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某高层建筑综合楼结构设计分析

某高层建筑综合楼结构设计分析

某高层建筑综合楼结构设计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的人口越来越集中, 土地供给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高层建筑逐渐替代多层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

本文以我市某综合大楼结构设计为例,高层建筑的嵌固端的选取和抗震等级的确定,然后对本建筑的人防地下室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又因为在本工程中建筑的使用目的不同,它在设计中出现了错层现象,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计算,提供了最佳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防设计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我市中心地段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该建筑面积约为2.5万m2,地上15层,地下2层,主要作为办公楼和酒店式公寓,负一层为车库,负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为六级人防掩蔽所。

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建筑总高度为61.6m,属于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物。

立面图如图1。

工程为框支转换结构,转换层在第三层。

转换层上下的平面图如图2和图3。

因为使用功能不同,本工程三层以上为错层结构,南面为商用办公用房,层高3.9m,主要竖向受力构件为柱;北面为酒店式公寓,层高3.2m,主要竖向受力构件为剪力墙。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拟建场地为ⅱ类场地。

基本风压为0.75kn/m2。

根据地质报告拟用桩基础。

2、嵌固端的确定本工程嵌固端设在首层楼面时,容易满足嵌固端上下楼层侧向刚度之比,即第2计算层与第3计算层之比(如图4)不小于2倍。

需要注意的是,算刚度比,应取有效影响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即上层与下层交界处做45°向外斜线,取斜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参与计算。

本工程所有竖向抗侧力构件均在有效影响范围之内,全部参与计算;另因为有相当部分的地下室外墙,所以本工程嵌固端上下楼层侧向刚度之比,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方案设计时,侧向刚度比在新版的pkpm-satwe中可直接用地震剪刀与地震层间位移比来计算。

本工程首层板厚为180,没有大开洞,外侧均有剪力墙,刚度比容易满足,取地下室顶板做嵌固端,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某高位收进高层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某高位收进高层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图1 收进前后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2 弹性时程分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简称《高规》)4.3.4条要求,除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QC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外,本工程属于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补充计算。

时程分析法是根据结构
图2 楼层剪力计算结果对比图
抗震构造措施
高位收进高层除在分析阶段采用弹性时程分析进行补充计算外,在设计阶段尚应考虑抗震构造加强措施,根据计算结果,收进层的层间位移角为相邻下部区段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倍,满足《高规》10.6.5条第1款要求的1.15倍;另根据《高条及10.6.5条要求,采用抗震构造加强措施及其部位如下:在竖向突变部位(27层)楼板厚度按150mm
10@200通长,配筋率0.26%>0.25%,体型突变部位的、26层)楼板板厚按130mm适当加强;收进部位上、下二层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25
层楼面剪力墙抗震等级按一级设计。

在危旧改项目中,由于场地限制,为满足功能和立面需求,转换、竖向收进等复杂高层并不少见,对高位收进高层,。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特色之一。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设计要点和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1.1. 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高高层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自重和风荷载,同时还需要承受地震和动荷载等多种外部力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悬挑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结构设计和构件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

1.3. 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要求严格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控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和外观效果。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的变形和挠度。

1.4. 高层建筑的材料和施工要求高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对材料和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2.1. 结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局,合理分配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抗震性能高层建筑通常处于地震频繁的地区,因此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包括设置剪力墙、增加节点刚度和采用横向抗力系统等,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1. 结构形式选择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常采用框架结构或筒体结构,以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

3.2. 支撑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1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南京金鹰天地广场位于南京市区核心商业区,店铺、商场、娱乐场所、餐饮店等一应俱全,是南京市著名的购物中心之一。

其中的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更是备受瞩目。

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指三座高层建筑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物。

在这个结构中,三座塔的间隔和角度都经过了仔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整体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在该结构中,三座塔的高度分别为238米、218米和198米,呈不规则形状,因此需要仔细的设计和计算。

经过多次模拟和试验,设计师们最终决定采用下列结构:首先,三座塔的构造均由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柱组成。

