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研究与工程应用趋势

合集下载

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发展与研究

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发展与研究

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发展与研究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对于河流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要受到人们的重视。

将生命力较强植物的根茎用作河道生态护岸的重要组成元素,可以有效减少河道两岸的水土流失,增强河道坡岸的修复能力。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河道生态护岸的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研究,就如何科学化发展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标签: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发展;研究1、前言当前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景观越来越多样化,河流与滨水成为美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景观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化城市文明中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际化城市建设观念的影响下,城市河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当前我国河道护岸工程的發展却越来越无法满足河流发展的需要,由于自然灾害与人为活动的破坏,河道两岸与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亟需得到改善与治理。

2、我国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发展的现状城市的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

当前,城市的水利建设正在由生态水利向景观水利逐步过渡与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在目前城市开发浪潮中,河道护岸仍以硬质直立墙占据主导地位。

硬质直立墙基本以人工(浆)砌石、钢筋砼结构,它们隔绝了河道与土壤之间的水土交换,对生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造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甚至严重威胁着人们赖以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已不仅仅具备“泄洪、排涝、蔷水、引清、航运”等水道的基本工程,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等功能。

近些年来,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研究生态型护岸技术,并已提出了多种生态型护岸结构形式,实践运用正逐渐增多,这些不同的生态型护岸技术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

一种是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生态护岸不仅具有传统护岸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能,而且还融入了城市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文结合生态护岸的基本定义和功能简要分析后,汇总了目前生态护岸研究的相关成果和技术,并对未来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研究城市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均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城市的繁荣与衰落,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河岸作为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河道岸坡的保护形式应与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相一致,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居民的需求相符合。

当前,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直立式混凝土挡土墙。

该结构形式有利于保持岸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保证防洪安全,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水体与陆地环境恶化,对生态造成一定破坏。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已开始对生态型护岸技术进行专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生态护岸的定义与功能1.1 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生态护岸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

1.2 生态护岸的功能1.2.1 防洪功能生态护岸本身具备一定抵御洪水的能力。

通过护岸上的植被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实现地表和地下水的调节,使循环途径发生一定变化。

洪水季节时,通过植被可将洪水向堤中渗透储存,缓解洪峰;枯水季节时,储存在堤中的水反渗入河,实现调节水位的作用。

1.2.2 生态功能生态护岸将岸边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护岸坡面植被将使水流流速发生变化,为水生生物提供觅食、栖息场所,起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另外,通过生态护岸的建设把岸线做成不规则状,让岸边绿植之间形成水面、绿地。

可营造出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系统。

现代生态护岸

现代生态护岸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缘起河道的生态问题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而恢复河道生态的根底是生态护岸。

以往人们在建造河道护岸时经常只考虑护岸工程的平安性和耐久性,多项选择用干砌石、浆砌石以及浇注混凝土、预制块等方式,这种结构的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破坏了河流的完整性,以及廊道的生态功能,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硬质护岸不仅外观单调,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周围景观也不协调,违背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开展趋势。

河道不但需要航运,泄洪,灌溉和排水,供水等传统功能,而且还应具有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

如果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那么护岸是城市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其生态建设将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开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已不断加强与提升,对水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生态护岸利用植物或者将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有助于对河流水质的改善 [1] 。

生态护岸的应用是现代河道治理建设的趋势,搞好生态护岸工程对于创立碧水蓝天、坡绿岸荫、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运工程。

1.2 现代生态护岸的含义及功能生态护岸的定义生态护岸是河道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

河岸广义泛指陆地和河流的交界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的地带,包括河边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等。

河岸是水陆交错带,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动物及微生物,整个系统内部和与相邻系统之间发[1]张云等编著:?珠江三角洲河涌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指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年 3 月出版,第111页。

生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河岸作为水陆交错带,既有环境资源价值,又有生态功能的地带,维系和支持着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生物生产率[1]。

