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木兰科 樟科
3-1-1 木兰目-木兰科

主要习性:
繁殖栽培:
播种、扦插或嫁接繁殖。 枝条较脆,易折断,抗风力弱。
山玉兰M. delavayi
叶脉明显,叶柄长,托叶痕达叶柄顶端
夜合花M. coco
白玉兰M. denudata
玉兰(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品种
紫花玉兰‘Purpurescens’,又名应春花,花紫红色,花期较晚; 重瓣玉兰‘Plena’花瓣12-18片。 原产我国中部,现广栽。喜光,稍耐荫;耐-20℃低温,北京可正 常生长。根肉质,不耐水淹,耐旱性也一般。抗二氧化硫。 播种、压条或嫁接。不耐移植,北方一般以春季开花前或花谢后而 尚未展叶时进行为佳。愈伤能力较差,一般不进行修剪。 花大而洁白、芳香,花时宛若琼岛,“玉树”之称,著名早春花木。 适于道路、建筑前列植或在入口处对植。 我国古代民间传统宅院 “玉棠春富贵”,喻吉祥如意和富有。
L.
叶两侧2裂 两侧1裂
花瓣无条纹 有黄绿色条纹
雄蕊长 短
果尖 钝
chinense
中国马褂木 L. chinense
北美鹅掌楸 L. tulipifera
木兰属 Magnolia 常绿或落叶
木莲属
Manglietia
含笑属 拟单性木兰属 观光木属 Michelia Tsoongiodendron parakmeria 常绿 不分裂(或凹缺)
常绿或落叶,叶芽内对折,花顶生,P9-21;蓇葖果, 胚珠2。 90种—东亚/中北美。我国30种
常见种类比较 常绿性 广玉兰M. grandiflora—山玉兰M. delavayi—夜合花 M. coco 落叶性 白玉兰——花片9,不分化,大小相等,白色 紫玉兰(木兰)——萼片3,短小绿色;花瓣6,大-紫色 二乔玉兰M. soulangeana ——木兰和玉兰的杂交种,品种多,性状 介于二者之间,常栽培。 其 他:日本毛 木兰 M. stellata— 厚朴 M. officinalis—天 女花 M. sieboldii—天目木兰M. amoena—望春花M. biondii —武当木兰M. sprengeri—黄山木兰M. cylindrica—宝华玉兰M. zenii
园林树木005-被子植物木兰 五味子 樟科2.1-2.4

星花木兰(日本毛玉兰)Magnolia stellata Maxim.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日本。喜光,耐寒性强。 适应性强,山地种植生势矫健。繁殖:嫁接繁殖。 应用:株形秀美,先花后叶,花茂且香,为优良早春花木 ,可作庭院绿化观赏树种。孤 植或丛植窗前、假山石边、池畔和水旁,盆栽适宜点缀古 典式庭院。可制成盆景,在庭院中放置。
2.1.1
木 兰 属 Magnolia L .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稀叶端2 裂,托叶与叶柄相连并包裹嫩芽,有环 状托叶痕。花芳香,单生枝顶;萼片3, 花瓣状,花被多轮;雌蕊无柄。聚合蓇 葖果球状。种子有红色假种皮,珠柄丝 状。
1.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形态:落叶乔木,高15m。树皮厚,紫褐色;新枝有 绢状毛,幼枝淡黄色。顶芽大,有黄褐色绒毛。叶 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圆,下面有白 粉,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花顶生,白色,芳香。 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蓇葖木质。花期 5 月,果 9 月 下旬成熟。 分布: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陕西和甘肃南 部。 习性:喜光,耐侧方庇荫,喜生于温暖、湿润、土 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 在多雨及干旱处均不适宜。
4. 广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
形态:常绿乔木,高 30m 。树冠阔圆锥形。芽及小枝有锈 色柔毛。叶厚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上面有光泽 ,下面有锈色短柔毛,叶缘微波状;叶柄粗。花大似荷而 香,白色,花瓣常6枚;萼花瓣状,3枚;花丝紫色。聚合 果圆柱状卵形,密被锈毛。种子红色。花期5—8月,果10 月成熟。 分布:原产北美东部,我国长江流域至珠江流域的园林中 常见栽培,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栽培。
园林高职系列教材
木兰科、樟科、蔷薇科

苹果亚科各属
性
状
有无刺
无 刺
叶
单叶
花或花序
单生, 单生,聚伞或伞房花 序 复伞房花序 伞房或伞形花序 伞形、伞房花序或复 伞形、 伞房 圆锥花序顶生 复伞房 花序顶生 单生或簇生 伞形或 总状花序 伞形、 伞形、 总状花序
子房
下位
梨
果
栒子属 Cotomeaster 火棘属 Pyracantha 山楂属 Crataegus 石楠属 Photinia 枇杷属 Eriobotrya 花楸属 Sorbus 木瓜属
木兰科主要属区别简表:
木兰属 Magnolia 习 性 叶 片 木莲属 Manglietia 含笑属 Michelia 观光木属
Tsoongiodendr on
拟单性木兰 属 parakmeria
