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标准化解决的方案GHz技术MHz技术共24页
移动支付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解决方案第1章移动支付技术概述 (4)1.1 移动支付发展历程 (4)1.1.1 起源与发展 (4)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4)1.2 移动支付技术架构 (5)1.2.1 支付载体 (5)1.2.2 支付通道 (5)1.2.3 支付核心 (5)1.3 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5)1.3.1 支付服务提供商 (5)1.3.2 银行 (5)1.3.3 第三方支付平台 (6)1.3.4 终端设备制造商 (6)1.3.5 用户 (6)第2章移动支付技术创新 (6)2.1 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1.1 指纹识别支付 (6)2.1.2 人脸识别支付 (6)2.1.3 声纹识别支付 (6)2.2 区块链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2.1 数字货币支付 (6)2.2.2 跨境支付 (6)2.2.3 供应链金融支付 (6)2.3 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7)2.3.1 智能风控 (7)2.3.2 智能推荐 (7)2.3.3 智能客服 (7)2.3.4 智能营销 (7)第3章移动支付安全策略 (7)3.1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7)3.2 支付密码技术 (7)3.3 加密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8)第4章移动支付标准化与规范化 (8)4.1 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概述 (8)4.1.1 标准体系框架 (8)4.1.2 关键国家标准 (9)4.2 移动支付行业规范 (9)4.2.1 监管政策 (9)4.2.2 行业自律规范 (9)4.3 移动支付标准化发展趋势 (9)4.3.1 标准体系完善 (9)4.3.3 国际标准接轨 (10)4.3.4 安全标准持续升级 (10)第5章移动支付平台建设 (10)5.1 移动支付平台架构设计 (10)5.1.1 总体架构 (10)5.1.2 技术选型 (10)5.1.3 系统部署 (10)5.2 移动支付平台功能模块 (10)5.2.1 用户管理模块 (10)5.2.2 支付模块 (10)5.2.3 订单管理模块 (10)5.2.4 风险控制模块 (10)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11)5.3 移动支付平台运营与维护 (11)5.3.1 运营策略 (11)5.3.2 用户服务 (11)5.3.3 系统维护 (11)5.3.4 安全保障 (11)5.3.5 合规性管理 (11)第6章移动支付场景拓展 (11)6.1 线上支付场景拓展 (11)6.1.1 电商平台支付体验优化 (11)6.1.2 数字内容消费支付场景拓展 (11)6.1.3 线上金融服务场景拓展 (11)6.2 线下支付场景拓展 (12)6.2.1 零售行业支付场景拓展 (12)6.2.2 出行领域支付场景拓展 (12)6.2.3 生活服务行业支付场景拓展 (12)6.3 跨境支付场景拓展 (12)6.3.1 跨境购物支付解决方案 (12)6.3.2 旅游出行跨境支付场景拓展 (12)6.3.3 跨境汇款支付场景拓展 (12)第7章移动支付市场营销策略 (13)7.1 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13)7.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3)7.1.2 市场竞争格局 (13)7.2 移动支付用户画像 (13)7.2.1 用户需求分析 (13)7.2.2 用户行为特征 (13)7.3 移动支付市场营销策略实践 (13)7.3.1 产品策略 (13)7.3.2 价格策略 (13)7.3.3 渠道策略 (13)7.3.5 合作策略 (13)7.3.6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4)第8章移动支付监管政策与合规要求 (14)8.1 移动支付监管政策概述 (14)8.1.1 监管政策演变 (14)8.1.2 现行政策体系 (14)8.1.3 政策目标 (14)8.2 移动支付合规要求 (14)8.2.1 支付机构资质要求 (15)8.2.2 用户权益保护 (15)8.2.3 风险管理要求 (15)8.2.4 技术合规要求 (15)8.3 移动支付行业自律 (15)8.3.1 行业协会作用 (15)8.3.2 企业自律 (15)8.3.3 诚信建设 (15)8.3.4 安全保障 (15)第9章移动支付国际化发展 (15)9.1 移动支付国际化现状分析 (16)9.1.1 市场发展 (16)9.1.2 技术标准 (16)9.1.3 监管环境 (16)9.2 移动支付跨境合作模式 (16)9.2.1 跨境合作模式概述 (16)9.2.2 跨境合作模式分析 (16)9.3 移动支付国际化发展趋势 (16)9.3.1 技术创新驱动 (17)9.3.2 市场需求推动 (17)9.3.3 政策法规支持 (17)9.3.4 跨境合作深化 (17)第10章移动支付未来展望与挑战 (17)10.1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 (17)10.1.1 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17)10.1.2 集成人工智能的支付安全机制 (17)10.1.3 区块链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摸索 (17)10.1.4 5G技术对移动支付速度与效率的提升 (17)10.2 移动支付行业竞争格局 (17)10.2.1 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巨头的竞合关系 (17)10.2.2 创新型移动支付企业的市场布局 (17)10.2.3 支付平台间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17)10.2.4 政策法规对移动支付竞争格局的影响 (17)10.3 移动支付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8)10.3.1 用户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问题 (18)10.3.1.1 加强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技术 (18)10.3.1.2 完善隐私保护法规与行业标准 (18)10.3.2 支付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18)10.3.2.1 采用先进的反欺诈技术手段 (18)10.3.2.2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18)10.3.3 跨界竞争与合作中的利益协调 (18)10.3.3.1 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18)10.3.3.2 摸索跨界合作新模式 (18)10.3.4 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系统升级压力 (18)10.3.4.1 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 (18)10.3.4.2 优化系统架构,提高系统适应性 (18)第1章移动支付技术概述1.1 移动支付发展历程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解读PPT课件
1
提纲
1.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化工作背景 2. 标准化工作原则、思路及目标 3.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 4.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热点解读
2
1.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化工作背景
概念
移动支付: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 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 程支付两类。
产业环境
目前金融IC卡应用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理环境改造按
计划实施、发卡量稳步增加、行业应用逐步拓展,市场认可度
不断提升,47个试点城市金融IC卡推广工作呈现良好态势。这
为我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
与业务基础。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化工作背景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形势
市场环境 商业银行、中国银联、通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移
➢ 实体的分离:账户(支付应用)与账户载体的分离; ➢ 角色的分离:账户管理机构与账户载体管理机构的分离; ➢ 业务的分离:账户(支付应用)与账户载体发行业务流程的分离。
❖ 新特点带来的问题
➢ 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应用不能安全、快捷地分发到不同 载体形态的移动终端上;
➢ 安全载体(SE)发行方(如运营商)难以便捷地获得各商业银行、 支付机构发行的可信支付应用;
❖ 以上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效降低各支付系统的耦合度,实现跨机构 转接和系统连接整合,从而使产业各方集中力量开展产品研发、推 广以及产业合作,不必担心标准和技术模式对其产品和业务造成影 响,不必进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因此,能够有效提高产业资金利 用效率,降低边际成本。
➢ 账户与载体分离带来的互信、实名、兼容性等问题。
实施方案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参赛项目:高保密移动支付系统
专利权人
潘铁军 浙江大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用户端软件科技 创新团队”成员,“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若干关键问题研 究”项目成员,浙江省物联网委员会委员,宁波市领军和 拔尖人才,宁波市“4321”人才,宁波市农村信息化万里 服务团队首席专家,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华为、富通高级工程师,作为 核心人员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套WCDMA系统,打通第一个 WCDMA电话;研发的“神州行”系统、光网络设备,均获得 巨大成功,进而潜心研究移动支付①基于分布式密钥的移 动支付发明专利体系被广泛采用,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 用,有效规避了国外专利对我国金融业的潜在威胁。②与 三星电气联合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电表,产生数亿元 经济效益,直接促成其IPO成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 效益,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奖和发明创造奖。
国家核高基专项“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
业务推广和新业务
平台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成本较低。
浙江省创新团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用 户端软件科技创新团队”,子课题“新 一代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平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移动互联网智
2、充分利用国家 科技项目提高知名 度,树立品牌。
能终端应用中间件开发(应用部分)”, 子课题“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安全解决 方案”。
信息安全
• ZL201110329692.0:一种分布式密钥的高保密信息安全系统及安全方法 • ZL201120412971.9:一种分布式密钥的高保密信息安全系统 • ZL200710067449.X:一种面向无线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服务方法
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必然趋势,防侦听、盗打、窃取、钓鱼、卧底等恶意攻击
