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A.②
B.③
C.④
D.⑤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国为缅甸,位于东南亚;②国为日本,位于 东亚;③国为伊朗,位于西亚;④国为印度,位于南亚;⑤国为越南,位于东南 亚。其中印度人口最多,超过 10 亿;缅甸、印度、越南与我国接壤。
【答案】 (1)C (2)D (3)C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亚洲的面积与分区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面积:4 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2)地区划分:按地理方位,分为 A__东__亚____、B 东南亚、C___南__亚___、D 西 亚、E__中__亚____、F 北亚 6 个地区。
工具为狗拉雪橇
叶林分布广
住高脚屋
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
气候炎热,大多过游牧生活
住房墙厚、窗小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墙厚、 窗小可减少热风、热量进入室内
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
降水丰沛,河网密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2.亚洲的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亚洲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对资源 和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以人口与粮食问题为例,分析如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特别提醒】 (1)图解亚洲主要地形区(高原、山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世界地理知识点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知识点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知识点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知识点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知识点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知识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频考点一世界地理总论例1、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图7(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解答题专项复习——世界地理分区
2023届中考地理“解答题”专项复习世界地理分区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亚洲地区某粮食作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粮食作物是,其土地利用类型属于。
(2)A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湿区),B地所在国家濒临洋。
(3)A、B两地种植该作物共同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在发展农业问题上,两地均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4)由右图可知,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更高的是地所在国,该国粮食单产高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写出1点)2.下左图示意俄罗斯工业分布,右图示意日本工业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和日本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在国际上称为“”。
(2)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发达;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
请比较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特点:俄罗斯:。
日本:。
(3)俄罗斯首都所在的工业区是全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3.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位于我国的(方向),南临洋,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读印度气候图可见湿季当地盛行来自(海洋或陆地)的(方向)季风。
所在印度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该国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其水旱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3)印度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位,印度人在人种上属于种人。
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一些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人口众多优势和劣势。
优势:;劣势:。
4.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如图是亚洲局部图,读图回答问题。
(1)“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A 海域是我国的南海;B海峡是东南亚著名的海峡,该海峡沟通了洋和印度洋。
(2)东南亚地区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中南半岛和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3)孟买一年分为旱、雨两季,当盛行图中所示风向的季风时,为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
《世界地理》重难点知识归纳
《世界地理》重难点知识归纳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及影响(1)比例尺是个分式,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2)在地图上:如果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所画地区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比例尺越小,所画地区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
如果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画积越小。
(3)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将扩大比例尺倍数的平方。
二、大洋的分界一般把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
经线作为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把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经146。
经线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
把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南角西经67。
经线作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
三、世界人种、宗教的分布黄种入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中国的汉族、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欧洲许多民族都是白种人,非洲南部的许多民族都是黑种人。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
五、五种陆地地形的比较(1)非洲有四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
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正源白尼罗河源于东非高原,另一河源青尼罗河从埃塞饿比亚高原向西北流,两条河流在苏丹汇集向北流人地中海。
白尼罗河水量年变化小,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
刚果河(扎伊尔河)发源于南非高原,穿过刚果盆地西流,注人大西洋,流域内为赤道多雨区,支流多,水量大,多急流瀑布,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尼日尔河与赞比西河也都源自赤道多雨区,水量都很大。
(2)东非裂谷带谷底有成串的狭长湖泊。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苏必利尔湖。
坦噶尼喀湖为世界第二深湖,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
八、美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九、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比较十、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球状分布的原因(1)气候、植被带的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 世界地理之日本 课件(共34张PPT)
原因:位于较高(或较低)纬度,河流有(或无)结冰期。
⑤河水流流水湍急系,特水征能资:源丰富的河段①;((流属速性))属外地流形河起;伏②以降水补给为主,其次为高山冰雪
原因融:水河,流(水量故丰该富类;河位流于的XX地流形量区随,将落随差大降,水水量流变湍化急,)水;能③资流源丰域富面积较大;④支流多; ⑥水原流因平⑤:稳流位,程于航X运长X地价;形值⑥区大(,的流地河形段向平;)坦由;水Ⅹ位Ⅹ季方节向变向化小Ⅹ,Ⅹ水方流向平流稳;。沿(岸除经特济殊发达的,河航流运外价)值大
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 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而用紫菜包裹。
③过度捕捞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问题:】 海洋渔业资源产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