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塔的重量和抵御风力对建筑物的冲击。

其次,具有连接作用的桁架结构被安装在三个建筑物的顶部。

这些桁架被设计为强大的承重结构,稳固地将整个建筑物连接在一起。

最后,建筑物中心的空心部分被设计为一个大型的钢结构管柱,可以有效地支撑整个结构。

此外,管柱的外形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和建筑师密切合作,精确地量化每个方面,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精确的构造方法、考虑天气因素和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评估。

总体来说,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一项由各个方面组成的复杂工程,但最终,通过建筑师和设计师团队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建造了一座美观、稳定、安全的高层建筑。

这对于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一件巨大的财富,同时也表明了中国设计和建筑创新的潜力和实力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一项具备极高复杂性的工程,但经过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施工,成功地建成一座高度稳定、安全、美观的高层建筑。

该项目体现了中国在设计和建筑方面的创新潜力和实力,为南京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此次成功实践不仅对于本项目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2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南京金鹰天地广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第一篇范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一:前言本文档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二:背景介绍2.1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三: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2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四:案例分析4.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4.1.1 建筑背景介绍4.1.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1.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1.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1.5 结构计算和优化4.1.6 结构施工和监控4.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4.2.1 建筑背景介绍4.2.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2.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2.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2.5 结构计算和优化4.2.6 结构施工和监控五:结论与展望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可见附件。

第二篇范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二:背景介绍2.1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2.1.1 高层建筑的定义2.1.2 高层建筑的分类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2.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2.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三: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1.1 荷载分析与计算3.1.2 结构承载体系选择3.2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3.2.1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3.2.2 结构设计的工具和软件四:案例分析4.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4.1.1 建筑背景介绍4.1.1.1 建筑用途和功能 4.1.1.2 建筑地理环境4.1.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1.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1.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 4.1.5 结构计算和优化4.1.6 结构施工和监控4.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4.2.1 建筑背景介绍4.2.1.1 建筑用途和功能4.2.1.2 建筑地理环境4.2.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2.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2.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2.5 结构计算和优化4.2.6 结构施工和监控五:结论与展望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可见附件。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
按主体结构弹性刚度所得钢结构的计算周期,由 于非结构构件及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建议 计算周期考虑非结构构件影响的修正系数ξT取0.9。
对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基本 自振周期可用下列公式近似计算:
Un——结构顶层假想侧移(m)。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初步计算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经验公式估算: n—建筑物层数(不包括地下部分及屋顶小塔楼) 。
Tg=0.4s (Ⅱ类场地,第二组)
T=1.5s(Tg∽5Tg)地震影响系数
T=4s(5Tg∽6s)地震影响系数 T=0~0.1s 地震影响系数 0.45 max∼2 max T=0.1s~Tg地震影响系数2 max
0.015 0.012
0.023∼0.05 0.05
0.027 0.021
0.036∼0.09 0.09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对不计扭转影响的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可仅考虑 平移作用下的地震效应组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j振型i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b)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 :
突出屋面的小塔楼,应按每层一个质点进行地震作用计 算和振型效应组合。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顶部突出物:底部剪力法计算顶部突出物的地震作用, 可按所在的高度作为一个质点,按其实际定量计算所得水平 地震作用放大3倍后,设计该突出部分的结构。
增大影响宜向下考虑1~2层,但不再往下传递。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 算
基本自振周期 T1:
(3)竖向地震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现状及措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现状及措施分析

05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优化 建议与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优化建议
优化结构体系
加强构件设计
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如框架-核心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 抗震性能。
对关键构件进行详细设计,如梁、柱、墙 等,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以 防止构件在地震中发生破坏。
考虑地震动特性
高层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措施
阻尼器
通过在建筑物结构中设置阻尼器,吸 收和消耗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 反应。
调谐质量阻尼器
通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调谐质量阻尼 器,利用地震时产生的惯性力来抵消 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高层建筑结构的加固措施
抗震加固
通过加强结构构件的连接和支撑 ,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02
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容易产生过大 的加速度和位移,导致结构破坏 和倒塌。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 形式和体系,增强结 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
考虑地震动特性,采 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如隔震、减震等。
提高结构构件的强度 和刚度,确保构件之 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细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环保
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 技术,降低高层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多元化结构体系
探索和发展多种结构体系,以满足高层建 筑多样化的功能和造型需求,同时提高结
构的抗震性能。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地震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学科的 合作,共同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 关键技术和方法,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和标准不断完善,强调结构的 性能设计和细部构造。

