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9课时 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9课时   解决问题)课件
?
探究新知
买这两件商品, 500元够吗?
知道了什么?
探究新知
358+218=
怎样解答?
我想把358和218加起来, 看看超没超过500。
探究新知
可以这样想。
炒锅超过了300元,吹风机超过了200元。 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探究新知
解答正确吗?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炒锅,剩下不 到200元,肯定不够买吹风机。 即使炒锅300元,500-300=200, 剩下的钱也不够买吹风机。
探究新知
想一想:700元够吗? 炒锅不到400元, 吹风机不到300元。 400+300=700,700元够。
巩固运用
(教材P96 T6)
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 有800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 礼堂参加活动,礼堂的座位吗?
800多不超过900 900+900+900=2700(个) 3000>2700 答:礼堂的座位够。 也可以将800多估成1000计算。
304元约是300元,212元约是200元, 300-200=100,打折后《科学世界》 大约便宜了100元。
巩固运用
一套《经典故事书》 258元
一套《连环画》 137元
一套《科学世界》 304元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经典故事书》超过了200元,《连环画》 超过了100元,《科学世界》超过了300元。 200+100+300=600,带600元肯定不够。
巩固运用
(教材P97 T8)
2.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
700+900=1600(把) 1600>1500 答:够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数数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数数 课件(共14张PPT)
除外)后面的数都是整十数,九十九后面的数是 一百。
2.“一(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
知识提炼 1. 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几十九(九十九
除外)后面的数都是整十数,九十九后面的数是 一百。
2.“一(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试牛刀 数一数它吹了多少个泡泡。(选自教材P35 做
一做 T2)
33个
1.数一数
4.1 数数
回顾 20 以内数的数法。 从 12 数到 20 :12 ,13 ,( 14 ),
( 15 ),( 16 ),( 17 ),( 18 ), ( 19 ),( 20 )。
知识点 数数、认识单位“一(个)” “十”和“百”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数。
一根一根地数。
思考:还可以怎么数呢?
方法二:十个十个地数。
各有多少个。(选自教材P38 T1)
45
45
2.从下面各数开始,连续数出后面5个数。(选自 教材P38 T3)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八十 八十一 八十二 八十三 八十四
八十八 八十九 九十 九十一 九十二
九十六 九十七 九十八 九十九 一百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几十九(九十九

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 万以内数的认识(17张PPT)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 万以内数的认识(17张PPT)人教版
万以内数的组成 比较数的大小 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118页 (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各数。
第13题
二千七百 四百六十 六千零五 四百零六 五千
2700 460 6005 406 5000
九千九百九十九 三千零八十九 二千八百零六
9999 3089 2806
9999
四百零六
406
教材第118页 (2)数出5999后面的5个数并写出来。
第13题
5999 、 6000 、6001 、6002 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万与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6 +5 =11 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比较最高位的下一位。 (3)10000里有多少个100? (2)在图上标出3700、6500和9900。 总复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认识万位和计数单位“万” (3)10000里有多少个100? 600 + 500 = (3)10000里有多少个100? 总复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 (2)在图上标出3700、6500和9900。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在图上标出3700、6500和9900。
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600 + 500 =
(3)10000里有多少个100?
认识万位和计数单位“万”
(2)数出5999后面的5个数并写出来。
三千零八十九 3089 (2)数出5999后面的5个数并写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192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192小学优秀公开课
2.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作几 百,十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的0读作零,末尾的0不读。
3.数的组成:看一个数的百位、十位、个位上 各是几,这个数就由相应的几个百、几个十、几个 一组成。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 7 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四、一百零五、一百零六、 一百零七、一百零八、一百零九、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 一百一十三、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一百一十七、 一百一十八、一百一十九、一百二十。
一9个百百一再百添上地1个数百,是1100个个百,一百是(
10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
)。
认识计数单位“千”
一、十、百、千 都是计数单位。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 一千里面有10个百。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率都是10。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 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一千 )。
数可数以要怎认样真想呀?!
1. 下面是绘图纸的一部分。
(1)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里有多少个小方格? 100个
(2)一横行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两横行呢?……十横行呢? 一横行有10个这样的,一共有1000个小方格, 两横行有20个这样的,一共有2000个小方格, 十横行有100个这样的,一共有10000个小方格。
数数。
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 连续数出5个数。
三百五十七、三百五十八、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 三百六十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 的认识
第14课时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复习导入 又快又对地计算下面的题。
500 + 400 = 900 1000 + 900 =1900
4000 + 6000 = 10000 1400 − 500 =900
8000 − 3000 = 5000
2100 − 900 = 1200
解答正确吗?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炒锅,剩下的钱不到200 元,肯定不够买吹风机。
炒锅如果是300元,500-300=200,剩下的钱也 不够买吹风机。
13
358元
想一想:700元够吗?
218元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炒锅和吹风机的价格,求700元 够买这两件商品吗?
怎样解答?
358 + 218= ?
答:这些蛋糕不够。
选自课外练习题
2 金南小学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男生有569人,女生 有678人,电影院1300个座位够坐吗?
600+700=1300(人) 678+569<1300
答:电影院1300个座位够坐。
根据本节知识点自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训练
1 二年级植树241棵,三年级植树198棵,两个年级 大约共植树多少棵?
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 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小,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课堂练习
1 六一儿童节到了,爱心幼儿园计划定做1200个 蛋糕送给小朋友。已经做了熊猫蛋糕680个,小 狗蛋糕490个,够吗?
680接近700但比700少,
490接近500但比500少
700+500=1200(个)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教育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教育教学课件