【解决措施:】 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海水的养殖和增殖;实施休渔制度;
大力发展远洋捕捞。
(二)、高度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⑵、林业 ①分布区: 山地、丘陵 ②森林类型和代表性的树种: 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苹果 ③利用:林产品加工、家具制造、纸浆和造纸工业等 ⑶、渔业发达 ①日本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分析成因
②分析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众多,海运便利;大陆架、浅海、滩涂面积
利用:发展渔业、食品加工工业
地处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多岩浆活动,硫磺、地热资源
利用:发电站、旅游业
(2)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日本由于矿产资源贫乏,工 业所需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 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原料进口国。
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棉花
国产%
进口% 99.7 94.3 90.9 99.8 100
高中世界地理填图及参考复习资料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峰、河流、湖泊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国家、城市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
,
,,。
(3)中亚地区地形以为主,平原是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区;气候特点是
,该区分布有沙漠;河流以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工业以最发达。棉花集中分布在。
10.读图1-2-10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
,,
,,
,。
(2)西亚石油集中分布在,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和。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峡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岛屿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6.读图1-2-6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国家及其首都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 ),
( ),
( ),
(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⑦图,海峡名称是,大洲分别是,,北通海,南通海。
第二章亚洲
一、识图目标引领
1.掌握亚洲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半岛、河流及湖泊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对比掌握各地理分区的特点,主要国家及城市和物产等。
二、识图读图训练’
1.读图1-2—1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2)E地区气候特点是;
F地区气候成因是;
G地区气候特点是。
3.读图1-2-3回答:
(1)将岛屿和山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上:
2023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知识点世界地理
三、海洋与陆地8.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及常见的防震措施。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防震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世界气候9.说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10.试分析同一纬度地区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及等温线的形状的变化。
同一纬度地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即“高高低低”规律)11.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试分析其原因。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12.试描述世界年降水量受纬度因素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
13.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试分析其降水多的原因。
乞拉朋齐地处山地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地形雨。
14.试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试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16.试分析全球变暖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①燃烧煤等矿物质;②砍伐森林。
影响:①两极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③淹没沿海低地。
五、世界居民与聚落17.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出现负值的大洲是哪个?试分析人口增长慢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出现负值的大洲是欧洲。
问题: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③国防兵源不足;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措施:鼓励生育。
18.试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③自然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⑤地形平坦。
2024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知识点世界地理
一、世界地理概况1.世界的位置和边界:世界位于地球上,被大洋和陆地包围。
主要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周围的海洋。
主要陆地有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世界的边界一般根据地理特征和政治共识划定。
2.世界地图和地球的方位:世界地图是显示整个世界的地理形状和位置的工具。
地球的方位可以通过指南针、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3.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世界上有许多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草原、沙漠和盆地等。
这些地理特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世界自然地理1.山脉: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洛基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等。
山脉对世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多样性都有重要影响。
2.河流: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恒河和密西西比河等。
河流对人类的经济、交通和农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3.湖泊:世界上有许多大型湖泊,如北美五大湖、非洲维多利亚湖和巴伦西亚湖等。
湖泊对当地经济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4.草原:世界上有许多广阔的草原,如蒙古草原、阿根廷的大草原和美国的大平原等。
草原是养殖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区域。
5.沙漠: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沙漠有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大维多利亚沙漠等。
沙漠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对当地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6.盆地:世界上一些重要的盆地有亚马逊盆地、哥伦比亚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
盆地的地质特征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世界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与人口经济: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人口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
2.城市和乡村:世界上有许多大城市和乡村。
城市通常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乡村则主要以农业为主。
3.经济发展和贸易: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欠发达。
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地理复习题
《世界地理》思考题绪论(了解)1.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容1)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2)研究容:A 全球地理格局:地质地貌格局、全球气候格局、全球自然带格局、全球人地关系格局、全球人类活动格局等等。
B 区域地理格局:七和四大洋的地理格局。
