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1.2 课程代码:CEMT0011.3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2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1.4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学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2.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2.4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教学内容3.1 混凝土实验3.1.1 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3.1.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1.4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3.1.5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3.2 砂浆实验3.2.1 砂浆材料试验方法 3.2.2 砂浆配合比试验3.2.3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3.2.4 砂浆流动性试验3.3 泥土实验3.3.1 泥土材料试验方法 3.3.2 泥土颗粒分析试验 3.3.3 泥土含水量测定试验 3.3.4 泥土压缩性试验3.4 其他土木工程材料实验3.4.1 钢材料实验3.4.2 砖石材料实验3.4.3 聚合材料实验四、教学方法4.1 研究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2 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升实践能力4.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促进团队协作和思想碰撞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40%)包括实验报告、学习笔记等平时表现5.2 期中考试(30%)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5.3 期末实验(30%)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六、教材与参考资料6.1 主教材《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程》6.2 参考资料1. 材料力学与结构实验指导与评定2. 土木工程材料分析与试验指南3. 工程材料学实验教程七、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7.1 穿戴实验服,佩戴个人防护设备7.2 注意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的正常使用7.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7.4 严禁擅自更改实验装置和实验参数八、备课提醒8.1 根据实验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8.2 预先了解实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确保教学顺利进行8.3 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本大纲供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参考,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情,可适当调整与完善。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试验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试验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编码:204016课程英文译名: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开课学期:3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理论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材料力学教材: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第二版参考书:[1] 高性能混凝土,吴中伟,廉慧珍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9,第一版[2] , N, , 1988, .[3]《土木工程材料》,钱晓倩,詹树林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 第一版[4]《土木工程材料》,黄政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5]《土木工程材料概要·习题·题解》,吴芳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9[6]《土木工程材料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张德思主编,西北工大出版社,2002.3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土木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学时分配、重点、难点1、课程基本内容1绪言1.1 概述1.2 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1.3 材料的力学性质1.4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5 材料的热性质1.6 材料的耐久性2气硬性胶凝材料2.1 石灰2.2 石膏水玻璃2.33水泥3.1 常用水泥3.2 其它品种水泥4混凝土4.1 混凝土概述4.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3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4.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4.5 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4.6 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4.7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4.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9 其它种类混凝土5建筑砂浆5.1 砂浆的技术要求5.2 砌筑砂浆5.3 其它建筑砂浆6烧结砖6.1 烧结普通砖6.2 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6.3 新型墙体材料7建筑钢材7.1 钢的冶炼与分类7.2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7.3 组织与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7.4 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7.5 建筑用钢7.6 钢结构用钢材7.7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7.8 钢材的防护8建筑塑料8.1 塑料的组成8.2 常用建筑塑料9沥青材料9.1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9.2 沥青基防水材料9.3 沥青混合料10木材10.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10.2 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10.3 木材的防护10.4 木材的应用11其它工程材料绝热材料11.111.2 吸声与隔声材料11.3 装饰材料11.4 新型防水材料12 实验2、学时分配课程基本内讲课学实验学小习第一次作4绪422气硬性胶凝材第二次作473水第三次作10153)混凝2第四次作2建筑砂21.5烧结1.5第五次作5建筑钢50.5建筑塑0.5第六次作业8 9沥青材料3) 2(6 +0 0 木材101 11其它工程材料12 0 、演示实验12 2483)12(+36合计* 备注:混凝土实验和沥青混合料实验任选其一。

土木专业实践教学大纲(3篇)

土木专业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使学生熟悉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工程测量学实践- 实地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 图纸绘制:地形图、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等。

- 测量仪器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2. 建筑材料实验- 原材料检测:水泥、砂、石、钢筋等。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抗压试验、抗拉试验、弯曲试验等。

- 材料耐久性测试:抗冻性、抗渗性、耐腐蚀性等。

3. 结构力学实验- 单轴拉伸、压缩实验。

- 弯曲实验: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等。

-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4. 建筑施工技术实践- 施工方案编制:现场勘察、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等。

-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

- 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践- 地质勘察:钻探、取样、试验等。

- 地质分析:岩土分类、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 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文、水质、水位等。