论述河道生态护岸的功效与技术

论述河道生态护岸的功效与技术

论述河道生态护岸的功效与技术摘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环境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在河道的护岸领域,亦是更加提倡生态护岸,本文根据当前的生态护岸的技术与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给更多同仁以参考。

关键词:生态护岸;功效;技术0前言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

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当前生态护岸的研究现状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

日本在10年前就提出“亲水”的概念,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进行整治,其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

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形式,避免以建筑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荷兰提出“给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间”的口号,他们认为河岸堤防是河流自然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形成从河道水流到陆地的一种转换,反之亦然,绝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

2生态护岸的功能生态护岸根据不同的特质,其护岸的功能效应可概况为一下四大种:2.1防洪效应河流本身就是水的通道,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流、湖泊大量发生萎缩,水面积不断缩小,防洪问题显得更加地突出。

生态护岸作为一种更加高级的护岸形式,首先同样要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

生态护岸的植被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文状况,使水循环途径发生一定的变化。

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坡面植被大量地向堤中渗透储存,削弱洪峰,起到了延滞径流的作用。

而当枯水季节到来时,储存在大堤中的水反渗入河流中,对调节水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生态护岸中大量采用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其在水土保持方面又有很好的效果,使护岸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

2.2生态效应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当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堤岸防护时,河道大量地被衬砌化、硬质化,这固然对防洪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混凝土护坡将水、土体及其他生物隔离开来,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

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1-08-26T11:34:00.8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作者:张恩继[导读] 近年来,随着环保主义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生态护岸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张恩继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近年来,随着环保主义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生态护岸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相较于传统护岸工程,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保护河滩免受河流冲击,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并修复河道沿岸的自然环境。

本文将论述生态护岸的相关研究,并阐述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就生态护岸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态护岸;水利工程;研究;应用中国图书分类号:TV871.1;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Zhang Enji( Land Surveying,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Xi’an 710075,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re and more ecological revetments appea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vetment project, ecological revetment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beach from the impact of the river, but also prevent soil erosion and restor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long the river.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and elaborate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s prospected.Key words: Ecological revetment;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Research,application 引言在天然河岸附近,生长着茂盛的水草、树木,出没着各种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在浅滩还有鱼类游动,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因此,人们在江河沿岸耕作土地、捕鱼狩猎、繁衍生息,并兴建起城市、村庄。

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方面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方面应用

I【科技推广与应用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方面应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护岸概 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其作为生态学 及工程学交叉学科的交叉概念,实际 应用过程中,重点表现生态护岸应该 体现出现代水利学、环境学、生态学等 学科的综合要求。

生态护岸主要基于 传统护岸功能及作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护岸工程的生态效果,并达到水 体、土壤及生物之间和谐促进、共同发 展,构建高质量的自然环境状态,因此 有必要推广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整治 工程方面的应用。

一、传统护岸技术类型传统护岸结构主要利用钢筋混凝 土、石块构建直立式结构,能够有效确 保防洪排涝效果及岸坡结构稳定性,还可有效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但 也会致使传统护岸出现渠道化及人工 化情况,对于水体及土壤之间作用关 系产生不良影响。

当前传统护岸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 干"块石护岸技术主要利用各种材质坚硬且合理级 配石块对于河道航道坡岸实施人工铺 砌,并且相关原材料获取较为容易且 施工简单,假使出现损坏情况,维修极 为方便。

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排水性能 极佳,整体工程造价低,但对于石块平 整度要求极高,适应变形能力较差。

2. 浆"块石护岸技术与干砌块石护岸技术使用同种原 材料,并利用人工方式将砂浆注人坡 岸缝隙位置实施砌筑。

该技术不仅能 够对于河道起到一定程度保护作用,还能提升河道整体美观程度。

浆砌块 石护岸技术优点及缺点也和干砌块石 护岸技术基本相同。

3. 混凝土预制块护岸技术主要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方 式,对于预制块尺寸精确性要求较高,这样才能确保预制块之间紧密程度。

