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的分类建设
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综述

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综述【摘要】护岸设计是指在岸边或河堤上建造一定结构的设施,以防止岸坡、岸堤受到流水、波浪、冲刷等侵蚀破坏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进行综述,分析了常见的护岸设计原则、护岸类型、自然护岸设计原则、工程护岸设计原则以及挡土墙护岸设计原则。
强调了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在防护岸体的选择、施工和维护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保护岸线和沿岸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探讨了未来护岸设计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加注重环保、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及结合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护岸设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护岸工程的防护效果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护岸设计原则、护岸类型、自然护岸、工程护岸、挡土墙、设计原则、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综述护岸设计是指依据岸线地质、水文环境等特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来保护岸坡、防止岸线侵蚀和滑塌的过程。
在护岸设计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选择适合的护岸类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护岸设计原则和护岸类型综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护岸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护岸设计时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兼顾生态环境、考虑气候变化、保护岸坡稳定、与周边环境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等。
在护岸设计中,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人为破坏生态系统。
也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极端天气导致的影响。
保护岸坡稳定、与周边环境协调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是护岸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护岸类型综述方面,护岸类型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施工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护岸、工程护岸和挡土墙护岸。
自然护岸是指通过植被、生物岸等方式来保护岸坡的一种护岸形式。
工程护岸是指通过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构建的护岸结构。
挡土墙护岸是指通过挡土墙等方式来防止岸坡滑塌的护岸形式。
不同类型的护岸在不同的岸线地质条件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进行护岸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护岸类型,以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生态护岸的类型及应用

生态护岸的类型及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对生态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
生态建设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将生态工程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
对目前国内外生态护岸工程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内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五种河道护岸工程类型与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国内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类型;应用效果引言:生态护岸保护是一项多学科,多功能的固体护岸工程之一,利用植物根系深入土壤,或利用植物和传统护岸相结合,对河岸边坡进行防护,恢复河岸植被,提高河道净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其他多种河岸保护形式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步改善,建立绿色生态河道,保护河道生态是恢复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础。
1.生态护岸设计1.1护岸细部设计对于河道护岸的设计应点、线、面交织,平面与立体绿化结合,色彩和造型兼顾,植物和景观小品相互映衬,既保证沿河绿化面积,有增强景观美感。
生态护岸肩部宜做倒圆处理或插入绿化槽,软化肩部生硬感;水际部分宜通过设置宽度变化的台阶或坡角固槽处理,丰富水边形态,缓解单调感;生态护岸台阶部分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宜采用毛石等装铺材料,营造舒适宜人的亲水空间,保证生态护岸景观整体序列感。
1.2生态护岸结构构造型式在三种工况,护岸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1)当现状天然河段已满足行洪要求且河岸稳定,可不采取护岸工程措施。
2)在河岸冲刷崩塌严重、险工段的河段,岸坡应采取必要的护岸工程措施。
不同情况下河道护岸形式选择见表1。
3)护岸工程基础处理措施应根据河道形态(顺直、弯曲、凹岸)、水流流速、险工险段等不同情况对堤脚基础采用抛石护脚、混凝土桩、木桩、格宾石笼结构、钢筋石笼及干砌大块石等措施进行防冲保护,对浅层淤泥质堤基应作挖除或部分置换处理。
现代生态护岸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缘起河道的生态问题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而恢复河道生态的根底是生态护岸。
以往人们在建造河道护岸时经常只考虑护岸工程的平安性和耐久性,多项选择用干砌石、浆砌石以及浇注混凝土、预制块等方式,这种结构的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破坏了河流的完整性,以及廊道的生态功能,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硬质护岸不仅外观单调,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周围景观也不协调,违背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开展趋势。
河道不但需要航运,泄洪,灌溉和排水,供水等传统功能,而且还应具有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
如果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那么护岸是城市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其生态建设将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开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已不断加强与提升,对水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生态护岸利用植物或者将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有助于对河流水质的改善 [1] 。
生态护岸的应用是现代河道治理建设的趋势,搞好生态护岸工程对于创立碧水蓝天、坡绿岸荫、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运工程。
1.2 现代生态护岸的含义及功能生态护岸的定义生态护岸是河道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
河岸广义泛指陆地和河流的交界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的地带,包括河边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等。
河岸是水陆交错带,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动物及微生物,整个系统内部和与相邻系统之间发[1]张云等编著:?珠江三角洲河涌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指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年 3 月出版,第111页。
生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河岸作为水陆交错带,既有环境资源价值,又有生态功能的地带,维系和支持着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生物生产率[1]。
生态护岸介绍