2.世界地理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1)《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2)高等师院校,《世界地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1)掌握知识;2)培养分析能力;3)了解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4.世界地理的教学与研究特点1)原联的世界地理巴朗斯基的全球区域描述体系: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分开的,都是按照部门顺序。
2)西方的世界地理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地理。
不注重自然地理。
3)我国的世界地理21世纪以前,基本上按照原联的世界地理课程体系。
4)为什么要综合A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B世界地理关注全球人地关系C我国产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5)结论世界地理越来越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综合性世界地理教学和研究是必然趋势。
在我国还有一段很艰辛探索路程。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复习思考题: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大陆地形和洋底地形有哪些主要特征?地表形态如何演化?1)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A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 多数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连续相连;D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特点。
2)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a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B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a 深度大,高差大:3800m—-11034mb洋底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c 洋脊贯穿四大洋:8万km2、世界上有那些气候带和气候型,简述它们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1)陆地低纬度气候A分布:赤道两侧的赤道带和热带地区;B成因: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热带幅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C特征:全年高温,月均气温最低15℃以上;降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大洋的发展阶段:1.胚胎期,主要有东非大裂谷、莱茵裂谷、贝加尔裂谷2.幼年期,主要有红海、亚丁湾、加利福尼亚湾3.成年期,主要有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4.衰退期,主要有太平洋5.终了期,主要有地中海6.遗痕,也叫地缝合线,主要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未来构造活动的的研究突出两个内容:1.关注大陆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
特征: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气温为25°C-28C°,气温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多对流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了60㎜。
成因:位于热带,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的主要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是形成全年多雨的主要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分布于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年降水量500㎜-600㎜,6-8月降水量超过全年的70%;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最热月均温超过22°C。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亚热带夏干气候:(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度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000㎜;贴近太平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气温不足22°,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世界陆地与海洋》
一、七大洲特点总结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2.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6.各大洲面积:亚洲4 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 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 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 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 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 000万平方千米、大洋州900万平方千米7.七大洲位置分析①所在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②洲际分界线亚非两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欧两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北美与欧洲:丹麦海峡南美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③跨洲的国家亚、非两洲:埃及亚、欧两洲:土耳其、俄罗斯、希腊、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大洋洲:印尼北美、大洋洲:美国南、北美洲:巴拿马④大洲中部经线亚洲:北部分──东经60度至西经170度;南部分──东经30度至东经120度;中部经线──东经80度或东经90度欧洲:北部分──0度经线至东经60度;南部分──西经10度至东经50度;中部经线──东经20度北美洲:主体部分──西经120度至西经60度;中部经线──西经90度南美洲:主体部分──西经80度至西经40度;中部经线──西经60度非洲:主体部分──西经10度至东经40度;中部经线──东经20度澳大利亚:东经115度(东经120度)至东经155度(东经150度)⑤海陆位置二大洋包围的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三大洋包围的大洲:南极洲、北美洲四大洋包围的大洲:亚洲8.七大洲地形特色洲名地形主要特征亚洲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非洲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欧洲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⑴地势低平。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板块边界可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板块边界。
2、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3、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1)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成因: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
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称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较多。
3)植被和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4、三维地带性:是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维的合并,即任何一个地带都可以同时沿纬向(纬线方向)、经向和垂直方向递变分异,其空间分异是三维的。
5、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
6、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7、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58万年。
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
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8、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
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
9、整差理论: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就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
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或区域性)。
7、运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等有关地壳运动的观点,解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演化。
世界地理重点归纳总复习
