示 进行 分 析 。
教 育 内容 蒙 :亨 。匪我 求 童 蒙 , 蒙 求 我 。初 筮 告 , 三 渎 , 则 不 告 。利 “ 童 再 渎
、
来 , 是 指 教 育 幼 童 要 坚 持 正确 的 教 育 方 法 , 样 才 会 有 好 的 效 果 ; 一 这 二是指对幼童要 进行正面 引导, 童心灵纯真 , 长 的一举一动 、 幼 师 一
E PO E C N E DI X I R O T N 探索争鸣
浅析《 周易》 的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任 丽 丽
( 州 大学 公 共管 理 学院 O 郑 7级 中 国哲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中 国 分 类 号 : 2 B1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0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周 易 》蒙 》 中 所 蕴 含 的教 育 思想 博 大精 深 。本 文 对 《 》 中 的 教 育 内 容 、 育 原 则 、 学 方 法 等思 想 进 行 了 梳理 和 剖析 , 分 析 了 该教 育 思 想对 《 《 卦 蒙 卦 教 教 并 当 代 大 学 生思 想 素质 教 育 启 示 和 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 周 易》 《 》 教 育 思 想 《 蒙 卦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周易》教育思想探微“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原始文化一直以“深层结构”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思想,从而形成文化与教育间的张力。
若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推断,探索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就要找到其思想源头。
朱子曰:“《汉书》言,《易》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至隐。
《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周易》以其演习人生、社会之奥妙,卜笙个体、宇宙之前程,自古被推为“群经之首”。
在今日,重读《周易》并开掘其内在实质,能帮助我们重构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框架,传承其格物、致知、正心的理念精髓。
一、蒙以养正,为学“需待”教育者常爱把学生的心灵比成一张白纸,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把孩子的思想比作“白板”,并以其“白板说”打破了传统的天赋观念论,为求学的公平化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石。
而《周易》中的蒙卦也向我们阐释了想要砥砺被教育者意志以启迪智慧,首先必须抓好时机与方法的道理。
《周易·象传》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万物在“蒙稚”时,若能被合理启迪必致畅达,而畅达亨通乃人之所愿,所以我们教育者在启发学生时务必要做到适时和及时。
“蒙以养正,圣功也。
”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保护学生好奇本真的本性,有无私欲杂念的质疑之时也正是培养他们内在“正气”的最佳时机。
正如张载《正蒙》中对“蒙以养正”的阐释:“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但“初娘告,以刚中也。
再三读,读则不告,读蒙也”。
面对学生的初次提问,教育者当以中正之气进行启迪引领,但若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再三滥问,就可不予作答。
正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学生的学习思考先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顺利完成学思结合的双向互动。
学问学问,离不开学更离不开问,班里常会有爱刨根问底的学生,但并不是所有爱提问的孩子成绩都能拔尖,如果提问未经思考且总不切要点,那只能是流于形式的行尸走肉。
《周易·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周易启蒙教育思想
周易启蒙教育思想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它不仅是一部占卜经典,更是一部包含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
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对于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周易的哲学思想出发,探讨其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周易中的“易”指的是变化、易转,它强调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周易的“易”中领悟到世界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让他们明白,面对变化,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接受挑战,不断学习和进步。
其次,周易中的“易”还强调了阴阳平衡的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了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周易的阴阳哲学,教导孩子们要保持心态的平衡,要懂得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坚强。
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与他人和谐相处。
此外,周易中的“易”还包含了“象”和“数”两个重要概念。
其中,“象”是指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数”是指事物的数量和规律。
在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周易的“象数”哲学,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让他们明白,只有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总的来说,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对于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周易的哲学思想,引导孩子们从中领悟道理,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担当、有智慧的人才。