1.生态护岸生态护岸不仅能起到防冲促淤的目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1.创造生物栖息地的滨水区生态护岸此类护岸技术通过对萤火虫、蜻蜓等昆虫类和鱼类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其专门设计护岸。
该护岸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人类休憩、亲近大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
(l)萤火虫护岸设计通过对萤火虫“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各生长阶段生活习性的连续性研究,可以构建最适宜萤火虫生存的护岸环境条件。
例如:在靠近水流的石缝间种植萤火虫喜爱的水芹、艾篙、垂柳等水生植物;在河岸打桩以确保其产卵所用苔鲜的生长;在护岸构建时采用蛇行低水护岸,减缓水流流速,保护幼虫不被冲走;河底铺设卵石,为幼虫提供藏身之处和食物来源;建造多种岸坡形式,尽量多在岸坡留缝隙,以确保作茧场所。
图5.13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考虑方式.根据萤火虫一生的变化和生态习性,成年的萤火虫在靠近水边,潮湿而柔软的苔鲜里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水中以水中小生物为食,九个月后幼虫上岸,钻入土中成蛹、做茧。
40天后,羽化成虫。
(2)鱼巢护岸设计鱼巢护岸结构是以营造鱼类的栖息环境为护岸构建的主要考虑因素,选用鱼类喜欢的木材、自然石等天然材料为鱼类建造的庇护场所。
木头、残彻石头鱼巢护岸是将由木头、残枝、石头组成的构造物安置在河岸底部,可在河岸就近寻找适合的材料迅速构筑而成。
以改善鱼类栖地环境、吸引昆虫等生物栖息、增进食物网络、避免河岸冲蚀及提供阴影。
1.护岸通过增加植物覆盖,与河流边的植物一起形成河流植物网络,增加了绿地面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加固堤岸,高覆盖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增加水体的净化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过程消减有机污染物,从而增强水体自净作用,改善河流水质;3.生态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
生态河岸把滨水区植物与堤内植物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4.生态护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5.生态河堤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侵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路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河道生态护岸类型及适用条件

河道生态护岸类型及适用条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能力,需要不断总结更加完善的施工技术,以加强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措施引言传统型护岸设计过于追求最经济河道断面输送最大流量,导致河道渠化严重,阻断河道水体与两岸地下水体的交换,严重破坏河道的生态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新农村建设需求,在追求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河道生态、景观效果。
生态护岸技术是将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对坡面进行多空化和粗糙化处理,有效减小水流对岸坡的冲蚀和淘刷,改善河道护岸的生态性能,提升河道景观效果的新型护岸型式。
1生态护岸设计原则①安全稳定性,护岸最基本功能为提高防洪安全和固土护坡,安全稳定性是护岸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和首要满足的设计要求;②生态持续性,即在满足护岸安全稳定性能的前提下,加强水生态环境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的保护,减少工程实施对水生态的负面影响,达到人水和谐发展的效果;③经济有效性,护岸的型式选取应在经济条件许可范围内,充分保证护岸功能的有效发挥,即效益最大、风险最小;④因地制宜性,结合现状护岸的地质、地形及当地建筑材料存量情况,尽可能保持原有天然河道的自然生态型,在必要部位设计适合现状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当地建材丰富的护岸型式;⑤景观亲水性,城镇、景区、休闲旅游河段的护岸应考虑景观、亲水及缓行步道的需要。
2护岸工程类型(1)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一般是指顺坝和丁坝的修建,同时还要将水流引开,与堤岸距离较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水流对边坡造成的影响。
简单来说,护岸形式包括潜坝、丁坝、丁顺坝等,其实每种坝体的结构基本相似,就目前我国护岸工程中最常用的就是丁坝式的护岸,一般用在水流比较缓慢而河床又比较宽阔的河流地段中,可以对水流进行有效的调节。
(2)坡式护岸。
对于坡式护岸来说主要是利用抗冲材料沿着岸坡一直到坡脚的位置进行覆盖,从而形成护岸,这种护岸形式较为常见,并且不会对水流以及河床的边界造成影响。
河道生态护岸设计概况

