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自然地理及气候
贵州新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贵州新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多元文化的省份。
近年来,贵州省教育厅实施了新高考制度改革,其中地理科目的知识点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贵州新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形地貌: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景观。
包括喀斯特平原、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山地和喀斯特盆地等。
2. 气候分区:贵州气候复杂多样,根据气候分区可以将贵州划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高山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等。
3. 水系特点:贵州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以贵州河流水系和湖泊最为著名。
包括长江、珠江以及遵义、毕节和兴义等地的湖泊。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民族分布: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主要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
2. 地域文化: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如赛龙舟、打铜鼓、踩堆龙舟等传统风俗活动,以及苗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
3. 社会经济:贵州是一个经济相对较落后的省份,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三、经济地理知识点1. 农业发展:贵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包括稻谷、玉米、马铃薯等。
近年来,贵州积极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旅游等。
2. 旅游资源: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如黄果树瀑布、花溪大峡谷、贵阳市中心等都是热门景点。
3. 矿产资源: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铅锌、大理石等。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环境地理知识点1. 环境保护:贵州自然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易受到破坏。
贵州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如限制工业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等。
2. 自然灾害:贵州位于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对贵州省非常重要。
贵阳市地理环境
贵阳市地理环境
贵阳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
的城市。
贵阳市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一、城市地理位置:贵阳市位
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二、地形地貌特点:贵阳市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山地、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
三、水系湿地资源:贵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黔灵河、南明河等河流,湖泊
较多,是黔中盆地的主要水源涵养区。
四、生态环境保护:贵阳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建设了一批城市绿地和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了
良好的休闲环境。
五、气候特点:贵阳市气候湿润,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温和宜人。
六、地质资源分布:贵阳市地质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
有煤炭、铅锌、铜、铁、铝土等矿产资源。
七、旅游资源概况:贵阳市拥有丰富的旅
游资源,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各类景点众多,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
关于贵州的地理知识点高三
关于贵州的地理知识点高三贵州地理知识点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该地区地理上的特点使得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以下是关于贵州地理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1. 地理位置: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37'至29°13',东经103°36'至109°35'之间。
它与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份相邻。
2. 地势和地貌:贵州的地势起伏,山地居多。
境内的地形主要由丘陵、山地、高原以及部分盆地组成。
东部地势较平缓,西部则是高山地带,境内最高峰为贵州恩施市的九岭头,海拔高达2160米。
3. 气候: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相对较短而凉爽,冬季相对较长而较温暖。
由于地形的影响,贵州的气温和降雨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4. 水系:贵州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贵州内江河,全长约近900公里。
此外,还有中江、沙河、红水河等众多的河流贯穿省境。
湖泊方面以贵阳市龙洞湖和遵义市红花湖最为著名。
5. 自然资源:贵州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
境内发现了大量的铅、锌、铜、银、锰、磷等矿藏。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
6. 自然景观:贵州的自然景观独特而美丽,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例如,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著名的大瀑布之一,气势宏伟,犹如黄蜂群飞。
贵州还有赤水河风景区、荔波小七孔、张家界天门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7. 人文地理:贵州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地理特色的地区。
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以上是关于贵州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贵州的独特地理条件为其自然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也为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地理奇观提供了机会。
贵州贵阳气候特征
贵州省贵阳市气候特征1、请问贵阳气候的特点(包括气温,降雨,辐射等)及形成原因?地理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 ’ 27 ”〃〜107 03 ”〃,北纬26 ’ 11 ”〃〜26 ’ 55 ”〃之间,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
