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第五-六章思考题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含选择题
第七章 波浪
1、 请描述波浪的多种成因,大洋波浪最主要的成因是什么? 2、 比较涌浪与风浪的区别,波高与波陡的区别 3、 什么因子影响着风浪的成长?在大洋什么位置最有可能出现波高最大的波浪? 4、 波长、周期与波速的有何关系?波浪运动与水深的关系如何? 5、 一个波高为 1.5 米的波浪与一个波高为 3.5 米的波浪相遇到,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列
四、选择题 1. 波的速度等于
a。 波高除以频率。 b。 波长除以振幅。 c。 周期除以波长。 d。 振幅除以周期。 e。 波长除以周期。 …….. 16. 开阔海盆中,只有一个节点的驻波,其波长是 a。 1/2 海盆的长度。 b。 4倍盆地的长度。 c。等于海盆的长度。 d。 两倍海盆的宽度。 e。 1/4 海盆的宽度。 答案 1. e 2. e 3. b 4. c 5. d 6. b 7. c 8. e 9. a 10. b 11. e 12. c 13. a 14. e 15. e 16. b
有潮汐涨落存在吗?为什么? 5、 平衡潮理论与动力潮理论有何不同? 6、 简述浅海潮汐与深海潮汐的不同? 7、 为什么在芬地湾中会产生世界上最大的潮差? 8、 比较旋转潮流和往复性潮流的不同 9、 了解涨潮流、落潮流、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什么时间最适合进入一个海湾?又是什么
时间最适合进入一个很浅的海湾?原因是什么? 选择题 1、若在某一天的高潮时间是 3:00pm,则接下来的一天其高潮最大可能在什么时间出现? A)2:10pm B)3:10pm C)3:50pm D)4:10pm E)利用以上信息不能正确的预报第二天的
三)重点复习题 什么是海岸带? 什么是大洋中脊体系,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海洋物理化学思考题1
海洋物理化学思考题第一章液态水的结构1、液态水有哪两种结构模型一混合型理论模型间隙模型混合模型闪动簇团模型二连续体模型2、“闪动簇团”模型有什么特点?不必假设冰I h结晶的存在,也不必考虑簇团中水分子构成的方式,因而避开了过冷、结冰与流动性等现象所提出的问题“自由”水中的氢键已破裂,分子之间力为偶极-偶极作用和L o n d o n作用簇团具有闪动的特性3、用“闪动簇团”模型解释压力和温度对纯水结构的影响。
压力:簇团理论:簇团由于具有一定的构型而比它周围“自由”的水体积更大,压力增大,将破坏这些簇团使体积减小温度::簇团的破坏所引起的密度增加和正常热膨胀所引起的密度减小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什么是电缩作用?离子与水偶极的局部电荷的相互静电作用把水分子拉近离子周围,使靠近离子附近水的比容变小,即离子周围水的体积缩小了,这种现象称为电缩作用。
5、水的双区模型有几种?6、什么是溶剂化配位水?7、什么是非溶剂化配位水?第二章海水状态方程式1.什么是海水状态方程式2.海水状态方程式可能的用途3.UNESCO高压海水状态方程式的形式4.UNESCO高压海水状态方程式有什么优点?第三章海水热力学基础与盐度、离子强度的关系;离子强度与盐度的关系。
1、ms2、偏摩尔体积与表观摩尔体积的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离子水化作用1、根据连续电解质模型,推导水化焓公式2、对连续电解质模型的改进工作有哪些?3、在结构水化模型中,将离子与水的相互作用分成了几个步骤?最后得到的水化焓公式是什么?第五章海水体系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1、离子雰的概念,离子互吸理论的假设。
由于静电作用力的影响,在中心离子(正离子)周围,距离正离子愈近的地方,正电荷密度愈小,负电荷密度愈大,结果在中心周围大部分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但总效果犹如在其周围分布着一个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我们把这一层电荷所构成的球体称为离子雰。
2、离子雰在中心离子J上引出的电能变化是什么,并据此推导D-H活度系数公式。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生态体系及其功效概论1 生态体系概念所强调的焦点思惟是什么?答: 生态体系概念所强调的焦点思惟重要强调天然界生物与情形之间不成朋分的整体性,建立这种整体性思惟使人类熟悉天然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生态体系生物学是现代生态学的焦点.2 生态体系有哪些根本组分?它们各自履行什么功效?答:生态体系的根本构成成分包含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非生物成分是生态体系的性命支撑者,它供给生态体系中各类生物活动的栖息场合,具备生物生计所必须的物质前提,也是性命的源泉.生物部分是履行生态体系功效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临盆者:能运用太阳能进行光合感化,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起源,在生态体系中得能量流淌和物质轮回中居重要地位.花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附临盆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经由过程对临盆者的摄食.同化和接收进程,起着对初级临盆者的加工和本身再临盆的感化.分化者:在生态体系中中断的进行着与光合感化相反的分化感化.3生态体系的能量是怎么流淌的?有什么特色?答:生态体系的能量流淌进程是能量经由过程养分级不竭消费的进程.其特色如下:(1)临盆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运用率很低,只有1%阁下.(2)能量流淌为不成逆的单向流淌.(3)流淌中能量因热散掉而逐渐削减,且各养分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临盆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4)各级花费者之间能量的运用率平均为10%.(5)只有当生态体系临盆的能量与消费的能量均衡的,生态体系的构造与功效才干保持动态的均衡.4 生态体系的物质是如何轮回的?有什么特色?答:生态体系的物质轮回经由过程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和情形之间进行轮回.性命所需的各类元素和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接收,改变成生物体中各类有机物质,并经由过程食物链在养分级之间传递.转化.当生物逝世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类分化者分化回到情形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接收,从新进入食物链.生态体系的养分物质起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运用,在生态体系中不竭轮回,或从一个生态体系转移到别的一个生态体系.物质轮回的特色:1.全球性;2.来去轮回;3.重复运用.5生态体系是如何实现自我稳态的?答:生态体系经由过程负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保持相对的稳态.负反馈可以或许使生态体系趋于均衡或稳态.生态体系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庞杂,既表示在生物组分与情形之间,也表示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构造与功效之间.在一个生态体系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成长;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削减;接着,捕食者动物因为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天然削减.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保持着个别数量的大致均衡.这仅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互相制约关系的简略例子.