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能效比计算软件1.3版
欧盟家用空调季节能效新法规分析
![欧盟家用空调季节能效新法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bfdb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6.png)
欧盟家用空调季节能效新法规分析缪曼;陈刚【摘要】介绍了欧盟家用空调季节能效的新规定,对其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制造商给出了如何应对的建议.【期刊名称】《家电科技》【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家用空调;季节能效;ErP;设计负载【作者】缪曼;陈刚【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510160;江苏添福产品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56【正文语种】中文1 背景介绍2011年7月份,欧盟发布了家用空调的能效标签法规(EU) no. 626/2011[1],2012年3月,欧盟官方发布了家用空调的ErP法规 (EU) No 206/2012[2]。
这两个法规都规定,除了移动空调和双风管机继续采用之前的能效比考核方法之外,其他类型的空调都需要采用季节能效评估方法进行考核。
从2013年1月1日起,制冷量在12kW以下的家用空调要符合最低季节能效的要求,见表1。
这两个法规的出台引发了国内广大制造商的疑问:季节能效如何评估,应该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解答,并给出了实际测试计算的案例,希望对制造商克服绿色技术贸易壁垒有所启示。
2 定义介绍法规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定义,下面列出几个重要的定义,以帮助理解法规的要求:设计负载(design load):在标准设计温度下的制冷负载或制热负载。
部分负载率(part load ratio):指一个比值,即室外温度减去16度和标准设计温度减去16度的比值。
部分负载(part load):指在具体一个室外温度下的制冷负载或制热负载,由设计负载乘以部分负载率得到。
季节类型(season):指四种环境工况之一(其中,一个制冷季节,三个制热季节:平均/较冷/较热)。
每个季节类型都规定了在该季节类型下,任一室外温度所占的小时数。
极限运行温度(TOL): 指制造商宣称的产品可以制热运行的最低环境温度,低于该温度,产品将不能制热。
常用热能分析软件简介
![常用热能分析软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e882525dd36a32d73758139.png)
常用热能分析软件简介在经历了上个世纪70 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机之后,建筑模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大量复杂的计算变为可行。
于是在上个世纪70 年代中期,逐渐在美国形成了两个著名的建筑模拟程序:BLAST和DOE-2 。
欧洲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初开始研究模拟分析的方法,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软件是ESP-r。
现在运用比较广泛的计算机热工分析软件有DOE-2、EnergyPlus、ESP-R、ECOTECT、BLAST等。
国外常用的能耗模拟软件见下表:国内常用的能耗模拟软件见下表:1、DOE-2DOE-2是一个在美国能源部的财政支持下由劳伦斯伯克利国立实验室的模拟研究小组开发的,提供建筑设计者,和研究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软件。
DOE-2功能非常强大,,他在美国已得到成功的运用并且成功地应用于若干个国家的建筑节能标准编制工作。
2、BLAST基于Windows的友好的操作界面,结构化的输入文件,可分析热舒适度,高强度或低强度的辐射换热,变传热系数下能耗分析。
输入文件可由专门模块HBLC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输入,也可在记事本中直接编辑。
它可供工业供冷,供热负荷计算,建筑空气处理系统以及电力设备逐时能耗模拟。
3、EnergyPlusEnergyPlus 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等科研机构新开发的能耗分析软件。
4、ESP-RESP-r由Energy System Research Unit在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
优点是比较接近实际,整体的性的评价。
可模拟和分析当前比较前言的和创新技术。
但需要使用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需对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
5、ECOTECTEcotect是由英国Square One公司开发的生态建筑设计软件,它主要应用于方案设计阶段,具有速度快,直观,技术性强等优势,而且可以和一系列精确分析软件相结合作进一步的分析。
欧盟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标准草案解读
![欧盟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标准草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1d32d1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a.png)
欧盟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标准草案解读
齐云;郭勇;蔡宁
【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
【年(卷),期】2012(012)001
【摘要】主要介绍欧盟最新制定的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标准草案prEN 14825:2010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及流程,并与中国标准GB/T 7725-2004所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为国内变频空调器出口至欧盟的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齐云;郭勇;蔡宁
【作者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北京中冷通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美国AHRI标准210/240中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看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 [J], 张文清
2.基于EN14825标准规定下的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计算方法解析及变频空调器性能设计方法探讨 [J], 汪东明;鲁益军
3.转速可控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中国国标和欧盟法规对比分析 [J], 陈宁红
4.欧盟空调ERP能效新法规草案解读及季节能效优化探讨 [J], 卢智斌;陈信勇
5.基于运行时间的变频型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比和潜力温度分析 [J], 田镇;谷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冷季节能效比
![制冷季节能效比](https://img.taocdn.com/s3/m/cef2ce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d.png)
制冷季节能效比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设备已成为家庭和商业场所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然而,空调设备的能耗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如何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源效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作为衡量空调设备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制冷季节能效比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源效率提供参考。
二、制冷季节能效比的定义与计算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是指在特定的制冷季节中,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与消耗的电能的比值。
这是一个衡量空调设备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说明设备的能源效率越高。
SEER的定义公式如下:SEER = (总冷量输出)/(总电能消耗)其中,总冷量输出是指空调设备在整个制冷季节中提供的冷量,总电能消耗是指空调设备在整个制冷季节中消耗的电能。
三、影响制冷季节能效比的因素制冷季节能效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空调设备的能效比(EER):EER是指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量与消耗的电能的比值,是衡量空调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EER越高,说明设备的能源效率越高,从而SEER也越高。
2.制冷季节的长度和温度:制冷季节的长度和温度对SEER的影响较大。
在较长的制冷季节中,空调设备需要持续运行,而在较高的室外温度下,设备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维持所需的制冷效果。
因此,制冷季节的长度和温度越不利,SEER越低。
3.空调设备的维护状况: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能够保证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设备的能源效率。
例如,清洁过滤器、检查并更换制冷剂等都能够提高设备的性能。
4.室内外温差和湿度:室内外温差和湿度也会影响空调设备的能源效率。