《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NO. 4 A ug us t 2 01 5
●
人 文 新 论
《 周 易 的“ 天人 合 一 ’ ’ 思想 及 其 当代价 值
王 超
( 南开 大学 马克 思主 义教 育 学 院, 天津 3 0 0 0 7 1 )
摘
要: “ 天人 合一 ” 是《 周易 》 一 书的重要思 想 , 其 形成过程 体现 了中国古人逻 辑思想 的演绎发展 , 见 证
第 4期 2 0 1 5 年 8月
华北 电力大 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l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Th e Thi n ki n g o f Ha r mo n y Be t we e n t he He a v e n a n d Hu ma n i n
Zh o u  ̄i a n d i t s Re a l i s t i c I n s p i r a t i o n
了 中华 儿 女 在 中华 大 地 上 生 生 不 息 的 生 产 与 生 活 过 程 。《 周易 》 的 思 想 蕴 含 着 中 国 古 代 人 民 丰 富 的 传 统 智 慧 。通 过 对《 周易 》 天 人 合 一 思 想 的考 察 , 人 们 能 够 更好 地 认 识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精 髓 , 把 握 中 国 古 人 的 思 维 模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周易的经验性质周易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人民在实践过程中的总结是其时代发展的产物系辞下言易为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然后始画八卦周易系辞下而成因此观物取象成为周易的形成方式观天象察地理可以归为一类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考察而取诸身和取诸物则体现了古人对自身以及周围人文环境的把握并由此形成互为影响的天地人三者统一
《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
《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术视野的开启,学者们逐步突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开始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饱含生命气息的文化。
《周易》讲:“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系辞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创新传统的文化。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开展的内在动力。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之首,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旋律,是中华文化中第一个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
周易文化就是充满着创新精神的代表之一。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易学,取其精华,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这部经典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其影响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普及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术视野的开启,学者们逐步突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开始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易经》,重新审视和评价易学开展史,肯定其历史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周易焕发新的荣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首先就要复兴中国文化的经典。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思想、变易思想、合而不同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进展创新的基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传统的民族,我们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并构建今天的中国创新文化,从而推动国家创新开展。
《周易》中富含切实可行的教育原那么和操作方法。
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周易》具有必要性。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传·乾·象》;“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传·坤·象》。
一直以来,《乾》、《坤》两卦都被公认为集中代表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象征天,天行即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寒暑昼夜的变化。
《周易》德育思想探析
贞 。 ” “ ” 万 物 之 始 , 德 是 一 切 善 行 的 首 位 ;亨 ” 把 ④元 , 品 “ , 天 道运 用 到 人类 社 会 , 申到 人 的品 德 , 嘉 美 的会 合 ; 引 是
“ ” 使 一 切 事 物 各 得 其 宜 , 此 和 谐 ;贞 ” 君 子 效 法 天 利 , 彼 “ ,
、
《 易》 传 中蕴含 的德 育 思想 周 经
《 易 》 传 中蕴 含 着 重 要 的 德 育 思 想 , 要 体 现 周 经 主 在 德 育 至上 思 想 , 教 育 重 要 性 的认 识 和 德 育 的功 用 等 对
方面 。
1“ 德 说 ” — 德 育 至 上 思 想 .四 —
识 、 德 准 则 、 德 规 范 等 , 他 们 在 新 形 势 下 , 力 提 高 道 道 使 努 自己 分 辨 是 非 、 别 和 抵 制 腐 朽 思 想 侵 蚀 的 能 力 , 当 代 识 是
■墨
《 易》 德 育 黑 相 探 析 周 ,、 .