解释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的感化,而实际情形要庞杂得多.所以当生态体系受到外界干扰损坏时,只要不过火轻微,一般都可经由过程自我调节使体系得到修复,保持其稳固与均衡.生态体系的自我调节才能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体系的变更超出了自我调节才能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才能随之降低,以至消掉.此时,体系构造被损坏,功效受阻,乃至全部体系受到伤害甚至解体,此即平日所说的生态均衡掉调.6能进行光合感化的生物消失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答 :7 何谓生态体系办事?生态体系办事有哪些根本特点?答:由天然生态体系在其生态运转进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保持的生涯情形对人类产生的办事功效就被称为生态体系办事.其根本特点:(1)生态体系办事是客不雅消失的.(2)生态体系办事是生态体系的天然属性.(3)天然生态体系在进化成长进程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硕.第二章海洋情形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 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接洽海洋重要分区解释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三大情形梯度特点?答:纬度梯度重要表示为赤道向南北极的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季候差别逐渐增大,每日光照中断时光不合,从而直接影响光合感化的季候差别和不合纬度海区的温跃层模式;深度梯度重要因为光照时光只能透入海水的表层,其下方只有微弱的光甚至无光世界.同时温度也有明显的垂直变更,表层因太阳辐射而温度升高,底层温度低并且恒定,压力也随深度的而不竭增长,有机食物在深层很稀疏.在程度倾向上,从沿海到向外延长到坦荡大洋的梯度重要涉及深度.养分物含量和海水混杂的感化的变更,也包含其他情形身分的摇动呈现从沿岸向外海减弱的变更.2 海水的消融性.透光性.流淌性以及PH缓冲机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大意义?答:(1)海洋的消融性具有很强的消融性,浮游植物进行光合感化所需的N. P等无机盐都以合适与有植物接收的情势消失于海水中,便于浮游植物接收.(2)海水具有透光性,光线可以投入必定的深度,为浮游植物光合感化供给必须得光照前提.(3)海水的流淌性可以扩展生物散布的规模.(4)海水的组分稳固,缓冲机能好,可以或许使PH保持在必定的规模内,可以或许使生物有一个稳固的生涯情形.3 扼要解释大陆边沿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不同?答:大陆边沿沉积是经河道.风.冰川等得感化从大陆或从临近的岛屿携带入海的陆源碎屑,它包含岸滨及陆架沉积和路坡及路裾沉积;深海沉积包含红粘土软泥沉积.钙质软泥沉积和硅质软泥沉积.红粘土沉积是从大陆带来的红色粘土矿物以及部分火山物质在海底风化形成的沉积物,重要散布在大洋的低临盆力去.钙质软泥沉积龋齿由有孔类的抱球虫和浮游软体动物的翼族类以及异足类的介壳构成,重要散布在宁靖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亚热带.水深不超出4700m的深海底.硅质粘土重要由硅藻的细胞壁和放射虫骨针所构成的沉积.4 简述海洋浮游生物的配合特色及其在海洋生态体系中的感化?答:它们的配合特色是缺乏蓬勃的活动器官,活动才能衰或者完全没有活动才能,只能随水流移动,具有多种多样顺应富有生涯的构造.浮游生物的数量多.散布广,是海洋临盆力的基本,也是海洋生态体系能量流淌和物质轮回的重要环节.浮游植物光合感化的产品根本上要经由过程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干被其他动物所运用.浮游动物经由过程摄食影响或掌握临盆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更又可能影响很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质源群体的生物量.5 按个别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如许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答:按个别的大小浮游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巨型浮游生物.意义:这种大小等级划分往往包含响应的摄食者—被食者的养分关系.6 海洋泅水动物包含哪些门类?解释鱼类生涯周期中得洄游行动及其意义.答:海洋浮游动物重要包含:原活泼物.浮游甲壳类.水母类和栉水母类.毛颚类.被囊动物有尾类以及其他的浮游动物.按洄游的动力,可分为自动洄游和自动洄游;按洄游的倾向,可分为向陆洄游和离陆洄游降河(海)洄游和溯河洄游等.根据性命活动进程中的感化可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这三种洄游配合构成鱼类的洄游周期.意义:洄游是鱼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天然选择的成果,经由过程遗传而巩固下来.鱼类洄游具有按期性.定向性.集群性和周期性等特色.几乎所有的洄游都是集群洄游,但不合种类不合性质的洄游,洄游的集群大小各不雷同,这与包管最有利的洄游前提有关.洄游距离的远近与洄游鱼类的体型大小及其自身状况有关.体型大,含脂量高,洄游距离较远,如鲟.大麻哈鱼.鳗鲡等的行程均达数千里.洄游的定向性除与遗传性有关外,高敏锐度和选择性的嗅觉,在引诱鲑.鳗鲡等鱼类数年之后过程数千公里回归原出生地起了很大感化.金枪鱼的颅骨内极其渺小的磁粒,使其在大洋中洄游不会迷掉倾向.侧线敏锐的感流才能也起着引诱洄游倾向的感化7 联合底栖生物的生涯方法浅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答:生涯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按生涯方法,分为营固着生涯的.底埋生涯的.水底爬行的.钻蚀生涯的,底层泅水的等类型.黑体系体例部分我找不到答案,还请哪位同窗填补,感谢.第三章海洋重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感化1.什么叫情形和生态因子?情形:泛指生物四周消失的一切事物;或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计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情形中对生物发展.发育.生殖.行动和散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情形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和其他相干生物等.2.何谓限制因子?解释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重要内容.1.任何接近或超出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计.发展.滋生或集中的身分,就叫做限制因子2..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植物的发展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须物质”.两个帮助道理:(1)利比希定律只在严厉的稳固前提下,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均衡的情形下才实用.(2)运用利比希定律时还应留意到因子的互相影响问题3.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消失与滋生,要依附于某种分解情形因子的消失,只要个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缺乏或过多,超出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或生态幅,则使该物种不克不及生计,甚至灭尽.一般说来,一种生物的耐受规模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顺应才能也就越低.与此相反的是,属于狭生态幅的生物,平日对规模狭小的情形前提具有极强的顺应才能,但却损掉了在其他前提下的生计才能.3.若何用辩证和同一的不雅点来懂得生物与情形的关系?生物只能生涯和顺应与于特定的情形中,情形前提决议着生物的散布和数量特点;生物的活动也在必定规模内和必定程度上影响情形.