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
常绿或 落叶
常 不分裂稀凹缺 枝顶 无
绿
落 叶 分裂
花着生位 置 雌蕊具柄
2。 – 约90种—东亚和中北美。我国30种,主产长江以南。 90种 东亚和中北美 我国30 东亚和中北美。 30种 主产长江以南。
木兰亚属 Subgen Magnolia
小果全部发育 圆柱状 花叶同放 荷花玉兰 厚朴
玉兰亚属 Subgen Yulan
小果部分发育 形状不规则 先叶开放, 先叶开放,稀花叶同放 白玉兰 紫玉兰
房上位;果实成熟开裂蓇葖果,稀蒴果。 房上位;果实成熟开裂蓇葖果,稀蒴果。 1 果实为蓇葖果 2 心皮 ,稀3-4 心皮5, 3 单叶 4 单叶,蓇葖果不胀大 单叶,蓇葖果不胀大…………绣线菊属 绣线菊属Spiraea 绣线菊属 4 单叶,蓇葖果胀大 单叶,蓇葖果胀大…………风箱果属Physiocarpus 风箱果属Physiocarpus 风箱果属 3 羽状复叶,有托叶 羽状复叶,有托叶…………珍珠梅属 珍珠梅属Sorbaria 珍珠梅属 2 心皮 ;单叶,有托叶 心皮1-2;单叶,有托叶…………………小米空木属 小米空木属 Stephanandra 1 果实为蒴果 果实为蒴果……………………白鹃梅属 白鹃梅属Exochorda 白鹃梅属
樟科的识别要点

樟科的识别要点樟科的识别要点:⽊本,有油腺;单叶互⽣,⾰质;花两性,整齐花,轮状排列,花部 3 基数;花被2 轮;雄蕊4 轮,其中1轮退化,药瓣裂;雌蕊 3 ⼼⽪组成,⼦房1 室,核果,⽆胚乳。
⼗字花科的识别要点:草本;花两性,整齐;⼗字形花冠,四强雄蕊;⼦房上位,侧膜胎座,具假隔膜;⾓果点:多为草本,叶多互⽣;头状花序,有总苞;聚药雄蕊;⼦房下位;瘦果植物发展进化过程中的⼀般规律:由⽔⽣⽣活过渡到陆⽣⽣活;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个体⽣活史的演化表现在由配⼦体时代占优势进化到孢⼦体世代占优势;⽣殖⽅式是从营养繁殖进化到有性⽣殖;⽣殖器官在过程中⽇益完善。
由于菊科在形态结构上和繁殖上的种种特点,如萼⽚变成冠⽑、刺⽑,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部分种类具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的进⾏;此外,花序和花的构造与⾍媒传粉的相适应等,都表明菊科为双⼦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被⼦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双受精,胚和胚乳均含有⽗母⽅的遗传物质;孢⼦体⾼度发达;配⼦体极其简化;⽣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植物种类丰富。
⾖科的识别要点:叶常为⽻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花冠或假蝶形;雄蕊为⼆体、单体或分离;⼦房上位;荚果。
百合科的识别要点:单叶;整齐花,花被⽚6枚,排成两轮;雄蕊6枚;⼦房上位,3⼼⽪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
兰科的识别要点:草本;花两侧对称,形成唇瓣;雄蕊与雌蕊结合成合蕊柱;花粉结合成花粉块;⼦房下位3⼼⽪1室;蒴果。
蔷薇科识别要点:叶互⽣,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5基数;雄蕊常多数,着⽣在花托的边缘。
⽊兰⽬是现存被⼦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表现在:⽊本;单叶;花单⽣,萼、瓣不分;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花托柱状突起;花药长,花丝短;花粉单沟;蓇葖果;胚⼩,胚乳丰富等。
简菊科的识别要点:常为草本;叶多互⽣;头状花序,有总苞;聚药雄蕊;⼦房下位;瘦果。
)7⼭茶科的识别要点。
松、杉、柏木、木兰、樟科、毛茛

1. P松属) 松属
小孢子叶球, 小孢子叶球,具多数螺 旋状着生的小孢子叶
1. Pinaceae (松科) 松科)
1.每个小孢子叶 每个小孢子叶 有2个小孢子囊 个小孢子囊 (花粉囊) 花粉囊) 花粉囊
苞鳞边缘有不规则锯齿
3. Cupressaceae (柏科) 柏科) 枝条侧柏(孢子叶球单性 同株,单生于短枝顶端)
3. Cupressaceae (柏科) 柏科) 苞鳞与珠鳞 完全愈合
侧柏大孢子叶球. 对大孢子叶(珠鳞)交互对生, 中间2 侧柏大孢子叶球 4对大孢子叶(珠鳞)交互对生,仅中间 对珠鳞内各生 枚胚珠,传粉时,珠孔有明显的传粉滴。 内各生1-2枚胚珠 对珠鳞内各生 枚胚珠,传粉时,珠孔有明显的传粉滴
2.无柄 无柄
松属( 松属(Pinus)小孢子叶的形态 )
种鳞(花前为珠鳞) 种鳞(花前为珠鳞)
鳞盾(露出部分) 鳞盾(露出部分)
松属( 松属(Pinus)大孢子叶(球)的形态 )大孢子叶(
1. Pinaceae (松科) 松科)
seed wing seed
松属( 裸露)形态 松属(Pinus)种子 裸露 形态 )种子(裸露
花萼、花瓣离生; 花萼、花瓣离生;雌、雄蕊多数,离生;花各部螺旋状 雄蕊多数,离生; 排列在锥状花托上;聚合瘦果。 排列在锥状花托上;聚合瘦果。
Homework
1、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异同。 2、总结被子植物原始花的特征?
1、绘马尾松的珠鳞的腹面图(示珠鳞、胚珠) 2、绘侧柏一个珠鳞的腹面图(示胚珠着生) 3、绘木兰属花结构及其雌雄蕊形态。 4、绘樟树花的第一(示药室、瓣裂)、三轮雄蕊(示药室、 瓣裂和腺体形态)