世界地理重点归纳总复习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要点一、地形与地势(涉及的重要地名一定要在地图册上找出)1、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在地图册中熟悉以下地形区: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湄公河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东部多岛屿,南部多半岛构造成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碰撞地带(东亚地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地带(南亚地形)2、非洲高原大陆(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部较高-阻挡东风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低地)构造成因:东非大裂谷(小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板块裂地带-非洲、印度洋板块)地中海(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之间碰撞地带-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3、欧洲平原为主,地势最低平。
西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俄罗斯)。
山地东西走向(不阻挡西风),阿尔卑斯褶皱山脉(年轻、高大—)、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古老、起伏平缓)——冰川作用(角峰、峡湾-挪威-良港)4、北美洲三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地——西部高耸、年轻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大平原(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和高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5、南美洲三形区: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中部平原与东部高原交错分布)西部高耸的年轻的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中部宽广的亚马冲积平原、东部古老的巴西高原6、大洋洲三形区:东部山脉、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东部山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墨累达令盆地(大自流盆地)、西部古老的高原7、南极洲地势最高的,以高原(大陆冰川)为主,主要为大陆冰川覆盖二、气候1、亚洲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平壤、东京)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汉城、台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马尼拉、河、曼谷、仰光、吉隆坡、金边、加尔各答)、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雅加达)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耶路撒冷)、北部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大陆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乌兰巴托、乌鲁木齐、阿斯塔纳)——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3、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同一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变化大)气候因子:辐射因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大气环流因子——季风环流影响;下垫面因子——陆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因子——旧大陆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影响大。
世界地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 自然带:2.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二、选择题1. 地带段性是地带性因素在作用下产生的纬向地带的变型。
A土壤因素 B水文因素 C植被因素 D地质构造、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2.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全球地表六块大陆和四片大洋,这是全球第一级差异。
A非地带性 B 地带性 C经向行 D区域结构3. 各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就是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
A纬向分异性 B经向分异性 C差异性 D综合性4.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陆地上主要可分为11个自然带,这是全球第一级性差异;A地带 B区域 C经向 D分异5. 地区性(大地构造—地貌规律性)是非地带性因素叠加了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该地带性因素主要是指。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 地理位置6. 世界大洋洋脊更多地分布在南半球,大洋脊南端相互串联,北部却没入大陆之下,使得板块具有向运动的趋向。
A 东B 南C 西D 北7. 陆地高、低纬度地区气候、植被、土壤分布主要是呈结构。
A地方地带性结构 B全球地带性结构 C经向地带性结构 D区域性结构8. 北半球陆地中纬度东部地区气候、植被、土壤分布呈现分布特性。
A地带段性 B全球地带性 C经向地带性 D区域性9. 任何自然地理环境都具有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性。
A纬向地带性 B非纬向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差异性10. 现代地中海亚热带的植物群落成分主要由组成。
A白垩纪潮湿的森林植物群落旱生化 B温带植物群落的加入C 新条件下的变异群种D 前几种成分均有11. 地质年代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冰川的消融会导致结果。
A地壳卸负下沉。
B大量动植物种群的迁移和有选择性的灭绝,并形成许多新物种。
C近冰川中心以堆积作用为主。
D造成河流水系紊乱,不利于大河形成。
三、判断题1. 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专题复习地理:世界地理之世界之最
A 最大的岛本州岛B 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C 最大的贸易对象美国世界地理之世界之最24. 东亚之最:1. 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A 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B 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C 唯一内陆国蒙古2. 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最低的大洲欧洲3.25. 东南亚之最:4.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A 最大的平原湄公河平原B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5.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6. C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D 唯一内陆国老挝7.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8. 26. 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9. 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东亚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27. 世界环境日: 每年 6 月5 日, 呼吁世界各国保护并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7. 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有" 火山国" 之称.世界林业节:每年3 月21 日世界水日:每年 3 月22 日8. 世界(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东南亚世界地球日:每年4 月22 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 6 月17 日9.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每年9 月16 日世界动物日:每年10 月4 日10.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11. 28. 重要地理数据:12.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国家( 1 中国 2 印度 3 美国).13. A.赤道半径6378km.14. 世界石油储量( 出产、输出)最多地区中东地区15. B.赤道周长40000km. 1 度纬线或经线长=111km16.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多的大洲非洲(28 ‰). 最少的大洲欧洲(3 ‰).17. C.地球极半径6357km.18. 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大部;北美洲东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世界陆地与海洋》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郓城第一中学李庆敏一、七大洲特点总结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2.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6.各大洲面积:亚洲4 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 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 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 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 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 000万平方千米、大洋州900万平方千米7.