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
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平均海拔1071米。
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 2403平方千米。
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城市行政区划辖七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
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4.56% 。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气候贵阳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
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宜人的气候为贵阳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誉。
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275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7%。
贵阳地图(可拆分)课件
特色美食
酸汤鱼
豆腐圆子
丝娃娃
工业发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农业发 展
总结词
贵阳的农业发展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
详细描述
贵阳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 推广优质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同时,贵阳还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 品牌建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服务业发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民族文化
苗族文化 布依族文化 其他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阳明文化 古建筑文化 传统手工艺
现代文化
01
影视文化
02
音乐文化
03
时尚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自然景 观
01
02
黔灵山公园
红枫湖
03 花溪公园
人文景 观
青岩古镇
位于贵阳市南部,是贵州历史文化的 重要载体,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 建筑和历史遗迹。
阳明祠
位于贵阳市区,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 王阳明而建的祠,具有较高的文化 价值。
甲秀楼
位于贵阳市南明河上,是明清时期的 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 位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交通规划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公共设施规划
要点一
总结词
贵阳公共设施规划旨在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 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贵阳公共设施规划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和优质配 置,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设施建设。通 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贵阳还积极推进公 共服务设施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 和覆盖范围,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 共服务。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
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南地区。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贵州省地理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贵州高考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特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
其地形主要由南北向的山脉和东西向的河谷构成。
比较著名的山脉有贵州东部的黔东南岳池山脉和贵州西部的贵州西北山脉。
同时,贵州省还有众多的河流,如乌江、沱江等,这些河流为贵州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2. 气候特点贵州省气候多样,受地势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
北部偏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偏热带季风气候。
贵州的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则干燥少雨。
由于地势高,贵州的山区气温较低,而盆地和河谷地带的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农业和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自然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一大特点。
贵州的煤炭储量丰富,尤其是贵州北部的大余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之一。
此外,贵州还有大量的金、铅、锌、铝、锰等矿产资源。
除了矿产资源,贵州省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
4. 地理区划贵州省按照地理特点划分为东、西部两部分。
其中,贵州的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
这些地区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贵州的西部则是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区。
这些地区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贵阳市还是贵州省的省会。
5. 旅游资源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名胜区等。
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肇兴黄果树瀑布、惠水乾坤洞等。
这些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经济特点贵州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以种植业为主要农业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茶等作物。
贵州的畜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养殖猪、牛、羊等家禽家畜。
此外,贵州还有一定的工业产业,主要以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主,同时,贵州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点梳理
贵州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点梳理地理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地球及其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贵州省的地理条件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资源。
