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

合集下载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读书笔记
《元曲三百首》呈现出与唐诗,宋词不一般的社会风貌,它更多的是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学的繁荣。
目录分析
元好问 商衟
杨果 杜仁杰
1
商挺
2
刘秉忠
3
王和卿
4
盍西村
5
关汉卿
白朴 严忠济
王恽 伯颜
01
李伯瑜
02
姚燧
03
卢挚
04
珠帘秀
06
陈英
05
刘敏中
1
马致远
2
王实甫
3
赵孟
4
庾天锡
5
冯子振
李致远
周文质 鲜于必仁
邓玉宾 刘致
刘时中 阿鲁威
王举之 苏彦文
1
杨朝英
2
王元鼎
3
杨维桢
4
刘庭信
5
阿里西瑛
孙周卿 夏庭芝
宋方壶 兰楚芳
1
倪瓒
2
汪元亨
3
杨讷
4
汤式
5
王大学士
无名氏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这是《元曲三百首》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元曲三百首》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曾瑞 施惠
张养浩 吴弘道
1
赵善庆
2
薛昂夫
3
高安道
4
亢文苑
5
真氏
01
虞集
02
李泂
03
睢景臣
04
范居中
06
钟嗣成
05
周德清
1
赵岩
2
吕止庵
3
乔吉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1—110篇)附赏析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1—110篇)附赏析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1—110篇)附赏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一)元曲三百首(打字校稿者:邱宝慧、胡秀玲、张艾茹、刘思怡)1.元好问.喜春来(春宴):梅擎残雪芳心奈。

柳倚东风望眼开。

温柔尊俎小楼台。

红袖遶。

低唱喜春来。

2.杨果.小桃红(采莲女):采莲人和采莲歌。

柳外兰舟过。

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

司马泪痕多。

3.刘秉忠.乾荷叶:乾荷叶。

色无多。

不奈风霜挫。

贴秋波。

倒枝柯。

宫娃齐唱采莲歌。

歌梦裏繁华过。

4.刘秉忠.乾荷叶:南高峰。

北高峰。

惨淡烟霞洞。

宋高宗。

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

两度江南梦。

5.商道.天净沙:剡溪媚压群芳。

玉容偏称宫妆。

暗惹诗人断肠。

月明江上。

一枝弄影飘香。

6.王和卿.醉中天(大蝴蝶):弹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

(一)采个空。

难道是风流孽种。

唬煞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

(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7.王和卿.喜春来(春思):柳梢淡淡鹅黄染。

波面澄澄鸭绿添。

及时膏雨细廉纤。

门半掩。

春睡殢人甜。

8.王和卿.一半儿(题情):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小)颗颗蓉芙花额(儿)窄。

待不梳妆(怕)娘左猜。

(不免)插金钗。

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

9.盍西村.小桃红(杂咏):杏花开後不曾晴。

败尽游人兴。

红雪飞来满芳径。

问春莺。

春莺无语风方定。

小蛮有情。

夜凉人静。

唱彻醉翁亭。

10.盍西村.小桃红(西园暮秋):玉簪金菊露华秋。

酿出西园秀。

烟柳新来为谁瘦。

畅风流。

醉归不记黄昏後。

小糟细酒。

锦堂晴昼。

拚却再扶头。

11.盍西村.小桃红(戍楼晚霞):戍楼残照断霞红。

只有青山送。

梨叶新来带霜重。

望归鸿。

归鸿也被西风弄。

闲愁万种。

旧游云梦。

回首月明中。

12.胡祗遹.喜春来(春景):闲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

帘外晓莺啼。

13.胡祗遹.沈醉东风:月底花间酒壶。

水边林下茅庐。

避虎狼。

盟鸥鹭。

是个识字的渔夫。

簑笠纶竿钓今古。

一任他斜风细雨。

14.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元曲三百首
中国的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之一就是《元曲三百首》。

这部著作,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由汉朝诗人和元代诗人创作的抒情诗集。

被称为“元曲”是因为它是在元代发现的最早的抒情诗集,因此又被称为“元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深远影响的诗人包括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和元明时期的诗人。

《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富有抒情色彩的诗歌,每一首诗歌都充满着情感和睿智,都表现出这些伟大诗人对自然、社会、家庭、艺术和爱情的理解和思考。