和双频手机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3.56M和2.4G双频手机移动支付处理方案来源:电子系统设计摘要:金融应用场景是以银联认证旳SIM卡内支付应用为主体,与银联或银行POS机具配合实现金融支付功能。
重要包括PBOC/qPBOC借贷记应用、PBOC电子钱包/存折应用、电子现金应用等。
关键词: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双频目前,基于手机移动终端作为IC卡模式按照应用场景可分为两种:金融应用和非金融应用(图1)。
金融应用场景是以银联认证旳SIM卡内支付应用为主体,与银联或银行POS 机具配合实现金融支付功能。
重要包括PBOC/qPBOC借贷记应用、PBOC电子钱包/存折应用、电子现金应用等。
非金融应用场景是指非银联认证或兼容旳SIM卡内应用,与非银联POS机具配合实现旳电子货币支付、积分、ID识别、安全管控等功能。
重要包括公共交通应用、行业应用、小区域(企业、校园一卡通)应用、安全识别应用等。
移动支付市场需求及面临重要问题中国是一种拥有巨大潜力旳手机移动支付市场。
目前已经有超过5亿旳手机顾客、1.5亿信用卡顾客,以及数量庞大旳一卡通顾客。
伴随3G时代旳演进,这些顾客将从老式旳现金或信用卡支付转向全新旳非接触式手机移动支付。
巨大旳市场需求给运行商、卡片开发商、手机厂商、芯片供应商等手机支付产业链上旳众多厂商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新旳机遇。
目前基于手机旳移动支付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如购置饮料、购置车票等等。
基于手机旳移动支付应用受到移动运行商、服务提供商旳高度重视。
手机支付具有自身旳优势:它具有庞大旳潜在顾客群体以及中国信用卡普及率低;手机旳便携性为开展多种手机支付业务提供了基础,并且操作简朴快捷;同步,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手机支付可随时、随地进行,跨越了时间和地区旳限制。
目前旳移动支付业务按支付旳空间和时间特点,可分为非现场旳非实时远程支付和现场旳实时支付(图2)。
非现场旳非实时远程支付是目前常用旳支付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通过短信方式发起交易祈求,从支付旳速度来看,具有明显旳时间延迟,快时需几秒钟,慢时甚至需几分钟。
中国移动13.56MHz读卡器技术方案v1.0.0
中国移动13.56M H z读卡器技术方案版本号:1.0.0目 录1.范围 (3)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2.1.名称定义 (3)2.2.缩略语 (4)3.物理特性 (5)3.1.读卡器的尺寸 (5)3.2.工作环境 (5)4.功率传输 (5)4.1.工作频率 (5)4.2.读卡器提供的场强 (6)4.3.标准ID-1卡的通信距离 (6)5.通信信号接口 (7)5.1.数据速率 (7)5.2.调制 (7)5.3.位的表示和编码 (9)6.编制历史 (10)附录A 读卡交易感应区域空间 (10)附录B 谐振频率和Q值 (11)前 言本方案对手机支付业务开展过程中13.56MHz读卡器的射频性能提出全面要求,是开展手机支付业务的依据。
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物理特性、功率传输和通信信号接口。
本方案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方案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提出。
本方案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方案主要起草人:朱本浩、葛欣、黄更生1.范围本方案规定了13.56MHz非接触式读卡器系统的射频技术依据,详细规范了读卡器系统的物理特性、功率传输与通信信号接口等技术要求。
本方案适用于13.56MHz的单频、双频读卡器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案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案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案,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案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案。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 名称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1)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IC)具有处理和/或存储功能的电子器件。
(2)无触点的 contactless完成与卡交换信号和给卡供应能量,而无需使用通电流元件(即不存在从外部接口设备到卡内所包含集成电路的直接通路)。
简单支付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简单支付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第一章:移动支付概述 (2)1.1 (2)第二章:移动支付技术基础 (3)1.1.1 概述 (3)1.1.2 移动支付技术原理 (4)1.1.3 概述 (4)1.1.4 移动支付技术分类及特点 (4)1.1.5 移动支付技术不断创新 (5)1.1.6 支付场景日益丰富 (5)1.1.7 支付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5)1.1.8 跨平台支付逐渐普及 (5)1.1.9 国际合作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5)第三章:移动支付业务流程 (5)1.1.10 用户注册 (5)1.1.11 实名认证 (5)1.1.12 支付指令 (6)1.1.13 支付指令传输 (6)1.1.14 支付指令处理 (6)1.1.15 资金结算 (7)第四章:移动支付安全机制 (7)1.1.16 信息泄露风险:移动支付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支付信息等敏感数据容易被截取、窃取,导致信息泄露。
(7)1.1.17 恶意软件风险:移动设备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如木马、病毒等,这些恶意软件可能窃取用户支付信息,甚至盗刷用户资金。
(7)1.1.18 交易欺诈风险: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钓鱼网站等手段,诱导用户进行虚假交易,从而骗取用户资金。
(7)1.1.19 支付渠道风险:移动支付渠道存在安全隐患,如支付通道被篡改、支付服务器被攻击等,可能导致支付失败或资金损失。