1、护岸型式及选择1。
1形式概念:生态护岸有自然护岸、人工护岸和生态护岸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型生态护岸形式为河道天然(自然)形成的驳岸防护体系。
人工护岸形式是按河道防洪排水、灌溉输水、航运交通、水生养殖等功能而进行工程需要建设相结合的各类护岸防护形式。
生态护岸形式是按自然驳岸形式和人工护岸功能体系、实现生态功能的无缝融合、“天人合一”的统一形式。
1。
2生态护岸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具有实现水土保持、物质交换、环境空间等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
1。
3组合形式的生态护岸的基本形式可有直立(挡土墙)、坡形、多极、平台及相互组合并与景观相结合的具体型式。
1。
4型式选择1。
4。
1基本规定生态护岸设计的形式应遵循满足河道功能、坡体安全稳定、结构适应耐久、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生态护岸的坡体安全稳定符合现行规范的相关安全稳定的要求。
生态护岸的结构形式应满足现行规范工程结构使用年限的要求。
生态护岸应就地取材、利于施工和维修。
对不同河段或同一坡面不同部位可选用不同的护坡形式。
临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风浪大小、近坡面水流、坡后土质等情况,结合护坡的等级确定。
通航河流船行波作用较强烈的河段,护坡设计应考虑其作用和影响。
背水侧护坡的形式应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浪高要求,并结合护坡高度和土质情况确定.挡墙和护坡均应该设置基座,挡墙处基座埋深不宜小于0。
5m,能够满足挡墙和护坡的安全要求。
坡面高度大于4m后,宜设置排水设施。
坡面竖向排水沟可每隔50~100m 设置一条,并应与平行河堤走向的排水沟相连通。
护岸生态防护的设计形式与使用措施,应具有对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宜遵循、符合和满足物质交换原则、水土连续原则、植物生长及多样性原则.(1)交换原则:组成体系具有满足如水、气等能量与物质不断流动、交换的型式。
(2) 连续原则:坡面防护组成不得隔断坡面土层深度信息联系的原则,满足坡面植物存活、发育、生长的自然条件。
(3) 多样性原则:坡面生成结构满足多样性植物相对调节、生长的环境,使得组成体系具有一定的自动适应、相调节的生物生存与生长环境。
常用河道生态护岸的几种类型

生态护坡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1生态护坡的功能(1)护坡功能:植被有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2)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3)改善环境功能:植被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
2生态护坡的形式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需采取一定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1)重力式挡墙;(2)扶壁式挡墙;(3)悬臂式挡墙;(4)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5)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6)锚喷支护;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
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1)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护坡主要由网垫、种植土和草籽3部分组成。
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的模式有几种.doc

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的模式有几种在不同的河流段,由于其地理位置、地势、气候、降水量等的不同,所形成的坡度和冲蚀条件是不同的。
这就形成了三种适用于不同河段形式和冲蚀条件的生态护岸模式。
1原生态型治理模式原生态型治理模式就是利用天然材料来进行护坡,通过具有喜水特性和根系发达的植物来进行草皮护坡、土壤生物工程,如:喜水特性的植物主要有白杨、柳树、芦苇、菖蒲等,适宜种植在水中来加固河岸。
而在河道坡岸上可以种植草坪,也可以种植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如沙棘林、龙须草、刺槐等。
这种治理模式可以对堤岸形成良好的锚固作用,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加固土壤,保持河道的自然特性,而且施工方便、投资金额较小。
但是其抗洪能力比较差。
因此,原生态型治理模式适用于在坡度较缓或腹地较大、侵蚀不严重的河段施行。
而且在这种模式的生态护岸中,很关键的一点是要选择适合的植被。
2自然型治理模式自然型治理模式不仅利用天然植被,而且采用原石、木材等材料进行护岸,而不采用混凝土等人造材料。
这种接近原生态型的治理模式在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有着很好地体现,例如,坡岸上以乔灌草相结合为主,水下采用石笼、木桩等。
而木桩型护岸是我们在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态护岸方法。
通过木桩在水下、坡角的设置,可以很好地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而且同时兼顾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但是这种方法的稳定性、安全性较差,木桩的使用年限相对较短。
从整体上来说,自然型治理模式通过植被与原石、木材等材料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整个护岸的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
但是,这种治理模式的投资金额要比原生态型治理模式高,施工量比较大。
在一些坡岸较陡、水流流速较大或冲蚀较严重河段这种模式应用比较多。
3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主要是将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加入到自然型治理模式之中。
这种方法除了具有自然型治理模式抗冲刷性高等优势之外,它的整体稳定性也比较好,可以抵御更大的洪水,抗洪能力强。
同样,由于其他人工材料的应用,造成投资金额增加,施工要求和难度加大。
内河航道几种生态护岸型式的特点分析

