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社会心理学(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社会心理学(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社会心理学不研究个体心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认真的交往时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侵犯行为、支配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性别歧视是由于情绪情感影响了人们的认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A.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D.应用社会心理学参考答案:C6.关于态度的构成,说法错误的是:()A.对象是自然环境B.具有一定的结构C.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D.内在的心理状态参考答案:A7.关于偏见消除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消除刻板印象B.对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对待C.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D.制定社会规范参考答案:B8.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A.格式塔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参考答案:A9.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规范B.群体压力C.自我暗示D.自我要求10.哪一项属于非正式的网络沟通?()A.星型B.链型C.圆型D.单线型参考答案:D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专用术语:()A.变量B.自变量C.他变量D.因变量参考答案:C12.关于基本的人际需要,说法错误的是()。
A.爱的需要B.控制需要C.情感需要D.接触交往需要参考答案:A13.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请专门人员到各个路口查看行人遵守情况,这属于()。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参考答案:B关于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对象者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性别因素B.相貌因素C.地位因素D.关系的原因参考答案:C15.哪一项不可以预防群体思维?()A.小组成员通过书写互动B.结合电子头脑风暴C.用互联网进行头脑风暴D.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分开参考答案:D16.要研究噪音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社会心理学(南开高校)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1【单选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的过程。
A、经济人B、法人C、社会人D、简洁人我的答案:C2【单选题】"儿童时候的经受准备着人的一生"这个观点属于以下哪位?()A、弗洛伊德B、尼采C、苏格拉底D、荣格我的答案:A3【单选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政治环境C、社会生态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我的答案:D4【推断题】吴江霖先生认为,心理学有两大分支,即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我的答案:5【推断题】社会心理学来源于多个学科,所以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争论对象(二)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认知争论的范围?()A、熟识别人B、熟识自己C、熟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熟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D2【单选题】看到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就误认为他身上其他方面也有优点,这叫做()。
A、相像假定作用B、光环作用C、巴纳姆效应D、霍桑效应我的答案:B3【单选题】军事心理学涉及到两条途径,即()和军事社会心理学。
A、军事教育心理学B、作战心理学C、军事工程心理学D、军事测量心理学我的答案:C4【推断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的条件。
我的答案:5【推断题】社会心理学的争论与应用是不能分开的。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争论方法(一)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争论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其()。
A、具体的表现B、形成的过程C、产生的缘由D、造成的后果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揭示了因果?()A、男生随年纪增长长出了胡子B、按下电闸,设备断电C、发烧的人体温越高,脸颊越烫D、吸烟缩短人的寿命我的答案:B3【单选题】要测试同学的数学成果需要用数学卷子而不是语文卷子,这是一个()问题。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类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就抱有极大的兴趣。
从著名的思想家到普通人,都时常在思索人们何以有爱,何以有恨,何以个体独处时的行为与有他人在场时会表现得很不相同,等等。
但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如今,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仅在体系上日趋成熟和完整,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本教科书,本书将要对社会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在第一章中,则概要地讨论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在接触一门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
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的、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
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
为使读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些定义分别列出来,并提出本书作者的看法。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另一类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前一类定义显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据此引申,持行为主义观点的人常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互相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的科学。
例如,J.H.戈尔茨坦(J.H.Goldstein)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用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self)。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2024《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引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言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层次。
其中,个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等;群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群体冲突等;社会行为主要研究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等。
任务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包括描述社会心理现象、解释社会心理现象、预测社会心理现象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
其中,描述是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的过程;解释是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过程进行说明的过程;预测是根据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见的过程;控制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或言语反应,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等。
•档案法:通过对被试者的个人档案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例如对于已故的人或无法接触的人进行研究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概念与过程01社会认知定义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02社会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解释、记忆等阶段,涉及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2019 精品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第八章人际关系本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爱情的类型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
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
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
尔雅《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2015年秋教材
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
