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典诗词
关于品德高尚的古诗词
古代文人经常以诗词表达对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以下是几首古诗词,描述品德高尚的主题:
《登高》- 王之涣
凌云壮志当凌云,乘风破浪会有时。
盘桓终日无所成,衔石负困谁与争?
飘风若待逆旅程,悲愤独赏风雪情。
虚怀若谷穷智者,气象如山达仁宗。
这首诗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者的赞美,强调了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坚韧的意志和深厚的人格。
《赋得自君之出矣》- 陶渊明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深闺人未识,微尘心自知。
当昔日之时,或陌上之石。
竟遭此疾苦,中道亦忍耻。
今以遗所矣,去去无复辞。
这首诗讲述了陶渊明自己品德高尚的坚守和追求,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依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行。
《饮酒》- 杜牧
秋色渐将晚,佳人各已还。
但对芳草情,何须更饮山。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饮酒的节制和自律,他表示不需要借酒消愁,而是能够通过欣赏秋景和自然的美来平衡情绪。
这些古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它们强调了个人的高尚品格、道德修养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展示了古人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追求。
弘扬道德精神的诗词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关于诚信和道德的古诗词
《相和歌辞·君道曲》李白(唐)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商鞅》王安石(宋)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论语绝句一百首其一》张九成(宋)一诺要之不可轻,古人於事贵能行。
若还行得方为诺,不尔徒言未必诚。
《古松感兴》皇甫松(唐)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上元怀古二首》李山甫(唐)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争帝图王德尽衰,骤兴驰霸亦何为。
君臣都是一场笑,家国共成千载悲。
排岸远樯森似槊,落波残照赫如旗。
今朝城上难回首,不见楼船索战时。
《陋室铭》刘禹锡(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酬崔五郎中》李白(唐)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
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
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侠客行》李白(唐)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关于道德修养的古诗词
关于道德修养的古诗词
关于道德修养的古诗词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4.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5.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6.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7.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8.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
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0.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
这些古诗词都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古代关于道德的诗词
古代关于道德的诗词
哎呀呀,古代那些关于道德的诗词啊,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呢!比如说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多经典啊!这不就像是你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你总不能硬塞给别人吃吧,道理不是一样一样的嘛!
还有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就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坏事也别去做,一点点的好事也要努力去做呀!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垃圾,顺手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这也是在做好事呀,虽然小但也很重要呢!
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多温暖人心啊!这不就是让我们把别人的老人当作自己的老人去尊敬,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护嘛!你想想,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那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好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哇塞,这得多有骨气才能做到啊!就好像面对金钱的诱惑,你能坚定地说不;面对贫困的生活,你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面对强大的压力,你也绝不屈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质呀!
古代的这些关于道德的诗词,真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呢!它们就像是一个个智慧的小精灵,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可不能把它们丢在一边不管呀,要好好地去学习、去领悟,然后把这
些道德观念践行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所以呀,大家都赶紧行动起来吧,让这些古代诗词中的道德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古诗词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古诗词汇总
1. 《弟子规》
- 劝学篇:勤学苦练,努力向上,追求卓越的品德和才能。
- 劝志篇: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 诚实篇: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
- 忠恕篇:对待他人要忠诚宽容,互相帮助,不伤害他人。
2. 《三字经》
- 人伦篇:明确家庭成员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仁爱篇:强调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尊重他人,尊敬师长。
- 诚信篇:重视信用,做到言行一致,遵守承诺。
- 勤俭篇:倡导节约,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生活。
3. 《格言联璧》
- 朴素篇:珍爱生命,追求简朴的生活,避免奢华浪费。
- 守时篇:强调守时守纪,按时完成任务,珍视时间。
- 尊老爱幼篇:尊敬老人,关爱孩童,传承传统美德。
- 和平篇:倡导和平友善,远离暴力,传递友爱与和平的力量。
4. 《研究雷锋好榜样》
- 个人品德: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活动。
- 功利心态:抵制功利主义,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 社会责任:热爱祖国,维护社会和谐,积极履行公民责任。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古诗词的汇总,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品德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做一个