杨 敏 勾文 明
540 ) 5 3 0
( 仁 职业 技术 学 院 , 州 铜 仁 铜 贵
摘 要 : 周 易 》 想 内 容 博 大 精 深 , 不 仅 是 我 国 《 思 它 古代 一 部 占 筮 的 书 , 是 一 部 德 育 教 育 的 理 论 著 作 。 《 更 周
德 育教 育 的核 心 。 3“ 凶 由人 ” — 强 调 德 育 的 功 用 。 .吉 —
“ ” 《 易》 位 于无 上 的地 位 。“ 《 》圣 人 所 德 在 周 中 夫 易 ,
以崇 德 而 广 业 也 ” “ 德 ” 首 要 地 位 ; 默 而 成 之 , 言 ②,崇 居 “ 不
《 易 》 四卦 “ ” 卦 为 艮 , 征 山 , 卦 为 坎 , 征 泉 , 周 第 蒙 上 象 下 象
论《周易》的和谐教育思想
枣庄学院学报
J 0UR L 0 A HU NA F Z OZ ANG U VE Ⅱ l NI RS Y
J n2 o u .0 9
V0 . 6 NO. 12 3
论《 易》 和 谐 教 育 思 想 周 的
戴 永 新 王景 艳 ,
教 育 思 想 , 见 在 六 十 四 卦 中 , 自身 修 散 对 养 、 庭教 育 、 及 社会 的人 伦 、 序都 要 家 以 秩
深 刻 的 论 述 , 充 分 彰 显 了 教 育 思 想 的 和 并 皆 £。
一
族 辩 物 ”, 区 分 辨 别 群 体 及 各 种 事 物 , 即 以
种 求 同 存 异 不 是 “类 族 辩 物 ”, 是 “以 同 而 而 异 ”, 就 是 程 颐 所 说 的 “于 大 同 之 中 , 也 而 知 所 当 异 ”[ 。 同 人 卦 意 在 “和 同 ”, 强 调 从 异 中 求 同 , 卦 意 在 “合 睽 ”, 调 睽 强 同 中存 异 , 是 教 育 人 们 , 会 上 生 活 与 人 都 社 交 往 , 需 要 求 同存 异 。 都 为 了实 现 和 谐 的 人 际 关 系 , 《周 易 》教
[ 中图分类号 ] 5 9 G 2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04— 0 7 2 o ) 3 0 1 0 lo 7 7 (0 9 o —0 8 — 3
根 系 相 连 相 牵 为 喻 , 明 只要 志 同道 合 之 说
和谐 , 一 个 古 老 而 又 现 实 的 哲 学 范 是 畴 , 指 各 部 分 之 间 配 合 的 匀 称 、 当 、 是 适 协
南 ”,《彖 辞 》:… 解 ,利 西 南 ’,往 得 众 也 。 ”… ’ 卦 爻 辞 以 西 南 象 征 众 庶 , 明 。 说
《周易·乾、坤、蒙》德育思想对高职德育的启示
的《 、坤》 乾》《 两卦 蕴涵 了丰富的德育 内容 , 作为专 门阐述教 育思想的《 卦 包含 了多样 的教 育方 蒙》
式 。这三卦相辅相成 , 构成 了品德教育观 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 当代高职德育有重要启示意义。 对 关键词 : ; ; 思想道德教育 乾 坤 蒙;
中 图分 类号 : 7 l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l4 2 1 )7 0 5 0 l7 —9 5 (0 10 —0 8 — 3
利、 贞正 坚 固这 “ 四德 ”事 实上 也就 为人 立 下 了 四条 品 ,
德标准 。乾 ・ 《 文言》 “ 日:元者 , 善之长也 ; 亨者 , 嘉之会
也; 利者 , 义之和也; 贞者, 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
人 , 会 足 以合礼 , 物足 以和 义 , 固足 以干 事 。君 嘉 利 贞
简单 的形式灌输 , 而是长久的内在塑造 。如何在高职 学生心 中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而使其 自己判断是 非、 对错 、 善恶 、 真伪 , 这是德育的核心 内容。
( )自强 不 息的事 业观 二
变 。而《 、坤》《 作为《 乾》《 、蒙》 周易》 的重要 的三卦 , 充
分 彰 显 了德 育 的 内容 和 方 式 。高 职 学 生 有 着 思 维 活 跃 、 手 能力 强 、 业 观 念 实际 的 优 点 , 动 就 但也 存 在 政治
《 周易》 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智慧经典 , 作为古代
中国群经之首 ,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教育思想 。周易》 《 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六十四卦的各个卦象中 , 六十四卦 虽然均 由阴阳爻组成 , 但是不 同的排列组合却形成 了
不 同甚 至相 反 的卦象 , 就像 人 在 不 同 的时 期 也要 学 会 排 列 组 合 自己 的 阴 阳 爻 , 境 遇 的 转 换 或 坚 持 或 改 随
《周易·蒙卦》教育思想浅析——兼论陈梦雷的教育思想
o eo emo ti o t tf d if e c db <ca g n ft s h mp r n e n u n e y a i l l h n e>. mgd n b sC e n li r < i l tt f Q ya  ̄ h n Megeswok Smpesaeo ' s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4期 0 20 0 8年 8月
安康学院学报
J un lo o ra fAn a gUnv ri k n iest y
Vo 0  ̄ 4 L2 1 b Au 2 O 昏 O8
《 周易 ・ 蒙卦》 教育思想浅析
— —
、