这属于()A、民族社会化B、个体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角色扮演正确答案:C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正确答案:D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A、社会组织结构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教育理念D、社会文化环境正确答案:D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A、组织B、社会C、群体D、他人正确答案:C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应用社会心理学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D、社会心理认知正确答案:A()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A、吴江霖B、乔治米德C、潘菽D、迪尔凯姆正确答案:B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生理B、角色C、心理D、身体正确答案:A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正确答案:×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正确答案:√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正确答案:√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正确答案:×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消费社会心理学B、学习社会心理学C、政治社会心理学D、群体社会心理学正确答案:A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A、态度的构成成分B、心理状态C、态度改变的过程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A、正确答案:B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A、认知环境的因素B、认知条件C、认知方式D、认知内容正确答案:B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正确答案:D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A、怎样去认识自然B、怎样去认识社会C、怎样去认识自己D、怎样去认识动物正确答案:C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利他与侵犯行为D、角色扮演正确答案:D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依恋、社会 融和、价值确定、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照顾他人的 机会。 (三)摆脱寂寞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 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 关系。 •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 (2)直接性、可感性。 (3)情感性。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 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 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 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 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
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 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 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
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 一是特定性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三、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 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1)爱情有较多的幻 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 (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 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3)爱情往往与性欲 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 性,而喜欢则不如此。
2024版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VS
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信息性影响(即个体 认为他人拥有更准确的信息)、规范性影 响(即个体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和群 体压力(即个体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和 要求)。
2024/1/27
21
抵制从众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重于个体内部的认知机制。
8
社会认知的偏差与影响因素
1 2
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 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误差,导 致对他人或社会现象的误解或误判。
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 包括刻板印象、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
3
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情感状态等。
2024/1/27
9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2024/1/27
16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
个体的态度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行为, 消极的态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行为。
行为反作用于态度
个体的行为也会对其态度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可以进而改变其态 度。
2024/1/27
17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
态度改变的理论
2024/1/27
22
06
社会群体与互动
2024/1/27
23
社会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群体的定义
具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通过社 会互动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2024/1/27
社会群体的分类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群体目 标和群体规模等因素,可分为初级 群体、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 等。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 许可的行为的内在驱力。
社会心理学题目及答案(南开大学版)
) 1.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 A.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B.“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 C.“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D.“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2.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内容() A. 人际关系 B. 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 C. 社会影响 D. 集群行为3.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C. 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D. 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4.以下不属于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的是() A.实验者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借以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
B.可以做到严格的控制,做到精确的测量,统计信度高,可反复验证 C.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外在效度 D.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借此寻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以下对调查法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B.比较省时省力 C. 收集的信息量大 D. 不受外界因素干扰6.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 A.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 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 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A.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B.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C. 群体心理 D. 人格心理学 E.应用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A. 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B. 人的社会动机 C. 民族心理 D. 人的社会认知 E.社会态度的改变 3.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具体包括() A.管理领域 B. 犯罪领域 C. 心理健康领域 D. 环境领域 E. 新闻传播领域4.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访谈法 D. 问卷法E. 档案研究法 5.现场实验法的缺点包括() A. 不能广泛地观察被试 B.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 C. 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D. 被试的报告效率较高E. 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6.目前一般认为,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要遵循以下三条伦理原则() A. 被试者自愿原则 B. “风险最小化”原则 C.对受到重大和永久性伤害的被试予以经济补偿 D.可以允许研究者对被试有适当的隐瞒和欺骗 E.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1.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课件