同时该技术应用施工工期较短,还能有效确保坡岸度,但预制块运输至施工现场难度较大。

二、生态护岸技术概述1. 生态护岸类型现阶段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护岸种类及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情况,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生态护岸技术包括三种:(1)自然原型生态护岸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种植各种植物方式全面提升护岸自然特性;(2)自然型护岸技术,该技术不仅需要种植各类植被,基于护岸基础上添加各种天然石材及木材护底,用以重点提升护岸抗冲刷能力;(3)多自然型护岸技术,该技术主要在自然型护岸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利用混凝土等诸多材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岸堤强度及稳定性。

浅析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

其中,河道和水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不决问题。

为了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态护岸的概念及特点生态护岸,是指在满足防止岸滩侵蚀、保护岸滩整体稳定、保持水域生态系统功能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植物、岩头、人工合成材料等自然材料构筑的综合护岸。

生态护岸的特点是能够保护水域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以达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中的应用1、防护水质污染生态护岸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水体污染。

在深化河道和整治沿岸溢油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护岸选择高效、低成本的生态护岸,将能够极大地消除水质污染。

2、保持水域稳定生态护岸的設置可以改善地质环境,使水域保持稳定状态,这样可以减少河床搬移和地质变化,对于航道的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3、促进航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岸中的植被及水草生长,具有吸附泥沙、稳定河岸、保护河床等功能,可大大改善水域的环境,恢复水域的生态功能,保护水体生物生存环境。

4、提高护岸效率相对于传统砖混泥土岸墙,生态护岸采用当地资源建造,花费较低,护岸寿命较长,而且立体、柔性、水润草茵,增强了抗冲能力,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

三、必须注意的问题在生态护岸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十分关键的。

由于航道整治工程通常需要大量的土方开挖和深化,这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

例如,挖掘形成的河岸强度会降低,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来加强防护。

此外,施工及运输过程中对土壤的破坏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在配套整治的同时加以改善。

四、结论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对于恢复水域生态功能、保证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从性价比、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综合考虑,明确了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这表明生态护岸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41卷第2期2020年4月水 道 港 口JournalofWaterwayandHarborVol.41 No.2Apr.2020收稿日期:2019-04-19;修回日期:2019-09-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200);广东省水利创新科技项目(2017-1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TKS170203)作者简介:王一航(1996-),男,河北高碑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口海岸水动力及泥沙研究。

Biography:WANGYi hang(1996-),male,masterstudent. 通讯作者:张金凤(1978-),女,教授,主要从事河口海岸水动力及泥沙研究。

E mail:jfzhang@tju.edu.cn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王一航1,张金凤1,2,张 娜1,3,张庆河1(1.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2.天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50;3.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摘 要:生态护岸是一种将植物引入其中的环境友好型护岸形式。

和传统的工程护岸相比,生态护岸在维持工程结构安全性的同时,维护了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文章从生态护岸的含义和理论出发,首先介绍其特点和优势,再对已有的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进行总结,最后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态护岸;植物;模型试验中图分类号:U61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43(2020)02-0210-08水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而在水陆相接的过渡地带———岸坡,在调节气候、涵养生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岸坡常常受到洪水、波浪、风暴潮等灾害的破坏,因此,应当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加强对岸坡的防护[1-2]。

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

生态护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

政府应出台相应法规,对二次供水系统选择、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日常运行维护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定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城市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需求相匹配,并应符合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要求。

同时针对新建二次供水用户,供水管理部门将在其项目开工建设时,就从二次供水方案审核、设备选型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标准的用户勒令整改,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

3.2完善专业人员维护机制和加大研发力度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次供水服务属于小区物业的管理范畴,且分散于各个不同的物业公司,大部分物业公司大多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为居民二次供水服务,一般由小区的检修人员兼管,因此缺少专业的能力和知识,这就导致在平时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中,维修人员不遵守二次供水检修标准,出现消毒不到位、服务不及时、敷衍了事等问题。