中图分类号 :G 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4 (0 8 4— 10— 2 4 9 0 9— X 2 0 )0 00 0 2
The Ch ne e Cl s i i s a sc Edu a i n I e l g n c to d o o y i Enlg e f Ch ng i ht n o a e
兼论 陈梦 雷的教育 思想
王 志 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o o ) 5o 7
摘
要 :< 易> 从 东汉班固 < 书 ・艺文志> 被定为群 经之首 ,其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 的各 个领城 , 周 汉
教。 育也是其重要影响的领城。陈梦雷在 < 易浅述) 中对其进行 了阐释和发展 ,形成师徒礼仪 与 学习者的 周 心理动机 、独立思考与最佳的教 育时机之 关系、奖惩 与教 书育人 的关 系等具有 中国特 色的传统教 育思想。 关键词 t< 蒙> 卦 ;传统教 育思想;陈梦雷
b o e fc l t r it r > .f o t e h o k pe e r t d i t l k n s o i l l s i u t r . u a o s o k s o u u u e h s o y r m h n t e b o n ta e o al i d ff d i ca s c c lu e Ed c t n wa n e n i
论《周易》教育管理思想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 究院, 天津 30 9 ) 0 11
[ 摘
要] 《 周易》 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教育著作 , 有丰富的教 育管理思想 : 盛德 大业” 具 以“ 为其管理 目标 , 民说 无 “
疆” 以人 为本 的管理主体 , 科层管理体制 , 变通、 与时偕行 、 协调 的管理方 法, 知人善 任的 用人 原则 , 管理 的最 高境
维普资讯
第 6期
20 06年 1 月 2
天津市教科 院学报
Junl f i j cdm f dctnl cec ora o Ta i A ae yo uaoa Si e nn E i n
No 6 .
D c20 e .o 6
论《 周易》 育管理思想 教
就大业。
、
以“ 盛德大业” 为其管理 目 标
《 周易》 教育思想不是讲狭 义的 学校教育, 而是讲广义的 教育, 讲教育社会化, 重点 我们把它称之为大教育观的萌芽。
二、民说无疆” “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体
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也是为人的 管理, 将人视为管理的 素。 人本精神是中国 文化的精髓之一, 也是《 周易》 教 创作的 基本目 是塑造君子。 周易》 的 《 塑造的君子应具备的 首要因 基本特 “ 质: 崇德广业”“ 强不息”“ 、自 、厚德载物”“ ,体仁” 、 育管理 思想最鲜明的 特色。 把民 作为管理的 对象, 又是管理 对社会的发展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因此, “ 合礼”“ 、 合义” 干事” 德, 、 “ 四 “ 君子以 经纶”“ , 反身修德”谦 、 的主体,
5 O
维普资讯
杨春增
论《 周易》 教育 管理思想
决世上诸多的 疑难问题, 治理天下, 成就大业。 通其变, “ 使 发展规律, 分别象征事物发 展不同阶段特征。 各正性命” “ 给 民 倦, 不 神而化之, 宜之”同 。 使民 ( 上) 圣人随着时代变化的 人的 启示是作为一个管理系统, 必须按照六位成章的原则各 需要, 辟通达改变生活方 开 式的 途径, 使民众不会倦怠, 居其位, 改变 各负其责, 合理分工, 又相互协作, 责权利应明确对
周易所蕴含的人文教育思想
周易所蕴含的人文教育思想摘要:《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文精神是《周易》冠居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思想基础。
本文通过追寻《周易》中人文思想的教育意义,探索《周易》中的人文教育思想,为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周易人文教育思想人文精神《周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
然《周易》不仅属于历史,亦属于现在和未来。
究其能源远流长的根源在于,《周易》的根本立足点是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
本文拟就剖析《周易》中的人文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其合理的内核,寻找与当前人文教育的契合点,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周易》中人文教育思想的内涵“人文”一词最早见诸于《周易》中的“《易·贲·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 此卦中“‘文明’,即文采彰明;‘以’即而,以‘文明以止’诠释、界定‘人文’,旨在提醒人们:人道的文采、社会人生的文采,在明晓了人文以及人文所应达到佳境后,社会人生也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2]同时也说明了《周易》中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是指人在人类社会中必须遵循秩序,道理和伦理规范,以规范人的行为化成天下,建立一个和谐美好而独立于天道、地道的世界。