原因
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服从现象可能导致个 体做出不道德或非理性的行为,对社 会道德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权威压力、合法化过程、情境因素。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
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可能会优于单独行动时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人作 为观众或同伴,提供了行为的反馈和激励,促使个体更加努力地表现。
社会惰化
当团队成员数量增加时,个体在团队中的努力程度可能会降低。这是因为团队 成员之间存在责任分散的现象,导致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对团队整体的影响较 小,从而减少努力。
04 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涉及情感、认知 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人际关系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亲密关系、 友谊、同事关系等。
02 社会认知
人际知觉
1 3
知觉对方的态度和情感
人们通常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气等 ,感知对方的态度和情感,如友好、敌意或中立。
知觉对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2
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穿着、言谈举止以及所处环境等信息,
判断对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如学生、教师或企业家。
知觉对方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
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互动方式和行为模式,判断对方的 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如亲密、疏远或竞争。
印象形成
首因效应
指在初次接触时,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即使后来获得的信息与之前的信息相 矛盾,人们仍然倾向于坚持最初的印象。
近因效应
指在最近一次接触时,最新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可能会改变或修正之前形成的印 象。
社会影响
研究社会影响力的形成、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心理学原理来影 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20191 精品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为个体提供一个组织和储存相关信息的框架。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二、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 认知表象。它们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也包括我们不 希望成为的自我,还包括人们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 可能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其首要功能是激励未来的 行为,第二个功能就是评价与解释的功能,即为现在的自 我提供了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 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 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 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内 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构可以称为图式。 • 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 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 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 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自我图式的功能还在于
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self enhancement)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 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人们常 用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 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 强。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整理-推荐下载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社会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
是======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因素不包括?自我要求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社会文化条件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不包括?认知的结果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时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围。
是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相关的就可以解释因果。
否============第三章社会化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的过程是?社会化下列不属于具体调查方法的是?方法论观察法依据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是======以下概念中,不属于同一层级的是?参与观察法不属于出生就带有的情感的是?开心人生来就是情感性社会性的生物。
是======个体社会化的特点是?以上都对(主动性、贯穿于一生、个性与共性统一)关于社会生物学的说法错误的是?仅体现在个体方面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
否======婴儿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快乐情感是在什么时期?6-8周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人与其他动物相比由超强的依赖期。
是第四章社会角色下列属于社会化载体的是?以上都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
是======婴幼儿发展比较早的情感是?惊讶婴儿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并不是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危机。
否======查尔斯·库利的理论是?镜中我研究表明,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大的是?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第五章自我意识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实践角色是个体根据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社会心理学(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社会心理学(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有()。
A.神话对手B.矮化自己C.排斥异己D.疑神疑鬼参考答案:C2.一个人的婴儿期和童年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度过,长大后他不可能:()A.不会说话B.没有独立人格C.能体验人类情感D.不能思考参考答案:C3.“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影响D.社会堕化参考答案:D4.见义勇为属于:()A.习俗行行为B.包容性行为C.公正性行为D.控制性行为5.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偏重于:()A.个体行为角度B.宏观角度C.理论角度D.实践角度参考答案:C6.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规范B.群体压力C.自我暗示D.自我要求参考答案:D7.对某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是()。
A.刻板印象B.社会态度C.人际沟通D.偏见参考答案:D8.考试的时候作弊的同学强调环境的压力,未作弊的同学强调道德水平,这是自我增强方式中的()。
A.自我防御型归因B.向下的社会比较C.缺陷补偿D.自我设障参考答案:A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力比多”分析群体的心理,认为以潜意识为目的的“力比多”转化为“爱”。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0.在经济不景气的地方,人们的攻击行为比较容易发生,这符合攻击行为理论的:()A.挫折攻击论B.媒体暴力影响C.人格与攻击行为D.情境性因素参考答案:D11.要研究噪音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