这样就为人们生活埋下了隐患,为避免更严重的事情发生,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出相应政策进行统一管理,比如要求物业公司组建二次供水服务的专业队伍,减少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小区都采用的是传统的二次供水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水质容易受到污染,而且浪费能源,供水可靠性差,因此,我们应加大二次供水系统优化的研发力度,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因为二次供水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供水水平。

3.3合理管理城市管网系统做好现有管网的全面普查,对管网的走向、口径、布设时间和使用状况等简历信息档案。

供水管网改造要与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从功能分区和远期供水的需求量方面设计科学管网布局,有句话实施供水管网更新。

根据需要变更枝状为环状管网,增加供水可靠性。

重点改造运行使用年限超过50年及城区中老化和漏损严重的供水管道。

此外设置管网检漏机构,配备专业检漏人员和工具仪器,有条件的供水企业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对管网测压、测流和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简历良好的追踪分析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更换破损供水管道、配件,降低管网漏耗;管道定期清洗维护,减少管道结垢。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护岸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重点介绍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固化技术护岸、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和格宾柔性护岸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

它具备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几大功能。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护岸技术的探讨1.1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技术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入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受侵蚀的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应在1:1.5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施工完成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所选枝条的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枝条应尽量垂直于坡面,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cm~5cm。

同时在施工前削平枝条露出的部分,加水浸泡枝条,除去柳桩旁侧的枝条,桩底削尖以便于插入土层,注意保持树皮的完整性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1.2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

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由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

新形势下的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

新形势下的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

新形势下的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内河航道的运输量不断增加,内河航道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内河航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河航道的岸线,保障内河航道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内河航道是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航道的运输能力是制约内陆水路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

由于长期的开发和利用,内河航道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岸线的冲刷和滑坡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内河航道的安全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护岸材料的研究:选择适合内河航道的护岸材料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的材料有混凝土、砖石、金属、植被等,但这些材料在内河航道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耐候性差、易腐蚀等。

如何选择适合内河航道的护岸材料,是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护岸结构的设计:内河航道的护岸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内河航道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目前已经有一些护岸结构设计方案被提出,但对于高水位、波浪冲击等复杂情况的护岸结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 护岸施工技术的研究: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护岸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中,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岸材料的创新:未来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护岸材料将更加环保、耐用、经济,新型的护岸材料将更好地适应内河航道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2. 护岸结构的智能化设计: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的护岸结构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监测水文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城市河道堤岸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及趋势研究

城市河道堤岸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及趋势研究

1生 态 护 坡 的 基 本 概 念
生态护坡不同于传统上的护坡设计方式,它是指将植被与人工 强化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的,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 换和调节功能 , 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的可渗透l 生的人工护坡 。
2生态 护坡 的原 则
2 . 1 对 边 坡 的 自然 条 件进 行充 分 调 查 , 在掌握地理地质条件 、 边 坡 形状 、 土 壤 特 性 及 气候 环 境 的 基础 上确 定 总 体 设 计 方 案 。 2 . 2遵从植 物生 态习性 , 在选配植物 时应综合考虑 环境 条件 , 因地 制宜合理种植 。 2 . 3 保 持物种多样性 , 建立 乔 、 灌、 草三位一体 的多层次 的复杂结 构, 强调 以灌木为主 , 中长期效果为主 , 同时兼顾前期效果 。 2 . 4点 、 线、 面有机结 合 , 局 部地段重 点防护 、 绿化 和美化 , 局部地 段过渡处理。 2 . 5植物 品种选 择遵 从互惠共生的原理 , 协同植物 之间的关 系 , 提 高 植 物 成 活 率 。
合 理 引入 生 态 工程 技 术 . 减 轻 水利 £程 对 河 流 生 态 的 负面 影响, 避 免 自然 河 流 的人 工 渠道 化 。本 文 旨在 通 过 对 目前 国 内河 流堤 岸 生 态护 坡 的 发 展 背 景 . 主要 技 术 类 别概 括 来 推 动 这 一新 兴技 术的 发 展 实施
城 市 河 道 堤 岸 生 态 护 坡 工 程应 用及 趋 势研 究
周超 王继堂 李 文聪 , 陈美 ( t 山东 黄河东平湖管理局东平管理局