高层结构设计及案例分析

高层结构设计及案例分析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
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
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
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
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密切相
关。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
高度和功能。
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 对结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筒中筒
200
150 130 100
70
180 150 120
80
板柱-剪力墙
70
40
35
30 不应采用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 计
框架-剪力墙
170
全部落地剪

力墙
180

墙 部分框支剪 力墙
150
框架-核心


220

筒中筒Βιβλιοθήκη 300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160 140 120 170 150 130
▪ 荷载效应的最大值 (轴力N、弯矩M和 位移)可用下列式 子表达:
▪ N=WH=f(H)
▪ M=qH2/2 = f(H2)
▪ =qH4/8EI =f(H4)
▪ 内力或位移 ▪
=f(H4)

M=f(H2)

N=f(H)

H
▪ 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H的关系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 框架 ➢ 框架-剪力墙 ➢ 剪力墙、底层大空间剪力墙 ➢ 框筒和筒体(包括筒中筒与成束筒) ➢ 巨型结构及悬挑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 钢-混凝土混合(组合)结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对计 算模 型引入不同程度的简化 。下面
是 常 见 的一 些 基 本 假定 : ( )弹性 假 定 1
关键 词 : 高层建筑 结构 设计
目前 工程上实用的高层建筑结构分
析方法均采用 弹性计算方法。在垂直荷 载或一般风力作用下 ,结构通常处于弹 性工作阶段 ,这一假定基本符合结构的 实际工作状况 ,但是在遭受 罕见地震或 强台风作用时 ,高层建筑结构往往会产 生较大的位移 ,出现裂缝 ,结构进入到 弹塑性工作 阶段 。此时仍按 弹性方法计
腹 筒 是 由 密 排 柱 和 窗裙 梁 或 开 孑 钢 筋 混 L
小变形假定也是普遍采用 的基本假 定 。但 有人对几何非 线性 问题 (一 P △效 应) 进行 了一些 研究 。一 般认为 ,当顶
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类型
21 .框架一 剪力墙体系
点水平位移 △与建筑物高度H的 比值 △
高层 建筑结构分析与设 计
文/ 肖峻
摘 要 : 本文从分析 高层建筑结 构的设 计特 点 出发 ,以高层建筑 结构设 计理论 为基
础 ,结合 实际经验 ,对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 计进行 了深入探讨,归纳出一些具有 实用价 值的思路 ,对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 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刚性 楼 板 假定 3
许 多高 层建 筑结 构 的分 析方法 均 假定楼板在 自身平面 内的刚度无 限大 , 而平面外的刚度则忽略不计。这一假定 大大减少了结构 的自由度 ,简化 了计算 方法。并为采用空 间薄壁杆件理论提供
平力时 ,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有足够刚度
的楼 板和连 梁组 成协 同工 作 的结构 体
的水平荷载 ,还要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 能力。一般低层结构的水平荷载对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框架柱是框 架结构 的主要竖 向承重和抗侧 力构件 , 主要承 受 的 竖 向荷 载 和 水 平 荷 载 。 压应 力 , 但其结构 侧向刚度差 , 侧向位移大 , 当建筑层 数较多 时, 不宜选用纯框架结构体系。 1 _ 剪力墙结构 体系 2
利 用 建 筑 物 的墙 体 进 行 竖 向承 重 和 抵 抗 侧 力 , 既是 剪 这
13 框架 一剪力墙 结构体 系 .
将 框 架 和 剪 力墙 结 合 在 一 起 即 形 成 框 架 一剪 力 墙 结 构 柱 的屈服 可 能早发 生、 多发生 , 底层 柱底 的塑 性铰宜 最晚 形
体系, 它兼具 二者 的优点 , 不仅 有较好 的承 受水平荷 载 的能 成 。剪力墙结构 中剪力墙 的各墙段 的塑性屈服宜产生在墙 的
力 荷 载 下 组 合 设 计 压 力 对 剪 力 墙 产 生 的轴 压 比宜 控 制 在 05 . 左 右 , 样 可 接 近 框 架 柱 的 轴压 比 , 低 垂 直 重 力 荷 载 作 用 下 这 降 文献 标 识 码 : A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 结构体 系; 结构设计 ; 整体参数设定
于大空 间的公共建筑 。剪力墙 结构 的平 面布置 中, 要避免 出
钢 筋混凝 土结构 的塑性 内力重 分布能 力较好 , 能在 一定 程度 上吸 收和耗散地 震能量。框架地 震破坏机 制 , 应该 是节 点基本不破坏 , 同一层 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 , 比 梁
现又长又实的墙 , 要注意 刚度均 匀适中。
抗 侧能力 和延性 , 应尽量按 照框架结构 的要求来控制 框架剪 力墙结 构中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
1 . 简 体 结 构 4
框架结 构体 系是 通过采用 梁、 等来承 受建筑竖 向和水 柱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解析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解析