木兰科及樟科植物检索表

5.叶常绿………………………………………………………………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
5.落叶:
6.花被片白色,近等大……………………………………………(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
6.花被片紫色或紫红色:
7.花瓣里面有紫色……………………………………………………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
12.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
13.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多个密集;总梗极短或无…………………大叶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
13.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花淡黄色,长约3毫米………………………………………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
8.花被片9-12
10.蓇葖长圆状椭圆体形长1-2.5厘米,长1-2.5厘米………………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 Merr. ex Dandy
10.蓇葖长圆体形或倒卵圆形,长1-2厘米,顶端圆或具短尖的喙,基部宽阔,紧贴于轴上……………………………………………………………亮叶含笑Michelia fulgens Dandy
7.花瓣里面纯白……………………………………………………二乔玉兰
3.花腋生,雌蕊群具显著的柄(雌雄蕊群之间具长的柄状间隔):
8.花被片9,白色,外轮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
9.种子红色,斜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稍扁…………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Dunn
9.种子淡红色,扁宽卵圆形或长圆体形,长5-8毫米…………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
“木兰亚纲”复习题

“木兰亚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聚合蓇葖果二、判断与改错l.荷花玉兰花中花药明显长于花丝。
()2.木兰科植物的花序为总状花序。
()3.木兰目花被多3基数,显示了与单子叶植物的联系。
()4.木兰科植物花各部均螺旋旋状排列。
()5.观光木属是木兰科中的一个单种属,我国特产。
()6.樟树花中第3轮雄蕊花丝基部有腺体,由第4轮雄蕊退化而成、()7.三出脉是樟科植物共有的一种特征。
()8.毛莨科植物多为有毒植物和药用植物,因其含有多种生物碱。
()9.毛莨属花瓣基部有一蜜腺穴,为虫媒传粉的标志之一。
()三、填空1.冰兰科植物的花中雄蕊与雌蕊均数,生、状排列于的花托上。
2.木兰目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1个目,其原始性表性在茎为本,叶全缘,脉, ______媒花,花常生,花部排列,长而短,沟花粉,胚,胚乳。
3.八角科的八角为食用香料植物,而莽草种子有剧毒,二者果实的区别是:八角聚合果的蓇葖个,顶端;莽草的聚合果的蓇葖个,顶端。
4.樟科植物一般具特殊气味,因其叶、茎具。
5.樟目起源于木兰目,其演化趋势是:花部由数到数,由排列到排列,花丝_____到,心皮由生到生。
6.莲花具个雌蕊,果实埋于内;睡莲具个雌蕊,果实浆果状。
7.毛莨科植物花中雄蕊和雌蕊数,生,状排列于上。
8.罂粟科植物体含白或黄色的,花萼;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胎座,_____果、9.以下花卉各属于哪个科:睡莲属于,紫玉兰属于,虞美人属于 ,莲属于,白兰花属于,王莲属于。
10.以下著名药材各属于哪个科:黄连属于,乌头属于,厚朴属于,辛荑(紫玉兰)属于。
11下列用材树种各属于哪个科:樟树属于,鹅掌楸属于,楠木属于,檫木属于。
四、选择填空1、花腋生A、玉兰B、含笑C、鹅掌揪D、木莲2.鹅掌揪具、。
A.蓇葖果 B、聚合蓇葖果 C、翅果 D、聚合果,小果为具翅坚果3.木兰科各种原始特征中,这一特征最为突出。
A.木本 B、单叶 C、虫媒花 D、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4.属仅残留2种.分别产于北美和中国。
50科(属)花结构

50科(属)树种花结构描述1、木兰科Magnoliaceae花单生、两性。
花大,径约12-15cm,顶生;白色,芳香,花被片相似,9片,肉质;雄蕊多数,分离,花柱短,柱头反曲。
花丝短,花药条形,2心室;离生心皮雌蕊多数;花被片、雄蕊、雌蕊均螺旋状排列在柱状隆起的花托上。
花程式:P6-21A∞G∞:12、山茶科Theaceae花常单生。
5基数,萼片5-多数,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花瓣多少合生;雄蕊多数,有合生现象。
中轴胎座。