生态学强调有机体与生物的同一性,一方面,生物不竭地从情形中汲取对它适于的物质以创造其本身和保持性命活动所须要的能量而得以发展滋生;另一方面,性命活动的产品又被释放回外界情形中去,从而直接影响四周情形的理化性质.4.简述光在海洋中的散布纪律及其重要生态感化.海水中的光照强度随深度增长而递减,光的强度和照耀时光有纬度梯度和季候周期,除南北极外埠其他地区有日夜瓜代现象.强度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弱,夏日强,冬季弱,低纬短波光多,随纬度的增长长波部分也增长.从日照时光上看,除赤道临近日夜时光全年都根本一样外,其他维度上只有春风和金风抽丰时日夜时光大致相等.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帮助色素对运用太阳光有重要感化?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感化的能量起源,叶绿素a是光合感化的重要色素,但仅运用辐射光谱中的一部分,帮助色素可使接收可见光的规模扩展为400~700nm,进步了对太阳光的运用率.1.程度散布纪律:自低纬向高纬度递减垂直散布纪律:1.低纬海区: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其下方消失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长急剧降低),其上方为热成层(相当平均的高温水层),温跃层的下方水温低,温度变更不明显.中纬海区:夏日水温增高,接近概况形成一个临时的季候性温跃层,冬季,上述温跃层消掉,对流混杂可延长至几百米.在其下限的下方有一个永远性的但温度变更较不明显的温跃层.高纬海区:教材p55第二天然段,2. 在合适温度规模内,温度促进新陈代谢7.简述太阳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感化(先生说不考海流).1.海洋盐度散布远离海岸的大洋表层水盐度变更不大(34~37),平均为35,浅海区受大陆淡水影响,盐度较大洋的低,且摇动规模也较大(27~30).尽管大洋海水的盐度是可变的,但其重要组分的含量比例却几乎是恒定的,不受生物和化学反响的明显影响,此即所谓Marcet ”原则 ,或称“海水构成恒定性纪律”.(一)盐度与海洋生物的渗入渗出压海洋动物可分为渗压随变动物(贻贝.海胆)与低渗压动物.渗压随变动物:体液与海水渗入渗出压相等或邻近;低渗压动物:大部分海洋硬骨鱼类经常经由过程鳃(盐细胞)把过剩的盐排出体外或削减尿的排出量或进步尿液的浓度等方法来实现体液与四周介质的渗入渗出调节.低盐情形下鳃自动接收离子,排出量大而稀的尿液.洄游鱼类:内排泄调节改变离子泵倾向(二)盐度与海洋生物的散布(狭盐性生物与广盐性生物)(三)不合盐度海区物种数量的差别盐度的降低和变动,平日陪同着物种数量标削减,海洋动物区系在生态学上的重要特色,是以狭盐性变渗压种类为主的.9.解释海水氧气.二氧化碳的起源与消费门路.为什么说PH可作为反响海洋生物栖息情形化学特点的分解指标?1.1.消融氧(O2)起源:空气消融与植物光合感化消费:海洋生物呼吸.有机物质分化.还原性无机物氧化.1.2.二氧化碳(CO2)起源:空气溶入.动植物和微生物呼吸.有机物质的氧化分化以及少量CaCO3消融消费:主如果光合感化,一些CaCO3形成也消费CO22.pH与CO2含量.消融氧亲密相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生物的养分和消化.呼吸.发展.发育和滋生,是以可作为反应水体分解性质的指标.第四章生态体系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1.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别特点不合的群体特点?1.种群(居群.繁群. Population):指特准时光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种群内部的个别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子女,从而与临近地区的种群在形态和生态特点上彼此消失必定差别.种群是物种在天然界中消失的根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根本构成单位.2.天然种群三个根本特点:空间特点.数量特点.遗传特点(详见P67)2.什么叫阿利氏纪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1.阿利氏纪律:种群密渡过疏和过密对种群的生计与成长都是晦气的,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本身的最适密度.2.集群现象(schooling)及其生态学意义有利:滋生 .防卫 .索饵 .进步泅水效力.改变情形化学性质以抵抗有毒物质,若形成社会构造,自我调节及生计才能更强.晦气:种内竞争.大量被捕食成因:水动力前提.温盐及养分盐含量变更等等.3.动态性命表与静态性命表有什么不合?为什么说运用性命表可以剖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身分?1.动态性命表是特定年纪性命表,而静态性命表是特准时光性命表2.根据查询拜访所获取的种群个年纪期构造数据,运用盘算各年纪期逝世亡率并接洽温.盐.流.食物.捕食者等因子,即可剖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身分4.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子的假设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子描写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消失的负反馈机制?逻辑斯谛方程有一个隐含假设:负反馈连忙起效应种群密度上升而引起种群增长率降低的这种自我调节才能往往不是连忙就起感化的,负反馈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机制生效都须要一段时光.这种时滞在高级动物(生涯史越长,时滞越明显)更为广泛,可相隔一代以上.种群数量中断增长时,物种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5.r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生涯史类型有哪些不同?举例解释种群生涯史类型的多样化.6.为什么说人们更应当留意珍爱物种的呵护?地球上很多的珍爱物种都属于典范的k对策者,因为各类原因(特别是对其生境的损坏或无掌握的捕杀),都面对着灭尽的好运,是以,我们要特别留意对珍爱物种的呵护7.试从小种群对遗传变异性和统计变更的迟钝性剖析种群灭尽的内涵机制.小种群,基因座位的杂合性程度低,多型基因比例小,等位基因的平均数量少,等位基因的频率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易产生较大变更,从而引起种群遗传变异性的逐渐消掉.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小种群也更轻易消失纵情交配,从而导致近交阑珊,小种群的罕见等位基因也更轻易损掉,杂合性等轻易降低,导致没有若干合适的遗传选择来顺应情形变更,成果促使种群的灭尽.最后小种群的统计变更(出生率与逝世亡率的随机摇动引起种群数量的激烈摇动),也加快了种群进一步式微甚至灭尽8.什么叫集合种群?研讨集合种群对生物呵护有何重要意义?1.集合种群,也叫复合种群.联种群,指局域种群经由过程某种程度的个别迁徙而衔接在一路的区域种群. 平日着眼于较大的区域2.与研讨一般种群不合,研讨集合种群主如果为了知道它是否会走向灭尽或还能保持生计若干时光.重要意义在于猜测,并对濒危动物的呵护及害虫防治.景不雅治理和天然呵护有重要运用价值. 对具有多个局域种群的害虫应在足够大的防治规模内同时进行,对面对生境破裂化的濒危种类应留意保持迁徙通道.建立一个大呵护区与几个小呵护区的争辩与集合种群理论有关.第五章.生物群落的构成构造.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1、什么叫做生物群落?群落的优势种.症结种和冗余种在群落中的感化有何不合?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准时光生涯于必定地理区域或生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构成的集合体,群落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类情势的接洽,并且配合介入对情形的反响.优势种是群落中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或几个物种,也是反应群落特点的种类.症结种和优势种不合,症结种不是生物量占优势,而是群落的构成构造和物种多样性具有决议性感化的物种,而这种感化相对于其品貌而言是异常不成比例的.