含学术|ACADEMIC内河航道几种生态护岸型式的特点分析◎苏福吕永兴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对内河航道的生态护岸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生态护岸凭借其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益以及自净效益为一体的优势,现已成为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的主流方向,极具经济与实用效益。
本文主要从几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的实际应用入手,对其各自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希望帮助相关施工单位在具体工程施工中选择正确的生态护岸类型。
►关键词: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型式应用特点对比利用植被或者植被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方式,对内河航道的岸坡进行加固与防护的河道护坡型式被称之为生态护岸,生态护岸除了能够防止内河航道岸坡塌方以外,还同时具备增强航道水域自净能力与增加自然景观效果的作用,是我国现阶段内河航道综合治理与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我国针对内河航道的生态护岸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比较匮乏,目前常用的生态护岸型式主要包括连锁块、土工网垫、透水箱、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结构稳定的硬防护。
1.内河航道生态护岸设计原则通常情况下,对于内河航道的生态护岸,在构建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生态护岸的耐用性,所以一般都会选择结构更稳定的刚性结构作为生态护岸的主体支撑结构,以此来保证生态护岸的稳定性,防止生态护岸被水流吹刷或者杂物碰撞而出现损坏现象,影响内河航道的正常使用。
现阶段,内河航道生态护岸的设计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在考虑其刚性强度的前提下,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考量,在建造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例如与生态护岸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及生态护岸建成后是否会当地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等,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护岸的整体使用性能与实用性,要在保证其具有美观、耐用、防护作用的前提下,尽量设计出能够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与人们相协调的,具有经济性、生态性以及景观功能的生态护岸。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人们观念的改变,河道护岸建设逐渐由单一防洪排涝向具有安全、生态、环保、景观等多功能方面转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1 生态护岸分类1.1 自然材料护岸1.1.1 自然草木护岸利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在河岸形成防护地带来保护岸坡稳定。
自然草木护岸的优点显而易见,利用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净化水体,同时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当植物生长茂盛后亦可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工程量比较小,方法简单,造价低,维护费用低,主要适用于农村河道工程。
其缺点主要有:护岸强度低,抗冲能力差,常水位以下植品种的选择难度大;在植物根系稳固前,护岸抗冲能力差。
1.1.2 人工竹、木桩(插柳)护岸人工竹、木桩(插柳)护岸是采用人工竹、木桩等已死的植物或柳桩为主要材料做成桩,将其打入地基中,形成近于垂直的护岸。
人工竹、木桩(插柳)护岸优点主要有:材料为天然材料对环境没有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小,人工竹、木桩可以作为生物的栖息地,待柳桩成活后变成天然活的护岸;材料易就地取材,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
其缺点主要有:人工竹、木桩有使用年限,需更换;抗冲性能一般。
1.1.3 梢料护岸利用柔软的植物活枝条,编织成梢架、梢料等规则结构,内填碎石、砂砾等,将其沉入水中,上覆抛石形成护岸。
梢料护岸的优点主要有:对生态影响小,材料易就地取材,施工方便,周期短,可利用拆除的混凝土护岸的大块材料作为抛石材料,小块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节省投资。
其缺点主要有护岸强度较低、抗冲能力弱、后续需更换。
1.2 砌石护岸1.2.1 干砌石护岸干砌石护岸是利用当地天然石材,采用干砌的方式堆积而成的护岸结构。
干砌石护岸的主要优点:材料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冲能力较强;砌石间空隙较大,为生物栖息繁衍提供场所。
其缺点主要有:结构适应变形能力差,对基础的要求较高,耐久性一般。
生态护岸分类