(7)1.1.20 法律法规风险:我国移动支付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7)1.1.21 加强信息加密: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7)1.1.22 提高移动设备安全: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加强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7)1.1.23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8)1.1.24 加强支付渠道安全:对支付通道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支付服务提供商具备较高的安全防护能力。
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介绍报告
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介绍报告第1章移动支付概述 (4)1.1 移动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4)1.2 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 (4)1.3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分析 (4)第2章移动支付技术体系 (5)2.1 近场通信技术 (5)2.1.1 NFC工作原理 (5)2.1.2 NFC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5)2.1.3 NFC技术优势 (5)2.2 远程支付技术 (5)2.2.1 远程支付技术原理 (5)2.2.2 远程支付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2.3 远程支付技术优势 (6)2.3 生物识别技术 (6)2.3.1 常见生物识别技术 (6)2.3.2 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3.3 生物识别技术优势 (6)2.4 安全认证技术 (6)2.4.1 常见安全认证技术 (7)2.4.2 安全认证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7)2.4.3 安全认证技术优势 (7)第3章移动支付安全与隐私保护 (7)3.1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7)3.2 加密算法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8)3.3 隐私保护技术 (8)3.4 用户身份认证与授权 (8)第4章移动支付关键技术与创新 (9)4.1 区块链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9)4.1.1 改进支付流程 (9)4.1.2 提高交易安全性 (9)4.1.3 促进跨境支付 (9)4.2 人工智能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9)4.2.1 生物识别技术 (9)4.2.2 智能风控 (9)4.2.3 个性化推荐 (9)4.3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10)4.3.1 数据分析与挖掘 (10)4.3.2 云计算服务 (10)4.4 硬件安全模块(HSM) (10)4.4.2 保障密钥安全 (10)4.4.3 防范物理攻击 (10)第5章移动支付标准化与监管 (10)5.1 移动支付国内外标准体系 (10)5.1.1 国内标准体系 (10)5.1.2 国际标准体系 (11)5.2 移动支付监管政策与法规 (11)5.2.1 监管政策 (11)5.2.2 法规 (11)5.3 移动支付合规性分析 (11)5.3.1 合规性要求 (11)5.3.2 合规性评估 (11)5.4 移动支付行业自律 (11)5.4.1 行业自律组织 (11)5.4.2 自律规范 (11)第6章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12)6.1 消费支付领域 (12)6.2 公共交通领域 (12)6.3 医疗健康领域 (12)6.4 教育培训领域 (12)第7章移动支付行业解决方案 (12)7.1 零售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2)7.1.1 方案概述 (12)7.1.2 技术应用 (12)7.1.3 应用场景 (13)7.2 餐饮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3)7.2.1 方案概述 (13)7.2.2 技术应用 (13)7.2.3 应用场景 (13)7.3 出行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3)7.3.1 方案概述 (13)7.3.2 技术应用 (13)7.3.3 应用场景 (14)7.4 金融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4)7.4.1 方案概述 (14)7.4.2 技术应用 (14)7.4.3 应用场景 (14)第8章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14)8.1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4)8.2 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14)8.3 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分析 (15)8.4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 (15)第9章移动支付典型案例分析 (15)9.1.1 技术解决方案 (16)9.1.2 应用场景 (16)9.2 WeChat Pay(支付)案例分析 (16)9.2.1 技术解决方案 (16)9.2.2 应用场景 (16)9.3 Apple Pay案例分析 (16)9.3.1 技术解决方案 (16)9.3.2 应用场景 (17)9.4 Samsung Pay案例分析 (17)9.4.1 技术解决方案 (17)9.4.2 应用场景 (17)第10章移动支付未来展望 (17)10.1 5G时代移动支付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7)10.1.1 发展机遇 (17)1.1 网络速度提升:5G网络的高速特性将使移动支付在支付过程中更加流畅,降低交易失败率。
米雅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移动 支付 平台
基于云服务的技术架构 第三方运营支持服务