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越大,湿度越高,设备需要消耗的电能越多,从而影响SEER的值。
四、提高制冷季节能效比的策略为了提高制冷季节能效比,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选用高效能的空调设备:在购买空调设备时,应优先选择能效比较高的产品。
SEAS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季节能效比
![SEASONALENERGYEFFICIENCYRATIO:季节能效比](https://img.taocdn.com/s3/m/51f98e3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0.png)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On January 1, 1979, Carrier Corporation started expressing its residential cooling unit and heat pump efficiencies in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s (SEER).EER - By way of background: ARI introduced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 in 1975. This was an HVAC industry instituted and policed way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one unit to another in the cooling mode. EER was determined by dividing the published steady state capacity by the published steady sate power input at 80°F dB/ 67°F Wb indoor and 95°F dB outdoor. This was quite objective yet unrealistic with respect to system "real world"operating conditions.1) Congress passed public Law No. 94-163 whereby labeling of certain appliances(including 1-phase air conditioners through 65,000 Btuh capacity) was mandated.2)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among others) was commissioned to develop testingstandards for air conditioners that would fairly an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values thatwould show on such a label. Such information would include the unit's capacity, the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SEER), and the estimated yearly cost of operation underspecific stated conditions.3)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was given the task of coming up with the specific formatfor the label.4) Testing on the product is required such that there is 90% (or better) statistical confidencethat the product's energy usage is within 5% of the advertised values, including that shownon the label.5) These new laws affect only units with an ARI capacity of 65,000 Btuh or less, includingYAC's, PAC's, Heat Pumps, and Split Systems. There are laws governing RAC's, butthey are not covered in this write-up.SEER - The new concept of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SEER) is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old EER concept in two very important ways and is intended to better approximate what happens in the actual end use application for the product. Instead of a single test as is used in determining EER in the old concept, the new SEER concept requires four test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 variation in outdoor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cycling the unit on and off.The SEER of a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the steady stat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 measured at conditions of 82°F outdoor temperature, 80°F dB/ 67°F wb indoor entering air temperature by the Part Load Factor (PLF) of the system.(PLF is supplied by the government.)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HSPF)HSPF =The total watt-hours input during the entire heating season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SPF.By definition - For electric resistance heaters:HSPF = 1.0If heat pump HSPF is greater than 1.0, then heat pump is more efficient than resistance heat.For example:If HSPF = 1.83Heat Pump is 83% more efficient than resistance heat on a seasonal basis.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COP is the ratio of work output divided by work input. The output is the amount of heat absorbed by the system. The input is the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to produce this output. However, in a heat pump system, the output is the heat of rejection of the total system. The energy input is inclusive of compressor, indoor, and outdoor fan motor watts.COP =Btuh Input = Total watts input (compressor, indoor, andoutdoor fan motor) x 3.4141 Watt/Hr = 3.414 Btuh1 kw/hr = 3414 BtuhBtuh Output = Rated output from product sheetEFFICIENCY RATINGS -- WHAT SEER MEANS TO YOUThe purpose of rating the efficiency of an air conditioner is to indicate the relative amount of energy needed to provide a specific cooling output. The more efficient the equipment, the less energy will be used to do the same job.It's a lot like the miles per gallon ratings for automobiles. However, instead of "MPG", central 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ers now use the designation "SEER" which stands for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Previously, the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y used the term "EER", which sto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This was a simple mathematical ratio of cooling output measured in British Thermal Units per Hour (BTUH) versus electrical power input (watts). Recently,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developed a more complicated test method, which rates the performance of a unit over a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 (SEER) in indicative of the unit's operation throughout the cooling season.Assume a home requires a unit with a cooling capacity of 36,000 BTUH and is located where the cooling system necessitates running the unit a total of 1,500 hours. Assume electricity costs residential customers 5 cents per kilowatt-hour.FORMULA -- APPROXIMATE YEARLY COST OF OPERATIONCAPACITY (BTUH) X COOLING LOAD HOURS X ELECTRIC RATE = COST OF OPERATION SEER 1,000In the case of our hypothetical house, the formula would go like this:SEER 6.0: 36,000 X1,500 X .05 = $450.6.0 1,000SEER 8.0: 36,000 X1,500 X .05 = $290.9.3 1,000From this, you can see that the higher efficiency unit would save $160. each cooling season. Obviously, this amount will vary in real-life situations depending on:1. Whether the unit operates more or less than the 1,500 hours used in the example,2. Family size and living habits, and3. The electric rates.