高混凝土强度和加大竖向构件 ( 框支柱、落地剪力墙 ) 尺寸
等 措 施 来 提 高 楼 层 的 抗 侧 移 刚 度 ,使 转 换 层 上 下 层 等 效 侧 向
刚 度 比 (7e)宜接 近 1 不 大于 1 。 且 3


.L _ 2
; i l

公 式 中 :Gi G+ … , i1 凝土受压弹性模量 ),M Pa;
求 有 较 大 空 间 ,纵 向 外 框 架 有
半 左 右柱 子 不 能 落 到 基 础 ,
因此 在技 术 设 备层 处设 置 了 转换 梁 来 进行 竖 向荷 载传 递 。 转 换 梁 设 在 技 术 设 备 层 , 梁 高 等 于 技 术 层 层 高 ( 5 ),是 跨 度 为 90 m的 多跨 连 续 梁 。 各 跨 的跨 中 作 58 m 7 用 着 由上 部 柱 子 传 来 的 集 中 力 ,加 之 梁 在 水 平 面 内 呈 弧 形 , 并 开 口有 较 大 的 洞 口 , 因此 受 力 相 当复 杂 。 为 此 进 行 了有 限 元 分 析 。 弧 形 深 梁 的 受 力 本 是 一 个 三 维 问 题 ,考 虑 到 深 梁 的
框 架 楼 层 最 上 一 层 及 全 墙 楼
层 最 下 一层 的混 凝 土 剪 力弹 性 模 量 ( G=0 43Ec, Ec 混 为
Ai 1 ,Ai —— 框架楼层最 上一层 及全墙楼层最下一层 +
图1
沿计算方向的折算水平抗剪截面面积 ( A A= w+01 Ac) .2 ,
梯和两部观光 电梯。井筒与主楼之 间以短廊相连 ,主楼沿弧
线 的最 大 长 度 超 过 1 0 。 4米 主 楼 的 大 部 分 是 客 房 层 , 内 部 隔 墙 较 多 ,根 据 这 一 特 点 ,采 用 了 以剪 力 墙 为主 的框 架 — — 剪 力墙 结 构 体 系 。横 向

论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分析

论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分析

1 层至 2 层
C0 3
C3 0 C3 0 C3 0 C3 0
地 下 室 外墙 及 与其 相 连 的
柱采用 C 0 3 混凝土
3 3层 至 7层 4 8至 l 4层
第 5层 转 换 层 梁板 采 用 C 0混 凝 土 5
5 1 5至 2 1层 6 2 2至顶 层
露层厚 0 4 7 0 .  ̄ . m。本工程基本风压值, 8 7 变形计算 时, 5 年一 按 0 遇 Wo07k / 2强度计算时, 10年一遇 woo 0 Nm 。抗 = . Nm , 5 按 0 =. k /2 9
震设 防烈 度 Ⅷ度 , 计 基本 地 震 加速 度 01g设 计 地 震分 组 第 一 设 .0 , 组, Ⅱ类场 地 。 墙及 分 户墙 为 10厚加 气混 凝 土砌 块 , 外 9 内隔墙 为 10厚加 气 混凝 土砌 块 , 块 容重 为 8Nm 。 0 砌 k/3
维普资讯
建材与装饰 20 年 8月中旬刊 07
建筑 与设计
论某 高层 建筑 结构体 系的设计分 析
陈 振
( 深圳市中建西南院设计顾 问有 限公司)
摘 要: 介绍 了某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地基基础设计 、 计算分析和 构造措施等 。 该工程的特 点是高位结构转换、 体型不规则 , 出了一 提 些解 决措施 , 可供同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参考。 关键词 : 高层建筑 ; 结构体系; 设计分析
由于转换层高度受限制, 为减小转换梁截面尺寸 , 改善结构 的受力性态 , 经与建筑设计配合, 尽量使剪力墙一端支承在框支 柱上, 使得剪力墙与转换梁协同工作 , 减小转换梁单独工作时的 应力集 中。转换层高度 的减小也有利于转换层上下结构侧 向刚 度 比的控制。为满足建筑地下车库停车最经济 的柱净距要求 , 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共3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1高层建筑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其结构稳定性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为此,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其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以确保其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