3 算一算,看谁背的果子多。 18÷3= 6 20÷5= 4 20÷5= 4 16÷2= 8 25÷5= 5 24÷4= 6 12÷3= 4 36÷6= 6
4 连一连。 10÷2= 6÷2= 8÷4= 12÷6= 12÷2=
8÷2= 6
12÷4=
5 6÷3=
4
3
10÷5=
2
4÷2=
5 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回家吧。
【重点】能够看到除法算式,想到乘法口诀。 【难点】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想到适合的乘法口诀来 求解除法算式的商。
2×( 2)=4 二二得四 3×( 5)=15 三五十五 6×( 3)=18 三六十八 ( 5)×4=20 四五二十
填空并说说( ) 里的数是用哪句口 诀想出来的。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
6 解一解。
(1)36里面有几个6? 36÷6=6(个) 口答:36里面有6个6。
(2)2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20÷5=4(个) 口答:每份是4个。
相同点
不同点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求每份的数量
求每份是多少
解决平均分问题,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 用除法计算 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
求份数
4
5
6
6
3
5
乘数 3
6
5
5
2
6
4

15
24
25
30
12
18
20
小朋友们,考验你的时候到啦!
3
-
+
÷
×
÷ 12 4=3 - 24 6=18 ÷ 20 5=4
18÷6=3 25+ 5=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剪一剪》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剪一剪》课件(共23张PPT)

对折3次
对折4次,可以剪出几个小人?
对折4次
对折1次 对折2次 对折3次 对折4次
对折4次,可以剪出 几个小人?
对折次数 1 2 3 4 5 剪出小人数 1 2 4 8 1
6
你找到其中的 规律了吗?
你能剪出这样的 图形吗?你能剪出下面这样的图吗?你能剪出下面这样的图吗?
你能剪出下面这样的图吗?
巩固练习
1、选一 选
A
B
C
2、如图,展开后余下的部分是( )。
A
B
C
D
3、选一选 将一张纸折成一半,把剪出的图形扔掉,再将折好的纸
展开,如图所示。该图未展开时的样子是( )。
A
B
C
猜猜我是什么字
日非 苗 品木
作业: 1.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 2.剪出4个手拉手围成圈的小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剪一剪
找准对称轴
做对称图形时要注意什么呢?
剪1个小人,要对折几次?
对折1次
剪2个小人,要对折几次?
对折2次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 拉手的4个小人吗?
从题中你都知道 了什么?
每个小人都是 轴对称图形。
要剪出4个一样的小 人,还不能剪断。
剪4个小人,要对折几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克和千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克和千克》

提示:可以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变式训练
6 有一杯饮料,连杯重700克,倒出一半饮料后 重400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
倒出的饮料: 700-400=300(克) 饮料总质量: 300+300=600(克) 杯子的质量: 700-600=100(克)
答:这个杯子重100克。
变式训练
7 商店把20千克软糖,36千克硬糖混合在一起, 平均装在8个袋子里,每袋装多少千克?
4. 物品的称量
怎样知道物品有多重?
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秤称。比较轻的物品用 天平称。
用以“克”或“千克”为单位的秤称量物品的质量 时,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克或几千克。
5. 估计物品的质量
怎样估计物品有多重?
先估计1千克的这些物品大约有几个,再用这堆物品的个数 除以1千克这种物品的个数,就得出这堆物品大约有多重。
4千克 = 4000克
4千克 < 4100克
3000克 < 4千克
805克 > 804克
变式训练
1 判断。
(1)1千克布匹和1千克铁一样重。( √ ) (2)小红的体重约为3000克。( × ) (3)一头牛重350千克,一只羊重350克。( ×) (4)一千克苹果,吃掉500克后还剩500克。( √)
2.质量单位的选择
如何恰当选择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3.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5千克=(5000)克 9000克=( 9 )千克
9×3+16 =27+16