花程式:K5 C(5)A∞(∞)G(2-10:2-10:2-∞)3、腊梅科Calycanthaceae :花两性单生叶腋;花鲜黄色,芳香,直径1.5-2.5cm;花被片多数,螺旋状生于杯状花托外围,内轮的呈花瓣状,有紫褐色斑纹;能育雄蕊5-6,生于花托顶端,花丝短,花药2室,退化雄蕊5-6;离生单心皮,雌蕊多数5-15,胚珠2枚。
花程式:P15-30 A5-30 G ∞:1:2。
4、木棉科Bombaceae花两性,大而美丽,单生或簇生,萼杯状,常具副萼;花瓣5,稀缺,雄蕊5至多数,花丝合生成筒状或分离,花药1室;子房上位,2~5室,每室2至多数,中轴胎座。
5、梧桐科Sterculiaceae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同株。
萼片5,多少合生;花瓣5或缺;雄蕊多数,花丝常合成管状,常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2~5室,中轴胎座。
花程式:K(5)C0A(5-15) ;K(5)C0 G 5;6、杜鹃花科Ericacaceae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稍两侧对称,各式花序,花萼宿存,花冠合瓣,漏斗形或坛状、钟形。
花药常有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上位或下位,2~5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柱1。
花程式:* K(5-4)C(5-4)A10-8,5-4GG(2-5:2-5)7、山茱萸科Cornaceae花两性,稀单性,花序类型多样—分属依据;花多4基数;雄蕊与花瓣同数-互生;花盘内生;子房下位,1~5室。
4被子植物1-木兰科-樟科

黄兰
学名 Michelia champaca L. 产地及分布 产于 我国西藏东南部、 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识别要点
和白兰似,但叶柄上托叶痕长达叶柄长的2/3。花 黄色。
用途、习性和繁殖同白兰。
8.含笑
学名 Michelia figo(Lour.)Spreng. 别名 香蕉花、含笑花 产地及分布 原产我国华南、福建等地,现华南至长江流 域各地均有栽培 。
繁殖方法
播种、压条或嫁接繁殖。
观赏与应用
玉兰是驰名中外的著名的庭园树种,与海棠、迎 春、牡丹、桂花并称为“玉堂春富贵”,象征吉 祥如意,富贵满堂。 从树到花形俱美,花朵硕大,洁白而芳香,每当 早春盛开时节,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远远 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 在园林中孤植、丛植,片植形成景观。
6.木莲
识别要点
常绿乔木,高20m。嫩枝具褐色短毛。 叶厚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 叶背面灰绿色或有白粉;叶柄红褐色。 花较大,白色,单生于枝顶,花柄长1~2cm;花 被片常9,倒卵状椭圆形,长3~4cm。 聚合蓇葖果卵形,肉质,深红色,成熟时木质, 紫色,表面有疣点。
生态习性
紫楠 Phoebe sheareri (毛被明显) 浙江楠P. chekiangensis (毛被明显) 桢楠P. zhennan 又名楠木 山楠P. chinensis 竹叶楠P. faberi 闽楠P. bournei (毛被无或稀)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和压条繁殖。
观赏与应用
含笑花香袭人,有香蕉气味,花常不开落,有如含笑之美 人,故此得名“含笑”。宋代诗人邓润甫诗句 “自有嫣 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形容 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宋代杨万里诗句:“秋 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 知处自然香”,由此可见,含笑花已成为古今人们所广为 钟爱之花 。是重要的园林香花树,配植于庭园、草坪和 树丛边缘、建筑周围、街道隔离带,可单植、列植、丛植 或群植,一般修剪成圆球型灌木。
木兰亚纲

木兰亚纲:木兰科蜡梅科樟科金栗兰科三白草科马兜铃科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防己科清风藤科罂粟科木兰科Magnoliaceae多为草本。
本科有40属,700种,主产于北温带,我国约27属,400多种,全国分布北美鹅掌楸学名:LiriodendrontulipiferaLinn.英文名:Tuliptree,YellowPoplar科名:木兰科Magnoliaceae小枝褐色或棕褐色。
叶较小,长、宽均6—12厘米,每边有2—4短而渐尖的裂片,背面淡绿色。
花较大,直径6—8厘米;花被片米黄白色,内侧基部黄棕色,有蜜腺;花药长20—25毫米。
聚合果上的小坚果顶端尖或突尖。
花期5—6月。
原产北美东南部;上海、南京等地庭园中有栽培,为较珍贵的庭园树种。
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英文名:ChinaTuliptree科名:木兰科Magnoliaceae落叶乔木,高达16米;小枝灰或灰褐色。
叶马褂状,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
花杯状,直径4—6厘米;花被片淡绿色,内面近基部淡黄色,长3—4厘米:雄蕊和心皮多数,花药长10—15毫米。
聚合果纺锤形,长7—9厘米,小坚果有翅,顶端钝。
花期5月。