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让我们一起培养下一代的品德和才能,建设更美好的社会!。
关于道德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诗词 对该古诗词进行释义并结合自身
关于道德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诗词一、古诗词对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诠释了中国人民对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在古代,诗词被广泛用于表达人们对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的赞美和追求。
以下是三首代表性的古诗词,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作者们对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表达。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描述壮丽自然景色的手法,实际上是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道德远大的追求。
作者王之涣通过对山和河的描绘,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们秉持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
诗中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视作一种信念,体现了对道德境界的坚持和向上的追求。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以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为背景,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友谊和情感的追求。
诗中的黄鹤楼作为扬州的名胜,象征着友情和美好回忆。
通过“故人西辞”、“烟花三月”等描写,作者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扬州美好的景色,体现了道德和情谊的重要性。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描绘一幅宁静夜晚的画面为出发点,反映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关注。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故乡和家的思念,同样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德纯洁和情感真挚的追求。
这种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它传递出了对家庭、社会稳定和道德体系的重视。
二、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古诗词对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和观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二者互为依托、相互贯通。
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等的总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关于品德的古诗词
《关于品德的古诗词》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这句诗简直太有气势啦!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在大声宣告自己的信念。
想象一下,石灰要经历千锤万凿从深山里被开采出来,然后又要在烈火中焚烧,最后却还能坦然面对粉骨碎身的结局,只为了留下那一份清白。
这得多坚定的品德啊!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小区里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搞得环境特别差。
这时候有个小朋友站出来,说要把垃圾都捡起来,让小区恢复干净。
大家都觉得这活又脏又累,不理解他为啥要干。
可他就像诗里的石灰一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一心只想着做正确的事,最后真的让小区变得整洁了。
他那股坚持和追求清白的劲儿,不就是这句诗的写照吗?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哇哦,王冕笔下的墨梅可真是高洁自守啊!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自己有多艳丽,只愿把那淡雅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就好比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默默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奖励,只是出于内心的善良和品德。
我有个朋友,他经常去敬老院帮忙,给老人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
他从来不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的这些事,也不要求老人们给他什么回报。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就笑着说,自己只是想让老人们开心,就像墨梅散发清香一样自然。
这种不图虚名,只重内在品德的精神,真的太让人敬佩啦!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竹子啊,那可真是顽强得让人佩服!经历了千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然那么坚韧挺拔,不管刮什么风,都能稳稳地立在那里。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他在教学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学生不好管理、教学资源不足等等。
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放弃。
他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耐心地教导每一个学生。
就像那竹子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风雨”,都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信念。
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品德,不正是这句诗的体现吗?学生们也都特别喜欢他,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四、“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这句话真的是充满了智慧啊!诸葛亮告诉我们,不把名利看得淡薄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清廉道德的古诗词
清廉道德的古诗词
1.《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入京诗》明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3.《爱莲说》宋·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咏史二首·其二》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关于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唯美文艺]
关于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唯美文艺]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蹊(某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道德修养的古诗词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有关赞扬人美好品德的经典古诗词