(Your local electric utility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cooling load hours for yourarea as well as electricity rates.)Nevertheless, the example does illustrate that higher efficiency results in lower energy costs. However, since the higher efficiency model is often more expensive, you may want to calculate the payback period in which it will "pay for itself" in terms of lower utility bills.The SEER of a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the steady stat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 measured at conditions of 82°F outdoor temperature, 80°F dB/ 67°F Wb indoor entering air temperature by the Part Load Factor (PLF) of the system. That is:SEER = PLF X EER82FThe PLF is a measure of the cyclic performance (CD) of a system and is calculated as follows:PLF = 1 - (CD X 0.5)The CD value in the above equ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 to be 0.25. Hence, the government contends that the PLF should equal:[1 - (.25 x .5)] which yields:PLF = 0.875A number of major HVAC manufacturers have argued that the "CD = 0.25" criterion is too severe and not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cooling units. As a consequence, th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a procedure by which each manufacture may calculate their actual CD factor. This calculation involves making two additional tests on a cooling system with an outdoor entering air condition of 80°F dB/ 57°F Wb (dry coil test). One test (Test A) requires the system to be cycled on for 6 minutes and off for 24 minutes to measure the cycl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The second test (Test B) requires the unit to be run at a steady state (on all the tim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cycling test. Data taken from the two tests is used to compute the CD factors as follows:1 -CD =Where: EER = capacity / wattsX 2.0CLF is an approximate of equipment run time.A CLF of .2, for instance, is equivalent to saying the unit will be running 20% of the time.。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7d1f7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c.png)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SEER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空调在一定条件下的制冷效果与能耗的比值。
了解和计算SEER值对于选择高效空调设备和优化能源利用非常重要。
SEER的定义SEER是___ Efficiency 的缩写,即季节性能能效比。
它是衡量空调设备一年内制冷效果与能耗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
通常情况下,SEER越高,空调设备的制冷效率越高,能源消耗越低。
SEER的计算方法SEER的计算首先需要确定一组标准工况条件,包括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等。
然后通过对设备在这些工况条件下的制冷能力和功耗进行测量,并根据一定的算法得出SEER值。
SEER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步骤:1. 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能力曲线,确定标准工况条件下的制冷能力。
2. 测量标准工况条件下的设备功耗。
3. 根据测得的制冷能力和功耗数据,计算得出标准工况下的SEER值。
SEER的应用1. 比较空调设备的能效:SEER值可以作为选择空调设备的参考指标。
不同设备的SEER值越高,表示其在同样的制冷能力下能耗越低,从而更节能省电。
2. 估算能耗和运行成本:通过SEER值,可以估算空调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根据设备的制冷需求和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年度能耗和运行成本,并作为选购和使用成本的参考。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了解和计算SEER值有助于优化空调设备的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能耗。
结论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通过了解和计算SEER值,我们可以选择高效空调设备,估算能耗和运行成本,并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北美单速空调器SEER测试方法及研究
![北美单速空调器SEER测试方法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e9c4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9.png)
北美单速空调器SEER测试方法及研究邓本峥【摘要】根据美国AHRI标准210/240,对房间单速空调器季节能效比(SEER)的评估要进行4个测试工况入手,分析测试过程中的方法以及要点对得出SEER的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去验证,最后利用开发的软件导入实验数据并计算Cd系数和SEER.【期刊名称】《制冷》【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7页(P18-24)【关键词】定速空调器;AHRI210/240;季节能效比SEER;测量;计算.【作者】邓本峥【作者单位】广州天河兰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5.12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最早于1997年首先提出空调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衡量制冷效率的标准。
空调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室外的温度、湿度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满足额定工况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偏离额定工况的,而且空调器会随室外温度、房间的负载的变化而不断的开停,功耗很不稳定,所以在全年使用的季节里,用EER并不能代表季节性能源消耗的情况,也不能代表空调器实际使用时对输入电功率的有效利用程度。
美国标准AHRI 210/240中,单速空调器季节能效比的评估要进行A、B、C、D这4个工况的测试,如何在实验中把这4个工况做的更好,得出较为准确的SEER值,是实验室测试研究人员的一大挑战。
根据AHRI 210/240标准,对于安装有单速压缩机、恒速室内风机和恒定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机的空调器SEER的评估需要完成4个测试工况[1],如表1所示。
其中A、B工况为必测工况,用于测试机组在制冷满负荷情况下的制冷能力和消耗功率。