生态护岸分类生态护岸是一种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工程措施,在河流、湖泊、水库等岸坡上构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增强河流生态功能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护岸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构建材料分类1.自然材料护岸:利用天然材料如石头、木材、土壤等构建的护岸,具有自然、环保的特点。
例如,用鹅卵石铺设的河岸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材料护岸。
2.人造材料护岸:利用人造材料如混凝土、钢材、塑料等构建的护岸,具有耐久、稳定的优点。
例如,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的挡土墙就是一种常见的人造材料护岸。
二、根据结构形式分类1.直立式护岸:将护岸垂直于河岸,可以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河岸,同时可以提供人们休息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2.斜坡式护岸:将护岸以一定角度倾斜于河岸,可以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可以增强河岸的稳定性。
3.台阶式护岸:将护岸分为多层台阶,可以增加河岸的层次感和美观度,同时可以防止水流直接冲刷河岸。
三、根据功能特点分类1.防护型护岸:以防止水流侵蚀和冲刷河岸为主要功能,常采用耐久性强、稳定性好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2.生态型护岸:在防护河岸的同时,注重恢复和保护河岸生态环境,常采用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自然材料和结构形式。
3.景观型护岸:以增强河岸景观效果为主要功能,常采用具有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四、根据水文条件分类1.常年水位护岸:适用于水位变化不大的河流,护岸要能承受常水位的水压力,并具有一定的渗水性,允许水分渗透到岸坡土壤中。
2.季节性水位护岸:适用于水位季节性变化的河流,护岸要能承受高水位的水压力,同时要考虑到低水位时河岸的稳定性。
3.洪水水位护岸:适用于洪水水位较高的河流,护岸要能承受洪水的冲击和侵蚀,同时要保证在洪水退去后河岸能够迅速恢复。
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分类1.水域护岸:直接与水体接触的护岸,要求具有较好的防洪效果和生态保护功能。
2.陆地区护岸:远离水体的护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绿化带、步行道、景观区等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生态护岸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背景为保护红树林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防止海域清淤后边坡毁坏,本项目在红树林外侧5-10m处设置生态护岸,全长约5.1km。
工程分为抛石护岸和钢筋石笼筑堤护岸两段,护岸底高程为疏浚底高程,顶高程基本按0.00m标高控制施工。
1.2 工程规模生态护岸共分为4段,全长约5.1km。
护岸底高程为疏浚底高程,顶高程基本按0.00m标高控制施工。
淤泥混粉细砂回填36143m3,级配碎石反滤层6591m3,水下抛石护岸69767m3,钢筋石笼筑堤7310m3,抛填大块石护底1960m3,土工布59509m2,护岸美化绿化17293m2。
二、施工组织条件2.1 现场条件本工程所处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盛行。
施工区较为狭窄,低潮时两侧大部分区域干出。
2.2 材料供应疏浚工程除柴油用量较大外,对电、水、建材的需求量均较小,可就近解决。
护岸工程所需的石料可在当地购买,石料供应点位于犀牛角镇,通过陆路运输至施工区附近,运距约15km,建设临时码头装船运至施工现场。
三、施工方案3.1 抛石护岸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水下抛石,将石料抛投至设计位置,确保护岸结构稳定。
(2)施工步骤:测量定位、抛石作业、抛石压实、质量控制。
3.2 钢筋石笼筑堤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钢筋石笼结构,将石料装入石笼内,形成护岸结构。
(2)施工步骤:制作石笼、石料装填、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3.3 反滤层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反滤层,防止护岸结构内部发生渗透。
(2)施工步骤:测量定位、级配碎石铺设、压实、质量控制。
3.4 土工布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土工布覆盖护岸结构,防止护岸结构内部发生侵蚀。
(2)施工步骤:测量定位、土工布铺设、压实、质量控制。
3.5 护岸美化绿化施工(1)施工方法:在护岸结构上种植植被,提高生态护岸的观赏性。
(2)施工步骤:测量定位、植被种植、养护、质量控制。
生态护岸工程做法

生态护岸工程旨在通过合理设计和植被的引入来保护河岸、湖岸或海岸,以减轻水体侵蚀和泥沙冲刷的影响。
以下是生态护岸工程的一般做法:
1. 生态评估与设计:
- 进行生态评估,了解当地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
- 根据岸线特点、波浪影响等,设计生态护岸方案。
2. 岸线准备:
- 清理岸线上的杂草、垃圾和其他障碍物。
- 平整岸线,使其适合生态护岸的建设。
3. 生态工程材料的选择: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如湿地植物、沙丁草等。
- 使用天然或生态友好的材料,如生物降解的控制材料、树木、草本植物等。
4. 植被种植:
- 在岸线上种植植物,形成天然的屏障,减缓波浪冲击和水流速度。
- 使用根系茂盛的植物,有助于牢固土壤,防止侵蚀。
5. 生态护岸结构的建设:
- 建设适当的生态护岸结构,如生态格栅、生态袋等,用于控制水流速度和波浪冲击。
- 可采用人工创造的生态堤岸,以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6. 水土保持措施:
- 配置植物覆盖和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泥沙冲刷。
- 添加覆盖物,如木屑、草垫等,有助于稳定土壤。
7. 维护与监测:
- 定期检查植被的生长状况,保持植被的健康。
- 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和补植,确保生态护岸的稳定性。
8. 社区参与与教育:
- 通过社区参与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护岸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 吸引当地居民参与护岸工程,促进可持续管理。
在实际实施生态护岸工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堤防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形式及其应用分析