首先,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建筑结构的高度、结构形式、材料等等。

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建筑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抗震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的核心是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以找出其在不同地震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表现,并加以评估。

这种方法需要结合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建筑模型进行模拟并进行动力分析,以获取建筑结构的动态响应曲线。

最后,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和评估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优化设计可以针对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和因素进行,比如调整结构形式、加强连接构件、使用更耐震性的材料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进行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时,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评估,以找出最经济、最可行的设计方案。

总之,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和关键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以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和稳定。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破坏,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摘要:结合施工实践, 通过大量工程经验的日积月累, 精心设计才能够作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各种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类型,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类型;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是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一、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类型1、框架-剪力墙体系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设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便形成了框架-剪力墙体系。

在承受水平力时,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有足够刚度的楼板和连梁组成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由框架体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

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内力沿竖向的分布趋于均匀,所以框架-剪力墙体系的能建高度要大于框架体系。

2、巨型结构: 巨型结构一般由两级结构组成,第一级结构超越楼层划分,形成跨若干楼层的巨梁、巨柱或巨型衍架杆件,以这巨型结构来承受水平力和竖向荷载,楼面作为第二级结构,只承受竖向荷载并将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传递到第一级结构上。

常见的巨型结构有巨型框架结构和巨型桁架结构,不同的结构体系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适合应用的高度也不同。

一般说来,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低,层数少,设防烈度低的情况; 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 在层数很多或设防烈度要求很高时,可用筒体结构。

3、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 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缺点: 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

补充内容3:水平力作用方向
实际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方向是任意的,但是在规范 中规定:
结构计算只考虑x、y两个正交方向作用的水平力,各 方向水平地震力全部由该方向抗侧力结构承担,这是一 种简化。
注:x、y 方向通常是指结构的主轴方向。
主轴方向定义:当水平力在主轴方向作用时,只产生 主轴方向的位移,且位移最大。
有时结构主轴不易判断,则应根据经验判断取最接近 主轴的x、y两个方向,或通过计算确定。
补充内容4:计算基本假定
对结构进行分析时,首先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再分析 结构的内力及变形。
首先,按简化方法分析;在必要时,再进行时程分析。 对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合理运用简化假定,善于 抓住主要的,忽略次要的,正确选用恰当计算方法。 规范中对结构计算作了一些基本假定,不同的方法采 用的假定会有所不同,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实际 的假定与方法。
两类调幅(调整)的方法: (1)用弹性计算所得到的内力乘以系数(大于或小于1); (1)在计算时降低杆件刚度:构件刚度降低愈多,内力愈小。
《高规》中规定的调幅方法: 框架梁(连续梁)在竖向荷载下的调幅,采用方法(1)进行: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内力调整,采用方法(1)进行: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间的联/连系梁的调幅, 采用方法(2)进行: 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调幅,采用方法(1)或方法(2)进行。
/计算与构造的特殊要求)
4.1 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
4.1.1 结构计算分析方法
1. 线弹性法:常用的成熟法,计算精度和结构安全性基本可得到保证。 2.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框架梁和连梁等构件宜对竖向载下内力进
行调整。 3. 非线性分析法:精度高,但复杂,常用于复杂结构整体受力分析。 5. 模型试验法:精度更高,但费用高,常用于复杂结构整体或局部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是如今城市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其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也是城市
发展的标志。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所以其设计难度也相对较大。

本文将从地基承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方面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