而C、D工况为可选工况,用于测试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情况下的衰减系数Cd 值,若不进行测试,则Cd值默认等于0.25。
测试后,将各个工况的测试所得的制冷能力、消耗功率、Cd值代入一系列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SEER值。
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
![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42a1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4.png)
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目标及重要性 (4)二、软件功能介绍 (5)三、软件操作流程 (7)1. 用户登录与注册流程 (8)2. 数据导入与导出流程 (8)3. 功能模块操作流程 (9)4. 结果查看与报表生成流程 (10)四、技术架构与设计 (11)1. 软件技术架构设计 (12)2.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4)3. 系统安全性设计 (15)4. 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优化 (17)五、数据输入与输出格式规范 (18)1. 数据输入格式要求 (19)2. 数据输出格式标准 (20)3. 数据接口及文件类型说明 (21)4.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22)六、性能指标与优化策略 (23)1. 软件性能指标评估方法 (25)2. 性能优化策略与建议方案 (25)3. 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与保障措施 (27)4. 系统响应速度优化措施及案例分析 (28)一、项目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开发“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的项目。
该软件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全年负荷计算:根据用户的用电设备、用电时间等信息,计算出全年的用电负荷,为用户提供科学的用电规划建议。
能耗分析:通过对用户用电数据的分析,找出能耗较高的设备和使用时段,为用户提供节能建议和措施。
数据可视化:将用电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能源消耗情况。
预测与预警: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需求和能耗情况,为用户提供预警信息,帮助用户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智能控制:通过与智能家居系统的集成,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为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本项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Seer季节能效比计算公式软件
![Seer季节能效比计算公式软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166f30eff9aef8941e0652.png)
制冷 中间制冷 最小制冷
GB 21455季节能效比计算软件
3500
名义制冷功率值
3300
制冷功率
1850
COOL
中间制冷功率
最小制冷功率
1140 1020 370
CSTL(21) CSE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CSPF(21)
2055941 452996.081
4.539
CSTL(16) CSEC(16) CSPF(16)
低温制热功率
1350 1410 512
1450
HSTL HSTE
1092945.441 368764.204
HSPF
2.964
APF
3.832
注:红色部分需要输入数据
CSTL:制冷季节热负荷 HSTL:制热季节热负荷 HSPF:制热季节能源消耗率 CSPF:制冷季节能源消耗率
CSTE:制冷季节耗电量 HSTE:制热季节耗电量 APF:全年能源消耗率
2055941 #DIV/0! #DIV/0!
公式(21): 制冷量<7.1KW时候(两点法) 公式(16): 制冷量>7.1KW时候(三点法)
名义制热值
制热
HEAT
中间制热
最小制热
HEAT def
低温制热
4300 名义制热功率值
4480
制热功率
2250
HEAT
中间制热功率
最小制热功率
3400
HEAT def
seer计算公式
![seer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8ba6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6.png)
seer计算公式【原创版】目录1.SEER 计算公式的概述2.SEER 的含义3.SEER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4.SEER 计算公式的应用5.SEER 计算公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1.SEER 计算公式的概述SEER(季节能效比)是空调设备在特定工况下,制冷和制热季节性能力的一种衡量指标。
SEER 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空调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效率。
为了更好地评价空调设备的能效,我们需要了解 SEER 计算公式。
2.SEER 的含义SEER(季节能效比)是指空调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制冷和制热模式的总能量消耗与制冷模式下的能量消耗之比。
这个比值可以反映空调设备在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的能效表现。
3.SEER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SEER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诸多参数和公式。
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SEER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首先,根据空调设备的制冷和制热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公式:E(k) = (W(k) + Q(k)) / (W(k) + Q(k) + W(k-1))E(heating) = (W(heating) + Q(heating)) / (W(heating) +Q(heating) + W(heating-1))其中,E(k) 表示制冷季节能效比,E(heating) 表示制热季节能效比,W(k) 表示制冷工况下的能量消耗,W(heating) 表示制热工况下的能量消耗,Q(k) 表示制冷工况下的热量输出,Q(heating) 表示制热工况下的热量输出。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SEER:SEER = E(k) × E(heating)4.SEER 计算公式的应用SEER 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价空调设备在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的能效表现,从而为空调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SEER 计算公式还可以为空调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指导,促进空调设备能效的提升。
Thermo-calc软件-TCCP用户指南 (有目录索引)
![Thermo-calc软件-TCCP用户指南 (有目录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de541e88cc22bcd126ff0cc0.png)
Thermo-Calc®User’s GuideVersion PThermo-Calc Software ABStockholm Technology ParkBjörnnäsvägen 21SE-113 47 Stockholm, SwedenCopyright © 1995-2003 Found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ermodynamicsStockholm, Sweden目录第1部分一般介绍 (12)1.1 计算热力学 (12)1.2 Thermo-Calc软件/数据库/界面包 (12)1.3 致谢 (13)1.4 版本历史 (13)1.5 Thermo-Calc软件包的通用结构 (13)1.6 各类硬件上Thermo-Calc软件包的有效性 (14)1.7 使用Thermo-Calc软件包的好处 (14)第2部分如何成为Thermo-Calc专家 (14)2.1 如何容易地使用本用户指南 (14)2.2 如何安装和维护Thermo-Calc软件包 (16)2.2.1 许可要求 (16)2.2.2 安装程序 (16)2.2.3 维护当前和以前版本 (16)2.2.4 使TCC执行更方便 (16)2.3 如何成为Thermo-Calc专家 (16)2.3.1 从TCSAB与其世界各地的代理获得迅速技术支持 (17)2.3.2 日常使用各种Thermo-Calc功能 (17)2.3.3 以专业的和高质量的标准提交结果 (17)2.3.4 通过各种渠道相互交换经验 (17)第3部分Thermo-Calc软件系统 (17)3.1 Thermo-Calc软件系统的目标 (17)3.2 一些热力学术语的介绍 (18)3.2.1 热力学 (18)3.2.2 体系、组元、相、组成、物种(System, component, phases, constituents and species) (18)3.2.3 结构、亚点阵和位置 (19)3.2.4 成分、构成、位置分数、摩尔分数和浓度(composition, constitution, site fractions, molefractions and concentration) (19)3.2.5 平衡态和状态变量 (19)3.2.6 导出变量 (22)3.2.7 Gibbs相规则 (25)3.2.8 状态的热力学函数 (25)3.2.9 具有多相的体系 (25)3.2.10 不可逆热力学 (26)3.2.11 热力学模型 (26)3.2.12 与各种状态变量有关的Gibbs能 (27)3.2.13 参考态与标准态 (27)3.2.14 溶解度范围 (28)3.2.15 驱动力 (28)3.2.16 化学反应 (28)3.2.17 与平衡常数方法相对的Gibbs能最小化技术 (28)3.2.18 