堤防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形式及其应用分析摘要:堤防工程建设中护岸生态化是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它最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的改造活动和人类河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冲突与交换。
在大力提倡崇尚自然、重塑生态河道的工程中,保护城镇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生态护岸的概念,分析了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的区别,论述分析了堤防工程建设中河道生态护岸类型及特点以及堤防工程建设中河道生态护岸型式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堤防工程建设;生态护岸;形式;特点;应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河流和陆地生态系统干扰强度越来越大,使其结构和功能日益退化。
河岸带作为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的联系纽带,由于人类过度扰动给河岸带的生态状况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许多危害。
如河流防洪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河岸带生态环境恶化等。
为了保护和管理自然河岸带, 恢复和重建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的河岸带。
建造生态护岸是现代河道治理发展趋势,使河岸带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开放空间。
1 河道护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 改变天然河流的水文规律和河床地貌自然蜿蜒的河道可以能减低洪水的流速,蓄洪函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
洪水来临时,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的渗透和两岸防护林的储水。
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
裁弯取直河道使洪水的流量、流速、泥沙量增加,洪水压力转嫁到下游;筑坝、改道使河岸的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下降。
裁弯取直既改变了洪水的流向,增大了河槽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加剧了对河岸的冲刷和河槽的下切,使原有的河岸和堤防垮塌更为严重。
下垫面硬化促使洪峰流量增加,雨水汇集时间缩短,导致河流泄洪功能减弱,防洪压力增大。
1.2 防洪排洪工程的修筑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固化的护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使很多陆生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
破坏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使其不能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截留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
河道取直会提高流速,造成对许多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
护岸设计规范

护岸设计规范1. 引言护岸在河流、湖泊、海滩等水域中起到了防止岸边侵蚀和土壤流失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护岸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标准和规范,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岸设计规范。
2. 设计原则- 护岸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水文条件、土壤性质和地形特点。
- 护岸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承受水流冲击和波浪侵蚀。
- 护岸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 护岸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3. 护岸结构类型根据不同的水域条件和要求,护岸的结构类型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块状石护岸:适用于水流速度较快和波浪冲击较大的地区。
- 植被护岸:适用于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
- 塑料护岸:适用于水域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 钢筋混凝土护岸:适用于长期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地区。
4. 施工要求- 护岸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建设、环保和安全规范。
-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确保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 施工材料应符合设计规范,使用质量可靠的材料。
-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 护岸维护- 护岸的维护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定期清理护岸周围的杂草和垃圾,确保护岸的整洁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 如发现护岸存在破损、松动或泄漏等问题,应及时修复,确保护岸的功能正常运行。
6. 结论护岸设计在保护河岸、湖岸和海滩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护岸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域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生态护岸技术

1、生态护岸技术河道综合管理包括了截污、治污、引清调水、曝气复氧,底泥疏浚与岸线、河底工程措施以及陆域整治等等。
生态型指少用水泥、石砌护岸2、河岸带的生态功能•生态廊道•缓冲带•护岸3、河道生态护岸建设方法•传统河工学中的生态护岸方法•生态新型材料的应用•非自然生态护岸的改善4、传统河工学中的生态护岸方法•植物整理方法:种植柳树、水杨、芦苇、菖蒲等喜水植物,或者在岸边种植白杨树和榛树•工程管理措施:抛石护岸、沉梢护岸、面坡箱状石笼护岸、填梢护岸;5、生态新型材料的应用•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6、非自然生态护岸的改善•采用复式断面,尽可能避免一墙到顶的重力式护岸;•在复式断面中,在空间许可下,可将低水位以下断面做成蜿蜒有度的自然型河道;•局部地段可采用倾斜式或者台阶式护岸•凸岸可以采用生态护岸•重力式护岸,常水位以上预留二级平台,平台以下采用常青藤和地锦等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局部河面可将较直的河岸人工形成河湾,形成多样化生境建设河岸滨水公园:设置梯田式种植台、铺设临水栈桥、布置水边植物群落.一、前言1、定义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研究动态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
日本在10 年前就提出“亲水”的概念,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km 的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管理法进行整治,其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
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型式,避免以建造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 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提出了“给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间”的口号,试图从河流管理的角度出发,“与自然同在"。
几种最新形式的生态护岸

请介绍几种最新形式的生态护岸1、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6]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也应在1.5:l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也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设置完工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其所选枝条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
枝条的设置应尽量垂直于坡面,枝条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5 cm 即可,同时在施工前对露出的枝条部分进行削平、加水浸泡枝条、除柳桩旁侧的枝条、保证树皮的完整性及桩底削尖以便易于插人土层,以增加成活率。
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岸坡的腐蚀,大大加强了抛石坡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可降低河岸附近水流的流速;护岸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辐射,从而对水温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植物的覆盖作用可以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植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直立式生态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较适用于老城区的河道,我们知道在许多城市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河道狭窄、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拓宽河道有限,并涉及高额的拆迁费用;还有的河道位于历史古镇,为保护古镇原貌,需利用现有老墙等问题。
根据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实践,下面的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方案较适用于老城区河道护岸[7]:(1)绿化砼挡墙结构墙体是采用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叠砌而成的挡墙,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是由砼应力框、无砂混凝土、反滤隔层组成。
墙后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结构比较稳定和水位降落比较安全,对那些城区拓宽受到限制的河道起到了增加河道过水断面积,同时提高河道蓄洪除涝能力。
河道护岸工程项目划分方案