零售商移动支付数据维护 日常的接口技术维护 统一的接口版本升级
多对多的支 付平台
多移动支 付方式
多业态 多POS
移动支付平台技术特点—标准化接口
移动 支付 交易 触发 接口 API
交易对接 与分发
通常可以12天完成移动支付平台技术特点多对多服务移动支付交易指令路由服务封装服务交易指令面向不同支付方式封装成统一路由服务统一接口实体pos机只需调部署1使用稳定的云架构部署支付应用2采用符合支付标准的通讯加密机制1对多支付方式提供配置账户管理服务2提供多门店账户对账服务3提供时段销售退款移动支付客单价等基础数据服务移动支付管理配置支付务移动支付平台整体方案架构移动支付平台解决方案由支付平台前置机构成1前置机完成与不同技术路线pos的交易指令交互及分发2支付平台完成与不同支付方式的交易对接与管理接口服务dosjavawin前置机移动支付交易触发接口api移动支付交易指令路由服务移动支付管理配置支付动支付基础报表移动支付平台应用场景反向扫码移动支付平台应用场景正向扫码移动支付平台交易与支付处理过程移动支付平台实施部署方案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零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账号申请pos系统调整技术建议等等确认pos系统厂商并提供技术支持申请支付账号实施方案准备增加移动支付支付方式标准化调整指令处理过程pos系统调整1day2day1day2days交易与支付联通测试平台联调测试3days5days按需提供收银员培训部署及支付培训1day2days7days11days建立一种新的零售商地面店的收款模式提供时段移动支付销售移动支付退货移动支付客单等等数据服务使零售企业更清晰地制定运营策略减少商品条码扫描的时间现金支付钱箱开关或刷卡打印银行小票签字的时间减少传统收款台所占的卖场空间把更多的空间用于商品的陈列增加销售的机会降低现金管理和银行卡费率的成本移动支付平台的应用价值谢谢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引言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快速和安全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移动支付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原理、安全性、应用场景以及前景展望。
技术原理移动支付的核心技术原理是无线通信技术和支付协议。
无线通信技术确保了移动设备与支付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
而支付协议则规定了双方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支付过程中的交互流程。
常见的支付协议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QR码支付等。
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实现移动设备和支付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
当用户将移动设备贴近支付终端时,NFC芯片会自动启动并建立通信连接,完成支付交易。
NFC支付的好处是快速、方便,并且安全性较高。
QR码支付是另一种常见的移动支付方式。
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扫描商户生成的二维码,然后输入支付密码或进行指纹识别等验证步骤,最后完成支付。
QR码支付的优势在于适用性广泛,几乎所有具备扫码功能的移动设备都可以使用。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移动支付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信技术实现,如蓝牙、云端等。
不同的技术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安全性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一直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护用户的支付信息和资金安全,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移动支付平台通常会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支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
对称加密用于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加密用于密钥的传输和验证,哈希算法则用于保证支付数据的完整性。
其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还经常采用设备认证机制。
通过对移动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确认设备的合法性,可以大大降低支付风险。
设备认证可以通过硬件标识、生物特征识别等实现。
再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一般会使用风险控制系统来监测和预防欺诈行为。
这些系统通过分析支付数据和用户行为,识别异常交易并采取相应措施。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存储等。
移动操作系统
02
采用成熟的移动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等,提供丰富的应
用和安全保障。
移动应用开发
03
开发安全可靠的移动支付应用,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
验。
04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
线上购物
网购平台
用户在网购平台(如淘宝、京东等) 选择商品后,可以使用移动支付完成 付款。
数字娱乐
02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种类
近场支付
总结词
近场支付是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面对面交易的支付 方式。
详细描述
近场支付通常通过手机与销售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完成,如 使用NFC(近场通信)技术。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销售终端 ,即可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在零售商店、公交地铁、停 车场等场景广泛应用。
远程支付
03
移动支付的技术实现