平衡计算 (29)3.3 热力学数据 (30)3.3.1 数据结构 (30)3.3.3 数据估价 (32)3.3.6 数据加密 (33)3.4 用户界面 (34)3.4.1 普通结构 (34)3.4.2 缩写 (34)3.4.3 过程机制(history mechanism) (35)3.4.4 工作目录和目标目录(Working directory and target directory) (35)3.4.5 参数转换为命令 (36)3.4.6 缺省值 (36)3.4.7 不理解的问题 (36)3.4.8 帮助与信息 (36)3.4.9 出错消息 (36)3.4.10 控制符 (36)3.4.11 私人文件 (36)3.4.12 宏工具 (37)3.4.13 模块性 (37)3.5 Thermo-Calc中的模块 (37)3.5.1 基本模块 (37)3.7 Thermo-Calc编程界面 (39)3.7.1 Thermo-Calc作为引肇 (39)3.7.2 Thermo-Calc应用编程界面:TQ和TCAPI (40)3.7.3 在其它软件包中开发Thermo-Calc工具箱 (43)3.7.4 材料性质计算核材料工艺模拟的应用 (43)3.8 Thermo-Calc的功能 (44)3.9 Thermo-Calc应用 (44)第4部分Thermo-Calc数据库描述 (45)4.1 引言 (45)4.2 Thermo-Calc数据库描述形式 (45)第5部分数据库模块(TDB)——用户指南 (55)5.1 引言 (55)5.2 TDB模块中用户界面 (56)5.3 开始 (56)5.3.1 SWITCH-DATABASE (56)5.3.2 LIST-DATABASE ELEMENT (56)5.3.3 DEFINE_ELEMENTS (56)5.3.4 LIST_SYSTEM CONSTITUENT (56)5.3.5 REJECT PHASE (56)5.3.6 RESTORE PHASE (56)5.3.7 GET_DATA (56)5.4 所有TDB监视命令的描述 (56)5.4.1 AMEND_SELACTION (56)5.4.6 DEFINE_SPECIES (58)5.4.7 DEFINE_SYSTEM (58)5.4.8 EXCLUDE_UNUSED_SPECIES (58)5.4.9 EXIT (58)5.4.10 GET_DATA (58)5.4.11 GOTO_MODULE (59)5.4.12 HELP (59)5.4.13 INFORMA TION (59)5.4.14 LIST_DATABASE (60)5.4.15 LIST_SYSTEM (60)5.4.16 MERGE_WITH_DA TABASES (61)5.4.17 NEW_DIRECTORY_FILE (61)5.4.18 REJECT (61)5.4.19 RESTORE (62)5.4.20 SET_AUTO_APPEND_DA TABASE (62)5.4.21 SWITCH_DA TABASE (63)5.5 扩展命令 (64)第6部分数据库模块(TDB)——管理指南 (64)6.1 引言 (64)6.2 TDB模块的初始化 (65)6.3 数据库定义文件语法 (66)6.3.1 ELEMENT (67)6.3.2 SPECIES (67)6.3.3 PHASE (67)6.3.4 CONSTITUENT (67)6.3.5 ADD_CONSTITUENT (68)6.3.6 COMPOUND_PHASE (68)6.3.7 ALLOTROPIC_PHASE (68)6.3.8 TEMPERA TURE_LIMITS (68)6.3.9 DEFINE_SYSTEM_DEFAULT (69)6.3.10 DEFAULT_COMMAND (69)6.3.11 DATABASE_INFORMATION (69)6.3.12 TYPE_DEFINITION (69)6.3.13 FTP_FILE (70)6.3.14 FUNCTION (70)6.3.15 PARAMETER (72)6.3.16 OPTIONS (73)6.3.17 TABLE (73)6.3.18 ASSESSED_SYSTEMS (73)6.3.19 REFERENCE_FILE (74)6.3.20 LIST_OF_REFERENCE (75)6.3.21 CASE与ENDCASE (76)6.3.22 VERSION_DA TA (76)6.5 数据库定义文件实例 (77)6.5.1 例1:一个小的钢数据库 (77)6.5.2 例2:Sb-Sn系个人数据库 (78)第7部分制表模块(TAB) (81)7.1 引言 (81)7.2 一般命令 (81)7.2.1 HELP (81)7.2.2 GOTO_MODULE (81)7.2.3 BACK (82)7.2.4 EXIT (82)7.2.5 PATCH (82)7.3 重要命令 (82)7.3.1 TABULATE_SUBSTANCE (82)7.3.2 TABULATE_REACTION (85)7.3.3 ENTER_REACTION (86)7.3.4 SWITCH_DA TABASE (87)7.3.5 ENTER_FUNCTION (88)7.3.6 TABULATE_DERIV A TIVES (89)7.3.7 LIST_SUBSTANCE (91)7.4 其它命令 (92)7.4.1 SET_ENERGY_UNIT (92)7.4.2 SET_PLOT_FORMAT (92)7.4.3 MACRO_FILE_OPEN (92)7.4.4 SET_INTERACTIVE (93)7.5 绘制表 (93)第8部分平衡计算模块(POL Y) (94)8.1 引言 (94)8.2 开始 (95)8.3 基本热力学 (95)8.3.1 体系与相 (95)8.3.2 组元(Species) (95)8.3.3 状态变量 (96)8.3.4 组分 (97)8.3.5 条件 (98)8.4 不同类型的计算 (98)8.4.1 计算单一平衡 (98)8.4.2 性质图的Steping计算 (99)8.4.3 凝固路径模拟 (99)8.4.4 仲平衡与T0温度模拟 (99)8.4.5 相图的Mapping计算 (101)8.4.6 势图计算 (101)8.4.7 Pourbaix图计算 (101)8.4.8 绘制图 (101)8.5.4 更高阶相图 (104)8.5.5 性质图 (104)8.6 普通命令 (104)8.6.1 HELP (104)8.6.2 INFORMA TION (104)8.6.3 GOTO_MODULE (105)8.6.4 BACK (105)8.6.5 SET_INTERACTIVE (105)8.6.6 EXIT (106)8.7 基本命令 (106)8.7.1 SET_CONDITION (106)8.7.2 RESET_CONDITION (107)8.7.3 LIST_CONDITIONS (107)8.7.4 COMPUTE_EQUILIBRIUM (107)8.7.6 DEFINE_MATERIAL (108)8.7.6 DEFINE_DIAGRAM (111)8.8 保存和读取POL Y数据结构的命令 (112)8.8.1 SA VE_WORKSPACES (112)8.8.2 READ_WORKSPACES (113)8.9 计算与绘图命令 (114)8.9.1 SET_AXIS_V ARIABLE (114)8.9.2 LIST_AXIS_V ARIABLE (114)8.9.3 MAP (114)8.9.4 STEP_WITH_OPTIONS (115)8.9.5 ADD_INITIAL_EQUILIBRIUM (117)8.9.6 POST (118)8.10 其它有帮助的命令 (118)8.10.1 CHANGE_STA TUS (118)8.10.2 LIST_STA TUS (119)8.10.3 COMPUTE_TRANSITION (120)8.10.4 SET_ALL_START_V ALUES (121)8.10.5 SHOW_V ALUE (122)8.10.6 SET_INPUT_AMOUNTS (122)8.10.7 SET_REFERENCE_STA TE (122)8.10.8 ENTER_SYMBOL (123)8.10.9 LIST_SYMBOLS (124)8.10.10 EV ALUATE_FUNCTIONS (124)8.10.11 TABULATE (124)8.11 高级命令 (125)8.11.1 AMEND_STORED_EQUILIBRIA (125)8.11.3 DELETE_INITIAL_EQUILIBRIUM (126)8.11.4 LIST_INITIAL_EQUILIBRIA (126)8.11.5 LOAD_INITIAL_EQUILIBRIUM (126)8.11.10 SELECT_EQUILIBRIUM (128)8.11.11 SET_NUMERICAL_LIMITS (128)8.11.12 SET_START_CONSTITUTION (129)8.11.13 SET_START_V ALUE (129)8.11.14 PATCH (129)8.11.15 RECOVER_START_V ALUE (129)8.11.16 SPECIAL_OPTIONS (129)8.12 水溶液 (132)8.13 排除故障 (133)8.13.1 第一步 (133)8.13.2 第二步 (133)8.13.3 第三步 (133)8.14 频繁提问的问题 (134)8.14.1 程序中为什么只得到半行? (134)8.14.2 在已经保存之后为什么不能绘图? (134)8.14.3 为什么G.T不总是与-S相同? (134)8.14.4 如何获得组元偏焓 (135)8.14.5 为什么H(LIQUID) 是零而HM(LIQUID)不是零 (135)8.14.6 即使石墨是稳定的为什么碳活度小于1? (135)8.14.7 如何获得过剩Gibbs能? (135)8.14.8 当得到交叉结线而不是混溶裂隙时什么是错的? (135)8.14.9 怎么能直接计算最大混溶裂隙? (136)第9部分后处理模块(POST) (136)9.1 引言 (136)9.2 一般命令 (137)9.2.1 HELP (137)9.2.2 BACK (137)9.2.3 EXIT (137)9.3 重要命令 (137)9.3.1 SET_DIAGRAM_AXIS (137)9.3.2 SET_DIAGRAM_TYPE (138)9.3.3 SET_LABEL_CORVE_OPTION (139)9.3.5 MODIFY_LABEL_TEXT (139)9.3.6 SET_PLOT_FORMAT (140)9.3.7 PLOT_DIAGRAM (141)9.3.8 PRINT_DIAGRAM (142)9.3.9 DUMP_DIAGRAM (143)9.3.10 SET_SCALING_STA TUS (144)9.3.11 SET_TITLE (144)9.3.12 LIST_PLOT_SETTINGS (144)9.4 实验数据文件绘图命令 (144)9.4.1 APPEND_EXPERIMENTAL_DA TA (144)9.4.2 MAKE_EXPERIMENTAL_DA TAFILE (145)9.5.3 SET_AXIS_LENGTH (147)9.5.4 SET_AXIS_TEXT_STATUS (147)9.5.5 SET_AXIS_TYPE (147)9.5.6 SET_COLOR (147)9.5.7 SET_CORNER_TEXT (148)9.5.8 SET_FONT (148)9.5.9 SET_INTERACTIVE_MODE (149)9.5.10 SET_PLOT_OPTION (149)9.5.11 SET_PREFIX_SCALING (149)9.5.12 SET_REFERENCE_STA TE (149)9.5.13 SET_TIELINE_STA TE (150)9.5.14 SET_TRUE_MANUAL_SCALING (150)9.5.15 TABULATE (150)9.6 奇特的命令 (150)9.6.1 PATCH_WORKSPACE (150)9.6.2 RESTORE_PHASE_IN_PLOT (150)9.6.3 REINIATE_PLOT_SETTINGS (151)9.6.4 SET_AXIS_PLOT_STATUS (151)9.6.5 SET_PLOT_SIZE (151)9.6.6 SET_RASTER_STATUS (151)9.6.8 SUSPEND_PHASE_IN_PLOT (151)9.7 3D图标是:命令与演示 (151)9.7.1 CREATE_3D_PLOTFILE (153)9.7.2 在Cortona VRML Client阅读器中查看3D图 (154)第10部分一些特殊模块 (155)10.1 引言 (155)10.2 特殊模块生成或使用的文件 (156)10.2.1 POL Y3文件 (156)10.2.2 RCT文件 (156)10.2.3 GES5文件 (156)10.2.4 宏文件 (157)10.3 与特殊模块的交互 (157)10.4 BIN模块 (157)10.4.1 BIN模块的描述 (157)10.4.2 特定BIN模块数据库的结构 (161)10.4.3特定BIN计算的演示实例 (162)10.5 TERN 模块 (162)10.5.1 TERN 模块的描述 (162)10.5.2 特殊TERN模块数据库的结构 (166)10.5.3 TERN模块计算的演示实例 (167)10.6 POT模块 (167)10.7 POURBAIX 模块 (167)10.8 SCHAIL 模块 (167)11.2 热化学 (168)11.2.1 一些术语的定义 (168)11.2.2 元素与物种(Elements and species) (168)11.2.3 大小写模式 (169)11.2.4 相 (169)11.2.5 温度与压力的函数 (169)11.2.6 符号 (170)11.2.7 混溶裂隙 (170)11.3 热力学模型 (170)11.3.1 标准Gibbs能 (171)11.3.2 理想置换模型 (171)11.3.3 规则溶体模型 (171)11.3.4 使用组元而不是元素 (172)11.3.5 亚点阵模型—化合物能量公式 (172)11.3.6 离子液体模型,对具有有序化趋势的液体 (172)11.3.7 缔合模型 (173)11.3.8 准化学模型 (173)11.3.9 对Gibbs能的非化学贡献(如铁磁) (173)11.3.10 既有有序-无序转变的相 (173)11.3.11 CVM方法:关于有序/无序现象 (173)11.3.12 Birch-Murnaghan模型:关于高压贡献 (173)11.3.13 理想气体模型相对非理想气体/气体混合物模型 (173)11.3.14 DHLL和SIT模型:关于稀水溶液 (173)11.3.15 HKF和PITZ模型:对浓水溶液 (173)11.3.16 Flory-Huggins模型:对聚合物 (173)11.4 热力学参数 (173)11.5 数据结构 (175)11.5.1 构造 (175)11.5.2 Gibbs能参考表面 (175)11.5.3 过剩Gibbs能 (175)11.5.4 存储私有文件 (175)11.5.5 加密与不加密数据库 (176)11.6 GES系统的应用程序 (176)11.7 用户界面 (176)11.7.1 模块性和交互性 (177)11.7.2 控制符的使用 (177)11.8 帮助与信息的命令 (177)11.8.1 HELP (177)11.8.2 INFORMATION (177)11.9 改变模块与终止程序命令 (178)11.9.1 GOTO_MODULE (178)11.9.2 BACK (178)11.9.3 EXIT (178)11.10 输入数据命令 (178)11.10.4 ENTER_SYMBOL (180)11.10.5 ENTER_PARAMETER (181)11.11 列出数据的命令 (183)11.11.1 LIST_DATA (183)11.11.2 LIST_PHASE_DA TA (183)11.11.3 LIST_PARAMETER (184)11.11.4 LIST_SYMBOL (185)11.11.5 LIST_CONSTITUENT (185)11.11.6 LIST_STATUS (185)11.12 修改数据命令 (185)11.12.1 AMEND_ELEMENT_DA TA (185)11.12.2 AMEND_PHASE_DESCRIPTION (186)11.12.3 AMEND_SYMBOL (188)11.12.4 AMEND_PARAMETER (189)11.12.5 CHANGE_STATUS (191)11.12.6 PATCH_WORKSPACES (191)11.12.7 SET_R_AND_P_NORM (191)11.13 删除数据的命令 (192)11.13.1 REINITIATE (192)11.13.2 DELETE (192)11.14 存储或读取数据的命令 (192)11.14.1 SA VE_GES_WORKSPACE (192)11.14.2 READ_GES_WORKSPACE (193)11.15 其它命令 (193)11.15.1 SET_INTERACTIVE (193)第12部分优化模块(PARROT) (193)12.1 引言 (193)12.1.1 热力学数据库 (194)12.1.2 优化方法 (194)1 2.1.4 其它优化软件 (195)12.2 开始 (195)12.2.1 试验数据文件:POP文件 (195)12.2.2 图形试验文件:EXP文件 (197)12.2.3 系统定义文件:SETUP文件 (197)12.2.4 工作文件或存储文件:PAR文件 (198)12.2.5 各种文件名与其关系 (198)12.2.6 交互运行PARROT模块 (199)12.2.6.3 绘制中间结果 (199)12.2.6.4 实验数据的选择 (199)12.2.6.6 优化与连续优化 (200)12.2.7 参数修整 (200)12.2.8 交互完成的变化要求编译 (201)12.3 交替模式 (201)12.4 诀窍与处理 (201)12.4.4 参数量 (201)12.5 命令结构 (201)12.5.1 一些项的定义 (201)12.5.2 与其它模块连接的命令 (201)12.5.3 用户界面 (201)12.6 一般命令 (201)12.7 最频繁使用的命令 (202)12.8 其它命令 (203)第13部分编辑-实验模块(ED-EXP) (203)第14部分系统实用模块(SYS) (203)14.1 引言 (203)14.2 一般命令 (203)14.2.1 HELP (203)14.2.2 INFORMA TION (204)14.2.4 BACK (205)14.2.5 EXIT (205)14.2.6 SET_LOG_FILE (205)14.2.7 MACRO+FILE_OPEN (205)14.2.8 SET_PLOT_ENVIRONMENT (206)14.3 Odd命令 (207)14.3.1 SET_INTERACTIVE_MODE (207)14.3.2 SET_COMMAND_UNITS (207)14.3.4 LIST_FREE_WORKSPACE (207)14.3.5 PATCH (207)14.3.6 TRACE (207)14.3.7 STOP_ON_ERROR (208)14.3.8 OPEN_FILE (208)14.3.9 CLOSE_FILE (208)14.3.10 SET_TERMINAL (208)14.3.11 NEWS (208)14.3.12 HP_CALCULATOR (208)14.4 一般信息的显示 (209)第15部分数据绘图语言(DATAPLOT) (215)第1部分一般介绍1.1 计算热力学在近十年内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相联系的计算机计算与模拟的研究与发展已经为定量设计各种材料产生了革命性的方法,热力学与动力学模型的广泛结合使预测材料成分、各种加工后的结构和性能。
关于ASNZS 3823.4-2014标准中季节能效影响因素的解析
![关于ASNZS 3823.4-2014标准中季节能效影响因素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8e10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5.png)
关于AS/NZS 3823.4-2014标准中季节能效影响因素的解析魏华锋秦宪吴君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36摘要:本文针对澳洲房间空调器标准AS/NZS 3823.4-2014中CSPF/HSPF季节能效比计算方法进行解析;分析各工况对能效的影响和探讨分析性能提升方法。
澳洲房间空调器的制冷CSPF与制热HSPF试时,重点关注低温制冷和低温制热的能力能效。
根据各测试点的影响因素,调整变频产品能力能效,如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膨胀阀阀步等参数,使综合能效达到最优。
关键字:季节能效;CSPF;HSPF;低温制冷;低温制热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inAS/NZS 3823.4-2014 standardWEI HuaFeng QIN Xian WU JunAUX Air conditioner Co., Ltd. Ningbo 315136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SPF/HSPF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in Australian room air conditioner standard AS/NZS 3823.4-2014; analyz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on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ethods. In the Australian room air conditioner cooling CSPF and heating HSPF test, the focus was 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heating.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ch test point, adjust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inverter products, such as compressor frequency, fan speed, expansion valve step and other parameters, so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efficiency is optimized.Keywords: CSPF; HSPF;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Low temperature heating中图分类号:TB69DOI:10.19784/ki.issn1672-0172.2020.99.0801 引言澳大利亚、新西兰能效测试标准AS/NZS 3823.4-2014,从AEER/ACOP单点能效切换CSPF、HSPF季节能效。
20120327-SEER-HSPF-APF计算软件-GB 7725