山东东 平
2 7 1 5 0 0 2山东黄河 东平湖工程局
山东泰安
2 7 1 0 0 0 )

生态护岸技术应用现状与应用分析

生态护岸技术应用现状与应用分析

生态护岸技术应用现状与应用分析摘要:目前国内外目前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和应用着重于生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工程的架构形式、植被根系的加固机理等方面,而对于其生态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工程运行后期的情况研究相对较少。

据此,水利工程要现实生态化,就要对生态护岸建设全过程进行考虑,并且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生态护岸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护岸;护岸建设;应用现状;应用分析;针对生态水利的定义,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认为,在实现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安全保障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并落实生态理念的工程设计。

生态护岸作为生态水利的重要技术组成,在发挥水利工程基础功能的同时,更多展现出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但生态护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1. 生态护岸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1.1 生态护岸应用现状虽然生态护岸技术应用广泛,但相较传统水利工程还是较新型的技术,难免会出现功能定位不明确,概念不清晰的时候。

之前有学者认为生态护坡是要综合考虑“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水安全”,满足护坡最基本的功能以外,要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采用新型的护岸材料的边坡工程。

后来学者还认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与外界保持着物质交换,能量传递,有着完整且复杂的食物链,维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个集“稳定性、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为一体的新型岸坡。

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认为生态护岸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含义,不单要满足生态性,还要满足护岸安全、稳定的基本功能,同时还要体现岸坡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按照当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工程,采用的生态护岸形式可谓多种多样,除了一些常用的生态护岸形式,目前还在研究更加优质、先进的生态护岸形式以适应更多实际情形下的护岸形式。

北京林业大学的皇甫文君研发的“坡改平”生态护坡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区建设中应用。

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

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

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摘要:在现如今本国的河流整治环节中,易发生过度硬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生态技术所支持,为生态发展提供保护。

生态护岸不单单只含传统的洪涝整顿和保护水土的能力,还包括了城市的景观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而达到了人和自然友好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生态护岸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包括破损机理问题及耐久性,生态恢复状态地评定。

并列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的生态护岸技术方面有所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生态护岸;结构型式;技术一、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状况在1990年以后,我国对河流生态护岸技术愈发重视。

其中有在“十一五”时,我国实施了关乎生态岸坡方面的实践,在沪、粤、浙等城市及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项目大力推动下,做出了一些重要的示范项目。

可是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季节性限制当前,植物的基本性能和群落是否稳定两个方面欠缺对应的研究,一方面,对植物的有氧化并且调节环境有了一些季节性的限定,无法有效实现生态效应;另一个方面,对于河流的生态恢复过程内,由于某些利益的驱使,人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从而漠视自然法则,背离生物生态学基本规律,只是在生态恢复养护中的一两年有相对完好的绿色,从此之后就荒废了。

(二)材料污染除过乡土树种是运用纯生物技术方法,大部分运用硬质的产品例如绿化混凝土等其都有各种状况的污染。

应高度重视。

(三)生态袋护坡耐用性问题生态袋护坡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会形成塌陷。

导致坡面出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并影响外观。

所以,在进行河流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植被地选取必须要依据植物群落的基本特点,例如,群落演替和多样性问题,并且在护岸的耐用性及生态方面相联系、相结合,然后深刻研究,从而保证岸坡的安全性、可观赏性、适宜性,使得河道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改善。