冗余种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当从群落中被去除时,因为它的功效感化可被其他物种所代替而不会对群落的构造.功效产生太大的影响,是以,在呵护生物学实践中经常未被存眷.2、如何熟悉群落交织区和边沿效应?在两个不合群落接壤的区域,称为群落交织区.群落交织区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例如在丛林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带,两者互相镶嵌着消失.因为群落交织区的情形前提比较庞杂,其植物种类也往往加倍丰硕多样,从而也能更多的为动物供给营巢.隐藏和摄食的前提.因而在群落交织区中既可有相隔群落的生物种类,又可有交织区特有的生物种类.这种在群落交织区中生物种类增长和某些种类密度加大的现象,叫做边沿效应.边沿效应类似于生物学中的杂种优势,其形成须要必定前提,如两个相邻生物群落的渗入渗出力大致类似,两类情形或两种生物群落所造成的过渡地带需相对稳固,相邻生物群落各自具有必定的均一面积或群落内只有较小面积的朋分,具有两个群落交织的生物类群等.边沿效应的形成须要较长的时光,是协同进化的产品.3、若何懂得捕食者与被食者之间的辩证关系?4、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与种间竞争的关系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情形以及其本身生涯习惯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本身奇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差别.生态位包含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候性的生物节律.生态位分两个层次:根本生态位:是生态位空间的一部分,一个物种有在个中生计的可能.这个根本生态位是由物种的变异和顺应才能决议的,而并不是其地理身分.或者说根本生态位是实验室前提下的生态位,里面不消失捕食者和竞争.实际生态位:是根本生态位的一部分,但斟酌到生物身分和它们之间的互相感化.或者说是天然界中真实消失的生态位.5.共生现象有哪些重要类型?共生有什么生态意义?偏利共生:两个物种间消失着共生关系,但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也无利为偏利共生.如以其头顶上的吸盘固着在鲨鱼腹部,可以免费做长途观光,这仅对有利互利共生:对两边均有利为互利共生,例如牛胃中的瘤胃内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每毫升胃内容物1010~1011个)和原活泼物(105~106个).瘤胃为它们供给生计场合,而它们能分化纤维素和纤维二糖,合成维生素,对牛也有利.6.影响群落构造的身分1.生物身分:竞争:假如竞争的成果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将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长.捕食:假如捕食者喜食的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进步多样性,如捕食者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多样性.2.干扰:在陆地生物群落中,干扰往往会使群落形成断层(gap),断层对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和中断成长,起了一个很重要的感化.不合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合。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大纲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二、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三、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四、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征;五、结合古代具体科技成果,论述方法论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一、简述现代初期天文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二、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三、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做出的重大贡献;四、结合六个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五、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第五章科学技术观概述一、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二、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三、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科研课题及选择一、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论述选题过程中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第七章科技研究中的经验方法一、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二、简述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三、简述把握机遇要求研究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第八章科技研究中的理性方法一、简述科学抽象的原则;二、简述假说如何发展为理论;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自身流逝的,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总是均匀不变的空间: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不变的。
一句话,时间,空间绝对不变。
评价:将时空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分析,体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和能力但由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局限,绝对时空观暴露了很多弊端,①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②否认了时空表现形式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物质的存在及其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表现形式存在多样性。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1)
辐射雾:由下垫面辐射冷却,使低层气温降到露点或以下时所形成的雾。多见于陆地上,又称陆地雾。
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所形成的雾。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气团: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称气团。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
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问答题:
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
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0.65℃/100m。 即 γ=0.65℃/100m 称γ为气温垂直递减率。2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5、简述大气三圈环流的形成机理,并绘制示意图?