所有的这些内容都使每首诗歌都充满了深刻的感悟,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元曲三百首》的主题非常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伦理、宗教和社会状况,反映了人们在这个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

这些诗歌中有描写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有描写礼仪和民俗的,也有许多关于思想状况和人生哲理的诗歌。

它们同时也彰显了当时汉朝诗人和元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是很多诗人的精神寄托。

《元曲三百首》的诗词和结构非常的精美,语言流畅、文笔清新。

其中特别多的是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的诗歌,采用抑扬顿挫、反复运用的诗体,笔锋犀利,深刻把握感情本质,写出了极具想象力的景象和象征意义。

此外,元曲中也有很多倒叙、短句和朗诵式的诗句。

《元曲三百首》对于中国文学史有着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它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还催生了许多文学著作,深深影响着几百年来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值得赞赏和研究。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它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闻名于世。

元曲剧本中常包含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为了组织戏曲情节,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本文将对元曲三百首中的一些经典原文进行探究和解析。

一、《西华山》——关汉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解析:《西华山》是元曲中的一首闺怨曲。

关汉卿以豪迈的笔调和激昂的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悲叹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黄河奔流与人生白发相对照,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后半部分描绘了豪饮狂欢的盛景,凸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

最后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和执着。

二、《水调歌头》——柳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水调歌头》是元曲中的一首临别曲。

柳永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凄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明月清辉,引出了对天地间万物易变的思考。

起舞弄清影的词句刻画了诗人对人间欢愉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生命短暂、欢喜离别的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三、《霓裳羽衣舞女词》——李之仪霓裳羽衣舞,霞绡九重尘。

长相思,摧心肝,万里为期伤别离。

炎黄劫火中,烽烟锁二妃真。

度春风,寒意侵,回首彷徨万重险。

低年红窗几番凋,小斑鸠,凝羽细柳青。

烟花千绽争芬芳,春帏来,彤阙开砂注清琴。

小学经典国学课本十部:元曲三百首

小学经典国学课本十部:元曲三百首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本资料由公众号怪叔叔讲故事独家整理

《元曲三百首》讲解

《元曲三百首》讲解

《元曲三百首》讲解元曲三百首,是中国元代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包含了众多优秀的元曲作品,对于了解和研究元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元曲的起源、类型和特点,以及几部经典元曲的分析和讲解等方面展开介绍。

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元朝(1271年-1368年)。

元曲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南宋的戏曲,元朝时期整合了南北戏曲的特点,并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元曲风格。

元曲在结构上一般分为本、传和录,以及曲、调、唱、做等要素。

在题材上则广泛涵盖了历史故事、爱情、战争、社会风俗、宗教题材等。

元曲的类型丰富多样,可以分为杂剧、话本、散曲、小令、咏史等等。

其中,杂剧是元曲的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杂剧通常由正声、皮黄、拦子马、滑稽等多个演出部分组成,剧情丰富多样,表演形式多样化,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也是其特点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几部经典的元曲作品,展示元曲的艺术魅力。

首先是《西华山》,这是一部以佛教题材为背景的杂剧。

剧情主要描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行历程。

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和音乐演唱,展现了佛教中的智慧和慈悲精神。

该剧结构紧凑,唱词押韵工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接着是《南柯记》,这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杂剧。

故事发生在唐朝,讲述了主人公柳如是和妻子杜丽娘相思但不能相见的遭遇。

该剧以独特的唱词和音乐,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执着。

柳如是的忠诚和坚持令人动容,妻子杜丽娘的纯洁和善良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西华山》,这是一部重要的咏史杂剧。

该剧描绘了楚汉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展现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斗争。

剧中通过精彩的演出和优美的音乐,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的形象。

该剧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和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对几部经典的元曲作品的分析和讲解,我们可以看出元曲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曲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内容,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歌剧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1.《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卖花声·怀古》元朝·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 3.《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朝·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天净沙·秋》元朝·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5.《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元朝·张可久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

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 6.《天净沙·春》元朝·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7.《寿阳曲·潇湘夜雨》元朝·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8.《夜行船·秋思》元朝·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10.《一枝花·不伏老》元朝·关汉卿〔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早在宋代就流传开来。