原产江西庐山,叶形奇特,是较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苏南各地多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树皮入药,祛风湿。
用播种或插条繁殖。
对二氧化硫等抗性中等,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MagnoliagrandifloraL.英文名:LotusMagnolia科名: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乔木,高达30米。
树皮灰褐色;幼枝密生绒毛,后变灰褐色。
叶厚,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4-20厘米,宽4-9厘米,背面有锈色短绒毛;叶柄长约2厘米,嫩时有淡黄色绒毛。
花白色,荷花状,直径15—20厘米,芳香;花柄密生淡黄色绒毛;花被片9—13,倒卵形,长7-8厘米;心皮密生长绒毛。
被子植物(木兰科、樟科)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一、被子植物的特征1. 习性多样化,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2. 木质部常具导管和管胞,稀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
3. 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
4. 具典型花,雌蕊由一至多数心皮构成,胚珠生于子房中。
5. 双受精现象。
6. 种子有胚乳或无,子叶2或1。
二、被子植物的起源1. 起源时间两个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2. 起源于何种植物?两个学说:(1)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认为两性花原始,单性花是由两性花演变来的。
(2)假花说(Pseudo-anthium Theory)认为单性花原始,两性花是由单性花演变来的。
3. 起源的地点两个观点:(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或南极起源(2)中、低纬度起源说——热带或亚热带起源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6条原则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1. 恩格勒分类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帕兰特(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是分类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2.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提出,1973年做了修改。
3. 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4年公布4. 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8年发表五、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按哈钦松系统)根据子叶的数目,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区别表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s344科,约20万种。
我国204科,约2万种,木本植物约8000种。
木兰科Magnoliaceae一、特征:(1)习性: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2)叶: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包被顶芽,脱落后于枝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3)花:大,单生,两性,稀单性,萼片和花瓣常相似,排成数轮,覆瓦状,花托柱状,下部着生萼片和花瓣(统称为花被),依次向上为雄蕊群和雌蕊群。
分类2-木兰科、樟科、豆科

豆科植物分类
苏木亚科 假蝶形花冠 两侧对称
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冠 两侧对称
含羞草亚科 整齐花冠 辐射对称
8
假蝶形
蝶形
豆科三亚科区别特征
区别部位 含羞草亚科 苏木亚科 蝶形花亚科
花冠 形态
辐射对称 整齐花冠
两侧对称 假蝶形花冠
种子(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
棘刺:消肿,排脓,杀虫。
蝶形花科 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果:祛瘀开窍,散络消肿。
根:补气固表,利尿,排脓。
10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果实
花
根(红木香)、根皮(紫金皮):祛风活血,理气止痛。 茎(大活血):伤科;叶:消肿镇痛,祛腐生新。
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Hook. f.