二、中小河流生态岸坡构建技术以前的护坡技术随着土木工程地进步而进步,并有着长远的发展史。

河道生态护岸形式及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护岸形式及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护岸形式及应用研究摘要:生态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岸进行对比,总结了生态护岸功能及技术现状,介绍了生态护岸技术的常用措施及应用,以促进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岸;形式;应用;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在保障经济生活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开展河道生态护岸是恢复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河道的实际需要。

生态护岸工程是指用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措施,对河岸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模式。

生态护岸工程是充分发挥植物根系的固土功能和植物枝叶的覆盖作用体现的。

1河道护岸工程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

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使得许多河道被人为渠化。

这样一来,对河道和人类造成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1.1河岸衬砌硬化土体与水体的关系相割裂,隔断了河道水域中的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接触,并引起其自然生存环境恶化,河流的天然自净能力下降;1.2河道两岸修筑防洪堤岸实施硬化护坡之后,河流从前的滨水环境发生了改变,人与河流原本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人们失去了往昔那种自然野趣的亲水、休闲和娱乐场所;1.3按传统方法整治后的河道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向笔直,与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需求和心理期待完全相背。

到20世纪中叶,随着回归自然、景观文化、亲水等新理念的不断涌现,生物护岸技术开始得到了重视,其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

现代生物护岸技术是结合工程、生物与生态的理论,有意识地尽量利用天然材料作为河岸保护的素材,进行生物护岸建设,不再仅仅强调护岸的抗冲刷力、行洪能力等,而是强调安全性、稳定性、景观性、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的完美结合。

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3-02T02:01:48.66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20期作者:张磊[导读]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磊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运用生态型护岸既满足工程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延长工程施工寿命,又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生态护岸技术是生态水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水利、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现阶段生态型护岸已经逐步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文章以此为重点对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型护岸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建设与创新。

关键词:生态型护岸;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引言生态护岸作为生态水利的重要技术组成,在发挥水利工程基础功能的同时,更多展现出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但生态护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目前国内外目前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和应用着重于生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工程的架构形式、植被根系的加固机理等方面,而对于其生态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工程运行后期的情况研究相对较少。

据此,水利工程要现实生态化,就要对生态护岸建设全过程进行考虑,并且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生态护岸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目的。

1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运用原则生态理念是我国着重推行的现代化理念,该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有助于促进河道建设朝着生态环保趋势发展,属于治理工程符合时代需求的关键做法。

河道工程和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应该主动落实生态环保理念,从设计角度上改进选取设计方案,引导河道治理基于生态环保切实推进,真正提高工程施工水平,优化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为开展河道治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人工生态护岸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人工生态护岸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人工生态护岸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邓灵敏聂文婷张志华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1年第06期摘要:传统的硬质护岸如浆砌石护岸、混凝土护岸造成河流形态平直化、阻碍了流域内水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同时随着河流污染程度的增加,河流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

人工生态护岸兼具护坡及生态修复功能,在河岸治理工程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人工生态护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人工生态护岸的类型、生态修复及护坡技术、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人工生态护岸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人工生态护岸;生态修复;河岸治理;水体净化;防洪中图法分类号:TV8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ki.cjjsjj.2021.0608河岸带是陆地与水系的交汇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土缓冲、微气候调节[1]等。

然而,河流冲刷通常导致河道淤积、岸坡滑塌,同时强降雨引起水土流失[2],因此需对岸坡采取防护措施。

传统河岸防护工程主要包括浆砌石护岸、石笼护岸、混凝土护岸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河水对岸坡的冲刷,但由于其平直的结构、单一的材料阻断了河流岸坡与空气、水之间的交互联系,破坏了水生生物、水体环境与岸坡之间的营养交换,影响到了河流的生态功能[1]。

此外,河流还面临另一个主要威胁,即污染物排放,这可能会使河水从清澈的、以植物为主的状态转变为以藻类为主的混浊状态[3]。

河流护岸对河岸带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既实现岸坡稳定又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是当前面临的难题[4]。