移动网络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支付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包括2G 、3G、4G和未来的5G网络。
无线网络技术
移动支付需要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持,如Wi-Fi、蓝牙等,实现近距 离的支付交易。
网络融合技术
将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电话网络、互联网等其他网络融合,提高支 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汇率风险管理
提供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带来 的风险。
移动支付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
创新产品和服务
结合金融科技,推出创新性的支付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 支付需求。
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
借助移动支付平台,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更广泛的人群,提高金融服 务的覆盖率和普惠性。
强化金融监管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对移动支付的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 安全。
移动手机支付整体解决方案
移动手机支付整体解决方案移动手机支付整体解决方案大唐电信(天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五月一、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概述1、“手机移动支付”新概念2009中国国际通信展正式开展,中国移动展示了多项手机支付业务,移动用户使用手机可以购买饮料、电、上海世博会门票等等,即使是使用手机也可以去超市购物支付用。
移动新型SIM卡内置了2.4GHz的无线模块,换上这张SIM卡之后,就能使得普通的GSM手机和TD手机支持移动支付和刷卡功能。
这块全新的SIM卡和普通的SIM卡略有不同,为全黑色,还比普通的SIM卡重上少许。
使用新型的SIM卡之后,就可以在支持移动支付的超市、购物中心、街头自动贩卖机等处使用,2、手机移动支付起源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前期由原国信办和中国移动进行核心策划,于2007年成立联合工作组,并发布了《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规划》(V9.0),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三大目标。
2008年第一季度,湖南、重庆、广州三省市通过联合工作组批准,开始本地试点;同期,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成立。
“从当前进展来看,最初确立的三大目标正逐步实现。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表示。
而作为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主体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现已提出一套完整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手机支付系统体系架构。
第2 页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对不同试点地区、不同支付技术的市场反馈,进行调研和分析,在多种支付技术之中,该中心明确了RFID技术与终端结合的技术方案。
这一方案也被称为2.4G全卡技术方案,采用这一方案后,用户只需要更换新型的RFID-SIM卡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的非接触消费、空中充值、查询等功能。
也就是说,用户不用更换专用手机终端就可以实现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支付业务的门槛大大降低了。
事实上,在标准规范制订方面,研发中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经过理论研究、原型系统验证、试点探索等过程,已突破了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卡片、POS机等关键技术,累计编写规范和方案200多本,共计400多万字。
移动支付
万事达
国内局势
• 中国拥有超过10亿部手机,银联则拥有超过20亿张卡片,以及 1000万家签约商家,所以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可想而知。由于 移动支付的发展潜力巨大,所以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群雄并起,电 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支付厂商、银行等纷纷进军手机支付领 域,推动产业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以应用为王,在手机 APP应用日益丰富的情况下,移动支付的功能在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第三方支付、银行等争相推出手机支付客户端,二维码支 付、无线支付、语音支付、指纹支付等应用,此外购物、理财、 生活服务等交易类应用也在不断出现,大大丰富了移动支付的市 场应用环境。 • 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移动支付企业并购整合 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移动支付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 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世界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国 外同类企业模式发展创新、国内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 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移动支付品牌迅 速崛起,逐渐成为移动支付行业中的翘楚!