教学课件-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3课时混合运算(3)

教学课件-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3课时混合运算(3)

35
54
24÷4+2 =8 6
(4+5)×7 = 63 9
72-18÷9=70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30
7
35
算式: 65-5×6=35
3
算式:21÷(43-36)=3
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呢?
3、巩固练习
1.计算
76-(12+25)=39 (12-5)×3 =21 48÷(8-2)=8
37
7
6
34-(28-13)=19 15
6×(7+2)=54 (88-56)÷8=4
9
32
问题: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2.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39 (72-18)÷9=6
2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5 单元 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混合运算(3)
1、导入新课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8
5
10-(5+3)=2
8
7+7-6= 8
14
7+(7-6)= 8
1
问题: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1样呢?
4.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 2 ÷2 = 2
问题:1. 你看见什么了呢? 2. 你能在前3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 算符号,使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4 个“2”吗呢?
4、课堂小结
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简单的推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简单的推理》

选自教材107页做一做第2题。
变式训练
1 二(3)班举办朗读比赛,小丽、小梅、小雪她们 三个人获得了前三名。第一名是(小雪),第二 名是( 小梅)。
我是第三名。
我不是第一名。 我是第几名?
小丽
小梅
小雪
变式训练
2 他们三个人分别摘了32个桃、31个桃、30个桃。
我摘的不是最多的。
我摘了30个。
( 31 )个 ( 32 )个 ( 30 )个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雨
小雪
小刚
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呢?
我从题目中知道了下面的信息。
已知信息
三本书每人各拿一本; 小雨拿的是语文书; 小雪拿的不是数学书。
所求问题
小刚、小雪分别 拿的是什么书?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小刚和 小雪分别拿的是什么书。
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 出结论的过程叫作推理。
运用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1 连线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推理
第1课时 简单的推理
情境导入
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 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是 语文书。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雨
小雪
小刚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呢?
探究新知
1
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 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是 语文书。
思维训练
1 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一
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 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语文老师

×



×

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最新教材)

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最新教材)

平均分的问题我们还可以 用除法来解决
把12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3个。
12÷4=3(个) ↓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认识除号: ÷
如果把12根竹笋平均分到3个盘子,那么每个 盘子能分到几个呢?试用除法来做做吧
如果把12根竹笋平均分到3个盘子,那么每个盘子能分到 几个呢?试用除法来做做吧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 商
想一想,( )里能填几。
6×( 2)=12
3×( )=515
4×(3 )=12
5
4×( (2
)×)=52=010
2
( )×8=16
( 3 )×3=9
2
( )×4=8
请在此添加段落C内容ontent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请o在nt此en添t d加e段sig落n内, 1容0…ye…ars experience
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
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探究二
第一二三次:每人分到123颗草莓。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12颗草莓被4人平均 分,每人得到3颗。
怎样用算式表示?
12 ÷ 4 = 3(颗)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探究一 探究二
练习一
1、下面哪张图表示“把8个 平均分成4份?( A )
A
B
练习一
2、把16个苹果平均分给8人,每人几个?可以用
( B )算式表示。 A 16÷2=8 B 16÷8=2 C 16除以2等于8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克、千克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克、千克的认识》

1千克有多重?
1袋白砂糖重500克, 2袋白砂糖重1000克, 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下面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盘秤
弹簧秤
体重秤
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克或几千克。
下面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我的体重是 30千克。
重1千克
重1千克
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感受一下有多重。
天平的发展历史
根据纸草书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 就已经使用天平了。还有学者表示,可能比这个时间还 要早,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古埃及的天平虽然做 的很粗糙,但是已经有了现代天平的轮廓,成为现代天 平的雏形。
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天平结构的仪器,产生较早。到 春秋晚期,天平和砝码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精密。以竹 片做横梁,丝线为提纽,两端各悬一铜盘。后因天平称 重物比较麻烦,改为“铨”,称量小物时才用天平。
购买已经包装好的商品,会发现包装袋 上注明了这种商品的质量。
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2个曲别针约重1克。 1克的物品很轻。
放在手上掂一掂,就会感觉很轻很轻, 好像手上没有放东西一样。
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
1克
1克
1克
生像具活这测中样量约比呢重较?轻1克的的物物品品用有什很么多工。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第1题;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的认识
较轻 较重
克(g)
1千克=1000克
千克(kg)
思维训练
1 在 里填上“>”“<”或“=”。
5200克 > 5千克 6000克 = 6千克 8克 < 8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