在此背景下,兼具护坡及生态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应运而生,在河岸治理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延伸。

生态护岸采用人工与生态材料结合的方式对河岸进行改造,实现岸坡稳定的同时又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5-6]和河流自我修复能力[7-9]。

目前,根据人为干扰程度将生态护岸分为自然生态护岸和人工生态护岸两大类型[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护岸研究与工程应用趋势作者:唐国滔生态护岸是现代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运工程,主要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十分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

以往人们往往在河道护岸过程中只考虑护岸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故多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修筑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导致河流失去原本完整的结构和作为生态廊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1]。

在外观上较为单调生硬,多数情况下与周边的景观不协调,与目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相违背。

因此,做好河道的生态护岸工作为实现碧水蓝天、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护岸的功能所谓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其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在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可以等到充分保证,同时其具有较好的抗洪强度和丰富的河流地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的护岸也从最初的规范水流向这一单一功能,又增加了防洪功能以及提供给人类休闲、观赏和亲近水体等功能,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

1.1 防洪功能生态护岸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岸型式,本身就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

生态护岸的植被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文状况,使水循环途径发生一定的变化。

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

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坡面植被大量向堤中渗透储存,缓解洪峰,起到径流延滞作用;当枯水季节到来时,储存在大堤中的水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生态护岸中大量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水土保持效果很好,堤岸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

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养水分的作用。

1.2 生态功能生态护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区域。

生态护岸的坡面植被可以带来流速的变化,为鱼类及两栖动物提供觅食、栖息场所,对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植被覆盖充分的护岸是河岸带生物多样性的保障[2]。

另外,生态护岸主要是采用天然材料,从而可避免建筑材料中所含的大量化学添加剂对水环境带来危害。

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河岸线做成不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让河岸边的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面、绿地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

这样就可营造出丰富的生态环境条件,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系统。

一个健康的交错带能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高,为动物以及水生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等;一个脆弱的水陆交错带不但不能使水陆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而且会导致生态不断向恶性方向发展。

1.3 景观功能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近些年来,国外大量采用生态护岸技术,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和笔直的河道走向”的静态美,通常是让河道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浅滩、深潭,与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水路自然衔接。

陡峭、平缓的多种构造使多种材料的堤岸浑然一体,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顺应现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较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

此外,因地制宜的设置一些亲水设施,可以让人与水的关系通过护岸这一载体的灵活变化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4 自净功能生态护岸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功能,改善河流水质。

当污染物排入河流后,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而细菌、真菌又被原生物吞食。

其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类又被水中的浮游动物、鱼、虾等所食,这种水体的自净作用,以食物链方式降低污染物浓度,生态护岸上种植在水中的柳树、芦苇等水生植物,能从水中吸取无机盐营养物,其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吸附的介质,有利于水质净化,可减少岸坡上的营养物质流入河流[3-4]。

生态护岸营造出的浅滩、放置的石块、修建的丁坝、鱼道形成水的紊流,有利于氧气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有利于好氧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改善水质,使河水变得更清澈。

2 生态护岸的建设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工程,在国外已有较广泛应用,然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新型河道护岸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前,我国的护岸工程也已开始向生态型发展,植被护岸多和其他类型的护岸结合使用,在美化环境、改善水质等方面考虑,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护岸。

2.1 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5]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手段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

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用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

建筑垃圾固化桩护岸技术较适用于各种水力条件复杂的河段,其护岸效果好、施工简单快速,并可实现废物利用,成本是传统混凝土护岸的三分之一左右。

土壤整体固化(+植草)是利用固化剂将土壤与一定比例建筑垃圾细料的混合体进行固化,通过固化剂的水化作用引起的系列反应把松散的土壤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抵抗水力剪切作用,控制水土流失。

该护岸技术主要解决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题,可当日配料当日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

在土壤固化表面上可以撒播一些草种或铺设草皮,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其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发达的根系与土壤的固结更加牢固。