z 乔木
z 叶密布油腺点
z 花粉红色至红色
z 单生叶腋或顶生 果: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挥发油: 调料及健胃药。
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蓇葖果8,顶端钝或尖 红毒茴(莽草) Illicium lanceolatum 蓇葖果10-14 顶端具钩状尖头
叶背密生黄 白色柔毛
7
豆科 Fabaceae(Leguminosae)
Faba: 豆;leguminosus: 具荚果的
红花羊蹄甲 Bauhinia blakeana Dunn
豆科植物重要特征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心皮1,边缘胎座。 荚果。
被子植物(木兰科、樟科)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一、被子植物的特征1. 习性多样化,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2. 木质部常具导管和管胞,稀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
3. 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
4. 具典型花,雌蕊由一至多数心皮构成,胚珠生于子房中。
5. 双受精现象。
6. 种子有胚乳或无,子叶2或1。
二、被子植物的起源1. 起源时间两个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2. 起源于何种植物?两个学说:(1)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认为两性花原始,单性花是由两性花演变来的。
(2)假花说(Pseudo-anthium Theory)认为单性花原始,两性花是由单性花演变来的。
3. 起源的地点两个观点:(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或南极起源(2)中、低纬度起源说——热带或亚热带起源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6条原则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1. 恩格勒分类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帕兰特(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是分类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2.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提出,1973年做了修改。
3. 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4年公布4. 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8年发表五、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按哈钦松系统)根据子叶的数目,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区别表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s344科,约20万种。
我国204科,约2万种,木本植物约8000种。
木兰科Magnoliaceae一、特征:(1)习性: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2)叶: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包被顶芽,脱落后于枝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3)花:大,单生,两性,稀单性,萼片和花瓣常相似,排成数轮,覆瓦状,花托柱状,下部着生萼片和花瓣(统称为花被),依次向上为雄蕊群和雌蕊群。
木兰科及樟科植物检索表

⽊兰科及樟科植物检索表⽊兰科及樟科植物检索植物:⽊莲、荷花⽟兰、(⽩)⽟兰、紫⽟兰、⼆乔⽟兰、深⼭含笑、阔瓣含笑、⾦叶含笑、亮叶含笑、杂交鹅掌楸、浙江桂、紫楠、⼤叶樟1.有环状托叶痕2.叶全缘;聚合蓇葖果:3.花顶⽣,雌蕊群⽆柄或具短柄(雌雄蕊群之间⽆间隔):4.每⼼⽪具4胚珠或更多;聚合果常为球形或近球形……………………⽊莲Manglietia fordiana Oliv4.每⼼⽪具2胚珠;聚合果常为长圆柱形5.叶常绿………………………………………………………………荷花⽟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5.落叶:6.花被⽚⽩⾊,近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6.花被⽚紫⾊或紫红⾊:7.花瓣⾥⾯有紫⾊……………………………………………………紫⽟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7.花瓣⾥⾯纯⽩……………………………………………………⼆乔⽟兰3.花腋⽣,雌蕊群具显著的柄(雌雄蕊群之间具长的柄状间隔):8.花被⽚9,⽩⾊,外轮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9.种⼦红⾊,斜卵圆形,长约1厘⽶,宽约5毫⽶,稍扁…………深⼭含笑Michelia maudiaeDunn9.种⼦淡红⾊,扁宽卵圆形或长圆体形,长5-8毫⽶…………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8.花被⽚9-1210.蓇葖长圆状椭圆体形长1-2.5厘⽶,长1-2.5厘⽶………………⾦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 Merr. ex Dandy10.蓇葖长圆体形或倒卵圆形,长1-2厘⽶,顶端圆或具短尖的喙,基部宽阔,紧贴于轴上……………………………………………………………亮叶含笑Michelia fulgens Dandy2.叶缘具分裂;聚合翅果……………………………………………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tulipifera1.⽆环状托叶痕11,叶纸质………………………………………………………………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 Nakai11.叶⾰质:12.树⽪灰⽩⾊…………………………………………………………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 Gamble12.树⽪黄褐⾊或灰褐⾊:13.伞形花序腋⽣或侧⽣,多个密集;总梗极短或⽆…………………⼤叶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13.圆锥花序腋⽣,长3.5-7厘⽶,具梗:14.花淡黄⾊,长约3毫⽶………………………………………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14.花绿⽩或带黄⾊,长约3毫⽶:15.⼦房球形,长约1毫⽶,⽆⽑,花柱长约1毫⽶………⾹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15.⼦房卵珠形,长约1毫⽶,⽆⽑,花柱弯曲,长约1毫⽶…………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树皮厚灰棕色, 纵裂,小枝粗壮, 顶 芽发达叶集生于枝顶,侧脉多(约30对)叶背被弯曲毛或白粉花 单生枝顶, 芳香白色;花期5月聚合骨突果圆柱状, 每个小果先端 具喙状尖头。树皮可入药, 治胸腹胀满, 咳嗽气喘等症;花有理 气化湿的功效。