有关赞扬人美好品德的经典古诗词1.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
——阮籍《大人先生传》2.且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
——阮籍《大人先生传》3.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
——寒山《诗三百三首》4.恬淡道德之基,不义富贵奚为。
——释文珦《骖服腾飞行》5.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韩愈《原道》6.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
——王建《上崔相公》7.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
——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8.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
——元稹《人道短》9.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张说《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10.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曾丰《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11.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12.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赵光义《缘识·寂静人歌咏》13.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14.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
——阮籍《大人先生传》15.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
——陈与义《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16.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皇甫松《古松感兴》17.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仇远《偶作》18.后代传青史,方钦道德垂。
——许棠《哭宣城元征君》19.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
——葛高行文《抚玉镜》20.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石介《三子以食贫困藜藿为诗以勉之》21.惭无善政及邦人,况负平生道德心。
——吴芾《释奠于学和刘判官韵》22.淳朴相传今复兴,逍遥道德后宗亚。
——赵光义《缘识·妙手弹琴无向束》23.受命钟材不已凉,未论道德与文章。
——曾丰《呈罗春信》24.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吴筠《高士咏·於陵夫妻》25.颍州相公秉道德,一见不以论高卑。
——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26.久爱吴兴客,来依道德藩。
形容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及诗词
形容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及诗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f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7、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
徐寅)释:一生中道德和节义得到人们颂扬,死后何须再树碑立传。
8、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宋•胡宏)释: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去做有利于人们的各种事物;没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来摧残自己的身体。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子)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宋•林逋)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孔子)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
,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修养品德的诗歌
修养品德的诗歌
关于修养品德的诗歌有:
- 《葬花吟》(节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咏竹》(节选):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 《重送朗州张员外》:朱轮此去正春风,且驻青云听断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
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
酬德酬恩两无路,谩劳惆怅凤城东。
- 《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关于道德的诗词
关于道德的诗词1.《鱼我所欲也》[先秦] 孟子及其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劝学》[先秦] 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屈原列传》[两汉] 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4.《三都赋》[魏晋] 左思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5.《墨池记》[宋代] 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6.《苏秦以连横说秦》[先秦] 佚名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7.《原毁》[唐代] 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立德树人的古诗词
立德树人的古诗词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
在古诗词中,有一些表达了这种思想的作品,虽然不是直接提及“立德树人”,但却表达了类似的教育理念。
1. 《论语》中的《学而篇》:里面有很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做人的原则。
2.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倡通过修身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3.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其中表达了对卫八处士高尚品德的赞颂,体现了崇尚道德和人格的思想。
4. 王安石的《明妃曲》:这首诗赞颂了明妃赵飞燕的高尚品德,强调了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作品并非直接表达“立德树人”的概念,但它们强调了道德修养、人格塑造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着共通之处。
关于道德的经典诗词
标:道德的光芒:经典诗词中的启示引言:自古以来,道德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人们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指引。
经典诗词以其深远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我们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价值。
将通过对经典诗词中蕴含的道德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修身养性,社会和谐《归园田居》这篇经典诗词,展现了陶渊明对琐碎与名利的厌倦,以及他对心灵宁静与道德修养的追求。
陶渊明不只是一位田园诗人,更是一位道德建设的引领者。
他通过脱离尘世的生活,回归大自然,追求内平静与自在,醒我们要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