6. 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造型、功能分区、空间组织等。

- 建筑方案设计: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

- 建筑施工图设计: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装修施工图等。

7. 工程管理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策划、招投标、合同管理等。

- 工程成本控制: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

- 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质量事故处理、质量保证体系等。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设备和仪器,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实验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英文名称:Test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课程编号:05105,05204,31304面向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职教院土木工程专业等学时学分:16 学时;学分:0.5学分本大纲主撰人:秦鸿根(Tel: ; Email:)一、课程的作用与具体目标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程,为专业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实验课的任务是验证基本理论,学习试验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学习《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与生产密切联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通过试验,熟悉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标准与试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评定和科学实验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授课对象为土木建筑类本科生。

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与组织1、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必做实验”。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和时间多少,自主选择部分“选做实验”,并提前预约,以便安排。

2、学生实验前,进行点名或签到,不得随便迟到、早退或缺席。

3、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目的要求及安全事项。

4、教师应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讲清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基本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5、实验按其内容和设备情况,有的实验分成3~4人一组,部分实验分成5~6人一组,也可同时安排两项试验并交换进行;每个实验安排3h。

实验分组进行,其报告各人独立完成。

6、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抽样技术,实验技术及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条例和安全规范,强调安全操作。

学生须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四、设备与器材配置主要硬件设备:200kN水泥抗折试验机300kN抗压试验机2000 kN抗压试验机不同精度要求的天平水泥净浆与胶砂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仪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砂浆分层度仪砂浆稠度仪试模:40×40×160mm、70.7×70.7×70.7mm、100×100×100mm、沥青软化点仪沥青针入度仪沥青延度仪常用辅助小工具:烘箱,不同规格托盘,烧杯,量筒,容量瓶,牛角勺,小碗,秒表,滤纸,各种要求的试剂,各种搅拌用具,直尺等五、考核与成绩评定1、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正确性作为平时成绩,占40%;最终进行卷面考核,其成绩占60%。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uilding Material A Experiment
课程编码:
设课方式:课程实验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1.水泥物理性能实验、强度试验: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

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强度等级确定方法,
2.砼用骨料实验:砂的筛分析实验要求掌握砂的技术性质,会计算细度模数,判别砂的粗细和级配分区。

3.砼拌合物实验、强度实验:通过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判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好坏,掌握坍落度测量方法并会对坍落度进行调整,掌握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及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及其调整方法。

4.沥青三大指标实验:通过沥青的试验,掌握沥青的三大指标。

三、考核方式:
实验课做实验,实验后写实验报告.
四、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陈志源,《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2、主要参考书:
[1] 陈银根,《建筑材料》,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
[2] 李亚杰,《建筑材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

《材料力学实验(土木)》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实验(土木)》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实验(土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120101课程名称:材料力学课程英文名称:Material Mechanics课程所属单位:机械系机械基础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课程类型:必修课(不单独设课)先修课程:理论力学学分:4.5学时:72 (实验学时:8 )应开实验工程个数:4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教学目的是: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金属材料各种力学量及物理量的测量,能初步掌握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材料力学原理解释金属材料和构件的力学行为, 加深对材料力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这主要包括: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书写表达能力和简单的设计能力,并通过实验课激发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工作热情。

3、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

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主动进取的探索精神,遵守操作规程,保护公共财物,以及在实验种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操作(1学时)基本要求:1.学习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会试件的安装、测力度盘指针的调零和量程的选取。

3.掌握操作规程,学会独立操作万能试验机。

主要内容:1.阅读实验讲义,与具体试验机对照,弄清试验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掌握试验机的操作规程、平安考前须知和操作方法。

3.调整试验机的配重和测力度盘,安装试件,慢速加载进行试验机的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

实验二: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3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的拉压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点。

S、抗拉强度。

b、断后伸长率5和断面收缩率中。

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颈缩及断裂),并绘制拉伸曲线。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大纲

建筑材料(G12093)试验教学大纲学科部(系):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执笔人:郭树荣审核人:孙广伟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基本情况::1、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项基础性试验,土木工程材料开课总学时为56学时、教学计划总学时为56、教学计划试验学时分别为10学时,实际可开出试验学时为10学时,不独立设课。

2、所属类型及服务专业土木工程材料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服务专业为工程管理本科。