厚朴 M. officinalis
木兰科全世界有20属300种, 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分 布主要在东亚和北美地区.中国的木兰科植物有14属160多种,分布主 要集中在云南省。以西南部较多。
离心皮 雌蕊
雄蕊 多数
柱状花托
聚合蓇葖果、或翅果
聚 合 蓇 葖 果
聚 合 翅 果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雌蕊群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 开花过程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2.具雌蕊,由心皮组成, 包括子房, 花柱, 柱头. 胚珠包被于子房里, 不裸露, 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 子房发育为果实, 种子包被于 果实内.这对于保护胚不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并使后代的繁殖和传播 得到可靠的保证. 它们的雌性生殖器官不形成颈卵器, 而进一步简化 成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 3. 具双受精现象 精子+卵—合子(2n) 精子+极核----胚乳(3n) 作为胚乳也要通过有性过程产生,所以胚, 胚乳均具父母本遗传 性, 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丰富了遗传变异性. 4.孢子体高度发达. 在形态结构及生活型上更完善, 多样化, 有乔, 灌木, 草, 藤. 有 一年生到多年生. 有自养, 有异养, 尤其在解剖构造上表现在机械组 织和输导组织的明显分工.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 终生寄生于孢子体上, 结构比裸子植 物更简化.花粉萌发为雄配子体, 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 (即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 胚囊为7胞胚囊. 助细胞和卵合称卵器, 是颈卵器的残余(退化的痕迹).
(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1.Engler 系统(1897年《植物自然分科志》):分类史上第一个较完善 的自然分类系统,将植为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和被子 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又分为离瓣花和合瓣花两个亚纲)。
2. Hatchison 系统(1926年《有花植物科志》):毛茛学派的基础,单子 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两个 平行的发展枝,木本从木兰,草本从毛茛。但导致亲缘相近的的科被分 开,如:伞形科和山茱萸科及五加科。 3.Takhtajan 系统(1954-1987):首次冲破了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分为 离瓣花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本植物由木本 植物演化而来,单子叶植物起源于水生双子叶植物。
醉香含笑 Michelia macclurei
醉香含笑 Michelia macclurei
灰木莲 Manglietia sp. from Vietnam planted in Nanning
锈枝木莲 Manglietia forrestii
白兰花 Michelia alba
红花木莲 Manglietia insignis
4.Cronquist 系统(1958-1988):所有被子植物亚纲都不可能从其他亚 纲的植物进化而来,木兰亚纲是被子植物的基础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 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各目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源于类似现 代睡莲目的祖先,泽泻亚纲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
本教材使用了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将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
樟树(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常绿乔木,全株有樟脑味; 叶革质, 互生, 离基三出脉, 叶背有白粉, 叶脉基 部具腺窝, 花白色; 果成熟时黑色。 产长江以南,(樟不过长江之说), 以台湾省最多, 并造有大面积人工林, 所产樟脑质优, 冠于世界. 樟树材耐湿, 耐腐, 有特殊香气, 可做家具, 制箱 等防虫. 春季叶由紫红到绿, 入秋叶红美丽, 可 为观赏. 朝鲜, 日本, 越南亦产。 全株各部分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强心镇痉,杀虫的功能。
雄蕊群
柱状花托
花先叶开放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先端具尾尖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花叶同放
花萼明显
紫玉兰 M. liliflora
二乔玉兰
广玉兰 Magnolia grandiflroa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Cinnamomum camphora (上海东方明珠))
Cinnamomum camphora (武进灵山大佛)
Cinnamomum camphora ,果实
Cinnamomurnei
Magnolia grandiflroa
天女花
Magnolia sp flower
云南含笑 Michelia yunnanensis
含笑 Michelia figo Spreng.