它不仅散文雅致,抒
情辉煌,而且气魄峻拔,文句曲折,集中体现了其以横批和辞藻繁多的特点,诠释出一种隽永抒情的境界,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爱慕者,并深刻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历史。

元曲章句精妙而又富有感染力,充斥着写实史诗的气质,充实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深植于民间文学的殿堂中,现在当人们聆听这些经典,便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历史性,犹如一种盛开的花儿,每一丝芬芳都云淡风轻突兀隐瞒着一抹悠远的梦。

元曲的字句在艰辛的任务中把实情描绘出来,早年著作家便以它为素材,细数
时节变换,细描心态人物,深入到每一场风云变幻之中,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图,令人仰视、景仰、叹赏。

不仅在传统文学中获得了巨大的推崇,同时也赢得了来自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被研究者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料进行梳理,更改和考察。

至今,元曲三百首在(Chinese)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它,我们
充满憧憬的看到了那时的辉煌,见识到了古老厚实的文化底蕴,激发出无尽的情感,沉浸在历史思想的沉浸中,感受一份与众不同的动力,并想要去尝试这一份独特的滋味。

【经典】元曲三百首(1—160篇)附赏析

【经典】元曲三百首(1—160篇)附赏析

【经典】元曲三百首(1—160篇)附赏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标题:《元曲三百首》鉴赏与研究
一、引言
《元曲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集,它汇集了元代戏曲的精华,包括杂剧和散曲。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元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二、《元曲三百首》概述
《元曲三百首》是元代戏曲的代表作,包含了众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人的作品都在其中。

这些作品既有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也有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元曲三百首》的艺术特色
《元曲三百首》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次,它的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再次,它的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元曲三百首》的研究价值
《元曲三百首》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这部作品集,我们可以了解到元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可以了解到元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同时,通过对《元曲三百首》的研究,也可以为我们的现代戏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五、结语
总的来说,《元曲三百首》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来说,深入阅读和研究《元曲三百首》,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元曲三百首》简介

《元曲三百首》简介

《元曲三百首》简介元曲三百首是中国古代元曲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元代文人的瑰宝。

本文将从元曲的定义,特点以及著名作品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元曲,指的是元代(1271年-1368年)的戏曲及相关文学体裁。

元曲以戏剧形式为主,融合了诗、词、曲、文言小品、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传承了唐宋散曲的传统,又吸收了民间曲艺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元曲以其舞台表演性强、情节曲折多变、意境深远为特点,深受当时文人和观众的喜爱。

元曲三百首是元曲的一部重要集萃,是元代文人创作的精华之作。

其中《西华山》、《雨霖铃》、《汉宫秋》等著名作品垂诵千古,成为了元曲的代表作,也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极品。

元曲三百首的创作时间跨度较长,作品内容涵盖了悲剧、闹剧、历史题材、民间传说等多个领域。

这些作品通常以音乐为主题,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为目的。

元曲的情节虽然多变,但多围绕着宫廷、历史故事、英雄豪杰等题材展开,情感表达细腻动人,意境独特而饱满。

元曲三百首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单秧(一种诗词的形式)的,也有双调、六平调等曲调的。

这些曲调独特而富有表现力,通过音乐和言语相互融合,使作品更富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元曲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门音乐和舞台表演的艺术。

元曲之所以被誉为元代文人的瑰宝,是因为它不仅在文学上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当时社会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元曲的创作和演出也是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传播文化的平台。

总的来说,元曲三百首作为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精神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参考和艺术指导。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上看,元曲三百首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

元曲三百首(精编完整版)

元曲三百首(精编完整版)