3、本大纲修订时间本大纲修正时间为2009年4月二、试验教学目的和要求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是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工程中,对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能试验,加深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试验技能。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水泥技术性能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2、掌握建筑用砂石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3、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制备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步骤;4、掌握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5、掌握砂浆稠度、分层度测定;6、掌握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步骤;三、学时分配及试验项目表本课程试验共安排10学时,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完成试验学时数为10学时。

编码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数/学分每组人数试验类型必选/可选首开时间17214501水泥技术性能试验28测试必选17214502建筑用砂石试验28测试必选172145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设计试验28设计必选17214504砂浆稠度和分层度试验28测试必选17214505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砂28测试必选浆抗压强度试验四、试验课的考核根据试验内容的完成质量、试验成果和出勤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总评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详细见考核办法。

五、试验指导(参考)书和试验报告1、试验指导书《土木工程材料》,贾致荣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试验报告采用学校统一格式和要求进行书写六、试验项目信息:(注:填写试验项目信息卡,见“试验项目信息卡”格式)七、设计性试验简介1、指导思想土木工程材料设计试验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工程材料性质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打下理论基础,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在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等专业课,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绪言(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第四节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第五节材料的热性质第六节材料的耐久性2、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及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3、教学要求熟悉本课程经常涉及到的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基本概念,要求掌握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与水有关的性质和热工性质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了解材料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二)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石灰第二节石膏2、重点石灰和石膏的性质及应用。

3、教学要求了解石灰和石膏的原料、生产、凝结硬化及质量要求;掌握其性质及应用。

(H)水泥(5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常用水泥第二节其他水泥2、重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3、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水化物及特性,以及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了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掌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特点,对其他水泥一般了解。

(四)混凝土(8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第四节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第五节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第六节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第七节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第八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重点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总学时:14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二、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三、考核方式及方法:主要看学生完成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课中的表现,参考最后提交的实验报告,与理论课程一起评定成绩。

四、配套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部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书》五、实验项目(共14学时现场操作)实验一水泥实验(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四)实验目的:测定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及胶砂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质,作为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主要依据。

(五)实验内容1.水泥细度检验2. 水泥堆积密度测定3. 水泥密度测定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5.水泥凝结时间测定6.水泥安定性测定7.水泥胶砂强度实验(六)实验要求熟练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的测定(七)实验设备负压筛、天平、维卡仪、净浆搅拌机、量筒、养护箱、沸煮箱、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试模(三联模)、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直尺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实验二砂子实验(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目的:对混凝土用砂进行实验,评定其质量,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参数。

(五)实验内容1.砂子堆积密度测定2.砂子表观密度测定3.砂筛分析试验(六)实验要求熟练掌握建筑用砂的技术性质及评定方法(七)实验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容量瓶:500 mL;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方孔筛:孔径为150 μm、300μm、600 μm、1.18 mm、2.36 mm、4.75 mm及9.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摇筛机;(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实验三石子实验(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目的:对混凝土用石进行实验,评定其质量,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参数。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

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综合实训》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4201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课程总学时:42 学分: 2.5理论学时:42 实验学时:16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设置类别:独立设实验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开课单位:建筑工程系一、实验教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实践、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是《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建筑材料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实验方法;三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项目一、水泥实验1、水泥细度(1)实验目标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都与细度有关,因此必须进行细度实验。

(2)具体内容实验采用负压筛法测定。

首先称取水泥试样25g倒入符合GB1345-91要求的负压筛内;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期间如有试样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主要仪器设备与工具负压筛析仪、天平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1)实验目标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都与用水量有关,为了消除实验条件的差异而有利于比较,水泥净浆必须有一个标准的稠度。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以便为进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做好准备。

(2)具体内容实验前必须检验搅拌机是否正常用转。

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搅拌叶片、搅拌锅必须用湿布先擦一遍。

实验时应先将水泥装入搅拌锅内,在搅拌机开始搅拌时再慢慢加水。

搅拌结束后,立即将搅拌好的水泥浆装入试模内,放到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上测其试锥的沉入度。