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在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均匀和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二个因子的作用下,从赤道到极地形成三圈环流,即赤道环流(哈德莱环流)、极地环流和中间环流(费雷尔环流)。
7、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
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始减弱。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海洋学第五-六章思考题
海洋学第五-六章思考题海洋学第五-六章思考题第五章思考题(见教材p179-180)加粗者为重点复习内容,部分题目有所改动。
1. 简述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2. 引起海水运动的力有哪些?3. 简述重力势、等势面、位势高度、位势深度的定义。
4. 何谓压强梯度力?写出其解析表达式,说明物理含义。
5. 简述等压面、压力场(内压场、外压场、正压场、斜压场) 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6. 何谓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它具有哪些基本性质?7. 切应力和压力有何根本的区别?8. 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9. 体积连续方程与质量连续方程有何不同?10. 动力学边界条件与运动学边界条件的含义是什么?11. 何谓地转流?它的空间结构如何?12. 地转流场与密度场、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如何?13. 地转流的动力计算方法有何实用价值?它能否用来计算由外压场导致的倾斜流?为什么?14. 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建立的?它得出了什么结论?15. 浅海风海流与无限深海风海流的空间结构和体积运输有何异同点?16. 由风海流的体积运输派生出哪些新的海水流动?(如上升流和下降流)17. 风生大洋环流理论的基本结论有哪些?何谓西向强化?18. 何谓热盐环流?它与大洋环流有什么样的关系?19. 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如何?20. 赤道流系包括哪些主要流动?说明其形成原因及水文特征。
21. 北半球有哪几支西边界流?有哪些显著特点?22. 南、北两半球西风漂流区有哪些主要特征?23. 与西边界流区相比,东边界流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4. 为什么北海道与南美西岸能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渔场?25. 极地海区有哪些主要环流?它们对海况有何影响?26. 世界大洋表层有哪些辐聚下沉和辐散上升区?怎样形成的?27. 何谓大洋中尺度涡?有何基本特征?28. 世界大洋中的五个基本水层(团) 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9. 全球大洋环流流向如何?第六章思考题(这些题目并不是考核试题,所给参考答案是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内容)前8题来源于教材p206-207;第9题为补充题1、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波动的起因有风、火山喷发、地震、气压变化、日月引潮力[波动诱因];这些因素会造成当地海水周期性运动——水质点围绕其平衡位置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运动[波动发源];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必然带动其邻近质点,导致其运动状态在空间向远处传播[波动产生],这样波动便形成了。
海洋科学导论思考题【VIP专享】
《海洋科学导论》思考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4、回顾海洋科学发展历史,从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第二章:1、简述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重要自然现象。
2、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是怎样划分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4、什么是海岸带?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5、大陆边缘分为几种主要来源?说明各自的构成及其主要特点。
6、什么是大洋中脊体系,它有哪些主要特点?7、简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
8、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9、滨海沉积物主要有哪些?说明各自趁机作用的控制因素及沉积特点。
10、大陆架沉积作用过程有哪些?说明现代陆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类型及分布规律。
11、按照大洋沉积物的成因将其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请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12、按照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海洋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如何认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第三章:1、简述海水组成与纯水的异同点。
何谓海水盐度?2. 简述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它们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如何?3. 何谓海水的位温?有何实用价值?4. 简述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历史上和现在的)。
何谓海水状态方程?5. 海水结冰与淡水结冰的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6. 海冰的主要物理性质是什么?海冰对海况有何影响?7. 海洋热平衡方程中各项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对海洋的热状况产生作用的?8. 世界大洋热平衡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如何?9. 简述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10. 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平面分布与铅直分布有什么异同点?11. 何谓大洋主温跃层和极峰?何谓季节性温跃层?12. 为什么大洋热带海域盐度的最大与最小值总是出现在表层以下?13. 何谓海洋水团?它和水型、水系有什么关系?14. 何谓海洋混合?引起混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5. 涡动混合与对流混合效应有何异同之处?在不同纬度的海域中和不同季节中它们对海况的影响有什么变化与不同?16. 海洋中温度、盐度与密度细微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何?第四章:1、海水的组成为什么有恒定性?2、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哪些?3、海水的pH值一般是多少?海水的缓冲能力主要由哪种作用控制?4、海水中营养盐有哪些?有哪些主要形式?5、海洋污染如何防治?第五章:1、简述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海洋科学导论思考题
《海洋科学导论》思考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4、回顾海洋科学发展历史,从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第二章:1、简述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重要自然现象。
2、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是怎样划分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4、什么是海岸带?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5、大陆边缘分为几种主要来源?说明各自的构成及其主要特点。
6、什么是大洋中脊体系,它有哪些主要特点?7、简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
8、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9、滨海沉积物主要有哪些?说明各自趁机作用的控制因素及沉积特点。
10、大陆架沉积作用过程有哪些?说明现代陆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类型及分布规律。
11、按照大洋沉积物的成因将其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请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12、按照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海洋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如何认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第三章:1、简述海水组成与纯水的异同点。
何谓海水盐度?2. 简述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它们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如何?3. 何谓海水的位温?有何实用价值?4. 简述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历史上和现在的)。
何谓海水状态方程?5. 海水结冰与淡水结冰的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6. 海冰的主要物理性质是什么?海冰对海况有何影响?7. 海洋热平衡方程中各项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对海洋的热状况产生作用的?8. 世界大洋热平衡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如何?9. 简述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10. 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平面分布与铅直分布有什么异同点?11. 何谓大洋主温跃层和极峰?何谓季节性温跃层?12. 为什么大洋热带海域盐度的最大与最小值总是出现在表层以下?13. 何谓海洋水团?它和水型、水系有什么关系?14. 何谓海洋混合?引起混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5. 涡动混合与对流混合效应有何异同之处?在不同纬度的海域中和不同季节中它们对海况的影响有什么变化与不同?16. 海洋中温度、盐度与密度细微结构的基本特征如何?第四章:1、海水的组成为什么有恒定性?2、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哪些?3、海水的pH值一般是多少?海水的缓冲能力主要由哪种作用控制?4、海水中营养盐有哪些?有哪些主要形式?5、海洋污染如何防治?第五章:1、简述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海洋地质学概论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汇总第一章第二章1、分别简述大洋地貌、大陆边缘地貌的地貌单元大洋地貌: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中央裂谷,断裂带;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深海丘陵,海山与平顶海山,岛链,环礁。
大路边缘:稳定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活动型:大陆架,岛弧,海沟,边缘海盆。
2、稳定性大陆边缘和活动性大陆边缘区别大路边缘:稳定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活动型:大陆架,岛弧,海沟,边缘海盆。
3、简述东中国海的沟-弧-盆体系第三章1、试述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和要点,并对该学说加以评价。
证据:a、大路边缘的形态;b、造山带与地层学;c、古冰川及气候的证据;d、古生物的证据;e、地磁学的证据。
基本论点:大陆是主动,水平活动的运动块体前缘收缩后缘拉张。