含笑 Michelia figo Spreng.
醉香含笑林 Michelia macclureim, 南宁
* P3+3 (+3)A 3+3(+3)G(3: 3:1) 果实为聚合骨突果(稀为翅果状坚果). 樟科全世界有45属2000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20属400多种。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 本科经济意义大. 乔木多为珍贵用材树种, 如樟为造林树种, 木材好, 又为提 取樟脑, 樟油的原料; 楠木为高大乔木, 木材极坚实, 为建筑材; 有些是香料植 物, 如肉桂可提取芳香油, 还为著名药材, 有滋补, 健胃, 驱风和祛寒的作用。 还有书上提到的鳄梨, 我国引种栽培, 果可食或作罐头。
云浙 厚 南江 朴 等、 省江 亦西 产等 。省 多。 为安 栽徽 培、 。福 主 建产 、四 陕川 西、 、湖 甘北 肃、 、 贵 州 Magnolia officinalis
花被片3轮
厚朴 M. officinalis
马褂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聚合翅果
Liriodendron chinense
檫木属
樟 属
楠木属
润楠属
落叶乔木, 花序总状, 具单性花和两性花(花单性时异株). 叶全缘或2-3浅裂(檫木). 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核果球 形, 果梗上部增粗, 呈浅杯状果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 叶全缘, 羽状脉, 三出脉或 离基三出脉, 果为浆果状核果, 着生于花被筒发育成 的果托上. 花被片在花后脱落或宿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 叶全缘, 羽状脉, 花被片宿 存, 花被筒不发育成果托, 果时花被片直立(稀开展), 紧抱果上核果, 无果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叶全缘, 羽状脉, 花被片宿 存, 花被筒不发育成果托, 果时花被片反卷或开展, 核 果, 无果托.
花萼紧包果实基部
润
楠
Machilus thubergii
花萼反卷
Machilus thunbergii
檫
木
Sassafras tsumu
Sassafras albidum Flowers
Sassafras albidum Fruits + leaves
Sassafras albidum
Sassafras albidum
木兰科 Magnoliaceae
形态特征: 多常绿, 也有落叶, 有乔, 灌木. 单叶, 互生, 全缘(极少分裂); 托叶大, 脱落后于枝上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 顶生(稀腋生,含笑), 花大而美丽; 花被分化不明显, 每3片1轮, 通常2-4轮; 花托隆起呈圆锥状, 雄蕊着生于花托下部, 多数, 离生; 雌蕊着生于花托上部, 由多数离生心皮组成. 螺旋状排列. * P3+3+3+3A ∞ 3-9G∞: 1:1-6 果实为聚合骨突果(稀为翅果状坚果).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胚有2子叶 胚有1子叶
百合纲
Liliopsida
茎内维管束排列成圆筒形(环状 茎内维管束散生,不呈圆筒形, 排列),有形成层保持能力, 故 无形成层, 故茎不能加粗, 或 茎能加粗 有不正常的次生生长 叶脉多为网状脉 叶脉多为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部常为5数或4数(5个, 4个或 花部常为3数, 稀为4数 其倍数), 少为3个 主根常发达, 多为直根系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主根常不发达, 多为须根系 花粉粒具1个萌发孔
(三)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生活史一般从一粒种子开始, 种子在形成以后, 经过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在获得适宜的条件下, 即萌发成幼苗. 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 经过一个 时期的生长发育以后, 一部分顶芽和腋芽不再发育为枝条, 而是转变为花芽, 形成花, 由 雄蕊的花药里生成花粉粒; 雌蕊的子房的胚珠内形成胚囊. 花粉和 胚囊又各自分别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 经传粉,受精,一个精子与卵融合成为合子, 以后发育为胚, 另一个精子与2个极核 结合发育为胚乳, 最后花的子房发育为果实, 胚珠发育为种子. 种子中孕育的 胚是新生一代的雏体. 因此一般把“从种子→种子”这一全部过程称为被子植 物的生活史, <突出特点在于双受精过程, 其它植物所没有的)。 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孢子体阶段: 是从受精卵开始到大小孢 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止, 占绝大部分 时间, 占整个生活史的优势. 配子体阶段: 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 细胞的减数分裂开始到进入双受精止, 占时间极短且不能脱离孢子体阶段. 世代交替中减数分裂和双受精是整个生 活史的关键, 也是两个世代交替的转 折点, 必须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