元曲三百首(精编完整版)元曲三百首原序昔吴公子札观周乐~闻大雅~曰:‚曲而有直体‛,颂~则曰:‚曲而不屈。

‛前尝假‚直‛、‚不屈‛二义论有元之曲。

夫唐诗、宋词、元曲~自时代言之者~各有其所胜。

然诗必雅正~词善达要眇之情~曲则庄谐并陈~包涵恢广。

自体臸言之~亦各有其专至~不相侔也。

惟诗在唐后~一再演变~虽曰未穷~途径之凿辟殆尽。

若词随宋亡而亡~形体徒存~不复能别开异境。

独曲未造极~世称元曲~顾曲实非元所能尽耳。

往在南都~中敏有《元曲三百首》之辑~盖踵蘅塘退士之于唐诗、强村翁之于宋词而为者。

时元曲传本~仅有杨朝英二选与天一阁藏《乐府群玉》~诸家别集及《乐府新声》尚未得见~故卷中所录颇不称。

或二三首~或十数首~而张可久多至七十二首。

选录初毕~殊未自惬。

今年~前从闽海还渝城~居北碚山馆~纂《全元曲》二百二十八卷成~因取中敏旧选~略加删定~去南都始订兹编且十七年矣。

而今日之世~为五千年来所未曾睹~凡百旧交~何足状当前情事万一,描影绘声~惟酣畅淋漓~‚直‛、‚不屈‛之曲体其庶几乎:是涵泳无妨元曲之中~而取材必在元曲之外。

《元曲三百首》者~聊备体格~供来者之玩索而已。

形疏意洒数苔盆~绿叶扶花香绕魂~小径兰房惹梦痕。

掩纱门~一半儿撩人一半儿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

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213—320篇)附赏析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213—320篇)附赏析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最全最经典元曲三百首

最全最经典元曲三百首
李致远:双调·落梅风李致远
查得卿: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王
顾德润: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
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咏世张鸣善
汪元亨:正宫·醉太平·警世汪元亨
钱 霖:般涉调·哨遍·看钱奴钱霖
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张鸣善
汪元亨: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归
曹 德:双调·清江引曹德
杨朝英:双调·水仙子杨朝英
无名氏: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相
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无名
王实甫: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别
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
邓宾子: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邓宾
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王
赵善庆:双调·庆东原·泊罗阳驿赵
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鲜于必仁
陈草庵:中吕·山坡羊·叹世陈草庵
赵善庆:越调·凭栏人·春日怀古赵
乔吉:双调·沉醉东风·题扇头隐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西湖雨张可
任昱:双调·水仙子·幽居任昱
乔吉:双调·折桂令·寄远乔吉
乔吉:双调·折桂令·登姑苏台乔
徐再思:黄钟·人月圆·甘露怀古徐
宋方壶:中吕·红绣鞋·阅世宋方壶
任昱:南吕·金字经·稍宵宴坐任
宋方壶:双调·清江引·托咏宋方壶
任昱:越调·小桃红任昱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
查得卿:双调·蟾宫曲·怀古查德卿
苏彦文:越调·斗鹌鹑·冬景苏彦文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闲题吴西逸
刘时中:南吕·四块玉刘时中
李致远:中吕·红绣鞋·晚秋李致远
吴西逸:双调·蟾宫曲·纪旧吴西逸
刘时中: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李致远:越调·天净沙·离愁李致远
周 浩:双调·折桂令·题《录鬼薄
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刘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学习生涯中还没有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元曲曲子,乍一看还是很耐看的,就是解析太繁琐,第一遍看只看了 诗体部分,令人耳目一新,通俗易懂,所用典故都认识,觉得很好,值得想了解的人,看的也挺快,要上课了白 白[呲牙][呲牙][呲牙]。
此书确实不错,分析入微,背景介绍尚好。可能,所属时代,是汉民族悲惨之际。
这本书是元曲三百,就全书而已,注解部分非常细致,但过于繁琐啰嗦,有些内容可以跳字阅读。也由于在 之前已经有很多诗词形容的创意,在元曲上,有新意的用法并不多,大多数是在唐诗宋词基础上的加减,在意思 不变的基础上,添字添词和减字。在元曲中其实有很多工于对仗精于用典的句子,每每总能看到前人使用过的痕 迹,甚至每一句话,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出处。
元曲三百首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横向
宫曲
读本
第章