![20120327-SEER-HSPF-APF计算软件-GB 7725](https://img.taocdn.com/s3/m/ddfae46bf242336c1eb95eee.png)
1585
1654.0 510.0 2513.0 839.0 2549.0
5000
5035.0 2410.0 6774.0 3428.0 5804.0
2549.0
5804.0
1072.0 506.0
2513.0 839.0
506.0
2549.0
HSTL HSTE HSTE
8449648.52 2821296.25 3015995.60
HSPF HSPF
2.995 2.802
无最小制热 测最小制热
APF AP数据, 最小制冷量和制冷功率是室外温度29℃条件下25%额定制冷量和制冷功率 最小制热量和制热功率是额定制热工况,25%额定制热量和制热功率
GB/T 7725季节能效比计算软件
名义制冷值 COOL 制冷 中间制冷 最小制冷 2034624.55 346125.01 5.878 CSTL(16) CSEC(16) CSPF(16) 2520 2633.6 1300.0 600.0 2034624.55 348380.06 5.840 名义制冷功率值 制冷功率 COOL 中间制冷功率 最小制冷功率 665 644.6 222.6 120.0
CSTL(21) CSEC(21) CSPF(21)
公式(21): 制冷量<7.1KW时候(两点法) 公式(16):
制冷量>7.1KW时候(三点法)
名义制热值 HEAT HEAT def 制热 中间制热 最小制热 低温制热
2800
6774.0 3428.0
1072.0
5804.0
名义制热功率值 制热功率 HEAT 中间制热功率 最小制热功率 HEAT def 低温制热功率
seer计算公式
![seer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3cc0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1.png)
seer计算公式
【最新版】
目录
1.SEER 的定义和意义
2.SEER 计算公式的构成
3.SEER 计算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SEER 计算公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1.SEER 的定义和意义
SEER 是“季节能效比”(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的缩写,它是用来衡量空调或热泵系统在一年内的能源效率表现的一个指标。
SEER 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空调或热泵系统的节能效果和运行经济性,因此对于消费者、制造商和政策制定者来说,SEER 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2.SEER 计算公式的构成
SEER 的计算公式由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制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SEER = (Q1+Q4)/(Q2+Q3+Q4)
其中,Q1、Q2、Q3、Q4 分别代表空调或热泵系统在四个不同季节的制冷量。
3.SEER 计算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SEER 计算公式的含义是,将空调或热泵系统在冬季和夏季的制冷量加在一起,再除以春秋两个季节的制冷量之和。
这个比值就是系统的季节能效比。
这个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空调或热泵的研发、生产、
销售,还是在政策制定和建筑节能设计中,都需要用到 SEER 计算公式。
4.SEER 计算公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SEER 计算公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空调或热泵系统在一年内的能源效率,对于评价系统的节能性能和指导消费者购买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DOC)
![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d95cd989eb172dec63b717.png)
从美国标准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看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2009-05-21 10:45:10 作者:李绍斌曹勇来源:中国建筑网本文从美国ARI标准210/240中对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比(SEER)的定义以及测试计算方法入手,阐述房间空调器提高季节能效比的若干方法与方向,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新形式下,为提高现有中低能效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提供设计参考。
1.简介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口2.5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 0平方米,居世界首位,其中大部分住宅都是3层以下的独立房屋,供暖、空调全部是分户设置,住宅空调电力消耗是美国主要的能源消耗之一。
自从上世纪7 0年代的能源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衰退后,美国政府通过政府立法的方式开始制定能源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建筑本身的节能和设备节能要求,以立法形式制定了强制性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并推行节能建筑和使用节能设备的激励政策。
这些标准每隔3~5年就考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对房间空调器产品,美国在1977年就开始推行季节能效比(SEER)这一更能体现空调机组运行性能的概念,最低能效标准从最初的SEER10一直提高到现在的SEER13,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还会更高,这种变化表明了美国政府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力度,也显现了美国市场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发展。
2. 解读季节能效比2.1 SEER的定义、来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室外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满足额定工况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偏离额定工况的。
再加上空调机组经常会随着室外温度、房间负荷的变化而不断启停,功耗很不稳定。
因此,在全年使用季节里,用EER 和COP 并不能代表空调机组实际使用时对输入电功率的有效利用程度。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最早于1977年首先提出空调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的概念:制冷季节总制冷量SEER ---------------------制冷季节空调消耗的总能量考虑了空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运行时间、制冷量和能耗,计算方法接近实际。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f439d3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4.png)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暖通设备的能效和性能,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2. 能效比的定义能效比是指设备在特定条件下所提供的热量或冷量与消耗的能量之比。
对于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可以用HSPF来衡量。
HSPF 是加热季节性性能因数(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的简称,它是暖通设备的能效比之一。
3. HSPF的计算公式HSPF的计算公式如下:HSPF = (1 / P) * (Qh / ∑Pu)其中,- `P` 表示设备的耗电功率(单位:千瓦)- `Qh` 表示设备在加热季节所提供的热量(单位:千焦)- `∑Pu` 表示加热季节设备的总耗电量(单位:千瓦时)4. HSPF的计算步骤为了计算HSPF,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所提供的总热量Qh(单位:千焦)。
2.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的总电耗∑Pu(单位:千瓦时)。
3.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的平均功率P(单位:千瓦)。
4.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使用HSPF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HSPF。
5. HSPF的参考值与评估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应用需求,HSPF的参考值和评估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HSPF的数值越高,设备的能效越好。
可根据以下常见标准进行评估:- HSPF小于6:能效较低- HSPF在6到8之间:较好的能效- HSPF大于8:优秀的能效6. HSPF的应用与意义HSPF作为暖通设备的能效指标,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具有高能效的设备,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能源消耗。
高能效的暖通设备还能提供更为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此外,HSPF也是衡量设备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用户可以根据HSPF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7. 总结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并提供了评估标准。