为了帮助考生进行地理学复习,下面将对贵州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点进行梳理。
一、自然地理要点梳理1. 地理位置与气候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经103°36'至109°35',北纬24°37'至1°35'之间,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之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北部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南部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以温暖湿润和温和湿润为主。
2. 地理地貌贵州地貌特征鲜明,主要有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和高山地貌三大类型。
喀斯特地貌是贵州最典型的地貌类型之一,贵阳市的花溪景区、遵义市的赤水风景区都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景观。
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东南部,具有起伏的山丘和弯曲的河谷。
3. 水资源贵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有长江、珠江、江河水系等。
其中,乌江是贵州省内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约1190千米,是该省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基地。
4. 植被与动物资源贵州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有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类型。
森林资源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为主,动物资源包括丰富的鱼类、鸟类和兽类等。
二、人文地理要点梳理1.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贵州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黔东南地区是贵州少数民族聚居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2. 民族特色与民俗风情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给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特色民俗活动如苗族的“龙舟赛”、侗族的“跳铜锅”等都是贵州省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旅游资源贵州省拥有壮丽景观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贵阳 年平均相对湿度
贵阳年平均相对湿度
贵阳是中国的一个城市,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地区。
这个城市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贵阳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此整年的湿度较高。
根据气象数据,贵阳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大约在75%左右。
在贵阳,春季的相对湿度较高,通常在80%以上。
由于此时气温逐渐回暖,加上湿润的气候条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相对较高。
这使得春季的贵阳显得湿润而闷热,人们常常感到不舒服。
随着夏季的到来,贵阳的相对湿度进一步上升,通常能够达到85%以上。
夏季是贵阳的雨季,降水量较大,这也是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季节里,贵阳常常出现大雨和雷雨,雷雨过后的空气中充满了湿气,人们感到非常闷热和潮湿。
到了秋季,贵阳的相对湿度有所下降,大约在75%左右。
尽管如此,由于仍然保持着湿润的气候特点,贵阳的秋天仍然感觉比较潮湿。
尤其是在雨季结束之前,湿度仍然较高。
冬季是贵阳相对湿度较低的季节,通常在65%左右。
这是因为冬季贵阳的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相对湿度仍然比较高,人们会感到寒冷和潮湿。
总的来说,贵阳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大约在75%左右,整年都比较湿
润。
这种湿润的气候条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也为贵阳的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希望贵阳的气候条件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快的生活体验。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二、地形地貌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
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
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三、气候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16℃,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以下。
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
10℃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
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变化明显,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但雨日多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日照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不足25~30%,不利于喜光作物的生长。
四、水文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全省水力资源丰富。
五、土壤贵州土壤面积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地带性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贵州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贵州贵州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势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09°35′,北纬24°37′-29°18′之间。
1. 地理位置贵州东邻湖南,南界广西、云南,西邻四川,北接重庆。
2. 地形地势贵州地势东高西低,以黔东南为最高,北部为最低。
全省地形可划分为西北部高山、中部丘陵、东南部盆地和西南部喀斯特地貌。
二、气候特点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季风明显,夏季多降雨。
1. 温度贵州全年气温较为稳定,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西北部偏低,南部偏高。
2. 降水贵州年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其中夏季降雨最多。
3. 季风贵州受亚洲季风的影响较大,年分为干季和湿季,湿季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
三、自然资源贵州地处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植被等。
1. 矿产资源贵州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主要有煤炭、铅锌、铜、铝土矿、锰、金、银、磷矿等。
2. 水资源贵州拥有众多湖泊与水库,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水河和大渡河。