A.噪音水平B.助人行为C.助人环境D.人的抉择参考答案:A12.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A.因变量B.变量C.自变量D.常量参考答案:C13.家庭作为社会化的主题,在现代社会有弱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B14.哪一项不可以预防群体思维?()A.小组成员通过书写互动B.结合电子头脑风暴C.用互联网进行头脑风暴D.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分开参考答案:D15.不属于相倚沟通的是()。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第八章人际关系本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爱情的类型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
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
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人际关系本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爱情的类型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
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
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
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
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
Read Larson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
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
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
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
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
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
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
谁能在这样的房间呆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呆上几天。
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呆了两天,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呆了八天。
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很难有谁能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
1.恐惧与亲和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沙赫特(Schachter)进行了一系列经典实验,试图了解能增强人们亲和需要的因素。
他提出了“面临恐惧的人具有更强烈的亲和行为倾向”这一假说。
为了对此进行验证,他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相关实验。
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的指导语来操纵恐惧的高低水平。
研究者告诉女性被试他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
在“高恐惧”组,被试被告知电击非常痛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恐惧”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只有一点痛,最多有点儿痒或麻的感觉。
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
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
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
图8-1 不同恐惧情况下人们的选择改编自弗里德曼等编著:《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结果如图8-1所示,在高恐惧的情况下,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恐惧情况下则更愿意独自等待。
沙赫特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社会比较强调的是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因此,人们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
米勒(Miller,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2.焦虑与亲和需要焦虑不同于恐惧,是人的另一种情绪状态。
恐惧是因实际威胁情景存在或预期威胁将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唤起,焦虑的产生则是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
我们已经知道恐惧感越强,亲和需要也越高。
那么焦虑是否也和恐惧一样会增强人的亲和倾向?面临使人尴尬或自我意识提高但却不带有生理痛楚的情景会引起人的焦虑反应。
据此,沙诺夫(Sarnoff)和津巴多(Zimbardo)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恐惧与亲和倾向的关系。
实验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以操纵被试的焦虑反应。
高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围兜、吮吸奶嘴;低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在实验中吹响口哨。
高、低焦虑组的实验结果与高、低恐惧组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高焦虑的被试比低焦虑的被试更愿意单独一个人等待实验开始。
这表明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不仅不能给他安慰,反而会使他显得尴尬时,他宁愿单独经历尴尬场面。
弗里德曼(Friedman)借测量被试的性亢奋程度以引发他们的焦虑感,也得到降低亲和倾向的结果。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我们会与那些在一起有乐趣、能够获得帮助、强有力的或接受我们的人形成关系。
这些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
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R.Weiss, 1974)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依恋(attachment):指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依恋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融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
通常从与朋友、同事、队友、战友等关系中获得。
价值确定(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我们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认知。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照顾他人的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在我们对他人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照顾某人给我们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三)摆脱寂寞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摆脱寂寞。
寂寞(loneliness)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我们可能没有朋友或者朋友比我们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我们可能感到关系肤浅或达不到期望的程度。
要注意的是,寂寞与孤独(aloneness)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魏斯(1973)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由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所引起的寂寞,后者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个体可能单独体验到某一类型的寂寞,比如搬到异地的新婚夫妇可能不会体验到情绪寂寞,因为他们拥有彼此;但融入当地的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他们结交新朋友,对新社区形成归属感之前,他们可能体验到社会性寂寞。
一个失去丈夫的妇女可能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寂寞,但是她仍拥有很多社会纽带,如亲戚、朋友等。
很多时候,寂寞是因生活变化使我们离开朋友或亲密伙伴而引起的。
通常能够引起孤独感的情境包括搬到新的城市居住、离开学校、开始一份新工作、不能与朋友或心爱的人见面、结束一段重要的关系。
虽然有些情形中摆脱寂寞很困难,但大多数人最终能从情境造成的寂寞中恢复过来,重新建立满意的社会生活。
不过,有些人长期受寂寞折磨,不受生活变化的影响,这被称为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这些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都将受到影响。
严重的寂寞与一系列个人问题相关,包括抑郁、酒精或毒品滥用、身体疾病、学业成绩差,对老年人来说,还包括进养老院和死亡的可能性。
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很少有人逃过寂寞的困扰,这正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关系的需要。
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跟某某无话不说、亲密无间;而某某跟某某之间则形同陌路。
这就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状态的描述。
莱文格和斯诺克(G.Levinger & G.Snoek,1972)提出相互依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