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舞蹈风情集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凤凰灯--《湖北卷》

凤凰灯俗称"玩凤凰"、"凤凰舞",是流传在湖北省郧县十

堰市、丹江口市和武昌县,每年春节、元宵节表演。中国百姓

把凤凰视为古祥的瑞鸟,节庆中凤凰可以带来喜气。

凤凰灯的表演主要展现凤凰的"三爱"--爱静、爱花(牡

丹)、爱太阳。表演中,艺人与凤凰道具俨然融为一体:表现凤

凰静栖枝头时亭亭玉立,悠然典雅;发现牡丹时"开花"、"品花"动作如醉如痴,细腻传神; 仰视太阳时狂喜翻飞,动作热烈奔放。

凤凰灯道具制作绚丽精细,伴奏音乐古朴舒雅,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花灯舞蹈。

花鼓灯--《安徽卷》

花鼓灯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安徽省淮南、蚌埠市的凤、怀远、颍上等20多个市。它是一种在节令习俗活动中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包括舞蹈、歌唱、锣鼓演奏、武术和杂技。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体,包括大场、小场和鼓。大场是集体表演的群舞。小场是双人或三人表演的带有一定情节的舞蹈,它是花鼓灯的核心部分。鼓是融舞蹈、武术、技巧表演于一体,又具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

每逢新春佳节,村村乡乡的花鼓灯班子竞相外出表演,有的庙会上出现十几甚至及十支花鼓灯班子,摆擂竞技,勾画出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俗风情画。

英歌--《广东卷》

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流传在广东省潮州、

汕头等地、盛行于普宁、潮阳两市。

英歌的表演队伍有36人(俗称36天罡)、72人(俗称72地

煞)、108人(好汉)之分。每人按想象中的梁山好汉形象,勾划

出具有鲜明潮汕风格的脸谱,为英歌的一大特色。

英歌的表演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种凤格:慢板英歌步伐稳健,动作幅度大,"醉"态突出,深重豪迈;中板英歌槌打丰富灵活,动作矫健有力、变化丰富;快板英歌东作快而不乱,快击快收,以快夺人

生活习俗舞

彝族"阿细跳乐"--《云南卷》

"阿细跳乐"意为"跳欢乐",是云南彝族支系阿细人和撒尼人生活习俗中喜爱的自娱游戏性民间舞。流传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宜良、丘比、陆良等。

舞蹈时,男舞者身背大三弦或吹竹笛边奏边舞,女舞者拍手相迎。人们时而围圈,时而两排相对。跳动时双臂拍甩自如,转身轻盈敏捷,整个舞蹈生动活跃,欢快激烈,深受人们喜爱。

白族"霸王鞭"--《云南卷》

"霸王鞭"舞是云南白族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舞蹈。除经常在传统的

民俗活动"绕三灵"、"闹春阳正月"、"田家乐"中表演外,还出现在建房嫁娶

或喜庆佳节之时。

白族"霸王鞭"舞历史悠久,在清咸丰年间大理诗人段位的《绕三灵竹

枝词》中对其有详细的描述。白族霸王鞭舞打法丰富,套路繁多,是深受白

族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

德昂族"水鼓舞"--云南卷

"水鼓舞"主要流传在云南

保山市的德昂族、傣族村寨。每逢较大的宗教会期或节日庆典,

两族群众都要在佛寺广场或村寨之中欢聚跳舞。届时,水鼓、

象脚鼓、大小钹、硭被人们敲得金鼓齐鸣,热闹非凡。由于水

鼓大而重,所以舞者动作沉稳、节奏缓慢,形成水鼓舞特别的韵味。

傣族"孔雀舞"--《云南卷》

"孔雀舞"多在傣历六月遇新年(即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和重大宗较活动中表演。它是云南傣族流传广泛、较为古老的民间舞

蹈之一。傣族把孔雀视为吉祥的象征,跳孔雀舞正是为了表达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歌颂与追求。

黎族"打柴舞"--《海南

卷》

"打柴舞"又称"跳竹竿",广泛流传于海南省黎族聚居区。它

通过持竹竿者将长竹竿左右分合、上下起伏,来检验试图跳过若

干竹竿舞者的灵活与敏捷。舞蹈充满趣味,深受黎族百姓喜爱。

在黎族支系中,至今还流传跳"打柴舞"为逝者送葬的习俗。

他们认为,人活着在一个世界,死后,就要跳"打柴舞"欢送死者进入新的世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