沉入度在28±2范围内,其拌合用水量即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土木工程材料A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A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实验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李九苏课程负责人:李九苏大纲审核人:龙科军课程编号:0805100015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Building Materials学分:0.5学时:16适用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桥梁、隧道、岩土、建筑方向)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等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综合大土木类及我校桥梁、隧道、岩土、建筑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1.学习试验方法,培养科学的研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性能的测试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等基本技能;3.了解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及检验方法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4.培养综合设计试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5.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土木工程类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课,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知识,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2.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正确地、较为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掌握各种试验操作技巧、计算与记录方法,了解仪器的构造与性能;3.培养综合设计试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粗细集料组成设计试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3052.难点内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五、单项实验内容和目的1.粗、细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实验内容:(1)进行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松装密度试验;(2)实验教师演示并讲解集料含水率、吸水率、压碎值、磨耗值等试验;(3)综合评定集料物理力学性能。

实验要求:(1)掌握粗、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松装密度的试验方法;(2)加深理解表观密度同密度的区别,学会计算集料的空隙率;(3)学会综合评价集料物理力学性能的方法。

主要仪器:容量瓶、烘箱、干燥器、浅盘、料勺、容量筒(1L和10L)、压碎值仪、洛杉矶磨耗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总学时:14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二、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方法:主要看学生完成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课中的表现,参考最后提交的实验报告,与理论课程一起评定成绩。

四、配套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部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书》
五、实验项目(共14学时现场操作)
实验一水泥实验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
(四)实验目的:测定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及胶砂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质,作为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主要依据。

(五)实验内容
1.水泥细度检验
2. 水泥堆积密度测定
3. 水泥密度测定
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5.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6.水泥安定性测定
7.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六)实验要求
熟练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的测定
(七)实验设备
负压筛、天平、维卡仪、净浆搅拌机、量筒、养护箱、沸煮箱、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试模(三联模)、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直尺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
实验二砂子实验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
(四)实验目的:对混凝土用砂进行实验,评定其质量,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参数。

(五)实验内容
1.砂子堆积密度测定
2.砂子表观密度测定
3.砂筛分析试验
(六)实验要求
熟练掌握建筑用砂的技术性质及评定方法
(七)实验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容量瓶:500 mL;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方孔筛:孔径为150 μm、300μm、600 μm、1.18 mm、2.36 mm、4.75 mm及9.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摇筛机;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
实验三石子实验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
(四)实验目的:对混凝土用石进行实验,评定其质量,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参数。

(五)实验内容
1.石子堆积密度测定
2.石子表观密度测定
3.碎石筛分析试验
(六)实验要求
熟练掌握建筑用石的技术性质及评定方法
(七)实验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2 kg,感量1 g;
广口瓶:1 000 mL,磨口,带玻璃片;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台秤:称量10 kg,感量10 g;磅秤:称量50 kg,感量50 g;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208 mm,净高294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2 mm,容积为10L;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
实验四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实验类型:设计性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
(四)实验目的:了解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培养综合设计实验能力;熟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实验方法。

(五)实验内容
1.普通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
2.普通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试拌及配合比调整
3.经调整后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测定
4.混凝土强度试验
(六)实验要求
学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制作及测试方法,用以检验混凝土强度,确定、校核混凝土配合比,并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七)实验设备
搅拌机;磅秤(称量50kg,精度50g);天平(称量5kg ,精度1g);量筒(200cm3,1000cm3);拌板;拌铲;盛器等;坍落度筒;捣棒;钢尺;抗压试验机;试模(150mm×150mm×150mm)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
实验五石油沥青实验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三)实验学时数:3学时
(四)实验目的:
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主要技术性质,作为评定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依据。

(五)实验内容
1.针入度测定
2.延度测定
3.软化点测定(环球法)
(六)实验要求
熟练掌握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主要技术性质的测定。

(七)实验设备
针入度计;标准针;试样皿;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筛(筛孔为0.3~0.5mm的金属网);温度计(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0.1℃);平底玻璃皿;秒表;砂浴或可控温度的密闭电炉;延度仪(配
模具);水浴(容量至少为10L,能保持试验温度以化不大于0.1℃);温度计(0~50℃,分度0.1℃和0.5℃各一支);瓷皿和金属皿(熔沥青用);筛(筛孔为0.3~0.5mm的金属网);甘油-滑石隔离剂(甘油2份、滑石粉1份,按质量计)。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电炉及其它加热器;试验底板(金属板或玻璃板);平直刮刀(切沥青用);新煮过的蒸馏水;甘油。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
(撰写人:陆金驰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