诗词表达了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也要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
追求名利虽然看似锦绣华丽,但却让我们迷失了自我。
只有适度追求,将注意力放在内平静与思考上,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二、杜牧《秋夕》:关爱他人,温暖人心《秋夕》这首杜牧的诗词,描绘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场景。
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抒发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美好祝福,并透过这些来强调关爱他人、和睦共处的道德观念。
诗词传递给我们的道德启示是,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并用心去照顾、支持和理解他人。
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会忽视亲人和朋友的心灵寄托和关怀之情,而这些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所在。
通过关爱他人,我们将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他人感到幸福与被珍视。
三、杜甫《登高》:诚实守信,坚持正义《登高》这首杜甫的诗词,描绘了他在登山过程中领略到的壮丽景色与自然风光。
但杜甫并没有只停留在美景的描绘上,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呼吁人们要坚持正义,不屈不挠。
这首诗词激励着我们,要在生活中保持诚实守信的品德。
我们应该坚守原则,维护公正和正义,不畏艰辛与困难。
只有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信任,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语:经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道德的结晶。
从陶渊明的修身养性、杜牧的关爱他人到杜甫的诚实守信,这些经典诗词中所传递的道德意蕴,一直以来都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引导。
礼仪道德的诗词
礼仪道德的诗词
1、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四锡《元日》
2、人不徒贵俭,而贵不礼。
——程本《子华子》
3、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4、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荀子《荀子·富国》
5、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吕希哲《绝句》
6、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李峤《经》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关于道德的诗词
关于道德的诗词
明崔护《道德颂》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阴阳。
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
万物负阴阳,而生不息。
君子遵道德,道德有崇名。
崇名立忘身,忘身遂长生。
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宋苏轼《赤壁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道德古诗词
道德古诗词
古时候,道德观念在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少古诗词不仅风景优美,更蕴含着珍贵的道德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心存疑虑,不可轻信一时之言。
《将进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不要让空虚困扰自己。
《木兰诗》的“汉家旌旗十万张,军中草木皆可染。
”告诉我们,要为国家、为家族承担责任,不论困难有多大,都要奋勇前行。
《登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告诉我们,要勇攀高峰,绝不放弃追求高峰的理想。
这些古诗词把道德智慧融入了美丽的诗句中,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传递了珍贵的道德精神。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古代先贤的智慧,在生活中实践道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格的人。
- 1 -。
有关道德古诗词三
有关道德古诗词三关于品德的古诗有哪些?1、《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描写品德的古诗词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讲解】正:使端正。
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讲解】涂:同"途"。
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讲解】患:忧虑,害怕。
寡:少。
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
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讲解】摩:通"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根绳子
在空中旋绕
寻找目标
想去缚住
不中意的东西
使它就范
所有的人
所有的一切
口中喊着绳子
身子却躲得很远
喊是为了恭敬
躲是因为恐惧
绳子得意洋洋
几千年了
它缚住了数不清的东西
有新的
有旧的
还有死的
这根绳子
它傲慢而又固执
从不放过任何机会
至今还在空中飘荡
于是人们无奈地尊称它为
——道德
篇二:道德
道德是传统
道德是场合
道德是教育
道德是点化
道德是模仿
道德是道法
道德是法律
道德是规律
道德是研究
道德是逻辑
道德是连接
道德是连通
道德是风气
道德是气功
道德是思想
篇三:道德银行
道德银行展宏图,
社会涌现新事物。
团结友爱互帮助,
诚信可靠借款户。
无息存款涌人流,
特困户哟解忧愁。
爱洒人间舒情豪,
和谐社会展风流。
经济发展走富路,
存借双方蕴追求。
篇四:道德是个什么东西
道德你是个什么东西
为何需要你时
你躲在阴暗的一隅
什么都看不见
也听不见
道德你是个什么东西
为何指责你时
你却登上大雅之堂
什么都看得见
也听的见
道德你是个什么东西
为何你来时轰轰烈烈
走时却悄无声息
那么的淡定
那么的潇洒
道你创造了万物
德你拯救了苍生
可谁又明白
道沾染了多少鲜血
德拯救了谁
道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篇五:道德赤裸裸
你是雨后含苞怒放的花蕾
为何你还没绽放却枯萎了
是谁,是谁如此狠心
栽掉你即将奔放的花蕾
我为你惋惜,我为你痛心
是谁藐视了你幼小的心灵
你没有愤怒,你没有抱怨
可你却无声无息的走了
我为你愤怒,我为世人悲哀
世人的冷漠无情
却要用你如花似玉的生命来诠释
世间的道德真情变味了
却要用你来做调料变回原味
可你,却无怨无悔献出你宝贵的生命
你让感动,你让震撼
世间的道德伦理赤裸裸
等待我们为他披上衣服
是你用生命为我们诠释
我愿为你落下两行热泪
篇六:道德的呐喊
农夫和蛇的寓言
刺痛了所有善良人的心
愈合的伤口
留下了无法抚平的疤痕
记忆
被流血的心冲淡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温情和真情中传承
时代的进步
点燃了沉寂的人道精神唤醒了枯萎的灵魂良知
然而
从南京的彭宇
到天津的许云鹤
一出出好人被讹的事件让人感伤和怀疑
世风是否日下
助人为乐
匡扶正义
却心负流泪
燃起的热情
瞬间又冷酷起来
文明的进步
被扶不起的那些人践踏良知在无奈中迷失
不和谐的音符
你是否听到了道德的呐喊
篇七:道德
是谁把这两者混淆
混淆成道德
其实道就是道、德就是德
为了达到目的
通向目标的可选路径
即道而非德
岿然不为功利所动
或绕道而过
于是便造就了德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先发治人
用的是道,不堪论德
伯夷叔齐宁死而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受饿
行的是道,成的是德
哈哈,原来是一个圣人把道界定成了天道
完成了道与德的和谐
上德兮,可以载物
天道兮,必合于德
炎黄子孙,便沿用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