一、地基承载
地基承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大难点。

在选择地基承载方式时,需要考虑建筑
物的自重、荷载、地基土壤的承载力等因素。

地基土壤的承载力对地基承载能力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基土壤的承载力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基土壤勘察,以
确定地基承载方式和地基基础结构。

高层建筑地基承载还需要考虑地铁、地下管线等因素
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地基承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结构设计师进行合理的考虑和设计。

二、风荷载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另一大难点。

由于高层建筑受到风力的作用,所以需
要考虑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会对建筑物采取一些措
施来减小风荷载的影响,比如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采用减震措施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还会考虑到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这些也是结构设计中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的因素。

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是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的一大难点。

地基承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因素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点。

尽管如此,随
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些难点在未来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将更加完善,也将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带来更多的可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以下是高
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难点分析:
1. 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经常面临地震的挑战,因此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的重点难点。

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地震力的作用,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地基的稳定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震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风振效应。

2. 风力设计:高层建筑的高度使其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因此风力设计是高层建筑结
构设计的另一个难点。

风力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外形、物理特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

3. 结构强度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重、荷载、温度等
因素,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结构自重和承载荷载的
增加,会给结构设计带来更大的困难。

4. 建筑材料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

建筑材
料需要满足高层建筑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要求,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重量、耐候性、施工方便性等因素。

5. 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对结构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由于高层建筑
的高度和复杂性,施工过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进
度的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l, 5对多塔结构 的振 型数不应小于塔楼 的9 , 倍 且计算振型数应使 振型参 建筑 设计 应 符合 抗 震概 念设 计 的要 求 , 廊 采J 严 藿不 规 则 的 不 } } j 与质量不 小于总质量 的9 %。必须指 出的是, 的振型组合数并 不是 0 结构 设计 方案 。实 际上, 结构 的概念设 计 建筑 师 的方 案设计 也足 相互影 越大越好, 大值不能超过结构的总 自由度数 。例如对 采用刚性板假 其最


●_E ■
|- ._
振周期T( 。 用于风振计算) 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a 5 x 1 I/ 0 : .5 .3 0 I
b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包括筒 中筒 剪力墙 ) 结构
, : 0 o 十 0 0 x 1 r} . 3 . 3 1t
1 认真做好结构方案的概念设 计 .
计 和施工过 程中, 放坡无需 支护的结 构方案肯 定是最为 经济 的, 直接 但 果 白上而 下也应均 匀变化, 不应有较 大的突变 , 否则应 检查结构 截面尺 这 样就会 出现基坑 变形变 大, 工周期 长导致 资金的 回报慢 等不利 因 施 寸或 者输 入的数据是否正确 、合理 。 。
素。
2 柱 、 等竖向受力构件 的计 算轴力N . 5 墙 基本符合柱 、墙受荷 面积
A的与近似应 力q 的乘 积。 IN q  ̄ = A。q 1 为单位 面积重力 荷载, 于框架 对
2 结构整体计算准确与计算结果分析无误 .
结构 约为 1~1 k m2对 于框 架一 2 4 N/ , 剪力墙结构 约为 1~ 5 N/ 对 于剪 3 1 k m 21 构基本周 期是计 算风荷 载的重 要指标 。周期 的大小 与结构 力墙结构 和简体结 构约为 1~ 6 N/ 。 . 结 4 1k m 在地 震中 的反应有着 密切关 系, 基本 的是 能 与场地 土的卓越 刷期 最 ^ 致, 否则 会发生共 振 。一般 情况下 , 多层和高 层钢筋砼 房屋 的基 本 自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商务区,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高度为_____米,主要用途为商业和办公。

二、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高度要求,本工程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这种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框架柱的布置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受力要求,柱距均匀合理,既满足了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又保证了结构的受力性能。

核心筒位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其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根据不同楼层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优化设计。

三、荷载取值在结构设计中,准确的荷载取值是至关重要的。

本工程考虑的荷载主要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装修和设备重量等。

活载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取值。

风荷载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建筑的体型系数进行计算。

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计算。

四、结构分析采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整体计算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核心筒协同工作,有效地抵抗了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结构的位移比、周期比、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五、构件设计(一)框架柱根据计算结果,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进行了合理设计。

柱的纵筋采用高强度钢筋,箍筋采用复合箍筋,以保证柱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二)核心筒剪力墙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根据不同楼层的受力情况进行变化。