主要论点:1 石炭纪以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前者称为泛大陆、后者称为泛大洋;2 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3 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陆逐渐破裂、分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布;4 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的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5 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过程中,前缘受到挤压褶皱形成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而脱落形成岛弧、岛屿缺点:大陆产生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动力问题没有得到满意地解决。
大陆漂移说最大的缺陷是漂移机制问题:(1)在力学上,将刚性的洋底硅镁层看作是塑性和可流动的,显然与事实不符;地球物理计算表明,潮汐摩擦力和离心力实在太小,既不可能驱动陆块漂移,也不可能在大陆前缘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2)二维表面几何特征不精确,例如北大西洋两岸的纽芬兰与欧洲就难以拼接;(3)构造布局,既然大陆经历了远距离漂移,大陆的构造布局应已打乱,为何大西洋两岸构造仍然吻合?(4)历史演化,地球有几十亿年历史,大陆的分裂为何始自中生代? (5)变形层次,既然洋底和地幔是塑性的,为什么在大陆漂移运动中发生褶皱形成山脉的却主要在大陆表层呢?2、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证据和要点。
化学海洋学思考题20141
2014.11.16化学海洋学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 如何认识化学海洋学的学科体系及特点?2. 化学海洋学发展历史是怎样的?A.M. Marcet, W. Dittmar, M. Knudsen, L.G. Sillén, E.D.Goldberg, W.S. Broecker 等有哪些重要贡献?3. 学习和研究化学海洋学的意义是什么,请发表个人观点。
第二章思考题1. 简要了解海洋的形成过程。
海洋中水的来源是什么?原始海水与现代海水的化学组成有何主要差别?(什么是Sillén 模型)?2. 海洋中物质的来源和输入途径有哪些?海水主要溶解成分是否为河水溶解成分的简单浓缩,为什么?3. 现代大洋海水的平均盐度、平均离子强度是多少?4. 简述化学海洋学中“稳态”的概念。
5. 什么是元素逗留时间?如何反映了元素在海洋中的性质或行为?周期表中哪些元素的逗留时间最长、最短?元素分布特点与逗留时间有何关系? 为什么N 、P 、Si 的逗留时间较长,但在海水中的分布却不均匀?6. 什么是保守元素/要素/成分和非保守元素/要素/成分?7. 什么是理论稀释线(TDL )?如何利用TDL 讨论海水混合过程中的保守和非保守行为?8. 海洋中元素/要素分布与海水运动关系式是怎样的?各项名称与物理意义是什么?9. 什么是海洋中元素/要素分布的平流-扩散方程?在使用平流-扩散方程解决海洋中元素/要素空间分布问题时,为何可将0=∂∂tS 处理? 10. 如何认识海水混合过程中非保守元素的转移量与涡动扩散系数、流速和逗留时间等因素的关系?第三章思考题1. 海水主要成分有哪些?浓度大于1 mg kg −1的元素都是主要成分吗?2. 主要成分阳离子中,哪个成分的含量最高、最低?主要成分阴离子中,哪个成分的含量最高、最低?3. 什么是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组成的恒定比规律?其原因是什么?影响海水主要溶解成分恒定比关系的因素有哪些?4. 海水中Ca 2+/Cl 比值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海水主要成分中Ca 2+的保守性较差?5. 海水盐度和氯度定义如何建立与修改?6. 实用盐度标度(PSS1978)包括哪些内容?PSS78的实用盐度公式是如何建立的?7. 什么是绝对盐度,能否直接测定?8. 最近对盐度概念进行了怎样的补充完善?(什么是“参考组成盐度标度”?)9. 什么是离子对?与络合物比较有何不同?10. Garrels -Thompson 海水化学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试说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各有何特点?第四章思考题1.大气气体成分在海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Weiss公式建立的基础是什么(不要求推导)?什么是本生系数?(什么是气体在海水中的分压?)2.气体饱和度的定义及意义是什么,计算深层水饱和度应作哪几点假设?计算气体饱和度时,如何对溶解度进行现场压力、湿度校正?3.按照薄层扩散模式,气体在海-气界面间的交换速率如何表达和计算?影响气体交换速率的因素有哪些?4.海水中氧的来源和消耗过程有哪些?什么是溶解氧补偿深度?5.大洋海水中溶解氧的垂直分布特征是怎样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大洋溶解氧含量有什么差别?为什么?6.什么是表观耗氧量?计算深层水表观耗氧量(或溶解氧饱和度)时,以何种气体校正氧的溶解度,为什么?如何校正?7.什么是海洋中的低氧或无氧现象?有何特征?近岸低氧现象的危害和可能的成因是什么?8.什么是气体饱和差?空气气泡潜入海水中部分溶解和完全溶解,各种气体饱和差变化有何不同?哪种惰性气体对气泡潜入最敏感?哪种惰性气体的温度系数最大?9.不同温度水团混合时,气体饱和度有何变化?10.什么是海水中的痕量活性气体?试举例并介绍其特点。
《海洋生物学》重点思考题答案
《海洋生物学》重点思考题答案《海洋生物学》重点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学?答: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中的各种生物。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生物的起源、分布、形态和结构,进化与演替的特征和生物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是探索海洋生物之间和生物所处的海洋环境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科学。
2、阐述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重点是国内的研究历史。
答:中国对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初在厦门组织了全国性的中华海产生物学会,30年代中期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青岛。
50年代及其以后,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水产局和海洋局系统以及一些省市,先后建立了海洋生物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全国性的海洋调查、渔场调查、海洋水产养殖和栽培,以及实验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较高水平的成果。
第二章1. 海洋极端微生物的类型?答:海洋极端微生物包括嗜热,嗜冷嗜酸、嗜碱、嗜压、嗜盐、抗辐射耐干燥和极端厌氧等多种类型。
2.简述海洋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海洋微生物以其敏感,的适应能力和快速繁殖速度在发生变化的新环境中迅速形成异常环境微生物区系,积极参与氧化还原活动,调整与促进新动态平衡的形成与发展。
海洋微生物的活动始终是海洋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一环。
3.海洋真菌的生理生化及生态特点?答:生理生化:适应海水的酸碱度,耐高渗透压能力较强;参与海洋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无机营养物的再生过程;某些海洋真菌能产生抗菌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生态特点:大多数海洋真菌依赖栖住某种基物而生活,少数自由生活。
4.蓝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细胞结构简单,只具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只有染色质,只具叶绿素,无叶绿体,无鞭毛。
5.盐沼植物的主要特征?答:盐沼植物长期生活在多盐的先理性干早条件下,其形态结构具有旱生特性。
6.什么是红树植物的胎荫现象?答:红树植物的种子没有休眠期,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就会在农田或打谷场上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叫胎萌现象。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第一章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客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部分;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二、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以及重大成就?(1) 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
(2) 证伪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 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三、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成就,阐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要性;2、自然与科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论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科学研究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才能保证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否则要犯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哲学对科学提供资料和依据;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4、运动的基本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5、各种具体科学的辩证法;主要论文:《运动的度量-----功》、《潮汐与摩擦》6、劳动创造了人;主要论文《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述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实现了自然唯物注意向社会唯物主义的转化过程;第二章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统一?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海洋导论思考题答案
海洋导论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因为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
主要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地球科学是一个大题目,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
对地球的认识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现代海洋科学的研究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性学科研究和应用性技术研究两部分。
基础性学科是直接以海洋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应用性技术学科则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海洋是21世纪的药库,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3、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日俱新,因此需要专门研究如何把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
从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看,海洋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海洋事业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加快发展海洋事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着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海洋科学研究与我国海洋经济战略有什么关系?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海洋领域的延伸。