目录
CONTENTS
相关介绍 使用流程 发展局势 新闻焦点
Introduc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ituation
The news
特征
技术支持 相关介绍
Introduction
业务资费 支持银行 终端客户 支付种类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
相关介绍 Introduction
支付种类
1、按用户支付的额度,可以分为微支付和宏支付。 2、按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术条件,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 程支付。 3、按支付账户的性质,可以分为银行卡支付、第三方支付 账户支付、通信代收费账户支付。 4、按支付的结算模式,可以分为及时支付和担保支付。 5、按用户账户的存放模式,可分为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
移动支付方案
移动支付方案第1篇移动支付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已成为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为进一步拓展移动支付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及市场实际,特制定本移动支付方案。
二、目标定位1. 提高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保障用户资金安全,提升用户支付体验。
3.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业务合规性。
三、业务架构1. 用户端:提供移动支付APP,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扫码支付、NFC支付等。
2. 商户端:为商户提供便捷的接入服务,支持多种支付场景,如线上购物、线下消费等。
3. 风控系统:构建智能风控体系,确保用户资金安全,防范风险事件。
4. 合规体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四、业务流程1. 用户注册:用户下载移动支付APP,完成实名认证、绑卡等操作。
2. 支付操作:用户通过移动支付APP发起支付请求,选择支付方式并确认支付。
3. 商户接入:商户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接入移动支付系统。
4. 资金清算:每日完成商户资金清算,确保资金安全。
5. 风险控制:实时监控交易数据,防范风险事件。
6. 合规审查:定期对业务进行合规审查,确保业务合规性。
五、风险控制1. 实名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有效,防范欺诈风险。
2. 防火墙隔离:部署高性能防火墙,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3. 数据加密:采用国际领先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交易数据安全。
4. 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现潜在风险。
5.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迅速应对。
六、合规措施1.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2.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业务策略。
3. 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制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合规审查。
4. 定期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提高合规意识。
移动端支付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端支付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等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本文将从移动端支付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原理、解决方案、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移动端支付的定义移动端支付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利用移动网络进行的支付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支付完成购物、转账、缴费、投资等业务。
移动端支付具有以下特点:1. 便捷性:用户只需在移动设备上安装相应的支付应用,即可实现支付功能。
2. 快速性:移动端支付无需现金或银行卡,支付过程迅速。
3. 安全性:移动端支付采用加密技术,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4. 覆盖面广:移动端支付可覆盖全国各地,不受地域限制。
三、移动端支付发展历程1. 2009年,支付宝推出手机支付功能,标志着我国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
2. 2011年,微信支付上线,进一步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3. 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4. 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8.8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四、移动端支付技术原理1. NFC(近场通信):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与POS机、智能卡等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实现支付。
2. QR码支付:用户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完成支付。
3. 生物识别支付:利用指纹、人脸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实现支付。
4. 网络支付:通过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渠道进行支付。
五、移动端支付解决方案1. 系统架构移动端支付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移动支付平台:负责支付业务处理、交易管理、风险管理等。
(2)移动设备:用户进行支付操作的终端设备。
(3)支付渠道: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4)商户系统:商户进行支付申请、订单管理、资金结算等。
2. 技术方案(1)安全认证:采用SSL、SM2等加密算法,保障支付过程安全。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介绍
全国性应用平台开始搭建,并在重庆、上海进行了运营 探索。
3|
实现的技术方式 基于RFID的移动支付有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案
• 基于手机的实现方式:
– NFC方式
• 基于卡的实现方式:
– RF-UIM – 贴片卡(外贴非接触式卡)