清江
山坡
元曲
经典
国学 水仙子
东风
元曲
阳曲
净沙
双调
鹦鹉
正宫
鹦鹉曲
内容摘要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 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 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调〕采莲女(三 首之三)
3 第17章 〔南
吕〕干荷叶(八 首之一)
4 第18章 〔南
吕〕干荷叶(八 首之五)
5 第19章 〔双
调〕蟾宫曲(四 首)
第20章 〔般涉调〕 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朴的词流传至今100余首,大致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他的怀古词,如〔沁园春〕《金陵凤凰台眺望》、〔水调歌头〕《初至金陵》等篇,寄托了故国之思,感慨很深:“长江不管兴亡,谩流尽英雄泪万行。问乌衣旧宅,谁家作主?白头老子,今日还乡……。”这是由于他经历过改朝换代的乱世,遭受了父母离散的痛苦,因此有“山川满目之叹”。白朴还有不少“闲适”词,表现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他与不少元代作家一样,倾慕那浪迹山林的生活,如〔西江月〕《渔父》等词即是。他的词风受宋词豪放派的影响,但也并非没有婉丽之作。清代朱□尊评他的词说:“源出苏辛而绝无叫嚣之气。”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梁州]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行一步扇面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
人去也。
[注释]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选) 关汉卿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选) 关汉卿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
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
1.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与散曲作家,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河北祁州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黑漆弩·野渡新晴》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
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以行飞去。
便芒鞋竹仗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白朴散曲内容大抵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这也是元代散曲家经常表现的题材。艺术上以清丽见长,是当时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叹世”、“写景”之作,如〔沉醉东风〕《渔夫》、〔寄生草〕《劝饮》、〔天净沙〕《春、夏、秋、冬》等曲,俊爽高远,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闺情作品以〔仙吕·点绛唇〕散套为其代表作,文词秀丽工整。还有一些小令吸收民间情歌特点,显得清新活泼。
《中吕·山坡羊》 陈草庵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作者介绍]
陈草庵,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称其“陈草庵中丞”,名列前辈名公之中。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祐初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见《元曲百家纵论》第七三页),可备一说。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
《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查德卿
物换星移,城是人非,今古一枰棋。
南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
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谁曾赋黍离?
2.白蘋(pi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3.红蓼(lia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4.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
5.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的朋友。
6.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作杂剧16种:《绝缨会》、《赶江江》、《东墙记》、《梁山伯》、 《赚兰亭》、 《银筝怨》、《斩白蛇》、《梧桐雨》、《幸月宫》、《崔护谒浆》、《钱塘梦》、《高祖归庄》、《凤皇船》、《墙头马上》、《流红叶》、《箭射双雕》。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 3种及《流红叶》、《箭射双雕》二剧残曲。此外还有《天簌集》词 2卷。清人杨友敬辑其散曲附于集后,名《摭遗》。他的散曲作品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37首,套曲4首。
《仙吕·一半儿》春情 查德卿
自调花露染霜毫,一种春心无处托。
欲写又停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儿连真一半儿草。
[作者介绍]
查德卿,生平不详。朱权《太和正音谱》列于“词林英杰”。李开先《醉乡小稿序》评元人散曲,首推张可久,乔吉,次则举及查德卿。今存小令22首。
2.醅:(pei1)
[作者介绍]
白朴(1226~1306后),元代戏曲作家、词人。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其父白华任金朝枢密院判官,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南京(今开封),白华随哀宗奔归德,白朴则与母留南京。次年金将崔立叛降,南京失陷。崔立掳王公大臣妻女送往蒙古军中,白朴母亲也在其内。这时白朴尚年幼,由他父亲的好友元好问带领,渡河至山东聊城,又迁居山西忻州。元好问视他如亲子。数年后白华北归,白朴随父依元名将史天泽,客居真定。元世祖中统初,史天泽曾将他推荐给朝廷,白朴再三辞谢。后师巨源又荐他从政,也不就,终身未仕。至元十七年(1280)移居金陵,纵情诗酒。白朴自幼聪慧,善于默记,早年习诗赋,后精于度曲。元好问颇赞赏他的才华:“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王博文《天籁集·序》)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作者介绍]
冯子振,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修州人。官至承事郎。曾著《居庸赋》五千言、《梅花百咏》一卷,俱不传。散曲之作,今存小令44首。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选) 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 闲适(南亩耕) 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1.关汉卿: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与散曲作家,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凭栏袖拂杨花雪:凭,依、靠的意思;拂,挥去;杨花雪,飞扬着的洁白的杨花。本句是说为了看到所爱的人而靠着栏杆,用衣袖挥抹去那些飞舞着的洁白杨花。
《南吕·四块玉》闲适(旧酒投) 关汉卿
《仙吕·寄生草》饮 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醃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注释]
1.醃:(yan1)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元曲三百首》全文阅读txt下载
e书联盟TXT电子书下载/,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