由于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开发环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开发方式的综合性和高技术性等因素,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只有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海洋科技的作用来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各国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学研究内容及分科[1]
第二章 海洋形态
3、领海宽度的确定:
第二章 海洋形态
第一章 绪论
4、海洋科学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1个周边国家, 在海域划界上存在争议,海洋科学研究将提高海军作 战能力,为国家海上安全和权益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海洋学研究发展史
世纪前) 一、早期研究(19世纪前) 早期研究( 世纪前
1、地球探险时代(15-16世纪) 哥伦布 达伽玛 麦哲伦 2、单船调查、研究时期(18世纪-19世纪) (1)海洋学奠基人:库克 (2)南森 (3)两极探险家阿蒙森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陆地,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陆地,且其深度和宽度 逐渐减小的水域。 逐渐减小的水域。 特征:其水文气象状况与邻近的海自由沟通。 特征:其水文气象状况与邻近的海自由沟通。 海峡: 四、海峡: 两端都与海洋相通的狭窄的天然水道。 两端都与海洋相通的狭窄的天然水道。 特征:流急,底质多为岩石或砂砾。 特征:流急,底质多为岩石或砂砾。
第一章: 第一章:序论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 系? 2、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3、 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4、 回顾海洋科学发展历史,你能够得到哪 些启示? 5、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
第二章: 第二章:地球科学与海底科 学
一、目的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准确的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特 殊地位及其运动状态。清楚地球的形状和它的内、外 圈层结构的划分。熟悉海底的地貌形态和海洋划分。 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活动 论为精髓的地球科学理论。它的机制符合物理学理论, 且与许多地质、地球物理的观测结果相一致。板块构 造学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非“铁板一块”,板 块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 带。海洋地壳边产生,边运动,边消亡。海洋沉积多 为水动力成因,其次为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沉积物 多为陆源碎屑。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1生态系统: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2生产者(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它们具有光和色素,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CO2,H2O和无机营养盐类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用于本身的生产,此外,还有包括光合细菌合化能合成细菌。
3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
4营养阶层(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
5牧食食物链(植食食物链):通常从活体植物开始,然后是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
6碎屑食物链:从动植物死亡尸体分解物开始。
8 生态效率: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9 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10 反馈机制:生态系统用来实现其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的方法。
反馈: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又决定其输出。
正反馈:系统中的部分输出通过一定路线又变成输入,起促进和加强作用。
负反馈:输出反过来起消弱合减低输入的作用。
11生态平衡:输入和输出在较长的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相对稳定,环境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能流途径畅通)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调节恢复到原处的稳定状态。
12 补加能量:指除太阳直接辐射的能量外,其他能减少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维持消耗,从而增加可转化为生产力的任何能量。
14Gaia假说:是一个(在生物圈水平上的)控制论系统,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在生物圈规模上相互作用的稳态。
15 生态阈限:只有在某一限度内可以自我调节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这个限度就叫做“生态阈限”消费者:指不能从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生,所以称为异养生物。
分解者:也属异养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微小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连续地进行着分解作用。
习题与思考题
7.已知待处理废水的流量为400m3/h,总碱度为0.5×10-3n-1mol/L。
经试验,宜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剂量为25mg/L,以生石灰为pH调整剂,其活性CaO含量为60%。
试估算每天的硫酸铝和生石灰实物用量各为多少?第五章浮力浮上法1.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浮力浮上法有哪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
2.试比较压力溶气气浮三种供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3.什么是微气泡与微絮粒的共聚粘附?如何实现共聚粘附?4.今拟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60 m3/h的某含油废水。
已知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为12mm/s,要求除去废水内粒径大于60μm的可浮油,浮油密度为0.87g/cm3。
试确定该隔油池上浮区的结构尺寸。
5.试将图5-8改为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流程示意图。
6.今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溶气气浮流程处理某厂纸浆白水。
已知废水流量为160m3/h,原水中纸浆纤维SS为160mg/L,处理后要求不大于10mg/L。
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空压机供气和折流板空罐溶气,溶气罐过流密度为60m3/m2·h,溶气压力为294kPa(表压)。
气固比A/S=20L/kgSS,水温为20℃。
试计算:(1)空压机额定供气量;(2)溶气罐结构尺寸;(3)气浮池结构尺寸。
第六章不溶态污染物的其它分离方法1.格栅和筛网的功能各是什么?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用离心分离法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分离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磁力分离的原理如何?怎样提高其分离效率?4.已知某种工业废水的流量为160m3/h,水温为30℃。
现选用直径为500mm的压力式水力旋流器进行预处理。
如被分离砂质颗粒的密度为2.25g/cm3。
试计算此旋流器的各部结构尺寸、单台处理能力、所需台数和被分离颗粒的极限尺寸。
第七章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规律包括哪几种主要关系,试从理论予以推导和说明。
海洋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海洋⽣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全第⼀章⽣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1 ⽣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思想是什么答: ⽣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思想主要强调⾃然界⽣物与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树⽴这种整体性思想使⼈类认识⾃然的具有⾰命性的进步。
⽣态系统⽣物学是现代⽣态学的核⼼。
2 ⽣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执⾏什么功能答:⽣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物和⽣物两部分。
⾮⽣物成分是⽣态系统的⽣命⽀持者,它提供⽣态系统中各种⽣物活动的栖息场所,具备⽣物⽣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是⽣命的源泉。
⽣物部分是执⾏⽣态系统功能的主体。
可分为以下⼏类:⽣产者:能利⽤太阳能进⾏光合作⽤,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切⽣物的⾷物来源,在⽣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居⾸要地位。
消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靠⽣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通过对⽣产者的摄⾷、同化和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产者的加⼯和本⾝再⽣产的作⽤。
分解者:在⽣态系统中连续的进⾏着与光合作⽤相反的分解作⽤。
3⽣态系统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有什么特点答:⽣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能量通过营养级不断消耗的过程。
其特点如下:(1)⽣产者(绿⾊植物)对太阳能利⽤率很低,只有1%左右。
(2)能量流动为不可逆的单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的呼吸所耗⽤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半以上,⽽各级的⽣产量则⾄多只有总产量的⼀⼩半。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率平均为10%。
(5)只有当⽣态系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的,⽣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4 ⽣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特点答:⽣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态系统中⽣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进⾏循环。
⽣命所需的各种元素和物质以⽆机形态被植物吸收,转变为⽣物体中各种有机物质,并通过⾷物链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转化。
当⽣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种分解者分解回到环境中,然后再⼀次被植物吸收,重新进⼊⾷物链。
⽣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被⽣物多次利⽤,在⽣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或从⼀个⽣态系统转移到另外⼀个⽣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考题(见教材p179-180)
加粗者为重点复习内容,部分题目有所改动。
1.简述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2.引起海水运动的力有哪些?