• 基于卡和手机结合的方式:
– eNFC方案 – 双界面UIM卡 – SD卡方案
运营劣势
可绕开运营商 1、不能共用其他行业POS, 要考虑部放POS成本; 2、RF-UIM卡成本较高 3、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还 需进一步验证 4、不支持Mifare 和运营商相关度最低
成本分析
1、手机终端成本 2、自营POS布放成本 1、卡成本在80~120元左 右; 2、全部POS机布放成本
基于单 独的卡 手机贴片 13.56MHz 成熟 商用程度成熟度最高,成 本低 1、可以和其他行业共享 POS,部分POS需少量改造 2、应用全面,扩展性好 3、行业合作门槛低 终端定制成本低,性能相 对稳定,可以支持MIFARE
•
13 |
对Mifare应用的支持
公交一卡通是拓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用户刷卡习惯培育最好的行 业,在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中需要考虑对现有MIFARE卡的POS机兼容。
目前的解决方案:
-双界面卡:采用具有双界面通讯功能的单一芯片采用同时具有接触式 (ISO7816 标准)接口,及非接触式(Mifare 或T=CL标准,即ISO14443)接 口的单一芯片,目前方案在四川电信已应用。 -eNFC方案:通过某UIM卡核心芯片实现CPU卡模拟MIFARE卡的方案,目前在 进行样卡的开发,两周后可完成。
中国电信基于RFID实现移动支付业务,以手机
为载体,把非接触式IC卡应用结合于UIM卡中,实 现手机电子钱包小额支付应用,并可以叠加更为 广泛的应用,如:一卡通(公交、校园、企业)、 积分消费、优惠券、电子票务等。
移动支付技术与金融创新服务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技术与金融创新服务解决方案第一章:移动支付技术概述 (2)1.1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背景 (2)1.2 移动支付技术分类 (3)1.3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 (3)第二章:移动支付技术核心原理 (4)2.1 移动支付技术原理概述 (4)2.2 加密技术 (4)2.2.1 对称加密 (4)2.2.2 非对称加密 (4)2.2.3 混合加密 (4)2.3 身份认证技术 (4)2.3.1 密码认证 (4)2.3.2 生物识别认证 (4)2.3.3 双因素认证 (5)2.4 安全传输技术 (5)2.4.1 SSL/TLS协议 (5)2.4.2 协议 (5)2.4.3 VPN技术 (5)第三章: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5)3.1 产业链构成 (5)3.2 产业链主要参与者 (6)3.3 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 (6)第四章:移动支付安全与风险管理 (7)4.1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类型 (7)4.1.1 技术风险 (7)4.1.2 操作风险 (7)4.1.3 法律风险 (7)4.1.4 市场风险 (7)4.2 风险防范措施 (7)4.2.1 技术防范措施 (7)4.2.2 操作防范措施 (7)4.2.3 法律防范措施 (8)4.2.4 市场防范措施 (8)4.3 移动支付安全标准与法规 (8)4.3.1 安全标准 (8)4.3.2 法规 (8)第五章:移动支付政策法规与监管 (8)5.1 移动支付政策法规概述 (8)5.2 监管体系与监管政策 (9)5.3 政策法规对移动支付的影响 (9)第六章:移动支付金融创新服务 (9)6.1 移动支付金融创新服务概述 (9)6.2 创新服务案例解析 (10)6.3 创新服务发展趋势 (10)第七章:移动支付在行业中的应用 (11)7.1 零售业应用案例 (11)7.2 交通运输应用案例 (11)7.3 医疗健康应用案例 (12)第八章:移动支付国际合作与趋势 (12)8.1 国际移动支付市场概述 (12)8.2 国际合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12)8.3 国际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13)第九章:移动支付技术未来展望 (13)9.1 技术发展趋势 (13)9.2 应用场景拓展 (14)9.3 行业竞争格局 (14)第十章:移动支付金融创新服务解决方案 (14)10.1 解决方案概述 (14)10.2 关键技术解析 (14)10.2.1 移动支付技术 (14)10.2.2 金融安全技术 (14)10.2.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14)10.3 解决方案实施步骤与策略 (15)10.3.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15)10.3.2 技术研发与测试 (15)10.3.3 业务流程优化 (15)10.3.4 用户体验设计 (15)10.3.5 合作伙伴拓展 (15)10.3.6 市场推广与运营 (15)10.3.7 持续迭代与优化 (15)第一章:移动支付技术概述1.1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背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动支付13.56MHz和2.45GHz两种标准共存
移动支付13.56MHz和2.45GHz两种标准共存梁春丽【摘要】持续已久的移动支付行业标准之争,或将以13.56MHz方案和2.45GHz方案共存,并最早今年上半年出台。
近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称,工信部已与央行共同启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都将纳入行业标准。
其中NFC技术发展空间较大,如果在产业链具备话语权,非常容易恃强凌弱,未来极有可能出现2.4GHz扮演弱势角色的情况。
【期刊名称】《金融科技时代》【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1页(P13-13)【关键词】移动支付;行业标准;共存;标准制定工作;自主知识产权;FC技术;产业链;话语权【作者】梁春丽【作者单位】《金融科技时代》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持续已久的移动支付行业标准之争,或将以13.56MHz方案和2.45GHz方案共存,并最早今年上半年出台。
近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称,工信部已与央行共同启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都将纳入行业标准。
其中NFC技术发展空间较大,如果在产业链具备话语权,非常容易恃强凌弱,未来极有可能出现2.4GHz扮演弱势角色的情况。
点评:这一次实施双标准方案,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折中妥协方法。
标准的确定只是产业发展第一步,接下来各个标准发展状况就由市场决定。
同时采用两种技术标准,用户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同时支持两种移动支付卡,电信和金融机构可以分别发展自己的业务和用户,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虽已确立,但短期内各主体尚无法形成深度的协调合作,未来各方合作模式不妨趋于多元化,例如终端和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行和信用卡组织的合作、运营商与银行的合作等,以这样的方式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