“文明以止”则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以至心有所“明”;外以恪守礼法制度,以至行有所“止”。
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只此一句便渗透出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奠定了《周易》人文精神的价值基础,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周易》的人文教育思想《周易》的思想体系统中,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教育思想是《周易》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周易》中所倡导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和方法更是充分体现了《周易》的人文教育思想。
三、孔子概括《周易》的核心思想为“阴阳合德”,即和谐哲学
三、孔⼦概括《周易》的核⼼思想为“阴阳合德”,即和谐哲学三、孔⼦概括《周易》的核⼼思想为“阴阳合德”,即和谐哲学这就越来越接近《周易》的核⼼思想了。
《易·系辞上》中所引孔⼦的关于“阴阳合德”之语,为我们提供了⼀把最佳的钥匙:《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不息),以通神明之德(规律)。
(《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上册,204页)孔⼦这段话,表达了他⾃⼰对于《周易》的扼要⽽⼜深刻的理解。
他把《乾》、《坤》两卦看成是《周易》的⼤门与⼊门,我们前⾯⾃《乾》、《坤》两卦⾄《睽卦》的全部讨论与分析,可以说,都正是沿着孔⼦的这⼀思路展开的。
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就是“阴阳合德”四个字。
不过,我们需要把孔⼦的这段话详细解剖⼀下,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阴阳合德”四个字的概括深度。
孔⼦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这也就是说,《乾》卦可以象征世上的⼀切阳性的事物;《坤》卦可以象征世上的⼀切阴性的事物。
这个看法,其实是先秦⼀些法先王学派的⼤思想家们的公论。
《⽼⼦》中说:“万物负阴⽽抱阳”(⽼⼦:《道德经下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3 ⽉版,5页),正是源于《周易》、解释《周易》的。
《⽼⼦》对《周易》的核⼼思想的理解,是⼗分准确、到位的。
作为对于辩证法思想的阐释,《周易》的《乾》、《坤》两卦,是将阴、阳做了分解性的阐释的。
但是,在⽣活实际中,阴与阳共存于⼀个事物当中,其实是分不开的。
任何⼀个事物,在其内部,都是阴阳共存的。
所以,⽼⼦认为, “万物负阴⽽抱阳”,正是对于《周易》中的《乾》、《坤》两卦的依存关系,表达得恰如其分。
⽽同为道家思想的《庄⼦·天下篇》中,则说:“《易》以道阴阳”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3 ⽉版,84页),也正是抓住了《周易》的核⼼观点。
论《周易》的和谐教育思想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教育思想。
首先,《周易》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应当从天地万物中学习,调和自然,和谐社会。
其次,《周易》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的主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
最后,《周易》强调“恭敬而不屈”的思想,即尊重师长,尊重长辈,学习礼仪,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总之,《周易》的和谐教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恭敬而不屈”的理念,这些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周易》: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第三,台湾学者陈鼓应认为“日出为易”。
第四,“易”是占卜的意思。
第五,“易”即变易。指世间万事万物是不断变化的。
第六,“易”即交易。这里的交易不是指市场贸易,而是说阴阳在不断互动中的消长变化,如同太极图的景象。
第七,“易”指的是玄之又玄的“道”。《周易·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生命遵循着周行不殆的“道”而生生不息。
周太史在先秦历史中是一个神奇的群体。许多后来被认为准确得不可思议的预言,都是他们做出来的。接下来,陈国果然发生了内乱。
陈厉公的父亲是陈文公,母亲是蔡国人。文公薨后,即位者是厉公的兄长陈桓公。由于桓公与弟弟不同母亲,所以一位蔡国人趁陈桓公生病时发动政变,这才让陈厉公上台。即位后,而陈厉公也娶蔡女为妻。可这个蔡女与蔡国人通奸,并且经常回蔡国,陈厉公也经常去蔡国。陈桓公的小儿子陈庄公为抱父兄被杀之仇,撺掇蔡国人骗杀陈厉公。庄公即位后,厉公之子陈完自然也失去了储君资格,只能做陈国的大夫。