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厚度较大,配筋率较高,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三)梁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土地使用的需求愈加紧迫,建筑也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选择,同时也为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重结构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因此它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的设计分析。

一、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类型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分为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四种类型。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

该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组成,结构柱、横梁和地基等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为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建筑,其设计方法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具有很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圆形或方形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其承载能力较强,抗震能力好。

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与框架结构形成混合结构,以适应不同建筑的设计要求。

3.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其结构轻巧,操作方便,施工速度较快,且易于拆除和重建。

钢结构的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比如桥梁、体育馆、展览馆等等。

4.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类型。

其核心部分由混凝土构成,在核心周围设置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在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的同时,为建筑提供强大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二、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荷载、受力特点、结构形式、结构件尺寸及材料,以及结构施工方式等。

1. 荷载荷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础。

建筑的自重、住户或办公人员等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荷载合理确定建筑的承载能力。

2. 受力特点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受力特点和受力形式是构造设计方案的基础,这是因为建筑的承重远远超出了其重量所需要承受的荷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某小区1号栋由a、b、c三个单元组成,研究分析了地基形式后采用cfg复合地基。

通过设置后浇带,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改善结构构件刚度,提高结构的抗扭承载力及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和时程分析计算手段,解决了设计中存在的结构超长、扭转效应明显等问题,使结构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

关键词:cfg复合地基;沉降差控制;结构转换;抗震;扭转效应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由7栋高层组成,地下有两个相互连通的一层地下室。

其中1号栋地上27层,地下1层,由a、b、c三个单体组成,单体之间采用260mm宽的防震缝彼此脱开。

1号栋1、2层为商业用房, 3层以上为住宅,地下为一层的五级人防地下室。

a、c单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b单体上部剪力墙不允许全部落地,在3层顶做了框支梁承托上部无法落地的剪力墙,从而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2地基基础设计
该项目场地的地貌单元属湘江冲积阶地,按其结构特征,地层成因,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的差异划分为8层。

地基土的构成和特征见表1。

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设计抗浮水位标高为-5.00m。

1号栋地下室的基础底标高为-6.20米。

由表1可以看出,地下室底板下土层由层②、③、④构成,其承载力不高,压缩模量较大,作为1号栋的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显然不够。

若采用长沙地区常用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有两个制约因素:其一是桩端持力层落在层⑧上,桩长达到将近30米,不经济;其二是层⑥中富含潜水,将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造成困难。

参考文1,文2,结合本地经验,在本工程中采用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fg桩)。

笔者在之前的几个项目中采用了该种复合地基,采用文1的计算方法,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载荷板试验数据较为理想,证明在长沙地区采用水泥粉煤灰
碎石复合地基是可行的。

经过计算,cfg桩桩径500mm,桩间距1500m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620kpa,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地下室主楼以外车库部分荷载较小,在控制好沉降的前提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为层②、③、④,综合地基承载力采用240kpa。

主楼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1.5m,核心筒下板厚2.
0~2.2m,主楼外车库基础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

采用jccad计算的最大沉降量为:主楼核心筒最大沉降量19mm,角柱沉降量4mm;主楼外车库部分沉降量2mm。

其沉降量及沉降差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但是考虑主楼与主楼外车库部分基底反力相差较大,实际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差,造成连接处开裂。

工程中采用将主楼周边设置沉降后浇带的做法,在施工期间把主楼与车库部分脱开,沉降后浇带需在主楼封顶且沉降稳定后采用高一标高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沉降差。

根据近十年来对已建成的高层建筑主楼基础与
相连的裙房基础沉降观测表明,当主楼为筏形基础,裙房也采用筏
形基础时,主楼与裙房基础相连处设置沉降后浇带,在施工期间以
及竣工以后,此处基础沉降曲线是连续的,没有突变现象。

当后浇带封闭后,只要底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可以认为该计算结果是符合实
际工程情况的。

3.上部结构设计
该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
别为ⅱ类,设计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 35s。

主楼上部结构a、c单元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b单元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a、c单元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b单元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非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地下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在设计中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3. 1结构转换
b单元3层以上为剪力墙住宅,1、2层为商业、娱乐用房,需要较大开间及空间,上部的剪力墙无法全部落地,因此存在结构转换
问题。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并考虑到造价的因素,在转换层设置转换大梁,
以承托上部剪力墙。