水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水电能源的潜力。
3. 植被资源贵州植被资源繁多,特别是森林覆盖率高,分布广泛。
锦屏、兴义、百里杜鹃等自然保护区是贵州植被最为丰富的地区。
四、人文景观贵州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古镇与古建筑等。
1. 少数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多个少数民族群体。
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
2. 古镇与古建筑贵州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镇和古建筑,如镇远古城、凯里民居等。
这些历史遗址和建筑代表了贵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五、交通及发展贵州交通便利,交通枢纽城市有贵阳、毕节等。
近年来,贵州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 铁路与公路贵州的铁路网络日趋完善,连接了国内多个主要城市。
贵阳简介概况介绍
贵阳简介概况介绍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偏东部,东经106°07',南纬26°33',紧靠观山湖区,城市总面积为8,034.4平方千米。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贵阳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
贵阳市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闻名。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和北纬26°33'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山体地貌占全市总面积的96.9%,有2000多座大小山岳,使贵阳市成为一座拥有山水名城特色的地方。
贵阳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至18℃,降水充沛。
贵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贵阳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的痕迹。
汉代时,此地为贵州郡和黔州的所在地。
唐朝时,贵阳为贵州省的治所,被赐封为"贵州"。
明代时,贵阳成为贵州经济、文化中心。
现今的贵阳市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鸿福楼、花果园、青岩古镇、青岩古墓群等。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贵阳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便于内外地的联系和交流。
贵阳市是中国粮食、烟叶、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煤炭、化工、冶金等重要产业的集中地。
贵阳市经济发展迅速,各类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涌现出来,成为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之一。
贵阳市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贵阳市境内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如花溪公园、青岩古街、观山湖、黔灵公园、黔灵山、龙洞堡等。
这些景点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此外,贵阳市举办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如贵阳国际旅游文化节、贵阳国际购物节等,进一步推动了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
我的家乡贵阳
我的家乡贵阳贵阳是我的家乡,它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省会城市。
我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长大,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以下是对我家乡贵阳的描述。
一、地理位置贵阳坐落在贵州省的中部,地处云贵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四周群山环绕,河流纵横,气候宜人,因此被誉为“人间仙境”。
二、风景名胜1. 花果园贵阳市南郊的花果园是一个以花、果、茶和湖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这里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的花卉盛景,游客们可以在湖边散步、骑行或者泡茶,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 青岩古镇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独特的青石板巷道,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品,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古镇的魅力。
3. 乌江第一湾乌江第一湾位于贵阳市西南部,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湾内岛屿点缀其间,形成一幅艺术画卷。
乘船游览乌江,欣赏湾中美景,给人一种宁静与宽广的感受。
三、人文风情1. 文化底蕴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省会,汇集了各种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里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传统的织锦技艺和口味独特的贵州菜,让人充分感受到贵州的深厚历史和多元文化。
2. 节庆活动贵阳的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花灯节,节日期间,整个城市点亮万盏花灯,灯光与花艺的绝妙组合,为贵阳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3. 美食贵阳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难以抵挡。
从酸汤鱼、黔江猪脚饭到花溪牛肉粉,每一道美食都代表着当地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艺。
游客们品尝这些美食,不仅能够满足味蕾,还能够品味贵阳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
四、经济发展近年来,贵阳市的经济蓬勃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在贵阳得到迅猛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结语贵阳是我心中的家乡,这个城市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我自豪地说,贵阳是我成长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贵州地理高考知识点大纲
贵州地理高考知识点大纲贵州是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景观而备受关注。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贵州的地理知识点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贵州地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以供考生备考参考。
一、地理位置和地形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西部与云南接壤;东北部与湖南交界;东南部与广东和广西相连。
贵州地形多样,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其中以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贵州境内还有数条重要河流,如长江的支流黔江、沅江,以及贵州境内的珠江、深圳江等。