事情到这还没结束。陈庄公去世后,其弟陈宣公即位。大夫陈完与太子陈御寇关系友善。谁知陈宣公在即位的第二十一年杀死了太子御寇。陈完担心自己被牵连,于是流亡到了东方的齐国。
正巧,此时齐国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春秋首霸齐桓公对陈完以礼相待,想任命他为卿。陈完却推辞说:“我只不过是寄居贵国的小臣。能有幸存活下来,就已经感恩戴德了。不敢做卿那么高的职位。”于是齐桓公任命陈完为工正,掌管百工。
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时,将伏羲八卦进行反复推演,共得到八八六十四卦,将《周易》的术数体系发展完善。故而,他也被视为是《周易》的缔造者。
到了孔子时代,周朝礼崩乐坏,但周朝经典《易》依然被人们看中。孔子晚年研究《易》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据传,《易传》就是他所撰写的。不同于开创者伏羲与完善者周文王,孔子并不是一个富有原创精神的思想大师,主张“述而不作”。他为《易》作传,是为了借易学之理阐发自己的儒家之道,而不是像周文王那样创建一种新的术数体系。
《周易》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启示
《周易》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共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周易》还强调了"顺应自然"和"自我调整"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环境变化并寻求平衡,而不是抵抗变化。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另外,《周易》的"六十四卦"也具有启发性。
它描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并且提供了应对不同情况的建议。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学会应对不同的挑战。
总之,《周易》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周易》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学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其中的六十四卦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情境,通过对卦的解读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除此之外,《周易》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的教育方式。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对他们的文化认同有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周易》的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素质、适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判断力和决策力,以及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的认同。
从《蒙》卦看《周易》的教育思想
重要的意义。
关键 词 : 《 蒙》 卦; 占筮 ; 教育 ; 帛 书《 周 易》
中 圈分 类 号 : B 2 2 1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s i x t y — f o u r h e x a g r a ms o f t h e Y / j i n g,h e x a g r a m Me n g[ 堑, J u v e n i l e I g n o r a n c e ,4 ]a i ms t o r e v e a l t h e e d u c a —
t i o n a l i d e a o f t h e Z ho u Ch a n g e s a n d e xh i b i t i t s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a t t e r n i n a r e l a t i v e l y c o mp l e t e wa y .Ed u c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e d b y h e x a —
周 易研 究
2 0 1 6年 第 6期 ( 总 第一 四 。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 蒙》 卦 看《 周易》 的教 育 思 想
刘 震
( 中 国政 法 大 学 , 北京 1 0 2 2 4 9 )