3.简述重力势、等势面、位势高度、位势深度的定义。
4.何谓压强梯度力?写出其解析表达式,说明物理含义。
5.简述等压面、压力场(内压场、外压场、正压场、斜压场)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6.何谓地转偏向力(科氏力)?它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7.切应力和压力有何根本的区别?
8.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9.体积连续方程与质量连续方程有何不同?
10.动力学边界条件与运动学边界条件的含义是什么?
11.何谓地转流?它的空间结构如何?
12.地转流场与密度场、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如何?
13.地转流的动力计算方法有何实用价值?它能否用来计算由外压场导致的倾斜流?为什么?
14.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建立的?它得出了什么结论?
15.浅海风海流与无限深海风海流的空间结构和体积运输有何异同点?
16.由风海流的体积运输派生出哪些新的海水流动?(如上升流和下降流)
17.风生大洋环流理论的基本结论有哪些?何谓西向强化?
18.何谓热盐环流?它与大洋环流有什么样的关系?
19.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如何?
20.赤道流系包括哪些主要流动?说明其形成原因及水文特征。
21.北半球有哪几支西边界流?有哪些显著特点?
22.南、北两半球西风漂流区有哪些主要特征?
23.与西边界流区相比,东边界流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4.为什么北海道与南美西岸能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渔场?
25.极地海区有哪些主要环流?它们对海况有何影响?
26.世界大洋表层有哪些辐聚下沉和辐散上升区?怎样形成的?
27.何谓大洋中尺度涡?有何基本特征?
28.世界大洋中的五个基本水层(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9.全球大洋环流流向如何?
第六章 思考题(这些题目并不是考核试题,所给参考答案是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内容) 前8题来源于教材p206-207;第9题为补充题
1、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海洋波动的起因有风、火山喷发、地震、气压变化、日月引潮力[波动诱因];这些因素会造成当地海水周期性运动——水质点围绕其平衡位置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运动[波动发源];由于海水的连续性,必然带动其邻近质点,导致其运动状态在空间向远处传播[波动产生],这样波动便形成了。
2、小振幅重力波剖面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sin(t kx a σζ-=
ζ为波面相对平均水面的铅直位移;a 为波动的振幅;k 波数;σ为频率;x 水平位置(地点);t 时间。
3、简单波动理论对波形传播、水质点运动、波速、波长、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波动能量等方面得到了哪些结论?
参考答案:(1)p184/2波峰处的水质点具有最大的正向速度,波峰前部是水质点的辅聚区,波面未来上升;波峰后部是辅散区,波面未来下降;从而使波形不断向前传播。
(2)p184/1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半径为……,圆半径随水深加大迅速减小;圆心即为该质点圆周运动的平衡位置。
(3)(6-7)(4)(6-8)(5)(6-9)(6)波动的总能量由动能和势能组成,且二者相等;总能量相当非常大,但主要集中在水面附近。
4、驻波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
形成:当两列振幅周期波长相等的正弦波相互反向传播,并相遇(合成)时就会形成驻波。
基本特征:
1)波形不向外传播。
2)波节处(固定在x =±n λ/2,n=0,1,2,…)波面无升降,波节处水质点只有水平方向运动分量指向波面上升一侧;
3)波腹处(固定在x =±[2n+1]λ/4,n=0,1,2,…)波面的振幅最大,最大振幅是合成前的2倍2a ,波节处水质点只有铅直方向运动分量指向向上或向下;
4)波面其他位置振幅介于波节和波腹之间,水质点即具有水平运动分量也具有铅直运动分量。
5)波节两侧的升降总是相反的,且每半个周期升降轮换一次;
6)t=±[2n+1]T /4(n=0,1,2,…)时,各处铅直位移均等于零ζ ≡ 0;此时各点的速度分量u 、w 均达到最大值;当各点l ζl 达到最大时,各点的速度分量u 、w 均等于零。
5、波群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
形成:当两列振幅相等、周期与波长相近、同向传播的正弦波,相遇(合成)时就会形成波群。
基本特征:
1)波形向外传播,传播速度(群速)与合成前相近。
2)各点振幅在0-2a间不断变化,最大振幅是合成前的两倍。
3)任一时刻,所有波峰点的连线称为包络线,包络线外形类似豆荚,每个豆荚是由振幅不等的一群波峰构成的。
6、与简单波动相比有限振幅波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与简单波动相比有限振幅波具有较大的振幅,与实际海浪更接近。
2)以斯托克斯波为例,a)波面为非简谐曲线,对横轴上下不对称,水质点平衡位置高于平均水面;b)水质点运动轨迹接近圆,但存在一个向前的净位移(波流)导致海水的输运;c)波的动能大于势能。
7、什么是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与短周期重力波对比理解)
小振幅重力波、有限振幅波、以及风浪和涌浪都忽略了地转效应。
只受重力影响。
故称重力波。
也称短周期重力波。
当波动周期接近或超过半摆日(12/sinφ小时)可认定为周期很大,这时地转效应不可忽略,波动同时受重力、压强梯度力和科氏力的影响称为长周期重力波。
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都是这种长周期重力波。
8、风浪和涌浪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风浪
形成:是在当地风作用下海面产生的;
特征:波峰尖削,波峰线短,周期小,风大常常破碎,分布不规律。
风应力一旦消失风浪即转化为涌浪。
涌浪
形成:是由海面上其他海区传来,或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动。
特征:波面平坦光滑,波峰线长,周期波长较大,传播规则。
涌浪的生命力持久传播距离惊人。
9、什么是内波?内波划分为哪两类,二者的异同?
参考答案:
内波是在海面之下的海洋内部发生的波动现象
内波划分为界面内波和非界面内波,二者相同点——都是由于同一水平面上密度不同引起的;不同点——界面内波发生在密度梯度较大的密度跃层附近;非界面内波发生在密度连续变化的水层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