河道护岸工程项目划分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不断扩张,河道护岸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河道护岸工程不仅可以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河道护岸工程项目的划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项目目标1. 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2. 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3. 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三、项目划分方案1. 划分方式河道护岸工程项目划分主要采用功能划分和空间划分相结合的方式。
在功能划分上,将河道护岸工程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民生安全保障和城市建设发展三个方面,同时在空间划分上,将河道护岸工程分为城市和郊区两个空间。
2.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河道护岸工程中最重要的功能。
通过对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可以促进河道的自然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对于城市河道,可以在护岸工程中设置生态湿地、植被绿化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同时,在郊区河道,可以通过生态护岸工程,保护河道的天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防止泥沙淤积和水体污染等问题,保障水质的自净,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3. 民生安全保障民生安全保障是河道护岸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在城市河道护岸工程中,应当注重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
通过修建坚固耐用的护岸,防止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居民的侵害,同时通过设置防汛设施,保障城市的防洪能力。
在郊区河道,也应当通过护岸工程,保护农田和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可以在护岸工程中设置农田排灌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4. 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建设发展是河道护岸工程的另一重要功能。
通过修建美丽的护岸工程,可以提升城市河道的整体形象,促进城市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同时可以在城市护岸工程中设置游憩设施、运动场地等功能,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同时,在郊区河道,也可以通过护岸工程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修建沿河道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等,提升郊区的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生态护岸的分类及建设