从美国AHRI标准210/240中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看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
![从美国AHRI标准210/240中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看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e79b607e21af45b307a8ac.png)
V 13 T t o.1 o.0(o l a N 17) 文 章 编 号 :IS 10 — 10 (0 1 4 08 7 SN 0 5 9 8 2 1)0 —03 —0
从 美 国 A R 标 准 2 2 0中季 节 能效 比的 H I 1/ 4 0
A Is d r 1 / 4 , t s e p r n n o uig meh d a a z s s me meh d d d rcin fr i ce i g HR t ad 2 0 2 0 e t x e me ta d c mp t to , n l e o to s a i t o n r a n n a i n y n e o s S E f m i c n t n r . i n r a igb ig vg ru l d o ae , te s d a e u e eee c r e E R o o ar o d i es W t e eg s vn en io o s a v td h t yc nb s da ar frn ef l o i o h y y c u s o t h d sg w t w a d me u e e g f ce c n t estain ein o o ig S E fr m i o dt n r h l n d m n r ef in y i i t . mp o i i o i y i h u o
Anay i g t e g a i g c n l g fRo m r Co di o e c r i o t e l sn he En r y S v n s Te h o o o o Ai n t n r Ac o d ng t h y i S a o lEn r f ce c to M e s rn e o so e s na e g Ef in y Ra i a u i g M t d fAHRI S a d r 1 /2 0 y i h tn a d 2 0 4
季节能效比简易计算方法介绍
![季节能效比简易计算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3a2ef69e3143323968934e.png)
北美季节能效比简易计算方法介绍07-11-15 14:06:00 来源:《电器》杂志作者:高效、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房间空气调节器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世界各国对于空调能效要求逐年提升。
作为空调行业的技术领跑者,美国在空调能效提升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美国能源部(DOE)规定,从2006年1月23日起,进入美国市场的分体单元机产品季节能效比(Seasonal Energy Efficient Ratio,简称SEER)必须从10提高到13。
在美国判定空调节能效果不以能效比(EER)作为判定指标,这是因为在美国的制冷季节中,室外温度高于35℃的时间少于5%,低于28℃的时间多于75%,而且循环开关损失并没有反映在能效比上,所以EER不能代表美国的季节性能源消耗情况。
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提出季节能效比(SEER)的概念,对于单冷空调设备将季节能效比作为衡量其制冷效率的指标。
按照定义,SEER是指一台空调在其正常的制冷使用周期内(不超过12个月)的总制冷量(Btu),除以同一周期中的总输入电能(W.h)。
经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和试验验证,美国制冷与空调协会(ARI)在其210/240标准中提出了相对简单的SEER计算方法。
SEER简易计算方法SEER定义和EER的定义完全不同,其测算方式也有差异。
对于EER的测算,空调的能力和能效只要通过一个工况测试就可以完全获得,而对于SEER的测算,由于测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开/关循环损失和累加能源消耗量的影响,因此空调的能力和能效需要通过四个工况测试并通过一系列的加权计算才可以获得最终结果,见表1。
A工况称为标准制冷工况,空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量。
B工况称为低温制冷工况,空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能效,标准中对其定义为EERB。
C工况干工况稳态试验和D工况干工况断续试验,做这两个试验要保证蒸发器表面处于无凝露的测试状态中。
A、B、C三个试验项目都属于稳态试验项目,当测试数据误差满足ASHRAE37-2005所规定的范围以内,即可以按照10分钟一次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结算。
制热量能效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热量能效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4e5ef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制热量能效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制热量能效比是指在加热设备中,所产生的热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间的比值。
它是衡量加热设备能耗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加热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制热量能效比的计算方式是将设备所生成的热量除以所消耗的能量,得到一个比值。
比值越大,表示设备在产生热量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能耗效益越高;反之,比值越小,表示设备的能耗效益越低。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制热设备广泛应用于供暖、加工生产、温室种植等领域。
而制热量能效比则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率和能耗的高低。
提高制热量能效比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选择加热设备以及优化加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制热量能效比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探讨提高制热量能效比的建议。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整理,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制热量能效比的详细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
本文总共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制热量能效比进行一个概述,介绍其定义和应用领域。
同时,我们还将提及文章的结构,以便读者能够对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预期。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讨论制热量能效比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着重探讨制热量能效比在工业、建筑和家庭等场景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制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来提高能效。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对制热量能效比的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制热量能效比。
这些建议将包括技术创新、能源管理措施和政府政策等方面,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制热系统。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的安排,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制热量能效比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改进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21455-2012 计算结果 4.1780 2.8874 3267.077 781.973 1736.790 601.497 3.6169
作者: 时间: 版本号:
YAIR 2013-5-16 1.3
说明 铭牌值 实测值 实测值
能效比 3.30 3.46 4.19.84
GB/T 7725-2012 计算结果 4.3997 3.2808 4051.326 920.826 8176.476 2492.241 3.5826
变频空调季节能源消耗效率计算
1.参照标准:GB/T 7725-2004,GB/T21455-2008,GB/T 7725-2012 2.计算参数(请输入 能力项 和 功率项 ) 试验项目 A(制冷额定值) B(制冷实测值) C(制冷实测中间值) D(25%制冷实测值) E(制热实测值) F(制热实测中间值) G(低温制热实测值) I(25%制热实测值) 3.计算结果 GB/T 7725-2004 计算结果 计算项目 4.7451 SEER(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 2.7342 HSPF(制热季节能源消耗效率) 4710.682 CSTL(制冷季节热负荷) 992.743 CSTE(制冷季节耗电量) 13418.463 HSTL(制热季节热负荷) 4907.568 HSTE(制热季节耗电量) 3.0726 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 参照标准: GB/T 21455-2008 计算结果 4.271602 2.7342 3122.019 730.878 13418.463 4907.568 2.9335 能力(W) 5000 5244 2566 1321 6194 3154 4882 1334 功率(W) 1516 1516 613 356 1831 721 1721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