2.2 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6]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也应在1.5:l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也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设置完工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其所选枝条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

枝条的设置应尽量垂直于坡面,枝条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5 cm即可,同时在施工前对露出的枝条部分进行削平、加水浸泡枝条、除柳桩旁侧的枝条、保证树皮的完整性及桩底削尖以便易于插人土层,以增加成活率。

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岸坡的腐蚀,大大加强了抛石坡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可降低河岸附近水流的流速;护岸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辐射,从而对水温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植物的覆盖作用可以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植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3 直立式生态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较适用于老城区的河道,我们知道在许多城市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河道狭窄、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拓宽河道有限,并涉及高额的拆迁费用;还有的河道位于历史古镇,为保护古镇原貌,需利用现有老墙等问题。

根据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实践,下面的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方案较适用于老城区河道护岸[7]:(1)绿化砼挡墙结构墙体是采用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叠砌而成的挡墙,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是由砼应力框、无砂混凝土、反滤隔层组成。

墙后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结构比较稳定和水位降落比较安全,对那些城区拓宽受到限制的河道起到了增加河道过水断面积,同时提高河道蓄洪除涝能力。

另外,结构耐冲刷能力较强,透水性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水体交换,耐腐蚀性强,能有效改善河道水质;结构施工相对方便,工程造价低。

(2)浆砌石重力式老挡墙绿化改造护岸结构是将原挡墙视为基质层,采用绿化混凝土作为母质层,采用适当的园林技术培育植被层。

这种结构对原墙壁不造成破坏,不影响耐久性,构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修复后的挡墙自然、美观,使老挡墙同时具备防洪安全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

(3)绿化砼贴面浆砌石重力式挡墙护岸结构对挡墙主体为浆砌石结构,在墙的迎水面设一定厚度的绿化砼贴面,贴面选用一定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或卵石,有效孔径满足植物根系生长和小型鱼类隐蔽和栖息,其具有很好的保土、附土、滞土能力,能适应植物生长。

2.4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护岸自嵌式植生挡土墙[8-9]通常是由自嵌式植生挡土块、塑胶棒、滤水填料、加筋材料和土体组成。

该技术主要是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块体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作用,此结构无需砂浆混凝土施工,依靠带有凸缘的块与块之间嵌锁作用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

自嵌式植生挡土块也可水平分层布置拉接网片构成加筋挡土墙,土体中的拉接网片使块体挡土墙与土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大了墙身宽度和重量。

这样砌块和加筋土共同作用相当于重力式挡土墙抵抗土压力和顶部荷载等的破坏作用[10]。

与其它挡土墙护岸技术相比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有较大的革新:(1)相对柔性结构。

它对挡土墙基础要求不是很高,可以承受一定的位移与沉降而不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在松软地基上应用该技术比较适用。

(2)采用干垒成墙,允许水持续透过挡土墙,而这一透水作用有效降低了挡土结构后水压力作用。

也是由于这个特性,在河、渠护岸中应用,可以促进挡墙外河水与挡墙内地下水交换,提高了河道、渠道的自净能力,也有利于各种水生物的生长,是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挡土墙结构。

(3)砌块挡土结构可以在现场设计挡土墙位置、层位、高度与施工方法。

可以改变砌块形状、大小并在可不用机械施工场地进行施工,而无浆砌的施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工期。

2.5 格宾柔性护岸格宾网箱[11]是由格宾网面构成的长方体箱形构件,是由有一定间隔大小的隔板组成若干单元格,同时用钢丝对每个隔板的周边和面板的边端都进行加固。

在护岸施工现场再向格宾网箱里面填充石料,根据不同护岸地区、不同工程等级和不同类别而所采用的填料也是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碎石、片石、卵石、砂砾土石等。

所填料的大小一般是格宾网孔大小的1.5倍或2倍选取,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如砖块、废弃的混凝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