二、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贵州气候温暖湿润,整体上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由于山地地形的影响,贵州的气候多变,旱湿差异明显。
气候特点对贵州的自然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贵州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森林和植被资源,以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此外,贵州还拥有众多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铅锌、铜、镍等。
三、贵州的农业和乡村发展贵州地区农业发展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中以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要产物,同时还有烤烟、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
贵州也以其特有的高山地势和气候条件,发展了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茶叶和蜂业。
乡村发展也是贵州地区的一个重要主题,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
四、贵州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贵州地区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从景观的角度来看,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以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黔东南风雨桥等景点最为著名。
此外,贵州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和节日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五、贵州的城市发展和区域合作贵州的城市发展也备受关注,其中以贵阳市为最具代表性。
贵阳市是贵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贵州的重要交通枢纽。
贵阳市以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贵州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经济合作也相当活跃,如与广东、广西等地的沿海地区开展产业合作、旅游合作等。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地貌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
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土地资源全省国土总面积公顷。
我的家乡贵州贵阳
我的家乡贵州贵阳贵州贵阳,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贵州省的省会。
作为我的家乡,贵阳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贵阳的地理特点、人文景观以及让我感到骄傲的家乡之美。
地理特点贵阳坐落于云贵高原的南部,地处东经106° 07' ~ 107° 17',北纬26° 03' ~ 27° 22'之间。
它的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部略高于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夏季凉爽宜人,冬季温度较低,干湿季分明。
这种宜人的气候使得贵阳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人文景观贵阳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观山湖风景区。
这里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群山环抱,湖泊清澈,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观山湖内建有许多花园、园林和建筑群,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此外,贵阳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值得一游。
例如,荔波小七孔是贵州著名的溶洞景区,以其奇特的钟乳石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另外,贵阳的花溪公园也是一处美丽的地方,这座公园占地广阔,有着丰富的花卉和植被。
在这里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家乡之美贵阳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这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
贵阳的传统饮食也是独具特色,如著名的赤水豆腐、花溪牛肉粉等,这些美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味蕾,还让人体验到家乡的浓郁风味。
除了独特的文化和美食,贵阳还以其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而受到瞩目。
贵阳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等知名高校,为贵阳培养了无数有才华的年轻人。
同时,贵阳的科技园区也成为了创业和创新的孵化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贵州贵阳是我深爱的家乡,这里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我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多姿多彩的城市感到无比自豪。
无论我身在何处,贵阳的记忆始终伴随着我,它是我心灵的家园,永远是我无法忘怀的地方。
(注:以上内容仅为创作样例,实际创作请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展开。
贵阳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贵阳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贵阳地理概况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
贵阳地处云南-贵州高原的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2. 贵阳的气候特点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夏季相对湿润,气温较高,最高可达30摄氏度以上;冬季相对干燥,气温较低,最低可达零下5摄氏度左右。
由于贵阳地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雨季和冬季旱季的特点,降水集中于5月至10月。
3. 贵阳的地形地貌贵阳地势较为平坦,地理特点主要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溶蚀作用造成的,贵阳地下岩层主要由石灰岩和岩溶石构成。
喀斯特地貌在贵阳地区表现为山丘、峡谷、溶洞等景观,如花溪大峡谷、青岩溶洞等。
4. 贵阳的水资源贵阳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喀斯特地下水和湖泊、河流等。
喀斯特地下水是贵阳重要的水源,贵阳市有“千湖之城”的美誉,拥有荷花池、龙洞湖等多个湖泊。
此外,贵阳市还有黔灵江、清镇河等主要河流,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和灌溉水。
5. 贵阳的植被和动物资源贵阳地区的植被类型多样,以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该地区植被丰富,包括松树、柏树、毛竹等,其中贵阳市又以松树为标志。
此外,贵阳地区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黑熊、野鸡、石龙子等。