由于转换梁承托着上部24层的剪力墙,受力很大,因此需要很大的截面和配筋,即需要转换层下层有较大的
层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3.4.2-2对于侧向刚度不规则
的定义,尽量使2层与3层的侧向刚度比大于70%。

经与建筑专业人员协商,在转换层以下部分山墙两端及房间开间两侧设置剪力墙,加大房屋的整体刚度及抗扭刚度。

同时转换层以下不设管道层,在3米标高处设置管道通廊,将设备管道由此引出室外,从而将转换层下层的层高由5.4米降到4.8米。

经过计算,满足了侧向刚度规则的要求,该转换层结构方案传力途径明确,受力状况相对简单,对框支构件另采用平面有限元的程序进行单独分析,并与总体计算结果对比,以保证关键构体的抗震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转换梁上部承托的剪力墙墙肢长度不大,转换层大梁的受力有别于框支梁。

框支梁上部承托完整的剪力墙需满足高规规定的条件,框支梁截面除了承受弯矩、剪力外,还有轴向拉力,沿梁全长拉力不均匀,跨中拉力大,支座处减小。

转换梁和普通梁一样只承受弯矩和剪力,没有轴向拉力,在构造要求上与框支梁不同。

高规对框支梁的构造有非常详细的要求,对转换梁的规定很少。

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转换梁在满足框支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开洞构造要求、纵向钢筋、箍筋构造要求以外,还需要满足已下两点。

(1)转换梁断面宜由剪压比控制计算确定,以避免脆性破坏和具有合适的含箍率,适宜剪压比限值在有地震作用组合时,不大于0.15。

(2)转换梁腰筋构造以梁高中点为分界,下部腰筋间距100,上部腰筋间距200,直径不小于φ18。

3. 2结构抗扭
a、c单元平面不规则,中部楼电梯间凹进比较严重,按照抗震规范3.4.2条的定义,已属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的平面不规
则结构。

工程采用satwe结构计算程序按扭转耦联进行抗震计算分析。

在结构初步计算时,没有对剪力墙的平面布置作出适当调整,结构
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压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下之比为0. 96,扭转周期偏大。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建筑专业能做的调整有限,只能由结构专业采取措施:即通过加强结构的抗扭刚度,从面提高
结构的抗扭能力,当结构出现扭转时也能保证安全。

从力学基本概
念可知,抗侧构件离质心越远,其抗扭刚度就越大。

所以,在建筑物
外围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可以显著加大结构的抗扭刚度。

经与
建筑专业协商,在a、c单元的两端尽可能布置纵向剪力墙,从计算
结果看,其扭转周期显著减小,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结果见表2)。

在设计时将两端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刚度适当提高,端跨板加厚,双层双向配筋,以加强结构的连接。

针对中部楼电梯间凹进比较严重,计算时该部分楼梯采用弹性
假定,设计时对核心筒剪力墙配筋适当加强,核心筒楼板及与之相
连的两侧梁板截面加大,配筋加强。

从计算结果分析,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
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的平均值之比均小于1.2,结构的
扭转效应并不明显。

说明通过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可以改善建筑
平面不规则布置所引起的扭转效应。

表2a、c单元结构自振周期表(秒)
3. 3对结构处理的总结
工程结构存在着以下不利因素:平面凹凸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侧向刚度变异大。

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有必要采取措施,一方面使结构计算符合实际情况,力求能准确反映结构的抗震能力及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也要按照概念设计的原则,在构造上采取措施,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
(1)分别采用广厦ssw和satwe两种程序进行结构的空间分析,以求正确反映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情况。

两种程序分析出的结构反应特征、变化规律基本吻合,各种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对框支构件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程序feq验算配筋。

需注意转换梁的构造要求。

将转换层及其上下两层楼板加厚,钢筋双层双向拉通配置。

(3)针对平面不规则的情况,在建筑物外围尽可能布置抗侧力结构,外围及楼板连接较弱的核心筒构件截面适当加大,配筋适当加强。

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
(1)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徐至钧,王曙光《水泥粉煤灰碎石复合地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2008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