摘要 ; 在《 周易》 六 十 四卦 中 , 《 蒙》 卦 的 主 旨 在 于 讲述 《 周 易》 的教 育 理 念 , 并 较 为 完 整 地 将 易 学 教 育 模 式 展 示 出 来 。《 蒙》 卦 所 指 向 的 教 育并 非 我 们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知 识 教学 , 而是 追 求 “ 本 天 道 以立 人 道 ” 的 落 实 天 命 的过 程 , 在这一过 程中 , 需 要 以 占 筮的 形 式 为 主 导 , 以天 理 为 规 则 , 以谦虚为手段, 通过 正 其 位 、 明其 理 、 重其仪 、 尊 其 德 来 实 现 最 理 想 的教 化 , 其 中 既 有 探 究 占 筮 作 为 一 种 求 知方 式 在 教 化 之 中 的 运 用 问题 , 也 有探 讨 教 育 模 式 、 教育形态 、 教 育 观 念 等 内 容 。同 时 , 《 蒙》 卦 还 针 对 教 育 中
进德修业 教化天下——《易》之教育思想初探
进德修业教化天下——《易》之教育思想初探黄津成(现供职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撰写于2001年,学习《周易》的收获《易经》是殷周之际的重要社会史料集成,记载社会生活的面十分广阔。
其于中国教育思想史也有很高的价值。
它不仅据卦象论吉凶,还借象寓意,因象立意,后世不少教育思想都滥觞于《易》,特别是儒家的教育思想,几乎是对《易经》教育学说的发挥和发展。
因此,《易》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巨大。
一、教育目的论《易》提出了对民众必须施以教育,普及教育,以教育万民,化育天下的教育目的观。
《序卦传》云“蒙者蒙也,物之穉也。
物穉不可不养也。
”对于幼稚的儿童,必须给予抚育、教养,这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必要性问题,要让儿童成长成人,必须对其施加教育。
蒙卦《彖》十分明确地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
”对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功得无量的事业。
涣卦六三爻爻辞“涣其躬,无悔”,借沐浴,引伸为“人之自新其德似之”,“自新其德者,当可无悔”。
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个人主动的修养,达到自新、日新的目的。
而“涣其躬”还不是目的,涣卦六三爻《象》说“‘涣其躬’志在外也。
”“涣其躬”的目的是“涣其群,元吉”(涣卦六四爻),即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进而教育群体,从而实现教育为国家政治统治服务的目的。
这一思想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先导。
颐卦《彖》“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圣人不但要培育精英,更要普及教育,以教育万民,化育天下,这是更为伟大的事业。
贲卦《彖》也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也就是要以文明规范,以人伦来教化天下,进而达到治天下的政治目的。
二、培养目标论“君子”与“小人”是《易》中一双对举的概念,培养“谦谦君子”是《易》所追求的培养目标。
谦卦初六爻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提出了君子应以谦逊的态度,不断陶治自己的修养,就能无往而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他。这充分反映了殷商先民对教育的重视。此后,
《管子·权修》云:“终身之计,莫
《孟子·滕文公
)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创制和发展,教育备受重视。
《周易·蒙》卦辞
也就是程颐所说:“致敬尽礼
《程颐易传》)这种尊师重道的思想,经过荀子、董
《周
说:“君子以果行育德。”此外,《易传》中还有“以
“自照明德”、“反身修德”、“厚德载物”等重视品德修
《周易》的教育思想
正如纪晓岚所说的:“易道
”其中非常值得一述的是教育学,我们今天
。
我们把对儿童的教育称为“启蒙”或“发蒙”,最早就来源
《周易》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周易》的教育思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先列乾坤两卦,然
就是蒙。《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故授之以蒙。”万物生成以
则具有了明显的身教思想;“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周易》作为教育思想的起源,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
2007年4月27日第4版
《周易》明确地把
《周易》还指出了德育的内容,“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蒙·彖传》)“正”是《周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代表着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周易》
就是要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
《程颐易传》)王夫之说:“养其正
《船山遗书·俟解》)这种重
《周易》强调敬学持志、身教和对学
《周易·蒙》云:“初筮告,再三渎,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