6. 贵阳的资源开发和保护贵阳地区的资源开发主要包括能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能源方面,贵阳地区拥有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已建成了多座火电厂和水电站。
矿产资源方面,贵阳地区主要有石灰石、铝土矿等。
贵阳地区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黔灵山、花溪景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贵阳也面临资源保护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贵阳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包括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
贵阳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7. 贵阳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贵阳地区的交通便利,已建成了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
贵州知识总结
贵州知识总结一、地理与气候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面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东北接湖北省,西北和重庆市接壤,西南部与四川省毗邻。
贵州地势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形为主,拥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喀斯特山、溶洞、地下江河等。
贵州气候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差较大。
二、人文与历史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丰富了贵州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
在古代,贵州属于楚地,后来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权,直至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三、旅游资源贵州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著名旅游景点:1.贵阳:贵州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主要景点有贵州省博物馆、青岩古镇、黔灵公园等。
2.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高达77.8米,宽101米,水势浩大,景色壮观。
3.茅台镇:位于贵州遵义市,以茅台酒而闻名于世。
茅台镇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酿酒文化的地方。
4.黔东南风景区:位于贵州东南部,景区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镇远古镇、凤凰古城等。
这一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是旅游的亮点。
四、特色美食贵州有许多有特色的美食,以下是其中一些:1.酸汤鱼:以其酸辣可口而闻名,鱼肉鲜嫩,独特的酸汤调料让人食欲大增。
2.黔东南酸汤饵皮:以酸辣味道独特,口感酥软而闻名。
配料丰富,有素食和荤食版本。
3.可恶鸡:这是一道贵阳的传统蒸菜,鸡肉鲜嫩多汁,味道独特。
4.蹄筋豆腐:将猪蹄筋和豆腐煮熟,再加入特制的酱汁,味道鲜美,口感丰富。
五、经济与发展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经济特点:1.农业:贵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自然地理及气候信息来源:新贵阳2009-10-23【位置面积】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
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
贵阳市城区(云岩、南明、小河3个区)面积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
其中,云岩区在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小河区在城区南部,面积63.13平方千米。
郊区(花溪、乌当、白云)面积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
其中,花溪区在市西南部,面积957.6平方千米,乌当区(包括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市东北部和西部,面积964.9平方千米,白云区在市西北部,面积272平方千米。
“一市三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其中,清镇市在贵阳市西部,面积149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8.58%;修文县在市北部,面积107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3.33%;息烽县在市北部,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2.91%;开阳县在市东北部,面积202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5.22%。
【地势地貌】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
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
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
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
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
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
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
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
清镇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
南部地势较平缓,以剥夷丘陵和喀斯特化低山为主,喀斯特盆地相间错落。
西部沙鹅—鸭池一带及北部鸭池—木刻一带受乌江和猫跳河强烈切割,谷深坡陡,比差300—400米。
最高点宝塔山,海拔1762米;最低处在猫跳河口,海拔769米。
乌江流经北部边缘,猫跳河、暗流河为境内主要河流,由南向北注入乌江。
修文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地区在海拔1100—1400米之间。
中部丘岗起伏,宽谷、盆地错落,保存较广阔的山盆期剥夷面。
西部、北部边缘受猫跳河、乌江侵蚀切割,谷深坡陡,形成深切的峡谷地貌。
最高点三元乡三角山,海拔1610米;最低点凉水井乡鸭池河出境处,海拔679米。
息烽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1000—1200米,大部为低中山丘陵地,碳酸盐类岩分布广,喀斯特发育,峰丛、洼地、溶丘、溶洞、暗河、漏斗甚多。
北部边缘受乌江及支流侵蚀切割,沟谷纵横。
最高点南望山南极顶,海拔17496米;最低点乌江出境处大塘口,海拔609米。
开阳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为低中山地和丘陵,一般海拔1000—1200米。
河流分水岭地带尚保留小面积较完整的剥夷面。
乌江、南明河(清水江)沿岸,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地面破碎崎岖,多陡峻山岭、深切峡谷和坡立谷。
最高点在西部的狼鸡岭主峰,海拔1704米;最低处在东北乌江出境处小河口,海拔506米。
【土地】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731431.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94%;园地7505.38公顷,占0.93%;林地273924.85公顷,占34.04%,森林覆盖率41.78%;牧草地26704.49公顷,占3.32%;水面15443.33公顷,占1.92%;建设用地(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60971.24公顷,占7.58%;未利用地113557.61公顷,占14.11%。