七大洲位置分析①所在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②洲际分界线亚非两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欧两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北美与欧洲:丹麦海峡南美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③跨洲的国家亚、非两洲:埃及亚、欧两洲:土耳其、俄罗斯、希腊、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大洋洲:印尼北美、大洋洲:美国南、北美洲:巴拿马④大洲中部经线亚洲:北部分──东经60度至西经170度;南部分──东经30度至东经120度;中部经线──东经80度或东经90度欧洲:北部分──0度经线至东经60度;南部分──西经10度至东经50度;中部经线──东经20度北美洲:主体部分──西经120度至西经60度;中部经线──西经90度南美洲:主体部分──西经80度至西经40度;中部经线──西经60度非洲:主体部分──西经10度至东经40度;中部经线──东经20度澳大利亚:东经115度(东经120度)至东经155度(东经150度)⑤海陆位置二大洋包围的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三大洋包围的大洲:南极洲、北美洲四大洋包围的大洲:亚洲8.七大洲地形特色9.七大洲的气候特点10.各大洲主要河流湖泊二、四大洋特点总结1.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主要边缘海及内海:白令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珊瑚海等主要岛屿、群岛、半岛:台湾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楚科奇半岛、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等2.大西洋:半岛、岛屿不多,呈“S”形主要边缘海及内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中海等主要岛屿、群岛、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印度群岛等3.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主要边缘海及内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主要岛屿、群岛、半岛:斯里兰卡岛、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半岛、索马里半岛4.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浅而宽的边缘海,大部分洋面终年结冰,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5.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6.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7.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8.四大洋位置分析①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度经线)──南极半岛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②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③海陆位置三大洲包围的大洋:北冰洋四大洲包围的大洋:印度洋五大洲包围的大洋:太平洋六大洲包围的大洋:大西洋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2007-11-09 13:56:48)转载标签:校园生活教学目的: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概况、海陆比例,并能从地图上判读大洲、大陆、岛屿、半岛及洋、海、海峡等。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3、结合高中地理有关知识解释海陆演变的成因(复习全球构造理论的有关学说)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的2、3【教学过程】一、世界海陆分布1、观察比较:观察地球仪,并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总结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海陆分布大势: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海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连成一体,包围着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海洋的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陆地的总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包括1000×104平方千米的岛屿),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水陆面积之比大体是7∶3。
首先,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5。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56°-65°S之间,除一些岛屿外,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
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其次,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和南美,欧洲和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
另外,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彩状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岛弧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海沟。
这种情况在亚欧大陆东缘最为典型。
最令人注目的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特点,这一大陆的突出部分能和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起来,仿佛原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2、思考回答: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因为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除陆地外还有广大的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所以人们当初把它命名为“地球”。
)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二、七大洲1、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列表说出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2、读“东西半球图”,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
3、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4、板图教学: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边讲边画,掌握下面几条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北美洲---丹麦海峡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5、各大陆、大洲的四至6、读图、表比较:“七大洲面积比较表”,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百万平方千米)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7、岛屿[大陆与岛的划分]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我们把澳大利亚大陆定为最小的大陆,这样,格陵兰被挤下来,坐了岛屿的第一把交椅。
按照大陆是“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的定义,格陵兰是当之无愧的大陆。
它面积217万平方干米,相当于西欧所有国家国土的总和,或相当于澳大利亚大陆的29%。
如果它人口众多,肯定会作为一个洲从北美洲独立出来。
可惜它只有5万人口,终年被冰雪所覆盖,只好屈居“岛屿王”了。
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
位于海洋、湖泊、河流中。
面积大小悬殊,小的不足1平方千米,大的达几百万平方千米。
通常把较大的称“岛”,特别小的称“屿”。
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
按岛屿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分为孤立的岛屿和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岛屿(群岛)。
岛屿形成的原因:①因地壳运动引起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成岛,如中国的台湾岛(大陆岛)。
②由海底火山的喷发物质(主要是熔岩)堆积而成或由珊瑚礁构成。
前者(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中的大部分岛屿,后者(珊瑚岛)如中国的西沙、南沙群岛。
③由河流、湖泊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中国崇明岛(冲积岛)。
世界岛屿总面积约97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面积217.56万平方千米。
三、四大洋1、读“东、西半球图”,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并让学生牢记四大洋的名称。
2、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四大洋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
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太平洋与印度洋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北冰洋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大西洋与印度洋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
3、读图比较:读“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