生态护岸的分类及建设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工程,在国外已有较广泛应用,然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新型河道护岸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前,我国的护岸工程也已开始向生态型发展,植被护岸多和其他类型的护岸结合使用,在美化环境、改善水质等方面考虑,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护岸。
2.1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5]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手段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
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用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
建筑垃圾固化桩护岸技术较适用于各种水力条件复杂的河段,其护岸效果好、施工简单快速,并可实现废物利用,成本是传统混凝土护岸的三分之一左右。
土壤整体固化(+植草)是利用固化剂将土壤与一定比例建筑垃圾细料的混合体进行固化,通过固化剂的水化作用引起的系列反应把松散的土壤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抵抗水力剪切作用,控制水土流失。
该护岸技术主要解决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题,可当日配料当日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
在土壤固化表面上可以撒播一些草种或铺设草皮,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其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发达的根系与土壤的固结更加牢固。
2.2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6]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护岸的分类建设
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工程,在国外已有较广泛应用,然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新型河道护岸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护岸工程尤其是对沿江城市护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正在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重建“自然型”河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前,我国的护岸工程也已开始向生态型发展,植被护岸多和其他类型的护岸结合使用,在美化环境、改善水质等方面考虑,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护岸。
2.1固化技术护岸固化技术主要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固化剂、胶结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手段把那些松散的土壤或其他固体物质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体材料。
其中,固化桩插桩(+植被)是将用建筑垃圾固化而成的固化桩垂直插入河岸常水位带或按一定角度插入河底,按一定的间距排成堤状形式,桩间距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在桩顶处种植植物,植物长成后的根系便会蔓延到河堤土壤中,植物根系将坡岸土壤颗粒联固在一起,避免土壤流失,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促进土质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流。
建筑垃圾固化桩护岸技术较适用于各种水力条件复杂的河段,其护岸效果好、施工简单快速,并可实现废物利用,成本是传统混凝土护岸的三分之一左右。
土壤整体固化(+植草)是利用固化剂将土壤与一定比例建筑垃圾细料的混合体进行固化,通过固化剂的水化作用引起的系列反应把松散的土壤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抵抗水力剪切作用,控制水土流失。
该护岸技术主要解决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
题,可当日配料当日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
在土壤固化表面上可以撒播一些草种或铺设草皮,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其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发达的根系与土壤的固结更加牢固。
2.2扦插??抛石联合技术护岸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就是在抛石施工的基础上,截取植物的枝条随即扦插人抛石空隙之中的一种土壤生物工程方法。
扦插一抛石联合措施是由扦插和抛石两部分构成的,在抛石护岸中铺放交错的平砌石块可以对下层土质、沙质等易侵蚀河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土堤自身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岸坡就不宜过陡,坡度也应在1.5:l以下。
在抛石与岸坡的土壤之间也应铺设一层碎石级配料加以隔离,在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抛石的大小和铺设的厚度等。
当抛石设置完工后,便可进行植物枝条扦插施工,其所选枝条长度一般要超过抛石层的厚度。
在坡面上枝条可以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法插入抛石之间的缝隙中。
枝条的设置应尽量垂直于坡面,枝条前端露出抛石表面3~5cm即可,同时在施工前对露出的枝条部分进行削平、加水浸泡枝条、除柳桩旁侧的枝条、保证树皮的完整性及桩底削尖以便易于插人土层,以增加成活率。
扦插??抛石联合措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岸坡的腐蚀,大大加强了抛石坡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可降低河岸附近水流的流速;护岸植物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辐射,从而对水温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通过植物的覆盖作用可以为河流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植物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3直立式生态护岸直立式生态护岸较适用于老
城区的河道,我们知道在许多城市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河道狭窄、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拓宽河道有限,并涉及高额的拆迁费用;还有的河道位于历史古镇,为保护古镇原貌,需利用现有老墙等问题。
根据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实践,下面的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方案较适用于老城区河道护岸[7]:(1)绿化砼挡墙结构墙体是采用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叠砌而成的挡墙,箱式绿化混凝土预制块是由砼应力框、无砂混凝土、反滤隔层组成。
墙后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结构比较稳定和水位降落比较安全,对那些城区拓宽受到限制的河道起到了增加河道过水断面积,同时提高河道蓄洪除涝能力。
另外,结构耐冲刷能力较强,透水性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水体交换,耐腐蚀性强,能有效改善河道水质;结构施工相对方便,工程造价低。
(2)浆砌石重力式老挡墙绿化改造护岸结构是将原挡墙视为基质层,采用绿化混凝土作为母质层,采用适当的园林技术培育植被层。
这种结构对原墙壁不造成破坏,不影响耐久性,构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修复后的挡墙自然、美观,使老挡墙同时具备防洪安全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
(3)绿化砼贴面浆砌石重力式挡墙护岸结构对挡墙主体为浆砌石结构,在墙的迎水面设一定厚度的绿化砼贴面,贴面选用一定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无砂混凝土碎石或卵石,有效孔径满足植物根系生长和小型鱼类隐蔽和栖息,其具有很好的保土、附土、滞土能力,能适应植物生长。
2.4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护岸自嵌式植生挡土墙[8-9]通常是由自嵌式植生挡土块、塑胶棒、滤水填料、加筋材料
和土体组成。
该技术主要是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块体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作用,此结构无需砂浆混凝土施工,依靠带有凸缘的块与块之间嵌锁作用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
自嵌式植生挡土块也可水平分层布置拉接网片构成加筋挡土墙,土体中的拉接网片使块体挡土墙与土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大了墙身宽度和重量。
这样砌块和加筋土共同作用相当于重力式挡土墙抵抗土压力和顶部荷载等的破坏作用[10]。
与其它挡土墙护岸技术相比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有较大的革新:(1)相对柔性结构。
它对挡土墙基础要求不是很高,可以承受一定的位移与沉降而不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在松软地基上应用该技术比较适用。
(2)采用干垒成墙,允许水持续透过挡土墙,而这一透水作用有效降低了挡土结构后水压力作用。
也是由于这个特性,在河、渠护岸中应用,可以促进挡墙外河水与挡墙内地下水交换,提高了河道、渠道的自净能力,也有利于各种水生物的生长,是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挡土墙结构。
(3)砌块挡土结构可以在现场设计挡土墙位置、层位、高度与施工方法。
可以改变砌块形状、大小并在可不用机械施工场地进行施工,而无浆砌的施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工期。
2.5格宾柔性护岸格宾网箱是由格宾网面构成的长方体箱形构件,是由有一定间隔大小的隔板组成若干单元格,同时用钢丝对每个隔板的周边和面板的边端都进行加固。
在护岸施工现场再向格宾网箱里面填充石料,根据不同护岸地区、不同工程等级和不同类别而所采用的填料也是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碎石、片石、卵石、砂砾土石等。
所填料的大小一般是格宾网孔大小的1.5倍或2倍选取,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如砖块、废弃的混凝土等。
格宾网箱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它是由热轧钢丝拉伸后形成的网线,经热镀锌或复合防锈处理,再经聚氯乙稀覆塑处理后织成,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可正常使用100年而不改变性状。
同时,格宾网箱护岸结构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很好地融合,填料之间的空隙为水气、养分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长空间。
这种结构抗冲刷能力非常强,并且具有很高的抗洪强度,适用于水量较大且流速较快的河道,而且造价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