【山峰】境内主要山峰有:青龙山,在清镇市南部、城关镇东隅,面积10.5平方千米,海拔1333.5米。
山腰有文明洞,深10余米;山顶有亭,石级路通达,为清镇胜境。
云归山,又名云贵山,在清镇市东部。
因山高林密,晴天仍有雾气环绕,故名。
面积22平方千米,主峰名炉岭,海拔1715米。
“炉岭归云”为清镇古八景之一。
宝塔山,在清镇市中部。
山岭呈南北走向,长约8千米,面积14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7627米,为清镇市最高峰。
富产铝矿、铁矿。
五龙寺,在修文县南部、白云区北部,主峰海拔1605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缓。
铝土矿藏丰富。
三角山,又名斗山,在修文县东南部、白云区北部,面积7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610米,为修文县最高峰。
白安营,在开阳县西部,山势险峻,三面为断崖绝壁,海拔1179米。
山顶原有殿宇亭阁,山腰有神仙洞,山麓有响水洞,古木虬结。
1942年冬至1944年春,张学良将军被囚禁于此。
狼鸡岭,在开阳县西部、息烽县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9千米,面积31平方千米,最高处海拔1702米,为开阳县最高峰。
富产磷矿。
轿顶山,在开阳县东北部,面积2平方千米,海拔1166.4米,四周陡峭,顶部平坦。
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德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此驻营多年,遗址尚存。
南望山,又名南山,在息烽县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主峰南极顶,海拔1749.6米,为息烽县最高峰。
山腰有玄天洞名胜。
富有煤、磷等矿藏。
西望山,又名西山,在息烽县中部,面积94平方千米,最高峰窄垭口,海拔1622.8米。
峰岭有“九山十三湾”之说,怪石林立,明、清两代在山顶和四周建有8座寺庙,遗址尚存。
照壁山,又名相宝山,在贵阳城区东北隅,海拔1172米。
孤山突出如屏,故名。
明、清两代于山顶建有庙宇,与黔灵山、东山并列为贵阳三大胜地。
锅底箐,在乌当区北部,面积90平方千米,主峰大观山,海拔1564米。
四周山势高峻,溪流纵横,中部低洼,故名。
山区有大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有杉、松、银杏、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岩生鹅尔枥、西南米楷、旱冬瓜、丝栗栲、异叶榕、香芙木、黑壳楠、杜鹃、香果树等70余种裸子植物;野生动物有野羊、獐、獾、兔、穿山甲等。
云雾山,在市区北部白云、乌当两区交界处,面积20平方千米,主峰庙窝顶,海拔1659米,是贵阳市最高峰。
铝土矿藏丰富。
山顶建有贵州电视差转台和气象站。
皇帝坡,在花溪区东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655.9米。
南坡及东北坡有成片松、杉林,其余多为灌木丛及杂草。
山涧溪水流人涟江。
主峰北面的摆桥山上,有清康熙年间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墓。
【河流】贵阳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以花溪区桐木岭为界,桐木岭以南的河流属珠江水系,以北的河流属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面积7631.67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4.8%;珠江水系面积415千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
全市天然径流深545—64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6.3万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水资源总量46.7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9%。
南部河流是蒙江的上游,右源青岩河,境内河长30千米,左源马林河,境内河长19千米,流量均不大。
重点记述境内长江水系河流。
乌江,长江南岸支流,是贵州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源于贵州威宁自治县,由西北向东南,至普定县境折向东北,于思南县境转向北流,至沿河自治县官孔坝入四川省境。
沿途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16条。
乌江流经贵州23个县、市、区(特区),贵州境内河长874千米(含黔川界河72千米),流域面积6.68万平方千米。
普定至黔西县化屋基段称三岔河,化屋基至遵义乌江渡称鸭池河,其中流经修文县段又称六广河,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
化屋基以上为上游,长326千米;向东北流经黔西、清镇、修文、金沙、息烽、遵义、开阳等县边界,再经瓮安、湄潭、余庆、凤冈、思南县为中游,长367千米,沿途纳猫跳河、余庆河、石阡河等;从思南至四川涪陵市注入长江为下游,长345千米。
乌江干支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多座大、中、小型水电站。
乌江渡和猫跳河梯级骨干电站总装机容量86.9万千瓦,东风、普定电站总装机容量58.5万千瓦,电力供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地。
鸭池河,乌江干流之一段,其中修文县境段称六广河,全长150千米,穿行于深峡河谷,水力资源丰富,分别在清镇市鸭池河建东风、在遵义县乌江渡建乌江渡两座大型水电站。
猫跳河,乌江南岸支流,源于安顺市头铺,自西南向北流经安顺、平坝、清镇三市县境,再经贵阳市白云区、乌当区边界折向西北,沿清镇、修文两市县边界至清镇市青杠坝附近注入乌江。
干流长181千米,流域面积3248平方千米。
中、下游河谷深切,河床陡峭,水力资源丰富,建有红枫湖、百花湖两个大型水库及6座梯级水电站。
息烽河,又称潮水河,乌江南岸支流,源于息烽县猫场乡,向东至难桥后折向北流,至大河口纳头道河支流,于马脑石附近注入乌江。
全长50千米,建有小桥河、底寨水库。
南明河,乌江南岸支流,源于平坝县与贵阳市花溪区交界处,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花溪区、贵阳市区、乌当区及龙里、开阳两县边界,至龙里两岔河纳独水河,折向北经开阳、福泉、瓮安三县市边界,至开阳县清水江口注入乌江。
干流长215千米。
流经花溪区段称花溪河,入市区后称南明河,纳独水河后称清水江。
主要支流还有小车河、定扒河、南贡河、瓮昭河等。
流域面积6600平方千米。
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约32万千瓦,是贵阳市工业、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建有花溪、松柏山、阿哈、小关、小冲、花马冲、月亮石等中小型水库多座,水力发电站10余座。
南贡河,又名鱼梁河,南明河支流。
源于修文县三元乡,西流转北经扎佐向东北人开阳县境,称清河;至小岩脚纳白水河折向东北流,转东流,与白安河汇合后称南贡河,流至两岔河汇人南明河(清水江)。
全长80千米,流域面积1033平方千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8万千瓦,建有水库3座、小型水电站5座。
【水库】红枫湖:位于清镇市西南,水域面积57.2平方千米,总库容6.42亿立方米,建有装机2万千瓦的水电站1座。
库区山清水秀,有大小岛屿70多个;湖滨绿树成荫,湖面烟波浩淼,四季风光如画。
已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40平方千米。
有红枫公园、枫叶山庄、水上娱乐场、花鱼洞、将军湾等旅游景点及湖沿的侗寨、苗寨、布依寨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景区。
红枫湖以其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百花湖:建于清镇市与乌当区朱昌镇交界处的猫跳河中游,是具有发电、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综合效益的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